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市场化并购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自主协商和自由竞争,以市场价格进行的并购交易。

以下是十个市场化并购案例:1. 平安银行收购麦格理信托:2018年,平安银行以约21.6亿元收购了麦格理信托,进一步完善了其金融服务链条,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2.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4亿美元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进一步强化了腾讯在全球游戏产业的地位。

3. 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2017年,阿里巴巴以145亿元收购了菜鸟网络,进一步加强了阿里巴巴在物流行业的布局和优势。

4.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股份:2015年,京东以约28亿元收购了苏宁易购的部分股份,形成了电商行业的两大巨头,提升了公司在市场的竞争地位。

5. 海尔收购日立电器家电业务:2012年,海尔以约29亿美元收购了日立电器的家电业务,进一步扩大了海尔在全球家电市场的份额。

6. 茅台收购习酒:2007年,茅台集团以26亿元收购了习酒,加强了公司在高端白酒市场的竞争力。

7. 中国移动收购中国电信:2008年,中国移动以公司股份交换的方式收购了中国电信,形成了中国通信行业的两大巨头。

8. 中国石化收购中石化:1998年,中国石化以公司资产置换的方式收购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形成了中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

9. 宝洁收购吉列:2005年,宝洁以约57亿美元收购了吉列,形成了全球消费品行业的巨头。

10.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约18亿美元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进一步扩大了联想在全球电脑市场的份额。

这些市场化并购案例充分展示了企业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并购交易来扩大规模、提升竞争力的成功经验。

市场化并购不仅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转型和资源整合,还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市场竞争的活跃。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

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案例吸收合并是指一家公司通过收购或合并其他公司的股权或资产,从而扩大自己的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目标。

下面是一些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进行介绍。

1. 案例一,谷歌收购Motorola Mobility.在2011年,谷歌宣布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otorola Mobility,这是谷歌迈出的重要一步,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影响力。

通过收购Motorola Mobility,谷歌获得了其在移动设备领域的专利和技术,进一步巩固了谷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

2. 案例二,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

在2005年,阿里巴巴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雅虎中国,这是阿里巴巴扩大自己在中国市场份额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购雅虎中国,阿里巴巴获得了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资源,进一步巩固了阿里巴巴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3. 案例三,迪士尼收购21世纪福克斯。

在2019年,迪士尼以71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世纪福克斯的大部分资产,这是迪士尼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例之一。

通过收购21世纪福克斯,迪士尼获得了其在娱乐产业的内容制作和发行能力,进一步巩固了迪士尼在全球娱乐市场的领导地位。

4. 案例四,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

在2017年,亚马逊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全食超市,这是亚马逊进军实体零售市场的重要一步。

通过收购全食超市,亚马逊获得了其在食品零售领域的实体门店和供应链网络,进一步拓展了亚马逊的业务范围。

这些案例展示了上市公司吸收合并的不同情景和目的。

吸收合并可以帮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获取新的技术或专利、实现战略目标等。

然而,吸收合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整合难度、文化冲突、法律合规等。

因此,公司在进行吸收合并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以确保合并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以下是12个典型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案例:1.万科A与万科H的合并:2024年,万科A与万科H宣布合并,成为中国房地产开发领域的巨头。

这次合并是为了增加公司的市值,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

2.中国太平与阳光保险的合并:2024年,中国太平和阳光保险宣布合并,创造了中国保险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这次合并为两家公司提供了更大的资本实力和市场份额。

3.中通快递与申通快递的合并:2024年,中通快递宣布与申通快递合并,共同应对中国快递市场的激烈竞争。

这次合并为两家公司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网络覆盖,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4.宝能集团与万科A的收购战:2024年,宝能集团发起对万科A的收购尝试,引发了一场持续数月的股权争夺战。

最终,宝能集团获得了万科A的控制权。

5.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的合并:1998年,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两大石油巨头合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石油化工公司之一、这次合并提高了公司的规模和市场竞争力。

6.阿里巴巴收购盒马鲜生:2024年,阿里巴巴宣布收购盒马鲜生,进军生鲜电商领域。

这次收购为阿里巴巴提供了一个实体店面,进一步扩大了其电商帝国。

7.美团收购摩拜单车:2024年,美团以36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摩拜单车,进一步扩大了在共享出行市场的份额。

这次收购为美团增加了更多的用户和市场活力。

8.长城汽车收购路虎汽车:2024年,中国长城汽车宣布以15亿英镑的价格收购路虎汽车。

这次收购为中国长城汽车进一步扩大了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

9.华为收购荣耀:2024年,华为宣布出售旗下子品牌荣耀,以应对美国的技术封锁。

这次并购为荣耀提供了新的商业机遇,同时也减少了华为与荣耀之间的关联。

10.苹果收购动视暴雪:2024年,苹果宣布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进一步扩大了其在游戏产业的影响力。

这次收购为苹果提供了游戏内容和技术的资源。

11. 腾讯收购Supercell:2024年,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全球游戏产业的份额。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

上市公司市场化并购案例市场化并购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行为进行的并购活动。

下面将列举10个市场化并购案例,以展示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

1. 阿里巴巴收购盛大游戏:2014年,阿里巴巴以1.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盛大游戏的70%股权。

这一并购使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了在互联网娱乐领域的市场份额。

2. 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腾讯以8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的84%股权。

这次并购使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游戏产业的领先地位。

3. 中国太平收购小天鹅:2018年,中国太平以11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小天鹅集团的控股股权。

这次并购使中国太平进一步拓展了家电产业,并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力。

4. 中化集团收购先正达: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的全球股权。

这一并购使中化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

5. 拼多多收购微众银行:2020年,拼多多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微众银行的5%股权。

这一并购使拼多多进一步拓展了金融科技领域的布局。

6. 美团收购摩拜单车:2018年,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

这次并购使美团进一步扩大了在出行领域的市场份额。

7.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百度以19.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91无线的100%股权。

这一并购使百度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

8. 京东收购苏宁易购:2021年,京东以1000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苏宁易购的70%股权。

这一并购使京东进一步扩大了在电商行业的市场份额。

9. 华为收购荷兰NXP半导体:2017年,华为以2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荷兰NXP半导体的100%股权。

这一并购使华为在半导体领域增强了核心技术能力。

10. 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2005年,联想以17.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这一并购使联想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

2024-投资并购的四种模式及案例

2024-投资并购的四种模式及案例

2024-投资并购的四种模式及案例2023年是投资并购活动频繁的一年,许多大型企业纷纷进行各类并购交易。

在这篇文档中,将介绍2023年的四种投资并购模式,并提供相应的案例,以展示这些模式在当时的实际应用情况。

第一种模式:水平并购水平并购是指两个公司在同一产业中进行合并。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扩大市场份额,节约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在2023年,最显著的水平并购案例之一是德国化学公司拜耳与美国农业领域公司孟山都达成的合并协议。

这个合并案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这两家公司在全球农业市场中的市场份额相当大。

第二种模式:垂直并购垂直并购是指一个公司收购其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以控制整个供应链并实现更高的垄断地位。

2023年最著名的垂直并购案例是美国电信巨头AT&T收购时代华纳媒体公司。

通过这笔交易,AT&T扩大了其在媒体和电信行业的市场份额,并将内容制作和分发整合在一个公司内部。

第三种模式:转型并购转型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具有不同业务模式或市场定位的公司来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

2023年的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的海尔集团收购了日本家电制造商日立的家电业务。

通过这笔交易,海尔集团进入了日本市场并获得了日立在亚洲地区的品牌知名度和销售网络。

第四种模式:跨国并购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公司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收购其他公司来扩大其全球业务。

2023年最著名的跨国并购案例之一是中国化工集团收购了瑞士农药和种子公司先正达。

通过这笔交易,中国化工集团增加了其在全球农药和种子市场的份额,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化学工业领域的地位。

总结:2023年的投资并购活动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

水平并购、垂直并购、转型并购和跨国并购均有其特定的目标和实施策略。

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模式在不同行业和市场中的应用,展示了投资并购对于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重要性。

这些并购交易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但也面临着挑战,例如整合问题和文化差异等。

因此,在进行投资并购时,各公司必须谨慎评估,并制定有效的实施计划,以确保交易的成功和长期回报。

4种并购模式及案例

4种并购模式及案例

4种并购模式及案例并购是企业发展战略中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购买其他企业来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资源整合等目的。

在实际运营中,有多种类型的并购模式,下面将介绍四种常见的并购模式及相应的案例。

1.水平并购水平并购是指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上,通过购买或合并同类型企业的方式实现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规模效益的目标。

这种并购模式可以带来资源整合、技术优势、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收益。

案例:联合利华与露露集团的合并。

2024年,英国联合利华集团与中国的食品企业露露集团宣布合并,将在中国饮料市场等领域建立合资企业。

这次并购使得联合利华可以巩固其全球领先地位,并在中国市场获得竞争优势,而露露集团则可通过与联合利华的合作获得先进的技术和全球市场影响力。

2.垂直并购垂直并购是指企业在供应链或产业链上购买或合并上游或下游企业。

通过垂直并购,企业可以实现资源整合、技术优势、市场竞争力提升等目标。

案例:沃尔玛与自身供应链企业的并购。

为了加强对供应链的控制,沃尔玛在过去几年中积极进行垂直整合。

例如,沃尔玛在2024年收购了鸿星尔克(Wandong China),这是沃尔玛在中国最大的供应商之一、通过垂直整合,沃尔玛可以更好地控制供应链,提高效率并减少成本。

3.跨境并购跨境并购是指企业跨越国界进行的并购活动,通过购买或合并境外企业来进入新的市场或获得更多资源。

这种并购模式可以获取跨国市场份额、技术专利等方面的优势。

案例:阿里巴巴与优酷土豆的收购。

2024年,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以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优酷土豆,这是中国最大的在线视频公司之一、通过这次跨界并购,阿里巴巴可以进军在线视频市场,拓展其业务范围,并在内容产业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4.国际化收购国际化收购是指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外国企业来扩大其国际业务。

这种并购模式可以帮助企业进入新市场、获取跨国营销渠道、技术专长等方面的好处。

案例:安联保险公司与HISCOX公司的收购。

2024年,德国的安联保险公司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的HISCOX公司的塔灵顿(Talbot)保险公司。

并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该如何选择最理想的标的及设计的4种模式及案例分析

并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该如何选择最理想的标的及设计的4种模式及案例分析

并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该如何选择最理想的标的及设计的4种模式及案例分析并购重组是指通过购买股权或资产等方式,实现企业的整合和重组。

选择最理想的标的是关键的一步,下面将介绍选择标的的方法以及常见的4种并购重组模式,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选择标的的方法。

在选择并购标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行业前景:选择具有良好前景且有发展潜力的行业,避免选择落后行业或受到政策限制的行业。

3.市场定位:选择与自己企业业务相互补充或具有竞争优势的标的公司,以实现产业链的完整布局或优势互补。

4.文化认同:考虑标的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是否与自己企业相符合,避免合并后文化冲突导致协同效应降低。

5.技术实力:评估标的公司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以确保并购后能够获得更多技术和创新优势。

6.附加价值:评估并购能为自己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如增加市场份额、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等。

7.成本可行性:考虑并购交易的成本,并权衡并购对企业的财务承受能力。

根据并购重组的不同方式,常见的4种并购重组模式如下:1.股权收购模式: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来实现并购重组。

这种模式适用于目标公司股东希望继续持有一定股权并参与公司管理的情况。

例如,2024年中国宝安集团通过购买保利集团的部分股权来实现并购。

2. 资产重组模式: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核心资产来实现并购重组。

这种模式适用于目标公司的股东希望将企业转型或退出特定业务领域的情况。

例如,2024年中国海尔集团通过收购意大利厨电品牌Candy的核心资产,进一步拓展欧洲市场。

3.合并重组模式:指通过两个或多个公司合并为一个新公司来实现并购重组。

这种模式适用于实现企业规模扩大、优势互补等战略目标的情况。

例如,2024年美国康卡斯特和NBC环球媒体合并成立新公司康卡斯特媒体公司。

4.借壳上市模式:指通过收购已在上市市场上流通的公司股权,使自己企业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间接上市。

这种模式适用于想要快速实现上市的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模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模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模式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在这个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通过并购重组来实现企业业务扩张、资源整合和效益提升已成为趋势。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模式,并分析其优劣和适用情况。

1. 股权收购股权收购是一种常见的并购重组交易模式。

它指的是一家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来获取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股权收购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获得目标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并且可以通过挤兑小股东来加快整合进程。

然而,股权收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因为目标公司的股东可能会对收购价格有异议,导致交易进展缓慢或失败。

2. 资产收购资产收购是另一种常见的并购重组交易模式。

它指的是一家公司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或业务来实现扩张。

与股权收购相比,资产收购通常会更加复杂,因为涉及到资产评估、交易结构设计和法律审查等多个环节。

然而,资产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精准的资源配置,避免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此外,资产收购还可以避免收购目标公司的债务和法律责任。

3. 合并重组合并重组是一种将两个或更多公司通过合并来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的交易模式。

在合并重组中,参与方会成立一个新的合并公司,将各自的业务整合到新公司中。

合并重组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市场份额和降低成本。

然而,合并重组也面临着文化融合、管理层整合和员工流失等挑战。

因此,在进行合并重组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

4. 资本运作资本运作是一种通过股权、债权或其他金融工具来实现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交易模式。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借助金融杠杆来扩大并购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并通过金融工具的灵活性来实现交易结构设计。

然而,资本运作也存在着金融风险和监管风险,需要谨慎把握。

此外,资本运作还需要考虑投资者的利益以及市场的反应,因此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信息披露。

在选择并购重组交易模式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企业实际情况和交易目标等因素。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并购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中国化纤重组收购中南建股份中国化纤是我国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中南建股份则是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

这次并购重组旨在实现两个行业的横向整合,提升协同效应。

通过并购,中国化纤不仅能够扩大其市场份额,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二、京东公司收购多点Dmall京东是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而多点Dmall则是电商行业的新兴力量之一。

京东公司通过收购多点Dmall,不仅能够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借助后者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京东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加快公司的发展步伐。

三、中粮集团收购美源众邦中粮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而美源众邦则是国际上知名的乳制品企业。

收购众邦可以帮助中粮集团扩大海外市场,增加出口量,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

这次并购旨在提升中粮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

四、宝钢集团收购沙钢集团宝钢集团和沙钢集团分别是我国钢铁行业的两大巨头。

这次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交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五、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这次收购旨在实现行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通过合并两大企业的优势,提高整体竞争力,加强公司在全球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六、阿里巴巴收购菜鸟网络阿里巴巴是我国电商行业的巨头,而菜鸟网络则是物流行业的领军企业。

阿里巴巴通过收购菜鸟网络,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物流配送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还能够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

这次并购旨在加强阿里巴巴在电商行业的竞争力,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

七、中国南车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分别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两大巨头。

通过收购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技术的交流,提高整体竞争力。

八、格力电器收购新风股份格力电器是我国家电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而新风股份则是新风系统的领军企业。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分析综述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分析综述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分析综述上市公司并购是指已经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来实现扩大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等目的的活动。

根据并购方式和目标公司类型的不同,上市公司并购可以分为四种模式,分别是垂直并购、水平并购、多元化并购和财务并购。

垂直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生产、供应链上或下游的公司来实现垄断或垄断地位的增强。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实现供需链的优化,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

例如,2000年,美国制药巨头辉瑞公司收购了营养品公司华纳兰伯特公司,将其加入到辉瑞公司的垂直整合战略中,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应。

水平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竞争对手来实现市场份额的增加和价格竞争的减少。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减少价格竞争,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例如,2024年,中国移动收购了中国联通旗下的上海联通,通过并购加强自身在上海地区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垄断地位。

多元化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其他行业或领域的公司来实现业务多元化和风险分散。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跨行业或领域的并购,实现公司的多元化经营,降低行业或领域的特定风险。

例如,2024年,中国最大的物流公司顺丰控股收购了新蛋网,进军电子商务行业,实现了业务的多元化发展。

财务并购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其他公司来实现财务目标,如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盈利能力等。

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并购来实现财务效益的提升,进而提升公司价值。

例如,2024年,美国金融服务公司美国怀特公司收购了金融技术公司道富公司,通过并购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总之,上市公司并购的四种模式分别是垂直并购、水平并购、多元化并购和财务并购。

不同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业务需求和目标,并且每种模式都有各自的优势和风险。

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目标公司的条件和业务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的并购模式,以创造最大的价值和利益。

2024-投资并购的四种模式及案例

2024-投资并购的四种模式及案例

2024-投资并购的四种模式及案例投资并购是指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的股份、资产或权益,来增加自身的业务范围、市场份额或实现战略目标的行为。

在2024年,全球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重大投资并购事件。

以下是四种常见的投资并购模式以及相关的案例。

1. 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一家公司购买同一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以增加市场份额和覆盖范围。

例如,2024年药物化学公司Bayer以约6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农业巨头Monsanto,这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和种子公司之一、这个交易增加了Bayer在全球农业市场的市场份额,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2. 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指一家公司购买其供应商或客户,以增加垂直整合和控制整个供应链的能力。

例如,美国电信运营商AT&T以85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媒体巨头Time Warner。

这个交易使AT&T能够控制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分配,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通信和娱乐领域的市场地位。

3. 跨界并购:跨界并购是指一家公司购买不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公司,以进入新的市场或拓展业务领域。

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以10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天然气生产和销售公司BG Group。

这个交易使BP进入了涉及液化天然气的新领域,并增加了公司的能源资源和市场份额。

4. 创新并购:创新并购是指一家公司购买创新企业或技术公司,以获取新技术、人才和创新能力。

例如,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以10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卡片支付技术公司PayByPhone。

这个交易使大众集团能够将移动支付技术整合到其汽车服务和解决方案中,提供更多创新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这些投资并购案例显示了不同的并购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横向并购使公司能够扩大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纵向并购能够实现垂直整合和控制整个供应链,跨界并购能够进入新领域并增加市场份额,创新并购能够获得新技术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不同的并购模式,公司能够实现战略目标,并在全球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和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和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和案例1.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公司在同一产业链或产业领域内收购竞争对手的股权或资产。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扩大市场份额来增强竞争力,同时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

例如,2024年德国化工巨头拜耳公司以约660亿美元收购美国种子巨头孟山都公司,这一并购使得拜耳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业科技公司之一,强化了其在农业领域的市场地位。

2.纵向并购纵向并购是指公司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的收购活动。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和能力,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例如,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在2002年以约168亿美元收购了空调厂商卡里尔,使得UTC能够整合供应链,并实现产品的垂直整合,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3.同质性并购同质性并购是指公司在相同行业内收购同类企业的股权或资产。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实现资源整合,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并在行业内形成垄断地位。

例如,中国铝业公司(Chalco)在2024年以约184亿美元收购了澳洲铝矿公司爱铝(Alcoa),这一并购使得中国铝业成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商之一,扩大了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4.无关性并购无关性并购是指公司在不同行业或领域内进行的并购活动。

这种模式的目的是实现多元化或跨行业的发展战略,降低风险,提高公司的稳定性和长期增长潜力。

例如,沃尔玛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零售巨头,该公司在1999年通过收购美国电子商务公司亚马逊,进军电子商务领域,扩大了业务范围,并提高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总之,上市公司并购是实现战略扩张或巩固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不同的并购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战略目标和市场条件。

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同质性并购和无关性并购是其中的四种常见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挑战。

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战略目标和可行性分析等因素,以实现最佳效果。

上市企业并购案例

上市企业并购案例

上市企业并购案例一、中国化工集团收购先正达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农药巨头先正达。

此次并购是中国企业在农药领域的一次重大布局,使中国化工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和化肥生产商之一。

二、腾讯收购Supercell2016年,中国互联网巨头腾讯以84亿美元收购了芬兰游戏公司Supercell。

Supercell是一家知名的移动游戏开发商,其旗下的游戏《部落冲突》和《皇室战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这次并购使腾讯进一步巩固了在游戏产业的地位。

三、阿里巴巴收购饿了么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92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外卖平台饿了么。

这次并购使阿里巴巴进一步扩大了在餐饮外卖领域的市场份额,加强了其与美团的竞争。

四、苹果收购Beats Electronics2014年,苹果以30亿美元收购了耳机品牌Beats Electronics。

这次并购使苹果进一步拓宽了其音乐和娱乐业务的版图,并加强了其在音乐流媒体领域的竞争力。

五、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中国互联网巨头百度以19亿美元收购了中国移动软件分发平台91无线。

这次并购使百度进一步巩固了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地位,并扩大了其移动应用分发能力。

六、京东收购唯品会2018年,中国电商巨头京东以26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在线特卖平台唯品会。

这次并购使京东进一步扩大了在时尚特卖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加强了其与阿里巴巴的竞争。

七、华为收购沃达丰2005年,中国通信设备巨头华为以18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电信运营商沃达丰的设备业务。

这次并购使华为进一步扩大了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并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八、中国平安收购麦当劳中国2017年,中国金融巨头中国平安以20亿美元收购了麦当劳在中国的业务。

这次并购使中国平安进一步拓展了其在消费服务行业的版图,并加强了其与中国快餐市场的关联。

九、中国银行收购巴西巴西尔银行2013年,中国银行以68亿美元收购了巴西巴西尔银行的49%股权。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逐渐增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模式不断演变,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和路径。

一、股权收购并购模式股权收购是一种常见的并购模式,通常是通过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份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

这种并购模式可以快速提高控制权,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对原有经营模式和管理团队的影响较小。

在中国,股权收购并购的案例比较多,如保利地产收购长江实业、万科收购珠海和黄氏家族的股权等。

二、资产收购并购模式资产收购并购是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核心资产、业务板块或项目等来实现并购目的。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实现产业链整合、跨行业扩张等目标。

资产收购并购的优势在于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想要收购的资产,并且可以灵活调整资源配置。

例如,中国恒大集团通过多次资产收购并购,迅速扩大了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规模。

三、并购重组模式并购重组是指通过合并、重组等方式实现多家公司的资源整合,从而形成更具竞争力和规模效应的新公司。

这种模式通常用于产业整合、市场份额扩大等目标。

中国石化收购中国石油化肥公司和华北石油制品公司,通过合并形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案例就是并购重组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国际并购模式随着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上市公司开始进行国际并购活动。

国际并购模式通常涉及跨国资本、跨国市场、跨国人员等多个方面的挑战。

中国宝安集团收购英国摩尔庄园,中国平安保险收购香港亚太保险等案例,都体现了中国上市公司国际并购模式的特点。

五、战略投资模式战略投资是指通过购买目标公司股权并积极参与目标公司经营决策,以实现战略目标和互利共赢的投资方式。

战略投资模式一般是长期投资,以保持目标公司的独立性和核心竞争力。

例如,腾讯公司战略地投资了多家互联网公司,通过参与公司经营决策和资源整合,实现了双方的战略互补。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上市公司并购是指一家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其他公司的股份或资产,以扩大自身的规模、增加市场份额等目的的行为。

并购通常可分为四种模式,分别是:垂直并购、水平并购、集中并购和多元并购。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每种模式的特点,并列举相应的案例。

1.垂直并购垂直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收购上下游相关的公司,在产业链中构建垂直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这种并购模式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效果。

典型案例有:a) 耐克(Nike)的收购决策制定公司(Decision Making Inc.)耐克是世界著名的运动鞋和运动服饰制造商。

为了提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效率,耐克在2024年收购了硅谷的决策制定公司,该公司主要开发体育鞋匹配和供应链规划系统,使得耐克能够更好地控制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供应。

2.水平并购水平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收购同行业其他公司,实现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扩大。

水平并购可以取得规模经济和市场垄断等优势,同时也有整合和协同效应,例如分摊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典型案例有:a) 雀巢(Nestle)的收购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雀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和饮料公司之一,而葛兰素史克是全球最大的制药公司之一、为了进一步扩大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份额和优势,雀巢在2024年收购了葛兰素史克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

3.集中并购集中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多次收购同一行业的不同公司,来扩大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

这种并购模式可以整合多个相似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地位。

典型案例有:a) 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 Chrysler)的收购雪铁龙(Citroen)和标致(Peugeot)菲亚特克莱斯勒是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商,而雪铁龙和标致是法国的两家汽车制造商。

为了扩大欧洲市场份额,菲亚特克莱斯勒在2024年和2024年分别收购了雪铁龙和标致,形成了欧洲市场重要的汽车联盟。

4.多元并购a) 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的多元并购策略伯克希尔哈撒韦是美国著名的综合性投资公司,通过多次并购不同行业的公司,包括保险、铁路、能源、食品等,形成了庞大的多元化投资组合。

4种并购模式及案例

4种并购模式及案例

4种并购模式及案例并购是指一个公司收购另一个公司或企业的行为,通常是为了实现规模扩大、资源整合、市场份额增加等目标。

根据并购的具体形式和目的,可以分为四种常见的并购模式,分别是垂直并购、水平并购、横向并购和跨界并购。

以下是对这四种并购模式的详细解释和相应的案例分析。

1.垂直并购:垂直并购是指一个公司在供应链或产业链中的上下游,收购和整合其供应商或销售商。

这种并购模式可以帮助公司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并加强对供应链中环节的控制。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在1997年收购了其主要供应商凯博普,从而建立起了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

2.水平并购:水平并购是指一个公司收购同行业内的竞争对手公司。

这种并购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整合同行业内的资源、客户和市场份额来创造规模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

一个著名的案例是2023年美国银行业巨头花旗银行收购了竞争对手渣打银行的旗下子公司Smith Barney,从而加强了花旗银行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地位。

3.横向并购:横向并购是指一个公司收购同一产业链上的其他公司,但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不直接竞争。

这种并购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公司的产品线或服务范围,实现多元化经营和降低风险。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23年谷歌收购了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尼斯通(Nest),从而进一步拓展了谷歌的智能家居业务。

4.跨界并购:跨界并购是指一个公司在与其主要业务领域不相关的行业中,收购其他公司或企业。

这种并购模式的目的是为了拓展公司的业务范围,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差异化发展。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中国电信在2023年收购了移动支付平台易联支付,从而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移动支付领域的业务。

综上所述,垂直并购、水平并购、横向并购和跨界并购是四种常见的并购模式。

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各自的案例。

这些并购模式旨在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增长,但成功与否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

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12个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典型案例一、东方航空吸收合并上海航空东航、上航两个难兄难弟实在有太多的相似点了,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寒流中都分别披星戴帽,而这两家公司的业务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业务上存在颇多重叠之处,重组是个双赢的选择。

但实际中,由于东航属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企业,上航属于上海国资委下属企业,这两个属于不同娘家的国有企业最后能够走上重组之路,这与上海对局部利益的放弃和打造一个国际航运中心的迫切需求是分不开的。

(一)交易结构1、东航发行股份吸并上航,上航注销法人资格,所有资产和负债人员业务均并入东航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中。

2、双方的换股价格均按照停牌前20个交易日均价确定,对接受换股的上海航空股东给予25%的风险溢价作为风险补偿。

3、方案赋予东航和上航的异议股东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的现金选择权,包括H股和A 股股东,异议股东可以按照换股价格行使现金选择权,无风险补偿。

行使现金选择权的股东要求:①在股东大会上投反对票;②持续持有股票至收购请求权、现金选择权实施日。

4、由于国务院国资委等领导要求东航需要非公发行融资,方案采取换股吸收合并和A+H非公开发行两个项目并行操作,且相互独立,不互为条件,达到"一次停牌、同时锁价"的目标(二)几点关注1、上航被吸收合并的资产东航由东航通过其设立全资子公司上航有限来接收原上海航空主业资产及债权债务,并重新领域新的行政许可证照。

上海有限为东航的全资子公司,这我就不理解了,为何不干脆直接采取控股合并上航的方式,反而绕了一圈却需要重新办理几乎所有的经营许可证照?难道是吸收合并有强制换股的味道但控股合并可能不能干干净净的换股,可能个别股东因这那原因不会办理换股手续?这可能也是某一个全面要约案例中的原因,在那个案例中,有部分股东就是没有接受控股股东发出的要约收购,控股股东在要约收购取得90%左右的股权后没有办法,只能将公司注销后重新设立一个公司将相关资产装进去。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1.水平并购模式:水平并购是指一个公司与同一行业内的其他公司进行合并或收购的行为。

该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整合行业内的资源和市场份额,实现规模优势、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市场竞争力。

案例:谷歌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2024年,谷歌以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诺基亚手机业务。

这笔交易使谷歌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之一,加强了其在移动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2.垂直并购模式:垂直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并购供应链上或下游的公司,以整合生产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案例:康卡斯特收购NBC环球娱乐2024年,美国的媒体巨头康卡斯特通过收购NBC环球娱乐,垂直整合了内容制作、分发以及消费者接触点等环节,成为全球最大的娱乐巨头之一3.异业并购模式:异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与不同行业或领域的其他公司进行合并或收购的行为。

该模式的目的是通过跨行业整合,实现战略多元化、降低业务风险以及迅速进入新市场。

案例:阿里巴巴收购顺丰控股2024年,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以146亿港元收购了中国最大快递物流服务提供商顺丰控股的10%股权,以增强其物流配送能力,推动电商业务的发展。

4.跨国并购模式:跨国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国家的公司,以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全球业务、获取国际品牌或技术等。

这种模式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和商业环境等因素。

案例:日本软银收购英国ARM2024年,日本软银以320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半导体设计公司ARM。

这个跨国并购使得日本软银可以进一步拓展其全球业务,加强其在物联网和智能设备领域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并购有多种模式,包括水平并购、垂直并购、异业并购和跨国并购。

每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战略考虑。

通过并购,公司可以实现规模扩大、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促进战略多元化等目标。

然而,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市场监管、资金筹措、整合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公司需要慎重考虑,并充分评估风险和收益。

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例

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例

VS
详细描述
某传统企业为了实现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 展的目标,选择买壳寻求新发展的方式。 通过收购一家壳公司,该企业获得了新的 业务领域和资源,进而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然而,多元化经营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挑 战,如市场不确定性、管理难度、资源整 合等。
05
买壳并购的未来展望
买壳并购请专业的法律顾问,对目标公司进 行法律尽职调查,确保股权转让合法 、资产权属清晰、税务合规,并制定 应对法律风险的预案。
整合风险
整合风险
买壳并购后,需要对目标公司进行整合,包括管理、业务、 财务等方面,可能存在整合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整合风险防范
制定详细的整合计划,明确整合目标、步骤和时间表,确保 管理、业务、财务等方面的顺利过渡,同时保持与目标公司 员工的良好沟通。
政策法规的影响
01
02
03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政府将不断完善相关法律 法规,规范买壳并购市场 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监管力度加大
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买壳并 购的监管力度,防止市场 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法行 为的发生。
政策支持
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 企业进行买壳并购,鼓励 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转型升 级和国际化发展。
能力。
品牌和渠道优势
通过买壳并购获得目标公司的 品牌和渠道资源,提升企业市
场地位和影响力。
买壳并购的历史与现状
1 2 3
历史回顾
买壳并购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曾经一度非常活跃, 成为企业快速上市和资本运作的重要手段。
现状分析
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买壳并 购逐渐降温,但仍然是一些企业实现上市和发展 的选择之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级上市公司上市买壳并购案 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货】上市公司并购的4种模式及案例
企业开展对外并购投资时,往往更关注对投资标的的选择、投资价格的谈判、交易结构的设计等,这些是并购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但有一个环节往往被拟开展并购的公司所忽略,即并购主体的选择与设计。

而实际上,选择什么并购主体开展并购对公司的并购规模、并购节奏、并购后的管理、及相配套的资本运作行动均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当前很多上市公司面临主营业务规模较小,盈利能力不高的问题,作为上市公司,面临着来自资本市场上众多利益相关方对公司业绩要求的压力,在展开对外并购时,公司管理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就是并购风险:“并过来的项目或团队能否很好的整合到公司平台上贡献利润?如果被并购公司不能与上市公司形成协同效应怎么办?被并购公司管理层丧失积极性怎么办?公司的市值规模和资金实力能否支撑公司持续的展开并购式成长?”等等都是企业在展开并购前需考虑的问题,但其实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并购主体的选择与结构设计得以解决,而不同的主体选择与结构设计又会拉动后续不同资本经营行动的跟进,从而提高公司并购的成功率。

根据对上市公司并购模式的研究结果,以及在为客户提供并购服务时对并购主体选择进行的研究探讨,总结出上市公司在开展投资并购时,在并购主体的选择上至少有4种可能方案:(1)以上市公司作为投资主体直接展开投资并购;(2)由大股东成立子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配套资产注入行动;(3)由大股东出资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4)由上市公司出资成立产业并购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未来配套资产注入等行动。

的管理团队而言,未来如果经营良好,可以将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而实现股权增值或直接在上市公司层面持股,实现上市,具有较高的激励效果。

劣势:规模有限,如成立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则需要大股东出资较大金额,如非控股则大股东丧失控制权;子公司或项目业绩不能纳入股份公司合并报表,使得并购后不能对上市公司报表产生积极影响;公司需成立专门的并购团队开展项目扫描、并购谈判、交易结构设计等,对公司投资并购能力和人才储备要求较高。

模式三:由大股东出资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待子业务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除模式二所列优势外,还具有以下优势:大股东只需出资一部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或政府资本展开产业投资并购;可以通过与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合作解决并购能力问题、投后管理问题等;可以通过基金结构设计实现与基金管理人共同决策,或掌握更多的决策权。

劣势:大股东品牌力、信誉、影响力等较弱,可募集资金额规模可能受限;前期需要大股东出资启动,对大股东的出资有一定的要求。

案例思科和红杉资本的协同并购
思科堪称硅谷新经济中的传奇,过去20多年,其在互联网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思科在其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反观思科的成长,
几乎可以视为一部高科技行业并购史的缩影,而其并购成长模式离不开另一家伟大的公司:红杉资本。

思科1984年创立于斯坦福大学,创始人夫妇一个是商学院计算机中心主任,一个是计算机系计算机中心主任,两人最初的想法只是想让两个计算机中心联网,1986年生产出第一台路由器,让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互相联接,由此掀起了一场通信革命。

1999年思科在纳斯达克上市。

市值一度达到5500亿美元,超过微软,雄踞全球第一。

红杉资本创始于1972年,是全球最大的VC,曾成功投资了苹果、思科、甲骨文、雅虎、Google、Paypal等著名公司。

红杉累计投资了数百家公司,其投资的公司,总市值超过纳斯达克市场总价值的10%。

红杉资本早期投资了思科,在很长时间里是思科的大股东。

被称为互联网之王的思科CEO钱伯斯就是当时红杉委派的管理层。

思科真正的强势崛起,是在上市之后开始的;而并购重组正是它神话般崛起的基本路线。

(思科在2001年之前就进行了260起技术并购)。

在IT行业,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新团队新公司层出不穷。

作为全球领先的网络硬件公司,思科最担心的并不是朗讯、贝尔、华为、中兴、北电、新桥、阿尔卡特等网络公司的正面竞争,而是颠覆性网络技术的出现。

颠覆性技术一旦出现,自己的帝国就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因此思科把地毯式地扫描和并购这些新技术新公司,作为自己的竞争战略和成长路径。

然而新技术新应用在哪里?颠覆性的技术在哪里?它可能在任何地方,可能藏在全球各地的创业公司、实验室、甚至某个疯狂创业者的家中(正如思科自己的创业背景)。

因此,思科必须建立自己的“行业雷达”与“风险投资”功能,高度警惕,保持对新技术的获悉。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大量出现的新技术应用,作为上市公司,思科并不适合扮演VC角色,因为这牵扯上市公司的决策流程、公司治理、保密性、风险承受、财务损益等因素。

因此,思科需要一家VC与自己配合,共同来完成这个工作任务。

于是,风险基金红杉,扮演起风投和孵化的角色,与思科形成战略联盟、结伴成长的关系。

一方面,思科利用自己的技术眼光、产业眼光和全球网络,扫描发现新技术公司,对项目进行技术上和产业上的判断,把项目推荐给红杉投资。

另一方面,红杉对项目进行投资后,联手思科对项目进行孵化和培育。

若孵化失败,就当风险投资的风险。

若孵化成功,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就溢价卖给思科,变现回收投资,或换成思科的股票,让投资变相“上市”。

上述过程常态性地进行,在全行业里地毯式地展开,思科将行业内的创新技术和人才,一个个地整合进来,企业神话般崛起,直取全球第一。

而红杉成了VC大王,名震IT行业,获取了丰厚收益。

在这一模式中,各方各得其利,对于新技术公司而言:获得了VC投资,赢得了存活和成长;而卖给思科,创业者实现了财富梦想,而思科的大平台也更有利于自己技术的创新和广泛应用;对于红杉:依靠思科的技术眼光和全球网络,源源不断地发现并投资好项目。

一旦孵化成功,能够顺利高价卖出,获得高额回报,消化投资风险;对于思科:充分利用自己的上市地位,用现金或股票支付,在全社会范围整合了技术和人才,强化了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造就了产业和市值上的王者地位;而对于华尔街市场:思科的技术领先和高速成长,成了明星股和大蓝筹,拉动了资金的流入和交易的活跃,促进了纳斯达克市场的繁荣。

红杉的选项和投资管理能力得到了业绩的证明,资本市场持续地向红杉供给资本。

模式四:由上市公司出资成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投资主体展开投资并购,待子业务成长成熟后注入上市公司。

除具备模式二、模式三的优势外,还具备以下优势:可以利用上市公司的品牌力、影响力、信誉等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更容易募集资金;上市公司的资金比较充裕,便于启动基金;不直接在股份公司层面稀释股权;可以通过股权比例和结构设计将投资的子公司业绩纳入股份公司合并报表。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环境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很少是基金投资人,因此能够依托大股东力量与上市公司形成模式三中所述产融互动模式的公司非常少。

而伴随我国私募基金以及并购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成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与私募基金合作成立并购基金展开对外投资和收购,由并购基金扮演上市公司产业孵化器的角色,提前锁定具有战略意义的优质资源,待培育成熟后再注入上市公司。

案例大康牧业携手天堂硅谷,成立产业并购基金
2011年8月,湖南大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浙江天堂硅谷股权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专门为公司产业并购服务的并购基金,双方合作后,自2012年至今,已先后与武汉和祥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湖南富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登峰海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慈溪市富农生猪养殖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及共同管理协议,主要合作模式为:由天堂硅谷和大康牧业共同管理被投资公司,其中天堂硅谷主要负责公司战略规划、行业研究分析、资源整合优化等方
面;大康牧业负责经营方案及其日常经营和管理等内容,派驻专业管理团队。

上市公司以这种方式展开并购,一方面扩大了可调用资金规模,大康牧业仅用3000万元即撬动3亿元现金用于自己的产业并购;第二,由并购基金直接收购被投公司股权无需经过证监会行政审批,极大的提高了并购效率;第三,通过与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合作,在战略研究、资源整合等方面与上市公司形成互补;第四,在并购基金投资期间上市公司即介入经营管理,降低了并购后整合阶段可能给公司带来的利润无法如其释放的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并购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成长期,上市公司必将成为其中一股非常重要的参与力量,上市公司应将并购主体的选择作为整个并购结构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综合评估自身资产、市值等情况,标的企业盈利能力、成长性、估值等情况,选择、设计合适的并购主体开展并购,打开公司并购成长的通路。

2014-06-21程娟证券中国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