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 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教育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目的:
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重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难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

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

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

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一、核武器
1、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原子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使核装料迅速达到临界状态,中子撞击重原子核,一个原雍肆驯涑闪礁觯礁鲈雍肆驯涑伤母龅龋购俗傲夏诜⑸驯淞词椒从⒚土沂头拍芰俊4雍说慊鸬搅驯淞词椒从鹗橇驯浞拍芙锥危恍枰种肝⒚搿?
氢弹的引爆装置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

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 =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1、光辐射
⑴、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

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

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

⑵、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

2、冲击波
⑴、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

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⑵、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

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

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3、早期核辐射
⑴、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

它与X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

⑵、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

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

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

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暴光、化学药品失效,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4、核电磁脉冲
⑴、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

⑵、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

5、放射性沾染
(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

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

(2)放射性沾染的杀伤破坏作用:与早期核辐射的伤害作用基本相同,靠射线伤人,不仅有体外照射,灼伤皮肤,还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体内照射。

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它使污染的物体带放射线,影响使用。

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暴露在离爆心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既有烧伤,又有内脏、肌肉、骨骼的损伤,还有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

物体被烧毁、挤压、摔碎等。

(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
三、资料介绍
核武器还包括:
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

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

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冲击波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

红汞核弹:它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由于不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吨。

三项弹:用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铀-238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变,以得到大于氢弹的效力。

四、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第45次核爆,当量仅为1-5千吨。

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1996年9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练习:
1、核武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鳌?BR>
2、看书上第14页的两个图,说明是那种核爆炸方式。

3、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______五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