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另类构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另类构想
曹昱
国营第451厂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400032
[摘要] 近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反导、反飞机作战是当今防空作战的主要特点,事关战争全局。
对于某些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保护其不受空中打击成为对抗关键。
当采用导弹或高炮进行中远程及近程拦截失败后,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成为最后的屏障。
为解决我国的超近程防空任务,针对目前空中打击的特点,提出了另类武器构想。
[关键词] 超近程,防空反导,另类武器,构想
0 引言
军事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对战争工具实现跨时代的跃升。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空中打击战略地位的上升,具有防空反导作用的地面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令人关注。
传统的地空导弹、高炮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使地面设施的防空袭能力进一步加强。
但是导弹技术不断提升,采用远程飞行、隐形技术和低空变轨等方式来进行空地打击,速度和轨迹难以捉摸,空中威胁更加明显。
对于某些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当中远距离和近程拦截失败后,必须启用超近程拦截武器做最后的防御。
超近程防御主要就是指距离目标为0.5~3km的地空防御,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大口径转管机枪或小口径高炮,但是反应时间长、连发射速慢、空中拦截面积小一直是该类武器的弱点。
研究更加适应于现代战争的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刻不容缓。
1 空中打击的特点
在现代化的战争中, 空中打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争手段。
特别是高技术航空兵器的发展和导弹的大量使用, 使得空中打击不仅能摧毁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掩体和工事等战场目标, 还能摧毁指挥控制中心、通讯中心、机场、防空阵地等纵深的军事目标。
空中打击不仅仅是地面进攻的前奏, 而且可为地面进攻的顺利推进和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因此, 在未来战争中, 能否有效地防御空中打击已成为国家防御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空中兵器主要包括巡航导弹、轰炸机以及无人机,对地面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空袭兵器的种类迅速增多,远程化、隐形化、智能化等特点更加突出,加上空中侦察、控制、指挥系统的广泛应用,使空中打击手段更加多样化。
1.1 远程化
除了战略导弹外,常规巡航导弹的射程也在逐步攀升,利用舰艇或是飞机在战区外发射成为主要的攻击方式。
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采用固态燃料,二节推进发射方式,射程可达3000公里。
俄罗斯的“飞毛腿”导弹,射程500公里。
台湾目前部署自行研制的雄风2—E巡航导弹,射程可以覆盖我国东南的部分沿海城市。
1.2 隐形化
为避免被地面雷达捕捉到运动轨迹,现代的导弹大量采用隐身技术,包括外形设计隐身、雷达吸波隐身、红外隐身等方式,使地面雷达成为瞎子。
等到发现导弹来袭时,远距离拦截
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
意大利的“泰西欧”3型、俄罗斯的X-15C空舰导弹都采用外形设计隐身,日本的SSM-l岸舰导弹、ASM—2空舰导弹以及瑞典的RBS—15、法意的“奥托马特”Ⅲ型采用吸波徐层隐形。
美国研制的AGM-137和MGM-137等隐身战术导弹,射程在1600公里以上,据说几乎不可能被及时发现并遭到反击。
1.3 智能化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的突破,导弹已经初步具有了如人眼对目标探测、跟踪、寻的,如人脑对数据、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和思维判断,如人腿进行机动、变换姿态、改变方向的能力,不仅能区分敌我,而且可以有选择地攻击目标。
如是洛马公司研制LOCASS小型巡航导弹,形状就像一只苍蝇,采用激光雷达制导和多用途战斗部,可以连续飞行185公里,在50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搜索,以最低消耗盘旋于战场上空,自主搜索和摧毁目标。
2 地面防空武器的发展
随着空中打击武器性能的提高和空中威胁的加剧,防空问题一直令人关注,防空武器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在国家整体防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按作战空域进行分类,目前地面防空武器大体可分为五个系列,即高空远程、中高空中远程、中空中程、中低空近程和低空超低空近程,许多国家都实现了系列配套。
如美国装备了六种型号地空导弹,可覆盖高度30m~45km、射程为0.5~140km的空域范围。
初期的防空武器以地面高炮为主,诞生了25mm、35mm、37mm、57mm、100mm等诸多口径的高炮或自行高炮。
当导弹逐步成为空袭的主角后,以导制导成为地面防空武器的发展特点。
期间出现了诸如美国的爱国者、俄罗斯的S-300、英国的长剑、法国的响尾蛇和罗兰特等地空导弹系列,不仅可以拦截巡航导弹,对飞机的毁伤效果也是突出。
新一代地面防空武器发展的核心是解决攻防结合、体系对抗的问题,在增强信息作战、提高电子对抗、加强火力打击和强化自身机动等能力的同时,防空武器将向智能化、信息化、综合化、立体化、自行化和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包括地空导弹、地面火箭炮和高炮,形成了从0.5km到600km 的有效防守。
近年来,针对地面防御的最后一搏还提出了大口径转管机枪系统,作为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代表。
但是大口径机枪弹药的威力还是略显不足,弹种以动能穿甲或爆炸为主,系统射频不到1万发/分,在2.5km距离上基本丧失攻击作用。
3 新型武器系统构想
现代战争的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选择武器系统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设备简单和反应迅速。
针对已有或在研的地面防空武器的特点,为充分体现超近程的防御能力,采用金属风暴技术的集束弹药系统将成为该类防空反导武器的首选。
3.1 作战使命
该武器系统主要用于1000~3500m超近程的防空反导,可以有效拦截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毁伤低空飞行的轰炸机、武装直升飞机、无人作战飞机等,保护地面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
3.2 基本结构
该武器系统拟采用4具10×10管的集束发射具,配备电子控制中心系统和雷达探测系统,可以安放在重要地面设施的屋顶或建筑周围,也可安放在轻型动力平台上。
每个发射管内装6发25mm高爆榴弹,每具发射具可以装填600发。
系统一次齐射可以发射出2400发榴弹,在3000m射距上可以达到15m×10m的散布效果,每两发榴弹的平均间距不超过300mm。
配上可控空炸电子时间引信,产生的破片将密布整个空中区域,起到密集弹幕的
作用。
实际战斗中,发射具数量还可以进行增加,以便进一步提高防空反导能力。
该系统的战斗配制方案和基本发射具结构分别参见图1,图2。
图1 系统战斗配制方案
图2 基本发射具结构示意图
3.3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
搜索雷达:微波多普勒雷达
最大探测距离:10km
发射方式:电子点火击发
反应时间:≤2s
发射弹药:25mm高爆榴弹
初速:≥900m/s
有效射程:≥3000m
弹丸全长:≤95mm
弹丸有效杀伤半径:≥8m
发射具外形尺寸:500mm×500mm×1800mm
发射具质量:≤450kg
3.4 作用机理
金属风暴技术是澳大利亚人奥德怀尔的杰作,其核心特征是在单个枪管内串联放置多个弹头,通过电子击发连续不断地将弹丸从枪管内发射出来。
当枪管中第一发弹丸被击发时,同一管中的后续弹丸在电路的控制下被锁死,防止在高温高压下因失控而发射。
随后,电路将第二发弹丸“解锁”并击发,后续弹丸则继续保持被锁状态。
然后依次重复这个过程,使枪管中的全部弹丸按顺序发射完毕。
把数个乃至更多的枪管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紧凑、完整的武器系统。
目前36管的金属风暴试验系统发射速度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发/分。
当前方的中远程拦截开始的时候,最后防线的雷达开始工作,关注在空中飞行的导弹或飞机。
一旦地空导弹或高炮拦截失利,在距离目标为4000m的时候,指挥中心下达发射指令。
控制中心迅速完成对目标的锁定,在2s内调整好发射具的角度和方向,并且启动发射指令。
2400发高爆榴弹将在不到0.05s的时间呼啸而出,在空中形成一道密集的弹幕。
任何在空中飞行的导弹或飞机,将被打得千疮百孔。
对于普通轰炸机或武装飞机,将被完全肢解;对于中近程导弹,也会使其控制系统失灵或是偏航,解除对地面设施的威胁。
3.5 可行性分析
目前的小型巡航导弹或空地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3Ma,尤其是在邻近攻击目标的时候,飞行速度只有1Ma左右,飞机的速度就更低了。
但是当前方拦截失败后,最后的防御只能是采用弹幕阻挡,让导弹或飞机因为惯性而撞上空中飞行的弹丸,从而丧失战斗作用。
目前国内装备的地空导弹飞行速度只有1Ma左右,对入侵者的拦截完全依靠寻的器效果。
一旦敌人采用诱饵干扰,将会失去最后的防御机会。
大口径转管机枪尽管射速高,但是体积庞大,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弹幕效果远不如这种新型武器系统。
此外,该系统的探测和控制可以与其它地面防御网络相通用,避免重复建设;武器体积小,便于安装和隐蔽;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生产可以大量采用模块化技术,制造成本低廉。
4 结论
现代战争就是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较量,导弹因为具有超低空突防能力强、突击成功率高、隐身性能好、制导精度高等特点,成为战场上的有力制胜武器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未来战争中,完善地面导弹防御体系,提高防空反导能力,才能为最终的胜利创造条件。
构建新型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可以有效弥补在地空导弹和高炮拦截失败后的缝隙,保护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免遭破坏。
以金属风暴技术为支撑的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将会以其优异的性价比特点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毓兰,杨存富等. 世界导弹大全,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2、曲东才,隐身巡航导弹的发展及主要隐身技术分析,北京:中国航天,2000.10
3、童雄辉,美军重点发展的小型精确制导武器,北京:中国航天,2005.1
4、周发国,21世纪初国外地面防空武器发展趋势
5、曹福成,“金属风暴”引起武器发射方式革命
作者简介
曹昱,男,1975年出生于四川汉源,1998年7月毕业于华北工学院火炮与自动武器专业,同年进入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即国营第451厂),一直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已成功开发出12.7mm空包弹、12号猎枪空包弹、速度运载弹等品种,现任军品技术中心单兵室主任。
先后发表的文章有《浅谈大口径枪弹的发展趋势》(四川兵工学报,2005.5)、《对我国反器材步枪弹药的构想》(2005年中国兵工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