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另类构想
信息化下的小口径高炮近程防空反导体制中引信发展对策研究

沃上空 中弹 , 飞行员在跳伞后 , 其弹射座椅和救生背
包 中的卫星通信及定位装置 , 即向飞行在欧洲上 立 空 的美军 E C一10 3 E空 中指挥机发 出遇险信号 , 意
大利联军指挥中心和五角大楼均收到救援信息 , 几 分钟后装有 百名特战 队员 的 6架直 升飞机前往 营 救 。此时 , 方面联军指挥 电子战飞机 ( A一 B 一 E 6) 加大了对南联盟 的干扰力度 , 同时派 出预警机担任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2 8 期
20 0 月 06年 4
探 测 与 控 制 学 报
J u n lo tcin & Co to o r a fDee t o nr l
V0 . 8 No 2 12 . Ap . 0 6 r2 0
信息化下 的小 口径高炮 近程防空反 导体 制 中
i tei oma zt n n l e c o ytm zsf i dfn e& at —mi i rjc ls e nh fr t a o ,aay sat nss so f e o a e c n i i z i e f u r r e ni s l po te ,d - se ei
收 稿 日期 :0 60 -6 20 -10
多年 的发展 , 目前 已发展 成为 C KS , C m IR 即: o - m d 指 挥 ) C n o ( 制 ) C m ui tn( n a ( 、 ot l 控 r 、 o m n ao 通 ci 信) Cm u r计算机 )Kl 杀伤 )Itlec ( 、 o pt ( e 、 i( l 、 ei ne 情 n lg 报) Sr iac ( 视 ) R cn a sne 侦察 ) 、 u el e 监 v ln 和 eoniac ( s 。 这一系统的出现与发展 , 是信息化在 “ 新军事变革”
定向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

定向能武器技术的发展动向摘要:随着激光、新材料、微电子、声光、电光等高技术的发展,利用各种束能产生强大杀伤威力的定向能武器已引起世界高度重视。
定向能武器成为战场上高速移动目标的“克星”,是能有效制敌的“杀手锏”装备,对未来作战样式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系统分析了定向能武器的军事应用前景,详细剖析了世界定向能武器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动向,给出了未来要大力发展的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关键技术,对于加快我军定向能武器装备发展,提升非对称制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定向能武器也称为束能武器,是利用激光束、粒子束、微波束、等离子束、声波束等各种束能,产生高温、电离辐射、声波等综合效应,能够实现激光、微波等电磁能或高能粒子束的定向发射、聚束和远距离传输,快速攻击并毁伤目标的武器系统。
自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倡议”计划以后,定向能武器便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
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于2012年4月19日发布报告《改变游戏规则:定向能武器的前景》,指出定向能武器相比传统武器具有压倒性优势,美国应该关注发展定向能武器,以应对那些限制美军行动自由的活动。
美国国防部也将定向能技术列为未来10年可能改变军事竞争态势和战争规则的5大技术领域之一。
传统武器大多依赖具有适当体积的投射物所产生的动能,对目标造成破坏,定向能武器则是通过亚原子、粒子或电磁波,将能量“转递”出去,将“能量”直接投放到目标上,产生毁伤效果。
定向能武器作为一种隐身、“零”飞行时间的高精度武器,可打击多个目标、拥有无限量“弹药”,与常规武器相比,定向能武器具有射束快、精度高、反应灵活、杀伤效率高、附带毁伤小、无污染等特点,既可用于进攻,也可用于防御,能够大大提高部队和设施的防护能力,特别是可用于对抗精确制导武器和多种自主系统[5]。
根据发射能量的载体,定向能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粒子束武器等。
武器系统中的新兴技术与应用前景

武器系统中的新兴技术与应用前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武器系统也在不断地演进和革新。
各种新兴技术的涌现,为武器系统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激光武器技术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它利用强大的激光束来摧毁目标,具有高精度、高速度、无污染等显著优势。
激光武器可以迅速瞄准并击中目标,其速度几乎达到了光速,让敌人难以躲避。
而且,激光武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弹药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在未来的战场上,激光武器有望广泛应用于防空、反导、反舰等多个领域。
例如,安装在舰艇上的激光武器可以有效地拦截来袭的导弹和飞机,增强舰队的防御能力;车载激光武器则可以为地面部队提供强大的近程防空和反装甲支援。
电磁轨道炮技术也是一项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兴武器技术。
它通过电磁力将炮弹加速到极高的速度,从而实现超远距离的打击。
相比传统火炮,电磁轨道炮的炮弹初速极高,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并且,由于其发射过程不需要化学推进剂,减少了弹药的储存和运输风险,同时也降低了后勤保障的难度。
未来,电磁轨道炮可能会装备在军舰上,用于对海、对陆攻击,改变海战的作战模式。
高超音速武器技术是当前武器领域的热门话题。
高超音速武器飞行速度极快,通常超过 5 倍音速,这使得现有的防空和反导系统难以有效拦截。
这种武器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打击远距离的目标,具有很强的战略威慑力。
在未来的战争中,高超音速武器可能会成为突破敌方防线、打击重要目标的关键手段。
无人作战系统是另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
包括无人机、无人舰艇和无人地面车辆等。
无人机可以执行侦察、监视、打击等多种任务,其不受飞行员生理限制,可以长时间在空中执行任务。
无人舰艇能够在危险海域执行巡逻、侦察和打击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
无人地面车辆则可以在复杂地形中执行运输、侦察和作战任务。
无人作战系统的广泛应用将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降低人员伤亡,提高作战效率。
定向能武器技术除了激光武器外,还有微波武器等。
近程反导武器系统

1 近 程 武器 系统 的 出现
随着色雷 、 空兵加 人海 战和 7 代导弹 的堀 航 O年
程武器系统上。为了确保舰艇的安全 , 各国海军都
在 大力研 制 近程 反导 武器 , 以构 筑坚 实 的末 端 防线 。
起, 水面舰艇受到了严重 的威胁。16 9 7年以色列 的
“ 拉特” 驱 逐 舰 ,91年 巴基 斯 坦 的 “ 伯 尔 ” 埃 号 17 开 号 战舰 ,92年英 国的 菲尔德 ” 驱逐舰 先后 被 18 谢 号
必须要有精确的测距、 测角 跟踪雷达子系统。同时
这种雷 达还必须 能跟踪 己舰武 器系统 发 出的电波 。 () 3 射击 控制 子系统 该 系统 应通过 目标位 置 、 度数 据 和 弹道方 程 速 式计 算 出射击 参 数 , 后 再把 参 数 送到 炮 载计 算 机 然
a t一 ni 如 l p r  ̄ se u.  ̄a o t , r tr
r如 , eom neidxa ot mnsfs e l o 一 pCr ac n e n s ro ig e r d s d h c o va e
Ke od : ? wao sm; h bre e o Dfnessm yw rs c0 一 epns t Sl or a n; e s t ye p tw p e ye
该 系统 能在 短 时 间 内进行 大 范 围 的搜索 , 备 具 高数据 率 , 有探 测高速 目标 的动态 显示功 能 , 具备 电 子反 干扰 功能 、 能耐受恶 劣 的 电波 环境 。 () 2 跟踪 目标 的雷达子 系统
天线采用了搜索率高的二维扇形定 向天线 ; 而跟踪 天线采用了高精度测角、 测距的碟形锐 方向性射束
Cls - t- isl e p n S se o e . An M sieW a o y tms m i
浅谈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浅谈精确制导武器对现代战争的影响中文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呈多元化发展,信息技术水平快速提升,高水平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其中,精确制导武器作为常规武器的利刃,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精确制导武器能识别重点目标并命中,相对其他武器装备有较高的直接命中率,在作战中可有效打击敌方重点要害的军事基础设施。
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外战争中使用的现代化武器装备进行讨论分析,并探讨了精确制导常规武器对于现代战争的影响。
关键词:精确制导武器武器装备现代战争引言:精确制导武器作为精确打击、高效毁伤的核心武器装备,是维护国家安全、应对安全威胁的重要手段,结合近期俄乌军事冲突,俄军开战首日通过部署大规模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精准摧毁了包括国民卫队司令部等乌军大量军事设施,攻击精准破坏既定目标。
由此可见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直接关系着战争的主导权。
1精确制导武器概述1.1精确制导武器的概念最早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就已诞生精确制导武器,美国曾将精确制导炸弹应用于越南战争中,因其具备精确的制导装置,作战效果十分惊人,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
对于精确制导武器,我军界定其为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包括了制导地雷、制导炮弹以及制导导弹等。
1.2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在现代作战中,精确制导武器作为陆、海、空战争中的常规武器,具有一定的战略威慑力量,在战争中受到了各国军队的青睐,是不可或缺的战争利器。
近年来,关于精确制导武器相关技术,各国都在加大力度研究,旨在实现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创新,当前可从四个方面来展现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1.2.1命中精度高美军在海湾战争期间,将“战斧”巡航导弹投向了伊拉克,共计发射288枚,该导弹达到了80%以上的命中率。
近年来,在不断的改进下,“战斧Ⅲ”巡航导弹命中率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误差可控制在3m内,而激光末制导炸弹精度则可控制在1.5m之内。
1.2.2可实施远程精确打击对比常规非制导武器与精确制导武器,两种武器装备在“射程-精度”概念存在一定差异,如末制导精确制导武器其精度并不会受射程增大而降低。
《联合一体化防空反导构想2020》开启美军防空反导新阶段

《联合⼀体化防空反导构想2020》开启美军防空反导新阶段2019-05-132014年1⽉27⽇,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向负责采办的部副部长、各军种⾸长、各战区司令、导弹防御局长分发了⼀份名为《联合⼀体化防空反导构想2020》(下称“构想”)的⽂件。
“构想”分析了美军⼀体化防空反导作战⾯临的战略环境和威胁环境,提出了美军⼀体化防空反导作战的未来构想及其实现条件。
影响联合⼀体化防空反导规划与实施的环境“构想”认为,美国当前正处于⼗年战争结束后的过渡期,持续变化的国家安全环境和⽇益复杂的威胁环境将影响联合⼀体化防空反导作战的规划与实施。
持续变化的战略环境⼀是全球安全环境持续变化,潜在敌⼈和流氓国家的空中与导弹能⼒(数量与质量上)不断增强。
⼆是战场空间不断拓展,要求在制定和实施⼀体化防空反导规划时,必须考虑战区、跨战区甚⾄国⼟范围内的作战。
三是在预算持续削减的同时,美军的防空反导能⼒需求不断增加。
四是盟国与伙伴国的防空反导能⼒需求不断增加。
⾯临的威胁环境⽇益复杂美军⾯临的空中与导弹威胁将是全谱的,包括弹道导弹、吸⽓式(巡航导弹、有⼈机、⽆⼈机)⽬标、远程⽕箭弹、炮弹、迫击炮弹等,并且这些威胁采⽤了如隐⾝、电⼦攻击、可机动再⼊飞⾏器、诱饵以及精确末制导等⼀系列先进技术。
这要求防空反导系统应具备更⾼的效能和效率。
美军联合⼀体化防空反导的总体构想⼀体化防空反导在联合作战中的作⽤定位⾸要作⽤是慑⽌对⼿。
可靠、有效的防空反导能⼒不仅可以在战时保护部队,还可以慑⽌敌⽅发起攻击。
其次是在威慑失败情况下,防⽌敌⽅有效使⽤其空中和导弹武器。
灵活有效的主/被动防御,将⼤⼤增加敌⽅实施攻击的成本。
尽管⼀体化防空反导可为战区指挥官运⽤其他能⼒提供时间和空间,但不能仅凭⼀体化防空反导作战取胜,⽽应在整个联合作战背景下,统筹考虑⼀体化防空反导作战与进攻作战。
在敌⽅使⽤空中武器与导弹之前,利⽤包括进攻在内的⼀切必要⼿段对其进⾏压制,将是使之失效的最佳途径。
近程防空作战问题研究报告

近程防空作战问题研究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现代战争形态的不断变化和威胁的增加,近程防空作战成为军事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近程防空作战是指保护本方阵地或者舰艇等目标免受敌方航空兵器的袭击。
近程防空作战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作战效能、保障军事装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近程防空作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作战效能和保障军事装备的安全性。
3. 问题分析3.1 敌方技术水平提高的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敌方航空兵器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近程防空作战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敌方能够使用隐形飞机、巡航导弹等现代化武器进行打击,使得传统的防空手段难以有效应对。
3.2 作战环境的复杂性近程防空作战通常发生在复杂的作战环境中,包括陆地、海军和空军等多个作战要素的综合作战。
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指挥控制系统需要高效运转,快速作出决策来对抗敌方威胁。
3.3 兵力分布的合理性近程防空作战需要充分合理地分配防空兵力,以保护重要目标的安全。
然而,如何合理分布兵力,并提高兵力的灵活性与机动性,是一个难题。
3.4 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近程防空作战依靠先进的防空武器技术来进行,因此研发和应用相关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作战效能至关重要。
有效的雷达系统、导弹拦截系统以及指挥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4.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解决方案:4.1 技术创新与发展应加强对防空武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并研究新型防空武器系统。
同时,加强对雷达探测、导弹拦截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防空系统的打击精确性和反应速度。
4.2 加强战术训练与演练通过组织实战化训练和模拟演练,提高近程防空部队的作战素养和威慑能力。
定期组织实战演练,以检验近程防空系统的实际效能,并及时调整战术,提高作战效果。
4.3 加强情报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加强对敌方航空兵器技术和战术的情报信息收集与分析,为近程防空作战提供准确有效的情报支持。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与中国的可有和应有对策

作者: 时殷弘
作者机构: 国际关系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出版物刊名: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16页
主题词: 国家导弹防御(NMD);绝对安全;中国国家安全;安全两难
摘要:威胁到全球性战略稳定的美国国家导弹防御计划(NMD)大概难免实施,眼下的技术障碍、欧洲盟国的不满以及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对不足以经久阻滞之。
中国应对NMD采取怎样的基本对策?针锋相对的对称性战略——大大增加中国远程核导弹的数量和加速确立自己牢固的核报复能力——虽然看来,必要和可行,但势必促成或加剧中美两国间在核武器领域和总的政治领域的“安全两难”形势,带来中美紧张、对立甚或冲突的中长期危险动因,从而大不利于中国的安全和发展。
另一种可以,也应选择的基本对策,是在破除核武器神话、明了较大国彼此间使用核武器(特别是战略核武器)已极难想象的前提下。
坚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只需拥有对外围“核小国”或潜在核国家的有保障的潜在核威慑,核报复能力。
任凭美国去搞NMD。
中国应当据此不让自己在中美政策一军事关系领域陷入安全两难恶性循环,不以关于对付最坏情况的考虑成为国家大战略思雏和政策制订的核心或主要出发点。
近程高射速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大闭环校射新方法

0 引 言
现代 反舰导 弹 的突防 能力进一 步增强 , 对水 面舰
艇 构 成 了致 命 威 胁 。为 了有 效 抗 击 反 舰 导 弹 , 高 水 提
反 导舰 炮武 器系统 多 采 用 闭环 校 射 技术 来 提 高 反导 效 能 。但 是 , 射速提 高到 一 定程 度 后 , 测 跟踪 器 不 观
摘 要 : 为了有效抗击反舰导弹 , 近程反导舰炮采用提高射速的方法 , , 速提 高到一定程度后不能逐发 但是 射
测 量 弹 丸脱 靶 量 , 行 的基 于逐 发 测 量 脱 靶 量 的 大 闭 环 校射 无 法 实施 导 致 反 导 效 能 下 降 。提 出近 程 高 射 速 反 导 舰 炮 现 武器 系统 大 闭 环 校 射 的 一 种 新 方 法 , 究 脱靶 量 测 量 特 点 、 靶 量 的 综 合 处 理 方 案 和 脱 靶 量 的 滤 波 方 式 , 用 多 项 式 研 脱 运
HUANG ,W ANGh Jn — e, S - n UN Xu we
( e at n fMis ea d G n, l n Na a a e , l n 1 6 8, hn ) Dp r me to si n u Dai v lAc d my Dai 01 C ia l a a 1
和矩 阵理 论 建 立 了校 正 量 计 算 模 型 。仿 真计 算 验 证 了新 方 法 的 可行 性 。
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路线

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技术路线在当今世界,军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导弹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保障国家的领土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导弹防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的协同创新。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未来导弹防御系统可能的技术路线。
一、探测与预警技术探测与预警是导弹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其准确性和及时性直接影响到整个防御系统的效能。
未来,探测与预警技术将朝着更灵敏、更远程、更精确的方向发展。
多频谱探测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通过整合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微波等多个频谱的探测手段,能够提高对导弹发射的发现能力,降低漏警率和虚警率。
例如,红外线探测可以在导弹发射的早期阶段捕捉到其高温尾焰,而微波探测则能够在远距离上发现导弹的飞行轨迹。
天基探测系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卫星星座的构建将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缝覆盖,能够及时发现来自任何方向的导弹威胁。
这些卫星将配备先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将探测到的信息快速传输回地面指挥中心。
此外,智能化的预警算法也将成为关键。
利用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海量的探测数据进行快速分析和处理,自动识别导弹的特征和飞行轨迹,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拦截技术拦截技术是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
未来,拦截技术将朝着多样化、高效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动能拦截技术将不断完善。
通过直接撞击的方式摧毁来袭导弹,具有高精度和高毁伤效果。
未来的动能拦截器将具备更高的速度、更强的机动性和更精确的制导能力,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导弹威胁。
定向能拦截技术有望取得重大突破。
激光武器和高能微波武器具有反应速度快、射击精度高、成本相对较低等优点。
随着能源技术和功率输出技术的发展,未来定向能武器将能够在远距离上对导弹进行有效拦截。
此外,多拦截手段的协同作战将成为常态。
动能拦截、定向能拦截、导弹拦截等多种手段相互配合,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拦截网络,提高整个防御系统的拦截成功率。
AI技术对未来战争的防空与反导拦截

AI技术对未来战争的防空与反导拦截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AI技术对未来战争的防空与反导拦截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AI技术在防空与反导拦截方面的应用以及这些技术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一、AI技术在防空方面的应用AI技术在防空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目标识别、实时监测与预警、智能作战决策等。
首先,AI技术可以通过图像识别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实现对敌方飞行器的准确识别。
通过对各类飞行器的形状、大小、运动轨迹等特征的分析,AI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出敌方飞行器,并为作战指挥提供准确的目标信息。
其次,AI技术可以实现对空中目标的实时监测与预警。
通过部署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结合AI算法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敌方飞行器的动态信息,并提前进行预警。
这种实时监测与预警的能力可以为防空武器系统的部署和作战决策提供重要支持,极大提高防空反导的效能。
此外,AI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作战决策。
通过建立强大的AI算法模型,结合大量的军事情报与作战数据,AI系统可以进行快速的决策与计划,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防空反导作战方案。
AI系统可以分析敌方的作战策略与战术,优化己方的防空部署与布局,提高防空拦截的命中率与成功率。
二、AI技术在反导拦截方面的应用AI技术在反导拦截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目标跟踪与预测、武器系统的自主决策与协同作战等。
首先,AI技术可以通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导弹等高速目标的精确跟踪与预测。
通过分析目标的速度、加速度、轨迹等信息,AI系统可以预测目标的前进路径和可能的动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拦截方案。
其次,AI技术可以实现武器系统的自主决策与协同作战。
通过将AI技术与各类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实现智能联接,可以实现多个武器系统之间的协同作战。
AI系统可以利用分布式感知、数据共享和智能决策等技术,实现多个武器系统的协同攻击,提高反导拦截的效果。
此外,AI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反导拦截的终端武器系统。
未来战舰:太空中的高科技武器

未来战舰:太空中的高科技武器1.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太空不再只是我们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逐渐成为人类未来的战场。
为了应对太空环境的特殊挑战,未来战舰将装备高科技武器,以确保太空中的安全与战略优势。
2.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将成为未来太空战舰的核心武器之一。
相较于传统的炮弹或导弹,激光武器具有更快的射击速度、更高的精确度和更长的射程。
通过激光束的高能量聚焦,战舰可以迅速摧毁敌方目标,实现即时打击效果。
3.电磁轨道炮电磁轨道炮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加速物体的武器系统。
未来战舰将采用更先进的电磁轨道炮技术,将炮弹加速到极高的速度,以实现超远程打击。
这种高速度的炮弹能够穿透敌方装甲,对目标造成巨大破坏力,成为重要的反舰武器。
4.高能粒子束武器高能粒子束武器利用粒子束的动能来摧毁目标。
未来战舰将装备更加先进的高能粒子束武器,通过控制粒子束的能量和方向,精确打击敌方舰艇或飞行器。
这种武器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灵活性,可应对不同类型的威胁。
5.空间导弹系统未来战舰将配备先进的空间导弹系统,用于实施远程打击和防御。
这种导弹系统具有较长的射程和高精确度,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并摧毁敌方设施。
同时,导弹还可以进行自我机动,避开敌方的拦截,提高生存能力和打击效果。
6.智能无人系统未来战舰将采用智能无人系统来增强作战能力。
这些无人系统可以在太空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如侦察、攻击和防御。
它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主决策和协同作战,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战场环境,并提供及时的情报支持。
7.高效能动力系统未来战舰需要强大而可靠的动力系统来支持其高科技武器的运行。
传统的燃料推进系统将被替换为更高效的核能或离子推进系统,以提供更大的推力和更长的航程。
这种动力系统还能够在太空中进行补给,减少对地面基地的依赖性。
8.高级护盾技术为了保护战舰免受敌方攻击,未来战舰将采用更先进的护盾技术。
这些护盾能够通过能量屏障来阻挡敌方武器的攻击,保护战舰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安全。
新型战略导弹总体方案设想

新型战略导弹总体方案设想导弹技术一直以来都是军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新型战略导弹的研发和部署对于国家的安全和战略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新型战略导弹总体方案设想为题,探讨一种可能的导弹方案。
一、导弹类型与性能新型战略导弹应当具备远程打击能力,能够在敌方远程防御系统的威胁下,准确、有效地打击敌方目标。
该导弹应当采用固体燃料发动机,以确保快速发射和快速响应的能力。
导弹的射程应当超过5000公里,以满足远程打击的需求。
此外,导弹的精确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应当能够精确命中目标。
二、导弹战斗部设计导弹的战斗部设计是导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新型战略导弹的战斗部应当具备大威力和高度破坏性,以确保打击目标的效果。
战斗部可以采用核弹头或常规弹头,具体选择应根据作战需求和国际安全形势来决定。
如果采用核弹头,应当考虑到核武器的非扩散问题,确保核弹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导弹制导与控制系统导弹的制导与控制系统是决定导弹命中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新型战略导弹应当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相结合的方式,以达到高精度的制导效果。
此外,导弹还应当具备反干扰和反拦截能力,以应对敌方的防御系统。
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应当能够及时地修正航向和姿态,确保导弹的准确命中目标。
四、导弹发射平台新型战略导弹的发射平台应当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隐蔽性,以确保导弹的发射能力和生存能力。
发射平台可以选择陆基、海基或空基,具体选择应根据作战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无论是哪种发射平台,都应当具备快速发射和快速撤离的能力,以降低被敌方打击的风险。
五、导弹保障与支援系统新型战略导弹的保障与支援系统是导弹部署和使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保障与支援系统应当包括导弹运输、储存、维修和训练等方面。
导弹的运输和储存应当具备高度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确保导弹能够安全地部署和使用。
导弹的维修和训练应当具备高水平的技术和人员支持,以确保导弹的可靠性和战备状态。
新型战略导弹总体方案的设想应当包括导弹类型与性能、战斗部设计、制导与控制系统、发射平台以及保障与支援系统等方面。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黎春林,冯顺山(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摘 要:简要介绍现代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并分析研究了当前发展用于高价值目标防空反导的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其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总体设想。
关键词:导弹防御;超近程;防空武器中图分类号:T J7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86X(2003)01 0012 03Research on super close in antimissile weapon systemLI Chun lin,FENG Shun shan(BIT,National Key Lab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xplosive Di sasters,Beijing100081,Chi na)Abstract: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about the air defence and antimissile weapon systems.And analyzes the necessary to develop a super close in antimissile weapon for the defence of high value objective. And a tentative plan is given.Key words:Missile defence;Super close in;Antiaircraft weapon1 引 言当今,进攻性洲际弹道核导弹已成为国际间实现威慑力量平衡、确保互有把握摧毁的有力装备,战术导弹已成为地面机动发射平台、作战飞机、战舰乃至坦克的主要武器装备。
在众多的导弹武器中,巡航导弹因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超强的突防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高效作战能力等特点,在近年发生的高技术现代局部战争中独领风骚,美英等西方军事大国为了达到无风险作战的目的,大量使用了巡航导弹对高价值目标进行空中打击,使其成为了现代战争中的重要空袭武器。
盘点世界著名的近程防空反导系统

盘点世界著名的近程防空反导系统随着反舰导弹的大量装备,水面舰艇的防空反导问题越来越突出,一直以来末端拦截都是舰艇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有矛就有盾,为解决末端导弹的防御问题,各军事强国研发并装备了各种近程的防空反导武器,构造起了坚实的盾牌。
AK630和卡什坦(1963年研发,1964年服役)苏联时代诞生的AK-630型6管30毫米炮,是世界上第一套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美国密集阵为第二套,最大射速5000发/分,最大射程3800米。
AK-630由1门AO-18六管30mm加特林机炮、MR-123-02 火控雷达系统、SP-521 电子光学追踪器组成。
MP-123 火控雷达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两组AK-630,追踪4 km以外的空中目标或是5 km以外的海上目标。
AK-630 既可以全自动操作,也可以由炮手遥控操作。
AK-630采用内能驱动炮管转动,大大降低了全炮的电力消耗,仅仅是荷兰守门员近防炮中CAU-8/A炮转管动力的1/3,并且提高了炮座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安装在小型舰艇上。
AK-630近防炮AK630的改进型AK-630M由2门6管30毫米加特林机关炮组成,的最大射速为10000发/分,初速900米/秒,射程500-5000米,是同类武器中射速是最高的。
对付低飞的反舰导弹时最大射程为4000米,对付轻型水面目标时最大射程为5000米,系统总重量1.8吨。
AK-630系列近防炮广泛装备于俄罗斯海军的各种水面舰艇,并出口于印度、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中国、也门等许多国家。
AK-630M近防炮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是对AK-630M近防炮的进一步改进型,配备8枚防空导弹和2门6管30毫米加特林机炮,装在同一基座上,火炮最大射速10000发/分,火炮最大射程4000米;导弹射程1500-8000米。
卡什坦系统由指挥单元和战斗单元两部分组成,并且可灵活地组成多种配置,比如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就装有2套指挥单元和8套战斗单元。
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在现代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建议

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在现代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中的作用和发展建议杨文龙,刘生锋,李慧琴,吴安森(中国兵器试验测试研究院,陕西省华阴市八十八号信箱,邮编:714200)摘要:现代战争中,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机、巡航导弹的大量出现,极大地推动了防空反导技术的快速发展。
而其中,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以其在作战中的不可替代性而成为各国优先建设发展的防御手段之一。
本文系统论述了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在现代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中的作用,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基于新概念的几点发展建议,仅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超近反导拦截;密集阵;变轨;主动防护1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在现代防空反导装备体系中的作用世间自从有了矛以后就产生了盾,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飞机、导弹与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发展即是这种矛盾体的最好见证。
自导弹发明并投入实战近一个世纪的时间以来,它越打越远,越打越准,而且出现了中间弹道变轨、末端弹道变轨、末端自寻的等工作方式,从而推动了防御型武器——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特别是近程防空反倒武器系统的飞速发展。
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是随着近代战争而出现的一种以近程防御为主的武器系统,主要应用于对导弹等远程精确打击武器的末段拦截。
由于其在军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被世界各国广泛用于重要目标的防护,如广播电视台、政府机关、军事设施、大型水库、电站,以及各类舰艇等。
相对于主动段拦截和惯性段拦截而言,近程防空反导拦截具有拦截成本相对低廉,技术上容易实现,因此被世界各国普遍才用。
由于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是被保护目标的最后屏障(另一种说法是其对战士心理的强大支撑效果更胜于真实作战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
因此,自诞生之日起就获得了世界各军事强国的一致青睐。
目前,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在大力发展该类武器,并在其中投入了不菲的人力物力。
其中的代表型号有美国的密集阵系统,配备6管20mm火炮,射速4500发/min,防御半径1km;俄罗斯的卡什坦,配备2座六管30mm火炮,射速10000发/min,最大防御半径4km;俄罗斯的通古斯卡系统,配备武器为2座双管30mm火炮,射速5000发/min,连同导弹其防御半径800m~3500m。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

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探讨
黎春林;冯顺山
【期刊名称】《现代防御技术》
【年(卷),期】2003(031)001
【摘要】简要介绍现代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并分析研究了当前发展用于高价值目标防空反导的超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其使用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总体设想.
【总页数】4页(P12-14,20)
【作者】黎春林;冯顺山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灾害预防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761.7
【相关文献】
1.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日常训练射击效果评估* [J], 漆政昆;王海滨;高峰
2.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射击试验供靶需求分析 [J], 朱绍强;李相民;李丹
3.基于SEM的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 [J], 王子齐;刘高峰
4.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命中毁伤机理及仿真评估方法 [J], 马瑾; 张兵; 卢皞; 杨渊
5.基于舰载平台的近程反导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J], 时维科;刘乔;李绍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加榴炮防空反导问题的初探

加榴炮防空反导问题的初探
陈玉成;田中益
【期刊名称】《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年(卷),期】2000(000)003
【摘要】讨论了大口径加榴炮用子母弹防空反导的设想.介绍了子母弹抛射半径和抛射射程的计算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加榴炮用子母弹进行防空反导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总页数】4页(P1-3,29)
【作者】陈玉成;田中益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自行加榴炮半直瞄问题讨论 [J], 陈玉成
2.自行加榴炮初速修正问题探讨 [J], 陈玉成
3.自行加榴炮应用定位定向导航系统的问题探讨 [J], 陈玉成
4.牵引加榴炮瞄准机手轮尺寸人机工效评估与优化 [J], 赵祎乾;吴天宇;顾森;李清晨;李亚军
5.某自行加榴炮协调器改进 [J], 夏天;鲁玉祥;宋华斌;侯立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我国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另类构想曹昱国营第451厂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400032[摘要] 近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反导、反飞机作战是当今防空作战的主要特点,事关战争全局。
对于某些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保护其不受空中打击成为对抗关键。
当采用导弹或高炮进行中远程及近程拦截失败后,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成为最后的屏障。
为解决我国的超近程防空任务,针对目前空中打击的特点,提出了另类武器构想。
[关键词] 超近程,防空反导,另类武器,构想0 引言军事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必然导致人类对战争工具实现跨时代的跃升。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空中打击战略地位的上升,具有防空反导作用的地面武器装备的发展更加令人关注。
传统的地空导弹、高炮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使地面设施的防空袭能力进一步加强。
但是导弹技术不断提升,采用远程飞行、隐形技术和低空变轨等方式来进行空地打击,速度和轨迹难以捉摸,空中威胁更加明显。
对于某些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当中远距离和近程拦截失败后,必须启用超近程拦截武器做最后的防御。
超近程防御主要就是指距离目标为0.5~3km的地空防御,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大口径转管机枪或小口径高炮,但是反应时间长、连发射速慢、空中拦截面积小一直是该类武器的弱点。
研究更加适应于现代战争的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刻不容缓。
1 空中打击的特点在现代化的战争中, 空中打击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争手段。
特别是高技术航空兵器的发展和导弹的大量使用, 使得空中打击不仅能摧毁坦克、装甲车辆、炮兵阵地、掩体和工事等战场目标, 还能摧毁指挥控制中心、通讯中心、机场、防空阵地等纵深的军事目标。
空中打击不仅仅是地面进攻的前奏, 而且可为地面进攻的顺利推进和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因此, 在未来战争中, 能否有效地防御空中打击已成为国家防御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
空中兵器主要包括巡航导弹、轰炸机以及无人机,对地面目标实施毁灭性打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空袭兵器的种类迅速增多,远程化、隐形化、智能化等特点更加突出,加上空中侦察、控制、指挥系统的广泛应用,使空中打击手段更加多样化。
1.1 远程化除了战略导弹外,常规巡航导弹的射程也在逐步攀升,利用舰艇或是飞机在战区外发射成为主要的攻击方式。
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采用固态燃料,二节推进发射方式,射程可达3000公里。
俄罗斯的“飞毛腿”导弹,射程500公里。
台湾目前部署自行研制的雄风2—E巡航导弹,射程可以覆盖我国东南的部分沿海城市。
1.2 隐形化为避免被地面雷达捕捉到运动轨迹,现代的导弹大量采用隐身技术,包括外形设计隐身、雷达吸波隐身、红外隐身等方式,使地面雷达成为瞎子。
等到发现导弹来袭时,远距离拦截的最佳时机已经失去。
意大利的“泰西欧”3型、俄罗斯的X-15C空舰导弹都采用外形设计隐身,日本的SSM-l岸舰导弹、ASM—2空舰导弹以及瑞典的RBS—15、法意的“奥托马特”Ⅲ型采用吸波徐层隐形。
美国研制的AGM-137和MGM-137等隐身战术导弹,射程在1600公里以上,据说几乎不可能被及时发现并遭到反击。
1.3 智能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有的突破,导弹已经初步具有了如人眼对目标探测、跟踪、寻的,如人脑对数据、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和思维判断,如人腿进行机动、变换姿态、改变方向的能力,不仅能区分敌我,而且可以有选择地攻击目标。
如是洛马公司研制LOCASS小型巡航导弹,形状就像一只苍蝇,采用激光雷达制导和多用途战斗部,可以连续飞行185公里,在50平方公里区域内进行搜索,以最低消耗盘旋于战场上空,自主搜索和摧毁目标。
2 地面防空武器的发展随着空中打击武器性能的提高和空中威胁的加剧,防空问题一直令人关注,防空武器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在国家整体防御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按作战空域进行分类,目前地面防空武器大体可分为五个系列,即高空远程、中高空中远程、中空中程、中低空近程和低空超低空近程,许多国家都实现了系列配套。
如美国装备了六种型号地空导弹,可覆盖高度30m~45km、射程为0.5~140km的空域范围。
初期的防空武器以地面高炮为主,诞生了25mm、35mm、37mm、57mm、100mm等诸多口径的高炮或自行高炮。
当导弹逐步成为空袭的主角后,以导制导成为地面防空武器的发展特点。
期间出现了诸如美国的爱国者、俄罗斯的S-300、英国的长剑、法国的响尾蛇和罗兰特等地空导弹系列,不仅可以拦截巡航导弹,对飞机的毁伤效果也是突出。
新一代地面防空武器发展的核心是解决攻防结合、体系对抗的问题,在增强信息作战、提高电子对抗、加强火力打击和强化自身机动等能力的同时,防空武器将向智能化、信息化、综合化、立体化、自行化和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我国的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包括地空导弹、地面火箭炮和高炮,形成了从0.5km到600km 的有效防守。
近年来,针对地面防御的最后一搏还提出了大口径转管机枪系统,作为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的代表。
但是大口径机枪弹药的威力还是略显不足,弹种以动能穿甲或爆炸为主,系统射频不到1万发/分,在2.5km距离上基本丧失攻击作用。
3 新型武器系统构想现代战争的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选择武器系统的两个重要因素就是设备简单和反应迅速。
针对已有或在研的地面防空武器的特点,为充分体现超近程的防御能力,采用金属风暴技术的集束弹药系统将成为该类防空反导武器的首选。
3.1 作战使命该武器系统主要用于1000~3500m超近程的防空反导,可以有效拦截巡航导弹、空地导弹,毁伤低空飞行的轰炸机、武装直升飞机、无人作战飞机等,保护地面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
3.2 基本结构该武器系统拟采用4具10×10管的集束发射具,配备电子控制中心系统和雷达探测系统,可以安放在重要地面设施的屋顶或建筑周围,也可安放在轻型动力平台上。
每个发射管内装6发25mm高爆榴弹,每具发射具可以装填600发。
系统一次齐射可以发射出2400发榴弹,在3000m射距上可以达到15m×10m的散布效果,每两发榴弹的平均间距不超过300mm。
配上可控空炸电子时间引信,产生的破片将密布整个空中区域,起到密集弹幕的作用。
实际战斗中,发射具数量还可以进行增加,以便进一步提高防空反导能力。
该系统的战斗配制方案和基本发射具结构分别参见图1,图2。
图1 系统战斗配制方案图2 基本发射具结构示意图3.3 主要战术技术指标搜索雷达:微波多普勒雷达最大探测距离:10km发射方式:电子点火击发反应时间:≤2s发射弹药:25mm高爆榴弹初速:≥900m/s有效射程:≥3000m弹丸全长:≤95mm弹丸有效杀伤半径:≥8m发射具外形尺寸:500mm×500mm×1800mm发射具质量:≤450kg3.4 作用机理金属风暴技术是澳大利亚人奥德怀尔的杰作,其核心特征是在单个枪管内串联放置多个弹头,通过电子击发连续不断地将弹丸从枪管内发射出来。
当枪管中第一发弹丸被击发时,同一管中的后续弹丸在电路的控制下被锁死,防止在高温高压下因失控而发射。
随后,电路将第二发弹丸“解锁”并击发,后续弹丸则继续保持被锁状态。
然后依次重复这个过程,使枪管中的全部弹丸按顺序发射完毕。
把数个乃至更多的枪管汇聚在一起,就形成一个紧凑、完整的武器系统。
目前36管的金属风暴试验系统发射速度就已经超过了100万发/分。
当前方的中远程拦截开始的时候,最后防线的雷达开始工作,关注在空中飞行的导弹或飞机。
一旦地空导弹或高炮拦截失利,在距离目标为4000m的时候,指挥中心下达发射指令。
控制中心迅速完成对目标的锁定,在2s内调整好发射具的角度和方向,并且启动发射指令。
2400发高爆榴弹将在不到0.05s的时间呼啸而出,在空中形成一道密集的弹幕。
任何在空中飞行的导弹或飞机,将被打得千疮百孔。
对于普通轰炸机或武装飞机,将被完全肢解;对于中近程导弹,也会使其控制系统失灵或是偏航,解除对地面设施的威胁。
3.5 可行性分析目前的小型巡航导弹或空地导弹最大飞行速度不超过3Ma,尤其是在邻近攻击目标的时候,飞行速度只有1Ma左右,飞机的速度就更低了。
但是当前方拦截失败后,最后的防御只能是采用弹幕阻挡,让导弹或飞机因为惯性而撞上空中飞行的弹丸,从而丧失战斗作用。
目前国内装备的地空导弹飞行速度只有1Ma左右,对入侵者的拦截完全依靠寻的器效果。
一旦敌人采用诱饵干扰,将会失去最后的防御机会。
大口径转管机枪尽管射速高,但是体积庞大,携带的弹药数量有限,弹幕效果远不如这种新型武器系统。
此外,该系统的探测和控制可以与其它地面防御网络相通用,避免重复建设;武器体积小,便于安装和隐蔽;结构简单,零部件少,生产可以大量采用模块化技术,制造成本低廉。
4 结论现代战争就是高科技武器装备的较量,导弹因为具有超低空突防能力强、突击成功率高、隐身性能好、制导精度高等特点,成为战场上的有力制胜武器和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之一。
在未来战争中,完善地面导弹防御体系,提高防空反导能力,才能为最终的胜利创造条件。
构建新型超近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可以有效弥补在地空导弹和高炮拦截失败后的缝隙,保护重要的军事或民用设施免遭破坏。
以金属风暴技术为支撑的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将会以其优异的性价比特点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1、王毓兰,杨存富等. 世界导弹大全,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2、曲东才,隐身巡航导弹的发展及主要隐身技术分析,北京:中国航天,2000.103、童雄辉,美军重点发展的小型精确制导武器,北京:中国航天,2005.14、周发国,21世纪初国外地面防空武器发展趋势5、曹福成,“金属风暴”引起武器发射方式革命作者简介曹昱,男,1975年出生于四川汉源,1998年7月毕业于华北工学院火炮与自动武器专业,同年进入重庆嘉陵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即国营第451厂),一直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已成功开发出12.7mm空包弹、12号猎枪空包弹、速度运载弹等品种,现任军品技术中心单兵室主任。
先后发表的文章有《浅谈大口径枪弹的发展趋势》(四川兵工学报,2005.5)、《对我国反器材步枪弹药的构想》(2005年中国兵工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