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技术创新集群.pptx
技术创新ppt课件
![技术创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fdf0d9cc22bcd126ff0c68.png)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 创新精神 ◦ 兴趣爱好 ◦ 冒险精神 ◦ 逐利欲望等
.
Mayers & Marquis 考察了5个产业的567项创新 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新产品而言,其成功更多地 来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技术机会。
[英]Langrish等人 对1996-1997年间获得the Queen’s Award winner的84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 创新进行了分析。结论:“也许,关于技术创新 稳妥也是最高程度的概括是:它必须是特定需要 和特定技术可能性的综合”。
4.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逻辑过程
设想的产生:根据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敏感地捕 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为满足一种新需求而提出的 创新设想。
研究开发:企业将创新设想转化成技术和商业上可行 的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过程
工程设计 商业化生产 市场实现: 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
商品的过程。 创新成果扩散:创新成果第一次商业化之后的进一步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https://img.taocdn.com/s3/m/2af9e2b6cc22bcd126ff0c49.png)
技术创新与技术专利
在技术发明中,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但未获得应用(专利),一部分是 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发明(技术创新)但 未获得专利,还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并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三,既然各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 现出来,不成功的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那么,“成功”的概 念和标准是什么?指的是商业盈利,还是市场份额,或是技术 优势?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
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角度把它定义为:新产品、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 “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方面进行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 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 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家通过使用 新机器以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就是通过 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 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p235)
技术创新ppt课件ppt课件
![技术创新ppt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263cdb960590c69ec37677.png)
3、营销服务战略(一)
营销战略目标:以国际规范的综合商社模式为发展 方向,分阶段改进贸易体制,即组建集团贸易总公 司,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公司贸易规模和贸易 地域,实现贸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贸易的规模经济。
扩大分销网络:在目前已有3个区域贸易公司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按地区设立分销职能的贸易公司,形 成较为稳定的国内销售网,以经销方式实现销售不 断扩大和稳定市场占有率,公司分别对地域性分销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产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等方面的支持。
战略定位:三年规划,第一步,在第一年,定位于 改进型和模仿型创新;第二步,定位于技术技术跟 踪和创新,稳定市场;第三步,定位于根据市场需 求进行全新型创新;第四步,定位于技术储备和输 出。
18
2、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
填补空隙:研究分析市场上主要产品系列薄弱之处或未被竞争者产品覆盖 的市场面,发展独具某种性能的生产工艺。
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广泛借助社会科技资源开发新技术。 把消化引进技术工作纳入生产技术规划。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发掘保护技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17
四、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构想 1、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
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研、产、售一体化,逐 步加大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含量,在世界气雾剂及 国际市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技术 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在既追求高水平的技术 开发的前提下,又追求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要深刻 认识到技术和市场,技术与成本,技术与产量,技 术与服务,技术与效益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 造出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产品。
11
技术创新可行方案
综合我司长期积累的有效经验,大力地进行改 进型、模仿型、全新型创新。
研发部门技术创新总结PPT模板
![研发部门技术创新总结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f23dd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e.png)
研发部门在技术创新方面的主 要成果
创新成果对公司发展的贡献和 影响
具体创新成果的详细介绍,包 括技术原理、应用领域、市场 前景等
未来研发部门在技术创新方面 的规划和展望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 技术创新,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拓展市场:通过技术 创新,拓展市场,增
树立良好的口碑。
持续关注行业趋 势,紧跟技术发 展步伐
加强研发团队建 设,提高创新能 力
探索跨领域合作, 推动技术融合创 新
关注用户体验, 以用户需求为导 向进行技术创新
汇报人:XX
对未来技术创新的展望和规 划
增加公司利润:技术创新可以 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增 加公司的利润。
提高公司竞争力:技术创新可 以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和产品 质量,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促进公司发展:技术创新可以 推动公司的发展和进步,使公
司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提升公司形象:技术创新可 以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使公司在客户和合作伙伴中
等
预期成果:开发出更多创 新产品,提高公司竞争力
预期成果:提高研发效率, 缩短研发周期
预期成果:降低研发成本, 提高公司利润
预期影响:对公司未来发 展产生积极影响,提高公
司声誉和品牌价值
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和挑战
研发部门在过去一年中取得 的技术创新成果
技术创新对研发部门和公司 的影响和价值
加市场份额
改善产品质量:通过 技术创新,改善产品 质量,提高产品竞争
力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 过技术创新,提高客 户满意度,增强客户
忠诚度
技术领先:研发部门在技 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果,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含
《技术创新集群》课件
![《技术创新集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6384a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本课件介绍技术创新集群的定义、特点和实例,探讨其对经济、社会和环境 的影响,剖析其发展趋势,阐述共享、竞争和平台创新,以及创新文化等方 面的管理模式,为您全面了解技术创新集群提供指引。
什么是技术创新集群
定义
技术创新集群是指聚集在特定地 理区域内,以某种技术或知识为 核心,形成协同创新和产业集聚 的现象。
特点
技术创新集群具有人才密集、创 新活跃、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等 特点,为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 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实例
中国的深圳、美国的硅谷、以色 列的特拉维夫都是世界著名的技 术创新集群。
技术创新集群的影响
经济影响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促进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增加就业和创收。
社会影响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改善社会生活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软实力。
技术创新集群的管理模式
管理结构
技术创新集群需要通过市场规制、政府引导需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资源联盟等共享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
创新文化
技术创新集群需要营造开放、创新、包容的文化氛围,激励人才发挥创造力和创新力。
技术创新集群的创新方式
协同创新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通过产业链上 下游等多方合作,实现知识、技 术和资源的协同创新。
竞争创新
平台创新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通过市场竞争、 创业创新等方式,激发企业间的 竞争活力,促进技术创新的快速 推进。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通过云计算、 大数据等新一代平台技术,提高 创新效率和创新交互。
环境影响
技术创新集群可以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技术创新集群的发展趋势
1
国际趋势
全球范围内技术创新集群的密度和规模不断增加,并向衍生产业和应用领域扩散。
论技术创新的聚集和创新集群的形成
![论技术创新的聚集和创新集群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2d579ec52cc58bd63186bd3a.png)
当代经理人CONTEMPORAR Y MANAGER 2006・9218 论技术创新的聚集和创新集群的形成□ 龙 果(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摘 要 创新集群问题已经成为了创新研究的一个学术热点标驱动下的影响,创新集群存在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维度,,创新的集聚可以是主观生成的,发展政策应该结合创新的自然倾向,。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集群 集聚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49(2006)09-218-02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教授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机构,他们同处于或相关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产业集群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和基于低成本的产业集群。
在波特的“集群”概念里,产业集群本质内涵是走高段道路和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当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在产业上的关联性就会引发在技术创新活动上的关联性,进而产生技术创新的集群效应,推动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
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以在欧洲成功的产业区为典型,其现象特征是创新、高质量、功能的灵活性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在良好的法规制度下企业间自觉地发展合作关系。
随着产业集聚和知识创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创新政策研究中逐渐用创新集群(innovative cluster )来表达。
实际上,所谓创新集群,是区别于低成本的产业集群或低端道路的产业集群而言的,即创新性的产业集群或基于创新的产业集群。
技术创新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群集(cluster )现象,即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个集中的区域内,技术创新会比较集中。
创新集群的特点是当集群中一项或少数几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出现后,会随之涌现出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创新,然后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产生集群现象。
一、技术创新在时间上的聚集技术创新不是均匀地分布在时间轴上,在某一段时间里,创新会比其他时段多,熊彼特指出:“创新不是孤立事件,并且不在时间上均匀地分布,而是趋于结成集群,成簇地发生,这仅仅是因为,在成功的创新之后,首先是一些,接着是大多数企业会步其后尘;其次,创新甚至不是随机地均匀分布于整个经济系统,而倾向于集中于某些部门及其邻近部门。
技术创新 ppt课件
![技术创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c8b466e45c3b3567ec8bd6.png)
中国企业需要创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明舰教授认为,日本企业善于将一 个行业吃透 ,并且以此为立足点 ,开始谨慎的对周边行 业进行扩张. 中国企业往往立足未稳 ,便喜欢盲目的多元化经营 .事 实上 ,盲目扩张带来的弊病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缺少核 心竞争力,资金漏洞频出,没有稳固的忠实消费群等等, 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增量性创新意识和 能力 ,通过不断的产品改造和改进 ,谋求更高的顾客满 意度 ,维护起一个忠实的消费群体 ,巩固自己在核心行 业中的地位,然后再谋求向周边行业进行扩张.
?高失败率?高智力?高投入?高度组织提升创新管理实现技术创新把握创新真实内涵理解创新内在过程全面寻求泉创建利于创新文化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建立完善创新系统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财富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企业财富创新源泉提高创新战略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有效运用创新组织加强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文化富的十个法则第一节技术创新概述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2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概述
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 18 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 斯 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 和经济增长,提出了 18 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 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 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1912年,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创新 (Innovation)”概念,他认为,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 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ppt课件
![技术创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bc7657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7.png)
1. 培养创新精神;2. 建立学习型组织;3. 营造开放氛围;4. 激励员工创新。
04
CHAPTER
技术创新案例分析
总结词:苹果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成为了全球最具影响力和价值的科技企业之一。
详细描述
1. 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着对技术创新的追求。
2. 从Mac电脑到iPhone手机,再到iPad平板电脑和AirPods无线耳机等产品,苹果公司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引领着科技行业的发展。
2. 特斯拉公司不仅注重产品的设计和性能,更在生产制造、充电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
总结词:特斯拉汽车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改变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发展模式,引领了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总结词:阿里巴巴集团通过技术创新,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之一。
详细描述
1. 阿里巴巴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某公司通过开放式创新,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技术和产品。
03
02
01
总结
上述案例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企业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展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加强与各方的合作,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增强国家竞争力
现代技术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技术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更加快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
古代技术创新
从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到现代的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等重大技术发明,都体现了技术创新的历程。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课件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6437a3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d.png)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课件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而要实现技术创新,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来指导实践。
本课件将介绍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技术创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技术创新方法技术创新方法是指指导技术创新实践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创新方法。
1. 创新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思维导图、头脑风暴、六顶思考帽等。
思维导图是指用图形的方式呈现思维的结构和关系,有助于整理和梳理思维。
头脑风暴是指集中大量产生和提出创新点子,鼓励跳出常规思维。
六顶思考帽是一种以穿戴不同颜色的思考帽来代表不同角色的方法,有助于提供不同角度的思考。
2. 开放创新方法开放创新方法是指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产品或技术,实现共赢的创新模式。
该方法包括联盟创新、开放式创新和开放创新平台等。
联盟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技术。
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与外部专家、学术机构和顾问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或技术。
开放创新平台是指搭建一个开放的创新平台,吸引企业和个人参与新产品或技术的研发。
3. 快速原型方法快速原型方法是指通过快速制作原型,验证产品设计或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该方法包括3D打印、虚拟现实、仿真分析等。
3D打印是一种逐层堆叠材料制造物体的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出产品原型。
虚拟现实是指通过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环境来模拟真实情境,帮助设计和验证产品方案。
仿真分析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和分析,评估产品设计和技术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
4. 用户参与方法用户参与方法是指将用户需求和反馈纳入创新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该方法包括用户需求调研、用户体验设计和用户测试等。
用户需求调研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用户体验设计是指以用户为中心,通过设计用户界面和交互方式,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PPT课件)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72e15d16fc700abb68fcad.png)
一级:复现自然界已经存在的功能 五级:创造自然界未有过的东西
10
TRIZ的适用范围
❖ 利用TRIZ可以解决一级到四级的发明问题;但不能 解决五级发明问题;
❖ 是否出现矛盾,是区分常规问题和发明问题的一个 主要特征,发明问题必须至少解决一个矛盾(技术 矛盾或物理矛盾)
技术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
1
TRIZ技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的含义 ❖ TRIZ的含义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是原俄文字
母的缩写,并按ISO/R9-1968E规定,转换成拉 丁文的首字母缩写
TRIZ
Teoriya Resheniya Izobretatelskikh Zadatch 2
TRIZ理论创始者根里奇·阿奇舒勒
❖ 根里奇•阿奇舒勒Genrich S. Altshuller (1926-1998 ) 是前苏联的 一位天才发明家和创造创新学家,于1946年创立TRIZ理论。
❖ TRIZ理论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 的科学原理和法则,曾经被称作前苏联的“国术”和“点金 术”。
❖ 独特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被西方称之为“人类三大进化理论之 一”,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和马克思的人类社会进化理论 相提并论。
3
TRIZ理论基本认识:
❖ 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 ❖ Altshuller指出:解决发明问题过程中所寻求的科学原理和
法则是客观存在的,大量发明面临的基本问题和矛盾(技术 矛盾和物理矛盾)也是相同的,同样的技术创新原理和相应 的解决问题方案,会在后来的一次次发明创新中被反复应用, 只是被使用的技术领域不同而已 ❖ 因此,将那些已有的知识进行提炼和重组,形成一套系统化 的理论,就可以用来指导后来的发明创造、创新和开发 就可以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
企业技术创新ppt课件
![企业技术创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d532d6f12d2af90342e601.png)
知识获取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
合作科技论文各项总量指标均居全国前10位,但人均指标较为靠后,同
省单位科技论文数出现了负增长;产学研合作水平全国中等;技术转移
9
较为活跃,技术市场交易金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国内和国外技术引进
金额均在全国前8位,且增长势头都维持在全国中游的水平。
处于全国先进水平,2011年的各项指标中,除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增长率、
4
精选PPT课件
国家创新体系构成图示
全球创新体 系
教育和培训
政府支持作用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观 念与文化
信息支撑 中介体系
行
业、
产
业
集
其它
群
机构
基础设施 社研会究服机务构: 中央属、地方属
部委属、民 营
知识创造、传 播、应用
大学 与学院
社会基础设施
区 域 创 新 体 系
法律 法规
产品市场条件
企业:国有、民营 外资、股份制
----十八大报告
24
精选PPT课件
建设创新型国家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经济工作 会议前)要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自主创新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 重大科技项目,推进产能过剩行业兼并 重组、扶优汰劣等。
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提 法由来已久,但这次非常明确地提出, 支持企业牵头实施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 重大科技项目透露出新的思路(2011 协同攻关)
3
精选PPT课件
国家创新体系
1987年,英国学者弗里曼率先使用“国家创新 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概念。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创新系统” 成为各 国推进科技进步、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政策 工具。
30_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30_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f6bd7f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8.png)
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第一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概念与特征 (2)第二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形成条件分析 (5)第三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研究 (9)第四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动力机制探讨 (13)第五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影响因素考察 (17)第六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政策支持与优化建议 (20)第七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成功案例分析 (23)第八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27)第一部分技术创新集群的概念与特征技术创新集群是指在特定地域内,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企业、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组织组成的网络,通过合作和竞争,共同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
这些组织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支持形成了一个创新生态系统,能够加速知识和技术的流动和扩散,提高创新效率,并促进经济发展。
技术创新集群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高度集中:技术创新集群通常在地理上相对集中,这是因为地理位置相近使得组织之间更容易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合作,降低信息传递的成本和风险。
2.多元化参与:技术创新集群包括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等多种类型的组织,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相互支持、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3.知识密集型:技术创新集群中的企业和组织往往具备高技能的人才和先进的研发能力,对知识和技术的投入和产出较高。
4.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集群内的企业往往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新技术和产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以增强竞争力。
5.政策支持:政府通常会为技术创新集群提供政策扶持,例如税收优惠、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等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加入并促进集群的发展。
6.创新文化氛围:技术创新集群往往拥有浓厚的创新文化和开放的心态,鼓励尝试和失败,促进不同组织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技术创新集群的发展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驱动: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从而推动整个集群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2.网络效应:技术创新集群中各组织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互动产生网络效应,使得知识和技术能够快速传播和应用,进一步推动了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体系ppt课件
![技术创新管理理论体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5feebf3a5e9856a57126093.png)
1)合作创新的概述 2)合作创新体制
a)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合作体制
精品课件
b)政府诱导企业自主合作体制 c)政府倡导企业自由合作体制 3)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a)合同创新模式 b)项目合伙创新模式 c)基地合作创新模式 d)基金合作创新模式 e)研究公司合作创新模式 4)合作创新的共生经济来源:改善资源结构、分 散或降低风险、缩短创新周期、扩大创新空间、 减少无效投资、降低交易成本
精品课件
四
技术创新集群
1 技术创新集群概述 2 企业内的创新集群 3 企业间的创新集群 4 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1)企业内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2)企业间创新集群的集群经济
5 集群模式选择与创新集群培育
1)企业内创新集群模式的选择 2)企业间创新集群的培育
精品课件
五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1 技术创新能力的界定
制造能力
营销能力
评价指标
R—D投入强度,R—D人员素质—数 量强度,非R—D投入强度
创新战略,创新机制
创新频率,每千人创新数量
专利拥有数,自主创新产品率,对引 进技术的改进
设备装备水平,现代制造技术采用率, 引进技术达产率,工人技术等级及工 作质量,计量测试和标准化水平
市场研究水平,对消费者/用户的了 解程度,营销体制的适合度,分销网 络
精品课件
5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济分析
1)企业内的技术创新扩散 2)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3)国际间的技术创新扩散
6 技术创新扩散的内部管理
1)采用创新的过程管理 2)创新供给过程管理 3)采用者与供给者之间的交流过程管理 4)技术创新扩散的中介渠道
精品课件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技术创新集群》PPT课件_OK
![《技术创新集群》PPT课件_OK](https://img.taocdn.com/s3/m/ecc4dc0a0242a8956aece4d8.png)
4.1 技术创新集群概述
4.1.1 创新集群的类型 2. T型创新集群 • 比如:由于技术之间的关联关系,当一项创新技术扩散到不同的产业部门时,
会引起这些部门同时或相继利用这项创新技术进行相关的创新。一段时期里, 围绕着这项重要的技术创新所形成的一系列技术上相关的创新,就构成了一 个创新集群。这类创新集群可称为T型创新集群。
– 二是通过与其他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创新 获取技术并提高技术能力;
– 三是通过购买外部技术获取技术; – 四是通过人才引进、技术培训获取技术和技
术能力。
21
4.2 企业内的创新集群
4.2.1 企业的技术积累 • 企业技术积累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一个学习过程,它包括:“学中学”, “干中
学”, “用中学” – “学中学”:主要体现为通过企业人员的正规学习来获得企业拟掌握的技
4.1 技术创新集群概述
4.1.2 创新集群的成因 1. 促使创新集群形成的外在因素包括:
①技术范式的不连续性 – 一般而言,在新范式揭示的新领域中技术创新的机会比传统的技术领域中多,
技术范式的变更会导致技术活动在新的领域聚焦。 ②辅助的技术系统 – 每一个技术系统都有其核心技术和辅助技术,围绕一个核心技术,辅助技术的
同的技术轨道。
27
4.2 企业内的创新集群
4.2.2 企业内创新集群的模式 1. 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集群 • 技术范式:技术轨道总是基于某个技术范式的。技术范式是指解决某类技术问题的
一种通行的模型或模式。一种技术范式代表了解决某一类技术问题的一种规范性思 路。其内容包括所依据的科学技术原理、所使用的材料等。 – 例如,在解决计时技术问题上,机械计时系统(机械表)和电子计时系统(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论 • 2.再度复兴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的“第三意大利
”现象探究 • Bagnacl, 1977;Bacattini, 1978; Piore & Sabel, 1984. • 3. 高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 (1)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 • (2)从学界到政界、产业界 • (3)引发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多学科关注
• 按照集群内企业性质分为传统产业集群 、高技术产业集群和服务型集群
全球市场全国市场
基础
本地产业基础、优势资源
生产企业
机 遇
科研机构
供
给
其他相关企 业
供应商
集群中的技术创新、创新网络、创新外溢效应
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分析
1、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1)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引发的成本降低: 要素多重性;品牌和销售网络优势;管理效率覆盖面
2、降低交易成本:集聚会降低交易成本 (1)不好的名声会带来未来的损失,信任、合作成为 必然;(2)血缘、亲缘关系会形成信任,降低合同签 订、实施成本和机会风险。
3、内部的竞合关系: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构成
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1、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载体 2、产业集群引发区域内创新资源的组合、合作 3、产业集群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形成 而技术创新同样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1、技术创新、知识外溢是推动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 2、提高集群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 产业网络(industrial industrial space)
networks)、产业空间(
(二)相近概念辨析 • 企业集群企业集聚/扎堆 • 集:地理集聚、地理邻近 • 群: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知识(技术)
溢出 (产业集群演化的生命周期现象)
(三)“产业集群”概念的经典定义
1.波特(1998,2000)的“产业集群”定义
企业间的创新集群
1、技术扩散:技术持有者通过销售技术或产品 方式主动扩散;技术溢出引起的模仿创新;
2、市场需求拉动: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波动具 有相互关联,技术创新本身是对市场变化的反 映,需求越旺盛,越容易形成大规模创新集群 。技术关联的创新链传递效应。汽车对新材料 、动力、轮胎、仪表等行业的需要。
• 集群的类型 • 一是自发成长型产业集群 • 二是企业扩张型产业集群 • 三是市场带动型产业集群 • 四是科技驱动型产业集群 • 五是外资带动型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分类
• 联合国贸易发展组织分类:非正式集群 、有组织集群和创新集群;
• 按照产业区划分为“第三意大利式产业集 群”、卫星式产业集群和轮轴式产业集群
社会网络、产业集群与技 术创新
浙江是老板的“摇篮”,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浙江让人向往的另一个原因是,全球50多万种商品,在这里能买到30
多万种,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 比如上海七铺路10元3双的白色棉运动袜,在浙江义乌只卖0.7元;100
支装的双头棉签在上海家乐福卖1.2元,在义乌只卖0.19元;牙刷,最新保 健型、窄头、牙刷毛带波浪形的,100支外配一个很好看的塑料手提包,15 元;在上海要卖到100多元的洋娃娃,在这里只卖10元……
90%
纽扣:
80%
合成革:
70%
锁具:
65%
剃须刀:
60%
塑编:
60%
商标徽章:
40%
低压电器:
36%
拉链:
30%
皮鞋:
26%
一、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流变
(一)嬗变阶段 • 1.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 (1)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890)中的“工业区”/“产业区”
(industry district)论 • (2)韦伯《工业区位论》(1909)中的“集聚(agglomeration)指
他们为什么能如此低价?
小资料:产业集群的概念
• 是指由一群在地域上相近,品相互关联的 中小企业组成,这些企业既独立自主又彼 此依赖,既具有专业分工又紧密协作,彼此 维持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由此形成了比 较完成的产业群体.
图2—8 温州重要产业集群概况
国内市场占有率
金属外壳打火机 :90%
水彩笔:
• 专业市场、大唐袜业网
• 大唐袜业研究所、技术创新中心
• 大唐镇政府、大唐袜业协会
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
• 市场需求拉动:如消费者对于产品缺陷 和局限性的认识;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偏 好;相关领域进入占领市场。
• 技术推动:核心技术形成后会持续的技 术改进,技术积累诱发持续创新。
• 资源禀赋型:在一个技术领域每一次技 术进步会阻碍进一步改进。
二、概念术语的纷杂与辨析
(一)概念术语
1.国外学者采用的概念术语
• 集群(Cluster)、区域集群(regional cluster)
•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区域产业集群( regional industrial cluster)
• 地理集群(geographical cluste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 魏后凯(2003)的“产业集群”定义说
• 产业集群是大量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经济关系集中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形成一个类似生命有机体的产业 群落(魏后凯,2003) (缺陷:未涉及“支撑机构”)
■案例素材:大唐袜业集群
• 1000家原料厂、300家缝头厂、100家定型厂、300家 包装厂、200家机械配件厂、600家营销商、100家联 运商
• 3、企业间竞争驱动:率先者的成功会打 破原有的竞争格局和利益分配;技术的 生命周期越来越短。
• 企业集群(cluster of enterprises)、地方企业集 群(local cluster of enterprises)
• 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s)、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s)
• 地方生产系统(local production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