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盘点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
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
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的“毒狗肉”。
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
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
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1.毒立虾(岛城)
• 主要是:滥用食品添加剂和剧毒化学品。 添加剂有:焦亚、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苯甲酸钠
用药水泡出来又鲜又亮的立虾
放数小时后 ,一种变黑(左)正常,另一种鲜亮如初。
小贩爆料,药水泡过的虾不仅更 鲜亮 ,外壳也更好剥。右图
2.毒血旺(重庆)
使用:牛血(比猪、鸭血成本更低)+自来水+食盐+福尔马林 添加剂:福尔马林(防腐保鲜)
添加福尔马林鲜嫩的毒血旺
3.染色馒头(温州)
• • 超量、超范围使用多种食品添加剂做成的馒头。 添加剂:柠檬黄、糖精钠、玉米香精等
•
玉米馒头脱色
玉米味来自玉米香精
• 用柠檬黄泡制的玉米馒头。右图
4.毒生姜(湖北宜昌市)
• • 将不良生姜经清洗再用硫磺熏制,,熏过的“毒生姜”看起来更水嫩,颜色更 黄亮,更新鲜。 硫磺影响人的肝肾功能。
2011年国内食品安全事件
• 如今看来央视在2011年3月15日曝光的双汇 “瘦肉精”事件,只是去年中国问题食品 曝光的起点。在几个月里,伴随着全国各 地其他问题食品的曝光,食品安全的底线 屡屡被突破的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被发 现的概率低,而收益极高,食品安全是最 基本的民生问题,不能总在媒体曝光之后 才有监管力度。2011年国内发生的食品安 全事件主要有:
•
经硫磺熏制的毒生姜
5.染色乡吧佬(哈尔滨市呼兰区)
• 未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添加剂进货渠道不明(无相关资质证明及台账)。
6.假猪蹄胖(云阳)
小作坊,无证无照且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 • 4月26日下午,云阳县工商局执法人员发现张某在租赁房内用双氧水、亚硝 酸盐、日落黄等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到猪皮包裹的冻猪肉里,再通过捆扎棉 线,生产制作成“猪蹄膀”肉制品。 这家小作坊无证无照,执法人员当场对这批“猪蹄膀”进行了快速检测,发 现亚硝酸盐严重超标,执法人员立即责令当事人停止制作加工,将现场加工的 139公斤“猪蹄膀”、32斤双氧水及相关生产经营工具及原料暂扣,并迅速将样 品送到计量质量检测中心检测。 检测报告发现,送检的两个样品,亚硝酸盐检测值分别超标达48倍和58倍, 超标严重,属严重不合格食品。此案已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世界食品安全案例
食品安全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世界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的例子:
1.中国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毒
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病或死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
2.美国马铃薯花生酱食品安全事件(2008-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食
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扩展到全国的马铃薯和花生酱受到污染,导致成千上万人中毒。
3.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在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马肉被非法混入
牛肉产品的丑闻,引发了欧洲各国和欧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新审视。
4.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周边地区
的水、土壤和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了大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放射性物质超标等。
5.印度孟买食品油中毒事件(1998年):孟买一批食用油被非法添加工业
用油,导致数百人中毒死亡,成为印度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教训。
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十年食品安全大事件
2005年至2015年,中国十年食品安全大事件第十件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 2014年/ 上海第九件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 2013年/ 湖南广东第八件硫磺熏制“毒生姜” 2013年/ 山东第七件台湾300多家品牌塑化剂超标2011年/ 台湾第六件瘦肉精2011年/ 全国第五件地沟油2010年/ 全国第四件皮革奶2005年至2011年/ 山东第三件三鹿“三聚氰胺奶粉”2008年/河北第二件苏丹红鸭蛋2006年/ 北京第一件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2005年/ 全国宜宾南溪区马家乡一家三口误食捡来的亚硝酸“盐”夫妻中毒死亡10月22日,宜宾市南溪区马家乡发生一起误食亚硝酸盐中毒的悲剧,当地村民黎开友一家三口在食用从垃圾场捡来的“盐巴”后出现中毒症状,黎开友及妻子张宗会当场死亡,其母亲李长均经抢救生命体征已趋平稳。
亚硝酸盐,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
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钠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人类环境中,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含氮化合物[1] 。
人体内硝酸盐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还原为亚硝酸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
由亚硝酸盐引起食物中毒的机率较高。
食入0.3~0.5克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导致死亡选择安全食品的注意事项近年来食品安全的问题广受关注,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要注意观察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上述标志(QS、绿色食品、保健食品),留意生产日期,确保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一件接一件的曝光,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切记仔细留意。
注意事项一、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二、注意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注意食品外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三、注意看食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20时间地点涉事企业食品罪魁祸首
2011.03.15河南双汇猪肉瘦肉精
2011.03.25河南南阳韭菜残余农药
2011.04.07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
2011.04.10三黄鸡化学合成色素2011.04.11上海上海盛禄食品馒头防腐剂、甜蜜素2011.04.13安徽猪肉牛肉膏
2011.04.15北京黑芝麻未知
2011.04.15山东青岛小银鱼福尔马林
2011.04.15湖北宜昌姜硫磺
2011.04.17辽宁沈阳豆芽各种添加剂
2011.04.22北京爆米花银光增白剂
2011.04.28重庆花椒罗丹明B 2011.05北京烤鸭北京烤鸭
2011.06.03广东燕窝亚硝酸盐
2011.07.26广东油废油、老油
2011.07.26北京油条洗衣粉2011.08上海味千拉面;肯德基豆浆、骨汤豆浆粉;勾兑液
全年全国油地沟油2011.09北京包子香精
2011.10全国速冻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2011.11.08全国联合利华(中国)立顿铁观音稀土
2011.11.28长春可口可乐美汁源果粒奶氨基甲酸酯类2011.11.30南京鸭血消泡王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后果事件
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加速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
10人中毒
39人中毒
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儿童智力发育和神经行为
可能致癌猪肉涂抹牛肉膏变牛肉
黑芝麻浸泡出墨汁
消化道灼伤,穿孔,植物神经紊乱,生殖能力缺失,甚至是白血病
致癌
致癌
导致人体皮下组织生肉瘤,具有致癌和致突变性
致癌
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部疼痛以及肠胃道疾病;致癌
引发痴呆
致癌
致癌、肝肾功能衰竭,影响神经系统。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爆 发 时 间 :0 21 1年 8月
爆发源 : 硝酸盐 亚
爆 发 时 间 :0 ] 5月 2 21年 4日
具 体 事 件 :0 21 1年 8 月 , 浙 工 商 在
爆 发源 : 邻苯 二 甲酸 二酯 ( HP DE ) 具 体事件 :0 21 1年 5月 2 4日, 台湾
地 区有 关方 面 向 国家 质检 总 局 通报 , 发
流 通领 域 食 品质 量例 行 抽 检 中发 现 , 血 燕 中亚硝酸 盐的 含量严 重超标 3 0倍 之 5 多。 这些血 燕产 品多从 广东、 门等地进 厦 入, 主要源 自马来 西亚等 国家 。
1 . 件 名 称 : 色馒 头 — — 食 人 多 2事 染 量 危 害 健 康 爆 发 时 间 :0 1 4月 初 21年 爆 发 源 : 精 , 素 香 色
一 健 生 康活
2 年食 品安全事件大 回顾 01 1
1事 件 名 称 : 汇 瘦 肉 精 事 件 . 双 爆 发 时 间 :0 1年 3月 1 日 21 5
爆 发 源 : 肉 精 瘦 文 / 佚 名
5事 件 名 称 : 聚 德 违 规 肉 . 全 爆 发 时 间 :0 21 1年 7月 1 日 8 爆发源 :无证驴 肉” “ 具 体 事 件 :0 21 1年 7月 1 日 , 京 8 北 市 动 物 卫 生 监 督 所 曝 光 上 半 年 1 家 违 4
都 存 在 “ 沟 油 ” 工 窝 点 , 加 工 工 艺 地 加 其 科 技 含 量 高 , 产 业 链 庞 大 并 以 小 包 装 的
形 式进入超 市 。 1 . 件 名称 : 江 检 出 2 事 1 浙 0万 克 “ 问
题血 燕”
Hale Waihona Puke 市政 府 公布 调查 结果 , 问题 肉” 中确 有 “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2011年食品安全6大危机事件
1、瘦肉精事件:
3月,河南“瘦肉精”猪,不但入市销售,且流入双汇肉制品企业。
2、鲜榨饮料“滥添加”事件:
4月,各地卫生、工商、公安等部门联合出击,拉开了全国“围剿”餐饮场所利用添加剂制作鲜榨饮料的违法行动。
3、上海“染色馒头”事件:
4月,上海在馒头中检出“柠檬黄”和甜蜜素含量超标。
4、净水器“砷超标”致癌事件:
5月,卫生部公告,共11个型号的进口净水器存在砷(致癌物)超标。
媒体指出,国内净水器的情况更不容乐观。
5、“地沟油”产业链事件:
9月,公安机关破获一团伙生产地沟油案件,地沟油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
◆母乳喂养可改善学龄儿童肺功能
-----英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3日报道]瑞士科研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母乳喂养能改善学龄儿童的肺功能。
瑞士伯尔尼大学教授屈尼表示:“在我们的研究对象中,我们发现母乳喂养的儿童肺部功能有适度改善,包括母亲患有哮喘病的儿童。
另外,数据显示,母乳喂养能直接促进肺部成长。
因此应强烈建议所有母亲都进行母乳喂养,包括患有哮喘病的母亲。
”
◆牛奶里含有碳酸钙,而一些药片钙含量较大,如果同时服用可能会因为短时间内过量补钙而导致孩子患上奶碱综合征、高血钙、碱中毒等。
儿科专家建议,可以让孩子先喝牛奶,几小时之后再吃钙片效果会更好。
2011年全国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全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瘦肉精”事件出事企业:双汇集团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盐酸克仑特罗和莱克多巴胺等7种瘦肉精2011年3月15日,央视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详细]“染色馒头”事件出事企业: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曝光时间:2011.4罪魁祸首:柠檬黄,防腐剂,甜蜜素2011年4月,《消费主张》节目曝光,上海盛禄食品有限公司分公司在馒头中加入色素、防腐剂,回炉过期馒头,更改生产日期,制成“染色馒头”后运送到联华、华联等多家超市进行销售…[详细]“地沟油”事件 曝光时间:2011.6味千“猪骨汤精”事件出事企业:味千(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罪魁祸首:地沟油 2011年6月,记者历经一个月、数千里艰难追踪,初步揭开了京津冀“地沟油”黑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天津、河北甚至北京都存在“地沟油”加工窝点,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记者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其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详细]曝光时间:2011.8罪魁祸首:猪骨汤精2011年8月,味千被爆白汤的制作链条,味千白汤浓缩液的主要成分是“猪骨汤精”,由山东泰安一家食品企业生产;随后又由上海一家公司添加调味料、增稠剂、香精等;味千各门店用水稀释成白汤,出“血燕”事件曝光时间:2011.8.16罪魁祸首:亚硝酸盐2011年8月16日,浙江工商抽样检测了3万盏血燕,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全部严重超标,通常是采购便宜的白燕窝后,用鸟粪等熏制、发酵、染色加工成血燕出售,劣质的白燕窝历经大约十天的熏蒸后,就变成了中国大陆热捧的鸟粪制成、含有亚硝酸钠的血燕产品…[详细]“假绿色猪肉”事件出事企业:沃尔玛公司曝光时间:2011.8.24罪魁祸首:普通冷鲜猪肉冒充绿色猪肉2011年8月24日,重庆工商部门接到市民举报,称沃尔玛超市重庆凤天店用普通冷鲜肉假冒有“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猪肉”销售。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盘点曝光时间:2011.3.15地点:河南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时间:2011.3.25地点:河南南阳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地点:甘肃平凉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食品安全问题事件2010_2011年
7、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报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 “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瘦肉精”事件)
15、2010年7月5日报道最近有调查发现,美国的麦乐鸡竟然含有橡胶化学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麦当劳发言人称,在麦乐鸡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于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鸡块的食油起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动物测验显示,这种物质对人体无害。(麦当劳“麦乐鸡”)
16、2010年5月23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曝光:售价上千元、用于养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然而,历经近一月的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的“紫砂门”事件,权威部门终于做出结论:专家认定紫砂安全无毒。(伪紫砂:利益驱使“变身”要价)
8、2011年2月23日,来自河南媒体的一条消息称:记者调查时发现,郑州有一些经营者在使用化工添加剂,一些粮油店也销售这些添加剂。不法商贩在面条中添加化工产品如食用胶、柠檬黄、蓬灰、复合磷酸盐等,以增强面条的筋度和弹性,有的加入明矾使面条白亮光洁。买回的湿面条能点着燃烧!面条里掺进食用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且据业内人士说,卖面条的都加有这种东西,米线里也掺有食用胶,煮过火了也不会烂,吃起来很筋道——商家在面条米线里面加上这些东西,其目的一目了然,就是为了好卖。(“胶面条”、可燃面条)
13、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卷土重来”:在青海省一家乳制品厂,检测出三聚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超标达500余倍,而原料来自河北等地。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要求严肃查处,杜绝问题奶粉流入市场,彻底查清其来源与销路,坚决予以销毁,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毒奶粉:三聚氰胺卷土重来)
2011年食品安全问题大事记
授课案例: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盘点一、双汇瘦肉精事件()曝光时间:2011.3.15罪魁祸首:瘦肉精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
一时间,市场哗然。
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新闻曝光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是河南双汇集团下属的分公司,主要以生猪屠宰加工为主,有自己的连锁店和加盟店。
据销售人员介绍,他们店里销售的猪肉基本上都是济源双汇公司屠宰加工的,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正规生产,产品质量可靠。
然而,按照双汇公司的规定,十八道检验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风波一起,双汇股价午后一路下行至跌停。
双汇方面表示,正在调查济源厂,一定会给消费者一个交代。
消息传出后,广州多家卖场紧急排查,部分卖场紧急下架相关商品。
“瘦肉精”问题屡禁不止,其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利益链条?又该如何监管?-应对:广州部分卖场下架双汇火腿肠“双汇肉品可能含有瘦肉精”的消息传出后,各大超市卖场一片紧张,对其场内销售的双汇猪肉产品进行紧急排查并急召供应商。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公司先将双汇火腿肠下架了。
”昨天,广州某大型连锁超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公司旗下超市没有销售双汇的冷鲜猪肉,但有双汇火腿肠销售,虽然供应商方面解释,供应给该超市的双汇火腿肠非央视曝光的问题厂家生产,但为了消费安全,该公司还是决定先行下架。
广州家乐福昨天也向记者表示,全国家乐福旗下所有超市的双汇新鲜猪肉均决定采取下架处理。
不过,家乐福广州区内的超市没有销售新鲜猪肉,至于目前在售的双汇火腿肠、香肠类产品,则尚不下架,正在与供应商进行沟通。
“据供应商方面解释,他们供应给超市的是清远双汇分公司和河南漯河产的,并不是媒体所提及的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产的,与央视所说的事无关”。
《食品安全事件盘点》word版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盘点曝光时间:2011.3.15地点:河南罪魁祸首:瘦肉精近期河南瘦肉精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报道双汇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引来民众冷眼旁观,10年间瘦肉精屡禁不绝,添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不仅颜色光亮,而且可以增加猪的瘦肉率,现在人们都关注身材,不吃肥腻的肉,这也导致饮食习惯吃瘦肉,而添加瘦肉精的猪肉正好符合当今人们的饮食习惯,瘦肉精事件一出大家都在徘徊这肉还吃不吃?时间:2011.3.25地点:河南南阳罪魁祸首:残余农药(磷)严重超标中医上说,春天是生发阳气的时节,而韭菜性温,可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
然而,就在3月下旬,本该补气健脾的韭菜却让河南南阳4个家庭的10口人中毒住进医院。
中毒原因系在流动菜贩购买残余农药超标的韭菜。
这些菜贩,以前他们就没有种过韭菜。
就在一边庄稼地中间种了一点,也没有种植的经验,自己私自使用一些违禁的农药,就造成了超标的现象。
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发生时间:2011.4.7地点:甘肃平凉罪魁祸首:亚硝酸盐4月7日平凉市崆峒区发生牛奶中毒事件,39名中毒患者被送往当地两家医院救治,患者以14岁以下儿童居多。
其中,3名婴幼儿死亡,均不到2岁,最小的不到2个月。
最终该事件确认为亚硝酸盐特大投毒案件。
作为防腐剂而应用在肉质食品里的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一般腌制品、发酵的食物、咸鱼、腊肉、熏肉、酸菜等中会存在亚硝酸盐,牛奶中添加亚硝酸盐是头一次,误食亚硝酸盐后可造成心脏呼吸衰竭,心肌受到创伤,形成心肌炎;亚硝酸盐还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肠癌等。
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曝光时间:2011.4.13地点:安徽罪魁祸首:牛肉膏近期在安徽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经过腌制,可让猪肉在90分钟内迅速变身“牛肉”,猪肉冒充牛肉,可以节省大量成本,而食用者在外观上也几乎分辨不出来,业内人士透露,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在冷冻食品以及烧烤类食品中,这种牛肉膏早就是造假的手段之一,据悉,牛肉膏中含有的各种氨基酸、I+G、味精、水解蛋白等。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
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大回顾时间:2011-12-10 16:50:00 来源: 食品商务网1.事件名称:双汇瘦肉精事件爆发时间:2011年3月15日爆发源:瘦肉精具体事件: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2.事件名称:雨润烤鸭问题肉爆发时间:2011年5月19日爆发源:病变淋巴和脓包具体事件:2011年5月19日,合肥雨润火腿被疑掺过期肉;7月2日,渭南市政府公布调查结果,“问题肉”中确有病变淋巴和脓包;8月3日,雨润“老北京烤鸭”被检出菌落总数实测值达到标准值的13倍。
3.事件名称:“塑化剂”风波:多行业被波及爆发时间:2011年5月24日爆发源: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具体事件:2011年5月24日,台湾地区有关方面向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发现台湾“昱伸香料有限公司”制售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含有化学成分邻苯二甲酸二酯(DEHP),该“起云剂”已用于部分饮料等产品的生产加工。
4.事件名称:进口奶粉死虫活虫爆发时间:2011年10月爆发源:死虫、活虫具体事件:2011年10月,青岛一消费者在美素奶粉中发现活虫,经销商却要求消费者证明活虫国籍才能赔偿。
11月,西安一消费者称在雅培奶粉中发现甲虫,雅培回应未开封奶粉出现固体异物块或小虫的几率为零。
5.事件名称:全聚德违规肉爆发时间:2011年7月18日爆发源:“无证驴肉”具体事件:2011年7月18日,北京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曝光上半年14家违法企业名单,其中,全聚德、亿客隆、华联超市、东兴楼等知名企业上榜。
方庄全聚德店因“无证驴肉”被处罚款1000元。
6.事件名称: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爆发时间:2011年11月9日爆发源:稀土具体事件:2011年11月9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查结果显示,联合利华有限公司“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3倍多。
中国2001-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
2001-2011年食品安全事件速览回顾近10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家感受最深刻的莫过于“旧账”很多,包括卷土重来的“三聚氰胺”、阴魂不散的“地沟油”,而毒豆芽、牛肉膏、染色馒头等事件,也折射食品领域问题花样不断翻新。
站在2011年岁末回望,期待随着法制不断完善,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食品安全这个复杂的问题能逐步得到解决。
1、“毒粉条”--2011年4月21日,广东省中山市质监局在港口镇铺锦村偏僻鱼塘处查封一家粉条工厂,当场查获约1万斤假粉条成品。
检查发现,该作坊的红薯粉是用普通玉米淀粉做原料,加上墨汁、柠檬黄60、果绿等添加剂。
据该公司法人罗某交代,该作坊从今年2月开始生产,两个月已卖出45吨假粉条,主要销往位于中山沙朗金叶广场的批发市场。
2、“毒豆芽”--2011年4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公安局发布消息说,该局皇姑分局端掉6个黄豆芽黑加工点,查获掺入非食品添加剂生产的豆芽25吨多,12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
经检测,豆芽中含有亚硝酸钠、尿素、恩诺沙星、6-苄基腺嘌呤激素,其中,人食用含亚硝酸钠的食品会致癌,恩诺沙星是动物专用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
3、“牛肉膏”--2011年4月15日,合肥工商部门发现市场上有一种“牛肉膏”添加剂,可以将猪肉加工成口感以假乱真的“牛肉”。
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4、“染色馒头”--2011年4月11日,中央电视台《消费主张》栏目曝光,上海多家超市销售的小麦馒头、玉米面馒头系染色制成,加防腐剂防止发霉。
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回收后重新销售。
每天有3万问题馒头销往联华、华联、迪亚天天等30多家超市。
5、“瘦肉精”--2011年3月,中央电视台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播出了一期《“健美猪”真相》的特别节目,其中披露了河南济源双汇公司使用瘦肉精猪肉的事实,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
2011上半年十大“毒食品”事件
2011上半年十大“毒食品”事件2011上半年十大“毒食品”事件(2011-08-02 16:57:39)转载▼标签:墨汁粉条胖豆芽分类:他言毒生姜毒韭菜染色馒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事关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特别是2011年以来,“毒食品”事件一再发生,引起了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的共同关注。
这里,盘点出2011年上半年具有代表性的十大“毒食品”事件,一者让我们具体感受到当前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二者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1.河南济源:双汇“瘦肉精猪肉”事件2011年3月中旬,消费者熟悉的双汇集团旗下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被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其售卖的产品含“瘦肉精”,河南省济源市政府在全市的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现场封存双汇冷鲜猪肉1877.9公斤,共抽样46个,其中6个确认为阳性,34个阴性。
同时,济源市政府对济源双汇公司的收猪、屠宰和生产猪肉制品等活动全部停业整顿,济源市畜牧局对库存的689头生猪进行尿液检测,发现19头“瘦肉精”检测呈阳性。
遭曝光后,3月16日,双汇集团就媒体广泛报道的的“瘦肉精”猪肉事件作出回应,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
3月底,处在“瘦肉精”危机中的双汇集团在河南漯河召开“万人职工大会”,集团董事长万隆再次向消费者致歉。
至此,双汇因“瘦肉精”事件受损超过121亿元。
记者调查发现,河南孟州市、沁阳市等十几家养猪场,都在养殖这种肌肉发达的“健美猪”,和普通的猪肉相比,这种猪肉几乎没有什么肥肉,且能多卖几十元钱,在河南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使用禁止使用的“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食用这种猪肉产品,将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2.重庆:“三聚氰胺雪糕”事件2011年3月25日,重庆警方封存扣押了重庆吉喜达食品有限公司库房的16.25吨原料奶粉,顺藤摸瓜查封了储存于重庆外运储运公司仓库内的10.475吨剩余奶粉。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都有哪些
2011年最新食品安全事件都有哪些作文天地06-01 0914:1、双汇瘦肉精事件2、河南南阳毒韭菜事件3、甘肃平凉牛奶亚硝酸盐中毒事件4、多地曝用牛肉膏让猪肉变牛肉多吃致癌5、黑芝麻浸泡成“墨汁”疑染色6、青岛福尔马林浸泡小银鱼事件7、染色馒头事件8、沈阳毒豆芽事件9、宜昌毒生姜事件10、到期面包回炉再造热卖11、合肥染色蛋糕事件12、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被曝或含荧光增白剂存致癌因素13、陕西榆林学生奶中毒事件14、广东中山查获1325公斤“墨汁粉条”15、重庆一公司购26吨三聚氰胺奶粉生产雪糕被查获16、广州市场现“染色紫菜” 浸泡多次仍掉色17、珍珠奶茶吃珍珠等于吃塑料18、台湾“塑化剂”事件,比三氯氰胺毒20倍19、“毒黄瓜”事件劲爆!2011年的食品安全事件。
2011年还没过去一半,食品安全事件就曝光了很多,在这里就摘取一些代表事件。
【一】大米镉超标事件大米作为南方人的主食,无疑听到这个消息对南方人而言无疑与时晴天霹雳,但是卫生部的相关负责人立刻展开调查,甚至对广西、广东、湖南、珠海等集贸市场以及米市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证实:百分之十大米的确含有镉超标。
但是,专家也建议普通市民也无需过度恐慌,只要科学吃米,我们市面上出售的大米仍然安全,可以合理地规避镉超标带来的吃饭风险。
【二】染色馒头事件馒头出了问题,北方人最恐慌。
南食大米,北食馒头,馒头出了问题,这让人深深的受伤,大呼“究竟还能吃什么?”所谓的“染色馒头”就是使用大量的香精以及添加剂(又称着色剂)使馒头看起来外观更加的诱人,口感更加的劲道美味,但就是这样据科学人员介绍:青少年如果长期使用这样的馒头,轻则中毒,重则影响正常的发育。
看看都涉及到了祖国花朵的成长,让我们情何以堪?!【三】双汇瘦肉精事件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餐餐都少不了“荤菜”的,而荤菜的主要用料就是肉,如果肉再出了问题,那才是让人担忧的,可偏偏瘦肉精的产生确实让我们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