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尉的信》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文中说圆明园是为了各国人民而建造的, 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有人说,清政府 腐败无能,还不如把圆明园的宝物给外国 人保存更妥当。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说 你的看法。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英法联军劫掠圆明 园的这种行为是侵略,是掠夺,是破坏。这 是不可原谅的。
拓展延伸
想象、猜测巴特勒上尉读完雨果的这封 信后的情态,并把他此时的动作、心理、神 情等描写下来,字数200字左右。
合作探究
文章在讲述圆明园的园中之物(“请你想象有 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那就是这座园 林”)时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按由概括到具体再到概括的顺序来写的。
合作探究
作者笔下的圆明园,可谓富丽堂皇,作 者为什么要这样盛赞圆明园?
因为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的代表,它 不仅属于中华民族,更属于世界人民。同时 ,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者对焚毁这一名园 的强盗行径的义愤之情。
再见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同 的结 果。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 那样 寻常,
整体把握
针对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巴特勒上尉的态度 如何?作为一位法国作家,雨果的态度如何?
巴特勒上尉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 光荣的。
雨果谴责侵略者,同情中国人民,饱含着深 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整体把握
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作者的 情感。
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侵略者的强 烈谴责与讽刺。
合作探究
这几句话表明作者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 ,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在作者看来,各 国的文化艺术都是劳动人民的辛勤和汗水的 结晶,它应属于全世界,应受到全世界人民 的保护,而非被侵犯和掠夺。
语言品析
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回到了欧洲。(这一句 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
以漫画的形式形象再现强盗相互勾 结的丑恶嘴脸、肆意掠夺的卑鄙行径,讽 刺力强。
2021/2/28
圆明园的珍宝
导入新课
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 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我们中国能与之 媲美的,只有圆明园。可惜我们现在看到的只 是遗址。历史记载了耻辱的一页,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以其强盗般的卑劣行径掠夺并焚烧了 圆明园,如今只留下断壁残垣。举步其中,步 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从遥远的国 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今天我们学习雨果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合作探究
对两个强盗的所作所为,作者持什么态度 ?
作者毫不客气地指出英法联军的行为是 强盗行径,对其提出强烈的抗议,并指出他 们终将受到历史制裁。
合作探究
文中对圆明园的赞颂和对侵略者的嘲讽表明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性格特征?
赞美圆明园,表现了作者对东方艺术、亚 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侵略者 的嘲讽,表现出雨果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 的正义感和骨气。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从 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章中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 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高尚品质。
作者简介
雨果(1802—1885),法 国伟大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 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巴 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 )、《悲惨世界》(从人道主 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 恶)、《海上劳工》(歌颂浪 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 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 力量)、《笑面人》《九三年 》等。
整体把握
6段:运用反语(文明、野蛮)揭露和讽刺英法厚颜 无耻的丑恶嘴脸。 7段:雨果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义正词严抗议英法政府 犯下的滔天罪行。 8段:强调法兰西偷窃圆明园的赃物不属于法国,而 是属于中国。 9段:把英法联军比作窃贼,其洗劫圆明园的行为比 作偷盗。 10段:运用反语(赞誉)旗帜鲜明地答复巴特勒的 来信,首尾呼应。
检查预习 词语释义
眼花缭乱:眼睛因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 到迷乱。缭乱,纷乱。
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名,说出。
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
晨曦: 晨光。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
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一点儿都没有了。
箧:
箱子。
瞥见: 一眼看见。
整体把握 快速默读课文,归纳各段段意:
合作探究
③“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 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 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 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请你假设人类 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 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
“大理石”“玉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材料 ,“青铜”“瓷器”是中国的特产,“神像”“异兽 ”是圆明园里的陈设,它综合了洞府、神庙、宫殿 的所有优点,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圆明园的赞美。
1段:交代写作缘由,回复巴特勒上尉征求自己对远 征中国的看法。 2段: 过渡段,重在启示下文。 3段:作者浪漫式赞美“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告诉 人们它属于各国人民和全人类。 4段:独立段,既有强调作用,有启示下文。含蓄地 表达了作者无限惋惜和愤怒之情。 5段:运用反语(更彻底、更漂亮、丰功伟绩、收获 巨大)漫画式勾勒英法卑鄙无耻的强盗行径。
提示:巴特勒上尉的神态估计有三种, 失落、愤怒、懊悔。
拓展延伸
给雨果的信
雨果先生:
在知道了您对英法联军掠夺中国的行径谴责后,我身为一
名中国人,对您表示由衷地感谢,而同时也被您高尚的人格所
折服。您能站在全人类的角度去看待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强盗
行径,就像你在文中所表达的一样,圆明园,它是世界的圆明
园。
合作探究
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
作者用极富想象力的美丽词汇渲染圆 明园的富丽堂皇;
用如剑的反语揭批侵略者的强盗行为 。
对比鲜明、爱憎分明、是非分明。
课堂小结
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它以年轻 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我们坚信,这个“超人的 民族”定会青春勃发,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世界历史 的画册上留下精彩绚丽的一笔。
圆明园这个万圆之园,是中华的瑰宝,是亚洲文明的见证
,更是人类艺术的全部体现,但是这个伟大的奇迹已经消失。
当年英法联军将圆明园付堵一炬时,中国人民是痛恨的,是愤
怒的,但是正如您所说:“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
会是强盗。”中国人并没有因此憎恨法国人而是法国政府,人民
是善良的,人民永远是气盼和平的。
巴特农神庙是希腊最负盛名的古建筑, 是欧洲人心中的神庙。与巴特农神庙相比 较,突出圆明园的艺术成就,让更多的欧 洲人了解中国,了解圆明园。人类最杰出 的成就,却都被强盗毁灭,强盗的行径之 卑劣,令人发指。
语言品析
“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 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 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 几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态度?
课堂检测
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天上的星星真多,这让我眼花缭乱 B. 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 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 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C. 走进这座冠冕堂皇的宫殿,我不由得惊呆了 D. 这场空难事故的罪魁祸首竟然是一只在机场上 空飞翔的鸟
合作探究
这封信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感 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信中运用比喻、衬托、反语等多种修辞 手法,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政治态度与爱憎感 情。如:“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 园。”“丰功伟绩!收获巨大!”等等,讥讽 有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
语言品析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 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这里为什 么要提“巴特农神庙”?)
题目解说
题目交代了写信的缘由——英法联军 远征中国,点明了写信的对象——巴特勒 上尉。雨果借写信的机会,愤怒地谴责了 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给巴特勒等人当头 一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检查预习 字音字形
赃(zāng)物 给(jǐ)予 珐(fà)琅(láng) 眼花缭(liáo)乱 瞥(piē)见
箱箧(qiè) 琉(liú)璃(lí) 惊骇(hài) 晨曦(xī) 劫(jié)掠
合作探究
④“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 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把圆明园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建筑相提并论,足 见圆明园的地位。
⑤“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 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 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圆明园不朽的艺术价值 ,窥一斑而见全豹,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象征。
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 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 。(”干干净净“是什么意思?雨果的这个 夙愿怎样才能实现?)
友爱、热爱和平、崇尚正义。
自立、自强,跻身强国之林
语言品析
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什么样的品质? )
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不顾个 人安危,公理至上,他那清醒的头脑,正直 的良知,公正的立场,非凡的勇气是难能可 贵的。
合作探究
文中的“两个强盗”指谁?这样说的作用 是什么?
英国和法国,这样说揭示了英法联 军的强盗本质,使世人看清其掠夺者的 丑陋面目。
合作探究
文中的两个强盗做了哪些事情?请你概括 举例。
两个强盗进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 劫,一个强盗放火。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 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最后 ,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另一个 装满了箱箧。
拓展延伸
当年的中国之所以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正是因为国家 落后,清政府腐败无能。可是现在,中华民族正在一点点的富 强起来,我们要搞科技,要科学,要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我们中国站起来了,我们要甩掉落后,要繁荣,要富强。
愿世界和平永在!
一个中国人
课堂检测
1、下面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C )
A. 恍若 瞥见 眼花缭乱 山青水秀 B. 琉璃 晨羲 富丽堂皇 荡然无存 C. 赃物 缀满 令人惊骇 丰功伟绩 D. 制栽 劫掠 精疲力竭 不可名状
请用波浪线把信中雨果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画出来,看看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①“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 个奇迹叫圆明园。”
作者以全球的眼光,高度地概括评价了圆明 园的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②“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 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作者充分调动想象,用“恍若月宫”形容圆明 园,足见圆明园的美丽与神奇。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 项是( B )
A. 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 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 于荡然无存
B.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 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C.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 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D.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 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语言品析
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文明对野蛮——运用反语。所谓“文明” 其实是野蛮,就是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毁灭 。所谓“野蛮”,正是人类文明之所在。
这一句中的“文明”“野蛮”等反语,正是 强盗恬不知耻的狡辩口吻,有辛辣的讽刺 意味。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 ,反以为荣,厚颜无耻。
语言品析
背景资料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又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 6-1860年由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1856年英国借 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大举进犯北京,无能的咸丰皇帝匆 匆逃出了北京。英法联军攻到位于海淀的圆明园,进 行了震惊中外的抢劫和焚烧。洗劫、焚烧圆明园后, 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给远征中国 的所谓“胜利”捧场。雨果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于1 861年11月25日大义凛然地写下了此文。
让我们谨记梁启超的一句话: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板书设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美圆明园-------尊重、同情 抗议侵略者-------讽刺、谴责 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 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 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