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7年10月《美学》真题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1【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b4efcf5727a5e9846a61ec.png)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1分)A:澄明之境B:至善之境C:智慧之境D:纯真之境2、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的美学家是()(1分)A:朗吉弩斯B:博克C:康德D:黑格尔3、“大江流日夜”“长河落日圆”等境界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1分)A:优美B:崇高C:中和D:风骨4、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1分)A:痛苦与绝望B:怜悯与恐惧C:尊严与自豪D:悲伤与恐怖5、关于审美形态的表述错误的是()(1分)A: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B:审美意义的揭示C: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昭示D:审美对象的直接体现6、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这指的是审美经验的()(1分)A:呈现阶段B:构成阶段C:评价阶段D:鉴赏阶段7、巫术说的奠基人是()(1分)A:摩尔根B:达尔文C:马克思D:泰勒8、从历史事实上看,艺术天才是()(1分)A:普遍存在的B:先天注定的C:客观存在的D:根本不存在的9、比较合理的艺术分类标准应该是()(1分)A: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C: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D: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10、能够直接引导听众的感觉和想象的音乐作品的标题是()(1分)A:《作品128号》B:《b小调咏叹调》C:《月光曲》D:《A大调练习曲》11、认为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的美学家是()(1分)A:歌德B:席勒C:伏尔泰D:达尔文12、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1分)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13、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通过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是()(1分) 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14、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的主张,其理论缺陷主要在于()(1分)A:将美等同于美感,又把美感进一步泛化为情感B:把美与善混为一谈C:将美育沦为德育的手段,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D: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15、荀子所说的君子“以琴瑟乐心”指的是艺术的()(1分)A:教化功能B:表现功能C:娱乐功能D:再现功能16、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的思想家是()(1分)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17、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要素包括()(1分)A:审美需要、审美想象、审美趣味B:审美直观、审美想象、审美趣味C:审美趣味、审美激情、审美需要D: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18、美育的实践基础是()(1分)A:社会实践B:审美活动C:艺术实践D:道德活动19、叶燮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妙,其寄托在可言可不言之间,其指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这段话涉及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是()(1分) A:感知B:想象C:情感D:理解20、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特点在于()(1分)A: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知性认知B: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功利互补C: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自由状态D:它是主客体契合达到利益状态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说”的不足在于()(2分)A:切断了与主体现实情感的联系B:脱离了人类的具体实践C:脱离了社会的历史发展D:脱离了人类本身文化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E:摆脱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22、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2分) A: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B: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生过程C:人类超越原发的自然需要的过程D:人类意识由自我性转化为社会性的过程E:人类产生道德观念的过程23、以下关于艺术接受的表述正确的是()(2分)A:是接受者在艺术的形式符号暗示和引导下进行的B:有接受者主体性的参与C:是接受者重建艺术意象的过程D:是一种被动的理解活动E:是重现创作者创造时心中的艺术意象24、美育的基本特点在于()(2分)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受动性E:广阔性25、美学史上关于美育的主要观点有()(2分)A:美育是人格教育B:美育是感恩教育C:美育是情感教育D:美育是艺术教育E:美育是生命教育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意象的结构(3分)27、名词解释:劳动说(3分)28、名词解释:审美形态的生成性(4分)29、名词解释:艺术品的开放性(4分)30、简析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6分)31、简述艺术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关系.(6分)32、简述崇高与壮美的联系与区别.(6分)33、简述意象与意境的区别.(6分)34、简述席勒的美育思想在西方美育史上的意义.(6分)35、为什么说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试举例说明.(13分)36、试以具体的艺术作品为例,说明审美感知的完形特征.(13分)1510-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主考点】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副考点】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答案:A解析: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是惊异、体验和澄明.只有在澄明之境中,审美活动才真正实现和完成,因此审美体验最终将把人引向澄明之境.2、【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答案:C解析: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这些对人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是人难以抗拒的.3、【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解析: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此种境界,可为千古壮观.”这里他从外在形式上分析了崇高的内涵,也就是表现为语言的奔放、色彩的强烈、画面的雄阔、线条的粗犷等特点.4、【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性的特殊效果在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惟有“一个人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才能达到这种效果.5、【考点】审美形态的界定答案:D解析:审美形态是审美体验的反思性产物,是对审美意义的揭示,从根本上来看,也是对人生存在意义的昭示.对审美体验反思的结果,不是形象直观的审美意象,而是抽象的概念形式.6、【考点】呈现阶段答案:A解析: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提出:“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讲的是审美的整体把握,这是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借助感知对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这个阶段为呈现阶段.7、【考点】巫术说答案:D解析:巫术说是20世纪在西方颇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和审美发生理论,其主要依据来自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和弗雷泽关于原始文化的学说,泰勒最早奠定了巫术说的理论基础.8、【考点】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案:C解析:从古今中外的许多杰出艺术家的例子中,我们确实可以看到,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9、【考点】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答案:A解析:美学家在划分艺术类型的时候,大致根据以下三种标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第三种标准是一种存在论或本体论的观点,比较合理.10、【考点】时间艺术答案:C解析:有些音乐的标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听众的感觉和想象,比如贝多芬的《英雄》、《命运》、《月光曲》、《田园》等交响曲就属于此类.《月光曲》这一标题极易引导听众联想到“瑞士琉森湖上水波荡漾的月光”.11、【考点】游戏说答案:B解析:席勒认为,游戏不仅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而且是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一种主要标志.12、【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C解析: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是柏拉图.13、【考点】意象的主要类型答案:A解析: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兴象是把主体熔铸于世界中,满足于世界的“自相”.抽象指创作主体经过自己的头脑加工,将客体提炼、升华,舍弃具象而代用一些纯粹的形式符号来唤起读者审美情感的一种意象.14、【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D解析: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一方面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限制以至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15、【考点】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的答案:C解析:从艺术功能角度定义,艺术有载道说(或教化说)和娱乐说.娱乐说可分为“自娱”和“娱人”.“以琴瑟乐心”是说音乐的娱人特性.16、【考点】潜移默化答案:B解析:孔子将礼、乐并重,将乐的感化放在人的最高境界造就的位置上,与礼相辅相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7、【考点】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答案:D解析: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要素包括审美需要、审美理想与审美趣味.18、【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B解析:美育与审美活动之间也同样是一种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审美活动本身就具有陶冶人、塑造人的教育功能,如果没有审美活动,也就不可能有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独特性质根本上是由作为其实践基础的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19、【考点】理解答案:D解析: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审美理解具有多义性的特点,题干中的话抓住了艺术作品意义含蓄蕴藉,令人回味无穷的特点.20、【考点】意象的孕育答案:C解析:意象孕育中所发生的的主、客体交流的形式是主体意识的自身协调或主、客体契合达到共振的一种自由状态.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答案:ABCD解析:“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抽象地谈论审美情感和有意味的形式,陷入了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因此排除选项E.22、【考点】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答案:AC解析: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即人类逐渐超越自己原发性的自然需要,而使之上升到社会文化的层次并赋予其一定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过程.23、【考点】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答案:ABC解析:艺术接受者要获得意象需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艺术接受是接受者主动的活动,排除D.接受者在解读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艺术接受者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艺术接受无法重现创作者创造时心中的艺术意象.24、【主考点】诉诸感性【副考点1】潜移默化【副考点2】能动性答案:ABC解析:美育的基本特点在于诉诸感性、潜移默化与能动性.25、【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ACD解析:主要有以下三种: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是情感教育、美育是艺术教育.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意象的结构答案:(1)意象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2)“意”指主体在审美(包括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3)“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非现实的表象.27、【考点】劳动说答案: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系统阐发这一理论的美学家是普列汉诺夫.28、【考点】生成性答案:(1)审美形态是历史生成的,任何审美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中产生的.(2)审美形态是个体相对性生成的,是伴随着人生样态的丰富、艺术种类的增多和审美经验的改善、人生境界的提高而不断生成和发展的.29、【考点】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答案:(1)一方面,只有向艺术家开放,艺术家创造的意象世界才能物态化,物化为艺术品.(2)另一方面,艺术品只有向接受者开放,才能呈现它的基本审美特质.30、【主考点】惊异:从日常生活中的跃出【副考点1】体验: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副考点2】澄明:走向本真的世界答案:惊异、体验、澄明乃是审美主体三个主要的存在环节,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审美主体的基本存在状态.(1)惊异把客体对象从世俗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并使主体成为审美主体.(2)体验是主体在审美中被对象所深深吸引,陶醉其中的精神状态.(3)澄明是指人达到对世界的清晰把握,达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31、【考点】艺术技巧答案:(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形式.(2)艺术形式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3)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符号中.(4)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5)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6)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32、【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答案:(1)联系:崇高与壮美的对象都是强大而有力的,因此主体的审美感受都必须经历由痛感到快感的转化过程.(2)区别:崇高一般在冲突过程中展现,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壮美则是人的胜利的静态显现.33、【考点】什么是意境答案:(1)意象关系到审美的广度,意境关系到审美的深度.(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达到虚空的审美境界.(3)意象属艺术范畴,意境则是指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更广阔.34、【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1)从哲学的高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并把审美教育的目的与审美活动的性质内在地统一了起来.(2)明确揭示了审美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3)回答了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统一的根据就在于自身.35、【考点】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答案:(1)人生境界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3)所谓个体内在性是指人生境界作为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悟总是一种个人独特的内在体验,具有个体性,不期望别人也有同样的体验.它是个体由觉悟而生的内心的澄明,别人是不易发现的,因而是内在的.(4)生成性即指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即在稳定和变化中保持一定的张力.它表示一种动态过程,某种东西正在发生的动态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连续不断的.因而它是一个现在进行时态.生成具有自动、自在、自然之意,不是被动地成型.(5)审美境界则是一个比较高层次的、特殊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高于一般的人生境界,它可以说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诗意的提升和凝聚,也可以说是一种诗化了的人生境界.最高的人生境界往往就是最高的审美境界.审美境界的生成离不开人生境界的转化和提升,不应该把审美境界与人生境界割裂开来,更不应该将两者对立起来.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只有在实践存在论的意义上才是相通的.人生境界的多质多层次性也导致了审美境界的丰富多样和多层次性.36、【考点】感知答案:(1)完形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人的知觉总是倾向于把对象的形式当作整体来把握.(2)审美感知不是把主体对对象的各种感觉简单地叠加起来,而是将其整合为一个整体.(3)审美主体只有通过积极的改造和修正,才能把握到对象的完整形式.。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及详解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及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48d8c140722192e4536f6cb.png)
2017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考《美学》真题(总分100,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A 自然科学B 人文学科C 实证科学D 逻辑学科答案:B2. 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A 艺术美B 社会美C 自然美D 科技美答案:D3. 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A 乐而不淫B 化育万物C 化性起伪D 消融渣滓答案:D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A 王国维B 蔡元培C 梁启超D 朱光潜答案:B5. 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A 审美教育B 寓教于乐C 娱情悦性D 趣味教育答案:A6. 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贺拉斯D 席勒答案:B7. 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A 理性主义B 经验主义C 存在主义D 实证主义答案:C8. "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 悲剧B 荒诞C 丑D 喜剧答案:D9. 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A 积极的快乐B 消极的快乐C 游戏的快乐D 想象的快乐答案:B10. 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B 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C 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D 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答案:D11. 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A 哲学B 神学C 社会学D 心理学答案:B12. 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A 超越性B 直观性C 非理性D 非功利性答案:A13. 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精选版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精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05756e33d4b14e8424684f.png)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 C )A.培养审美能力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D.规范社会文化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A.虚拟性B.敏感性C.想象性D.情感性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 )A.审美快感B.意象C.形式D.物象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B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
”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 )A.感性的B.愉快的C.不可抗拒的D.自然而然的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 )A.艺术批评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创造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A.游戏说B.模仿说C.表现说D.娱乐说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着是(C )A.《论美书简》B.《判断力批判》C.《审美教育书简》D.《美学》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的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B )A.立普斯B.费希纳C.布洛D.丹纳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l2.明确地使用“崇高”一词,并且把崇高与优美对立起来,使两者成为美学范畴的美学家是(D )A.毕达哥拉斯B.爱迪生C.托马斯。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c093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3.png)
全国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8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A.理念论B.先验主体论C.绝对精神论D.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意念B.实践C.精神D.物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从绝对理念出发,认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是()。
A.柏拉图B.黑格尔C.康德D.席勒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是()。
A.自由B.实践C.劳动D.阅读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被马克思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封建社会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在现代社会,人被异化,成为了马尔库塞说的()。
A.多向度的人B.单面人C.双重性格的人D.多重性格的人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人生境界的提高,关键是()。
A.学习B.觉解C.实践D.艺术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人生境界的特点是它的()。
A.自发性B.内在性C.个体内在性和生成性D.动态性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的是()。
A.天地境界B.道德境界C.功利境界D.自然境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伽达默尔认为,如果某个东西不仅被经历过,而且它的经历存在还获得一种自身具有继续存在意义的特征,那么这东西就属于()。
A.知识B.体验C.美D.存在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审美关系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A.自由B.限制C.必然D.可能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的关系是()。
全国自考美学 自考真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美学 自考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bb558ce2f0066f433223c.png)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A.确定性 B.特殊性 C.实体性 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A.游戏说 B.劳动说 C.生物本能说 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A.人开始直立行走 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 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情感与想象 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 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
”这句话中的“美”是指A.崇高 B.优美 C.悲剧 D.喜剧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 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 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民族性与世界性 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 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A·理性主义 B.神秘主义 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A·内在感官说 B.移情说 C.比德说D.畅神说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A·模仿说 B.游戏说 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A.形式 B.意象 C.主题D.情感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A.艺术欣赏 B.艺术品 C.艺术家 D.艺术技巧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A.艺术想象 B.艺术鉴赏 C.艺术体验 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手中竹 B.眼中竹 C.胸中竹 D.山中竹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A.抽象型 B.原始型 C.写实型 D.浪漫型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苟子 D.庄子18.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A.认为美育是一种“人格教育” 8.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C.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并称四育D.提出“寓教于乐”19.柏拉图强调“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的理由是A.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B.音乐是吉希腊最流行的艺术形式C.只有音乐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力D.音乐比其他艺术更易于普及20.认为“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思想家是A·亚里士多德 B.席勒 C.马克思D.恩格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0分。
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
![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50ed9a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f2.png)
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
那么一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自考《美学》专项试题:单选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20分)1、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
与这段话最切近的美论是、D.A.美在形式B.美在关系C.美在生活D.美在距离2、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建立的美学著作是CA.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B.维柯《新科学》C.鲍姆加通《美学》D.黑格尔《美学》3、美感产生于 DA.游戏B.摹仿C.巫术D.社会实践4、“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CA.席勒B.柏拉图C.亚里土多德D.尼采5、美感开始于 C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招的崇拜6、中国古代把“艺”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C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人工制品D.自然物7、下列不属于美育特点的是BA.感性B.感染性C.愉悦性D.规范性8、“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提出者是DA.王国维B.蔡元培C.李大钊D.李泽厚9、朱自清的《绿》所描绘的梅雨潭:“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所表现出的风格是 AA.优美B.悲壮C.滑稽D.崇高10、下列学说不属于中国古典学的是DA.言志说B.心生说C.缘情说D.表现说11、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1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 )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3、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D)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4、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5、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4【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4【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1449a561252d381eb6eec.png)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4【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1分)A:呈现、构成、评价三个阶段B:呈现、创造、评论三个阶段C: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D:惊诧、感受、澄明三个基本环节2、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1分)A:审美形态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活动3、“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说明()(1分)A:肉体享受高于精神享受B:精神享受高于肉体享受C:精神享受与肉体享受密不可分D:肉体享受与精神享受毫不相干4、孔子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说明他把乐的感化作用看成是育人的()(1分)A:最高境界B:现实途径C:基本手段D:根本目的5、“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一命题出自蒋孔阳的( )(1分)A:《美学新论》B:《美的历程》C:《美学散步》D:《新美学》6、下列不属于意象基本特征的是()(1分)A:情感性B:想象性C:目的性D:虚拟性7、对荒诞审美范畴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派别是()(1分)A:人本主义C:结构主义D:实用主义8、中国古代诗论中提到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涉及的审美理解的特点是()(1分)A:非情感性B:非概念性C:非直观性D:非感知性9、从存在方式说,艺术只能存在于艺术品的()(1分)A:外观形式中B:内在结构中C:审美构思中D:意象世界中10、艺术的形式符号层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1分)A:情趣世界B:趣味世界C:意象世界D:意境世界11、最具有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是()(1分)A:审美活动B:审美经验C:审美关系D:审美评价12、宗白华所说“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是指()(1分)A:意象B:形象C:意境D:情境13、西方美学史上提出“本质直观”学说的思想家是()(1分)A:谢林B:马克思C:胡塞尔D:德里达14、艺术品是()(1分)A:精神产品B:自然产品D:抽象产品15、提出“劳动先于艺术”的理论家是()(1分)A:格罗塞B:泰勒C:毕歇尔D:普列汉诺夫16、康德认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1分)A:无内容B:无形式C:内容压倒形式D:形式压倒内容17、意象的产生过程是一种()(1分)A:由此及彼的过程B:从无到有的过程C:由表及里的过程D:从小到大的过程18、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1分)A:艺术的形态B:艺术的形象C:艺术的形式D:艺术的形成19、审美发生的“生物本能说”中影响最大的理论家是()(1分) A:席勒B:达尔文C:康德D:卢卡奇20、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1分) 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关于审美活动作为特殊的价值活动表述正确的有()(2分) A:它追求的是一般的价值B:它追求的是一般的精神价值C:它追求的是创造一个个性丰满的人的世界D:它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E:它满足人的心灵需要22、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美育”的概念,其贡献主要在于()(2分)A:解释了美育的目的B:揭示了美育的价值C:提出了美育的任务D:说明了美育的复杂性E:分析了美育与德育的差异23、在西方美学史上,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有()(2分)A:亚里士多德B:博克C:黑格尔D:尼采E:马克思24、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2分)A:艺术敏感B:艺术想象力C:艺术技巧D:灵感E:艺术语言25、关于审美经验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有()(2分)A:审美经验是人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B:审美经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C: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D:审美经验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E:审美经验是一种低层次的认识活动,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净化说(3分)27、名词解释:审美趣味(3分)28、名词解释:意象的生产(4分)29、名词解释:意境(4分)30、简述独特的艺术意象与客观对象的原型的区别.(6分)31、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6分)32、简述自由是美学与实践存在论之间的中介.(6分)33、简述梁启超的美育观.(6分)34、简述巫术活动对审美原始发生的重要意义.(6分)35、鲁迅说:“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请举例分析喜剧的特点. (13分)36、结合具体作品论述审美经验的超越性.(13分)1704-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审美主体的存在特征答案:C解析: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体现在惊异、体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及其起伏运动状态中.2、【考点】美学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答案:D解析: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审美活动,终其审美的各个方面都是以审美活动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因此美学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审美活动.3、【考点】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答案:B解析:“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说明人们对于审美的追求、塑造完美的人格、构建健全美好的心灵,有着独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实践活动都无法达到的,说明了音乐、精神上的享受高于肉体上、物质上的享受.4、【考点】潜移默化答案:A解析:孔子将乐与礼并重,将乐的感化放在人的最高境界造就的位置上,与礼相辅相成.5、【考点】第五种观点则把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答案:A解析:在中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认为美学是研究“人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的”,在他晚年的著作《美学新论》中就提出来了这个观点,认为美学的根本问题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6、【主考点】虚拟性【副考点1】想象性【副考点2】情感性答案:C解析:艺术意象之所以集中体现艺术品的审美特质,是由于他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虚拟性、感性、想象性和情感性.7、【考点】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答案:B解析:荒诞之所以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不仅因为荒诞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之根源,更主要的是西方哲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对于荒诞的清醒认识,并且艺术家以创造荒诞的艺术形式来反抗荒诞和追求自由以及人所应当具有的人性和激情.8、【考点】理解解析:司空图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所谓“不着一字”是说要不必使用概念性的语词,就能表现出深刻的含义和丰富的意蕴,指的是审美理解的非概念性的特点.9、【考点】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答案:D解析:艺术品是人工制品中一种审美的精神产品,它以创造非现实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10、【考点】形式符号层答案:C解析:形式符号层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在艺术品的整体结构中,形式符号层指示、负载意象的功能远大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11、【考点】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己性的存在方式答案:A解析:从根本上说,审美的需要就内在于人类特殊的生命活动中,审美活动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12、【考点】什么是意境答案:C解析: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13、【考点】直观性答案:C解析:现代思想家胡塞尔把审美经验的直观区分为两种类型:个体直观和本质直观.14、【考点】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啊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别,其中有一点便是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15、【考点】劳动说答案:D解析:劳动先于艺术的是审美活动发生论劳动说的主旨内容,普列汉诺夫认为劳动先于艺术.16、【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解析: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专章分析崇高,提出崇高对象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的形式无规律、无限大、无比有力和无法把握,这些对人有巨大威胁的对象是人难以抗拒的.17、【考点】意象的孕育解析:意象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18、【考点】艺术技巧答案:C解析: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化和凝定.19、【考点】生物本能说答案:B解析:在生物本能说这一派理论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达尔文的观点,达尔文是一位生物学家,他通过对动物生活的实际观察和研究,提出动物也是具有美感能力的.20、【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B解析:美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形成于18世纪,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795年席勒《美育书简》的诞生.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答案:CDE解析: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价值,而是能够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能够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以对人的价值的高扬为宗旨,它所创造的是一个个性丰满、生命充盈的人的世界.22、【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ABC解析:本题考察西方美学思想简述,《美育书简》在美育思想史上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第一,从哲学的角度解释审美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的独特目的;第二,明确揭示了教育的价值是完满人性;第三,回答完满人性的方式——人性的统一就在于自身,审美教育的任务就在于要不断拓展人身上的这种“纯粹理想人的成分”.23、【考点】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答案:ACDE解析: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黑格尔将悲剧归结于永恒争议、尼采人为悲剧与古希腊的两种精神有关,即日精神和酒精神、马克思对前人理论加以总结.24、【主考点】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副考点1】艺术想象力【副考点2】艺术技巧答案:ABCD解析:天才的形成是先天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后天的实践两个方面合力的结果.天才独特的艺术创造力主要表现为:艺术敏感离(感受力)、艺术想象力、艺术技巧和艺术灵感.25、【考点】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审美经验的定义,书中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用了大部分篇幅,但实际上审美经验就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下的一个定义:审美经验指的就是人们在与对象的审美关系中,构成并评价审美对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通过审美的愉悦而把握到了存在的意义和人生真谛,因而构成了人生实践的一种重要形式.审美经验尽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经验形式,但对其内在机制的探讨却一直面临着许多困难.究其原因,就在于审美经验具有深厚的非理性色彩.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净化说是亚里士多德在分析悲剧时提出来的;他认为,悲剧能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之情,并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也就是使情感得到陶冶.27、【考点】审美趣味答案: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中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品位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28、【考点】意象的生产答案:意象的产生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物态化和物化的表达;这里的生产既有生命孕育分娩的意思,即事物从无到有,存在由隐到显;同时又有工艺制作,生产之意.29、【考点】什么是意境答案: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30、【考点】意象的孕育答案:(1)客观对象的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2)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3)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发展规律发生转变.(4)表象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31、【主考点】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副考点】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答案:(1)经过审美的加工,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就可以转化为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趣味.32、【考点】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答案:(1)自由是从美学的哲学基础向美学的内在问题过渡的中介概念.(2)自由也是从人的实践到存在向审美现象、审美情境就会应运而生.33、【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案:(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最早倡导美学的先驱之意,他的美育思想因他本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影响力而颇受时人的重视.(2)他认为,美育是一种趣味教育.拿趣味当手段,是教育的一种方法;拿趣味当目的,才是真正的美育.(3)他认为,美育是通过情感去感化别人的.他把小说对人的感化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种能力,强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他趣味教育观的补充.34、【考点】巫术说答案:(1)巫术的神圣性与严肃性,提高了人的意识与意志等主体的精神能力.(2)巫术活动独特的仪式化功能,推动了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3)巫术活动的操演直接孕育着原是艺术的发生.35、【考点】喜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1)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喜剧有两种形式,即讽刺与幽默.(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3)喜剧的效果表现为笑话,喜剧的笑既是一种讽刺的批判,也是一种快乐的肯定.36、【考点】超越性答案: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的超越;(2)从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的超越;(3)从经验世界到超验世界的超越.。
自考2017年10月《美学》真题
![自考2017年10月《美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29f6ed02020740be1e9bfd.png)
2017 年10 月《美学》真题(课程代码00037)本试卷共4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选项】A. 自然科学B. 人文学科C•实证科学D.逻辑学科【答案】B【解析】美学因为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因此将美学归为人文学科。
【考点】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2. 【题干】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选项】A. 艺术美B. 社会美C. 自然美D. 科技美【答案】D【解析】此处杨振宁说的是科技美,主要是因为杨振宁特别指出大物理学家用数学语言、方程写出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是造物者的不朽诗篇,因此此处讲的是科技美。
【考点】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3. 【题干】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选项】A. 乐而不淫B. 化育万物C•化性起伪D.消融渣滓【答案】D解析; 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就是“消融渣滓”的过程。
【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4. 【题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选项】A. 王国维B. 蔡元培C. 梁启超D. 朱光潜【答案】B【解析】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到中国的蔡元培,他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相关理论。
【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5. 【题干】1795 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选项】A. 审美教育B. 寓教于乐C. 娱情悦性D. 趣味教育【答案】A【解析】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一说。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28b16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4f.png)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将艺术品分为语音层、语义层、图式层和客体层这四个层次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盖格尔C、汉斯立克D、克罗齐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言志说、心声说和缘情说大体上可以归结为()A、形式说B、表现说C、娱乐说D、符号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审美经验的超越性不是体现在()A、从物质世界向精神世界超越B、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超越C、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超越D、从经验世界向先验世界超越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下列不属于经验主义的美学家是()A、夏夫兹博里B、荷加兹C、哈奇生D、席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的形态,又是一种()A、形式分类形态B、逻辑分类形态C、容分类形态D、抽象存在形态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C、艺术的产生D、审美意识的确立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A、澄明之境B、道德至境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A、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3、美学应当划归于()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A、庄周《庄子》B、孔子《论语》C、勰《文心雕龙》D、徐幹《中论·艺纪》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的批评类型是()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A、王维B、严羽C、勰D、司空图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C、现实的模仿D、理念的模仿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的是()A、歌德B、席勒C、康德D、黑格尔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1、“以道制欲”()A、有助于主体情感的任意发泄B、反映了理性对感性的节制和净化C、容易造成对情欲的过分压抑D、有助于美育的正常实施E、体现了美育的强制性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2、审美的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表现在()A、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B、审美活动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C、审美活动指向人的自由存在D、审美活动具有绝对的超功利性E、审美活动超越一切目的性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3、艺术品在艺术活动的动态流程中的基本特征是()A、他律性B、形式符号性C、开放性D、自律性E、兼容性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4、把审美经验视为游戏活动的美学家有()A、康德B、席勒C、斯宾塞D、伽达默尔E、尧斯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5、悲剧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愉悦,使人能够()A、以悲为美B、化悲为美C、不以己悲D、以喜为美E、以丑为美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6、举例说明优美和崇高的相互关系。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
![美学 自考 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15df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9.png)
美学自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A )A.期待视界B。
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D )A。
读 B.悟C。
观D。
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C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
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
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
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 )A。
仿象B。
兴象C。
喻象 D.抽象5。
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
仿象B。
兴象C。
喻象D。
抽象6。
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D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C )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 )A。
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
意境超验层9。
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D )A。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 )A。
形象性 B.愉悦性C。
独创性 D.逻辑性11。
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B )A。
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 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D )A。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37美学》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c9b5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6.png)
202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美学(课程代码0003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顾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雨共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美学的根基是A.文学B.史学C.哲学D.科学2.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的根基是A.实践B.历史C.文化D.劳动3.属于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的是A.能力或鉴赏力B.兴趣或品位C.能力或兴趣D.品位或鉴赏力4.最能体现人的本质特点的活动方式是A.劳动B.生殖C.审美D.宗教5.处在审美体验中的人要去A.客观认识对象的物理属性B.客观评价对象的实用价值C.正确把握对象的内在规律D.把客体对象完全接纳到自己的生命世界中6.审美对象从它所依存的客观事物中被分离出来是因为A.主体的社会经验B.主体的创造性观照C.主体的审美阅历D.主体的单纯的静观7.提出动物也有美感的是A.斯宾塞B.弗洛伊德C.达尔文D.德谟克利特8.表征人类已经具有简单审美意识的生产工具出现于A.新人阶段B.智人阶段C.直立人阶段D.南方古猿阶段9.荒诞作为审美范畴出现在A.14世纪中叶以后B.17世纪中叶以后C.18世纪中叶以后D.19世纪中叶以后10.西方悲剧崇尚的是A.宗教精神B.斗争精神C.服从精神D.牺牲精神11.体现出主体与对象之间和谐关系的审美形态是A.优美B.崇高C.悲剧D.荒诞12.在审美对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往往具有A.劲健的物质力量B.劲健的精神力量C.粗犷博大的感性形态D.惊心动魄的气势13.提出悲剧理论中的“焦虑说”的是A 克尔凯郭尔 B.尼果 C.康德 D.黑格尔14.许多审美形态最初总是表现为A.艺术形态B.自然形态C.精神形态D.知识形态15.西方古代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A.美的本质问题B.审美经验问题C.艺术问题D.审美形态问题16.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子A.新自然主义B.实用主义C.解释学D.唯意志论17.主体能够通过感觉器官把握对象的审关特征,这体现了审美经验的A.直观性B.超越性C.功利性D.非功利性18.在下列学说中,从艺术的本质出发界定艺术的是A.模仿说B.游戏说C.载道说D.娱乐说19.艺术品是为接受者而存在的,这说明了艺术品具有A.自律性B.他律性C.符号性D.封闭性20.主体从客观世界中摄取象征物并赋予其象征意义,由此产生的意象属于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21.在艺术品的结构中,直接指示并负载着意象世界的是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社会意识层D.意境超验层22.艺术家在创作中突然出现的精神亢奋、想象活跃、文思泉涌的状态被称作A.艺术敏感B.艺术灵感C.艺术直觉D.艺术技巧23.刘勰说:“观文者披文以人情”,这句话涉及到的艺术活动环节是A.艺术创造B.艺术接受C.艺术品D.艺术史24.主张艺术作品中存在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的美学家是A.英伽登B.伽达默尔C.尧斯D.伊瑟尔25.介乎于审美和实用之间的艺术形态是A.建筑B.雕塑C.绘画D.音乐26.梁启超认为美育是一种A.艺术教育B.趣味教育C.道德D.信仰27.孔子以山水比德,这可以说明A.美育是人格教育B.美育是情感教育C.美育是艺术教育D.美育是人文教育28.美育的终极目标是A.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人C.培养具有艺术素养的人D.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人29.贺拉斯提出的美育理论是A.以美育代宗教B.寓教于乐C.载道说D.净化说30.“习与性成”的思想说明了A.美育要注意因势利导B.美育就是修身养性C.美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D.美育是主体的率性而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10-2013)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2010-2013)](https://img.taocdn.com/s3/m/057e0e19e2bd960590c677c3.png)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D )5-302A.娱乐功能B.政教功能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2.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A )5-288A.意象世界层B.形式符号层C.物质实在层D.意境超验层3.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 C )5-279A.燕卜荪B.艾略特C.克莱夫·贝尔D.艾布拉姆斯4.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D )5-279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 D )4-247 A.直观性B.无目的性C.普遍性D.多义性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C )3-142A.休谟B.洛克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7.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2-73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8.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D )2-102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9.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D )2-52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10.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C )2-60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B.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D.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11.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 D )6-320A.迷狂说B.神灵凭附说C.代神立言说D.“顿悟”与体“道”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C )6-316A.艺术敏感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13.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 B )6-335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B.接受者的“期待视野”C.创作者的“理想形象”D.主客体的“情景关系”14.美育的功能之一是( B )7-370A.修身B.养性C.求知D.养神15.《毛诗序》强调“风以动之”,说明( A )7-343A.艺术感动是潜移默化的B.美育需要动力C.美育以风为动力D.美育雷厉风行16.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提出要从“审美关系’’出发来研究美学问题的著作是( B )1-5 A.《美学讲演录》B.《美学新论》C.《美学新解》D.《实验美学》17.黑格尔的美学代表作是( D )1-2A.《实验美学》B.《判断力批判》C.《艺术哲学》D.《美学》18.美学的学科性质是( D )1-13A.自然科学B.价值学科C.实证学科D.人文学科19.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是古希腊的( B )3-161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毕达哥拉斯20.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形式特征的审美形态是( A )3-138A.优美B.崇高C.荒诞D.乖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自考《美学》复习题
![自考《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f5ecfd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1.png)
一、单项选择题1、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条件B、审美需要C、先天因素D、审美理想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解析: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
参见教材P58。
2、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这体现了审美活动是()。
A、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B、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C、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D、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解析:所谓审美是一种最具本己性的活动,就是说,审美是一种最符合人性尊严,也最能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审美是只属于人的活动,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
参见教材P60。
3、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比如,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体现了审美活动的()。
A、他律性B、最高功利性C、本己性D、有限无功利性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A 得分:3.0 分解析:所谓审美活动又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
比如,审美活动从根本上受到物质实践的决定和制约。
参见教材P62。
4、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还要反其道而行之,这指的是审美活动的()。
A、最小他律性B、无限自律性C、本己性D、无功利性您的答案:D 正确答案:D 得分:3.0 分解析: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参见教材P61。
5、“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二首》其一) 。
城楼上的斜阳画角,小桥下的满池春水, 这些本无生命的事物,在诗人眼里却充满了情感,它们仿佛与诗人一样哀痛伤心。
说明审美活动是()。
A、有限无功利性的D、本己性的您的答案:C 正确答案:C 得分:3.0 分解析: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_真题-无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_真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2b0ffa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5b.png)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育基础真题(总分110,考试时间150分钟)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5 分。
1.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A. “爱”B. “仁”C. “忠”D. “孝”2. 下列选项中,关于柏拉图说法正确的是A. 唯物主义哲学家B. 立场是封建地主阶级C. 重视幼儿学前教育D. 不重视家庭教育中的美育问题3. “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
” 这句话出自A. 《荀子》B. 《淮南子》C. 《吕氏春秋》D. 《庄子》4. 在西方,“趣味” 在美学家那里主要指的是A. 审美意志力B. 审美批评力C. 审美鉴赏力D. 审美理解力5. “健康人格” 作为一个范畴,是由下列哪个心理学流派提出来的?A. 构造主义心理学B. 精神分析学派C. 格式塔学派D. 人本主义心理学6. 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
这说明了自然美形象的什么特点?A. 雄伟壮观性B. 惊心动魄性C. 生动丰富性D. 奇特迷人性7. 审美愉悦是一种A. 求真活动B. 情感体验活动C. 向善活动D. 功利性活动8. “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说这句话的是A. 康德B. 柏拉图C. 黑格尔D. 马克思9.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 ,这几句出自A. 钟嵘B. 司空图C. 刘勰D. 王夫之10.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 提出这一经典论断的是A. 罗丹B. 巴尔扎克C. 狄德罗D. 别林斯基11. 社会美的核心是A. 交际美B. 实用美C. 人的美D. 境界美12. 语言艺术传达审美经验主要依靠A. 语法B. 书写C. 语词D. 印刷13. 席勒提出作为人与动物的分水岭是A. 劳动B. 美C. 游戏D. 使用工具14. 对胎儿进行美育的主要方式是A. 讲故事B. 做运动C. 听音乐D. 与胎儿对话15. 家庭美育的第一任美育施教者是A. 医生B. 音乐教师C. 父母D. 亲朋好友16. 生态美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生命与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和A. 保护生态美、创造生态美B. 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C. 树立生态意识D. 改变人类中心主义17. 德育主要适用于A. 自然领域B. 社会领域C. 艺术领域D. 科技领域18. 社会美育的特征是A. 广泛性、多样性和自育性B. 广泛性、复杂性和系统性C. 规律性、多样性和自育性D. 规律性、多样性和系统性19. 直觉的特点包括直接性、快速性和A. 创造性B. 非语言性C. 形象性D. 可感知性20. 美育的任务在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感和A. 增强人体体质B. 促进智能开发C. 增强审美意识D. 塑造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21. 审美态度、审美直觉感受力和审美趣味的形成都发生在人的A. 幼年时期B. 学龄时期C. 青少年时期D. 成年时期22. 下面不属于游戏的主要特征的是A. 愉悦性B. “前审美” 性C. 假想性D. 组织性23. 教师最有影响力的美是A. 仪表美B. 语言美C. 人格美D. 教态美24. 小学美育在教育目标上以下列哪种教育为主?A. 道德教育B. 情感教育C. 思想教育D. 艺术教育25. 提出“美育的基础立在学校” 观点的是A. 别林斯基B. 蔡元培C. 朱光潜D. 柏拉图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10 分。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25d2b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2.png)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哪个时期形成的?A. 古希腊时期B. 古罗马时期C. 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D. 20世纪初答案:C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美学”这一概念?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康德D. 鲍姆嘉通答案:D3. 美学中的“审美距离”概念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布洛C. 尼采D. 黑格尔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审美经验的特征?A. 主观性B. 情感性C. 客观性D. 价值性答案:C5. 美学中的“形式主义”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其:A. 社会功能B. 表现的内容C. 纯粹的形式D. 创作者的意图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关于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答案: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即:(1)无利害关系(Disinterestedness);(2)普遍性(Universality);(3)必然性(Necessity);(4)目的性的形式(Form of Purposiveness)。
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不涉及个人欲望或实用目的,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并且是关于对象形式的合目的性,而不是实际的目的。
2. 解释“艺术模仿自然”这一观点,并给出支持和反对的例子。
答案:“艺术模仿自然”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其对自然界的模仿程度。
支持这一观点的例子包括古典艺术作品,如古希腊雕塑,它们力求在形式上精确地再现人体。
反对的例子则包括现代艺术,如抽象表现主义,这类艺术强调表达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不追求对自然世界的直接模仿。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黑格尔的艺术哲学,并分析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黑格尔的艺术哲学是他整个哲学体系的一部分,他认为艺术是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艺术,精神能够实现自我展现。
黑格尔将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象征艺术、古典艺术和浪漫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10月《美学》真题(课程代码00037)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
【选项】A.自然科学B.人文学科C.实证科学D.逻辑学科【答案】B【解析】美学因为其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因此将美学归为人文学科。
【考点】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2.【题干】杨振宁认为,物理学家用方程式写出了“造物者的不朽诗篇”,这句话谈论的是()。
【选项】A.艺术美B.社会美C.自然美D.科技美【答案】D【解析】此处杨振宁说的是科技美,主要是因为杨振宁特别指出大物理学家用数学语言、方程写出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是造物者的不朽诗篇,因此此处讲的是科技美。
【考点】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3.【题干】朱熹将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表述为()。
【选项】A.乐而不淫B.化育万物C.化性起伪D.消融渣滓【答案】D解析;朱熹认为美育实现目标就是“消融渣滓”的过程。
【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4.【题干】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中国现代学者是()。
【选项】A.王国维B.蔡元培C.梁启超D.朱光潜【答案】B【解析】蔡元培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到中国的蔡元培,他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相关理论。
【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5.【题干】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里第一次提出了()。
【选项】A.审美教育B.寓教于乐C.娱情悦性D.趣味教育【答案】A【解析】1795年席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了审美教育一说。
【考点】西方美学思想简述(P352)6.【题干】认为悲剧能起到“净化”效果的学者是()。
【选项】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答案】B【解析】亚里士多德在阐述悲剧的效果时,认为悲剧具有一种“净化”作用,这种借怜悯与恐惧使得情感得到净化作用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
【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7.【题干】克尔凯戈尔探讨悲剧的哲学基础是()。
【选项】A.理性主义B.经验主义C.存在主义D.实证主义【答案】C【解析】作为西方存在主义之父的丹麦著名哲学家克尔凯格尔对悲剧理论也做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克尔凯格尔基于存在主义的思考,以个体的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为基点。
【考点】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8.【题干】“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撅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悲剧B.荒诞C.丑D.喜剧【答案】D【解析】鲁迅先生说的“喜剧就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掘破给人看”。
【考点】喜剧的内涵特点9.【题干】康德认为,崇高给人带来的是()。
【选项】A.积极的快乐B.消极的快乐C.游戏的快乐D.想象的快乐【答案】B【解析】康德认为对于崇高的愉快不只是含着积极地快乐,更多的是惊叹或崇敬,这就可以成为消极的快乐。
【考点】崇高理论探索10.【题干】下列关于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选项】A.丑所引起的情绪感受仍然是一种审美情感B.丑在形式上表现为反常、混乱,给人以不和谐感C.丑揭示的是一种负面的生存实践D.丑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答案】D【解析】在传统观念中,人们的审美活动主要限于正面的价值和情感的肯定,即使是负面的情感,也要肯定正面的存在的意义,因此D选项错误。
【考点】丑的理解11.【题干】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
A.哲学B.神学C.社会学D.心理学【答案】B【解析】中世纪,美育随后被纳入宗教范围,因此在中世纪美学在根本上属于神学。
【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12.【题干】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体现了审美经验的()。
【选项】A.超越性B.直观性C.非理性D.菲功利性【答案】A【解析】作家作品总是在描绘中强烈的显示出某种终极关怀,从而实现本身显示出真正的超验本性,这种超验本性构成了美学家英伽登所说的艺术作品的“形而上质”。
【考点】审美经验的超越性13.【题干】审美经验中,心理距离的产生需要借助于()。
【选项】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答案】C【解析】审美经验也叫做审美感觉,审美经验的产生就需要与审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的产生就需要想象的介入。
【考点】审美经验的心理距离学说14.【题干】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选项】A.美感B.文化C.艺术D.自然【答案】C【解析】黑格尔人为美学研究对象就是艺术。
【考点】绪论中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15.【题干】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
【选项】A.宣传B.审美C.教育D.娱乐【答案】B【解析】审美是艺术的最核心功能。
【考点】艺术的功能16.【题干】从艺术意象的角度来说,与中国的“隐秀论”相近的西方理论是()。
【选项】A.有意味的形式论B.集体无意识说C.表现论D.符号论【答案】A【解析】中国的隐秀论指的就是在形式的背后表现或隐藏这艺术家独特的审美情感。
【考点】艺术起源的艺术本质角度17.【题干】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标榜()。
【选项】A.自我表现B.形式创造C.符号概括D.理念传达【答案】A【解析】西方18、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
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
【考点】艺术论——历史上对艺术的定义18.【题干】追问艺术怎样存在,属于()。
【选项】A.艺术认识论B.艺术价值论C.艺术本体论D.艺术接受论【答案】C【解析】本体论原来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西方哲学中研究世界本源或本性的最根本的部分,现在我们借用到美学中来主要讨论艺术的存在论,即艺术的存在方式。
【考点】艺术的存在方式19.【题干】在艺术意象的创造、凝定和重建这一中心线索中,“凝定”涉及的是()。
【选项】A.艺术创作B.艺术品C.艺术接受D.艺术鉴赏【答案】B【解析】艺术作品作为连接两个主体间的桥梁,是一种过渡性的存在,创作主体的审美经验和意象创造要传达给接收主体需要外化为特定的形式符号,凝定在艺术作品中。
【考点】艺术作品的三个特征20.【题干】艺术创造的核心是()。
【选项】A.意象的生成B.情感的表现C.对象的再现D.形式的创造【答案】A【解析】首先艺术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所以艺术创造的核心就是意象的生成。
【考点】艺术首先存在于意象世界之中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题干】审美是一种()。
【选项】A.高级的人生境界B.功利的人生境界C.道德的人生境界D.诗薏的人生境界E.自然的人生境界【答案】AD【解析】审美是一种高级的诗意的人生境界。
【考点】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22.【题干】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该具有()。
【选项】A.庄严伟大的思想B.强烈深厚的热情C.符合修辞格的藻饰D.高尚的措辞E.庄严宏伟的结构【答案】ABCDE【解析】朗吉弩斯认为文学作品的崇高风格应该具有庄严伟大的思想、强烈深厚的情感、符合修辞格的藻饰、高尚的措辞和把前面四个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庄严宏伟的结构。
【考点】崇高理论的探讨23.【题干】下面美学流派中,属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有()。
【选项】A.经验主义B.理性主义C.科学主义D.解释学E.分析美学【答案】CDE【解析】本题考察审美经验的西方流派,在西方现代美学关于审美经验的流派由科学主义、解释学和分析美学。
【考点】审美经验的历史回顾24.【题干】给艺术下定义之所以困难的原因有()。
【选项】A.现象无比丰富B.标准和规则多变C.价值尺度不确定D.功能判断多元E.无法定义【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查艺术论一中的艺术很难下定义的相关原因主要是现象界无比丰富、标准和规则多变、价值尺度不确定、功能判断多元。
【考点】艺术论一种的艺术与艺术作品25.【题干】艺术品的基本特征有()。
【选项】A.他律性B.科学性C.开放性D.形式符号性E.意义的确定性【答案】ACD【解析】艺术品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因此具有三个特征,它履行、开放性、形式符号性。
【考点】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26、27小题每题3分,28、2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26.【题干】审美理想【答案】(1)是主体心目中关于完善的美的观念;(2)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的夜店,诗中显现在具体的审美表象中;(3)在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中处于最高的位置,一旦形成就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考点】本题考察审美活动发生的动力机制之一的审美理想27.【题干】交感思考【答案】(1)是审美经验的构成阶段主体与对象之间的精神交流;(2)交感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审美对象是一种准主体;(3)交感现象的发生使审美理解成为一种双向交流。
【考点】审美经验动态过程之一的评价阶段的交感思考28.【题干】悲剧【答案】(1)悲剧这种审美形态是随着悲剧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2)悲剧产生的根源是由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冲突,这种冲突导致了有价值的事物的毁灭;(3)悲剧艺术通过对生活中的悲剧的表现,让人体会到了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感,从而引起情感的激荡和振奋。
【考点】审美形态中悲剧的定义29.【题干】寓教于乐【答案】(1)是古罗马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的;(2)美育应该符合文艺的规律,直接给人以感动;(3)文艺的教育功能与娱乐功能应该水乳交融、有机统一。
【考点】审美教育中西方美育思想简述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题干】简析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
【答案】(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哲学方法,美学从诞生之日就从属于哲学;(2)审美活动是人类最高级、最复杂的精神活动,不能仅仅依靠科学和试验方法;(3)美学设计到人的生存实践等本源问题,只有哲学方法才能掌握;(4)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必须进行逻辑推演,抽象思辨和理论提升,离不开哲学思考。
【考点】绪论中美学研究方法31.【题干】简述崇高的审美特征。
【答案】(1)雄伟壮阔的力量之美;(2)社会价值实现的昂扬之美;(3)刚毅坚强的品格之美;(4)恢弘豪迈的尊严之美。
【考点】审美形态中的崇高的特征32.【题干】简述再造性想象与创造性想象的区别。
【答案】(1)再造性想象是指主体根据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心理表象;(2)创造性想象不是为了再现事物,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