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都江堰的设计原理教程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都江堰的设计原理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
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
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
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
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
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1、为什么要修宝瓶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发现只要打通玉垒山,使岷江水能够畅通流向东边,这样既可以减少西边的江水的流量,使西边的江水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地区的干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区,灌溉那里的良田。
这是治水患的关键环节,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于是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
但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
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爆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
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
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
始建于宋代以前。
位于都江堰鱼嘴堤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
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
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2、为什么要修分水鱼嘴?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室宝瓶口,怎样才能让水更多地往东流入宝瓶口呢?从而引出要修分水鱼嘴。
修分水鱼嘴可以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因此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
在江心修筑分水堰是一项很艰巨的工程,因为江心水高涌大,水流急速,筑成的堰提要很坚固,否则随时都会被洪水冲走。
开始修筑分水堰时,他们采用往江心抛石块的办法,结果没有成功。
因为,抛下去的石块,经不住洪水的冲击,不断地被洪水冲走。
怎么办?岷山一带盛产大竹,当地人用竹子盖房、编竹笼来装东西的方法,使李冰大受启发。
他请来许多竹工,让他们编成长3丈、宽2尺的大竹笼,再往里面装满鹅卵石,然后让民工将沉重的大竹笼一个一个地沉大江底。
结果大竹笼在湍流的水中安然不动,稳稳地固定在那里,周围再用大石头加固,就这样分水大提终于建成。
由于大提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河雨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江水经大大小小的渠道,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灌溉网。
从此以后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难,用竹笼装卵石来截流的办法也沿用至今。
3、为什么还要修飞沙堰?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同样采用
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比较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
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室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
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
至此,都江堰工程基本完成。
都江堰是一个集灌溉、防洪、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多方面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它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以及遍布于成都平原上的自动引流灌溉渠共同构成,而三大主体工程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的灵魂,也最能够体现都江堰治水的思想和理念。
都江堰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凝聚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成功地解决了鱼嘴分水,飞沙堰泻洪排沙、宝瓶口引水等许多复杂的水利工程问题,使岷江的水利资源充分的得到利用。
再加上维修简便。
费用低廉而效果庞大明显,所以都江堰能在2260多年以后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当年李冰在对岷江沿岸进行考察之后,选择了在岷江出山口的地方,把岷江一分为二,修建三大主体工程,形成灌口。
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灌口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度是700米,而而以成都市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的海拔高度只有500米,在这个扇型的冲积平原上,扇柄这个位置可以死死地扼住岷江的洪水,使它不至于泛滥成灾,而且还能控制进入成都平原的水流量。
李冰最早修建鱼嘴是在枯水季节时先把杩槎固定在江心,然后用竹笼和卵石填充其间,最后在江中形成一条绿色的大鱼,终于把岷江一分为二。
因为前端部分扁平椭圆,象鱼头,所以得名为鱼嘴。
鱼嘴工程的建设非常科学,它建立在岷江出山口一段呈弯道环形的江面上,岷江被它分为内外二江,在修建时,故意使外江的河床稍微高于内江。
这一点看起来不起眼的设计却是自动引流的关键所在。
外江是排洪的河道,内江则是负责成都平原灌溉任务的干渠。
每当春耕季节的时候,正好是岷江的枯水季节,水流量不大,水流在经过鱼嘴前面的弯道后,顺应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主流60%的水直接进入内江,这时进入外江的水流量只有40%。
这样才能保证平原上灌溉用水的需要。
到了夏天洪水季节来临时,岷江的水位明显升高。
巨大的水流来到鱼嘴前的弯道这里形成巨大的旋涡。
受离心力的影响,主流约60%的水被甩进外江,此时内外江的进水的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只进入40%的水量。
成都平原则不至于受到洪水的威胁。
因此,不管是洪水还是枯水季节,都江堰鱼嘴都能象现代化的节制阀一样,起自动调剂水流量的作用,使成都平原能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
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鱼嘴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是排沙。
都江堰之所以能够到今天还能继续发挥功能,就在于他有先进的排沙系统。
所谓“四六分水,二八排沙”就是鱼嘴除了自动调节内外江的水流量之外,它还能把上游带来泥沙的80%给排走,使进入内江和成都平原的水都是清水。
刚才我们讲到了,鱼嘴建立在大弯道的下面,外江处于凸岸进水的位置,而内江处于凹岸进水的位置。
当洪水季节来临,水流是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气势汹汹而来。
当它们到达大弯道时,不可避免地形成巨大的旋涡。
此时含沙量大,重而沉底的底层水,被离心力甩出,与60%的主流一起直冲入外江,而轻而浮面的表层清水进入旋涡后被离心力甩到了下层,冲向凹岸,也就是内江。
这样进入内江的泥沙已经很少,只有20%左右。
一个简单的鱼嘴同时解决了调水和调沙的难题,既能保证水量控制,又使整个工程不受泥沙淤积问题的困扰,这正是都江堰妙不可言的魅力之所在。
虽然鱼嘴排走了80%的泥沙,但是仍然有20%进入内江,如果淤积过多,肯定会毁掉都江堰。
而且洪水季节进入内江的水有可能会大于成都平原的需要,形成涝灾,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李冰在鱼嘴的下面还设计修建了飞沙堰和宝瓶口。
这三大主体工程。
相辅相成共同完成了泻洪、排沙、分水等等一系列水利工程问题。
飞沙堰其实是内江的泻洪道。
它上距鱼嘴700米,下离宝瓶口200米。
高度与宝瓶口进水刻度13划齐平。
它的主要作用是为内江泻洪排沙。
宝瓶口是当年李冰从玉垒山的末端活生生凿出来的一个梯形引水口,边坡很陡,坡上有进水刻宝瓶口长有40米,底部宽17米,水面宽度枯水季节时是19米,洪水季节时是23米,,由于它巧妙地控制着成都平原的进水量,所以又叫金灌口。
经过鱼嘴分流后进入内江的岷江水,流到飞沙堰这个位置时,在飞沙堰的对面遇到了第二个弯道,形成又一个弯道环流。
加上宝瓶口凿出的离堆阻住水流,一部分水流回涌,夹带大量泥沙的底层重水再度被翻到表层,翻越飞沙堰,泻入外江,内江多余的水和泥沙就在这里被排走。
剩下的清水则直接冲向离堆,经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
经过第二
次排沙,能在飞沙堰下面淤积下来的泥沙已经很少,每一年岁修时遵循“深淘滩,低作堰”的原则把这些泥沙淘出来,这样宝瓶口的进水量就始终都可以得到保证。
在都江堰渠首工程中,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的位置、高度以及长宽尺寸可以说是珠联璧合,配合巧妙。
当内江洪水的高度与飞沙堰齐平时,宝瓶口的进水量就刚好够成都平原上的工农业用水,而当宝瓶口的水位高于13划的水位刻度时,飞沙堰就开始翻水溢流,。
近十年来,平原上的用水量不断增大,飞沙堰的高度略有增高,但调节宝瓶口进水的作用依然没变。
此外,由于离堆迎面顶住内江的洪水,使飞沙堰以下的底部的水流速度明显下降,大量泥沙不能继续前进,部分沉积在飞沙堰对面的一带河段,受弯道环流的影响,大部分经飞沙堰排出。
还剩极少的部分泥沙,每一年进行岁修时人工淘出用来加固堤坝。
根据测量,经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相互配合,进入内江的泥沙被排除的达到了90%以上。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进入内江的水从这里流经成都平原的东南西北,是完全利用了从西到东的这200米的海拔高差,形成一个完善的自动引流灌溉系统。
从上空俯瞰下来,这些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的密密麻麻的水网就象是穿行于人体皮肤下的血管,2000多年来为成都平原上的土地和人民源源不断的提供着甘甜的乳汁。
整个都江堰设计科学、布局合理,充分地利用自然地理条件,采用多层次的弯道环流,达到无坝分水、自动控制水流量、自动排沙、自流灌溉的目的。
这种种神奇的功能保证了成都平原既受灌溉之益,又无水旱之患,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 李冰的治水三字经和八字真言
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做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的治水名言,淘滩是指飞沙堰一段、内江一段河道要深淘,深淘的标准是古人在河底深处预埋的“卧铁”。
岁修淘滩要淘到卧铁为止,才算恰到好处,才能保证灌区用水。
低作堰就是说飞沙堰有一定高度,高了进水多,低了进水少,都不合适。
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宝瓶口,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
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
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这个都江堰渠首的三大主体工程,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平平常常、简简单单,殊不知其中蕴藏着极其巨大的科学价值,它内含的系统工程学、流体力学等,在今天仍然是处在当代科技的前沿,普遍受到推祟和运用。
遇湾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道,在凸岸截去锐角,减缓冲势,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河岸的冲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顺直的河段或河道叉沟很多时,应当把河床中间部位淘深一些,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便江水"安流顺轨",避免泛流毁岸
都江堰治水三字经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创造了都江堰水文化,其内涵深刻,是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因素。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的原则,是治理都江堰工程的准则,人们称之为“八字格言”。
都江堰的治水三字经,更是人们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和行为准则。
“深淘滩,低作堰,六字旨,千秋鉴,挖河沙,堆堤岸,砌鱼嘴,安羊圈,立湃阙,凿漏罐,笼编密,石装健,分四六,平潦旱,水画符,铁椿见,岁勤修,预防患,遵旧制,勿擅变”。
治水三字经是千余年来人们治理都江堰经验的概括,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治理都江堰的行为准则。
曾经有人批评《治水三字经》中的“遵旧制、勿擅变”是保守思想的反映。
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中的每一项措施,都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值得珍视和继承。
所谓遵旧制、勿擅变者,就是在治理都江堰时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治水三字经》就是千百年来治理都江堰工程的经验总结。
“勿擅变”不是不变,而是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实践证明《治水三字经》文化内涵,是人们长期实践的结果。
随着人们继续实践,《治水三字经》的意义将与时俱进,长期指导着都江堰工程的保护与发展。
都江堰工程按水势和地形特征,以杩槎截流导流、卵石护岸、竹笼盛石筑堤、卧铁展示淘滩标准,以及“遇
弯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遗迹构成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功能显著,显示出都江堰水文化特征,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宝瓶口的水尺和古水则,更显示出劳动人民的智慧,指导着灌区人民正确运用都江堰水资源,使灌区工农业生产能够乘势利导,驱利避害。
古代竹笼结构的堰体在岷江急流冲击之下并不稳固,而且内江河道尽管有排沙机制但仍不能避免淤积。
因此需要定期对都江堰进行整修,以使其有效运作。
宋朝时,订立了在每年冬春枯水、农闲时断流岁修的制度,称为“穿淘”。
岁修时修整堰体,深淘河道。
淘滩深度以挖到埋设在滩底的石马为准,堰体高度以与对岸岩壁上的水则相齐为准。
明代以来使用卧铁代替石马作为淘滩深度的标志,现存三根一丈长的卧铁,位于宝瓶口的左岸边,分别铸造于明万历年间、清同治年间和1927年。
都江堰卧铁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
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
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
现在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