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唐诗发展的轨迹(唐文学分 期同)
常见的是四分法: 明· 高棅《唐诗品汇· 总序》将时代先后、艺 术风格、诗体三者结合加以排列,可算标 志四分法的正式形成:“今试以数十百篇 之诗,隐其姓名,以示学者,须要识得何 者为初唐,何者为盛唐,何者为中唐、为 晚唐。” 四分法大略反映出唐诗从端正方向,到繁 荣、发展、消歇的过程,反映各阶段唐诗 发展的不同风貌,且与整个唐代社会变化 相随。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一、唐文学概况 隋唐五代文学 繁荣。 安史之乱为界,前期:中古文学的第一段,唐文 学是顶峰; 后期:中古文学的第二段,唐文学为以后文学 发展铺平了 道路。唐文学繁荣体现在诗、词、 古文、传奇(小说)四种体裁上,其中诗、古文 大大发展;词、传奇是新文体。
二、唐文学繁荣的原因
两方面原因:外部——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士人生活等(社会 历史条件);内部——文学自身承传 与发展。
唐太宗 李世民(598 年—649年 )在位23 年,是中国封建社会 卓有成就的帝王,在 位期间国泰民安,社 会安定,经济发展繁 荣,为后来的开元盛 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后人称他的统治为 “贞观之制”。
百花争艳的唐代诗歌
聚焦: 1、近代学者马一浮释诗云:“ 如迷忽 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 之苏”。你如何理解诗歌所含蕴的心 灵性。 2、什么是唐诗?唐诗所兼容并包的中 国文化精神是什么? 3、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并称盛世,为 什么诗歌的黄金时代在唐而不在汉?
(一)唐诗的特点
变文
说唱文体,简称“变”。学界关于“变 文”说法不一。有说起源于宣讲佛经,当 时一种脚本“转变”的说唱艺术,与图画 相配合,一边向听众展示图画,一边说唱 故事。其图为“变相”,其说唱的底本为 变文。 内容多为宣讲佛经故事、经义,也有讲述 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形式多样,或散韵相间、说唱结合;或全 散;或全韵。 对后世的话本、弹词、诸宫调等通俗文学


2、流派纷呈、风格多样。 明· 高棅《唐诗品汇》:“开元、天宝间, 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 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 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 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 初唐四杰、上官体、山水隐逸、边塞、新 乐府诗人、韩孟诗派等。 3、题材广泛,诗体完备。 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展示唐人 丰厚的文化底蕴。古、近体皆备。

2、文禁松弛,思想活跃,帝王倡导, 有利于诗歌创作的繁荣。 唐代以儒治国,建立封建的伦理秩序。 实行宗教自由,三教九流并行其道, 除儒、释、道三教外,另有一些异教, 如祆教、摩尼教等也传布(多元思想 格局)。统治者重视,诗人地位的提 高。
3、科举制度,以诗取士,促进了 诗歌创作的兴盛 唐选拔官吏不同于魏晋南朝的 “九 品中正制” 。而是轻门阀、重科举。 通过科举,为下层士子参与政治开辟 了道路。

散文
骈体:占主导地位; 古文:韩柳古文运动,以恢复儒学为 旗号而进行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 革新,以清新质朴的散体文代替华美 空洞的骈体文。
传奇
唐代小说作为残丛小语,曰“传 奇”,得名于晚唐裴铏所编小说集 《传奇》。 传奇“有意为小说”:结构、篇幅、 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都继承和发 展了六朝的志怪和杂史杂传。标志着 小说文体的确立和成熟。

唐诗创造了我国诗歌史上空前绝 后的辉煌,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样式。 这座艺术高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 着甚深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与文 学自身继承、发展诸方面的因素。

词,曲子词的简称,是隋唐以后出 现的新文体,是随着燕(宴)乐的兴 起而出现的。 “敦煌曲子词”是最早的词,产生于 民间。盛中唐时为文人所喜,中唐时 已出现大量的文人词了。晚唐五代词 已很成熟,有两大创作中心: 一是西蜀,“花间词人”——以温庭 筠、韦庄为代表; 二是南唐,“二主一臣”——李璟、 李煜与冯延巳。

进士及第后,雁塔题名、曲江池宴,极 为风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 安花”。

唐朝科举、政治、文学关系紧密。 唐科举对文学的影响:
(1)形成整个社会重视文学的风尚。由于 进士科的竞争异常激烈,并且唐天宝以后 以诗赋取士已经成为固定的格局,“它主 要以文词优劣来决定举子的去取”,因此 文风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唐武后 朝之后,文风日渐华靡。沈既济曾说: “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 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 寝以成风。” 这样,逐渐形成了“缙绅之 徒,用文章为耕耘,登高不能赋者,童子 大笑” 的社会风气。

唐科举分常科(举)和制科(举)
常科:每年举行一次,地点在长安(有时在洛 阳),正月—二月。科目繁多,有秀才(隋及初 唐最高,后取消)、明经、进士、明法、明算、 明字、道举等。 制科:是天子自诏,“以待非常之才”,不一定 每年举行。科目也非常多,变化不定,如博学鸿 辞、不求闻达等等。 先在礼部参加考试,及第者再进行吏部铨选。类 似面试,考身(体貌丰伟)、言(言辞辩正)、 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
唐诗创造了诗歌史上的辉煌,成为一代 文学的代表样式。繁荣的标志:
1、大家辈出、名作甚多。 清彭定求等人编《全唐诗》收近五万首, 是唐以前诗歌总和还多(另陈尚君辑《全 唐诗补编》收诗5000首)。录有2200余人 的作品,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 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 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范文澜:“唐朝文人几乎无人不是诗人。”
(一)社会历史条件
1、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国势强盛, 城市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融会。 “仓廪实而知礼节”,物质经济发展, 使人们有了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精力和条 件:
(1)提供闲暇,以便进行娱乐或文学创作; (2)提供游历天下的可能,促进山水诗、 描写都市生活和交游生活的诗的发展; (3)文人的商业意识增强。 (4)文人的精神风貌改变,影响诗歌等创 作,如浪漫、豪迈的风格。 (5)市民文学开始出现,如传奇、词、变 文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