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工程采油工程方案设计课程大作业

合集下载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知识。

2. 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中常用的设备及技术,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

3. 引导学生掌握油气藏动态分析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文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投身石油行业的兴趣。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浓厚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 油气藏类型及特点- 采油工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油气藏开发技术政策2. 采油技术及其设备- 钻井、完井工艺及设备- 采油方法及设备- 增产措施及设备3. 油气藏动态分析- 油气藏压力、产量分析- 油气藏动态预测- 采收率计算及评价4.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 典型油气藏开发案例- 采油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案例讨论与总结5. 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 智能油田技术- 环保型采油技术- 油气藏高效开发技术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具体进度如下:第一周:采油工程概述第二周:采油技术及其设备第三周:油气藏动态分析第四周:采油工程案例分析第五周:采油工程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方法。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在线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油气藏的形成、开采原理及采油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油田的开采技术及差异。

3. 学生能够了解采油工程中涉及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油气藏的开采情况,提出合理的开采方案。

2.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和计算方法,解决采油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获取和整合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在我国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增强能源危机意识,培养节能环保观念。

2. 学生能够了解采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树立绿色开采理念。

3.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采油工程,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对能源和工程领域有一定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我国主要油田的分布特点- 油气藏的类型及开采难度2. 采油工程基本原理- 油气藏的压力与驱动方式- 采油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3. 采油工程数学模型与计算- 油藏渗流方程- 产量预测与优化- 油藏模拟与数值计算4. 采油工程技术与应用- 常规采油技术- 稠油开采技术- 深海油气开采技术5. 采油工程与环境问题- 采油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环保型开采技术- 石油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第二周:采油工程基本原理第三周:采油工程数学模型与计算第四周:采油工程技术与应用第五周:采油工程与环境问题本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嘿,大家好,今天我来聊聊采油工程的那些事儿。

说实话,采油这个行业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里面的故事可多了,真是个神奇的世界。

想象一下,深埋在地底下的石油,像一位沉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它。

这些黑色的液体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宝贝啊,不信你看看身边的汽车、塑料、甚至是一些药品,离了石油可都是没法运转的。

说起采油,首先得提到钻井。

这可是个高科技活儿。

想象一下,钻头在地底下咕噜咕噜转,像是在开派对,越钻越深,越钻越兴奋。

哎,你知道吗?钻井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意外”,比如突然碰到岩石,钻头顿时就像被人踩了刹车,整个人都懵了。

不过没关系,工程师们可是聪明得很,他们会调整策略,用不同的钻头来应对这些挑战,真是智慧与勇气并存。

然后就是油井的建设。

哇,那可是个大工程啊,像是在盖一座“油楼”。

想想看,施工现场满是机械轰鸣声,工人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时不时还会传来几声大笑,真是热闹。

油井建好了,就像是点燃了一个火把,油从地下冒出来,哇,那种感觉就像是中了彩票,心里美滋滋的。

可是这可不是终点,接下来还有一连串的挑战等着我们。

说到采油技术,这可真是一门学问。

有人说,采油就像是在打麻将,有时候牌运不佳,油流得慢,心里那个急啊,恨不得去摇一摇。

但是运气来了,油流得特别顺,心里那个乐啊,恨不得给自己来个庆祝派对。

采油工程师们也有自己的“秘诀”,通过注水、注气等方式,提高采油率。

就像是给油井“打鸡血”,让它更有劲。

采油过程中,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速之客,比如水、气等,这些“外来人口”可是会影响油的品质和产量。

就像是你在聚会上,突然来了个“蹭饭”的朋友,让你不得不分心。

不过没关系,我们有应对的办法。

通过分离、处理,把这些“外来人口”赶走,让油井恢复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

你想啊,工地上机器轰鸣,人来人往,稍不留神就可能出事。

工程师们可是时刻保持警惕,就像在打仗,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安全帽、护目镜一个都不能少,工人们就像是现代版的骑士,英勇无畏,保卫着油井的安全。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大作业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大作业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大作业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课程名称: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姓名:学号:专业:班级:完成日期:2017年 4月 10 日目录一、油气藏基本情况 (3)二、该油气藏存在采油工程方面的主要问题 (4)1.含蜡量高 (4)2.含硫 (4)3.超深井 (4)三、专题研究和设计思路 (4)(一)防蜡清蜡设计 (4)1.防蜡和清蜡设计的重要性 (4)2.防蜡和清蜡技术措施 (5)3、该油田清防蜡设计思路 (6)(二)防H2S腐蚀 (7)1.防H2S腐蚀的重要性 (7)2.防H2S腐蚀的技术措施 (7)3、该H2S腐蚀设计思路 (8)(三)深井举升设计方法 (9)1.深井举升设计的重要性 (9)2.深井举升设计的方案 (9)3、该油气藏深井举升设计思路 (10)四、其他专题研究 (11)一、油气藏基本情况1、地面原油性质A区块原油具有“轻质、低粘度、含硫、少胶质+沥青质、高含蜡”的特点。

2、天然气性质:A区块溶解气比重0.6103~0.9030,平均值为0.7601。

A区块为中含二氧化碳、中含氮气、中含硫的甲烷气。

3、油藏温度、压力A区块油藏压力-温度系统较为统一,油藏中部地层温度137.7°C,油藏中部地层压力68.55MPa,油藏压力系数为1.14。

4、试油试采井的特征碳酸盐岩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油井试采特征存在较大差异:(1)W1井:针对6085.0 m~6130.0 m井段求产测试,未酸压改造嘴,油压28.31MPa,日产油102 t,日产气26176 m3。

(2)W2井:针对6175.0 m~6192.7 m井段求产测试,未酸压改造,5 mm油嘴,油压28.28 MPa,日产油154 t,日产气31959 m3。

(3)W3井:针对6035.0 m~6055.0 m井段求产测试,未酸压改造,5 mm油嘴,油压29.27 MPa,日产油74 t,日产气16959 m3,。

2024年度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2024年度采油工程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置,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
更加深入地了解采油工程的实际问题和挑战,提高其实践能力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02
强化综合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计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地质勘探、开发方案
制定、采油工艺选择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
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
胜利油田是中国重要的海上油田之一,其海上开发案例具有 独特性和创新性。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海上油田开发的地质勘 探、平台建设、钻采技术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17
成功经验与教训总结
成功经验
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在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包括科学的地质勘探、合理的开发方案、 先进的采油工艺以及高效的生产管理等。这些经验对于其他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24/2/3
10
03
采油工程设计实践
2024/2/3
11
油田地质特征分析
油藏类型与储层物性
分析油田的油藏类型(如构造 油藏、岩性油藏等),评估储 层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
数。
2024/2/3
油层分布与厚度
研究油层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 布情况,确定油层的有效厚度 和含油饱和度。
地质构造与断层
分析油田所处的地质构造背景 ,识别断层、褶皱等构造特征 对油藏的影响。
环保与节能措施
在采油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环保和节能措施 ,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2024/2/3
采油设备选型与布局
根据采油工程方案,合理选择和布局采油设 备,确保安全生产和高效采油。
课程设计报告书
撰写规范、内容详实的课程设计报告书,全 面反映设计思路和成果。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在线作业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在线作业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在线作业#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在线作业## 一、引言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是指针对某个特定的油气田,通过对该区域地质、工程、经济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制定出油气田开发的具体方案。

本文档旨在通过在线作业的形式,设计油气田开发方案。

## 二、背景油气田是指地下含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地质构造,是重要的能源储备。

油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对于能源供应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作业的形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的理解和掌握。

## 三、目标本次在线作业的目标是设计一个油气田开发方案,包括以下要求:1. 确定油气田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征;2. 分析沉积相、构造特征等地质因素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3. 设计合理的开发井网模式,包括井的位置和排布;4. 选取合适的采油方式和采气方式;5. 对油气储量进行初步的评估;6. 初步估算该油气田的开发成本和经济效益。

## 四、方法本次在线作业的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油气田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特征首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一个具体的油气田。

然后,分析该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包括油气层的分布、储量、岩性、含油气组分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质构造、地下水等因素对油气开发的影响。

### 2. 分析地质因素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根据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分析不同因素对油气田开发的影响。

例如,沉积相和构造特征对油气田的储量分布和开发方案有重要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 3. 设计开发井网模式根据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需求,设计合理的开发井网模式。

包括确定井的位置、排布方式、井间距等参数。

### 4. 选择采油和采气方式根据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和开发井网模式,选择合适的采油和采气方式。

常见的采油方式包括自然流采油、压裂采油等;常见的采气方式包括自然流采气、压裂采气等。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油井钻探、完井、采油、提高采收率等。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采油工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采油工程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软件和设备,进行采油工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增强对石油工程领域的兴趣,树立从事相关行业的职业理想。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石油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增强能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严谨、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采油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培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对石油工程有一定了解,但对采油工程的具体实践操作相对陌生。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介绍石油的形成、分布及开采过程,使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背景。

- 教材章节:第一章《石油与采油工程概述》2. 采油工艺流程:讲解油井钻探、完井、采油、油气分离等工艺流程,使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主要环节。

- 教材章节:第二章《采油工艺流程》3. 采油关键技术:分析油井完井、压裂、酸化、提高采收率等关键技术,让学生了解采油工程的技术要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采油关键技术》4. 采油设备与工具:介绍常用的采油设备、工具及其作用,使学生熟悉采油工程中的设备使用。

- 教材章节:第四章《采油设备与工具》5. 采油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采油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在线作业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在线作业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油气田开发方案进行设计,包括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油气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实现能源的高效供应,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背景油气田是指地下储存大量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构造,是重要的能源资源。

开发油气田可以满足国内外能源需求,并且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油气田的开发与利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包括资源勘探的不确定性、开发技术的复杂性、环境保护的要求等。

3. 油气田勘探油气田勘探是确定油气田地质特征和储量的过程。

在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中,需要先进行详细的勘探工作,以确保资源的可开发性和可采储量。

主要的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勘探、测井、地震勘探等。

4. 油气田开发在油气田开发阶段,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包括凿井、采油、采气等过程。

开发方案需要考虑油气田地质特征、储量情况、开发技术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成本控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问题。

5. 油气田生产油气田生产是指油气田的连续产油和产气过程。

在生产阶段,需要实施合理的生产管理,包括注水、勘探再生产、增产技术等措施。

通过科学管理和优化生产过程,实现油气田的高效率开发。

6. 油气田环境保护油气田开发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保护,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在开发方案设计中,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减少废水、废气排放、合理处理废弃物等。

同时,还需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7. 油气田开发方案评估油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评估,包括经济评价、技术可行性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

评估结果将为决策提供依据,从而确定最佳的开发方案。

8. 结论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地质、技术、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档对油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勘探、开发、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内容。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能够实现油气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且兼顾环境保护的要求,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方法、技术与设备;3. 了解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程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油气藏的地质特征,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法;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能够通过查阅资料、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意愿;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在合作中学习、成长。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知识、技能及发展前景。

学生特点: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石油工业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油气藏、储量、可采储量、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油气藏地质基础2. 采油工艺流程:勘探、钻井、试油、采油、油气集输;教材章节:第二章 采油工艺技术3. 油气藏开发方法:天然能量开采、人工举升、注水开发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油气藏开发方法4. 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钻机、采油树、油气分离器、注水设备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5. 石油工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教材章节:第五章 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石油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措施、可持续发展策略;教材章节:第六章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油气藏地质基础、采油工艺流程第二周:油气藏开发方法、采油设备与关键技术第三周: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按照教学进度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3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3

采油工程课程设计3采油工程课程设计任务要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一、基础数据井深:2000+学号末两位×10m。

例如:学号为214140001512,则井深=2000+12×10=2120m。

油层静压:给定地层压力系数为1.0MPa/100m,即油层静压=井深/100×1.0MPa。

例如:井深为2120m,则油层静压=2120/100×1.0=21.2MPa套管内径:0.124m油层温度:90℃恒温层温度:16℃地面脱气油粘度:30mPa.s油相对密度:0.84气相对密度:0.76水相对密度:1.0油饱和压力:10MPa含水率:0.4套压:0.5MPa油压:1MPa生产气油比:50m3/m3原产液量(测试点):30t/d原井底流压(测试点):学号×0.005+2,例如:井深为2120m,则测试点流压为2120×0.005+2=12.6MPa 抽油机型号:CYJ10353HB电机额定功率:37KW配产量:50t/d泵径:44mm冲程:3m冲次;6rpm沉没压力:3MPa抽油杆:D级杆,使用系数SF=0.8,杆径19mm,抽油杆质量2.3kg/m二、计算步骤及评分标准1、基础数据计算与分析(10分)根据学号计算井深和油层静压,根据给定基础数据分析该井采油工程的特点。

2、画IPR曲线(10分)1)采油指数计算;2)画出IPR曲线;3)利用IPR曲线,由给定的配产量计算对应的井底流压。

3、采油工程参数计算(20分)若下泵深度为1500米,杆柱设计采用单级杆,其基本参数已给出,计算悬点最大、最小载荷计算、抽油杆应力范围比,并评价此抽油杆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4、抽油机校核计算(20分)说明给定抽油机型号的参数,计算设计中产生的最大扭矩和理论需要电机功率,并与给定抽油机型号参数进行对比,判断此抽油机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5、增产措施计算(20分)由于油藏渗透率较低,需要对储层进行水力压裂,已知施工排量2方/分,裂缝高度15米,压裂液综合滤失系数分003.0,设计的压裂裂缝总长度为400米,试用米/吉尔兹玛公式计算所需的施工时间;如果平均砂液比为30%(支撑剂体积/压裂液体积),计算相应的支撑剂体积和压裂液体积。

采油工程大作业二——举升设计一

采油工程大作业二——举升设计一
由于排液管柱存在漏失排液量小于地层供液量井液积存于井筒使得动液面较高相应入口压月x3井和x6井地面功图换算的泵功图试在图上标注估算的活塞有效行程的大小结合x6油井情况提出改善泵工况的建议治理措施
人工举升设计
• X 区块为常规稀油油藏,油层平均深度约 2400m,油藏平 均压力约 23.5MPa,地面原油密度 900kg/m3,采出水密 度 1000kg/m3,有注水井 2 口(井号为 X1、X2),油井 4 口(井号为X3、X4、X5、X6),井网布置如图1 所示。 2012 年 6 月油井生产数据见表 1
增加平衡重 量或增大平 衡半径
减小平衡重 量或减小平 衡半径
平衡
第一问
基本指标计算
X3
X4
X5
X6
第二问 工作状况分析
(二)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4 口油井的基本工作状况及其主 要原因。
第二问 工作状况分析
X3井待落实区:相应入口压力下泵效偏高,流压泵效不协 调。 原因分析:理论分析是不应出现的,主要是液量或动 液面资料不准所致。 X4井、X5井:合理区 抽油泵的抽油能力与油层供液能力非常协调合理,是 最理想的油井生产动态。该区域是油井工况改善的目标区域, 这部分井应加强单井目标管理,维持合理工况,确保油井正 常生产。
T 810 0 . 5625 SF 0 . 5625 93 . 2 0.9 229.4MPa all min 4 4
由以上数据可得, max all ,所以25*600抽油杆安全。
第五问 抽油机和抽油杆柱校核
第一问
基本指标计算
(一) 完成表2 中各指标的计算,并将各油井工况点标 注在抽油机井宏观控制图(图2) 中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 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了解我国石油开采的现状、技术发展及环境保护要求;3. 掌握与采油工程相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团队合作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采油工程相关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石油工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于石油事业的热情;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实际操作和实验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以实际案例为载体,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采油工程基本概念:石油的形成、石油组分、油藏类型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采油工程原理:驱油原理、油水分布、开采方式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采油工艺流程:钻井、完井、试油、采油、提高采收率等;教材章节:第二章4. 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主要油田分布、开采技术、环境保护措施等;教材章节:第三章5. 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6. 实践操作:参观油田、实验室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基本概念及原理学习第二周:采油工艺流程学习第三周:我国石油开采现状与技术发展第四周:数学、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在采油工程中的应用第五周:实践操作与总结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相关知识。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答案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答案

《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答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2023年春季期末考试学习中心: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关于课程考试违规作弊的说明一、题型本课程考核题型为论述题,10选5题。

每题20分,试卷总分100分。

二、题目1、论述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任务、内容和原则。

答:开辟生产试验区的目的:进一步认识油田动态和静态规律,除负担进行典型解剖的任务外还有一定的生产任务。

开辟生产试验区的主要任务:1)研究主要地层。

A.主要研究油层小层数目:各小层面积及分布形态、厚度、储量及渗透率大小和非均质情况,总结认识地层变化的规律,为层系划分提供依据。

B.研究隔层的性质和分布规律。

C.进行小层对比,研究小层连通情况。

2)研究井网。

A.研究布井方式,包括合理的切割距大小、井距和井排大小以及井网密度等。

B.研究开发层系划分的标准以及合理的注采层段划分的办法。

C.研究不同井网和井网密度对油层的认识程度以及各类油砂体对储量的控制程度。

D.研究不同井网的产量和采油速度以及完成此任务的地面建设及采油工艺方法。

E.不同井网的经济技术指标及评价方法。

3)研究生产动态规律。

A.研究合理的采油速度。

B.研究油层压力变化规律和天然能量大小,合理的地层压力下降界限和驱动方式以及保持地层能量的方法。

C.研究注水后油水井层间干扰及井间干扰,观察单层突进、平面水窜及油气界面与油水界面运动情况,掌握水线形成及移动规律,各类油层的见水规律。

4)研究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以及增产和增注措施(压裂、酸化、防砂、降粘)的效果。

5)还必须根据各油田的地质条件和生产特点确定针对油田的一些特殊任务。

开辟生产试验区的内容:总体来说,试验区项目的研究内容有:研究开发部署中的基本问题,或揭示油田生产动态中的基本问题,或揭示油田生产动态中的基本规律。

由于不同油田的地质、生产特点以及人们可能采用的开采方式不同,各油田所需要进行的开发试验项目可能差别很大,不能同样对待。

采油工程第二次大作业——举升设计

采油工程第二次大作业——举升设计

题目二
图2-1 Q20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图2-2 Q25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图2-3 Q30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所需求解的问题
(1) 确定该井的IPR曲线; (2) 计算对应的油井产液量; (3) 根据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选择合适 的电动潜油离心泵; (4) 计算需要的总压头 (5) 估算电动潜油离心泵的级数; (6) 计算需要的潜油电机的功率。
利用MATLAB绘制出IPR曲线如下图
图2-4 油井IPR曲线
(2) 计算对应的油井产液量
由于泵挂深度与井底相差深度较小,为60米,为了简化计算,按静液柱
压力计算井底流压。
平均流体密度
L o 1 f w w f w 9 . 6 7 k / 4 m g 3 8
几种欠载停机电流卡片模式 A启动阶段,此时环形空间的液面很高,由于液柱的动压头下降,所以排 量和电流都高于正常值。 B正常工作阶段,其排量接近设计要求。 C排量低于额定排量,并产生波动, 这是由于液面下降而使泵吸入口压力降低, 气体开始进泵,因而电流下降。 D电流值既低又不稳定,这是由于液面接近泵的 吸入口,气体进泵量增加并且不稳定,而导致电泵欠载且波动,最终机组 欠载停机。
题目二
问题2:Z油田Z1-1井在自喷生产时油井资料数据如 下:气体相对密度0.65;原油相对密度0.88;地层 压力11.5MPa;饱和压力8.8MPa;生产气油比 58m3/m3;井底温度52℃;油井产液量147m3/d;含水 率82.2%;采液指数45m3/d/MPa;油管压力1.5MPa; 油层中部深度1020m;套管尺寸139.7mm;油管内径 62mm;天然气压缩因数Z=0.85;网路电源电压6000V; 电源频率50Hz;泵挂深度960m,泵吸入口压力 2.7MPa,该井拟采用电动潜油离心泵生产(计算压 力分布时,按静液柱计算压力损失)。三种电动潜 油离心泵如图所示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

采油工程(含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采油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工艺流程;2. 掌握油气藏开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3. 了解国内外采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4. 掌握采油工程中涉及的计算公式和实验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采油工程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油气藏开发资料、设计合理开发方案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能力;4.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石油事业,树立为我国石油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石油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3.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4. 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采油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石油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石油事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采油工程概述:介绍采油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2. 油气藏开发原理:讲解油气藏的类型、特性、开发原则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二章3. 采油工艺技术:分析常规采油方法、热采、化学采油、气举采油等工艺技术的原理与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第四章4. 采油工程计算:教授涉及油气藏开发、采油工艺等方面的计算公式及方法;教材章节:第五章5. 采油工程设计:培养学生设计油气藏开发方案、采油工艺流程的能力;教材章节:第六章6. 采油新技术与发展趋势:介绍近年来国内外新兴的采油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七章7.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等实践活动;教材章节:附录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结合课程目标和学时要求,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大作业所在院系:石油工程学院学生姓名:赵胜绪学号:2015212184专业年级:开发15-4班任课教师:张红玲完成日期:2016年5月6日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作业环境恶劣。

台风、波浪、海流等导致自然海况环境恶劣,风向和风速以及水文条件(水温、波浪、海流)对深水油气田开发工作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非常大。

(2)储层伤害问题。

该区块存在储层伤害类型包括:五种敏感性造成的伤害,各种外源固体侵入地层造成的物理堵塞,有机垢(沥青质、胶质和蜡)沉淀堵塞,无机垢(各种无机盐)沉淀堵塞,油层润湿性改变引起的采油能力下降,水堵和乳化物堵塞,应力敏感性伤害,细菌堵塞。

(3)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与防治问题。

碳氢化合物和水在深海底部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容易生成天然气水合物,堵塞井筒,损害生产作业管件,导致油气井产量下降甚至无法生产。

(4)出砂问题。

本区块储层具有胶结程度低,易出砂,地层不稳定的地质特征。

(5)注水开发的水源及水质问题。

海水由于矿化度较高,通常不能直接用作开发注水,所以需要对海水进行净化处理之后才能进行使用。

(6)海上作业费用高昂。

与浅水以及陆上油气田相比,深水区域的作业平台及采油工程装备的成本高昂,租金昂贵。

二、相应的专题研究(1)针对储层伤害问题,需要开展以下分析:①储层敏感性分析;②岩石和流体物性分析;③油井结蜡及清防蜡;(2)针对出砂问题,需要进行以下研究:①出砂规律与出砂预测;②防砂方法优选;(3)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与防治;(4)采油方式选择;(5)针对深海油气开发自然环境恶劣的现实,必须根据油气田的开发需要设计不同风险等级(5年,10年,20年等)的采油工程方案,严格执行HSE管理体系的要求。

(6)考虑到海上油气开采成本高昂的特点,必须充分做好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的经济评价,尽可能以较低的开采成本,以较短的开采时间,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三、主要的研究方法及思路1 储层敏感性分析储层的敏感性分析通常包含:速敏,水敏,盐敏,酸敏,碱敏及压力敏感分析。

1.1 速敏在钻井、采油、增产作业和注水等作业或生产过程中,流体与底层无任何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条件下,当流体在油气层中流动时引起油气层中微粒运移并堵塞喉道造成油气层渗透率下降的现象。

用不同的流速对目的层的岩心进行岩心驱替实验,做出渗透率K和流量Q的关系曲线(如下图1),计算出不同流速下的渗透率损害程度,以评价敏感程度。

图1 岩心速度敏感性评价示意图损害程度=K max −K minmax×100%速敏评价实验的目的与应用:① 确定其他几种敏感性实验(水敏、盐敏、酸敏、碱敏)的实验流速; ② 确定油气井不发生速敏损害的临界产量;③ 确定注水井不发生速敏损害的临界注入速率,若该值太小,不满足配注要求,应考虑增产措施;④ 确定各类工作液允许的最大注入速度。

1.2 水敏油气层中的粘土矿物在原始条件下处于一定的矿化度的环境中,当淡水进入储层时,某些粘土矿物就会发生膨胀、分散、运移,从而减小或堵塞地层孔隙和喉道,造成地层渗透率的降低,这种现象称之为水敏现象。

首先用初始盐度地层水测定CPEDC2和CPEDC3层岩心的渗透率;然后再用盐度减半的次地层水测定岩心的渗透率; 最后用淡水(一般为去离子水)测定岩心的渗透率; 水敏评价示意图如下图2所示,其中若K i /K max <0.3,地层则为为强水敏;若K i /K max >0.7,则地层为弱水敏。

图2 水敏评价示意图K(10-3μm 2)K i /K max地层水次地层水去离子水水敏评价实验的应用:① 如无水敏,则进入地层的工作液矿化度只要小于地层水矿化度即可; ② 如果有水敏,则必须工作液的矿化度大于Cc1;③ 如果水敏性较强,在工作液中要考虑使用粘土稳定剂。

1.3 盐敏降低矿化度的盐敏评价实验:第一级盐水为地层水,将盐水按一定的浓度差逐级降低矿化度,直至注入液的矿化度接近零为止,确定最低临界矿化度Cc1。

升高矿化度的盐敏评价实验:第一级盐水为地层水,将盐水按一定的浓度差逐级升高矿化度,直至找出最高临界矿化度Cc2或达到工作液最高矿化度为止。

盐敏评价示意图如下图3所示。

对进入地层的各类工作液都必须控制其矿化度在两个临界矿化度之间,即:Cc1<工作液矿化度<Cc2图3 盐敏评价示意图1.4 碱敏通过注入不同pH 的地层水并测定其渗透率,根据渗透率的变化来评价碱敏损害程度找出碱敏损害发生的条件。

碱敏评价实验曲线如下图4所示。

碱敏评价的应用:① 对于进入地层的各类工作液都必须控制其pH 值在临界pH 值以下; ② 对于存在碱敏性的地层,要避免实用强碱性工作液;③ 如果是强碱敏地层,由于无法控制其pH 值在临界pH 值以下,为了防止油气层损害,建议使用屏蔽式暂堵技术。

图4 碱敏评价实验曲线K i /K maxpH矿化度降低(升高)实验 矿化度恢复实验K i /K ∞1.5 酸敏包括原酸(一定浓度的盐酸、氢氟酸、土酸)和残酸(可用原酸和另外一块岩心反应制备)的敏感实验,有现行的部颁标准。

酸敏评价实验曲线如下图5所示。

酸敏评价实验是为了研究酸液与油气层的配伍性,为油气层基质酸化时确定合理的酸液配方提供依据,为提供合理的解堵方法和增产措施提供依据。

图5 酸敏评价实验曲线1.6 应力敏感性通常采用无因次渗透率的立方根,即(K i /K 1000)1/3与应力的对数lg σ建立关系曲线。

K i =K 1000[1−S s lg σ]3S s =1−(KK 1000)13lgσi1000式中:K i —不同应力σi 下的岩心渗透率,10-3μm 2; K 1000—应力1000Psi 下的岩心渗透率; S s —曲线斜率。

根据综合组给出的有关储层的五敏分析结果可知:两个储层均无速敏;但有较强的水敏性(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和伊蒙混层为主);对盐酸和土酸都有中等偏强的敏感性;均无碱敏;有弱应力敏感性。

2 岩石和流体物性分析岩石和流体物性分析的主要项目及分析手段主要包括: (1) 孔隙结构分析通过常规的孔隙度、渗透率分析获得地层孔隙度及渗透率的范围及均值等。

通过压汞实验得到毛管力曲线(歪度、排驱压力、饱和度中值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并与薄片扫描相结合可以分析得出储层的孔隙结构及分布情况。

K i /K 敏感敏感 不敏感(2)粘土矿物分析采用X衍射测得粘土矿物的组成。

(3)储层流体全分析脱水原油经过索氏抽提,色谱柱分离,进而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组分组成分析,从而获得原油组成;凝析气也可通过GC-MS测得其组成;分析水的组成可以获得其组成及矿化度。

(4)高压物性实验分析通过PVT测试可以获得岩石及流体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气油比、密度、粘度等参数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3 油井结蜡与清防蜡由于地层原油含蜡质较高,且随着地层压力降低井筒结蜡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而井筒结蜡很有可能造成井筒的堵塞,产量的下降,甚至停产,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效益损失。

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析油井的结蜡特点,制定适时的清防蜡计划,保证油井正常生产不受影响。

油田常用的清防蜡技术有:机械清蜡、热力清防蜡、表面能防蜡(内衬和涂料油管)、化学药剂清防蜡、磁防蜡、微生物防蜡技术等6大类。

值得注意的是,清防蜡措施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

通过PIPESIM 对油井结蜡进行模拟,得到结蜡量随压力、时间的变化关系以及结蜡量在井筒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从而根据生产情况、压力变化以及各类清防蜡技术的优缺点选取适合的清防蜡措施。

4 出砂预测与防砂对于砂岩油藏,储层是否出砂,除了储层本身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选取的完井方式,所以做好出砂预测,选取合适的防砂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层出砂预测要基于测井数据、储层岩性、泥质含量和油气藏特点以及采油工作制度综合进行分析。

地层出砂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现场观测法,经验法,数值计算法和实验室模拟法。

4.1 出砂预测方法(1)现场观测法①岩心观察:容易出砂地层,取出岩心用手一触即碎或停放数日后自行破裂,将岩心浸入淡水或盐水中,容易破碎。

②若油井测试期间出砂;或者未见明显出砂,但在接箍台阶处附有砂粒;或者探井底时发现沙面上升,则该井都可能出砂。

③与本油田同一地质年代的相邻油田对比:若相邻油田有出砂情况,则该区块出砂的可能性较大。

(2)经验法①模量法:储层岩石的强度与剪切模量、体积模量有很好的相关性。

因此,可以通过组合模量大小判断是否容易出砂。

②用声波测井数据确定出砂门限值。

较小的声波时差值代表低孔隙度、坚硬、高密度的岩石;较大的声波时差值代表高孔隙度、疏松、低密度的岩石。

③孔隙度法:孔隙度大于30%,出砂的可能性较大。

(3)数值计算法阿科公司和斯伦贝谢公司都已提出了出砂预测数值计算公式与方法,并已在油田应用。

(4)实验室模拟法在同类型的岩心条件下,流速是影响出砂的主要因素。

对于原油和水,当射孔孔眼的流体流速超过0.2m/s时就可能出砂。

4.2 防砂方法分类及优选防砂方法分为:机械防砂法(机械防砂管柱,防砂管柱砾石充填)、化学防砂法(人工胶结地层法,人工井壁法)、焦化防砂法、复合防砂法(如机械防砂法+化学防砂法)、其他防砂方法(降低流速法、增大油层径向应力法)。

(1)防砂方法的选择原则应根据油藏地质研究和试油试采资料,结合出砂预测,综合考虑工艺、技术以及费用,立足于先期防砂,保护油气层,减少储层损害,以保证油井获得最高产能,获取最高开采效益为目标。

(2)优选防砂方法必须考虑的因素防砂方法的优选必须考虑完井类型,完井段的长度,油层物性,产能损失,成本费用等因素。

(3)优选防砂方法的步骤优选防砂方法主要考虑防砂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两个方面。

首先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价;根据技术可行性评价结果选出若干种技术进行产能预测;然后比较各种技术的经济可行性;最后选出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的最佳防砂方法。

5 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与防治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天然气水化物,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和水所形成的疏松结晶化合物,为白色的结晶体,外观类似于冰或致密的雪块。

其结构有两种:①低分子量气体(如CH4、C2H6)的水合物为体心立方晶系结构;②较大分子量的气体(C3H8、iC4H10),则形成类似于金刚石晶体的结构。

C4以上的烃类一般不生成水合物。

含有足够水蒸气的天然气形成水合物的主要条件是较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次要条件是气流脉动、搅拌、混合的影响。

因此,在海底井口管线、压缩机出口和节流阀等处容易形成水合物,造成冰堵,堵塞油气管道,增大管线的压差,损坏管件,甚至导致严重生产事故。

如果水合物是在井筒中形成,则可能造成井筒堵塞,减少油气产量,损坏井筒内部的部件,甚至造成油气井停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