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TJ08-104-2014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车辆段无线频段隔离方案
![车辆段无线频段隔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867ec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6.png)
车辆段无线频段隔离方案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车辆段是车辆的停放、保养和修理的场所。
由于车辆段的空间狭窄,当多组列车停放在车辆段内时,车辆之间可能会存在广播干扰和实时通信干扰的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干扰,车辆段需要进行无线频段隔离。
本文将介绍车辆段无线频段隔离方案。
1. 背景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快速发展,车辆段内的通信设备日益增多,包括车辆维护、运行调度、安全监控等系统。
这些设备的频率范围相互重叠,特别是车辆段内频繁的车辆移动会对无线频段产生广播干扰和实时通信干扰。
为了确保通信顺畅和设备正常工作,需要对车辆段内的无线设备进行频段隔离。
2. 频段隔离方案2.1 频段分配在车辆段内频段的分配方案主要有两种: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
静态分配是将不同频段静态地分配到不同领域或不同系统,这种方法使用比较广泛,但是存在利用不充分和占用频带资源的问题。
动态分配采用先检测空闲频段,再按时分多址(TDMA)或频分多址(FDMA)技术分配给无线通信中心或车辆端,达到较好的频段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要确定分配方案。
2.2 频段隔离2.2.1 反射隔离反射隔离是通过光栅、金属干扰板等反射件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隔离。
该技术是一种物理隔离方式,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维护的优点。
但是反射件的放置位置需要精准计算和选取,一旦设计不周,会导致反射信号多跑或干扰造成无效隔离。
2.2.2 吸收隔离吸收隔离是利用材料的吸收性能,将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隔离。
该技术是一种电磁波的耗散方式,相比反射隔离,吸收材料易于加工和安装,并且无需对设备布线做出任何特殊的要求。
但是吸收材料的性能取决于选材和厚度等因素,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无效隔离。
2.2.3 屏蔽隔离屏蔽隔离是利用金属屏蔽结构对不同频率的信号进行隔离。
该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屏蔽结构本身兼有隔离和屏蔽功能,既可以隔离信号又可以屏蔽外界的干扰信号。
但是屏蔽材料的性能会受到金属材料和屏蔽结构的影响,设计和制造难度较大,且成本相对较高。
地铁设计规范中通信专业讲解
![地铁设计规范中通信专业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92a2e9c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2.png)
15.3.7 地铁公务电话交换机至所管辖范围内的地区用户线传输衰耗 不宜大于7dB。
15.3.8 地铁公务电话应采用统一用户编号,在交换网中宜采用: “0”或“9”为呼叫市内电话的号码; “1”为特种业务、新业务首位号码; “2~8”为地铁用户的首位号码。
15.6.6 列车上应设置列车广播设备。列车广播设备应兼有自动和人工两 种播音方式,同时可接受控制中心调度员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对运行列车 中乘客的语音广播。
15.6.7 车辆段广播系统供车辆段行车调度指挥人员向与行车 直接有关的车辆段内生产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及有关安全信息 等。
15.7 时钟系统
15.5.4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可根据运营需要设置行车调度、防 灾调度、综合维修、公安、车辆段调度等系统。
15.5.5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应具有选呼、组呼、全呼、紧急呼 叫、呼叫优先级权限等调度通信功能,并应具有存储功能、 监测功能等。
15.6 广播系统
15.6.1 地铁广播系统应保证控制中心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向乘客通告 列车运行以及安全、向导等服务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 知。
15.2.6 通信电缆、光缆在区间隧道内可采用沿墙 架设方式,进入车站宜采用隐蔽敷设方式;高架 区段电缆、光缆宜敷设在高架区间通信管道内; 地面电缆、光缆宜采用直埋式或管道式。
通信电缆、光缆应与强电电缆分开敷设。
地下直埋电缆、光缆的埋设深度应符合表15.2.6-1的规定。
序号 1 2 3
敷设地段 普通土、硬土 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等) 市区人行道
15.7.5 一级母钟、二级母钟应配置数字式及指针式多路输出接口, 一级母钟应配置数据接口,以便向其他各系统提供定时信号。ຫໍສະໝຸດ 15.8 闭路电视监视系统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7b365c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1.png)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
•【公布日期】2023.11.23
•【文号】交办运〔2023〕67号
•【施行日期】2023.11.2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
正文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
术规范(试行)》的通知
交办运〔2023〕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号)等有关要求,经交通运输部同意,现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技术规范》)印发你们。
请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督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主管部门在城市人民政府领导下,指导运营单位主动对接、积极协调、认真落实,从源头上提升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本质安全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
各地要及时做好《技术规范》实施情况的总结评估,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请及时报部。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杨远舟,************、010-********(传真)。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2023年11月23日。
上海地方标准目录
![上海地方标准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13503d09cc175527072208be.png)
33 34 35
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技 术规程 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 工业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标准 聚乙烯埋地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 程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905-99 DGJ08-235-99 DGJ08-78-1999
沪建建(99)第0327 号 沪建建(99)第0396 号 沪建建(99)第0553 号 沪建建(99)第0642 号 沪建建(99)第0776 号 沪建建(2000)第 0047号 沪建建(2000)第 0071号 沪建建(2000)第 0156号 沪建建(2000)第 0215号 沪建建(2000)第 0216号 沪建建(2000)第 0257号 沪建建(2000)第 0288号 沪建建(2000)第 0542号 沪建建(2000)第 0544号 沪建建(2000)第 0580号 沪建建(2000)第 0610号
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名 绿地设计规程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 (试 行) 园林植物养护技术规程 (试 行) 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规定 住宅建筑空气隔声测量规范 园林植物保护技术规程 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 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假山叠石工程施工规程 轧后余热处理Ⅳ级钢筋应用技术 规程 燃气箱式调压站安装设计标准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盾构法隧道防水技术规程 大树移植技术规程 行道树栽植技术规程 称 编 号 批准文号 沪建设(89)第504号 沪建设(91)第363号 沪建设(91)第363号 沪建设(92)第072号 沪建设(93)第0059号 沪建建(94)第0458号 沪建建(94)第0982号 沪建建(94)第0981号 沪建建(94)第0458号 沪建建(95)第0286 号 沪建建(96)第0053 号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14年第3批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14年第3批](https://img.taocdn.com/s3/m/16c309c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e.png)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
设标准2014年第3批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
•【公布日期】2014.11.19
•【文号】国铁科法〔2014〕57号
•【施行日期】2015.02.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化
正文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工程建设标准2014年第3批)
国铁科法〔2014〕57号现公布《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 10049-2014)、《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 10115-2014)和《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工程检测规程》(TB 10430-2014)等三项行业标准,自2015年2月1日起实施。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 10049-2004)及《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 10115-98)同时废止。
以上标准由国家铁路局科技与法制司负责解释,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国家铁路局
2014年11月19日。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bcaad37ec3a87c24128c47f.png)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TS of signal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it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前言本技术规范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军峰、陈卫华、钱江、颜红慧。
第 1 页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1 总则1.1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1.2 为统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的技术标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效率和效益,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国产化,制定本技术规范。
1.3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的ATS系统的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T 12758-2004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IEEE Std. 1474.1-2004, IEEE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IEEE Std. 1474.2-2003, IEEE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用户界面要求GB/T 21562-2008 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第 2 页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IEC 62278:2002,IDT)EN 50128-2001 铁路应用-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控制技术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419dff11711cc7931b71692.png)
1 总则1.0.1 为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统一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要求,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的安全控制。
1.0.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控制必须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并应保持和持续改进安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1.0.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安全控制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指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车辆和机电设备的总称。
简称系统。
2.0.2 城市轨道交通子系统 urban rail transit sub-system指组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下一级系统。
如车站、隧道、桥梁等土建设施,轨道及车辆,供电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机电设备。
简称子系统。
2.0.3 危害 hazard可能造成公众生命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潜在因素。
亦称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2.0.4 风险 risk危害发生的频率及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组合。
2.0.5 安全 safety免除不可接受风险的状态,亦称安全性。
2.0.6 安全控制 safety control分析潜在的危害,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采取措施,使系统在实施或使用过程的风险始终处于可接受状态的行为过程。
2.0.7 危害登记册 hazard log用于记录所有已识别危害以及用于降低或消除每一项危害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的文档,该文档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实时更新。
亦称危害日志。
2.0.8 容许风险 tolerable risk可以接受的最大级别的风险。
亦称可接受风险。
2.0.9 安全论据 safety argument能够证明系统达到规定安全要求的所有规章制度、记录文档、危害分析报告、技术文件、代码等。
2.0.10 安全完整性 safety integrity在一定时间,在规定的条件下,系统或产品能够完成规定安全功能、未经授权不能改变的特性。
五、现行工程建设上海市标准(DG)
![五、现行工程建设上海市标准(DG)](https://img.taocdn.com/s3/m/e441df6c69eae009581bec7c.png)
2010-06-01
DBJ08-11-1999
6
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DG/TJ08-12-2004
7
绿地设计规程DG/TJ08-15-2009
2010-01-01
DBJ08-15-89
8
园林植物栽植技术规程(试行)DG/TJ08-18-2011
2011-10-01
143
弱电工程通用技术标准DG/TJ08-603-2002
144
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验收标准DG/TJ08-604-2002
14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检验标准DG/TJ08-605-2004
146
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06-2011
2011-08-01
DG/TJ08-606-2004
6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2
2012-09-01
DGJ08-107-2004
66
优秀历史建筑修缮技术规程DGJ08-108-2004
67
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规范DGJ08-109-2004
68
饮食行业环境保护设计规程DGJ08-110-2004
69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传输系统技术规范DGJ08-111-2004
2011-01-01
DGJ08-85-2000
45
1:500、1:1000、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DGJ08-86-2010
2010-10-01
DGJ08-86-2000
46
市政道路、排水管道产品与半成品施工及验收规范规范DG/TJ08-87-2009
47
建筑防排烟技术规程DGJ08-88-2006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https://img.taocdn.com/s3/m/93ed6029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34.png)
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铁路局•【公布日期】2014.10.30•【文号】国铁科法〔2014〕55号•【施行日期】2014.10.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技术标准2014年第3批)国铁科法〔2014〕55号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以下13项铁道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代替标准编号批准日期实施日期1 TB/T 3352-2014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不平顺谱20141030 201505012 TB/T 3353-2014 铁路隧道钢筋混凝土管片20141030 201505013 TB/T 1632.1-2014 钢轨焊接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TB/T 1632.1-2005 20141030 201505014 TB/T 1632.2-2014 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TB/T 1632.2-2005 20141030 201505015 TB/T 1632.3-2014 钢轨焊接第3部分:铝热焊接TB/T 1632.3-2005 20141030 201505016 TB/T 1632.4-2014 钢轨焊接第4部分:气压焊接TB/T 1632.4-2005 20141030 201505017 TB/T 3354-2014 铁路隧道排水板20141030 201505018 TB/T 3355-2014 轨道几何状态动态检测及评定20141030 201505019 TB/T 3356-2014 预应力中空锚杆20141030 2015050110 TB/T 3360.1-2014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第1部分:防水板20141030 2015050111 TB/T 3360.2-2014 铁路隧道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20141030 2015050112 TB/T 3181-2014 铁路运输过程中货物惯性力力值计算TB/T 3181-2007 20141030 2015050113 TB/T 1932-2014 旅客列车卫生及检测技术规定TB/T 1932-2009 20141030 20150501国家铁路局2014年10月30日。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2717c90a76e58fafbb00312.png)
3
2 地面车站和地面线路、高架车站和高架线路结构、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 边线外侧 30 米内;
3 地下车站与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 50 米内; 4 轨道交通过河湖、过河隧道和桥梁结构外边线外侧 100 米内。 2.1.22 未经批准不得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内进行下列作业: 1 新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筑物、构筑物。 2 敷设管线、挖掘、爆破、地基处理或者打井。 3 挖沙、疏浚河道。 4 其他大面积增加或者减少荷载的活动。 2.1.23 城市轨道交通应设置公共安全保护区,以及阻挡外界人、物进入的禁入 区域及防范设施。公共安全应按照区域和部位设防。 2.1.24 与列车运行有关的系统联调,应在完成行车相关区段轨道系统、供电系 统初验、冷滑试验和热滑试验合格后进行。 2.1.25 城市轨道交通建成后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方可投入载客运营: 1 不载客试运行的时间不少于 3 个月; 2 验收合格。 2.1.26 城市轨道交通的设施及设备应进行有效的维护,确保其处于安全、可靠 和正常的状态。 2.1.27 在发生故障、事故或灾难的情况下,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或依据应急 预案进行处置。
1 不应大于线路设计允许的最高速度;且车辆设计最高速度应符合线路设 计最高运行速度。
2 当有轨电车在道路上与其他交通方式混合运行时,设计允许最高速度不 应超过道路交通法规规定的最高行驶速度。
3 在站台计算长度范围内,当不设站台屏蔽门时,越站列车实际运行速度 不应大于 40km/h。
4 列车通过站台、曲线线路、道岔区、车辆段场或其他特殊地段应规定限 速。
2
2.1.9 车辆和机电设备应满足电磁兼容要求,投入使用前,应经过电磁兼容测 试并验收合格。 2.1.10 供乘客自行操作的设备,应易于识别,并应设在便于操作的位置;当乘 客使用或操作不当时,不应导致危及乘客安全和设备正常工作的事件发生。 2.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接地系统,应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使用。乘客身体 接触到的设备,其所有金属接触部分应可靠接地和有漏电保护措施。 2.1.12 城市轨道交通各场所内部空气环境、照度、室内环境污染物等进行控制 的设备设施应与工程同期建设。 2.1.1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具有消防安全能力,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应具 备乘客和相关人员安全疏散及方便救援的条件。 2.1.1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采取有效的防震、防淹、防雪、防滑、防风雨、防 雷等防止自然灾害侵害的措施。 2.1.15 城市轨道交通的基础网络设施、信息系统等网络应实行国家网络安全等 级保护制度。密码产品和密码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国家密码管理主管部门 的规定。 2.1.16 全封闭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应设置公共厕所。 2.1.17 无障碍设施工程设计应列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设计。 2.1.18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应确保相邻建(构)筑物的安全,应采取稳 妥可靠的通过人员安全措施和施工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措施,必要时应进行拆迁 或采取安全保护措施。人口稠密区域项目施工时应根据安全、环保与防灾要求 设置施工围蔽、降噪、防火与疏散等措施。 2.1.19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满足文物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 要特殊保护地区的保护要求。 2.1.20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应建立完善的工程风险监测体系和管控体系,对工程 风险的警情必须及时报送和处置。 2.1.21 应按照下列规定设置轨道交通地下和地上工程安全保护区的范围,制 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监测方案:
轨道交通地铁信号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信号系统)
![轨道交通地铁信号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信号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f9099458e9951e79a892713.png)
轨道交通地铁防灾设计信号系统●一般要求信号系统应采用成熟、先进的技术装备,满足近、远期列车不同行车间隔的运营要求。
系统接口及相关协议应与一、二、三期工程信号系统完全兼容。
1.系统构成应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易于扩展、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并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凡涉及行车安全的系统、设备必须满足故障——安全原则。
2.设备配置应有利于行车组织和运营管理,实现行车指挥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并应考虑和预留延伸线的接口条件。
选用的设备、器材应适用于哈尔滨寒冷地区的自然环境。
3.系统设备在满足功能与安全的条件下,应优先选用国内产品,需要引进的系统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国产化率。
4.所有室外设备的选用必须满足设备限界的要求,地面线路的室外设备应采取必要的防雷措施。
5.道床漏泄电阻:整体道床2.0Ω·km;碎石道床1.0Ω·km。
6.正线区段系统采用综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0.5Ω。
●遵循的规范及标准1.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2.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3.铁道部标准《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10007-2006);4.铁道部标准《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TB/T3027-2002);5.铁道部标准《铁路信号站内联锁设计规范》(TB10071-2000);6.铁道部标准《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运基信号【2010】709号文);7.国家标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8.国际无线咨询委员会标准(CCIR);9.国际电讯联盟(ITU-T)的有关建议;10.国际电工学会标准(IEC);11.国际铁路联盟UIC规程;12.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标准(IEEE);13.ATC系统引进国相关标准;14.《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15.《地铁运营安全评价标准》(GB/T50438-2007)。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通信系统).doc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通信系统).doc](https://img.taocdn.com/s3/m/59b1713a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5.png)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通信系统).doc通信通信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营指挥、运营管理、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它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为列车运行的快捷、安全、准点提供了基本通信保障。
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在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37-2005)《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范》(YD/T5089-2000)哈尔滨市有关地方法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相关标准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有关协议国际电信联盟ITU-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有关建议欧洲邮政及电信联盟CEPC最新文件及其附件电子工业协会(EIA)的有关标准●一般要求1.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进行运营管理、公务联络、提高乘客服务水平和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应能传递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并具有网络监控、管理功能。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各种信息的综合数字通信网。
2.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本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为防灾救援和事故的指挥提供通信联络。
3.通信设备的选型,应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国产设备,对于国内尚不能满足功能的设备,应进行充分比选后选择引进。
4.设计范围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线路全长2.3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2座车站,控制中心利用清滨公园控制中心(已建成)。
上海市现行建设工程地方标准.
![上海市现行建设工程地方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26f1244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20.png)
户外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安装技术规程
DG/TJ08-2076—2010。.。
2011—01—01
移动通信室内信号覆盖系统设计与验收规范
DG/TJ08—1105-2010
2011-01—01
管线定向钻进技术规范
DG/TJ08—2075—2010。。。
2010-12-01
1:500 1:1000 1:2000数字地形测量规范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规范
DG/TJ08-1202-2011
2011-08—01
脱硫石膏粉刷砂浆应用技术规程
DG/TJ08—2085—2011.。.
2011-08—01
园林绿化养护技术规程
DG/TJ08—19—2011 J..。
2011-06—01
温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技术规程
DG/TJ08-2083-2011
2012-12—01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
DG/TJ08—2114—2012.。。
2012—12—01
后张预应力施工规程
DG/TJ08—235—2012 .。.
2012-10—01
环城绿带工程设计规范
DG/TJ08—2112—2012..。
2012—10-01
滩涂促淤圈围造地工程设计规范
DG/TJ08—2111-2012...
DG/TJ08-40—2010 J..。
2010-06—01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G/TJ08—113-2009。。。
2010—06—01
基坑工程技术规范(2014年复查,应予修订)
DG/TJ08-61—2010 J。。.
2010-04—01
建设工程班组安全管理标准(2014年复查,应予修订)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局域网宽带工程技术规范》(51211-2016)【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局域网宽带工程技术规范》(51211-2016)【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9cc718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2.png)
轨道交通项目验收规范-通信
![轨道交通项目验收规范-通信](https://img.taocdn.com/s3/m/b353af8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4b.png)
8.通信8.1 总则8.1。
1 通信工程建设必须以确保通信工程建设质量为目的,以有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为依据,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的检查、检测为手段,实现相关工程的验收。
8.1.2 通信工程建设应满足轨道交通系统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以及安全生产的要求,必须符合全程全网的技术要求.8。
1.3 通信工程完成后,先要进行自检,再经过一定时间开通试运行后,确认一切工作具备验收要求,然后申报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验收。
8.1.4 验收委员会或小组,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成员必须精通技术,熟悉有关规范,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地检查、验收,对工程质量和等级做出合理的评定。
8。
1。
5 通信安装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必须编辑竣工技术文件交接管单位。
8。
1.6 通信管线安装要求需严格遵照《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82-2006第4。
1。
1~4.6。
11及申通集团下发的《通信专业管线和设备安装技术指导意见》的要求执行。
8.1.7 通信工程验收、检测所用的仪器仪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应有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的证明。
8.1。
8 通信工程质量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要求进行验收。
8。
1。
9 通信系统的机房环境建设要求应满足本规范7。
5。
1~7。
5。
3相关章节的要求.8。
2 术语8。
2。
1 传输系统 transmission system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各子系统和信号、电力监控、防灾、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和自动售检票等各种信息传输而建立的以光纤通信为主的系统网络.8.2.2 公务电话系统 executive PBX system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各部门间进行公务通话及业务联系的电话系统。
8.2.3 专用电话系统 dispatching system为控制中心调度员、车站、车辆段、停车场的值班员组织指挥行车、运营管理及确保行车安全而设置的电话系统。
2023年12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解读
![2023年12月《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96f7a4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5.png)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解读为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行业发展,近日,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交办运(2023)67号,以下简称《技术规范》)。
为便于有关各方更好地理解相关内容,切实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技术规范》制定的背景和主要内容解读如下:一、制定背景通信系统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生产和运营管理提供传输语音、数据、图像等信息业务的关键系统,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至关重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8)13号)中提出,要“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施设备运营准入技术条件,加快推动车辆、信号、通信、自动售检票等关键设施设备产品定型”。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在部分系统功能、与其他系统接口、关键设备人机界面等方面存在的运营需求体现不足、规范性不够等问题,增加了从业人员操作难度、安全风险和养护成本,也不利于网络化资源统一调度和突发事件高效联动处置,影响了运营安全和服务保障。
量和运营效率,夯实行业运营安全管理基础,在充分调研系统建设和运营现状、梳理总结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我部组织多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相关设备供应商和科研院所技术专家进行充分论证,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完善,研究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运营技术规范(试行)》,从运营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应满足的功能、性能等技术要求。
二、主要内容《技术规范》共12章和3个附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文件目的和适用范围。
说明了规范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及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构成。
二是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从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通信系统关键设备冗余、接口状态监测、信息安全、防雷接地、防水防尘性能等方面的总体要求。
三是各子系统技术要求。
从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对有线传输、无线传输等传输子系统,时钟、电源、集中录音、集中告警等支撑子系统,有线调度通信、无线调度通信、乘客信息、广播、视频监视、公务电话等业务子系统提出具体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72a259d1eb91a37f0115c5c.png)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TS of signal system in urban rail transit前言本技术规范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孙军峰、陈卫华、钱江、颜红慧。
1 总则1.1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不同形式轨道上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中地铁、轻轨、单轨、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
1.2为统一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ATS的技术标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效率和效益,推进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国产化,制定本技术规范。
1.3本技术规范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移动闭塞的ATS 系统的产品研发及工程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未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GB/T 12758-2004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IEEE Std. 1474.1-2004, IEEE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IEEE Std. 1474.2-2003, IEEE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BTC)系统用户界面要求GB/T 21562-2008 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IEC 62278:2002,IDT)EN 50128-2001 铁路应用-通信、信号和处理系统-铁路控制和防护系统软件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DGTJ08-104-2014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DGTJ08-104-2014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21efea249649b6649d74708.png)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二一四年九月十一日
龙牛网 下载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 上 海 市 城 乡 建 设 和 交 通 委 员 会 沪 建 交 [2012] 1236号文的要求,由上海 市 交 通 委 员 会、上 海 申 通 轨 道 交 通 研 究 咨询有限公司会同 相 关 单 位,在 参 考 国 内 外 有 关 标 准,广 泛 征 求 各 方 面 意 见 的 基 础 上 ,共 同 编 制 而 成 。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perationexclusiveradiosystemofurbanrailtransit DG/TJ08-104-2014 J10343-2014
主 编 单 位 :上 海 市 交 通 委 员 会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批 准 部 门 :上 海 市 城 乡 建 设 和 管 理 委 员 会 施 行 日 期 :2015 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主编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策划编辑 张平官 责任编辑 朱 勇 责任校对 徐春莲 封面设计 陈益平 出 版 发 行 同 济 大 学 出 版 社 www.tongjipress.com.cn
参 编 单 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洪 翔 纪文莉 周 晨 柏 锋 卢 滢
齐 梅 陈泽尉 袁志骞 刘 辉 张立东 —1—
郑燕燕 王大庆 刘 阮 文 杨 雁 柳 俏 主 要 审 查 人:郑国莘 占海燕 薛小平 张国芳 邹劲柏 秦 方 赵晓蓉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要求规范---(通信系统)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要求规范---(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915aa3b0d4d8d15abe234e8d.png)
通信通信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营指挥、运营管理、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它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为列车运行的快捷、安全、准点提供了基本通信保障。
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在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37-2005)《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范》(YD/T5089-2000)哈尔滨市有关地方法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相关标准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有关协议国际电信联盟ITU-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有关建议欧洲邮政及电信联盟CEPC最新文件及其附件电子工业协会(EIA)的有关标准●一般要求1.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进行运营管理、公务联络、提高乘客服务水平和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应能传递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并具有网络监控、管理功能。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各种信息的综合数字通信网。
2.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本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为防灾救援和事故的指挥提供通信联络。
3.通信设备的选型,应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国产设备,对于国内尚不能满足功能的设备,应进行充分比选后选择引进。
4.设计范围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线路全长2.3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2座车站,控制中心利用清滨公园控制中心(已建成)。
探讨轨道交通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_1
![探讨轨道交通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_1](https://img.taocdn.com/s3/m/0467b7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a.png)
探讨轨道交通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发布时间:2022-10-12T03:42:55.64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6月第11期作者:苏强[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方便民众出行,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苏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四川省成都市 610031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方便民众出行,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结合习总书记提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对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是要求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无论是由于设备发生故障、错误还是失效的情况下,亦或是电路或软件发生问题,都应具有导致减轻事故以至避免发生事故的功能。
因此,在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过程中,应以故障导向安全为原则。
通过探讨轨道交通信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期能建设出更加安全可靠,更加舒适安全的轨道交通,对于保证我国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和轨道交通事业的继续健康发展必将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轨道交通信号;可靠性;安全性1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特点根据《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文件》,我们把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根据城市交通总体发展规划的实际需要,采用车辆承载、引导运输的轨道交通结构模式,将轨道线路设置为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轨道布局专用线,并采用列车运行或单车运行的方式,实现一定客流的固定线路运输的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类型。
它通常采用电力为动力,具有运输能力大、运行速度快、安全性可靠性高、准点率高、运行成本低、节约能源、乘坐舒适快捷方便以及能够大力缓解地面交通拥挤情况,有利于提高对环境保护等优点,是“绿色出行”的首选。
而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轨道交通自动化控制的系统建设类型,主要用于保证轨道交通线路上的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最终满足轨道交通线路行车指挥与运输现代化的发展需要。
它是有效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输效率的关键性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文件
沪 建 管 [2014]756 号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关 于 批 准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专 用 无 线 通 信 系 统 技 术 规 范 》
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上海申 通 轨 道 交 通 研 究 咨 询 有 限 公 司
本规范由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 理 委 员 会 负 责 管 理,上 海 市 交 通委员会负责解释。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 二一四年九月十一日
龙牛网 下载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 上 海 市 城 乡 建 设 和 交 通 委 员 会 沪 建 交 [2012] 1236号文的要求,由上海 市 交 通 委 员 会、上 海 申 通 轨 道 交 通 研 究 咨询有限公司会同 相 关 单 位,在 参 考 国 内 外 有 关 标 准,广 泛 征 求 各 方 面 意 见 的 基 础 上 ,共 同 编 制 而 成 。
本规 范 的 内 容 为:1 总 则;2 术 语;3 系 统 组 网;4 系 统 设 置; 5 设备组成;6 系统主要功能;7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8 设备主要技 术要求;9 其他。
本规范主要对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应具备的组 网原则、系统设置要求、系统功能 和 性 能 指 标、设 备 组 成 和 技 术 要 求、配套设施和接口要求等作出 技 术 规 定,用 以 指 导、规 范 轨 道 交 通 专 用 无 线 通 信 系 统 的 规 划 、设 计 、建 设 及 升 级 改 造 。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operationexclusiveradiosystemofurbanrailtransit DG/TJ08-104-2014 J10343-2014
主 编 单 位 :上 海 市 交 通 委 员 会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批 准 部 门 :上 海 市 城 乡 建 设 和 管 理 委 员 会 施 行 日 期 :2015 年 1 月 1 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 上 海
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技术规范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主编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策划编辑 张平官 责任编辑 朱 勇 责任校对 徐春莲 封面设计 陈益平 出 版 发 行 同 济 大 学 出 版 社 www.tongjipress.com.cn
(地 址 :上 海 市 四 平 路 1239 号 邮 编 :200092 电 话 :021-65985622) 经 销 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印 刷 浦江求真印务有限公司 开 本 889mm×1194mm 1/32 印 张 1.5 字 数 40000 版 次 2014 年 12 月 第 1 版 2014 年 12 月 第 1 次 印 刷 全 国 统 一 书 号 155608·37 定 价 15.00 元
参 编 单 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主 要 起 草 人:洪 翔 纪文莉 周 晨 柏 锋 卢 滢
齐 梅 陈泽尉 袁志骞 刘 辉 张立东 —1—
郑燕燕 王大庆 刘 阮 文 杨 雁 柳 俏 主 要 审 查 人:郑国莘 占海燕 薛小平 张国芳 邹劲柏 秦 方 赵晓蓉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 2014 年 7 月
—2—
龙牛网 下载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2 3 系统组网 4 3.1 组网原则 4 3.2 网络架构 4 4 系统设置 6 4.1 业务设置 6 4.2 频率设置 6 4.3 信号覆盖 6 4.4 编号设置 7 4.5 用户配置 8 4.6 通话组设置 8 5 设备组成 10 6 系统主要功能 11 6.1 系统基本功能 11 6.2 用户终端功能 12 6.3 系统安全 14 6.4 冗余备用功能 14 6.5 无人驾驶线路的功能 15 7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6 8 设备主要技术要求 17 8.1 无线交换中心设备 17 8.2 基 站 17 8.3 光纤直放站及天馈线 18 8.4 手持台 19
本规 范 在 执 行 过 程 中,如 有 意 见 和 建 议,请 及 时 告 知 上 海 申 通轨道交通研究咨 询 有 限 公 司 (地 址:上 海 市 桂 林 路 909 号 1 号 楼 ,邮 编 :201103,Email:jiwenli@shmetro.com)。
主 编 单 位: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
本规范是在认真总结原上海市 工 程 建 设 规 范《城 市 轨 道 交 通 无线通信系统 技 术 规 范 》DGJ08-104-2004 实 施 十 年 来 的 经 验、不足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修 订。修 订 后 的 规 范 在 统 一 城 市 轨 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标 准 的 同 时,更 能 适 应 城 市 轨 道 交通对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不断变化的需求。
主编的《城 市 轨 道 交 通 专 用 无 线 通 信 系 统 技 术 规 范 》,经 我 委 审 核,现批 准 为 上 海 市 工 程 建 设 规 范,统 一 编 号 为 DG/TJ08-104 -2014,自2015年1月1日起实 施。 原《城 市 轨 道 交 通 无 线 通 信 系 统 技 术 规 范 》(DGJ08-104-2004)同 时 废 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