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三基大纲加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介入放射学三基训练题解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介入放射学教研室
陈济铭
一、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问答
1、何谓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学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它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进行诊断的学科。

2、介入放射学影像监视设备有哪些?
目前常用的影像监视设备有:
(1)直接X线透视:是指X线穿透人体后在荧光屏上成像的方法,需要暗室操作,图像质量差,不便于介入操作;
(2)间接X线透视与DSA:间接X线透视是将透过人体的X线通过光电转换器并经摄像系统传递到显示器上成像的方法,图像清晰明亮,便于观察,已基本取代了直接X线透视。

DSA是间接X线透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消除了重叠的骨骼和软组织影,血管影像更清晰,是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的监视方法;
(3)超声:使用方便和实时显像是其最大的特点,目前未发现对人体有明显的伤害作用。

作为穿刺的定位手段,有独特的优越性。

(4)CT:由于是断层影像能够使病灶显示的更加清楚,CT透视更加为介入放射学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非超声监视适应证的穿刺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

(5)MR:无射线损害,观察范围大。

开放型MR和透视技术方便了介入放射学的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介入放射学使用器材有哪些?
(1)穿刺针:是最基本的器材。

经过穿刺针建立通道后,通过导丝导入各种导管进行下一步操作;或直接经穿刺针建立的通道,采集病理组织、抽吸内容物、注入药物等。

(2)导管:是介入放射学的主要器材。

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造影导管、引流导管、球囊扩张导管等,分别用于造影、引流、扩张狭窄管腔之用。

(3)导丝: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者,均需用导丝交换法送入导管,或经导管利用导丝的
导向性能,进行选择性、超选择性插管的重要器材。

根据使用物理特性不同可分为超滑导丝、超硬导丝、交换导丝、溶栓导丝等。

(4)导管鞘:为了避免导管反复出入组织或管壁对局部造成的损伤,尤其在血管操作时避免损伤血管壁,而使用的一种器材。

(5)支架:用于对狭窄管腔支撑以达到恢复管腔流通功能。

广义上可分为内涵管和金属支架,狭义的支架,仅指金属支架。

内涵管仅用于非血管系统,金属支架可用于血管系统和非血管系统管腔狭窄或建立新的通道之用。

(6)其他:上述5种是在介入放射学中最基本的器材,也是应用最广泛的。

根据介入放射学治疗的要求还有很多特殊器材,如:下腔静脉滤器、取石网篮、激光、微波、冷冻等器材。

随着介入放射学和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将不断有新的器材被开发、应用和推广。

4、常用栓塞物质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海绵类:1)明胶海绵;2)泡沫聚乙烯醇(Ivalon)
特点:具可压缩性,被压缩后能通过内径较小的导管,到血管后再膨胀复原形成机械性栓塞,并继发血栓形成。

(2)液态栓塞物质:1)无水乙醇;2)鱼肝油酸钠;3)医用胶;4)碘油
特点:易通过导管甚至微导管注入,栓塞作用强烈持久,侧支循环不易建立。

各种液态栓塞剂栓塞机理不同。

(3)大型栓塞物质:1)金属弹簧圈;2)可脱离球囊
特点:能通过细小的导管内径,出导管后膨胀或盘曲成形,栓塞较导管直径大得多的血管或血管瘤腔。

(4)微小栓塞物质:1)微球;2)微囊
特点:可通过微导管注入,栓塞毛细血管和小动脉末梢。

根据其制作材料是否可被吸收而达到中短期或长期栓塞的效果。

各种栓塞物质因性质和栓塞的血管部位不同,达到闭塞血管、阻断血流的效果就不同,所以应根据栓塞目的选择适当的栓塞物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5、如何进行碘过敏试验?
使用碘造影剂前,应常规作碘过敏试验。

首先详细了解病人有无碘及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有碘过敏史及过敏体质者慎行过敏试验。

试验方法包括:皮内、结膜、皮下、口服、
静脉试验。

目前最常用者为静脉碘过敏试验,即抽取30%试验用造影剂1 ml静脉注射,观察15分钟,阳性者有恶心、呕吐、荨麻疹等,严重者可出现休克。

故试验时应密切观察并做好救治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碘过敏试验阴性,在造影过程中仍有可能出现严重反应,故应加强防范。

6、造影剂过敏反应有哪些表现?如何处置?
造影剂过敏反应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反应。

(1)轻度反应:面部潮红、眼及鼻分泌物增加、喷嚏、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处置措施:立即停止注射造影剂,使病人安静,密切观察,静脉应用地塞米松或非那根等H 1 受体阻滞剂。

(2)中度反应: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片皮疹等。

处置措施:立即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畅通,支气管扩张剂喷喉,应用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氨茶碱等。

(3)重度反应:休克、惊厥、昏迷、呼吸困难、心脏停搏等。

处置措施:立即行心、肺、脑复苏术。

7、介入放射学有哪些特点?
(1)具有微创性:仅通过皮肤穿刺插管、或通过生理或手术孔道插管即可进行诊断和治疗;(2)可重复性强:在一次治疗不彻底或病变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重复、多次地进行治疗;
(3)定位准确:由于所有操作均在医学影像设备导向下进行,使穿刺、插管准确到位,诊断和治疗具有较少的盲目性;
(4)疗效高、见效快:对于出血性病变、血管狭窄和其它管腔狭窄等病变,一旦介入技术成功,功效立即可见,如出血立即停止,管腔即刻开通,伴随症状马上消失。

对于一些内、外科治疗棘手的病变,如动静脉畸形、肝癌等中晚期肿瘤,介入治疗优于传统治疗;
(5)并发症发生率低:基于上述特点,介入技术造成的并发症发生率低,致命性和致残的严重并发症较少见;
(6)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对于某些病变需要多种方法,同时或序贯才能取得较好疗效,多种介入技术简便易行,而且互相干扰少,协同作用强。

8、可用于穿刺插管的路径有哪些?股动脉、肱动脉、股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点如何选择?(1)动脉穿刺插管路径: 1)股动脉;2)肱动脉;3)腋动脉;4)锁骨下动脉;5)颈动脉。

动脉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股动脉,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

髂前上嵴与耻骨联合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所在处,皮肤穿刺点常选择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通常相当于腹股沟皮肤皱褶下方1cm以内。

如进行顺行穿刺,皮肤穿刺点应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血管进针点则位于腹股沟韧带稍下方。

肱动脉穿刺也较常用,穿刺点一般选择在肘部皮肤皱褶线的稍上方、肱二头肌腱内侧搏动最明显处。

(2)静脉穿刺插管路径:1)股静脉;2)颈静脉;3)锁骨下静脉;4)肘静脉。

静脉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股静脉,穿刺点应在股动脉穿刺点的稍内侧。

颈内静脉穿刺也较常用,穿刺点位于锁骨上5-6cm,相当于甲状软骨水平胸锁乳突肌外缘。

9、试述Seldinger技术血管穿刺法。

Seldinger穿刺法,是1953年Seldinger首先采用的经皮穿刺血管插管技术,它包括两个含义:(1)操作是经皮肤穿刺进行;(2)通过导丝和导管交换的方式送入导管。

取代了以前直接穿刺血管造影或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的方法。

该穿刺插管方法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很快得到广泛应用。

Seldinger穿刺法的基本操作是:用尖刀片在穿刺处与皮纹以带针芯的穿刺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后退针,退至有血液从穿刺针尾端喷出(静脉血是缓慢溢出)时,即插入导丝,退出穿刺针,再沿导丝插入导管,并将导管插至靶血管,进行造影或介入治疗。

改良Seldinger穿刺法: 1974年,Driscoll对Seldinger穿刺法进行了改良,他以不带针芯的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血管,当针尖穿透血管前壁,进入血管腔,有血液从针尾喷出时,即停止进针,不再穿透血管后壁,然后插入导丝、导管。

改良穿刺法因不穿破血管后壁,发生血肿等合并症的机会就更少,所以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

10、介入放射学常用药品有哪些?
(1)造影剂:泛影葡胺、超液化碘油、碘必乐、优维显、欧乃派克。

(2)麻醉药:1%-2%普鲁卡因、2%利多卡因。

(3)血管收缩药:肾上腺素、加压素、血管紧张素。

(4)血管舒张药:罂粟碱、前列腺素、妥拉苏林。

(5)抗凝血药:肝素钠、华法林钠、阿司匹林、潘生丁。

(6)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

(7)止血药:维生素K、止血芳酸、鱼精蛋白、止血敏、凝血酶。

(8)抗过敏药: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异丙嗪、葡萄糖酸钙。

(9)镇静药:地西泮、苯巴比妥钠。

(10)镇痛药:哌替啶、强痛定、吗啡。

(11)抗肿瘤药物: 5-氟尿嘧啶、阿霉素、表阿霉素、丝裂霉素C、顺氯氨铂、卡铂。

(12)输液制剂:生理盐水、注射用水、5%-10%的葡萄糖溶液、低分子右旋糖酐。

介入放射室的常用药品应根据当时当地的现有品种和用药习惯而定,可以设立药品专柜,也可随时根据需要领取或购买。

11、如何进行介入放射学诊疗术前准备工作?
(1)详细阅读病历资料,认真检查病人、明确诊断,并了解重要脏器功能,是否有禁忌症。

(2)检查血、尿、粪便常规,HBsAg、HIV、HCV、RPR,胸片、心电图,凝血机制。

(3)静脉碘过敏试验和麻醉药过敏试验。

(4)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2-3天,诊疗术当天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或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

(5)高血压患者应用药物控制使舒张压降至100mmHg以下。

(6)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应尽可能予以纠正。

(7)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治疗目的、操作过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患者应注意的事项等,以消除恐惧心理,争取合作。

特别应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意外情况与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并要求签字。

(8)拟定穿刺、插管部位皮肤准备(清洁、剃毛)。

(9)术前6小时内禁食、禁饮。

(10)患者进介入手术室前肌注阿托品0.5mg及地西泮10mg或鲁米那钠0.1g。

(11)根据病情制定出最佳检查或治疗方案,包括穿刺插管途径、操作步骤、所用器材、药物剂量、并发症的预防、意外情况处理等。

12、何谓心脏病介入治疗?主要用于哪些情况?
心脏病介入治疗是指在X 线透视下,通过导管等特殊器材进入人体心脏和大血管内治疗心脏病的一种方法。

因仅需局部麻醉,操作简便,不需开胸手术和全身麻醉,患者痛苦小、风险小、术后恢复快,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如急性心肌梗死)能迅速达到血管重建,疏通闭塞血管等诸多优点,其应用日益广泛,范围也逐渐扩展至心脏病学的各个领域,目前常见的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室间隔缺损等,都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3、何谓选择性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选择性血管造影是指经皮穿刺动脉或静脉置入导管,在透视监视下将导管选择性送入靶血管内,注射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的方法,由于是向靶血管内直接注射,造影剂用量少,血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利用计算机系统将造影部位注射造影剂 不 注射造影剂进
管显影清晰,诊断质量提高,并可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操作。


管则变得十分容易,原因是原先的多弯曲经上入路变为单弯曲,导管能顶靠在下行的血管壁向上推进。

2. 导管头端的形态:目前所售的各种导管头端均已塑形,可适用于不同的动脉插管。

Cobra 导管的适用范围较广;Yashiro导管适于纡曲的肝动脉插管;Simmons导管适于腹腔干过长者。

尚可采用术中导管塑形的方法。

3. 导管跟进技术:为最常用的超选择性插管技术,当导管进入动脉分支后不能继续深入靶动脉时,可先将超滑导丝插入靶动脉,再推进导管沿导丝进入。

关键是导丝应较深地插入靶动脉,形成一定的支撑力,必要时可用超硬导丝支撑,送导管时导丝切勿跟进,撤导丝时应缓慢回抽,过快会将导管带回弹出。

当导丝可进入靶动脉而导管由于其硬度和固有的角度不能跟进时,将其撤出保留导丝于靶动脉,换用较柔软的导管。

4. 导管成襻技术:在常规方法不易超选择和手头可选择的导管型号较少时,是一种有用的技术。

主要用于主动脉一级分支过于向上、或水平开口走行较长并向上折返者。

常用Cobra 和猎人头型导管。

方法为:先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或对侧髂动脉,当导管端进入超过5cm以上时,继续旋转并推送导管,使之成襻状并由原插入的动脉退回腹主动脉内。

5. 同轴导管技术:主要用于脑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或肝动脉亚段栓塞及各系统的超选择性插管。

将外导管插至靶动脉口,内导管插入导丝一并送入,到位后抽出导丝注入造影剂观察局部血管分布走行即可。

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将微导丝头端塑形后引导入靶动脉,再推送微导管到位。

DSA的路径图(Roadmap)功能对超选择插管非常有帮助。

【注意事项】
1. 勿硬性操作和选用安全性高的器材可预防动脉内膜损伤。

2. 动脉痉挛时痉挛的动脉呈细线状,造影剂及导丝难以通过,患者常感局部疼痛,甚至虚脱。

可立即采用2%利多卡因5mL或罂栗碱30mg局部动脉内注射,多可解除痉挛。

(二)经皮穿刺活检
1. 肝活检术
【器材】
1. 细针(21-22G):只能获得细胞学标本,缺乏组织学特征。

2. 粗针(16-20G):针头以切割状更好。

能得到组织块,检出率和准确性较高,甚至可作出
肿瘤的分型和分期,但安全性不如细针。

【导向设备】
采用CT或超声主要取决于医院条件与术者的习惯。

【操作方法】
1. 病人多取仰卧位,偶尔也取斜卧、俯卧或侧卧位,以求得最佳穿刺点。

2. 用CT导向时,先作CT扫描,用以显示病灶并选择穿刺的层面。

然后将不透X 线栅格固定在靠近病变的皮肤上,再次CT扫描,选择最佳层面和穿刺点。

用光标计算进针点与病灶边缘区的直线距离,即为进针深度,同时测出进针角度。

穿刺点确定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

令病人屏住呼吸、穿刺,针刺入后再作一次CT扫描,观察针尖是否在预期最佳位置。

如果是,即可作抽吸或活检。

如果不是,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3. 用超声导向时,穿刺点确定后,皮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

固定探头,嘱患者暂停呼吸,迅速将穿刺针沿探头引导器插入肝脏,观察针尖的强回声点,确保针尖沿探头方向继续进入,直中目标。

肯定针头位置准确无误后即行活检。

4. 抽吸或切割病变组织:
(1)抽吸法: 将针芯取出,接上20ml或50ml空针筒作负压抽吸。

抽及时提拉穿刺针作上下0.5~1.0cm范围内快速穿刺数次,并作扇形移动。

始终保持针筒负压状态。

穿刺结束拔针时应停止负压抽吸,以防止将标本吸入针筒内。

标本涂片:用针筒将穿刺针中的组织细胞注射到玻片上作涂片,剩下的标本或有组织块可放入装有10%福尔马林的试管内,作石蜡包埋切片。

(2)切割法: 将切割穿刺针整体穿向病灶,针头进入病灶边缘即可,向前推进切割针针芯,然后保持针芯不动,再向前推进切割针针套。

套管前进中即将针芯沟槽内的组织切下,封存于套管与针芯沟槽内。

然后将切割针整体拔出。

切割针退出后将针芯推出,取出组织条,将其放入10%福尔马林液或无水乙醇中,送病理检查。

自动活检枪切割组织的原理与此类似,只是推进针芯进入病灶后按动枪栓,将针套快速弹射出去切割病变组织。

【注意事项】
1. 选择最短距离的经路。

2. 避开胸、腹腔以及重要的血管、胆管和胆囊。

3. 定位和穿刺时病人应保持相同的呼吸状态,一般以平静呼吸时屏住气为好,进针时应停止呼吸。

4. 肿瘤穿刺活检时,取材应选择在肿瘤边缘部分。

2. 肺活检术
【器材】
1. 细针:常用者为21-23G Chiba针;
2. 粗针:常用者为18G自动活检枪。

【导向设备】
X线增强器—电视系统;实时B型超声诊断仪;CT扫描仪;MR扫描仪。

【操作步骤】
1. 穿刺定位:穿刺定位前仔细分析病人的X线胸片、CT、MR片等影像资料,确定进针方向、深度、进针部位等。

2. 穿刺点确定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应深达胸膜,但不宜太深。

进针点应于肋间隙中点或下肋上缘。

令病人平静呼吸,穿刺针通过胸膜时屏气。

如果一次未刺中病灶,穿刺针应退至胸膜下调整方向后再穿刺。

应避免多次穿破胸膜。

1)电视透视导向:进针在透视监视下进行。

一般取水平或垂直进针,不宜倾斜进针。

透视下可根据预先估计的进针深度和方向进针。

一旦针刺入病变,可见针尖和病变随呼吸一起上下运动。

如用Chiba针则作抽吸式活检;用自动活检枪则作切割式活检。

2)CT导向:先作CT扫描,用以显示病灶并选择穿刺的层面。

然后将不透X 线栅格固定在病人胸部表面,再次CT扫描,选择最佳层面和穿刺点。

测量穿刺点与病灶边缘区的直线距离,即为进针深度,同时测出进针角度。

穿刺点确定后,将穿刺针推进到一定位置后,再CT扫描,观察针尖是否在预期最佳位置。

如果是,即可作抽吸或活检。

如果不是,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3. 标本固定和送检:将注射器内的吸取物,排出在灭菌玻片上涂片,干后,立即放入酒精乙醚液的固定缸内,送细胞学检查诊断;组织碎块取出后,放入标本固定液(通常为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送检。

【注意事项】
1. 定位时,病人平静呼吸较为合适。

2. 麻醉时不宜穿刺太深,若穿破胸膜,有可能发生气胸。

3. 穿刺胸膜时,动作应迅速,病人应屏气。

4. 穿刺针的径路必须避开叶间裂、肺大疱和肺囊肿。

5. 穿刺活检后,让病人等候1小时左右,以便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三)肿瘤消融术
【器材】
20-22G细针
【导向设备】
超声或CT为最常用导向手段。

【操作步骤】
1. 用与穿刺活检同样的方法准确定位后,常规消毒铺巾,局麻。

2. 当针尖进入肿瘤内,并核准位置后,拔除针芯。

根据病灶大小,用5-10ml注射器抽取无水乙醇,接于穿刺针尾端,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同时观察其在肿瘤内弥散情况。

较大病灶,应自病灶对侧开始注射,边注边退针至病灶穿刺近侧。

必要时行病灶多点穿刺与分点注射。

3. 注射结束后,将针芯插入,稍停片刻后将穿刺针整体撤出。

无水乙醇用量:一般根据瘤体大小而定。

小于3cm的肿瘤,一般每次注入2-8ml;大于5cm的肿瘤,每次注射10-30ml,最多不超过50ml。

每周注射2次,4-6次为一疗程。

注射过程中,如遇到以下情况应停止注射:(1)出现剧烈疼痛,暂停注射后不缓解者;(2)无水乙醇迅速向肿瘤周围血管或正常组织渗漏;(3)患者出现晕厥或烦躁不安者。

【注意事项】
1. 除同活检术外;
2. 注射速度应缓慢;
3. 注射时要注意充分,肿瘤外0.5cm处的正常组织应尽量受到弥散。

(四)肝癌的化疗栓塞术
【常用器材】
RH导管、Yashiro导管、微导管、导管鞘(带穿刺针)、超滑导丝等。

【常用化疗药物】
氟脲嘧啶、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等。

【常用栓塞剂】
1. 超液化碘油:一般用量10-20ml,常与丝裂霉素、阿霉素等混合成乳剂作为未梢栓塞剂。

2. 明胶海绵:多将其剪成条状,用手揉至长1cm、粗1-2mm后插入注射器头端注入可栓塞近端血管。

【操作步骤】
1)先行诊断性腹腔动脉/肝动脉造影(如疑有肝动脉变异则应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数目、供血动脉、动静脉瘘、门脉癌栓等。

根据造影所见作相应的介入治疗。

2)将导管插入肝固有动脉以远,尽量接近肿瘤的供血动脉支。

化疗药物稀释至150-200ml 左右经导管缓慢注入。

3)如需用碘油栓塞,则通常留1-2种化疗药,如丝裂霉素10-20mg、阿霉素20-40mg与之混成乳剂。

在电视监视下缓慢注入可见碘油乳剂进入肿瘤,使其逐渐显影。

原则上碘油剂量应用足,尽可能完全充填肿瘤,避免过多地进入非肿瘤区。

4)如果门脉主干无明显阻塞及无明显肝动脉门静脉瘘,则再用明胶海绵条作肿瘤的供血动脉栓塞,务必避免返流。

栓塞治疗完成后数分钟,再作一次肝动脉造影,观察动脉阻断的情况,是否还有肿瘤血管显示等。

如无特殊既可拔管,穿刺点压迫止血、加压包扎。

【注意事项】
1. 栓塞前必须了解门脉情况,如门脉完全阻塞不应作肝动脉栓塞。

2. 栓塞前要注意有无动脉主支瘘,如有肝动静脉主支瘘,不应作肝动脉栓塞,如有肝动脉门脉主支瘘应密切注意栓塞剂走向,务必避免栓塞剂过多地进入门脉,尤应避免栓塞剂过多地进入非肿瘤区。

3. 注射化疗药物或栓塞剂都应缓慢,并密切注意病人反应,如病人反应很重或感觉难以忍受即应停止操作。

4. 栓塞完后必须作肝动脉造影了解动脉阻断情况。

5. 如为碘油栓塞,栓塞后应作腹部摄片了解碘油分布和肿瘤充填情况,作为今后的对比。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器材】
1. 常规血管造影器材。

2. 特殊器材:导管鞘;超长,超滑和超硬导丝,可备直径0.025~0.038几种导丝;双腔球囊扩张导管,一般长度应超过狭窄段长度0.5cm~1.0cm,直径应大于X线显示的正常血管段直径1mm,常用的球囊导管为5F。

【操作步骤】
1. 先行血管造影了解血管狭窄的程度及长度。

2. 用导丝试通过狭窄段,成功后将导管跟进。

通过困难时可换用超滑或较细的导丝和导管。

腔静脉闭塞者可试用导丝硬头或房间隔穿刺针穿过,此操作应在正侧位透视下进行,以免假道形成或损伤心包。

3. 导管通过狭窄段后,先注入造影剂显示狭窄后血管情况,然后注入肝素1250U。

插入超长导丝撤出造影导管。

4. 球囊导管沿导丝送入狭窄段。

困难时可采用超硬导丝协助,或可先采用小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预扩张,再送入大球囊导管。

5. 确定球囊准确位于狭窄段后即可开始扩张术。

用5mL注射器抽取稀释为1/3的造影剂,注入球囊使其轻度膨胀。

透视下可见狭窄段对球囊的压迹。

如压迹正好位于球囊的有效扩张段可继续加压注射,直至压迹消失。

一般每次扩张持续15~30秒,可重复2次~3次。

6. 撤出球囊导管时应用20mL注射器将其抽瘪,以利于通过导管鞘。

再插入导管行造影观察。

7. 对于中心静脉狭窄者可在术前后行血管内测压,以藉比较。

对于肢体动脉狭窄者可在术前后分别测患肢血压。

8. 术后处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情况,以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病变血管的随访观察可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查。

继续抗凝治疗采用口服药物,如阿司匹林,潘生丁,双香豆素等,维持3个月~6个月。

【注意事项】
1.除普通并发症外,由于术中应用较大量肝素,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较高。

应进行有效的局部加压预防其发生。

2.腔静脉闭塞者试用导丝硬头或房间隔穿刺针穿过,应在双向调线透视下进行,以免假道形成或损伤心包。

3.扩张后血管急性闭塞多为血栓形成所致,应立即插管行溶栓治疗。

勿硬性操作,选用器材选择应恰当。

肾动脉成形术
【操作步骤】
1. 经股动脉球囊导管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