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时间

合集下载

反射发育评定-脊髓水平

反射发育评定-脊髓水平
(阳性反应消失)
4.交叉性伸展反射二 ②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立位,双下肢
伸展,在一侧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 阳性反应: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节跖(典型
的剪刀状体位)。 阴性反应:双侧下肢对刺激无反应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阳性反应消失)。
5.抓握反射*(注:加*教材上没有,不要求掌握)
出现时间:出生时,终生保持。
脑干 丘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卧位,对手掌或脚掌持续加压。 反应:手指或足趾屈曲。 出现时间:手掌抓握,出生时;足趾跖屈,妊娠28周。 消失时间:手掌抓握,出生后4~6个月;足趾跖屈,出
生后9个月。
6.惊吓反射* (注:加*教材上没有,不要求掌握) 检查方法:任意体位,突然大声地喊
叫或发出刺耳的噪声。 反应:上肢突然伸展或外展,大哭。
包括:屈肌收缩反射、伸肌伸张反射、交叉性伸展反 射、莫勒反射、抓握反射等。
1.屈肌收缩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 立位,双下肢伸展,刺激一侧足底。
阳性反应:受到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 的屈曲反应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
阴性反应:受刺激的下肢维持伸展或对恼 人的刺激快速的退缩。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1~2个月阳性反应消失。
2.伸肌伸展反射 检查方法:被检查者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一侧下
肢伸展,另一侧屈曲,刺激屈曲位的足底。 阳性反应:被刺激的下肢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 阴性反应:屈曲的下肢维持姿势不变。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阳性反应消失)
3.交叉性伸展反射一
①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头部呈中立位,侧下肢屈曲, 另一侧伸展,将伸展位的下肢做屈曲动作。 阳性反应:伸展位的下肢一,对侧下肢仍保持屈曲。 出现时间:妊娠28周。 消失时间:出生后2个月。

Brunnstrom的简介

Brunnstrom的简介
(3)下肢屈肌共同运动
髋关节屈曲是下肢屈曲共同运动的最强要素,对患者来说仰卧位屈髋非常困难。但预先将髋和膝置于轻微屈曲位时,则髋屈肌群的作用就显示出来。
屈髋时髋外展、外旋则显得次要。
髋屈曲收缩时,进行抵抗试验可显示足背屈肌的较强作用。
(4)下肢伸肌共同运动
膝关节显示较强的伸肌共同运动,常伴踝关节趾屈、内翻。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这一反射是婴儿学会翻身的必要条件,也是伸手抓物时视觉固定的基础。
6.紧张性迷路反射(屈曲协同)
紧张性迷路反射:
(静态和动态)
头部位置变动及其引起的重力方向改变,为迷路半规管所感知,其信号经延髓的前庭核,经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使四肢、躯干的肌张力紧张的反射。
俯卧位头稍前屈时;可见全身的屈曲肌张力增加,可见四肢屈曲,双下肢屈于腹下,保持臀高头低特殊姿势。
是头部位置变动时,影响四肢肌张力、眼位变化的反射。
包括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
(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表现为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
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
为日常捕获猎物的四足兽的姿势反射。
它有助于发展屈曲和伸直间的平衡,用来稳定抗重力的姿势。
(2)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是指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旋转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升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拉弓射箭姿势一样,故又成为拉弓反射。
(一)原始反射
出生后的新生儿具备了许多运动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有的正常反射又称为原始反射。
随着婴儿神经的发育及其不断完善,大部分的原始反射在一岁以后逐渐消失。
但脑部受损后这些反射又会再次出现,成为病理反射。
原始反射
1.同侧伸屈反射
2.交叉伸屈反射

14种原始反射

14种原始反射

十四种原始反射介绍什么是原始反射?原始反射是一种自动的、模式化的运动,由脑干控制,并在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情况下执行。

胎儿的运动功能是由原始反射所主宰。

这些反射发展于怀孕期内不同的阶段,它们必须得到成熟的发展,最后受基底节抑制,并且得以整合至婴儿的整个运动模式。

透过进行韵律性婴儿运动,婴儿可以逐一抑制及整合这些原始反射。

01紧张性迷路反射前倾式紧张迷路反射的姿势反射模式:当头部向前倾时,身躯、双臂及双腿会弯曲起来。

发展时间:受孕后十二周整合时间:出生后3至4个月前倾式紧张迷路反射有活性(没有整合)会出现以下困难:1、难以抬起头部,头部通常会前倾或侧倾,不在正中的位置。

2、颈部肌肉软弱3、呈现瑟缩起来的姿势4、肌张力较低,关节过度灵活5、难以举高双臂和攀爬6、眼部肌肉的运作出现困难,有斜视的倾向7、平衡出现问题,尤其是俯视的时候后倾式紧张性迷路反射反射模式:头部每一次向后倾,整个身躯会伸展,颈部、背部及腿部的伸肌的肌张力会增加。

发展时间:出生的时候整合时间:三岁之前后倾式紧张迷路反射有活性(没有整合)会出现以下困难:1、肌肉绷紧,倾向使用趾尖走路2、平衡有问题,尤其是仰视的时候3、身体协调有困难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Reflex, TLR)有助婴儿适应出生后新的引力状况,以及给他一种早期的原始反应以面对此种力量(即地心吸力)。

肌张力的变化可以刺激本体觉,反射可以让儿童练习平衡、肌张力和本体觉。

如果没有得到整合,每一次头部向后或向前摇动,都会引致肌张力的改变及令儿童在寻找其平衡中心点时感到混淆,这些儿童会难以对空间、距离、深度和速度作出判断。

多动症及注意力缺乏症的患者中紧张性迷路反射于大多是活性的,因为由此出现的低肌张力及不良的姿势,导致经由网状激活系统传至大脑皮质(尤其是前额叶大脑皮质)的刺激量不足,于是出现注意力及集中力不足。

如果恐惧麻痹反射没有被整合,紧张性迷路反射便不能得到永久性的整合。

最新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时间整理

最新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时间整理

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时间
原始反射刺激方式反应出现月龄清退月龄吸吮反射乳头或手指放人口中吸吮初生4-7个月觅食反射手拍触及一侧面脸头转向刺激侧初生4-7个月拥抱反射* 两臂外展、伸直.然后内收初生3-6个月踏步反射扶腋悬抱,足放平面迈步或向前走步初生1-2个月
交叉内收反射仰卧一腿伸直.刺激足底,或让其
迅速屈曲对侧腿先屈曲,然后伸直内收初生2-3个月
手抓握反
射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儿手心紧握,并随轻拉而越握越紧初生3-4个月
足抓握反射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儿足底前
部足趾内收,紧握初生6-9个月
躯干侧弯反射俯卧.手指或棉棒饨端沿脊柱旁
轻划躯干向朝激侧弯屈初生3个月
不对称颈
肢反射仰卧,使婴儿头迅速转向一侧同侧上下肢伸直,对侧屈曲初生3个月
站立反射悬抱.托一足.另一足背触桌边下
缘将其下肢抬到桌面初生1-2个月
注:.要儿仰卧,枪查者托婴儿背部呈半坐位,迅速将其躯干和头向后向下倾斜15°左右.婴儿出现两臂
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反射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检查与反射检查

儿童神经系统反射检查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具有一定的规律,首先出现的是原始反射,随着中脑神经的发育,原始反射逐渐消失,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矫正反应),神经系统逐渐完善出现大脑皮质水平的平衡反射原始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延髓、脑桥立直反射---反射中枢在中脑、间脑平衡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质1原始反射原始反射是人类的先天反射,又称非条件反射。

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

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人类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这些反射在应该出现是不出现或应该消失时不消失均属异常,有临床意义。

01吸吮反射 0-3月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唇与口角,或者将手指或母亲乳头插入口内。

反应:像得到食物一样主动闭口,有节律地吸吮、咽下。

意义:减弱或缺失多见于早产儿,生后窒息、外伤等脑干机能损伤,饱食后不出现,饥饿时呈亢进状态。

持续存在(6-8月后)或消失后重新出现,提示脑损伤。

02觅食反射0-3个月,一般1月左右消失。

检查方法:用手指轻触婴儿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3-4月后婴儿会学习、认知到肚子饿时,会用哭声来表达需求,觅食反射就慢慢消失了。

意义:同吸吮反射。

生后3月仍然存在为不正常,会导致易张口,舌肌后缩,颈立直差,1岁以上存在提示摄食障碍。

03拥抱反射(Moro反射)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

亢进时下肢也出现反应。

肌张力低下及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难以引出,早产、低钙、核黄疸、脑瘫等患儿此反射可亢进或延迟,偏瘫患儿左右不对称。

拥抱型为0-3个月,伸展型为3-6个月。

检查方法:共五种①落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手放在小儿后头部,将头抬起离床面30度,然后将手下落10-15度(手不离开头部);②拉手法: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拉小儿两手上提,当小儿肩部离开床面是(头不离开床面)然后突然松开。

③托法:平托起小儿,令头部向下倾斜15°;④弹足法:用手指轻弹小儿足底;⑤声法:小儿仰卧于床上,用力敲打床边附近发出声音;反应:分两型①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拇指、示指末节指间关节屈曲,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肩、前臂收拢呈拥抱状态,小儿有惊吓的表情或哭闹不安,亢进时下肢也出现与上肢相似的反应。

育儿知识:原始反射的定义

育儿知识:原始反射的定义

原始反射的定义小编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哟:如果你把手指伸进刚出生宝宝的嘴里,宝宝就会像吃奶一样吮吸起来,是不是很神奇!这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宝宝的“原始反射”行为。

原始反射的定义原始反射指人类婴儿具有的先天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随着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逐渐成熟,原始神经反射分别在出生2-5个月内逐渐消失,这一过程,说明了人类是从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

这些反射能够反映出新生儿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而当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被抑制的原始反射又会重新出现,从而出现病理反射。

新生儿常见的原始反射寻乳反射当妈妈用指尖轻触宝宝某一边的脸颊、嘴唇或嘴角时,宝宝会张口并把脸转向被碰触的那一边;若轻触其上嘴唇,宝宝的头会往后仰;轻触下嘴唇,下巴则会向下压,试图寻找碰触的来源,这些反应就是寻乳反射。

当宝宝饥饿时,寻乳反射会相当明显;当宝宝吃饱或睡熟时,寻乳反射就不明显了。

吸吮反射其实,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为了出生后立即能吸奶,嘴巴已开始运动,以练习吸吮能力。

出生后,如果妈妈将手指放入宝宝的口中,他会自然地吸吮,而且也常会吸吮自己的手,甚至直接吸吮接触到嘴唇的东西。

抓握反射当有物体接触到宝宝的手掌时,宝宝会立刻将物体握紧;若是刺激脚掌,则脚趾头会立刻向下,脚掌紧缩(脚底反射)。

很多妈妈会为宝宝表现出这样的“依依不舍”而大受感动,其实这是一种原始反射啦。

吞咽反射吞羊水是宝宝在胎儿时期就会表现出来的一种吞咽反射,其功能会随时间慢慢成熟,在快要呛入气管时,身体还会出现咳嗽反射或呕吐反射来保护。

出生后的宝宝吞咽反射已经健全,但是偶尔还是会因为溢奶或吃奶太急而有咳嗽的反应,甚至出现轻微的呕吐,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除了上述小编介绍的几种常见的原始反射之外,还有蒙洛氏反射、牵引反射、不对称颈张力反射等等。

有兴趣了解的家长可以自己上网百度下哟!听完小编的介绍,你是不是在感叹生命的神奇!突然胃痛怎么快速缓解有时候一些人会突然发生胃痛的现象,其实胃痛疾病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当出现胃痛的时候,也一定要掌握他的一些快速缓解方法,因为这样的话才能给自己减轻病痛。

反射发育

反射发育

• 又称步行反射. • 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足底着 床后,将小儿前倾,可引起自动迈步动作。 • 存在时期:0~3个月。 • 意义: 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低下或屈肌张力较高 时该反射减弱; 痉挛型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9.张口反射
• 又称掌颌反射。 • 小儿取仰卧位,检查者用两拇指同时按压其两 侧的手掌,小儿立即出现张口反应,亢进时一 碰小儿双手即出现。 • 存在时期:0~2个月。 • 意义:延迟消失提示脑损伤、 脑瘫或智力低下等。
意义: 该反射持续存在多见于痉挛型和手足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 影响患儿的正常运动发育,首先迫使无法在仰卧位或俯卧 位正常抬头。
阴性支持反射
原始反射出现及消失时间
屈肌收缩反射 伸肌收缩反射 交叉伸展反射 觅食反射 吸允反射 拥抱反射 握持反射 踏步反射 张口反射 侧弯反射 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 紧张性迷路反射 联合反应 阳性支持反射 阴性支持反射 0-2个月 0-2个月 0-2个月 0-4个月 0-4个月 0-6个月 0-4个月(手);0-10个月(足) 0-3个月 0-2个月 0-6个月 0-4个月 0-4个月 0-4个月 3-8岁 0-8个月 0-8个月
平衡反应出现及存在时间
• • • • • • • • • • • 仰卧位倾斜反应 俯卧位倾斜反应 膝手位倾斜反应 坐位倾斜反应前方 坐位倾斜反应侧方 坐位倾斜反应后方 跪立位倾斜反应 立位倾斜反应前方 立位倾斜反应侧方 立位倾斜反应后方 6个月-终生 6个月-终生 8个月-终生 6个月-终生 7个月-终生 10个月-终生 15个月-终生 12个月-终生 18个月-终生 24个月-终生
反射发育分类
一般在妊娠28周至出生后2个月内出现并存

神经反射知识

神经反射知识

踏步反射
扶婴儿腋下使其站立,躯体前倾,可引起自发踏步动作,新生儿期出现,3个月后 消失。若持续存在并出现两腿交叉、足尖落地、双下肢深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则提示脑性瘫痪。
降落伞反射
握持婴儿胸腹部呈俯卧悬空位,将婴儿突然向前下方移动,婴儿上肢伸开,手 张开,似乎阻止下跌的动作。此反射生后6〜9个月出现,终身存在。
谢谢
交叉伸展反射
仰卧位,检査者握住婴儿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按压或敲打此侧足底,可见另一 侧下肢屈曲、内收,然后伸直,检查时应注意两侧是否对称。新生儿期有此反射,1 个月后减弱,6个月后仍存在应视为异常
安置反射
扶婴儿呈直立位,将一侧胫前缘和足背抵于桌面边缘,可见婴儿将下肢抬至桌 面上。应注意两侧是否对称,岀生时即有>6周后消失。
神经反射
基本介绍
出生时即具有觅食、吸吮、吞咽、拥抱、握持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和对强光、寒 冷、疼痛等反应。其中吸吮、握持、拥抱等反射应随年龄增长而减弱,足月儿一般 于生后3~4个月消失。在新生儿或小婴儿时期,如先天性反射不出现,或表现不对 称,或3~4个月以上仍持续存在,均提示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异常。出生后2周左右出 现第一个条件反射,抱起准备喂奶时出现吸吮动作;出生2个月开始逐渐形成与视、 听、味、嗅、触觉等感觉相关的条件反射;3〜4 个月开始出现兴奋性和抑制性条件 反射。新生儿和婴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腱反射较弱,腹壁反射和提睾反射也不易引出,到1岁时才 稳定。3~4个月前婴儿肌张力较高,Kernig征可阳性,2岁以下婴幼儿 Babinski 征阳性(对称)亦可为生理现象。
拥抱反射
婴儿仰卧,检查者拉婴儿双手使肩部略微离开检查台面(头并未离开台面),此时 突然将手抽出可引出该反射,表现为上肢伸直、外展、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 状,有时伴啼哭。正常新生儿生后即有,4-5个月后消失,6个月持续存在为异常。

妇幼保健学课件婴儿神经反射与发育里程碑的评定

妇幼保健学课件婴儿神经反射与发育里程碑的评定

躯干侧弯反 射(lateral
curvature
reflex, Galand reflex)
俯卧,手指 或棉棒钝端 沿脊柱旁轻 划
反应
足趾内收、 紧握
出现 月龄
初生
躯 干 向 刺 激 初生
侧弯曲
消退 月龄 6~9个月
3个月
原始反射
常见的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 刺激方式
反应
出现
月龄
不对称颈肢 仰卧,使婴儿 同 侧 上 下 肢 初生
原始反射
常见的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
吸吮反射 (sucking reflex) 觅食反射 (rooting reflex)
刺激方式
反应
乳头或手指 吸吮 放入口中
手指触及一 头转向刺 侧面颊 激侧
出现 月龄
初生
初生
消退 月龄
3~4个月
3~4个月
原始反射
常见的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
刺激方式
拥抱反射 (Moro reflex)

扶坐竖直
3.1
4.2
6.3
4.9
独坐前倾
3.2
4.5
5.9
5.2
独坐
4.7
6.0
6.9
6.5
从卧位坐起 6.9
8.6
11.4
9.7
运动发育里程碑
婴幼儿部分运动能力的年龄特征
运动发育 成熟早 成熟中期 成熟晚期 常模年龄
期年龄 年龄
年龄

扶腋下站 3.3
4.2
5.4
4.7
扶双手站 5.1
6.6
8.9
姿势反应
✓躯干一侧抬高矫正反应 (1)髋部无紧张感或一侧异常 (2)躯干和髋部有紧张感 (3)躯干努力维持中位

新生儿出生后的原始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的原始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的
原始反射
新生儿出生后几周,身体活动的大部分都是反射行为。

有的反射会保持几个月的时间,有的则会在几周内消失。

在疾病状态下,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1、觅食反射
当拨弄婴儿面颊或嘴唇时,婴儿会将头转向你手的方向。

觅食反射帮助婴儿在吃奶时找到乳头。

起初,婴儿会左右摆头,在两侧寻找乳头,但到3周左右时,他会直接扭过头,将嘴巴凑到合适的位置开始吸吮。

觅食反射常在4个月左右消失。

吸吮反射是当你将乳头、奶嘴或手指放进婴儿口中,接触到他口腔的上腭部分,他就会自动开始吸吮。

尽管吸吮属于一种本能反应,有些婴儿刚出生时仍掌握得不是很好,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这种反射会变成宝宝得心应手的技能。

如果婴儿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或者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他会四肢大张,脖子伸长,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作出拥抱的动作。

拥抱反射在不同婴儿身上的反应程度不同,在满月前最常见,2个月左右消失。

当抚弄婴儿手掌的时候,他会迅速握住你的手指,这就是握持反射。

出生前几天,婴儿的抓握非常有力,但他并不能控制这种反射,随时可能突然将手放开。

握持反射常在5~6个月消失。

如果用手从婴儿的腋下托住他(一定要注意扶住头部),让他的脚掌落在平面上,他就会将一只脚抬起放在另一只脚前面,作出踏步的动作。

踏步反射常在2个月左右消失。

6、强直性颈反射
当婴儿的头转向某一侧时,同侧的手臂会伸直,另一侧手臂则弯曲,这就是强直性颈反射。

因为和击剑动作很像,也称“击剑姿势”,常在5~7个月消失。

新生儿有哪些原始反射

新生儿有哪些原始反射

新生儿有哪些原始反射新生儿出生后即有反射动作,称为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一般出生数月后消退。

如在新生儿期,这些反射消失或减退,说明宝宝可能患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新生儿有以下原始反射:握持反射:把手指或小木棍放在宝宝手心里,宝宝就会把手握起来,抓紧,以至于可以把宝宝的身体吊起。

拥抱反射:宝宝受惊或头部突然向下倒时,或握住宝宝双手,把宝宝悄悄抬起,又突然放下时,宝宝两手突然向前做拥抱状。

觅食反射:用奶头或手指轻触宝宝面颊,宝宝就会把头转向手指或奶头。

吸吮反射:用奶头或手指放入宝宝口中,宝宝就会开口吸吮。

观察小宝宝的感知觉新生宝宝看起来始终处于睡眠状态,似乎和外界没有过多的交流,更谈不上感应这个全新的世界。

其实不然,宝宝在出生后就有了感知觉,能够感知这个世界的变化,并对外界条件做出本能的反应,这就是为什么宝宝会因为饥饿、寒冷或尿布潮湿等原因而哭闹,因为轻柔的抚摸而甜甜微笑。

作为新爸爸的你,应该了解宝宝的感知觉发育情况,并适度地通过刺激来促进这些能力的发育。

(1)新生儿视觉新生宝宝在出生后就具有一定的视觉能力,能够感受光的存在,在光线适度的情况下能睁开眼睛。

这时的眼球能够进行无目的的运动,2周后,可以感受50厘米以内的物体,并能随着移动物体进行追随运动。

这一时期,如果对宝宝进行视觉刺激,能增强其日后的视觉能力。

新爸爸可以拿一个颜色鲜艳的小球,在距宝宝50厘米内移动小球,吸引其注意力,然后慢慢移动小球,使其目光随着小球移动。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宝宝的视觉追随能力及注意力,也可以让宝宝在视觉范围内,观察一些颜色图形简单的卡片,从而增强他的视觉分辨力。

(2)新生儿听觉有人说宝宝出生时没有听觉,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宝宝天生就具有听觉,只不过刚出生时,耳鼓腔内充满着黏性液体,妨碍了声音的传导。

随着黏性液体的被吸收,宝宝的听觉灵敏度也在逐渐提高。

新爸爸可以在宝宝睡醒后,在其耳边制造轻柔的声音,训练他的听觉定向能力。

新生儿原始反射

新生儿原始反射

反射时,婴儿会因受到惊吓且感到后方突然无依靠,造成 类似将身体向外展开后又迅速往内缩放,尤其婴儿的双手
会最为明显的出现先张开,后缩回的姿态的改变,而呈现 拥抱状。
• 动作显示意义

这是婴儿对外界刺激所作的反应,目的在于观察婴儿
神经传导路径到脊髓的原始反射以及两只手的功能是否正
常。因为有些婴儿可能会有臂神经丛麻痹,使得反射反应
婴儿2岁后出现与成人相同的足庶反射,若再出现此反射,一般是锥
体束受损害的表现。

若无反射,则可能为神经病变。

消失时间

该反射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
16 嘴角反射 Rooting
• 出现时间

0~4个月

动作显示意义

类似寻乳反射。以手指头轻点的传导刺激方
式轻轻地碰触婴儿嘴角,婴儿为了寻找刺激点来
• 觅食反射,又名寻乳反射。

出现时间

0~3个月

特征

婴儿转头至受刺激侧,并张口寻找乳头。

将婴儿头部置中,手放在前胸,以食指轻压口周围皮肤,分别触在
口角及上下唇的中央位置,婴儿会张口并转头至刺激侧,上唇受刺激时
头部会后仰,刺激下唇时下巴会垂下。

动作显示意义

寻乳反射是婴儿出生后为获得食物、能量、养分而必定会出现的求
• 出现时间 • 出生时体重超过1800克的新生儿均有
此反射。 • 特征 • 当婴儿的脚背触及桌面边缘时,会将
其腿抬到桌面上,做出类似小猫的倦缩动 作。 • 消失时间 • 出生后6~8周消失。
24 旋转反射 Rotation Reflex

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

原始反射
惊跳反射
出现时间:二到三周。

抑制时间:三到四个月。

如果不被抑制,会出现的状况:有过激表现,害羞,依赖家长,害怕陌生人,有攻击行为,害怕封闭的空间,对自我空间的认识过大,并且容易出现过敏。

磁石反射
这是有利于宝宝脚部发育的反射,会教会宝宝如何用力和如何控制肌肉。

这是非意识运动到意识运动的转折。

一旦宝宝学会控制自己的肌肉,这个反射就会自动消失。

迷路紧张反射
这个反射是教宝宝学习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肌肉。

如果不抑制,会出现的状况:身体姿态不好,平衡能力差,运动困难,空间感不好,没有条理性,弯腰,驼背,容易摔倒,不识别方向,爬行时间晚。

两栖动物反射
出现时间:四到六个月,这个反射会伴随终生。

这个反射可以帮助抑制原始反射,使得胳膊、腿可以独立活动,促进爬行和未来大运动的协调和灵活。

对称性强制颈部反射
出现时间:六到七个月。

这个反射如果不抑制,结果是宝宝不会向前爬或者出现坐着爬的情况。

非对称性强制颈部反射
如果不抑制,宝宝的运动能力会很迟缓笨拙,平衡能力差,跨越中线困难,有阅读困难。

关于原始反射的抑制:
大部分原始反射都被应在六个月内被抑制。

抑制原始反射的方法:
一、应尽量让宝宝俯卧,这个对宝宝很重要,从出生五天开始,就让宝宝学者
俯卧,并且逐渐延长俯卧时间。

二、加强身体运动,尽量多的加强宝宝的大运动训练。

三、从出生开始做抚触,尽量多给宝宝做,至少持续到六周岁。

我们鼓励终身
抚触。

发心第四章考点

发心第四章考点

第四章小结:1.新生儿出生既有一些先天性条件反射,其中有些属于原始反射,有些属于生存反射,请各举2—3个例子。

原始反射:巴宾斯基反射(3个月),手掌抓握反射(3个月),摩罗反射(3个月),游泳反射(6个月),行走反射(6—10周)。

巴宾斯基反射:当足底被抚摸时,会张开并弯曲脚趾。

手掌抓握反射:弯曲手指去抓接触婴儿手心的物体。

摩罗反射:巨大的声响或头部位置的突然变化导致婴儿向外甩胳膊,背成弓形,然后两只胳膊合抱,好像去抓什么东西。

生存反射:呼吸,眨眼,瞳孔,觅食,吮吸,吞咽。

2.新生儿已经具有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别举例说明。

⑴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经典条件反射:有机体学会以特定的方式对一个中性刺激进行反应,而该刺激通常不会引起此中反映情况。

⑵操作性条件反射:自发的反应犹豫与其相联系的正性或者负性结果而增强或者减弱的一种学习方式。

⑶习惯化:对某个刺激的反应由于该刺激的重复出现而逐渐减低。

3.能够辨别影响胎儿发育的不利因素。

⑴母亲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年龄、体重、身高、凝血素、孕史⑵孕妇的营养:营养不良导致生出的婴儿身材矮小,体重不足。

营养不良造成的影响取决于他所发生的时间。

如果是孕早期,可能会中断脊髓形成而流产。

孕晚期,可能生出小头的低体重婴儿。

营养过剩疾病⑶母亲的情绪:代谢作用的影响:处于高压力下的母亲所生出的孩子可能会多动,易怒,饮食,睡眠和排泄没有规律等。

通过血液中的化学物质沟通:⑷环境因素:物理因素:辐射化学因素:空气和饮用水的污染物、油漆、涂料毒素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酒精,阿司匹林,镇静剂,维生素。

生活方式:烟,毒,酒精第五章小结:1.动作经验对于婴儿发展的意义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动作发展的原则是由上而下,由粗到细,由中心到边缘。

动作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智力起源于动作;动作与运动视觉的发展;动作与深度知觉的发展;动作与空间定向能力的发展;动作与延迟,迂回搜寻能力的发展;精细动作与学业的发展;动作与社会性的发展。

亲子:宝宝的各种原始反射动作

亲子:宝宝的各种原始反射动作

亲子:宝宝的各种原始反射动作无意识的反射性动作就是「原始反射」假如让一个刚出生的宝宝瞬间失去平衡或是突然被巨大声响吓到时,他会立刻伸出双腿和双手,手指头用力张著,好像想抓住东西似的。

这种身体反应就是原始反射之一,称為「摩洛反射」(Moro Reflex)或「拥抱反射」。

所谓「反射」是指与个人的意识无关,仅是身体受到外界的刺激,透过神经网路所產生的动作。

而「原始」并不是指「未开化」,而是指「与生具来」的意思。

宝宝与生具有各种原始反射。

这些原始反射有的在出生后2个月会逐渐消失,有些则较晚一些消失。

在满周岁以前,大脑皮层会渐渐控制脑干,随著自主动作出现之后,原始反射就被取而代之,宝宝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出现如「用手拿眼前的东西」等以手眼协调為主要发展的运动,他开始会去尝试做各式各样的动作。

原始反射消失,代表大脑在发展原始反射為什麼会產生、之后却又消失,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

但仍有极少数的原始反射是不会消失的,一直存留到成人。

比如别人突然丢东西过来,我们当下的反应会闪开,如果把这种动作视為原始反射,我们可以了解,原始反射虽然看似消失,但在某种机缘下却又会随时出现,因此可以推想它是一种本能。

关于原始反射仍有著许许多多的未知数。

出生后,原始反射会渐渐消失,许多从胎儿期就一直持续著的运动或动作也跟著消失无踪。

在告别胎儿期的这段期间,想必在宝宝的体内一定起著某种显著的变化吧!发展理论认為,原始反射随著成长逐渐消失,脑部才得以发展,也就是说:正因為脑部的不断发展,所以抑制了原始反射。

宝宝原始反射的种类:探索口唇反射轻轻触碰宝宝的嘴部或脸颊,宝宝会将脸转向你的方向并张开嘴,做出像在找寻乳头的样子。

爬行反射如果让宝宝趴著,他们就会有踢踢双脚,向前爬行般的动作。

摩洛反射或拥抱反射巨大的声音忽然响起,或者让宝宝的头向后倾,宝宝会张开双手,做出像是要拥抱的动作。

踏步反射支撑著宝宝两腋下,并使双脚著地,宝宝便会两脚交错抬起,做出好像在踏步般的动作。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原始反射及肌张力判定




检查方法:小儿仰卧 位,检查者将小儿的 头转向一侧。 反应:小儿颜面侧上 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 而伸展,后头侧上下 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 屈曲。 存在时期:0~4个月。
检查方法:小儿呈 俯悬卧位,使头前 屈或背屈。 反应:头前屈时, 上肢屈曲,下肢伸 展;头背屈时,上 肢伸展,下肢屈曲。 存在时期:0~4个 月。

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 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本体感受器, 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亢进时下肢也出现 反应。
检查方法:小儿呈仰卧位,拉小儿双手慢 慢抬起,当肩部略微离开桌面(头并未离 开桌面)时,突然将手抽出。

反应:分为两型。 拥抱型:小儿两上肢对称性伸直外展,下 肢伸直、躯干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 呈扇形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态。 伸展型:又称不完全型,可见小儿双上肢 突然伸直外展,迅速落于床上,小儿有不 快感觉,多见3个月以上的婴儿。

检查方法:小儿 仰卧位,检查者 将小儿头部向一 侧转动。 反应:小儿的 肩部、躯干、骨 盆都随头转动的 方向而转动。



检查方法:小儿呈 仰卧位,检查者握 住小儿两下肢向一 侧回旋成侧卧位。 反应:此时小儿头 部也随着躯干转动, 并有头部上抬的动 作。
又称跨步反射,偏瘫患儿双侧不对称。 (1)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 足背抵于桌面边缘。 (2)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 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 (3)存在时期:0~2个月。

又称步行反射,臀位分娩的新生儿、肌张低 下或屈肌张力较高时该反射减弱;痉挛型 脑瘫患儿此反射可亢进并延迟消失。
(1)检查方法:扶持小 儿腋下呈直立位,使 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 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2)反应:可见负重 侧下肢屈曲后伸直、 对侧抬起,类似迈步 动作。 (3)存在时期: 0~3 个月。

新生宝宝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

新生宝宝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

新生宝宝20个常见的原始反射原始神经反射李佳颖陈蓉这几天发现朵朵爱上了洗澡,一到水里就表现得很愉悦,既然这样,何不让她开始学习游泳呢!于是在克雷姆斯兰县浴室里,她给朵朵套上游泳圈。

嗨!还没等她帮忙朵朵居然扑腾肚皮开手脚要游泳了。

“建业,咱家朵朵这么一点大就会游泳了,有培养前途!”她惊喜在对老公说。

“小陈同志,这可是小宝宝的游泳反射,不知道了吧?以后你这做妈妈的一定得多了解些常识呀!” 最近全力了解新生儿有关一回的方建业终于扬眉吐气了知识,沾沾自喜起来。

正常的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一些暂时的原始神经反射行为,这是新生儿独具的本能,是宝宝的肌体是否正常的标志。

您知道吗?原始反射指人类幼儿具有的先天先天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随着月龄的增长,神经系统的渐渐成熟,原始神经透射分别在出生2-5个月内逐渐消失,这一过程,说明了人类主要是从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模式进化而来的。

☆新生宝宝常见的原始反射觅食反射。

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可能获食。

用手指或乳头轻触新生儿的或面颊部,小儿就会将头转向脚被触摸的这一侧,可并有巴掌和吸吮动作。

这个重要的反射,能使新生儿找到和不吃吃到食物。

该反射正常在生后3~4个月时消失。

吸吮反射。

将乳头或拇指放在小儿两唇之间或口内,即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

该反射正常在生后4个月左右时消失。

握持反射。

将手指或笔杆触及小儿手心时,小儿马上将其按住不放,抓握的力量之大,足以承受婴儿的体重。

如将婴儿提升在空中可停留几秒钟。

该反射正常在生后3个月时消失,以自主抓握取代。

超过4个月还有就可能出现是神经病变。

婴儿在第一个月会常紧握拳头,但如超过两个月仍持续握拳,假如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呼吸反射。

持续性吸气与呼气。

怀孕20周的戚胎儿可有不规则的呼吸节律,每分钟30~100次,且会有呼吸暂停期中;出生时,健康的婴儿会呼吸有稳定的排便节律,尤其是睡眠时;在出生第一个月会与哭泣协调;第三个月转变到与非哭声的发声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生
3个月
站立反射
悬抱.托一足.另一足背触桌边下缘
将其下肢抬到桌面
初生
1-2个月
注:.要儿仰卧,枪查者托婴儿背部呈半坐位,迅速将其躯干和头向后向下倾斜15°左右.婴儿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呈拥抱状
对侧腿先屈曲,然后伸直内收
初生
2-3个月
手抓握反射
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儿手心
紧握,并随轻拉而越握越紧
初生
3-4个月
足抓握反射
手指或其他物体触婴儿足底前部
足趾内收,紧握
初生
6-9个月
躯干侧弯反射
俯卧.手指或棉棒饨端沿脊柱旁轻划
躯干向朝激侧弯屈
初生
3个月
不对称颈肢反射
仰卧,使婴儿头迅速转向一侧
同侧上下肢伸直,对侧屈曲
部分原始反射出现和消退的时间
原始反射
刺激方式
反应
出现月龄
清退月龄
吸吮反射
乳头或手指放人口中
吸吮
初生
4-7个月
觅食反射
手拍触及一侧面脸
头转向刺激侧
初生
4-7个月
拥抱反射
*
两臂外展、伸直.然后内收
初生
3-6个月
踏步反射
扶腋悬抱,足放平面
迈步或向前走步
初生
1-2个月
交叉内收反射
仰卧一腿伸直.刺激足底,或让其迅速屈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