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的历史由来
为什么中国军队叫八路军

为什么中国军队叫八路军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部分军队为什么叫八路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为什么中国军队叫八路军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军队叫八路军的原因中共中央在同国民党当局谈判的同时,即指示红军部队加强军政训练,作好准备,待命改编,开赴抗日前线打击日军。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和总部特务团。
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和第十五军团及陕南红军第七十四师等部编成,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辖第三四三、第三四四旅以及独立团和3个直属营,全师共1.55万人。
第一二○师由红军第二方面军所属部队和西北红军第二十七、第二十八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师,赤水警卫营和红军总部特务团编成,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辖第三五八、三五九旅以及教导团和5个直属营,全师1.4万人。
第一二九师由红军第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军及西北红军第二十九、第三十军,独立第一至四团和第十五军团骑兵团等部编成,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辖第三八五、第三八六旅以及教导团和5个直属营,全师1.3万人。
八路军总部直属队3000余人。
全军共计4.6万人。
8月25日,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通电全国,宣布正式就职。
同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宣布八路军改称为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部改为总司令部,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以后,由于八路军名声远扬,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仍沿用八路军番号,人民群众亦习惯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
八路军的简介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

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从“中国工农红军”到“八路军”、“新四军”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中共中央派代表与国民党政府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等问题多次进行谈判。
8月22日,国民党政府正式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属第二战区序列,并任命朱德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由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八路军这个名称已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国民政府令其改变番号,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仍习惯地称它为“八路军”。
1937年10月,在南方八省活动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从“八路军”、“新四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为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蓄谋发动内战。
为适应形势,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各战略区的部队都陆续进行整编,先后组成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晋察冀野战军、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等。
至1946年6月,全军共组成27个野战纵队(有的称师)及6个野战旅。
全部野战军61万人,另有地方军66万人。
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区各部队,如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
1948年11月1日,中央军委发出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通令。
《通令》规定:团和分区以上各部队,均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全军编制、番号的统一,是人民解放军实现正规化的一项重要的组织措施。
1928年南昌起义后各地工农革命武装陆续改名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国共合作抗战,中央红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部分革命武装改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路军(简称新四军);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新四军与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名称沿用至今红军的敌人是国民党。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八路军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八路军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之一,中国八路军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八路军以其坚定的信念、勇猛的战斗和独特的战术取得了重要战役的胜利。
本文将对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八路军进行简要回顾,旨在弘扬历史的荣光和英勇的战斗精神。
元旦前夕,八路军缩编为总部300余人,开始远征艰卓。
1941年3月,七团增树形,划为新编第115团。
为了保证战线能够顺利恢复,中共西北局提出“固守苏维埃,恢复民主的工作方针”,决定八路军新编第七一五团固守解放区、创办和恢复民主政权,巩固苏区根据地。
同时,八路军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编为新四军,并派遣两个师(约14个团的兵力)到华中参加抗日。
八路军以鲁西、豫鄂等地为中心,向冀、抗、热、察、晋、陕六省发展。
截至1943年,在七个军区编成288个团、31个独立旅,约30万人的兵力中,战斗面积约为35万平方公里,和30余万日寇正面作战。
八路军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以其特殊的战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胜利。
作为游击战争的主要形式,八路军采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多次打出出奇制胜的战斗。
在八路军的游击战中,战士们经常使用“打其七分,留其三分”、“以小打大,以众打寡,以巧打猛”的战术原则。
对于敌人的游击袭击,八路军善于使用伏击、袭击等战术手段,迅速消灭敌人,保护自己的安全和游击战的持续进行。
八路军不仅善于采取游击战术,还在战略和战役上展现了出色的指挥和组织能力。
八路军的最高指挥机关是军委,充分发挥集中统一指挥的优势。
八路军在实施战术的同时,还注重对敌情的分析和研究,以便选择最佳的作战时机和地点。
八路军还善于采取“百团大战”等综合战术,以配合其他抗日武装对日本侵略军发起有力攻击。
除了在战术和指挥上的出色表现,八路军的军事基地和后勤保障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八路军在抗战期间有着自己的军事基地,以便临时驻扎和补给防守。
这些军事基地不仅提供了战略布局和战术整合的便利,还为八路军的后勤保障提供了保证。
红军八路解放军

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底,人民解放军先后组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0余万人,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增加到400万人红军时期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武装起义,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
参加起义的部队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廿军,叶挺率领的第十一军第廿四师,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官教导团等,总兵力3万余人。
在土地革命初期,中央军委对全国红军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编制。
各地红军发展不平衡,编制和名称也不统一。
1930年1月,党中央制定了编组红军的计划,统一安排了部队番号,提出了“猛烈扩大红军”的口号和具体方案,这一时期,各地红军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相继成产了3个军团和十几个较具规模的军,共约10万余人,此后,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1930年8月建立红一方面军,翌年11月建立了红四方面军,1936年7月又建立了红二方面军。
在红军发展的高峰时期,曾达30余万人,其中,红一方面军14万人,红四方面军8万余人(此时红二方面军尚未建立)。
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错误领导和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影响,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长征、西征中,遭受了重大损失。
在长征之后,到达陕北的部队只剩下3万余人。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尚有8000人。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兵力42000余人,其中,一一五师15500人,一二0师14000人,一二九师13000人,同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辖4个支队,共10300人,与此同时,东北抗日联军已经发展为11个军,分为3路军,总兵力约45000人。
抗战头两年,我军有了较大的发展,1939年6月,八路军总兵力达283570人,其中,一一五师40290人,一二0师47790人,一二九师56037人,晋察冀军区97441人,陕甘宁留守兵团15689人,山东纵队2万余人。
八路军名称的由来和发展 -回复

八路军名称的由来和发展-回复八路军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重要军队,其名称的由来和发展与中国共产和毛泽东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将逐步回答这一问题。
一、名称的由来:八路军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共产的一次军事会议。
1937年,日军侵略中国北方,中国共产领导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组织反对日军的武装斗争,中国共产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建立一支与国民建立联合战线,并负责抵抗日军侵略的武装力量。
这支军队的所在地位于华北地区的山沟沟陇海铁路一带,因此被称为“八路军”。
二、八路军的发展:1. 成立初期:八路军成立初期,由毛泽东任总指挥,朱德任总司令。
他们致力于军事力量的建设和战略部署。
八路军采取游击战、点突战、攻击、反扫荡等战术,以小部队与日军进行多次碰撞。
八路军还注重发动群众,建立军民合作的抗日根据地。
2. 发展巩固:八路军在战斗中逐渐壮大并发展壮大。
他们依托抗战与地段,以军事行动与政治宣传相结合,不仅在农村建立了军事根据地,还积极发展游击队,扩大八路军的组织规模和实力。
他们还注重军队内部的训练和教育,提高了战斗力。
与此同时,八路军还与国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合作与交往。
3. 建立抗日根据地:八路军通过游击战争与隐蔽行动,建立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
这些根据地既是八路军的后方基地,也是群众的避难所。
八路军通过军民合作,开展农田改良、军事训练、医疗救护等工作,为战斗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4.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八路军的努力下,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终胜利。
八路军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为中国人民争取了和平和正义。
同时,八路军也为中国共产在抗战胜利后执政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与中国国民军队合并,共同继续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总结:八路军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一支重要军队,其名称源于中国共产的一次军事会议。
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通过游击战争和建立抗日根据地为中国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八路军在抗战结束后与国民军队合并,继续为中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八路军军史解说词

八路军军史解说词您想了解八路军发展历史吗,爱师范文收集整理八路军军史解说词,供您参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除将原来在西安的红军西北办事处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外,又相继在南京、上海、太原(后在临汾、秋林)、兰州、迪化(今乌鲁木齐)、武汉、重庆、长沙、衡阳、广州、香港、桂林、洛阳以及豫北林县等地建立了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处,在贵阳设立了交通站。
同时,中共中央在一些重要城市派驻了代表,直接领导该地区八路军办事机构的工作。
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作为八路军总部派出的联络机关,与国民党军事当局保持着必要的联系,负责洽领军饷和筹集军需物资等事宜,同时,充分利用其合法地位,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统战工作,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争取海内外各界人士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对八路军抗战的援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八路军驻陕办事处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在陕西省西安市七贤庄一号设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5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陕办事处。
林伯渠、董必武先后任中共中央代表。
伍云甫、周子健先后任办事处处长。
1946年9月10日该办事处撤消。
八路军驻晋办事处 1936年7月,应阎锡山之邀,彭雪枫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到太原对阎锡山进行统战、联络工作。
1937年3月,在太原新满城三十号设办事处。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后,改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彭雪枫任处长。
中共中央北方局、山西省工委在此秘密办公。
11月初太原失陷前夕,迁至临汾城郊,1938年初撤消。
临汾失陷后,第二战区长官部迁至陕西宜川秋林镇一带。
为继续保持与阎锡山的联络,八路军总部又设立了秋林办事处,王世英、曹言行先后任八路军驻第二战区办事处主任。
秋林办事处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撤消。
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1937年9月,国共南京谈判时正式成立,地址在南京市傅厚岗。
初期由中共中央代表博古、八路军驻南京代表叶剑英负责,后为李克农负责。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下辖三个师。
曾在抗日战争中参与太原会战、在日本占领区内发动民众一同进行游击战,设立敌後抗日根据地。
并于1940年发动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大陆敌後战场的主力。
根据资料,至1944年5月,八路军对敌作战7.4万次,歼敌79万馀人;至1945年8月,八路军已发展到90多万人。
改名後,除国民政府军委会正式命令称第十八集团军外,传统习惯上一律称八路军。
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後,八路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9月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但仍未统一名称。
直至1948年9月,中央军委发出通知全军团以上各部队均冠“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至少到1947年,国军仍将对手称为八路军而不是解放军。
[编辑本段]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初期部队作战序列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
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总部特务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王麓水、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德元、副营长胡炳云、二营营长曾国华、教导员袁子清、副营长陈祖林、参谋长杨承德、三营营长梁兴初;四连连长龙宗义、指导员陈德、五连连长曾贤生(后任谭端志)、指导员杨俊生、六连连长周志辉(后任王志华)、七连连长匡斌、八连连长龙书金(后升任副营长)、齐钉根;特务队队长夏德胜;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赵凌波、田守尧、常玉清、参谋长兰国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副主任吴信泉、参谋长卢绍武;一连指导员:黄薇;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崔田民(1937年底组建)、参谋长胡继成(37年底组建);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营长一营曾保堂、二营季光顺、三营黄寿发;教导员一营张文松、二营张襄国、三营李水清;副营长一营袁升平、二营肖思明、三营邱蔚;连长李湘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15师补充团团长彭雄、政委符竹庭(37年底组建);115师骑兵营营长刘云彪、参谋长李钟奇;二连指导员蔡顺礼(不久任骑兵营教导员);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参谋处长彭绍辉;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政训处主任黄延卿;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云甫;三营营长王祥发;714团团长顿星云、政委彭德大(38年1月组建);359旅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政训处主任袁任远;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理明;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该团转隶留守兵团);新718团团长陈宗尧,政委刘子奇(38年1月组建);719团团长贺庆积,政委陈文彬(38年1月组建);教导团团长彭绍辉(兼)、政委苏启胜;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该旅旅直转隶留守兵团);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训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该团转隶留守兵团);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许世友、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萧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
八路军简史 1937年

八路军简史1937年八路军简史1937年7月 2010-04-05 11:29:49 网友评论1 条7日卢沟桥事变。
日军突然向河北省宛平县(已撤销,并入北京市)卢沟桥附近的中国驻军发动进攻。
国民党军第29军一部奋起抵抗。
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
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发出《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平津(平为北平简称,今北京;津为天津简称)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 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出关于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工作方针,指示中共中央北方局立即与政府当局及各界领袖协商,组成坚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着手组织抗日义勇军,准备进行艰苦的游击战争。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主席团成员、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总司令朱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革军委主席团成员、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彭德怀等,为日军进攻华北致电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简称国民政府军委会)委员长蒋介石,提出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平津,保卫华北,收复失地。
表示红军将士咸愿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
9日彭德怀等红军诸将领率全体指挥员、战斗员致电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等,提出红军愿即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并为抗日前锋,与日军决一死战。
11日日本政府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
同日,日本陆军省发表公告,宣布香月清司中将为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接替田代皖一郎中将。
14日中革军委主席团发出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及加强抗日教育问题的命令。
15日中共代表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给国民党中央。
宣言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改善人民生活等3项奋斗总目标;声明中共愿为实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并待命出动。
八路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

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广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依靠根据地的人力物力,坚持了长期抗战。同时,广泛地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前线,有效地打击、牵制和吸引着大量敌军。这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也是最有力的支援和配合,对坚持全国抗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八路军对抗战的贡献
(1)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
全面抗战开始时,中共中央直接领导的军队只有5万多人(八路军4.5万,新四军1万),武器只有少量枪支,几乎没有火炮,此后又一直得不到外援,要靠战场缴获来获取装备。反观日军,装备好,机动力强。在只有“小米加步枪”的简陋条件下,八路军、新四军没有本钱打大规模正规战,除了“百团大战”这样少有的集中作战外,正确的指导方针便是发动群众打分散的游击战。因此毛泽东特别强调,八路军的“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在这个总方针下实行有条件的集中作战。”
在晋西北根据地,第一二O师官兵们克服经济困难,从1941年5月起没有一人领取津贴费。每人每日口粮由1斤6两减为1斤2两,后方机关更减为1斤。第一二O师的官兵们体谅当地老百姓脆弱的经济能力,尽量自己转运伤病员,自己背粮食、运煤,而不打扰民众。
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民众发展农业生产和其他生产事业,组织机关、学校、部队尽可能地实行“生产自救”。在陕甘宁边区,生产范围以农业、蔬菜、畜牧为主,也经营一些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这就是党史上著名的“大生产运动”。陕甘宁边区风气一开,其他各根据地凡有条件的,都起来仿效,大家靠着生产自救运动,渡过了1940至1942年的严重困难时期。
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后,设在西安市北新街

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八路军后,设在西安市北
新街
介绍
随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掌权,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于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37年改编了陕甘宁边区红军主力部队,创
建了“八路军”,总部设在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
八路军的创建,标志着抗日战争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传统
的革命军团发生了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武装力量的规模和实力大
大增强,而指挥系统也从原来简单易行的小规模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大
规模、精密的体制。
八路军以西安作为游击队的主要基地,西安城外的大量基地,抗
联的武装力量极大地加强了。
随后,八路军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有效地将日军击退,保护了国土安全,使陕甘宁边区红军得以继续发
展壮大,使八路军伟大的业绩越来越出众。
八路军由李彦宏担任总司令,由叶剑英、何英等特级将领和各支部,如第15军、第21军、第44军、第45军等组成,共有250个抗
联部队,约300多万士兵,组成了国内最大的军队。
它是红军的一支
主力,政治上是共产党的先锋,军事上最能击垮日本帝国主义的良将,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在抗日战争中有着卓越的贡献,是抗日勇
士的象征。
依靠红军的宝贵经验和良好的军事传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八路军最终赢得了胜利,为守卫“天地中华”不断作出贡献。
读书笔记摘抄八路军怎么写

读书笔记摘抄八路军怎么写在阅读有关八路军的书籍时,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以下是一份关于八路军的读书笔记摘抄,它包含了八路军的历史背景、主要战役、重要人物以及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作用等内容。
八路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改编的主力部队之一。
它成立于1937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抗日战争中的重要力量。
八路军在战争中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1. 历史背景八路军的成立是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之后。
当时,中国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国上下急需团结起来抵抗外敌。
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推动下,红军与国民党达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议,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2. 主要战役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参与了多次重要的战役,其中包括:- 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在平型关地区成功伏击日军,取得了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重要胜利。
- 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百团大战,对日军进行了大规模的破袭战,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3. 重要人物八路军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军事指挥官和政治工作者,如:- 朱德: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红军之父”。
- 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4. 作用与影响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在军事上给予日军沉重打击,还在政治上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促进了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团结。
同时,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和群众路线也为后来的解放战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八路军的历史和贡献,从而更好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作用,以及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来侵略中的英勇斗争。
这份读书笔记摘抄仅是对八路军历史的简要概述,更多的细节和故事需要通过深入阅读和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与新四军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与新四军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御日本侵略的重要历史事件,而八路军与新四军则是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两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军队。
八路军与新四军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兴起,并与其他中国军队共同抵抗日本侵略军。
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和战术来抵御侵略,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八路军成立于193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游击队组织,正式名称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第八路军”。
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主要活动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八路军采取了以农村为根据地,发动群众,打游击的战略,以减少对敌武装的压力,保持自身力量的完整性和战斗力。
他们还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采取埋伏、游击、突袭等战术,对日军发起攻击,使敌人陷入被动。
八路军的战斗不仅仅局限在军事上,他们还积极从事农村建设和民生工作,提高农民的觉悟和生活水平。
他们以农村根据地为基础,广泛开展群众运动,组织各类抗日武装,以保护和解放人民,稳定抗战局势。
八路军还与其他军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打击侵略者,为最后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四军是在八路军成立之后,于1938年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正式成立于江苏省南京。
与八路军相比,新四军主要活动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以集团军的形式进行作战。
新四军以城市抗战为主,采取运动战,阵地战等多种作战方式,与日军展开了长期的战斗。
他们还积极发动群众抗战,组织游击队和游击战争,对抗日军发起袭击,以减少日军压迫和伤害。
新四军不仅仅在战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还注重了战略、战术和政治工作的结合,对日军的削弱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们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动员民众参与战斗,广泛宣传抗战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了民众的觉悟。
新四军还成功地打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筹集和提供了大量的粮食、枪支和弹药,为抗战局势的稳定和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八路军与新四军的成立和发展,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

抗日战争中的八路军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力量之一。
八路军秉持着顽强的斗争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与敌人英勇搏斗,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民族的尊严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从八路军的组织结构、作战策略以及战略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组织结构八路军成立于1937年,最初的组织形式是以游击队为基础的武装力量。
随着战争的发展,八路军逐渐壮大,并在延安建立了总部。
八路军以军事委员会为核心领导机构,下辖军区、师团、旅团等各级组织。
军区下设若干师团,师团下辖若干旅团,通过这种分级组织,八路军实现了指挥与行动的高效协调。
二、作战策略八路军采取了灵活多样的作战策略,灵活运用游击战术,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八路军开展了广泛的群众工作,凝聚着广大民众的力量并与之密切配合,实施武装斗争。
八路军注重埋伏战术和游击战术,善于采取奇袭、伏击、诱敌深入等战术手段,有效地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三、战略影响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表现,不仅使抗日根据地得以建立和发展,也对整个抗日战争产生了重大的战略影响。
八路军坚持打游击战,给日军制造了巨大的后顾之忧,迫使日军不得不分兵驻守,削弱了其在正面战场的实力。
八路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大规模的合作作战,形成了抗日团结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中国抗战的整体作战能力。
四、八路军的重要战役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开展了许多重要战役,为中国抗战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其中,晋察冀战役是八路军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战役。
八路军在这次战役中成功地歼灭了日军的大部分进攻力量,为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五、八路军的经验与启示八路军的抗日斗争经验对今天的军事战略和战术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八路军的游击战术为后来的各国游击战争提供了借鉴,充分展示了游击战的机动性和隐蔽性的重要性。
八路军在战略上把握了敌我力量对比,善于运用有限的力量打击敌人要害,为今天的军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日组织八路军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日组织八路军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日组织:八路军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进行的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而在这场战争中,八路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主力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八路军的组织背景、战斗经历和战斗成就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组织背景八路军成立于1937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抗日游击队,由于起初规模较小,因此被称为“八路敌后抗日游击队”。
八路军由于人数较少、装备简陋,因此在战斗中以山地游击战为主。
而八路军的组织架构十分灵活,分为师、旅、团和营,每个单位都有明确的任务与职责。
此外,八路军还注重培养干部,通过严格的教育训练制度,使干部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和战斗能力。
二、战斗经历1. 渡河作战:1940年,八路军在晋察冀边区成功进行了渡河作战,迅速占领了平绥铁路要冲,打破了敌人对晋察冀的封锁,保证了边区的安全。
2. 恩平战斗:1941年,八路军发动了战略性的恩平战斗,成功破坏了日本侵华军的后勤补给线,使其无法有效开展进攻。
3. 太行战役:1943年,八路军发起了著名的太行战役,通过伏击、包围和歼灭敌人的战术,成功地保卫了山区根据地,阻止了日军对晋察冀地区的进攻。
三、战斗成就八路军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战斗成就,对于击溃日本侵略军、保卫国土和壮大抗日力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八路军有效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凭借快速的机动性和灵活的战术,不断打击日本侵略军的后方补给线,使其无法有效地进行进攻。
其次,八路军积极开展了对日军重要据点的攻击,如对敌后铁路和驻地的袭击,有效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最后,八路军通过在农村地区建立根据地,发展抗日民主政权,提供了广泛支持和保护给农民群众,动员了广大人民参与抗日斗争。
总结起来,八路军作为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抗日组织,不仅积极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正面战斗,还建立了广泛的根据地和抗日民主政权,有效壮大了抗日力量,为最终的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什么给红军取名八路军

为什么给红军取名八路军?“八路军”全称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为什么“第八路”,而不是“第七路”或“第九路”呢?是不是与当时的国军编制有关?或跟当时多少个战区有关?八路军的全称及由来抗战之前国共两党内战,直到西安事变后国共才开始第二次合作。
合作前国民党用青天白日旗,共产党用一颗红星的红旗。
抗战开始后大家认为一个中国不能用两面旗子,于是共产党临时把红星旗收起来。
所以抗战八年中国只有一面旗子,就是青天白日旗。
第二次合作时共产党的红军也不存在了,变成了八路军。
八路军是国民党的番号,有七路军、八路军、九路军、十路军,八路军是其中之一。
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共产党的八路军只是国军的一部分,军饷和弹药都是国民政府发的,朱德是八路军总司令,毛泽东和八路军没有关系。
尽管当时共产党事实上领导了八路军,但表面上不这么说,因为中国抗战只有一个系统,八路军是当时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手下的一部分,它的全称叫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路军,最高指挥是蒋介石。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
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严格的说也属于国军。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驻陕甘宁边区的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从9月11日起,按战斗序列又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3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全军共4.6万人。
改编后,主力开赴华北前线作战。
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12月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主任,统一指挥各师留守部队。
八路军为什么叫八路军

⼋路军为什么叫⼋路军 ⼋路军为什么叫⼋路军?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路军的由来,⼀起来看看。
⼋路军的由来 ⼋路军--原全称国民⾰命军第⼋路军 抗战前,国民⾰命军第⼋路军原是⼴东地⽅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师:第五⼗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师长⾹翰屏,第六⼗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撤消。
1937年8⽉22⽇,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简称⼋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
1937年9⽉11⽇,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军战⽃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路军改称第⼗⼋集团军,⼋路军总部改称第⼗⼋集团军总司令部。
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9⽉14⽇,朱德、彭德怀发布⼋路军改为第⼗⼋集团军的通令。
但此后仍习惯地称这⽀部队为“⼋路军”。
红军改编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战区司令长官阎锡⼭、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崇禧、西安⾏营代主任蒋⿍⽂、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等国民党⾼级将领纷纷电贺国民⾰命军第⼗⼋集团军朱、彭正副总司令。
李宗仁、⽩崇禧贺电“望东指之旌旗,赋同仇⽽御侮,歼朔⽅之倭寇,复失地以奏功”。
蒋⿍⽂贺电“率部抗敌,壁垒新增。
⾏见马肥苜蓿,壮秋塞之军容;酒熟葡萄,励沙场之⽃志。
扬我国威,挫彼寇焰,河⼭还我,指顾可期” 。
抗⽇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军队﹐全称国民⾰命军第⼋路军。
抗⽇战争爆发後﹐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於1937年8⽉22⽇宣布红军主⼒部队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
25⽇﹐中共中央⾰命军事委员会发出改编命令﹐宣布将中国⼯农红军第⼀﹑第⼆﹑第四⽅⾯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命军第⼋路军﹐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任弼时为政治部主任﹐邓⼩平为政治部副主任。
八路军简介

八路军简介八路军: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以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逐步形成。
7 月 15 日,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发表宣言,决定“取消红军的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8 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称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辖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
8 月 25 日,中央军委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
原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
同日,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通电就职,决心“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 9 月 6 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邓小平诸同志率领从陕西三原县云阳东进。
所属各师先后东渡黄河,向华北抗日前线进军。
9 月 11 日,第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称八路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简称集总),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1938 年12 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设立于晋东南。
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陆定一。
1943 年 9 月 8 日,彭德怀离开麻田总部,同刘伯承一起回延安。
10 日,又任命杨立三为前指副参谋长。
10 月 6 日,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于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仍沿用“前方总部”名义。
前方总部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滕代远,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副参谋长杨立三,供给部部长周玉成,政委周文龙。
八路军前总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937 年 8 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 4.5 万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八路军三个师分别以晋东北之五台山、晋东太行山、晋西吕梁山以及晋南太岳山一带为活动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壮大抗日武装。
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的曲折来历

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的曲折来历
王志刚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黑龙江)》
【年(卷),期】2010(0)8
【摘要】1937年9月6日,陕西省三原县石桥镇村外的田野上临时搭起了一处阅兵台,9000多名红军将士在这里誓师出征。
这支部队刚刚变更的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
三原誓师后,129师和先前整编的115师、120师一样,直接开赴抗日前线。
一个月后,国民政府宣布南方各省(琼崖除外)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不过,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的由来却颇费周折。
【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王志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八路军”番号暗藏玄机
2.八路军番号的由来
3.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由来始末
4.“八路军”番号暗藏玄机
5.一个特殊番号的来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路军的历史由来
八路军的历史由来
八路军--原全称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把各“路军”改编为“集团军”),并下达命令:将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
朱德改任总司令,彭德怀改任副总司令。
9月14日,朱德、彭德怀发布八路军改为第十八集团军的通令。
但此后仍习惯地称这支部队为“八路军”。
红军改编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兼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禧、西安行营代主任蒋鼎文、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纷纷
电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朱、彭正副总司令。
李宗仁、白崇禧贺电“望东指之旌旗,赋同仇而御侮,歼朔方之倭寇,复失地以奏功”。
蒋鼎文贺电“率部抗敌,壁垒新增。
行见马肥苜蓿,壮秋塞之军容;酒熟葡萄,励沙场之斗志。
扬我国威,挫彼寇焰,河山还我,指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