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水管径
中央空调冷冻水、冷凝水管径的计算

冷凝水管的设计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Q≤7kW DN=20mm de=25Q=101~176kW DN=40mm de=50Q=599~1055kW DN=80mm de=Q=1513~12462kW DN=125mm de=注:(1)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2)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
(3)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注:(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径;Q=7.1~17.6kW DN=25mm de=32Q=17.7~100DN=32Q=177~598kW DN=50mm de=60Q=1056~1512kW DN=100mm de=110Q>12462kW DN=150mm de=,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
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
机型KW6号机 3.18冷凝水管制)机型冷负荷Q(kW)管径6#数量Q≤7kW DN=20mm1Q=7.1~17.6kW DN=25mm2Q=17.8~100kW DN=32mm5Q=101~176kW DN=40mm31 Q=177~598kW DN=50mm56 Q=599~1055kW DN=80mmQ=1056~1512kW DN=100mmQ=1513~12462kW DN=125mmQ>12462kW DN=150mmde=40。
空调供回水管保温厚度标准

空调供回水管保温厚度标准
一、管道直径规格
根据空调系统的不同,空调供回水管的直径规格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空调供水管直径为DN150~300mm,回水管直径为DN100~200mm。
对于直径较小的管道,保温厚度可适当减少,而对于直径较大的管道,保温厚度则需相应增加。
二、保温材料类型
空调供回水管的保温材料类型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管道工作压力进行选择。
常用的保温材料包括:聚氨酯泡沫、橡塑保温材料、玻璃纤维棉等。
不同的保温材料具有不同的保温性能和耐久性,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三、环境温度
环境温度对保温厚度有着重要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保温厚度应适当增加,以防止热量传递;而在低温环境下,保温厚度则可适当减少,以防止冷量传递。
因此,在选择保温厚度时,需要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
四、管道工作压力
管道工作压力也是选择保温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高压管道,应选择较厚的保温层以防止压力损失和噪音产生;而对于低压管道,则可选择较薄的保温层以减少成本。
因此,在选择保温厚度时,需要考虑管道工作压力的影响。
五、管道使用年限
管道使用年限也是选择保温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短期使用的管道,可选择较薄的保温层以减少成本;而对于需要长期使用的管道,则应选择较厚的保温层以保证其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保温厚度时,需要考虑管道使用年限的影响。
综上所述,空调供回水管保温厚度标准的选择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在确定保温厚度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作出适当调整。
中央空调水系统管径选型表

150
4.冷却水管的流速宜按下表选用
管道类型 水泵出水管
水泵吸水管
接集水箱 接循环干管
循环干管
管径DN(mm) ≤250 >250 ≤100 >100 ≤250 >250 ≤250
250~500 >250
流速(m/s) 1.2~1.5 1.5~2.0 0.6~0.8 0.8~1.2 1.0~1.2 1.5~2.0 1.5~2.0 2.0~2.5 2.5~3.0
10-60
4~8
——
65
11~18
10-60
8~14
——
80
18~32
10-60
14~22
——
100
32~65
10-60
22~45
——
125
65~115
10-60
45~82
1-~40
150
115~185
10~47
82~130
10~43
200
185~380
10~37
130~200
10~24
250
380~560
9~26
200~340
10~18
300
560~820
8~23
340-470
8~15
350
820~950
8~18
470~610
8~13
400
950~1250
8~17
610~750
7~12
450
1250~1590 8~15
750~1000
7~12
500
1590~2000 8~13 1000~1230 7~11
择 量不宜超过下表限制。
70
中央空调冷冻水、冷凝水管径的计算

冷凝水管的设计通常,可以根据机组的冷负荷Q(kW)按下列数据近似选定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Q=17.7~100DN=32de=40 Q≤7kW DN=20mm de=25DN=25mm de=32Q=101~176kW DN=40mm de=50DN=50mm de=60Q=599~1055kW DN=80mm de=DN=100mm de=110Q=1513~12462kW DN=125mm de=DN=150mm de=注:(1)DN=15mm的管道,不推荐使用。
(2)立管的公称直径,就与水平干管的直径相同。
(3)本资料引自美国“McQUAY”水源热泵空调设计手册。
风机盘管机组、整体式空调器、组合式空调机组等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必须及时予以排走。
排放冷凝水管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事项:沿水流方向,水平管道应保持不小于千分之一的坡度;且不允许有积水部位。
当冷凝水盘位于机组负压区段时,凝水盘的出水口处必须设置水封,水封的高度应比凝水盘处的负压(相当于水柱温度)大50%左右。
水封的出口,应与大气相通。
为了防止冷凝水管道表面产生结露,必须进行防结露验算。
注:(1)采用聚氯乙烯塑料管时,一般可以不必进行防结露的保温和隔汽处理。
(2)采用镀锌钢管时,一般应进行结露验算,通常应设置保温层。
冷凝水立管的顶部,应设计通向大气的透气管。
设计和布置冷凝水管路时,必须认真考虑定期冲洗的可能性,并应设计安排必要的设施。
冷凝水管的公称直径DN(mm),应根据通过冷凝水的流量计算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4kg左右冷凝水;在潜热负荷较高的场合,每1kW冷负荷每1h约产生0.8kg冷凝水。
冷凝水管冷负荷Q(kW)管径Q≤7kW DN=20mmQ=7.1~17.6kW DN=25mmQ=17.8~100kW DN=32mmQ=101~176kW DN=40mmQ=177~598kW DN=50mmQ=599~1055kW DN=80mmQ=1056~1512kW DN=100mmQ=1513~12462kW DN=125mmQ>12462kW DN=15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系统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数据: 一、空调系统用水量估算: 1、 冷冻水量:0.172L/W(折合0.2L/Kal或0.6m3/TR) 2、 冷却水量:0.215L/W(折合0.25L/Kal或0.75m3/TR) 3、 冷却水补水量按冷却水循环量的1-2%计算。 二、 空调系统耗电量估算:1.1-1.4KW/TR 按不同建筑物面积估算: 旅馆0.035-0.045KW/m2 办公0.042-0.054KW/m2 商业网点:0.072-0.094KW/m2 体育馆:0.105-0.145KW/m2 商场(营业厅)0.105-0.135 KW/m2 电影院:0.046-0.059KW/m2 医院0.03-0.04 KW/m2 三、空调冷水管径选择表:(依据河北省设计院上海分院提供,浮动值不宜超过10%).
公称直径DN( mm) DN15 DN20 DN25 DN32
选用水流速(m/s) 0.6 06 0.6 0.6
过水量(T/h) 0.42 0.77 1.24 2.07 比摩阻 25mmH2O/m管道
公称直径DN( mm) DN40 DN50 DN70 DN80 DN100 DN125 DN150 DN200
选用水流速(m/s) 0.7 0.8 0.95 1.1 1.3 1.5 1.7 2.0
过水量(T/h) 3.3 6.4 12.4 20.2 41.3 64 105 242 比摩阻 25mmH2O/m管道
公称直径DN( mm) DN250 DN300 DN350 DN400
选用水流速(m/s) 2.0 2.2 2.45 2.65
过水量(T/h) 比摩阻 15mmH2O/m管道 四、空调冷凝水管径选择表: 公称直径DN( mm)
DN20 DN25 DN32 DN40 DN50 DN80 DN100 DN125 DN150
冷负荷(KW) <7 7.1- 17.7 17.7- 100 101- 176 177- 598 599- 1055 1056- 1512 1513-12462 >12463
因凝结水管为重力流,管内流速取V=0.3m/S,最小凝结水管管径不小于DN25,各管径排水量如下: 公称直径DN( mm) DN25 DN32 DN40 DN50
排水量(kg/h) 170 310 400 500 五、不同管径的排水管所能承担的不同规格的风机盘管机组的台数见下表: 风量 /台数 /排水管径
500 600 800 1000
DN25 <15 <13 <9 <7 DN32 16-29 14-24 DN40 30-38 25-32 DN50 36-64 33-53
六、循环水泵扬程的估算: 1、离心式冷水机组:蒸发器30-80Kpa 冷凝器50-80kpa 2、吸收式冷水机组:蒸发器40-100KPa冷凝器:50-140Kpa 3、风冷热泵机组蒸发器30-100Kpa 4、螺杆式冷水机组:蒸发器 40-90kpa 蒸发器60-90kpa 5、冷热盘管:20-50Kpa 6、热交换器:20-50Kpa 7、风机盘管:10-30Kpa 8、自动控制阀:30-150Kpa 9冷却塔:20-80Kpa 10、冷却塔盛水池到喷嘴高差取30Kpa 11、冷却塔喷嘴喷雾压力50Kpa 12、机房设备管线:70kpa 管道:0.2kpa/m: 循环泵扬程考虑1.1-1.2的富裕量。 七、空调风管及送回风口的风速推荐值 噪声级dB(A) NR值 主管风速(m/S) 支管风速(m/S) 侧送百叶送风口(m/S) 散流器喉部流速(m/S) 20-30 15-25 3.0-4.0 1.5-2.0 1.5-2.5 3.0-4.0 30-45 25-40 4.0-6.0 2.0-3.0 2.5-3.8 4.0-5.0 45-60 40-55 6.0-8.0 3.0-4.0 4.0-5.0 5.0-6.0
八、按不同的风口类型选取送风速度:
1、孔板下送:3-5m/S 2、条缝风口:2-4m/S 3、喷口:4-10m/S 九、按回风口不同位置选取流速: 1、房间上部:3-4m/S 2、靠近座位:1.5-2m/S 3、不靠近座位:2-3m/S 4、走廊回风:1.0-1.5m/S 十、管道保温厚度表: 1冷冻水管:(保温材料采用防潮离心玻璃棉管壳、超细玻璃棉管壳) 公称直径(mm) 15-25 32-80 100-300 >300 保温厚度(mm) 40 50 60 70 若采用福乐斯橡塑保温管(或板),管径<50为30mm,》50为35mm以上。
2、采暖水管:
1)采用矿渣棉管壳、岩棉管壳 公称直径(mm) 15-20 25-32 40-150 >150 保温厚度(mm) 30 40 50 60
2)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防潮离心玻璃棉管壳 公称直径(mm) 15-40 50-100 125-300 >300 保温厚度(mm) 30 40 50 60 3)空调风管(保温材料采用防潮离心玻璃棉管壳、超细玻璃棉管壳)室内风管保温层厚度为30mm;室外风管保温层厚度为50mm,若采用福乐斯橡塑保温板:室内风管10mm,室外风管为30mm。 人民防空工程概论 一、民防:民防通常用来描述国家在遭受空袭时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保护工业经济资源的一种功能,有时也用来表示执行这种功能的系统。在大多数国家,民防功能的范围除了应付战争灾害外,还应付和平时期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战争威胁、国家防务需求是民防系统存在的首要前提,民防系统是国家防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防的基本任务:1)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2)保护国家的经济财富。 3)在战争时期保持社会稳定,支持战争行动。 二、人民防空: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简称人防。我国的人防包括人民防空建设和人民防空斗争。 人民防空组织是由政府和军事部门共同领导的、动员全民参加的全国性组织。人防体系是一个由组织指挥、通信预警、防护系统、专业队伍等构成的,结构完整的大系统。 人民防空的基本目的是,运用伪装、掩蔽、疏散等防护手段和采取抢救、抢修等措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减少国民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1996年,江泽民签署《人民防空法》。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即热辐射、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空气冲击波和放射性沾染。 四、 化学武器的典型毒剂是沙林和V .X. 其特征是:1剧毒性:2)多样性3)空间流动性4)时间持续性5)局限性 五、 生物武器是依靠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细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和病毒等)以及用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来杀伤人员和牲畜的武器。其特征是:1)致病性2)传染性3)迟缓性4)局限性 六、 常规武器主要有:1)炮弹,如榴弹炮、迫击炮、加农炮等发射的炮弹2)飞机投掷的各种航(炸)弹3)常规弹头的导弹。 七、 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其主体均属于清洁区;其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内,最里面一道密闭门以外的部分均属于染毒区。对于允许染毒的人防工程,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以内的部分均属于染毒区。 八、 人防工程可分为:坑道式、地道式、单建掘开式和附建式(防空地下室)。按战时功能可分为:1)指挥工程2)防空专业队工程3)医疗救护工程4)人员掩蔽工程5)配套工程。 九、 人防工程防常规武器的抗力根据打击方式分为直接命中和非直接命中两类。直接命中的抗力级别按常规武器战斗部侵彻与爆炸破坏效应分为司机,即1.2.3.4级,非直接命中的抗力级别按常规武器战斗部爆炸破坏效应分为两级,即5.6级。 防核武器的抗力级别分为九级,即1、2、2B、3、4、4B、5、6、6B。人防工程对军用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气溶胶的防护(简称防化),分甲、乙、丙、丁四级。 十、 人防设计证书分甲级和乙级。甲级各专业需注册共25人,乙级各专业需注册共17人。证书有效期3年。注册周期为5年。甲级需国家人防办审批。乙级的由省级人防办审批,国家人防办备案。 十一、 人防工程战时新风量(摘自GB50225-2005)-秘密 工程类别 清洁通风【m3/(p.h)】 滤毒通风【m3/(p.h)】 一二三等指挥工程、核生化检测中心 大于等于25 大于等于7
四等指挥工程 大于等于20 大于等于5
医疗救护工程 大于等于12 大于等于5
专业队人员掩蔽工程、生产车间
大于等于10 大于等于5
一等人员掩蔽所、食品站、区域供水站
大于等于10 大于等于3
二等人员掩蔽所、区域电站控制室
大于等于5 大于等于2
警报站等其他配套工程 大于等于3 --------------- 十一、滤毒通风设计中的防化要求:(摘自GB50225-2005)-秘密 防护级别 最小通道换气次数(次/h) 主体超压(Pa) 毒剂防护剂量(mg.Min/L) Vx气溶胶
沙林 绿化氰 透过率 防护剂量(mg.Min/L) 甲级 60-80 70-100 》288 》240 《0.001 18 乙级 50-60 50-70 》144 ---- 《0.005 12 丙级 40-50 》30 》144 ---- 《0.005 6
十二、人防工程的防护级别、隔绝防护时间、隔绝防护时二氧化碳体积浓
度和氧气浓度,应符合下表规定。(摘自GB50225-2005)-秘密 注:战时需要出入的车辆掩蔽工程可无防护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