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暖通空调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冷热源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暖通空调系统工程方案设计对于一个工程设计,所选择设计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设计的优劣,是工程设计的关键;而方案的选择可以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如冷热源方案,空调方式方案、送风与回风方案、系统运行控制方案等。
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可能都有多个设计方案可供选择,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就是要通过经济技术的比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确定最好的设计方案。
一、冷热源方案在选择冷热源方案时,首先要确定冷热源的类型,是压缩式制冷还是吸收式制冷,地热泵式机组还是单冷机组加锅炉等,需要根据设备性能,建筑情况、能源政策与价格、投资及运行费用情况等决定。
其次要根据负荷大小和运行调节情况配备冷热源数量。
二、空调系统方式与空调房间气流组织形式选择空调方式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和参数要求、室外气象条件及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目前集中空调的空调方式大致可以分为全空气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全空气空调系统全空气空调系统可分为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单风管系统和双风管系统。
全空调系统适用面积较大,空间较高,人员较多的房间,以及房间温度、湿度要求较高,噪声要求较严格的空调系统。
全空气空调系统所选用的空气处理设备一般是组合式空调器,系统处理空气量大,所担负的空调面积也大。
因此,全空气空调系统对空气的过滤,消声及房间温、湿度控制都比较容易处理。
另外,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新风调节方便,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新、回风比。
过渡季节可实现全新风送风,充分利用天然冷源,可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
但是,全空气空调系统的组合式空调器占地面积比较大,风管占据空间较多,投资和运行费一般比较高。
因此,在舒适性空调中使用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全空气空调系统,一个系统不宜供多个房间的空调,因为回风系统可能造成房间之间空气污染,另外调节也比较困难。
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空调房间较多,面积较小,各房间要求单独调节。
建筑层高较低,且房间温、湿度要求不严格的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暖通工程设计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基础知识与概念理解1. 题目:请简述暖通工程设计的定义及其在建筑项目中的作用。
解析:暖通工程设计是指在建筑项目中,对供暖、通风、空调(HVAC)系统进行设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
其作用包括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保证空气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满足建筑物的使用需求等。
2. 题目:请解释“冷热源”在暖通工程设计中的含义。
解析:冷热源是暖通系统中的核心部分,负责提供建筑所需的冷量和热量。
它包括制冷机组、锅炉、热泵、地源热泵等设备。
3. 题目:简述通风系统在建筑中的主要功能。
解析:通风系统在建筑中的主要功能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包括排除室内污染物、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提供新鲜空气等。
4. 题目:请列举至少三种常用的空调系统类型及其特点。
解析:(1)中央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建筑,如办公楼、商场等。
具有系统集中、节能、运行稳定等特点。
(2)分体空调系统:适用于家庭、小型商业建筑等。
具有安装方便、灵活、易于维护等特点。
(3)多联机系统:适用于别墅、小型商业建筑等。
具有高效、节能、舒适等特点。
二、设计规范与标准5. 题目:请列举我国暖通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解析:(1)GB 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GB 50178-201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3)GB 50243-2016《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 题目:请解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关于暖通工程设计的节能要求。
解析:《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暖通工程设计的节能要求主要包括: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等。
三、设计流程与方法7. 题目:请简述暖通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解析:(1)需求分析:了解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人员密度、室内环境要求等。
(2)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确定暖通系统的类型、规模、设备选型等。
(3)系统设计: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包括空调系统、通风系统、冷热源等。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及分析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空调已经变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设计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冷热源方案的正确选择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成本、运行、能耗以及周边环境等。
基于此,本文简述了空调冷热源的作用,并分析了冷热源方案选择的原则,提出了确定方案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空调;冷热源;方案;选择在设计项目方案阶段,业主与设计人员就十分重视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冷热源的形式决定了初投资及能耗,所以,有关人员应多次进行调研与咨询。
如何结合具体的工程条件,选择合适的冷热源,已经变为设计人员与用户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它还影响着工程投资与运行能耗等。
1 简述空调冷热源的具体作用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建筑,建筑密切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的居住、娱乐及办公等都离不开建筑。
空调主要用于调节室温与改善生活环境,它的出现和应用,为人们提供了较多的便利与舒适。
在建筑中引入空调,实现了对室内气温的随时调节,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冷热源的组合使空调实现了对温度的调节。
冬季的热源为城市热网及锅炉等供热系统;夏季的冷源以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应用最广,该过程需要空调的制冷系统来完成,其能耗很大。
2 空调冷热源方案的选择依据2.1 冷热源的形式对于空调系统,冷热源十分重要,必须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现代空调系统主要以热力或电力驱动的冷水机组来作为冷源,而它们又有许多形式。
空调系统的主要热源有锅炉、热泵、热电厂及城市热网供热等。
以上的冷源与热源通过组合,可以形成很多空调冷热源方案。
所以,在设计空调时,设计人员可选用多种空调冷热源形式,同时也应重视选择冷热源方案的环节。
2.2 分析冷热源的特点(1)从技术角度来看,冷源制冷的能耗较大,进行充分考虑后发现,在技术上,电冷水机组的制冷方式优于溴化锂吸热方式,而且后期的操作和养护也很方便;热源主要采用燃气锅炉来提供热源,该技术也较成熟。
暖通空调 论文

暖通空调论文绿色建筑设计中的空调系统1.前言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地球温暖化进程的加速和全球异常气候出现周期的缩短,在人口不断膨胀,地球环境被破坏,资源估竭等问题困扰人类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关注。
“可持续性”这一定义的广泛引用来源于1987 年联全国环境与开发世界委员会报告“人类共通的地球”:所谓可持续的开发就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在需要的开发。
”这一定义所昭示的开发便是一种有节制低能耗的开发。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使人们开始反思此前的建筑发展历程,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的短短一百多年间,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中,建筑业对环境产生影响是巨大的。
2.现状建筑业是个耗能大户,据统计,全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而暖通空调所占的建筑能中的30%~50%,并且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而逐年的增加。
在可持续设计的过程中,在各种各样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的影响下,人们以减低新风量,减小空调运行功率,降低循环风机风量等等措施来降低建筑的能耗。
但是,在能耗降低的同时,也把人们的舒适程度降低到了最下限。
能耗下降了,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那就是空气品质的恶化。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人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暖通设计师们逐渐明白,要把节能和保护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以最少的能耗,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并保护大气环境,这也正是绿色建筑对暖通专业的要求。
绿色建筑就是充分利用可再生的材料和能源,亲和自然,尽量不破坏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护居住者的健康,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建筑对室内环境品质给予特别的重视。
室内环境品质包括声、光、热等诸多环境物理因素以及室内空气品质中的诸多物理、化学因素。
绿色建筑的室内环境应与地球生物圈的生态环境协调、融合。
“以人为本”的室内环境首先要满足人的生物特性,即节能和环保并不是以影响居住者的健康和降低居住者的工作效率为代价。
因此,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
暖通冷热源工程方案

暖通冷热源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暖通冷热源工程是指供热、供冷系统的集中供热、供冷系统和分户采暖、供冷系统的供热、供冷系统工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密度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对于暖通冷热源工程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科学合理地设计暖通冷热源工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方案设计1. 供热系统设计(1)供热源选择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能源供应情况、建筑热负荷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供热源。
常见的供热源有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电热锅炉、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等。
(2)配热管网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布局、热负荷需求、管网输配热的距离和输送热量等因素,设计合理的配热管网。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管网的防腐、绝热、可靠性等因素,确保管网的安全可靠。
2. 供冷系统设计(1)供冷源选择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条件、建筑冷负荷需求、能源供应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供冷源。
可以选择空调机组、冷冻水机组、地源热泵、吸收式制冷机等供冷设备。
(2)冷却水系统设计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冷负荷需求、冷却水输送距离和冷却水需求量等因素,设计合理的冷却水系统。
需要考虑冷却水管网的防腐、抗压、水质稳定等因素,确保冷却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3. 设备选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热、供冷设备。
需要考虑设备的功率大小、节能性能、运行成本、维护便捷性等因素,确保设备的稳定高效运行。
4. 节能设计在暖通冷热源工程设计中,要注重节能性能。
可以通过冷热源系统的优化设计、设备选型的合理选择、管网系统的节能设计等手段,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在暖通冷热源工程设计中,要注重安全性能。
可以通过设备选型的安全可靠性、管网系统的防腐、绝热性能、防火防爆设计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6. 自动化控制设计在暖通冷热源工程设计中,要注重自动化控制性能。
可以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实现对供热、供冷系统的自动化调控,确保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
7. 环保设计在暖通冷热源工程设计中,要注重环保性能。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分析-风系统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风系统 案例3:
经验: ➢ 暖通工种与建筑工程对各种送、回风口及排风口的大小, 净面积,安装位置及做法在互提资料时,应详细交待清楚。 ➢ 在建筑详图画好之后,暖通人员应校核其净面积是否满 足要求,千万不要疏忽。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风系统
设计小知识:空调设计时控制噪声的重点。
1。记住噪声源
对策:把风机盘管的出风口用白铁皮 (或玻璃 纤维布)和罩子的出风口连接在一起就解决了。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风系统
案例8:
现象:某办公室,吊顶内均匀布置 风机盘管,送、回风口采用了同样 尺寸的散流器,结果室内温度梯度 大,热风下不来,如图所示。
原因:由于送、回风口太接近, 有一半的送风量直接吸入回风口, 造成短路。
对策:对已建工程只能更换净面积大的百叶,扩大管道出口,降低排风 管风速,加了两个消声弯头,并作吸声处理,结果降为65~70dB(A)。
注意风口百叶结构对风速的影响!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风系统 案例3:
经验: ➢ 对通风工程,厨房排风最好采用离心风机,风管风速控制 在8~10m/s,排风口风速不得大于6m/s。 ➢ 火灾时离心风机即可作为排烟风机,安全可靠。 ➢ 除非万不得已,厨房排风不要采用轴流风机。因为它本身 噪声高,长期排高温气体,效率也差。
经验:公共建筑中常用低速定风量空调系统,回风的方式,应视空调对 象的具休情况而定。如高级宾馆的门厅大堂、舞厅,大型商场,大宴会 厅,保龄球场等可采用集中回风方式。而对小商店,小餐厅、小客厅及 小间的游艺室等,因其间隔多,且易改变,应采用有回风管道的均匀回 风方式。使每一间隔内有良好的送排风系统。
暖通空调设计案例——风系统
设计小知识:空调设计时控制噪声的重点。
暖通空调低碳节能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

Ca s e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HVAC L o w- c a r b o n En er g y Te c h n o l o g y
■ 张佳 兵 ● Z h a n g J i a b i n g
运 行 时 间 , 从而 减 少 空 调 运 行 能 耗 。
本系统采用一机两用的螺 杆式 热泵机组 ,既能在夏 季制 冷 ,又 能 在 冬 季 供 暖 。夏 季 制 冷 时 ,提 供 7 ℃~
1 2 ℃ 的 水 , 其 单机 容量 大 约 为 7 0 0 k w , 耗 电量 大约 为l 2 5 k w ,得 出 的制 冷 性 能 指 数 为 5 . 6 。 在冬 季 供 暖 时, 提供4 5 ℃ ~4 0 ℃的水, 其单机容量大约为7 7 0 k w , 得 出供暖性 能指数 为4 . 8 。采用两 台容量为9 O m / h 的 闭式 冷 却 塔 , 以均 衡 热 量 吸 收 与排 放 的波 动 , 维
【 关键 词】暖通 空调 系统 低 碳节能技 术 变频调速 热 回收
通 风 可 再 生 能 源
经 统 计 ,某 项 目室 内 温度 低 于 3 O ℃且高于1 5 ℃
的时间为 1 3 2 0 h , 占总工作 时间的9 0 % 以上。其 中, 极 个别房间在少数时间 内温度 高于3 0 ℃。过渡季节
【 摘 要】本文以某项 F l 为例, 探讨 了在其 空调 系统 中应 用的 低碳 节能技术 。从空调冷热源系统 、变频调速 、热 回收、 置换 式通 风 、多元通 风、可再生能源利 用等方面 ,对 其节 能技 术进 行 了具体的研 究与分析 。并 对该项 目的室 内空气 质量 、能耗情况进行 了分析 ,证明 - 厂 其节能效果比较显著 。
某星级酒店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调试问题分析张燕

某星级酒店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调试问题分析张燕发布时间:2021-10-26T06:35:03.2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2期作者:张燕[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档次酒店建设日益增多深圳机场航空城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档次酒店建设日益增多。
如何更好的满足酒店需求及合理优化系统设置是暖通设计人员应当仔细研究的问题。
本文结合深圳某星级酒店项目实例,对星级酒店暖通空调系统设计与调试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星级酒店;暖通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调试1、某星级酒店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案例1.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设计内容包含酒店和配套裙房以及精品公寓两个部分。
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规划设计为1栋高层建筑(分为1栋A座酒店、1栋B座公寓),1栋裙房为二层,主要功能为酒店大堂、餐厅、厨房、宴会厅、多功能厅、游泳池等,1栋-A座三~十三层为酒店客房;1栋-B座三~十四层为服务式公寓,地下室为二层,地下二层为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主要为机动车库、设备用房及酒店厨房。
人防工程设于地下二层。
其中A座酒店客房层高3.8米,共十三层总高度57米,B座公寓层高3.3米,共十四层,总高度52米,总共468间客房。
该地区夏热冬暖,其年平均温度在23℃左右。
1.2、空调冷热源设计本酒店采用中央空调系统,总冷负荷为4591kW(约1305RT),空调面积冷指标为173W/m2。
采用2台制冷量为1934kw(550RT)的离心式制冷主机和一台制冷量为957kW(272RT)带全部热回收功能的螺杆式冷水机组作为冷源,回收的空调冷凝热作为酒店生活热水预热用。
制冷机房位于地下一层,设计选用5台250m3/h开式横流冷却塔,其中,螺杆机与冷却塔一一对应,离心机组与冷却塔一对二搭配。
冷却塔位于酒店塔楼屋顶。
本项目的冬季空调热负荷为2276kW,空调面积冷指标为80W/m2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任务
掌握冷热源工程的 基本原理和设计方 法
熟悉冷热源工程的 设备选型和安装要 求
掌握冷热源工程的 运行管理和维护保 养
提高冷热源工程的 节能减排和环保意 识
课程设计的要求
掌握冷热源工 程的基本原理
和设计方法
熟悉冷热源工 程的相关标准
和规范
具备独立完成 冷热源工程设
计的能力
具备团队合作 和沟通能力, 能够与其他专 业人员协同工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冷热源工程课程 设计的步骤和方 法
确定设计题目
确定设计题目的范围和方向
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当 前研究热点和趋势
结合自身兴趣和特长,确定设 计题目
设计题目应具有创新性和可行 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进行方案设计
确定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目的和需求
收集资料: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和案例
方案构思:根据设计目标和资料进行方案构 思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践过程:详细描述实践过程中的 操作步骤和遇到的问题
改进建议:根据实践效果提出改进 建议,以提高冷热源工程的效率和 效果
冷热源工程课程 设计的成果和评 价
设计成果的整理和展示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图纸、计 算书、报告等
展示方式:PPT、视频、实物 模型等
成果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 价、用户评价等
冷热源工程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智能化:采用智能控制技术,提高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集成化:将冷热源设备与建筑结构、暖通空调系统等集成设计,提高系统整体性能 绿色建筑:采用绿色建筑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建筑舒适性和健康性
冷热源工程课程 设计的目的和意 义
北京某数据中心办公楼暖通空调设计案例分析

北京某数据中心办公楼暖通空调设计案例分析介绍了北京某数据中心办公楼空调冷热源的选择,水系统、风系统的设计,采取的节能措施及通风防排烟系统设计,总结了办公楼空调通风系统设计的特点,分析了该设计存在的不足。
标签:变风量空调系统;定风量空调系统;空调水系统;通风及防排烟;自动控制1 工程建筑概况本项目位于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建筑面积为121008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下三层,地上四层,其中地下三层为汽车库,设备用房,地下一、二层为数据中心及其附属配套用房;地上一层至四层为数据城堡及其为数据中心服务的办公、会议、休息等用房,本项目数据机房部分的通风及空调系统由分包设计。
2 设计参数2.1 室内设计参数(见表1)2.2 室外设计参数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4℃,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6.9℃,夏季空调日平均温度30.5℃,室外平均风速1.6m/s,大气压力98.82hPa。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1℃,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9%,室外平均风速2.1m/s,大气压力100.9kPa。
3 空调系统3.1 冷热源的选择设计中对每一个空调房间进行了逐时逐项冷负荷及热负荷计算,空调计算冷负荷(不含数据机房空调冷负荷)为3024kW,冬季热负荷为2795kW。
结合办公建筑特性,即用电高峰时段空调负荷大,其余时间负荷小的场合,本项目冷源方案采用冰蓄冷系统,热源系统采用燃气锅炉。
冰蓄冷系统采用部分蓄冰模式,采用制冷主机上游、蓄冰盘管下游的单级泵串联系统,储冰量为33%;选用两台空调时制冷量791kW、制冰时制冷量524kW的电制冷双工况冷水机组(蓄冰系统用);能效比COP值为制冰时3.61,空调时5.10;考虑到数据城堡需全天24h 空调,同时配有一台基载主机,制冷量为1020kW。
能效比COP值为5.13。
冰蓄冷系统二次冷剂为:25%乙烯乙二醇溶液,空调供回水温度为7/12℃。
双工况主机充冷工况参数:溶液温度:-6.5/-2.5℃;冷却水供回水温度:32/37℃;运行时间:8h(23: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