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复习题
经济学基础 复习题
![经济学基础 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6e522f5901020207409cbf.png)
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 C )A.欲望的无限性B.资源的无限稀缺C.资源的相对有限D.欲望的相对有限2、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整个经济如何实现最大化D.国民收入的决定3、如果X商品价格上升,引起Y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则( A )A.X与Y是替代商品B.X与Y是互补商品C.X与Y是独立品D.X与Y无法确定4、当汽车油价急剧上涨时,对汽车的需求将( A )A.减少B.保持不变C.增加D.以上都有可能5、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5%,需求量变动10%,说明该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为( B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单位弹性D.无限弹性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 D )A.需求量的增加超过5%B.求量的增加小于5%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7、如果价格上升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2%,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A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具有单位弹性D.完全无弹性8、对于一种商品,消费者想要的数量都已有了,这时( D )A.总效用为零B. 边际效用小于零C. 边际效用最大D.总效用最大9、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 B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C.溢出效应D.挤出效应10、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 )A.成本增加B.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了C.产量提高了D.以上都不对11、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的各点代表( D )A.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12、一般地,若厂商的价格低于( B )时它将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固定成本D.边际成本13、一个垄断厂商要取得最大利润( D )A.可以自由定价B.可以在缺乏弹性的部分自由定价C.可以在富有弹性的部分自由定价D.必须使MR=MC14、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 D )A.工资B.利润C.地租D.利息15、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C )A.总产量会一直增加B.总产量会一直减少C.总产量先增后减D. 总产量先减后增16、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A.价值理论B.价格理论C. 生产理论D.分配理论17、如甲商品价格下降引起乙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 B )A.甲与乙为替代品B.甲与乙为互补品C.甲为高档品,乙为抵挡品D.乙为高档品,甲为底挡品18、需求法则之所以成立是因为( C )A.替代效应的作用B.收入效应的作用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D.以上均不对19、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表示( B )A.在此价格上生产者无法收回生产成本B.在此价格上供给量大于需求量C.消费者愿意按此价格购买所有商品D.在此价格上需求量大于供给量20、某地区的居民收入从去年的200亿元上升到今年的220亿元,对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了20%,此种商品是( A )A.奢侈品B.必须品C.低等品D.吉芬商品2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 B )A.实际所得B.主观感受C.没有购买的部分D.消费剩余部分22、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A )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和价格D. 以上都包括23、收益是指( C )A.成本B.利润C.成本加利润D.成本减利润24、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的各点代表( D )A.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25、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是( D )A.广告促销B.降价促销C.涨价盈利D.降低成本26、下列哪一个行列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D )A.飞行行业B.服装行业C.香烟行业D.玉米行业27、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 D )A.10%B.30%C.1/2D.228、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5%,那么该商品的需求( D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无弹性D.单位弹性29、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C )A.完全竞争市场B.垄断市场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30、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3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A )A.必须作出选择B.人们的生活水平会不断下降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配置资源D.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来买32、如商品甲和商品乙是替代品,则甲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 D )A.甲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甲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乙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乙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3、需求法则之所以成立是因为( C )A.替代效应的作用B.收入效应的作用C.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D.以上均不对34、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期价格上升( C )A.多于5元B.少于5元C.等于5元D.以上都不对35、劣等品足球的收入弹性( C )A.等于0B.大于0C.小于0D.大于136、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这两种商品是( A )A.完全替代B.可以替代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37、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B.为正值,且不断减少C.为负值,且不断增加D.为负值,且不断减少38、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 )A.成本增加B.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了C.产量提高了D.以上都不对39、等产量曲线是指这条曲线的各点代表( D )A.为生产同样产量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的比例是不能变化的B.为生产同等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C. 不管投入各种要素量如何,产量总是相D.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40、一般地,若厂商的价格低于( B )时它将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平均固定成本D.边际成本4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 B )A.大于1B.大于0小于1C.等于1D.为0二、名词解释1. 供给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映程度。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6f8bd09c281e53a5802ffbb.png)
第一章绪论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B. 欲望满足的需要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D. 选择的需要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C. 经济体制D. 资源利用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 价格决定B. 产量决定C. 成本决定D. 利润决定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A. 收入决定B. 物价水平C. 经济增长D. 厂商均衡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经济模型B.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C.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D. A、B、C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B. 市场价格C. 需求价格D. 最低价格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 需求量减少D. 需求减少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D. 商品自身的价格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B. 需求C. 价格D. 均衡价格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B. 向右方移动C. 不变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B. 供给量减少C. 供给增加D. 供给减少8.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B. 富有弹性的C. 无弹性的D. 与弹性无关9.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经济学复习(附答案)
![经济学复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6efe4e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a.png)
一、判断题1、资源稀缺性,指的是相对于人类社会无限欲望而言的资源有限性。
√2、如果某种物品价格从7元上升为8元,需求量从8500单位减少为7500单位,则需求价格弹性为0.5,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3、只要总效用是正数,边际效用就不可能是负数。
×4、消费者要获得最大的效用,应把某种商品平均地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中去。
×5、假如以生产要素X代替Y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3,这意味着这时增加1个单位X所增加的产量,等于减少3个单位Y所减少的产量。
√6、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
×7、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的。
√8.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及它相交。
√9、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点是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用公式表示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为:MPL/PL = MPK/PK。
√10、平均成本先于边际成本而上升。
×11、完全竞争市场中,各厂商的商标或品牌不存在差别。
√12、完全竞争长期均衡是零利润均衡,厂商得不到任何利润。
×13、在均衡产出水平上,非意愿存货投资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零。
×14、挤出效应指的是政府扩张性财政支出政策将使私人投资减少。
×15、居民购房支出在核算GDP时计入消费。
×16、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17、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越小。
√18、当政府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时,货币供给量减少。
×19、如果利率水平处在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20、税收增加1元对总需求的影响总是及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二、单选题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2、区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关键()AA、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总体经济现象B、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政府行为C、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问题D、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狭小,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围广泛3、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是()BA、彩电的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电的预期价格下降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D、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上升4、政府运用限制价格政策,会导致()C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随时都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产品C、黑市交易D、市场秩序稳定5、适合进行薄利多销的商品时()的商品BA、需求缺乏弹性B、需求富有弹性C、需求有无限弹性D、需求完全无弹性6、在下列因素中,()的变动会引起商品供给量的变动CA、生产技术B、原料价格C、商品价格D、居民收入7、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 的边际效用是26,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AA 52B 13C 26/3D 268、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和Y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DA、按原计划购买B、减少X,增购YC、同时增购X、YD、增加X,减少Y9、根据无差异曲线及预算线曲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DA.两条曲线的相交点B. 离原点最远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C. 离原点最远的消费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 两条曲线的切点10、总效用曲线达到顶点时BA、边际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B、边际效用为零C、边际效用为负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A、厂房设备投资的利息是可变成本B、商标注册费是可变成本C、购买原材料的支出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D、补偿机器设备元形损耗的折旧费是不变成本12、边际技术替代率DA、是正的,并且呈递减趋势B、是正的,并且呈递增趋势C、是负的,并且呈递增趋势D、是负的,并且呈递减趋势13、等产量线及等成本线相切的经济含义是BA.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成本开支B.为生产一定量产出而需要的最低成本开支C.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各种投入组合D.为生产各种产出而需要的多种成本结构14、在()项下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 DA.AVC=MCB.AC=MCC.P=ACD.P=MC15、企业的停止营业点在AA.P = AVC B.TR=VCC.企业总损失=FC D.以上都对16、、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CA.隐性成本 B.显性成本C.隐性成本及显性成本之和 D.边际成本17、下列哪一种说法体现了负外部性概念。
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e700bef01dc281e43af02b.png)
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1.以《经济学原理》一书问世为标志,建立微观经济学的是BA.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B.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C.法国经济学家萨伊.D.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
2.比较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DA.面粉。
B.大白菜。
C.点心。
D.金项链。
3.在下列条件中,只有一种不是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你认为它是BA.消费者收入变化B.商品自身价格变化。
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4.当商品X和Y的价格按相同比率上升,而收入不变,此时预算线AA.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B.向右上方平行移动.C.向左下方或右上方平行移动。
D.不移动。
5.收支相抵点是指CA.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
B.AC曲线与AR曲线的交点。
C.MC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
D.TC曲线与TR曲线的交点。
6.完全垄断厂商在控制供给的前提下,通过实行价格歧视剥夺了全部消费者剩余,这种价格歧视被称为A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三级价格歧视。
D.一级和二级价格歧视。
7.在家用电器市场上,垄断竞争的厂商凭借着产品差别进行竞争,这种差别可以是AA.LG电视机与长虹电视机的差别。
B.LG电视机与健伍音响的差别。
C.LG电视机与熊猫VCD的差别.D.LG电视机与海尔冰箱的差别.8.从整个社会看,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C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B.与横轴平行的线。
C.与横轴垂直的线。
D.向左下方倾斜的线。
9.如果有一种物品可以使每个人都同时进行消费,而且不能将一个人排除在外,那么这种物品一定是D A.社会物品。
B.公益物品。
C.集体物品.D.公共物品。
10.在市场经济中,阻碍资源有效配置的原因是BA.竞争和垄断。
B.垄断和寻租。
C.寻租和腐败。
D.腐败和竞争。
11.国民生产总值不能用于下面哪一种方法测度BA.所生产的用于最终需求的产品流量。
B.用于这些产品流量的购买支出。
C.经济中所有货币交易的加总D.支付给生产要素的报酬的价值总和。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98e55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b.png)
一、单项选择题(2分×15=30分)即15个空格, 每空格2分, 共30分。
1.若其他条件不变, 某商品价格上升10%, 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4%, 则这种情况下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1.....B.等于0.4.C.小于1.....D.等于2..答案:C2.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 ()A.价格之比;B.数量之比;C.边际效用之比;D.边际成本之比。
答案:C3.已知消费者收入是100元, 商品X的价格是10元, Y的价格是3元。
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Y, 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
如要获得最大效用, 他应该: ()A. 增加X购买, 同时减少Y的购买;B.同时增加X和Y的购买;C.减少X购买, 同时增加Y的购买...D.同时减少X和Y的购买答案:C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 ()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答案:B5.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 厂商短期供给曲线是指: ()A.AVC(MC中的那部分AVC曲线;B.AC(MC中的那部分AC曲线;C.MC(AVC中的那部分MC曲线;D.MC(AC中的那部分MC曲线。
答案:D6.在垄断竞争市场中: ()A.只有数目很少的几个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B.有许多厂商生产同质产品;C.只有数目很少的厂商生产同质的产品..........D.有许多厂商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答案:C7、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中, 如果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则: ()A. 平均产量递增;B. 边际产量递减;C. 总产量递减;D. 都有可能。
答案:A8、要获得同样的产出量, 如果厂商增加第5单位资本使用量的同时需要减少5单位劳动使用量, 则增加第6单位资本可替代的劳动数量: ()A.等于1.......B.小于5........C.小于1......D.大于5。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9a7eb7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3.png)
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 A.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B. 导致了人口减少- C.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 加大了农民的收入答案:C2. 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 A. 促进经济增长- B. 控制通货膨胀- C. 减轻贫困- D. 提高生活水平答案:A二、填空题1. 经济增长通常被衡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经济增长通常被衡量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2.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方。
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方。
3. 投资是指购买用于生产的资本货物或开展新项目。
投资是指购买用于生产的资本货物或开展新项目。
三、简答题1. 解释供求关系是什么?供求关系是什么?答:供求关系是指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供给指卖方愿意以某种价格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指买方愿意以某种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影响市场价格和商品数量的变化。
2. 举例说明机会成本是什么?机会成本是什么?答:机会成本是指当做出选择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人选择去追求高薪工作而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他的机会成本就是他可能获得的更高学历和更好工作机会的价值。
四、论述题请根据你对经济学的理解,以400字左右的篇幅,阐述经济学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论述内容】(此处写下你的论述内容)【论述结尾】(此处写下你的结尾部分)以上是国家开放大学《经济学》期末考试复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参考资料】- 经济学教材《经济学导论》- 经济学教材《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教材《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宏观
![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宏观](https://img.taocdn.com/s3/m/df1ec2b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e.png)
经济学复习题答案宏观一、单项选择题1. 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A. 资源的配置B. 资源的利用C. 资源的分配D. 资源的创造答案:A2. 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两个市场?A.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B. 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C. 产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D. 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答案:A3. 根据凯恩斯理论,总需求不足会导致什么?A. 通货膨胀B. 经济衰退C. 经济过热D. 经济泡沫答案:B4. 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A. 货币乘数 = 1 / 法定准备金率B. 货币乘数 = 法定准备金率C. 货币乘数 = 1 / 存款准备金率D. 货币乘数 = 存款准备金率答案:C5.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是什么?A. 垂直线B. 向右上倾斜C. 向右下倾斜D. 水平线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总需求?A. 消费者信心B. 利率水平C. 政府支出D. 进口增加答案:ABC2. 通货膨胀的类型包括哪些?A. 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B.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C. 预期型通货膨胀D. 结构型通货膨胀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财政政策的工具?A. 税收B. 政府支出C. 货币发行D. 转移支付答案:ABD4. 货币政策的目标通常包括哪些?A. 经济增长B. 价格稳定C. 充分就业D. 国际收支平衡答案: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总供给?A. 技术进步B. 劳动力供给C. 资本存量D. 原材料价格答案:ABCD三、判断题1.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对)2. 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对)3. 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比在经济过热时更有效。
(错)4.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
(错)5. 国际贸易可以增加所有参与国家的福利。
(对)四、简答题1. 简述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利率、信贷和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经济。
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经济学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c07f58d1f34693dbef3e24.png)
一、判断题1、“主X经济政策应以效率优先,还是以公平优先〞的问题,属于实证经济学的问题。
〔〕2、苹果的价格上升,将使苹果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物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递减。
〔〕4、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到达最大值。
(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企业,还是全行业,其需求曲线都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曲线。
〔〕6、如果上游的造纸厂污染了下游居民的饮水,按照科斯定理,只要污染权利可以交换,不管交易本钱有多大,问题即可妥善解决。
〔〕7、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得到的收入,应当计入当年的GDP内。
〔〕8、如果某人一月的收入是1000元,他当月消费了800元,那么他当月的边际储蓄倾向一定是0.8。
〔〕9、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决定表示该社会经济一定到达了充分就业。
〔〕10、扩X性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11、实证分析要解决的是“是什么〞的问题,标准分析要解决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2、如果一种物品是需求缺乏价格弹性,那么其价格的上升将增加市场上的总收益。
〔〕13、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同点上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所得到的总效用是不一样的。
〔〕14、当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就会减少。
〔〕15、在完全竞争市场,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本钱,企业就可以通过减少产量来增加利润。
〔〕16、负外部性的存在意味着社会本钱大于私人本钱。
〔〕17、一个在日本工作的美国公民的收入是美国GDP的一局部,也是日本GNP的一局部。
( )18、当公众从中央银行手中购置政府证券时,货币供应增加〔〕19、扩X的财政政策会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而扩X货币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0、经济低于充分就业均XX平时,政府购置支出的增加会引起物价水平下降和实际GDP上升〔〕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c6f3c54e87101f69e31957b.png)
练习五一、填空题1.市场机制属于事后调节,具有一定盲目性,因而离不开国家对市场的间接干预.。
2.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的涨落来调节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
3.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4.风险机制可以减少市场主体投资决策的盲目性。
5.市场信息包括生产信息、消费信息、投资信息和技术信息等。
6.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
7.为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8.完善的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9.商品市场通常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10.生产资料市场是指从事生产资料经营和经济活动领域。
11.狭义的生产要素市场仅指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三大要素市场。
12.资本市场是以资本商品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它既是融资场所,又是融资关系的总和。
13.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中枢神经,在完整的市场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
14.劳动力,是指存在于正常人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人的劳动能力。
15.以技术商品和技术服务为交换对象的交易场所是技术市场。
16.房产市场是房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交易或转让的场所。
1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经济机制是市场机制。
18.风险机制以利益的诱惑力和破产的压力作用于市场行为主体。
19.利率只能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上下浮动。
20.货币与资本的根本区别是能带来新的价值。
21.长期资本市场的信用工具是股票和债劵。
22.技术商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形式最主要有文字形式、实物形式和服务形式等。
二、单项选择1.市场在运行中所必需遵守的各种规则与法律规范的总称是(C)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配置2.保证市场有序进行的根本条件是(C )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3.国家按照市场运行机制客观要求规范市场主体的身份、行为及相关准则是(D )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4.各市场主体进行市场交易活动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是(C)A进出规则B竞争规则C交易规则D公平规则5.用以约束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市场运行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准则是(D)A市场机制B 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6.市场主体和客体进出或退出市场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市场(A)A进出规则B价竞争规则C交易规则D公平规则7.国家依法确立的维护各市场之间的平等交换、公平竞争的规则,是市场(B)A进出规则B竞争规则C交易规则D公平规则8.商品交换关系中的各种市场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是(B)A市场机制B市场体系C市场秩序D市场规则9.市场体系特征之一是(A)A整体性B自主性C独立性D竞争性。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059e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a3.png)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D 1、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B、总需求不足C、技术进步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A 2、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A 3、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增加失业保险金D、增加货币供给量D 4、市场达到均衡时,意味着: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B、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社会生产的产量达到最大;D、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C5、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A、居民B、企业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C 6、充分就业意味着:A、从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 7、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A、越不起作用;B、越小;C、越大D、越趋于0D8、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C 9、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增加,则预算线:A、向左上方平行移动;B、不移动;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能确定;A 10、某地区年人均GDP为4000美元,比人均GNP低2个百分点,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A 11、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A、停止生产B、增加生产C、提高价格D、减少生产A 12、厂商获得超额利润的条件是:A、P>AC;B、AR>MRC、P=ARD、P=AR=MRC 1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A、递减;B、先减后增;C、递增;D、先增后减;B 1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内继续生产的条件是:A、AC=ARB、AVC<AR或AVC=ARC、AVC>AR或AVC=ARD、MC=MR D 15、正常利润属于:A、是厂商支持给外部生产要素的费用;B、属于利润的范畴;C、是厂商正常营业下的利润;D、成本的范畴;C 16、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A、是一回事B、都是由同一种原因引起C、需求的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而需求量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D、需求量的变动是由一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以上因素引起;C 17、一个完全竞争厂商处于短期均衡的条件是:A、AVC=MC;B、AC=MC;C、P=MC;D、P=AC;B 18、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厂商一定会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A、要素投入的第一区域B、要素投入第二区域C、要素投入的第三区域D、要素投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A 19、APC与APS之和;A、等于1;B、大于1;C、大于1;D、等于0B 20、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A、管理人员的工资B、生产工人的工资;C、厂房及其设备折旧D、正常利润A 21、在短期内,居民的有可能大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A、消费;B、储蓄;C、所得税;D、投资C 22、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A、减少;B、不变C、增加D、难以确定A23、当一国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意味该国存在:A、通货膨胀缺口;B、失业;C、通货紧缩缺口D、财政赤字;C 24、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A、最大B、最小C、为0D、为负D 25、狭义货币供给量M1等于:A、纸币B、通货加活期存款;C、纸币加活期存款;D、硬币加纸币;A 26、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的点表示:A、社会生产可达到且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B、社会生产不能达到;C、社会生产可达到但资源配置是无效率的D、社会资源没有充分利用A 27、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A、无数个;B、一个;C、一个或无数个;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B 28、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A、不会B、增加C、减少D、不相关二、判断题√ 1、家庭主妇提供劳务应得的收入构成国民生产总会的一部分;√ 2、在短期内,厂商的供给曲线就是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 3、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4、垄断厂商总能获得垄断利润;√ 5、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一般来说小于投资;× 6、假定供给不变,需求增加,则会引起均衡价格下降和均衡数量增加;√ 7、在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投资包括固定资本投资和存货投资;× 8、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指需求数量的变化,所以两者是一回事; × 9、正常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 10、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大于零而小于1;√ 11、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12、当平均成本上升时,边际成本一定大于平均成本;× 13、三部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是I+G=S+T,即I=S和G=T;√ 14、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将引起货币供给量的减少;三、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放弃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2、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之一,是通过买进或卖出,吞吐,调节的活动;3、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是国家通过刺激和增加的一种政策行为4、货币政策:币政策是指或为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以及调控的各项措施;5、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6、投资:广义的投资,是指经济主体为获取预期收益投入经济要素,以形成资产的经济活动;四、计算题1、已知生产函数为Q=KL– 0.5L2– ,令K=10 ; 1 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AP L函数和边际产量MP L函数; 2 计算当总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用的劳动;解:把K=10代入原式,得: Q=10L-0.5L2 -32∴ AP=Q/L=-0.5L-10-32/LLMP=10-LL当 MP=0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解得L=10.L∴当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L=102、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MC=3Q 2-8Q+100,若生产5单位产品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可变成本函数;解:TC=Q3-4Q2+100Q+70AC=Q2-4Q+100+70/QVC= Q3-4Q2+100QAVC=Q 2 -4Q+100五、简答题1、试比较垄断竞争市场条件和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答: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相同点:1市场上都存在大量的厂商;2这个行业是可以自由进入的;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不同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一个厂商生产相似产品,而在垄断竞争市场中,每一个厂商生产相互区别的产品2、试述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并画图说明;答: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的变化决定该商品的购买数量的变化;表现在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的变化指的是:除商品价格外,影响需求的一种因素发生变化时,需求会发生变化;表现在需求曲线的移动;3、某企业打算投资扩大生产,某可供选择的筹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利率为10%的银行贷款,二是利用企业利润;该企业的经理人认为应该选择后者,理由是不用付利息因而比较便宜,你认为他说的话有道理吗答:他的话没有道理;利用企业利润来筹资一样也是要付利息的;因为企业里包含正常利润这一块;4、一个企业主在考虑雇用一名工人时,在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中更关心哪一个为什么答: 业主更关心工人的边际产量;因为在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的变化过程中,边际产量的变动相对于平均产量的变动而言,要更敏感一些,所以,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边际产量的变动都快于平均产量的变动;5、为什么计入GDP的只能是净出口而不是出口答:净出口是指进出口的差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由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以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6、什么因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答: 悲观的情绪;这种时间减少了产品与劳务的总需求;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六、论述题1、什么是财政政策,试述财政政策的手段与调节机制;答: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变动直接影响总需求;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策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称之为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当局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所选择的操作手段;调整支出和收入的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是:1政府购买支出、2政府转移支付、3税收和公债; 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政府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税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解决衰退和事业问题;反之,当总支出过高,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税或双管齐下,以抑制总需求,解决通货膨胀问题;2、简述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答: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三项措施:1改变法定准备率 2改变贴现率 3公开市场业务3、什么是均衡价格画图说明它是如何形成答: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这两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相交时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图略;4、试述需求的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与调整过程;答: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上升;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下降;。
经济学复习题
![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50df1716fc700abb68fc85.png)
一、判断题1、经济学的产生从根本上讲与资源的稀缺性有关。
(T )2、资源的稀缺性是指资源的绝对数量有限。
( F )3、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T)4、社会生产应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之内。
( F )5、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学科。
(T)6、一个大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是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
( F )7、一种物品效用的大小表明它在生产中的作用有多大。
( F )8、如果消费者的收入增加而商品的价格不变,则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T)9、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 F )10、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F)11、序数效用论认为,商品效用的大小不可比较。
( F )12、如果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也一定是递减的。
(T )13、如果边际产量递减,平均产量也一定是递减的。
( F )14、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 F )15、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任一点。
(F)16、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T )17、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 F )18、引起规模收益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
( T )19、等产量线上的任意点所表示的生产要素组合,都可以生产出同一数量的产品。
(T )20、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所代表的生产要素组合是最优组合。
(T)21、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F )22、任何投入都能带来收益,且投入越多,收益越大。
( F )23、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的。
(T )24、企业用自己发明的专利进行生产时是没有成本的。
(F)25、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是递减的。
( F )26、如果产量为零,短期内的总成本也将为零。
(F)27、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 F )28、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是,厂商只获得了正常利润。
经济学复习题型(附答案)
![经济学复习题型(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0cc07fa417866fb84a8e29.png)
一、填空题1、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
2、短期成本函授中成本一般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两个方面。
3、构成经济学中有效需求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消费意愿、消费能力;构成经济学中有效供给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供给意愿、供给能力。
4、经济学中一般用恩格尔系数表示一个国家的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二者呈反向关系;用基尼系数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一般来讲,二者呈正向关系。
(关系为正向或反向)5、边际效用是基数效用论者分析的工具;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者分析的工具。
6、微观经济学划分市场类型的标准是竞争程度的强弱,可依其将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四种类型。
7、当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负值时,则两种商品的关系是互为互补;当两种商品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时,则两种商品的关系是互为替代。
8、自然失业一般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种。
9、失业包括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两个方面。
10、根据资源配置与利用的不同,可将西方经济学划分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11、在寡头垄断市场是如果厂商之间提供的商品没有差别,相互之间的依存程度很高,则这些厂商被称为;纯粹寡头;如果产品有差别,相互之间的依存程度较低,则这些厂商被称为:差别寡头。
12、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实现短期均衡的条件是MR=MC=AR,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是MR=AR=LMC=LAC13、19世纪早期,西方经济学家习惯把生产要素分为土地、劳动、资本,相应的这三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当时分别被称为:地租、工资、利润。
14、决定生产要素的基本因素是边际生产力,该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首创,该概念表现形式有实物量MRP、货币量MPP。
15、按照产量或收入的高低变化,一般将经济周期划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
16、影响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有等商品自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国家政策、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个人偏好、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人口数量和结构等。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b3a1b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40.png)
《经济学原理》课程期末复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的学科。
()A.如何才能增加财富B.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C.生产和消费D.市场和交换2.经济学研究的理性人是指_________的人。
()A.道德高尚B.行为合法C.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D.损人利己3.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是______。
()A.稀缺性B.健康与医疗保障C.减少失业D.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4.市场主要是通过______来协调单个经济主体的决策。
()A.法律和规则B.产品和要素的价格C.计划和指令D.宣传和广告5.增加货币量的结果是________。
()A.物价上涨B.利率升高C.经济增长速度加快D.以上都对6.实证表述是_________的表述。
()A.肯定正确的B.关于“是什么”C.关于“应该是什么”D.无法检验其是否正确的7.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导致_______。
()A.生产手机的成本下降B.对手机的需求增加C.手机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手机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8.以下________会导致大米价格上升。
()A.风调雨顺水稻产量大增B.面粉价格下降C.焦虑心态下人们大量购买大米囤积D.新的大米品种大大提高了单产9.需求定理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___________。
()A.需求量随价格反方向变化B.需求量随价格同方向变化C.需求量与价格变化无关D.需求量与价格关系不确定10.由于收入减少,小明购买了更多的方便面,所以对小明而言方便面是________。
()A.互补品B.替代品C.正常品D.低档品11.关于市场供给曲线,__________是正确的。
()A.生产厂商数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B.消费者收入增加会导致市场供给曲线左移C.市场供给曲线右移会提高市场价格D.每一个价格下所有厂商供给量相加就可以得到市场供给曲线12.以下________一定会导致物品的均衡价格上升。
()A.供给减少且需求增加B.供给增加且需求减少C.供给和需求都增加D.供给和需求都减少13.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_______的百分比。
经济学考试复习题精选全文
![经济学考试复习题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6726a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b.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单选题:1、汽油价格上升,将直接导致:(B)A、汽车需求量增加B、汽车需求量减少C、汽车的需求增加D、汽车的需求减少2、经济学可被定义为:(B)A、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B、研究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在竞争者的用途。
C、消费者如何获取更多的收入D、企业获取利润的活动3、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时,相应的预算线将(D)A、向左转移B、向右转移C、向左平移D、向右平移4、根据效用理论,钻石比水具有较高的价格是因为(D)A、钻石的总效用大于水的总效用B、水的总效用大于钻石的总效用C、水的边际效用大于钻石的边际效用D、钻石的边际效用大于水的边际效用5、收支相抵点是指(C),停止营业点是指(A)A、MC曲线与AVC曲线的交点B、AC曲线与AR曲线的交点C、MC曲线与AC曲线的交点D、TC曲线与TR曲线的交点6、MR=MC是(A)A、生产者均衡条件B、消费者均衡条件C、厂商产品市场均衡条件D、厂商要素市场的均衡条件7、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一种没有替代品的产品,这样的市场结构被称为(B)A、垄断竞争B、完全垄断C、寡头垄断D、完全竞争8、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A、5元B、10元C、15元D、20元9、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A、繁荣、衰退、萧条、复苏B、繁荣、萧条、衰退、复苏C、繁荣、衰退、复苏、萧条D、衰退、繁荣、萧条、复苏10、已知某种商品的价格在2005年是200元人民币,在2009年是240元人民币,如果以2005年为基期,2009年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了(A)A、20%B、120%C、104%D、124%11、当X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时,对X商品的需求会(B)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2、生产函数将(D)A、成本与投入相联系B、成本与利润相联系C、工资与利润相联系D、投入与产出相联系13、假定商品X和商品Y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2,则(A)A、X和Y是互补商品B、X和Y是替代商品C、X和Y是正常商品D、X和Y是劣质商品14、厂商通过实行价格歧视剥夺了全部消费者剩余,这种价格歧视是(A)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一级和二级价格歧视15、在垄断竞争中(D)A、企业是产品价格的接受者B、有许多企业出售同质的产品C、企业是产品价格的制定者D、有许多企业出售有差异的产品二、问答题:1、需求的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请解释需求定理,列举出两种不满足需求定理的商品,并作出说明?3、需求变动和需求量变动的区别,并结合画图来说明。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33e206783e0912a2162a79.png)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经济学基础》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D )1、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A、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B、总需求不足C、技术进步D、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A )2、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A、摩擦性失业;B、结构性失业;C、周期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 A )3、为减少经济中存在的失业,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B、提高个人所得税C、增加失业保险金D、增加货币供给量( D )4、市场达到均衡时,意味着:()A、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B、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社会生产的产量达到最大;D、社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 C)5、财政部向()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A、居民B、企业C、商业银行D、中央银行( C )6、充分就业意味着:A、从人都有工作,没有失业者B、消灭了自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消灭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消灭了摩擦性失业时的就业状态(C )7、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A、越不起作用;B、越小;C、越大D、越趋于0( D)8、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项有影响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C )9、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增加,则预算线:()A、向左上方平行移动;B、不移动;C、向右上方平行移动;D、不能确定。
( A )10、某地区年人均GDP为4000美元,比人均GNP低2个百分点,这表明该地区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地区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可能小于(A )11、假如一个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不能弥补可变成本,为了减少损失,它应该:()A、停止生产B、增加生产C、提高价格D、减少生产(A )12、厂商获得超额利润的条件是:()A、P>AC;B、AR>MRC、P=ARD、P=AR=MR(C )13、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A、递减;B、先减后增;C、递增;D、先增后减。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175a54561252d381eb6e38.png)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一、选择题1、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A )。
A.富有弹性;B.缺乏弹性;C.完全弹性;D.完全无弹性。
2、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
A.价格变动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绝对值的影响;B.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的反应程度;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3、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 )。
A.必需品;B.奢侈品;C.低档商品;D.吉芬商品。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NP的政府支出是指( B )。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之和;D 政府工作人员的薪金和政府转移支付。
5、已知:消费额=6亿元,投资额=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费=1.5亿元,出口额=2亿元,进口额=1.8亿元,则(C )。
A NNP=8.7亿元B GNP=7.7亿元C GNP=8.7亿元D NNP=5亿元6、所谓净出口是指(A )。
A 出口减进口;B 进口减出口;C 出口加出口;D GNP减进口。
7、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GNP等于(B )。
A 消费+投资;B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C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D 消费+投资+净出口。
8、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相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 C )。
A.向右下方倾斜的部分;B.最低点;C.向右上方倾斜的部分;D.向左下方倾斜的部分。
10、在( A )条件下,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d三条线是重叠的。
A.完全竞争;B.垄断竞争;C.垄断;D.寡头。
11、在成本不变的一个完全竞争行业中,长期中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市场价格( D )。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6c7b779563c1ec4da71af.png)
经济学基础复习题(课程代码252431)一、单项选择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C.资源终将被耗费殆尽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2.下列哪项是国家干预价格机制作用的政策?()A.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B.支持价格和平均价格C.限制价格和强压价格D.平均价格和强压价格3.假设某商品需求量变动50%,价格变动20%时,则这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为()A. 1B.1.5C.2.5D.44.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A.消费者收入B.消费者收入和消费品价格C. 消费者偏好D.消费者偏好,收入和消费品价格5.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单位,一支铅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花()购买这支铅笔。
A.12元B.36元C.3元D.108元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A.生产技术水平不变B.具有两种以上的可变生产要素C.存在技术进步D.只有不变生产要素.7.将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结合在一起分析,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A.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B.离原点最近的等产量线上的任何一点.C.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交之点D.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切之点.8.在()市场上,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基本相同,即均衡条件都是MR=MC,并且都有垄断利润存在。
A.完全垄断市场B.完全竞争市场11 / 13C.垄断竞争市场D.寡头垄断市场9.在以下几种方式中,工会为了提高工资,所采用的方式是()A.要求政府增加进口产品B.要求政府鼓励移民入境C.要求政府限制女工和童工的使用D.要求政府推迟退休年龄10.下面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佣金D.保险公司收到的一笔家庭财产保险11.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的原因有()A.消费增加B.投资增加C.紧缩性财政政策D.政府减税12.认为在长期与短期中都不存在菲利蒲斯曲线所表示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交替关系的经济学流派是()A.凯思斯主义学派B.货币主义学派C.理性预期学派D.供给学派13.为提高经济增长率,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B.刺激消费水平C.减少工作时间D.推广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成果14.下列选项中不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达到的标准是()A.充分就业B.物价稳定C.经济稳定D.国际收支平衡15.假如要把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7%,在资本—产量比率为4时,根据哈罗德模型,储蓄率应达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复习题(*为论述题)一、简答题1、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基本内容必然性: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在公有制条件下,每个人除了提供自己的劳动以外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因此分配只能依据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这是公有制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充分条件。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主义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1、简述按要素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有其客观必然性。
(1)由生产要素分散所决定。
不管社会性质如何,只要生产要素掌握在不同所有者手中并且参与了生产过程,就要允许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2)由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决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臵资源的基本手段,实行按要素分配有利于不同的经济形势、经济组织之间展开竞争,促进经济的发展。
3、简述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效率的提高。
另一方面,单纯强调效率,会导致收入悬殊,乃至两极分化;过于强调公平,则会走向“平均主义”,压抑人们的积极性。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有两层含义:一、把个人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
二、把生产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经济效率挂钩。
坚持效率优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当然,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不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效率优先原则实现的社会条件。
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初次分配存在着向国家、企业、资本、管理者倾斜的现象,普通劳动者的权益不同程度的受到侵害。
因此,当前在初次分配领域,在继续注重效率的同时,特别要注重对普通职工权益的保护。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再分配主要通过税收、转移支付、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手段,实现社会公平。
5、简述价格机制及其功能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
所谓价格机制,就是通过价格升降调节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引导生产、经营和消费的经济运行机制。
价格机制的功能:(1)传递经济信息。
价格以其自身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传递商品供销等经济信息,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2)调节利益关系。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不同部门、地区、单位和个人之间经济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组合。
(3)核算和比较经济效益。
利用价格对商品投入和产出进行精确的记录和计算,并在各种可能的经济活动之间进行效益的比较。
8、简述市场竞争的主要表现(1)供求者和需求者之间的竞争。
这是买卖双方之间的竞争,买卖双方在竞争中都要分割利益。
(2)卖方竞争。
同一商品供给者之间的竞争。
(3)买方竞争。
各个买主为争购到同一商品而展开的竞争。
(4)不同商品的生产经营着为争夺投资领域的竞争。
这是部门间的竞争。
10、简述市场机制运行的条件市场机制运行和作用发挥是有条件的,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企业是市场机制调节的主要对象,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并对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
价格由市场自由形成。
市场机制作用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如果不能在市场中由供求关系决定,市场机制就不能发挥作用。
买方市场初步形成。
这种状态下的市场运行,能使市场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保证经济运行的平稳运转。
市场机制的运行,只有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使市场机制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1、简述市场的功能(1)交换功能,市场最基本的功能。
生产者为了实现其商品的价值,必须在市场上作为卖方让渡自己的产品,而消费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在市场作为买方购买所需的商品。
(2)信息反馈功能。
这是由交换功能派生出来的重要功能。
市场信息,主要是价格变化所反映的资源的稀缺程度,可以反馈给企业和消费者。
(3)激励功能。
这也是由交换功能派生出来的重要功能。
市场上的交换是等价交换,优势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这种由市场形成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不断激励着每个生产经营者的进取和创新精神。
(4)资源配臵功能。
是由交换功能、信息反馈功能和激励功能派生出来的重要功能,即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化对资源合理配臵的导向作用。
(5)调节功能。
市场可以调节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均衡发展。
12、、简述市场的类型(1)竞争市场,是每一个市场主体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没有垄断因素的市场。
市场上有许都买者和卖者,各个卖者提供的物品或劳务大致是相同的,经济主体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
(2)垄断市场,这是一个企业控制一个行业的全部供给的市场类型。
在垄断市场中,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3)寡头市场:这是市场中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每个买者都提供与其他企业相似和相同的产品。
寡头市场是一种不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任何一个卖者的行为都对其他卖者的利润有重大影响。
(4)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出售相似而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特点:一是许多卖者争夺同样的客户,二是产品差别,三是自由进出。
14、简述现代企业制度及其特征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是指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依法规范的公司制企业制度。
(1)产权清晰。
这是指产权责任清晰。
管理与企业所有人权利分开,保证企业能够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权责明确。
一方面,要明确出资者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另一方面,企业拥有对企业法人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并在破产时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3)政企分开。
这是指政企职责分开,职能到位。
(4)管理科学。
要有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制度。
以上四项要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二、论述题1、确立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所有制基础是公有制,只有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使其在多元化所优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才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2)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决定的。
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总水平比较低,要同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所优质结构必然是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必然要求。
3)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以产权主体分散化、多元化为必要前提的。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有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才能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2、试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1)坚持平等保护物权。
平等保护物权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
实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充分调动社会成员创造财富的积极性,都要求必须保证在法律政策层面上对各种物权主体实行平等保护。
2)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
一是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条件。
二是实行公平待遇,在投资标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三是完善社会服务,如大力发展社会中介服务,积极开展创业服务。
四是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3)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身素质,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经营,规范企业管理行为,完善企业组织制度。
二是改进政府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管,改进监管方式,规范收费行为。
三是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完整体系,包括六方面:(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企业,都应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从而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平等的参与市场竞争,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富有活力的微观基础。
(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市场配臵资源是由市场体系实现的,因此应当建立包括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要素市场在内的完整的市场体系,打破就有体制下条块分割局面,形成全国统一的大流通、大市场格局,实现国内与国外市场对接。
(3)建立完善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
现代市场经济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因此包含着国家宏观调控。
通过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使市场对资源配臵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体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是极其必要的。
(6)建立和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治经济,只有整个经济活动有健全的法治基础,市场经济的运行才会有条不紊。
7、试述产权及其特征。
*产权,是由社会或法律规定的一组财产权利,这些权力的所有者都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自主地行使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一定的收益,且不受他人干涉,从而使财产权利的所有者有动力去运用这些权利积极地从事经济活动。
1)产权具有排他性。
同一产权同一时间只可能由某一经济主体单独享有。
2)产权不同与所有权。
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基本财产权利,缺一不可。
而产权一般只包括上述四项权利中的一部分。
3)产权具有有界性。
在规定某一产权时必须明确该产权具体包括哪些权利以及这些权力的行使方式。
4)产权可以转让或授权他人使用。
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实际上就是不同产权的相互交换。
5)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作用在于帮助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形成一种可以合理把握的预期。
8、试述企业制度及其类型。
*所谓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制度为基础和核心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构成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一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指界定和保护参与企业的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利的法律和规则;二是企业的组织制度,及企业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它规定着企业内部的分工写作、权责利分配关系;三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只企业在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人才、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方面的安排,是企业管理关系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