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与工程力学(1).

脊柱外科与工程力学(1).
脊柱外科与工程力学(1).

脊柱外科与工程力学(1)

【关键词】脊柱/外科学;人体工程;力学;临床应用骨骼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传递力学载荷,发挥支撑及运动功能.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骨,是人体的脊梁,是一个具有多个复杂关节连接的系统,其功能发挥依赖于完整的骨性结构和正常的负重力线. 所以,任何创伤、退变、炎症、肿瘤及畸形等疾病所引起的脊柱骨质结构破坏或力线异常,都将会导致其正常生理功能丧失,从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 脊柱外科手术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消除病因,重建脊柱稳定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随着脊柱重建理念的更新及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工程力学原理和技术也被应用于脊柱外科,用以解决脊柱骨性结构破坏或力学异常所导致脊柱不稳定等方面的问题[1-3]. 因此,脊柱外科与工程力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脊柱外科的核心手术技术包括减压、固定和融合三个方面. 每一个过程中都包含着大量的工程力学原理,与脊柱的稳定重建密切相关,尤其在脊柱固定、脊柱融合和椎体强化方面,借鉴了大量的工程学原理,目前已经发展到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而脊柱的稳定重建离不开对构成脊柱的椎体、椎间盘和小关节突等结构的再处理. 1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杠杆原理 1.1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根据“三柱”理论,脊柱可以分为前、中、后三柱,在脊柱的运动过程中,每一柱都承担相应的应力. 由于椎弓根螺钉能够从椎体后方,穿过椎弓根,直达椎体前方,将椎体的前、中、后三柱贯穿固定,获得立体三维空间的稳定,因此,椎弓根螺钉技术较椎板钩、前路钢板等其它固定方式有更强的力学稳定性. 椎弓根螺钉与金属棒及横向连接器的组合,其力学原理类似于建筑工程学中脚手架固定,它可以通过对螺钉施加不同方向的载荷而获得对椎体间撑开、加压及旋转等功

能. 1.2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已经成为脊柱手术中最常用、最重要、最核心的技术,在稳定重建中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脊柱外科领域划时代的技术. 目前,每年有近20万例脊柱疾病患者在手术中需要使用椎弓根螺钉技术,螺钉年使用量近百万根,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增加. 椎弓根螺钉技术力学优点体现最为突出并在临床上大量应用的就是在椎体滑脱复位和脊柱侧弯矫正的过程中. 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术复位,重建脊柱生物力线,恢复正常生理曲度. 手术方案是采用两组椎弓根螺钉或三组椎弓根螺钉进行复位. 表面上,两种方法都是通过螺钉提拉作用,完成椎体复位,但实质上,其应用的工程力学原理各有不同. 两组螺钉固定原理为悬臂梁结构,它是以一个支点对另外一个支点进行提拉,在工程学中最典型的应用是单臂起重机的工作原理;三组螺钉固定原理则是工字梁结构,它是通过两个支点对位于中央的力点进行提拉,工作原理与龙门吊车极为类似. 因此,在椎体严重的滑脱复位过程中,三组螺钉固定方法疗效优于两组螺钉固定方法的力学原理即在于此[1-2]. 除了提拉复位作用以外,椎弓根螺钉还可以完成加压、撑开、去旋转等功能,这在脊柱侧弯的矫形过程中极为重要. 脊柱侧弯在力学上主要表现为承载力线改变,同时存在矢状面、冠状面和水平面的力学平衡丧失,是一个三维立体畸形. 因此在畸形矫正过程中,需要同时应用加压、撑开、去旋转等方法,恢复脊柱力线,纠正力学失衡. 在现有的种类繁多的脊柱内固定器械中,仅有椎弓根螺钉能够提供这种三维空间矫正性能,因此,椎弓根螺钉技术已经成为脊柱侧弯畸形矫正中不可缺少的技术[3-

4]. 1.3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存在问题在临床工作中,由于骨质疏松常

引起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力下降,螺钉松动脱出,进而导致手术失败. 随着脊柱内固定手术的广泛开展,多种原因导致的术后翻修病例也越来越多. 如何处理翻修时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下降的问题,也成为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棘手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因脊柱骨质条件不佳和手术操作失误所导致的椎弓根钉固定强度下降,已成为脊柱内固定研究领域的当务之急. 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关键取决于能否得足够的骨螺钉界面把持力,而且,这种把持力要持续到椎体间达到坚固的骨性融合为止. 影响螺钉固定稳定的因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螺钉本身,另一个是椎体. 在螺钉方面,影响因素包括螺钉外形、直径、长度以及螺钉的置入方向、位置等;在椎体方面,影响因素则包括骨质密度、骨质强度等,如骨质疏松. 任何引起椎体力学强度下降的病因均会导致拧入其中的螺钉把持力下降. 因而,螺钉固定稳定的核心因素就是钉道骨质螺钉螺纹的界面情况. 1.4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的研发设计及临床应用工程学专家提出的

方法是使用膨胀螺钉,同时强化处理墙面,从矛盾的双方面着手,解决螺钉松动的问题. 由此,我们也考虑能否将此理念用于解决脊柱内固定不稳的难题. 通过对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西京医院骨科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椎弓根螺钉稳定应着眼于螺钉早期机械性稳定,远期生物性稳定的原则,并研发出国内首个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系列产品.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通过膨胀加压的作用,使螺钉周围骨质致密化,提高了螺钉的初始固定强度. 3 mo后,骨质长入膨胀螺钉的膨胀间隙内,达到了“钉中有骨,骨中有钉”的远期稳定效果,很好地解决了椎体骨质疏松所导致的内固定不稳或不能固定的难题. 从2006年8月开始临床使用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植钉条件不佳的患者300余例,结果螺钉植入体内后无松动、断裂迹象,螺钉-骨界面密合性好,疗效满意. 2椎体间融合与非融合技术-张力带原理与万向轴头结构正常椎间盘承受抗压、弯曲、剪切三维空间载荷. 当椎间盘发生退变后,蠕变率与初始松弛率增加,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缩短和平衡时的载荷减小,椎间盘缓冲和传递载荷的功能相应减弱,进一步加重椎间盘的退变、突出,压迫神经产生症状. 手术的目的就是将退变的椎间盘切除,解除脊髓、神经根受到的压迫. 术后重建椎间隙高度、恢复脊柱生理曲度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椎体间融合技术与非融合技术. 2.1椎体间融合技术椎间融合器传

统的椎体间融合技术是采用自体或异体骨块,将其嵌入摘除椎间盘后的椎体间隙,从而获得椎体间融合. 其缺点在于增加了手术创伤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随着工业技术及材料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在考虑,能否寻求一种能够替代自体骨或异体骨的材料.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 一种中空、带孔的金属圆柱体开始用于治疗赛马的颈椎病. 该内置物可产生一种支撑作用,维持了椎间隙的高度,接受该方法治疗后的马颈椎活动基本正常, 因而美国马外科中心将本术式定为马颈椎稳定的标准手术. 随后,许多学者考虑能否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人类脊柱疾病的治疗,并对其进行了外形、材料等物理特性的改进,最后产生了目前的适用于人体的椎体间融合器. 椎体间融合器技术主要采用“牵张压缩”张力带效应和椎体间界面内固定的原理. 脊柱椎体间融合器置入椎间隙时可牵张残余的纤维环及周围软组织, 又可以对收缩的反作用力产生压缩作用加固融合器, 且融合器的固有螺纹与上下位椎体紧密嵌插, 如此形成一个自成一体的自动加压固定系统. 脊柱椎体间融合器技术特点在于完美地解决了脊柱手术节段所需要的早期制动和后期的骨性融合这一基本要求. 早期是通过嵌入椎节螺纹的抗剪力效应和上下两端拱石状结构的抗旋转作用,

而后期则由于中空内腔充满碎骨粒, 再通过周壁上空隙内外沟通, 而逐渐获得骨性融合,维持脊柱前中后三柱良好的稳定性. 早期临床上应用的椎体间融合器是不可吸收性的,多为金属和多聚碳纤维两种材料,融合后期产生应力遮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骨融合后的强度等不良反应, 因此, 目前国内外致力于各种生物型椎间融合器的研究. 它具有更好的刚度和弹性系数, 对影像学评估干扰更小等诸多优势. 已有研究表明,在屈伸、轴向旋转及侧屈的生物力学特性及节段稳定性方面,可吸收性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效果等于或优于非可吸收性椎间融合器[1,3]. 2.2椎体间非融合技术人工椎间盘在医学上,只有生理性的重建解剖结构才是最为合理的. 尽管采用椎体间融合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疾病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但由于椎体间融合技术改变了脊柱的生物力学特性,使原本能够活动的脊柱节段丧失运动功能,因而导致其周围组织和邻近椎间盘应力增加,加重了邻近椎间盘的退化与病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探求合适的人工假体替代退变椎间盘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以求恢复椎间盘的解剖和功能,随之诞生出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 替换退变的全部椎间盘者,称为人工全椎间盘置换;只替换退变的髓核者,称作人工髓核置换[2-4]. 1

工程力学大作业1(答案)

工程力学大作业1(答案)

大作业(一) 一、填空题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材料力学所研究的问题是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脆性材料的抗压能力远比抗拉能力(强)。 4、同一种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横向应变ε/和纵向应变ε之间有如下关系:(ε/= -με) 5、(弹性模量E )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6、(屈服点σs )和(抗拉强度σb )是反映材料强度的两个指标 7、(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是反映材料塑性的指标,一般把(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把(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应力集中的程度可以用(应力集中因数K )来衡量 9、(脆性材料)对应力集中十分敏感,设计时必须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10、挤压面是外力的作用面,与外力(垂直),挤压面为半圆弧面时,可将构件的直径截面视为(挤压面) 11、如图所示,铆接头的连接板厚度t=d ,则铆钉剪应力τ= ( 22d P πτ= ) ,挤压应力σbs =( td P bs 2=σ )。 P/2t t t d P P/2 二、选择题 1、构成构件的材料是可变形固体,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不包括(C ) A 、均匀连续性 B 、各向同性假设 C 、平面假设 D 、小变形假设 2、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B )是强度指标 A 、弹性模量E B 、屈服强度s σ C 、伸长率δ D 、许用应力σ 3、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C )是反映塑性的指标 A 、比例极限p σ B 、抗拉强度b σ C 、断面收缩率ψ D 、安全系数n 4、下列构件中,( C )不属于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 B 、 C 、 D 、

工程力学大作业1(答案)

大作业(一) 一、填空题 1、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 2、材料力学所研究的问题是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脆性材料的抗压能力远比抗拉能力(强)。 4、同一种材料,在弹性变形范围内,横向应变ε/和纵向应变ε之间有如下关系:(ε/= -με) 5、(弹性模量E )是反映材料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指标。 6、(屈服点σs )和(抗拉强度σb )是反映材料强度的两个指标 7、(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是反映材料塑性的指标,一般把(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把(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8、应力集中的程度可以用(应力集中因数K )来衡量 9、(脆性材料)对应力集中十分敏感,设计时必须考虑应力集中的影响 10、挤压面是外力的作用面,与外力(垂直),挤压面为半圆弧面时,可将构件的直径截面视为(挤压面) 11、如图所示,铆接头的连接板厚度t=d ,则铆钉剪应力τ= ( 2 2d P πτ= ) ,挤压应力σbs =( td P bs 2=σ )。 P/2 P/2 二、选择题 1、构成构件的材料是可变形固体,材料力学中对可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不包括(C ) A 、均匀连续性 B 、各向同性假设 C 、平面假设 D 、小变形假设 2、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B )是强度指标 A 、弹性模量E B 、屈服强度s σ C 、伸长率δ D 、许用应力σ 3、下列力学性能指标中,(C )是反映塑性的指标 A 、比例极限p σ B 、抗拉强度b σ C 、断面收缩率ψ D 、安全系数n 4、下列构件中,( C )不属于轴向拉伸或轴向压缩 A 、 B 、 C 、 D 、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学院试卷纸 20 - 2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 名称 工程力学 试卷 类别 A □ B ■ C □ 印 数 考试 班级 命题 教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成绩 核分人 得 分 阅卷教师 考试 方式 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作用在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F 和2F ,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 【 C 】 A 、12F F -u u r u u r B 、21F F -u u r u u r C 、12F F +u u r u u r 2、空间力对点之矩是【 B 】 A 、代数量 B 、矢量 C 、标量 3、一重W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因数为f ,且tg α

工程力学作业3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第2章平面问题的受力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习题2-10 图示平面任意力系中F1=402N,F2=80N,F3=40 N,F4 = 110 N,M= 2000N mm,各力作用位置如图所示。求:(1)力系向点O简化的结果;(2)力系的合力的大小、方向及合力作用线方程。(说明:在本课程中,按机械制图尺寸标注法规定,尺寸单位为mm 时,不标注其单位mm。) 习题2-11 如图所示,当飞机作稳定航行时,所有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必须相互平衡。已知飞机的重量为P=30 kN,螺旋桨的牵引力F=4 kN。飞机的尺寸:a=0.2 m,b=0.1 m,c=0.05 m,l=5 m。求阻力F x、机翼升力F y1和尾部的升力F y2。

习题2-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q1=60 kN/m,q2=40 kN/m,机翼重P1=45 kN,发动机重P2=20 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偶矩M=18 kN m。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习题2-13 如图所示,行动式起重机不计平衡锤的重量为P=500 kN,其重心在离右轨1.5 m 处。起重机的起重量为P1=250 kN,突臂伸出离右轨10 m。跑车本身重量略去不计,欲使跑车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均不致翻倒,求平衡锤的最小重量P2以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 解起重机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

习题2-14 如图所示,如图所示,组合梁由AC和DC两段铰接构成,起重机放在梁上。已知起重机重P1=50 kN,重心在铅直线EC上,起重载荷P2=10 kN。如不计梁重,求支座A,B和D三处的约束力。 习题2-15 图示传动机构,已知带轮Ⅰ,Ⅱ的半径各为r1,r2,鼓轮半径为r,物体A重为P,两轮的重心均位于转轴上。求匀速提升A物时在I轮上所需施加的力偶矩M的大小。

工程力学A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1 学期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适用专业/年级本卷共 6 页,考试方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判断题(共10分,每题1分) 1.实际挤压应力在挤压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2.纯弯曲梁的横截面上只有正应力。( )

3. 横截面面积相等,实心轴的承载能力大于空心轴。 ( ) 4. 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恒等于零。 ( ) 5. 梁发生弯曲变形,挠度越大的截面,其转角也越大。 ( ) 6. 在集中力偶作用处,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均要跳跃。 ( ) 7. 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 p σσ<时,试件将产生局部颈缩。 ( ) 8. 圆轴扭转时其切应力的最大值仅可能出现在横截面的外边缘。 ( ) 9.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 ) 10. 临界应力越小的受压杆,其稳定性越好。 (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 1. 下右图中杆AB 的变形类型是 。 A .弯曲变形 B .拉(压)弯组合变形 C .弯扭组合变形 D .拉(压)扭组合变形 2. 下图矩形截面梁受F 和Me 作用,Me =Fl 。则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0A σ= B .0B σ= C .0 D σ= D .0 E σ= 3. 力偶对物体的运动效应为 。 A .只能使物体平动 B .只能使物体转动 A B F

C .既能使物体平动又能使物体转动 D .它与力对物体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4. 关于低碳钢材料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是 。 A .比例极限p σ B .屈服极限s σ C .强度极限b σ D .许用应力[σ] 5.在平板和受拉螺栓之间垫上一个垫圈,可以提高 能力。 A .螺栓的抗拉伸 B .螺栓的抗剪切 C .螺栓的抗挤压 D .平板的抗挤压 6. 若实心圆轴①和空心圆轴②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所受扭矩均相同,则两轴的最大扭转角之间的关系为 。 A .φ1<φ2 B .φ1=φ2 C .φ1>φ2 D .无法比较 7. 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形式是 。 A .沿横截面拉断 B .沿横截面剪断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1参考答案

《土木工程力学(本)》作业1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和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三刚片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规则是(B) A 三链杆相联,不平行也不相交于一点 B 三铰两两相联,三铰不在一直线上 C 三铰三链杆相联,杆不通过铰 D 一铰一链杆相联,杆不过铰 2.在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上增加二元体后构成(C ) A 可变体系 B 瞬变体系 C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 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3.瞬变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 D ) A产生很小的内力B不产生内力 C产生很大的内力D不存在静力解答 4.已知某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3,则体系的(B ) A自由度为3 B自由度等于0 C 多余约束数等于3 D 多余约束数大于等于3 5.不能作为建筑结构使用的是(D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 几何不变体系D几何可变体系 6.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D )

9 A 折线 B 圆弧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多余约束是体系中不需要的约束。(x) 2.如果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大于零,那么体系一定是几何可变体系。(x ) 3.两根链杆的约束作用相当于一个单铰。(o) 4.一个体系是有n个自由度的几何可变体系,那么加入n个约束后就成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x ) 题2-7图

题2-10图 A =20 KN B -4×10×2-20×3=0 V B =46.67KN A -4×10×1+20×3=0 V A =-6.67KN ΣY=46.67-6.67-10×4=0 2. 5kN D

工程力学(二)习题及参考答案1

工程力学(二)习题及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 1.静定结构产生内力的原因有: A、荷载作用 B、支座位移 C、温度变化 D、制造误差 答案:A 2.机动法作静定梁影响线应用的原理为: A、变形体虚功原理 B、互等定理 C、刚体虚功原理 D、叠加原理 答案:C 3.影响线的横坐标是: A、固定荷载的位置 B、移动荷载的位置 C、截面的位置 D、单位移动荷载的位置 答案:D 4.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A、2 B、3 C、4 D、5 答案:B 6.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0 B、21 C、22 D、23 答案:B 7.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6 D、5 答案:C

A、2 B、3 C、4 D、5 答案:B 9.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10.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11.如图所示结构,取一半结构进行计算时取: 答案:D 12.如图示a,b的两个钢架有如下关系: A、内力相同,变形相同 B、内力相同,变形不同 C、内力不同,变形相同 D、内力不同,变形不同 答案:B 13.有关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法基本体系可以是瞬变体系 B、静定结构可以用力法进行求解 C、超静定结构可以作为力法的基本体系 D、结构的超静定结构次数不一定等于多余联系个数

答案:C 14.超静定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应为: A、均用相对值 B、均必须用绝对值 C、内力计算用绝对值,内力计算用绝对值,位移计算用相对值 D、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答案:D 15.考虑阻尼比不考虑阻尼时结构的自振频率: A、大 B、小 C、相同 D、不一定,取决于阻尼性质 答案:B 16.单自由度体系自由振动的振幅取决于: A、初位移 B、初速度 C、初位移,初速度与质量 D、初位移,初速度与结构自振频率 答案:D 17.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ω=√3EI/(ml^3),其稳态最大动力弯矩幅值为: A、3pl B、4.5pl C、8.54pl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_A#精选

《工程力学Ⅱ》期末考试试卷 ( A 卷) (本试卷共4 页) 2分,共12分) 1、强度计算问题有三种:强度校核, ,确定许用载荷。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 的能力。 3、由等值、反向、作用线不重合的二平行力所组成的特殊力系称为 ,它对物体只产生转动效应。 4、确定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 。 5、若钢梁和铝梁的尺寸、约束、截面、受力均相同,则它们的内力 。 6、矩形截面梁的横截面高度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最大正应力是原来的 倍。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实心圆轴直径为d,所受扭矩为T ,轴内最大剪应力多大?( ) A. 16T/πd 3 B. 32T/πd 3 C. 8T/πd 3 D. 64T/πd 3 2、两根拉杆的材料、横截面积和受力均相同,而一杆的长度为另一杆长度的两倍。下面的答案哪个正确?( ) A. 两杆的轴向变形都相同 B. 长杆的正应变较短杆的大 C. 长杆的轴向变形较短杆的大 D. 长杆的正应力较短杆的大 3、梁的弯曲正应力( )。 A 、与弯矩成正比 B 、与极惯性矩成反比 C 、与扭矩成正比 D 、与轴力正比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可得到主失和主矩。( ) 2、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不一定等于零。( ) 3、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都是表征材料弹性的常量。( )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是:轴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 )

学院、系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名 ·········· ··· ·· · · · ··· · · · · ·· · ··密· ···· ·· ·· ·· · · · · · · · · ··· · · · ··· ···· 封 · ···· · · · ·······················线········5、外伸梁、简支梁、悬臂梁是静定梁。( ) 四、计算题(本题满分20分) 矩形截面木梁如图所示,已知P=10kN ,a =1.2m ,木材的许用应力 [ ]=10MPa 。设梁横截面的高宽比为h/b =2,试:(1)画梁的弯矩图; (2)选择梁的截面尺寸b 和h 。 五、计算题(本题满分20分) 传动轴AB 传递的功率为Nk=7.5kw, 轴的转速n=360r/min.轴的直径D=3cm,d=2cm. 试:(1)计算外力偶矩 及扭矩; (2)计算AC 段和BC 段轴横截面外边缘处剪应力; (3)求CB 段横截面内边缘处的剪应力。 得分 阅卷人 得分 阅卷 人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

《工程力学A (Ⅱ)》试卷(答题时间100分钟) 班级 姓名 班级序号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①同一截面上正应力 σ 与切应力 τ 必相互垂直。 ②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正应力 σ 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③同一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 τ 必相互平行。 现有四种答案: A .1对; B .1、2对; C .1、3对; D . 2、3对。 正确答案是: 。 2.铸铁拉伸试验破坏由什么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什么方向?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 A .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o方向; B .切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C .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与轴线夹角45o方向; D .正应力造成,破坏断面在横截面。 正确答案是: 。 3.截面上内力的大小: A .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有关; B .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 C .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 D.与截面的尺寸无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有关。 正确答案是: 。 4.一内外径之比为D d /=α的空心圆轴,当两端承受扭转力偶时,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为τ,则内圆周处的切应力为 A .τ B .ατ C.τα)1(3- D.τα)1(4- 正确答案是: 。

9.图示矩形截面拉杆,中间开有深度为 2 h 的缺口,与不开口的拉杆相比,开口处最 A.2倍; B.4倍; C.8倍; D.16倍。 正确答案是:。 10.两根细长压杆的横截面面积相同,截面形状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则圆形截面压

试用叠加法求图示悬臂梁自由端截面B 的转角和挠度,梁弯曲刚度EI 为常量。 2F a a A B C Fa 四、计算题(本题满分10分) 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 GPa E 200=,泊松比25.0=ν,单元体的应力情况如图所示,试求该点的三个主应力、最大切应力及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的主应变值。 MPa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 (N )或(KN )。 2、力偶的三要素是力偶矩的大小、 转向 和 作用面方位 。用符号表示力偶矩的单位为(N·m )或(KN·m )。 3、常见的约束类型有 柔性 约束、 光滑接触面 约束、 光滑铰链 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4、作用于一个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作用线相同 。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___零______。 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为 , 0=∑ix F 0=∑iy F 和___∑M 0(F )=0。 7、当平面任意力系有合力时,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8、空间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不同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任意力系。 9、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有两种运算方法,即直接投影法和二次投影 法。 10、工程中二力杆需满足三个条件,即自重不计、两端均用铰链连接和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20分) 1、力的可传性定理,只适用于刚体。(√ ) 2、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 √ ) 4、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 ) 5、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殊情况,但汇交点不能确定。( √ ) 6、二力杆的约束力不沿杆件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指向固定。( × ) 7、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 ) 8、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力的外效应。( √ ) 9、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就不变。( × ) 10、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一定平衡。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B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运动 2、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说明,共点二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分力的 C 和。 A .标量 B .代数 C .矢量 3、静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C 。 A .受力物体 B .施力物体 C .平衡物体 4、某刚体上在同一平面内作用了汇交于一点且互不平行的三个力,则刚体 C 状态。 A .一定处于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 .不一定处于平衡 5、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总是沿接触面的 C 方向。 ( A .任意 B .铅重 C .公法线 6、物体系受力图上一定不能画出 B 。 A .系统外力 B .系统内力 C .主动力和被动力 7、在力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 轴,则F x = A ;若力垂直于X 轴,则F x =0。 A .±F B .0 C .不确定 8、用力拧紧螺母,其拧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 C 有关。 A .倾斜距离 B .平行距离 C .垂直距离 9、平面一般力系向已知中心点简化后得到 C 和一个力偶。 A .一个力矩 B .一力臂 C .一个力 10、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点的附加力偶矩一定 B 。 ) A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B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C .不存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1、试述主动力与约束反力的区别。 答:主动力:促使物体运动(或具有运动趋势)的力;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工程力学》试卷及答案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2分)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用符号表示力的单位是 (N )或(KN )。 2、力偶的三要素是力偶矩的大小、 转向 和 作用面方位 。用符号表示力偶矩的单位为(N·m)或(KN·m)。 3、常见的约束类型有 柔性 约束、 光滑接触面 约束、 光滑铰链 约束和固定端约束。 4、作用于一个刚体上的二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状态的充要条件是两个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 作用线相同 。 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___零______。 6、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为 , 0=∑ix F 0=∑iy F 和___∑M 0(F )=0。 7、当平面任意力系有合力时,合力对作用面内任意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8、空间力系根据力的作用线不同可分为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和空间任意力系。 9、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有两种运算方法,即直接投影法和二次投影 法。 10、工程中二力杆需满足三个条件,即自重不计、两端均用铰链连接和不受其他力的作用。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2分,共20分) 1、力的可传性定理,只适用于刚体。(√ ) 2、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 ) 3、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 √ ) 4、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 ) 5、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殊情况,但汇交点不能确定。( √ ) 6、二力杆的约束力不沿杆件两端铰链中心的连线,指向固定。( × ) 7、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 √ ) 8、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效应称力的外效应。( √ ) 9、力的三要素中只要有一个要素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就不变。( × ) 10、同一平面内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一定平衡。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 B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A .运动 B .静止 C .加速运动 2、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说明,共点二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分力的 C 和。 A .标量 B .代数 C .矢量 3、静力学研究对象主要是 C 。 A .受力物体 B .施力物体 C .平衡物体 4、某刚体上在同一平面内作用了汇交于一点且互不平行的三个力,则刚体 C 状态。 A .一定处于平衡 B .一定不平衡 C .不一定处于平衡 5、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总是沿接触面的 C 方向。 A .任意 B .铅重 C .公法线 6、物体系受力图上一定不能画出 B 。 A .系统外力 B .系统内力 C .主动力和被动力 7、在力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 轴,则F x = A ;若力垂直于X 轴,则F x =0。 A .±F B .0 C .不确定 8、用力拧紧螺母,其拧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 C 有关。 A .倾斜距离 B .平行距离 C .垂直距离 9、平面一般力系向已知中心点简化后得到 C 和一个力偶。 A .一个力矩 B .一力臂 C .一个力 10、一力作平行移动后,新点的附加力偶矩一定 B 。 A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无关 B .存在且与平移距离有关 C .不存在

工程力学习题答案_范钦珊_蔡新着_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_第二版

(a) (b) 习题1-1图 (a) (b) 习题1-2图 D R (a-1) C (a-2) D R (a-3) (b-1) 1-1 图a 、b 所示,Ox 1y 1与Ox 2y 2分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试将同一方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解:(a ),图(c ):11 s i n c o s j i F ααF F += 分力:11 cos i F αF x = , 11 s i n j F αF y = 投影:αcos 1F F x = , αs i n 1F F y = 讨论:?= 90°时,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投影是代数量。 (b ),图(d ): 分力:22)tan sin cos (i F ?ααF F x -= ,22sin sin j F ?α F y = 投影:αcos 2F F x = , )cos(2α?-=F F y 讨论:?≠90°时,投影与分量的模不等。 1-2 试画出图a 、b 比较:图(a-1)与图(b-1)不同,因两者之F R D 值大小也不同。 1-3 试画出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 1 (c ) 2x (d )

习题1-3图 1-4 图a 所示为三角架结构。力F 1作用在B 铰上。杆AB 不计自重,杆BD 杆自重为W 。 试画出图b 、c 、 d 所示的隔离体的受力图,并加以讨论。 或(a-2) B (a-1) (b-1) F Ay (c-1) 或(b-2) (e-1) (f-1) (f-2) 1O (f-3)

Ax F ' (b-3) E D (a-3) 习题1-5图 B (b-2) (b-1) F ' C C (c) F Ax F 1-5 试画出图示结构中各杆的受力图。 1-6 图示刚性构件ABC 由销钉A 和拉杆GH 支撑,在构件的点C 作用有一水平力F 。试问如果将力F 沿其作用线移至点D 或点E (如图示),是否会改变销钉A 的受力状况。 解:由受力图1-6a ,1-6b 和1-6c 分析可知,F 从C 移至E ,A 端受力不变,这是因为力F 在自身刚体ABC 上滑移;而F 从C 移至D ,则A 端受力改变,因为HG 与ABC 为不同的刚体。 F F 1 (d-2) y B 21 习题1-6图 F (b-2) (b-3) F y B 2 A A B 1 B F

工程力学(二)作业1

工程力学(二)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C 第2题 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B 第3题 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3 B、4 C、5 D、6 答案:D 第4题 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D 第5题 确定下面图式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5 答案:A 第6题 确定下面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2 B、3 C、4 D、6 答案:D 第7题 如图所示结构,取一半结构进行计算时取: 答案:D 第8题 如图示a,b的两个钢架有如下关系:

A、内力相同,变形相同 B、内力相同,变形不同 C、内力不同,变形相同 D、内力不同,变形不同 答案:B 第9题有关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法基本体系可以是瞬变体系 B、静定结构可以用力法进行求解 C、超静定结构可以作为力法的基本体系 D、结构的超静定结构次数不一定等于多余联系个数 答案:C 第10题超静定结构在载荷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中,各杆的刚度应为: A、均用相对值 B、均必须用绝对值 C、内力计算用绝对值,内力计算用绝对值,位移计算用相对值 D、内力计算可用相对值,位移计算须用绝对值 答案:D 第11题力法方程中的自由项代表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A、Xi B、Xj

C、Xi方向的位移 D、Xj方向的位移 答案:C 第12题 图a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结构,EI为常数,δ11为: A、2l/3EI B、l/2EI C、l/EI D、4l/3EI 答案:C 第13题 图a结构,取图b为力法基本结构,⊿1c为: A、a-b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A及答案

.试题可采用粘贴方式,请用B5纸打印,粘贴时不要超过边框。 .本科课程的试题一般不留答题空间,答案写在专用答题纸上,专科课程试题一般要留答题空间,答

答案 一、1~5 1~5 C C D C D 6~10 D C D D D 二、11 变形固体 12 A 、B 、C 三点不能共线 13 力偶矩 14 各向同性假设 15 弹性变形 三、16 ①明确研究对象;②约束反力与约束类型相对应;③注意作用与反作用关系; ④只画外力,不画内力;⑤不要多画也不要漏画任何一个力;同一约束反力,它的方向在受力图中必须一致。 17 ①连续性假设;②均匀性假设;③各向同性假设;④小变形假设。 18 ①某一截面的扭矩等于截面右侧(或左侧)所有外力偶矩的代数和; ②以右手拇指顺着截面外法线方向,与其他四指的转向相反的外力偶矩产生正值扭矩,反之产生负值扭矩;③代数和的正负,就是扭矩的正负; 19 ①合理选择材料;②改善支承情况;③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④减少压杆的长度。 四、20 解:EA Pa EA Pa EA Pa BC AB 32222= += ?+?=? 21 解:以节点为研究对象 ?????=-?-?==?-?=∑∑0 30cos 45cos ,00 45sin 30sin ,02112P N N F N N F y x ο οο ο 解方程,得到 kN P N 9.37758.01==,kN P N 8.26536.02== a a MP MP d N A N 150][21415142.34 1109.37412 3 2=>=???=== σπσ

22 解:454410137.650142.3321 321mm d I P ?=??== π a P MP I d M 7.20310137.62510525 6 0max =???=? =τ

(完整版)工程力学习题答案范钦珊蔡新着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二版

比较:图(a-1)与图(b-1)不同,因两者之 1 - 3试画出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 1 - 1图a 、b 所示,Ox 1y 1与Ox 2y 2分别为正交与斜交坐标系。试将同一方 F 分别对两坐标系进行分 解和投影,并比较分力与力的投影。 解:(a),图(c ): 分力: 投影: =90 ° 时, (d ): F cos i 1 F X 1 F y1 F sin F y1 F sin j l 讨论: (b ),图 F X 1 F cos 投影与分力的模相等;分力是矢量, X 2 投影是代数 量。 F sin sin 分力: j 2 B D (b) D (b-1) (a-3) 投影: 工90°时, F X 2 F cos , 投影与分量的模不等。 讨论: 1 -2试画出图a 、b 两情形下各物体的受力图,并进行比较。 F y2 F cos( F X 2 (F cos F sin tan )i 2 F y2 (a) l F Ay F A X 1 F RD 值大小也不同。

a 5 A ■d F B F F C A B B (a-1) (b-1) B C D B C B C W D Ay 或(b-2) (c-1) (d-1) D C A B C D Ft D 或(d-2) (e-2) (e-1) C O i Oy B F A (f-3) (e-3) IV 2 [f W (f-1) (c) 习题1—3图 F B F B F Ax F A F D B F F c W (f-2) A O A F A 力 F i 作用在 ,并加以讨论。 ----------------- : B 铰上。杆AB 不计自重,杆BD 杆自重为 W 。试画出图 1 —4图a 所示为三角架结构 b 、c 、d 所示的隔离体的受力图 A z z ” X X z r ' i /A 1 r C [ ------------ D F Ax A B 虾 F 或(a_2)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A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 ( )1、工程设计中工程力学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A分析作用在构件上的力,分清已知力与未知力。 B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建立已知力与未知力的关系。 C应用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确定全部未知力 D确定研究对象,取分离体 (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 A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旋转为负 B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力矩的代数与 C力偶不能与一个力等效也不能与一个力平衡 D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无关 ( )3平面汇交力系向汇交点以外的一点简化,其结果可能就是: A一个力B一个力与一个力偶C一个合力偶D一个力矩 ( )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A拉伸与压缩 B 剪切 C 扭转D平面弯曲 ( )5、低碳钢材料由于冷作硬化,会使( )提高: A比例极限B塑性C强度极限D屈服极限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 6、工程中遇得到的物体,大部分就是非自由体,那些限制或阻碍非自由体运动的物体称为________。 7、由链条、带、钢丝绳等构成的约束称为柔体约束,这种约束的特点:只能承受________不能承受________,约束力的方向沿________的方向。 8、力矩就是使物体产生________效应的度量,其单位_________,用符号________表示,力矩有正负之分,________旋转为正。 9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工程力学的要求,对变形固体作了三种假设,其内容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拉压杆的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其轴力的正号规定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塑性材料在拉伸试验的过程中,其σ—ε曲线可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构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剪切的作用,其剪切强度条件___________、 14、扭转就是轴的主要变形形式,轴上的扭矩可以用截面法来求得,扭矩的符号规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力学将两分为两大类:静定梁与超静定梁。根据约束情况的不同静定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常见形式。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6、杆件两端受等值、反向、共线的一对外力作用,杆件一定发生地就是轴向拉(压)变形。( ) 17、标准试件扎起常温、静载作用下测定的性能指标,作为材料测定力学性能指标。( ) 18.当挤压面为圆柱形侧面时,挤压面的计算面积按该圆柱侧面的正投影面积算。( )

《工程力学》作业2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作业2参考答案 说明:本次作业对应于文字教材第4章,应按相应教学进度完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填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力法计算的基本未知量为(D) A杆端弯矩 B结点角位移 C结点线位移 D多余未知力 2.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内力与刚度(B) A无关 B相对值有关 C绝对值有关 3 移 5.在力法方程的系数和自由项中( B )

B相对值有关 C绝对值有关 D相对值绝对值都有关 8.力法典型方程中的自由项 iP ?是基本体系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 C ) C结点数D杆件数 11.力法的基本体系是( D ) A一组单跨度超静定梁B瞬变体系 C可变体系D几何不变体系 12.撤去一单铰相当于去掉了多少个约束( C ) A1个B3个C2个D4个 4次 ) j X方向的位移1.超静定次数一般不等于多余约束的个数。(╳)

) ) ╳ ) ) ) 8.对称结构在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中 弯矩、轴力是对称的, 剪力是反对称的 。 9.力法的基本体系是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 10.力法的基本方程使用的是 位移协调条件;该方法只适用于解 超静定 结构。 四、计算题 (共40分) 1.对下面图a所示的超静定结构,选图b所示的力法基本体系,要求 (1)列出力法典型方程; (2)画1M ,2M ,P M 图; (3)求出各系数及自由项。(10分)

2 (3)求出各系数及自由项。(10分) EI l 3211=δ EI l 322=δ EI l 62112-==δδ EI ql F 2431-=? F 02=?F 2.用力法计算图示刚架(求出系数及自由项列出方程即可)(10分)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力偶对任意点之矩等于 ,力偶没有合力,力偶只能用 来平衡。力偶中的两个力在任一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等于 。 2、我们把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 ;把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 。 3、已知一等直杆如下图所示,横截面面积为2 400mm A =,许用应力[]MPa 60=σ,此杆强度为 4、低碳钢的σ-ε曲线如图,则:材料的弹性模量E = GPa ,材料的屈服点 σs = Mpa ,材料的抗拉强度σb = Mpa 5、右图中矩形对Z 轴的惯性矩Z I = 。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凡在两个力作用下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 ( ) 2、力系的合力一定比各分力大。 ( ) 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有三个力,当这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时,则此力系必然平衡。( ) 4、平行力系中心只与力系各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有关,而与各力的方向无关。( ) 5、平面力系如果平衡,该力系在任意选取的投影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必为零( ) 6、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某点简化所得的主矢等于零就平衡。( ) 7、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

8、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意点的力矩值恒等于此力偶的力偶矩,同时与力偶与矩心间的相对位置相关。 ( ) 9、只要接触面间有正压力存在,则必然会产生滑动摩擦力。( ) 10、梁的弯曲变形与材料无关。 ( ) 三、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若作用在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F 和2F ,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 A 、12F F -; B 、21F F -; C 、12F F +。 2、杆OA 和物块M 的重力均为P ,杆与物块间有摩擦,物块与地面间光滑,当 水平力F 增大而物块仍然保持平衡时,则杆对物块M 的正压力( ) A 、 由小变大 B 、 由大变小 C 、 不变 D 、无法确定 3、“二力平衡公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只适用于( ) A 、任何物体; B 、固体; C 、弹性体; D 、刚体。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变形体。 B 、在工程力学中我们把所有的物体都抽象化为刚体。 C 、稳定性是指结构或构件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D 、工程力学是在塑性范围内,大变形情况下研究其承截能力。 5、力对轴的矩是( ) A 、定位矢量 B 、滑动矢量 C 、自由矢量 D 、代数量 6、关于平面力系的主矢和主矩,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主矢的大小、方向与简化中心无关 B 、主矩的大小、转向一定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C 、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结果为一合力 D 、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不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均不可能为一合力 7、下述不同力系分别作用于刚体,彼此等效的是( )d 表示两力作用线间的距离)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工程力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物体的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地面__________或作________运动的状态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_____。该力系中各力构成的力多边形____ 3.一物块重600N,放在不光滑的平面上,摩擦系数f=0.3, 势趋滑动的,物块有向右在左侧有一推力150N其而状态,块处于静止F=__________,所以此物max。F=__________相同,每一__________4.刚体在作平动过程中,其上各点的的速度和加速度。瞬时,各点具有__________质量不计,且B、O,长为L,曲柄OAm5.AB杆质量为 21轴转杆绕Oφ=60°时,OAOA=OB=R,OO=L,当111122杆应加的惯性力大为常量,则该瞬时AB动,角速度ω,方向为__________ 小为__________使材料丧失正常工作能力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工程上一6.作为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对于脆性材般把__________ ________作为极限应力。料,则把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面称为主平面。主平面上的正应力称为与关,而ρ和_____________有内的环匀速转动时,环动应力只与材料的密度8.当圆无关。__________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分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18处的约束反力,则它们的B表示支座A、R1.某简支梁AB 受载荷如图所示,现分别用R、BA。)关系为

( A.RR BA C.R=R BA D.无法比较 ,物块重0.2kNA重0.5kN,物块BB2.材料不同的两物块A和叠放在水平面上,已知物块物块所需要的最BB与地面间的摩擦系数f=0.2,拉动=0.25A、B间的摩擦系数f,物块21) ( 小力 为 A.0.14kN B.0.265kN C.0.213kN D.0.237kN 。)在无阻共振曲线中,当激振力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时,振幅3.B趋近于( D.一个定值C. 无穷大 A.零 B.静变形 )。虎克定律应用的条件是4.( 只适用于轴向拉伸 B. A. 只适用于塑性材料 应力不超过屈服极限 D. 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 C. 。) ( 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弯矩图如图所示,则有Z字型,T梁的截面为5. A.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位于同一截面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