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合集下载

论苏轼的“超然”

论苏轼的“超然”

论苏轼的“超然”论苏轼的“超然”摘要:在中国⽂化史上,苏轼是⼀个传奇式的⼈物。

苏轼的⼀⽣是很曲折的,⽽这艰难的⼈⽣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命的⽆常,在现实⽣活中实现超越,他有儒家的忠义,有道家的洒脱,有佛家的空灵,超然于物外,真正地发掘到⼈⽣的真谛,形成了他的超然的⼈⽣态度。

他的“⼀蓑烟⾬任平⽣”道出了他的⼈格超然之美和他独特的审美风格。

苏轼超然的⼈⽣态度是在参透世间表象之后仍保持着对⽣命热情的思想超越。

苏轼的超然,是⼀种对现实⽣活苦难的超越,是⼀种对现实困顿的升华。

关键词:苏轼;超然;审美;⼈⽣态度⽼⼦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①这句话是说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

意思也就是说⼈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获得。

超然是什么呢?超然就是⼀种洒脱,不拘于名利,将个⼈得失置于度外的宽⼴⼤⽓之感,是⼀种极⾼的思想境界。

苏轼便是这类。

苏轼⼀⽣仕途坎坷,屡受贬谪,⾯对这世间⼀切的挫折,他以全新的⼈⽣态度对待接踵⽽来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态对待⼀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随遇⽽安,乐观旷达,他的这种执着于⼈⽣⽽⼜超然于物外的⽣命范式蕴涵这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影响着⼀代⼜⼀代的⼈去超越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去探寻永恒的⽣命价值。

⼀、苏轼的“超然”表现(⼀)苏轼“超然”的审美⼈⽣苏轼的⼀⽣坎坷不平。

屡次遭受多次打击,后半⽣的连续被贬以⾄于⽣活极其困窘,但他却并未被苦难困境打倒,⼆是⾯对这些不幸,从容对待,随缘⾃适,随遇⽽安,不为世俗的苦乐所影响,不因得失⽽烦闷,表现出坚定沉着的、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态度。

苏轼被贬⾄黄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但他的创作艺术却进⼊了⼀个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这贬谪的不幸却使苏轼更深刻的理解了⼈⽣,他能乐天知命,在这种⼀般⼈很难忍受的贬谪⽣活中寻得了闲适之趣,做到了胸⽆芥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死⽽悲观,正如他在《前⾚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间之明⽉,⽿得之⽽为声,⽬遇之⽽成⾊,取之⽆尽,⽤之不竭,是造物者之⽆尽藏也,⽽吾与⼦之所共适。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 豁达篇

论苏轼的人生态度豁达篇
苏轼被誉为文学界的巨匠,他的诗词歌赋、散文随笔皆有不俗的成就,但他的人生态度同样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为一个豁达的人,他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始终能够保持平静、积极和乐观的心态,这种心态在他的诗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苏轼的豁达源于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他认为人生犹如一场旅程,路途中难免会遇到风雨和坎坷,但只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便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收获。

他曾经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凝聚了他对人生最深刻的体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人性的鼓励。

苏轼的豁达也源于他对自身的认识和评估。

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才华和缺陷,不以外在的成功或失败来评价自己的价值。

他在《东坡快车》中写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无疑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加广阔和深刻。

苏轼的豁达还表现在对人生的态度和目标上。

他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追求真理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这种追求并不取决于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而是源于内心的力量和信念。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丈夫何为者?当以国士为谋,当以天下为己任。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人生意义的高度认识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总之,苏轼的人生态度豁达、积极、乐观,对我们当代人也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

无论面对何种困境和挫折,我们都应该保持平
和的心态、正面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

论苏轼的超然4 Word 文档

论苏轼的超然4 Word 文档

论苏轼的超然摘要: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

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

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让人知道用超然的心境挑战人生。

本文从他的人生及其佛老思想开始,论述了其对审美人生的追求,豪迈与人生理想的联系,以及老庄思想的影响。

苏轼追慕自然,幽默人生,他的人格超然美的具体内容,直至今天,对我们也有着美的价值和美育的意义,东坡的这种美将永远闪烁耀眼光芒,它的影响会一直延续。

关键词:超然,人生,思想,追求,理想,自然历史被如沙的时光悄悄地掩埋,当我们回首时,已了无痕迹。

然而当我们真正回首去聆听,去抚摸这尘封的记忆时,却总有那一串串的姓名在大漠的鸣沙中突兀回荡。

如烟往事,似水流年,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为人所依赖,为人所唾弃,为人所敬佩,为人所传唱的名字—苏轼。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

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

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千古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物,让人知道用超然的心境挑战人生。

苏轼,作为北宋时期诗、词、文兼善的一代文学巨匠,作为一位能把中国古代儒、释、道思想融为一体的思想巨人,作为一名少年就“奋厉有当世志”(苏辙《东坡先生墓志铭》)而能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而不惜自身安危的“人民公仆”,千百年来,一直是矗立在中国人的心中的一块耀眼丰碑。

自古以来,许多一身正气之士,在肮脏、污浊、遭人打击的世尘面前,自沉江河者有之,遁隐山林者有之,“万事不关心”者有之,抑郁忧伤而死者有之……而苏轼却在“朝闻……,夕贬……”的几死遭贬中,高声唱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自题金山画像》)的凯歌,活着北归,实为一大奇迹,大有苏武牧羊的悲壮!我们从这活生生的真实人生中,读到了他深邃精微的人生体验和思考,所表现的对人生超然态度,比起他的几位前贤如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等来,更为丰富、深刻和动人,更具有典型性和吸引力,成为后世中国文人竞相仿效的对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后继者的逆境人生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

论苏轼贬谪时期的超然境界与诗意人生

论苏轼贬谪时期的超然境界与诗意人生
2 0 1 5 年第1 1 期
青年时代
Y O U T H T I M E S
・文 学 研 究

论 苏轼贬谪 时期 的超然境 界与诗 意人 生
马 琳
河 北 大学 河 北 保定
0 7 1 0 0 0

要 :苏轼 一生数 次遭贬 ,贬谪 生涯非但 没有使 他 一蹶 不振 ,反 而成就 了这 位 旷世英 才。逆境 中的 苏轼更加 的 乐天

的痛哭声中与家 人 诀别 , 凄凉地踏上了前往儋州 的 征途 。 海南 岛对 于长 居大 陆 的苏 轼而 言 ,已没有 了那 种 “ 仿
佛 曾游”的神秘感觉 。视 野所 及 ,只是一片浩渺 的海水 。且 相 比黄州和惠州 ,海南 的生活才是真正 的艰难 。不仅气候 恶 而是充满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苏轼带领全家勤勤恳恳的过 劣 , “ 食物人烟 ,萧条之甚 ” ( 苏轼 《 与张逢书 》 )。加上 起 了农 家的 日子 ,并获得 了大 丰收 。趁着农 闲,苏轼在 自己 与当地人语言不通 ,习俗 迥异 ,似乎什么活动都无法 开展。 的 园 中建 成 了一座 农舍 ,在 正厅 的 四壁 画满 雪景 ,命 名 为 生 活 困顿 ,物质 匮乏 ,苏轼 依 然不改 其超 然风 度 ,饱经忧 “ 雪堂 ”。雪堂落成后 ,苏轼大半 时间都 留在东坡 ,白天耕 患 ,他早 已是精神世界 的富翁 :既与世俗难以相容 ,如今 回 耘劳作 ,晚上读 书著述 。累了就饮 上几 口小酒 ,酣睡一觉 , 到这 天的尽 头 ,当恢复 自然本性 ,任运而行 ,他用心体 味着 尽情享受着官居 时不 能拥有 的 自在 与闲逸。 流 淌在 纯朴 乡间 的深厚情 味 ,变成 了一个植根于大地 ,植根 离 开黄 州后 ,苏轼在不到一年 的时间 内连续破格升级 , 于人 民的人 ,在 《 被酒独行 ,遍至 子云 、威 、徽 、先觉 四黎 但很快又深 陷党 争漩 涡 。一场新 的政治 风暴 再次把苏轼推到 之舍 ,三首 》其 二里 ,他发 出了这样 的感慨 : “ 莫作天涯万 风 口浪尖 。元柘 九年 ,哲宗改年号为 “ 绍圣 ” ,意为继承神 里意 ,溪边 自有 舞雩风” 。苏轼 同黎 民们 常来常往 ,大人小 宗朝的施政方针 ,变法派大 臣重 回朝堂 ,开 始了对元韦 占 党人 孩都和他 亲密无 间 ,这让苏轼倍感轻松 欢愉 ,再没有 了浪迹 的疯狂打击 ,苏轼兄弟首 当其冲 。朝廷对苏轼一 贬再 贬 ,经 天涯 ,万里 为客 的孤苦之感 ,淳朴 的民风浸 润了他的心 田, 过近万里的长途跋涉 ,苏轼抵达惠州 ( 今广东惠 阳 ) 贬所 。 即使在这荒 蛮的海岛 ,也 同样可 以像 曾点在舞 雩台那 般惬意 惠州 在 当时属 蛮荒 瘴疠 之地 ,是个 令人谈 虎色 变 的地 地乘风纳凉 ,抛却 了功名利禄 的牵绊和一 己私愁 ,天涯万里 方,却令苏轼有 “ 仿佛曾游”之感 ,苏轼四处悠游 ,在山水 也无法限制心境的容量 ,那吹在脸上咸涩的海风 ,磨砺 出了更 当中释放心怀 ,且看他的 《四月十一 E l 初食荔枝 》: 为坚韧的曳杖之声 ,激励着他在人生的风雨中勇敢地前行。 南 村诸杨北村卢 ,自华青 叶东不枯 。 从黄州到儋州 ,这一路走来 ,苏轼 尝尽世 态炎凉 ,他收 垂 黄缀紫烟雨里 ,特与荔子为先驱 。 起 锋芒 ,成为一个不怨天尤人 的齐安 民;放弃 了对仕途功 名 海 山仙 人绛罗襦 ,红纱 中单 白玉肤 。 的追求 ,处境 的变化早 已不再 能够激起他心灵 的波澜 。他 用 不须更 待妃 子笑 ,风骨 自是倾城姝 。 他坎坷 丰富的经历诠释 了生活 的强者在逆境 当中砥砺不懈 的 不知 天公有 意无 ,遣此尤物生南隅 。 超然风度 :人 ,要在大地 之上 诗意地栖居。 云 山得伴松桧 老 ,霜雪 白困擅梨粗 。 先生洗盏酌桂醑 ,冰盘荐 此赦虬珠 。 参 考 文献 : 似开江鳐斫玉柱 ,更 洗河 豚烹腹腴 。 [ 1 】 朱靖华 . 苏轼论 [ M】 . 北京 : 京华 出版社, 1 9 9 7 . 我生涉世本为 口 ,一 官久 矣轻 莼鲈。 【 2 】 王水照 , 朱 刚. 苏轼评传 [ M】 . 南京: 南京大学 出版社 , 2 0 1 1 . 人间何者非梦幻 ,南来万里真 良图。 f 3 】 王水照, 崔铭 . 苏轼传 一 一 智者在苦难 中的超越p 哪. 天 津: 天津人民出版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苏轼的人生态度篇(一):苏轼旷达乐观的故事苏轼是一位非常旷达乐观的诗人,那么你想了解一下苏轼旷达乐观的故事吗?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吧,希望大家喜欢!苏轼旷达乐观的故事苏东坡的仕途之路异常坎坷,在42年的官宦生涯中,1/3的时间在“下放”中度过。

42岁时,他因“乌台诗案”受小人谗言,被宋神宗贬到黄州。

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放浪不羁,而是将一腔悲愤化作了文学创作的动力。

此间,他寄情于山水、与古人神交,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流传千古的词作,在词坛开创了豪放之风的先河,也给自己的创作开辟了一方广阔天地。

“心烦手不闲,手忙心怡然。

”苏东坡在流放中,心中虽然烦闷,但却没有无所事事,反而事必躬亲,进而发展出耕地、烹调的爱好。

在劳动中,他的心情也变好了。

于是他成功地把“致君尧舜”的入世心态很快地转变为“聊从造物游”的出世心态,并激发出独特的创造力。

最典型的是,苏东坡在下放黄州、惠州期间,创造出20多种菜肴,如东坡肉、东坡鲫鱼、东坡豆腐等,这些菜品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

、苏轼的故事1、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立志读尽人间书:自幼聪明过人的苏轼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常常出口成章,发言为诗。

许多年长的人都来苏家向小苏轼请教学问,渐渐苏轼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

在这种自满的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洋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就在小苏轼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

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

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

”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不但没看过,就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

苏轼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体味苏轼,这位宋代的大文豪,才华横溢,一生曲折,然而却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

他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态度,可以用“豪放通达,不屈不挠”来概括。

他一生多次遭贬,漂泊不定,但他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困难。

在面对逆境时,他总能保持冷静,泰然处之。

正如他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所写:“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这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不仅令他在当时饱受磨难的环境中得以坚韧不拔,更在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人生体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他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被贬到黄州时,他发现了猪肉的美味,从而创作了著名的“东坡肉”。

他在《赤壁赋》中写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我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话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欣赏。

苏轼的人生体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可以借鉴苏轼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从中汲取力量。

同时,苏轼的人生体味也启示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刻,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在压力面前,我们可以尝试苏轼的“豪放通达”的人生态度,不屈不挠地向前。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苏轼的思想。

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学习苏轼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在逆境中找到出路。

我们也可以从苏轼的人生体味中汲取智慧,学会欣赏生活,热爱世界。

苏轼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体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故事和精神力量启示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热爱生活,欣赏世界。

让我们从苏轼的人生智慧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

李白和苏轼,两位极具特色的诗人,各自以独特的人生态度和诗歌风格展现了他们的才华。

他们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从而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

论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苏轼诗词为例庞丽内容摘要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

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

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

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

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苏轼词风超然态度一、苏轼的魅力人生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

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苏东坡被贬了又贬。

当初贬到黄州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杭州,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

简论苏轼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简论苏轼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简论苏轼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作者:王利娜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10期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和打击,尤其是后半生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生活极其的困窘,但他从未被苦难困境压倒,而是善于排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恼,而是表现出坚定沉着、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态度。

苏轼是一个“奋厉有当世之志”的文人,正如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的人的一个特点是很少有自我冲突。

他不会跟自己过不去,他的个性是统一的。

这使他有更多的精力从事创作。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遭受许多不幸和打击,尤其是后半生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生活极其的困窘,但他从未被苦难困境压倒,而是善于排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不为世俗的祸福苦乐所拘牵,不为得失生死所烦恼,而是表现出坚定沉着、乐观旷达、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态度。

苏轼获罪贬黄州时,他却说“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黄州这座山环水绕的荒城在他笔下是“长江绕郭知鱼美,美竹连山觉笋香”,多山崎岖的坡路则被写成“莫闲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竹声”。

岭南荒远,古人莫不视为畏途。

韩愈被贬潮州,柳宗元被贬柳州,作诗多为凄苦之音,而苏轼却显旷达之气。

他在《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先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中:“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醉,野老苍颜一笑温。

己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从诗中可知诗人能随遇而安,不以之为悲,豪放旷达,没有了“闲人”伤感,现实的苦闷也在心灵中得到了净化。

又如最令苏轼津津乐道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手持竹杖,脚穿草鞋,透露出作者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虽然有来自各方面的打击,但他仍然泰然处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足见他的胸襟和气度。

浅论苏轼词中的旷达人生态度

浅论苏轼词中的旷达人生态度

目录引言 (3)一、“坡仙”苏轼 (3)二、苏轼词的多样性 (3)(一)苏轼的豪放词 (4)(二)苏轼的清旷词 (5)(三)苏轼的婉约词 (7)三、苏轼的人生态度 (8)(一)苏轼的豪气 (8)(二)苏轼的旷达 (9)(三)苏轼的悲壮 (9)四、结论 (9)参考文献 (11)浅论苏轼词中的旷达人生态度摘要北宋著名诗人苏轼一生中创作的作品,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他创作的作品,与他本人的人生经历以及仕途经历等有着非常深远的联系。

本文以苏轼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轼的作品风格以及作品主题展开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旷达人生态度,并且也能够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

他的作品所展现的积极乐观的心理以及坦然面对得失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都起到很好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苏轼;苏轼作品;人生态度引言文人的作品风格是他们思想、性格、气质、禀赋、才华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并且风格也是因人而异的。

不同的文人,就会有不同的风格。

即使是同一个人,风格也会改变,所以,往往一个作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苏轼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苏轼诗歌的内容融合了他的政治生涯和人生经历,包含了广泛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知识。

因此形象、鲜明、生动苏轼的作品风格可分为三种,婉约、豪放、豁达。

豪放词属于他人生其中一个阶段的文学风格,而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无不关系。

一、“坡仙”苏轼作为宋代著名的作家,苏轼一直被世人推崇为“坡仙”。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有爱心最有魅力的文学作家,同时又是遭受磨难最重的文人之一。

他一生坎坷被贬四次,身历八州,一个人的痛苦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命运似乎是不公平的。

但在北宋数千代之后,我们觉得轼的命运是公平的。

因为正是这些苦难使苏东坡留下很多千古名作,以及“坡仙”的称号。

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人物不仅仅是他的身份地位,林语堂先生作《苏东坡传》有这样的疑问,‘他是一个诗人、作家,写文章,还是一个政治家,有道德的心的人民?一个老是卷入党派斗争的人,还是那个打通了儒释道的哲学家?他是月下行吟的诗人吗?”而宋代文士戴复古在《赤壁》中直呼苏轼“长江酩明月更忆老坡仙”,为“坡仙”的称号。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人生哲理的写照。他以自己 的生活经历和深刻理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典范。 他的这种人生态度教会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乐观面对 生活的态度。让我们从《定风波》中汲取力量,以苏轼的人生态度为榜样,勇敢 地面对生活的风雨,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苏轼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他的 同伴们因为没带雨具而显得狼狈不堪,然而苏轼却镇定自若。雨过天晴后,他写 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词。
在这首词中,苏轼以雨中漫步的悠闲姿态,表现了他洒脱、自在的人生观念。 他无视那穿林打叶的雨声,选择了吟咏长啸,表现了他在自然界的挑战面前的从 容和淡定。
从《定风波》看苏轼的人生态 度
基本内容
在宋代文学的浩瀚星海中,苏轼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才情、智慧和人 格魅力,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更在人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坚韧 不屈、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就是这种 独特人生态度的最好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所作的一首 词。那一年,他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他不这么 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词中的“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苏轼 人生态度的最好写照。
在课程的最后阶段,我鼓励学生们进行思考和讨论。我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 这首词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从中得到的启示。这样的交流和分享,不仅有助 于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定风波》的教学过程让我深感心灵层面的重要性。只有当学生 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和感受这首词,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 我将更加注重从心灵层面去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

苏 轼的文学创作如何彰显其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 轼的文学创作如何彰显其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文学创作如何彰显其独特的人生态度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巨匠,其文学创作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他独特而深邃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从未被困境所打倒,反而在逆境中愈发豁达乐观。

这种人生态度在他的诗词文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苏轼善于从自然中汲取力量和灵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他对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生命美好的感知。

他把自然当作心灵的慰藉和寄托,“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无论是晴日的西湖还是雨中的山峦,在他眼中都是美的存在。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和赞美,反映出他积极向上、善于发现美好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坦然面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深知人生充满了无常和变化,但并没有因此而悲观失望,而是以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去接受。

他在《前赤壁赋》中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他超越世俗、豁达洒脱的胸怀。

苏轼的旷达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表露无遗。

即便身处困境,他仍能保持乐观的心境。

被贬黄州期间,生活艰苦,但他却写下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定风波》展现了他不为外界风雨所扰,坚定前行的信念。

他坚信无论遭遇何种艰难险阻,都能以从容的姿态应对,这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

同时,苏轼的文学作品中还流露出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他在地方为官时,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他的诗词也反映了民间的疾苦。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表达了对百姓生活艰难的同情和对不合理政策的批判。

这充分体现了他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苏轼的文学创作中也有对亲情友情的珍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明月寄托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真挚而深沉。

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

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

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第一篇:从赤壁赋看苏轼人生态度研究性学习报告课题:从《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态度第一部分摘要一,《赤壁赋》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二,摘要:“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遇的一次最惨重的打击,对其思想和文学创作有极大的影响。

“乌台诗案”引发的对社会和人生的反思,使苏轼从以济时致治为主的儒家思想开始向儒、释、道三者合一的精神世界慢慢转变,而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也影响了他黄州、惠州、儋州时期的散文创作。

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作文素材

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作文素材

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作文素材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作文素材【篇1】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作文素材苏轼,这位千古文豪,以其独特的积极人生态度,成为后人心中的传奇。

他的人生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意外与挑战。

然而,正是这些磨难,成就了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

苏轼曾在《定风波》中写道:“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

”这句诗道出了他面对人生风雨的从容与淡定。

无论是乌台诗案的苦楚,还是皇帝的贬谪,他都能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黄州的岁月,他种地酿酒,怡然自得,仿佛那些困苦不过是人生的调味品。

在赤壁,他以诗文为剑,挥洒出一片壮丽的天地。

孟德的悲歌,周瑜的谈笑,都在他的笔下化为永恒的画卷。

他的文字如同江水般奔腾不息,带给人们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苏轼的积极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诗文中,更在于他对生活的热爱。

他在岭南品尝荔枝,乐在其中,毫不在意世俗的眼光。

他的旷达与豪迈,正是源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苏轼,这位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文豪,以其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人心中的不朽传奇。

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人生多么艰难,只要心中有光,便能走出阴霾,迎接美好的明天。

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不仅仅体现在他个人的生活中,也深深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词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在《前赤壁赋》中,他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来表达对宇宙的敬畏与对生命的珍惜。

这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的光辉。

此外,苏轼的积极态度也体现在他对朋友的关怀与对社会的责任感上。

他在被贬黄州期间,仍然关心民生疾苦,积极参与地方事务,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他的这种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使得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

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还体现在他对艺术的追求上。

他不仅在诗词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他的书法被誉为“苏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功力而闻名于世。

他的绘画作品同样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苏 轼的词作中如何体现对人生的超脱态度

苏 轼的词作中如何体现对人生的超脱态度

苏轼的词作中如何体现对人生的超脱态度苏轼,这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大家,其词作犹如璀璨星辰,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更在思想内涵上展现出了对人生的独特洞察和超脱态度。

苏轼的一生,可谓波澜起伏。

仕途的坎坷、命运的多舛,并未让他沉沦,反而在其词作中铸就了一种豁达与超脱。

在《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面对自然界的风雨,苏轼展现出了一种无畏无惧的姿态。

“莫听”二字,便显露出他对外部干扰的不屑一顾。

“何妨吟啸且徐行”,更是传达出一种从容自在的心境,即便风雨交加,也要悠然前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在他眼中,简单朴素的生活反而比荣华富贵更加轻松自在。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词更是将他对人生风雨的坦然和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不管世事如何艰难,都能以一袭蓑衣坦然面对,度过这充满风雨的一生。

这种超脱,并非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面对和超越。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由明月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意识到这是自古以来就难以完美的事情。

他没有陷入对无常命运的哀怨,而是以一种理解和接受的态度来看待。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表达了他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即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共赏明月来感受彼此的存在。

这种对人生缺憾的认知和对美好的期许,体现了他在无常命运面前的超脱与豁达。

苏轼在《临江仙·送钱穆父》里写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将人生比作一场艰难的旅行,而自己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过客。

这种认知,让他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人生的起起落落。

既然都是过客,又何必过于执着于一时的得失荣辱呢?这种对人生本质的深刻理解,使他能够超脱于世俗的功名利禄,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了《赤壁赋》。

其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超然自适之苏轼——评苏轼之《定风波》

超然自适之苏轼——评苏轼之《定风波》

超然自适之苏轼——评苏轼之《定风波》超然自适之苏轼——评苏轼之《定风波》刘英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小令作于元丰五年苏轼贬谪黄州时。

“道中遇雨”本是寻常小事,苏轼却因景生情、由小见大,借此抒发了自己面对逆境坦然乐观的态度。

正是山间清风与江山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气与豁达。

上阕写道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莫听”两个字带有明显的祈使意味,使人为之一振,仿佛陷入困境的人听到了猛士的呐喊,这呐喊充斥者力量与无畏。

“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的雨滴在这种洒脱坦然的态度面前也该失去气势了吧!我仿佛看到了在宋朝暗黄的天宇下,时而低头吟咏,时而仰天长啸的东坡居士,他信步走着,傲视着风雨,傲视着整个宋廷。

东坡是超然自适的,他不但没有顾及雨天给他带来的狼狈,反而把满天的雨丝当作了“吟啸且徐行”的点缀。

他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漫谈天外云卷云舒;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既然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竹杖芒鞋轻胜马”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这句话我不禁想起了苏轼词中类似的句子:夜阑风静觳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词人通过描写种种自然之物表现了其清淡恬适的心境。

清朝的沈谦在《填词杂说》中写道:“词不在大小浅深,贵于移情。

”苏轼正是善于移情的,他于风起风落间诠释着生活的精彩,于渺小平凡中参悟着人生的战斗真谛。

“谁怕”二字单独成句,既是对眼前风雨的藐视,也是对人生厄运的断喝。

一个傲然不屈的身影便随着这断喝印在了人们的心上。

是啊,只要你自己不失去勇气与胆量,还有什麽会使你、感到害怕呢?“一蓑烟雨任平生”以一腔豪气总结了上阕,词人巧妙地把眼前之实景描写扩展为整体人生态度的光辉写照,情景自然交融、虚实完美结合。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苏轼,宋代名家,是“谈笑风生”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诗文写得精彩,集大成之作博大精深,例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成为了文学史上不朽的名篇。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在面对世事变化时,对人生淡泊名言的伟大篇章。

他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既不吝啬自身的生活,也不牵强参与大众的潮流。

由此可见,他所传递的正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的第一句“定风波,何其多”,表明世上曲伤人生,变化不断,一切都无常。

但最后一句“但更敬心自守”教导我们,尊重自己内心的想法,安分守己,不让外界粗暴的变化影响自身心灵。

在整首诗中,苏轼比喻“定”为静态、安宁,而“风波”则为喧闹、混乱,两者就像天空静谧、湖面波澜壮阔,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以示生活中要求和谐共处,又要跳出世俗潮流的看法。

此外,在整首诗中,苏轼淡出的人生态度也深入人心,让我们看到一个安详平和的人生观。

他告诉我们,若活在世上,我们要镇定自若,放下虚荣,屏蔽外界的喧嚣,尊重内心的执着,把每一刻都珍惜,梦想要奋斗,尽力去实现。

苏轼精彩的诗文,正如他一样,在一次次变化中,都能从容应对,超然淡定,诠释出一种令人佩服的人生态度,他的诗文以其出色的文字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守远的人生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诗词的意义上来看,它凝聚着岁月的沉淀,表达出苏轼心中对人生的看法。

它给予我们的是力量和勇气去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教导我们要把握现在,超然淡定,在改变局势的同时,仍保持自己的内心世界,跳出世俗潮流,用宁静之心去守护自我内心的梦想,走自己的路,活出自我价值,以明志安足,自信淡定地走向人生的彼岸。

只要我们有勇气去活,尊重自己的内心,带着苏轼给予的勇气和智慧,有信心去追求和生活,相信生活总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沿着自己的路,怀着苏轼超然淡定的人生态度,走向成功,实现梦想。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词解读苏轼人生

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苏轼词解读苏轼人生

摘 要: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他少年成名,以“学而优则仕”为目标,步入朝廷,踏进官场。

但苏轼的仕途并不平坦,相反他在仕途中经历了许多不幸和打击。

面对人生的不幸和严峻的挑战,面对一幕幕人生一幕幕的忧患,苏轼以其独特的睿智和豪放、通达的理念一一化解,随缘自适,随遇而安。

在他的词作中处处体现出他达观,旷达,豪迈自信的人生观,展现出他独特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轼诗;坎坷;旷达;豪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是继李韩白后的又一全能词人。

他虽一生坎坷但仍保持着达观旷放的开始了自己仕途漂浮不定的一生。

但是,政治失意、并没有消极颓废、失魂落魄。

他以手中之笔,乖舛的人生时所表现出来的宠辱不惊、超脱坦然、一、“致君尧舜”的人生态度苏轼出生于文学世家,家风历来诗书传承。

其父苏洵也是对他们亲授以书,并常以古人名节励志。

苏轼少有大志,的母亲程夫人:“轼若为滂,母许之否?”可见他天性中就有忠义的一面。

1.壮怀激烈 尊君报国苏轼壮怀激烈立志报国,这种报国之情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可见一斑。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本篇作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冬。

四年前,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北方边郡密州任知州。

他除了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词中,苏轼自比孙权,表现了出猎者的英豪;又自比魏尚,希望被朝廷重用。

整首词昂扬奋发,豪迈遒健,一扫传统柔婉的词风,为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一蓑烟雨任平生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一蓑烟雨任平生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

毕业论文:一蓑烟雨任平生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论苏轼面对逆境的人生态度撰写者:宁静(笔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山路弯弯,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打得树叶“哗哗”作响,路上行人纷纷狼狈地逃跑避雨,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拄着一根竹杖,心定气闲地在林间漫步,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浑然不觉。

提起苏轼,我的脑海中首先就浮现出这样一副画面。

苏轼的一生都处在政治的暴风雨中,宦海沉浮,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奔走四方。

但他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

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

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东坡是第一人。

本文拟从苏轼的作品来分析苏轼面对逆境时超然自适、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期,当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为了富国强兵,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但是新法的实行抑制了一部分人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强烈反对。

朝野之中,一时分成两派:一派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一派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

苏轼既反对因循守旧,又不支持王安石激进的改革措施,理所当然地被新旧两派视为异己,无论哪派当权,处于政治夹缝中的苏轼总是被打击的对象,一贬再贬。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性格中耿直刚毅的一面。

虽然遭贬,在地方官任上的苏轼并没有三缄其口,作为一个正直的文人士大夫,他在作品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现象。

以“使君元是此中人”的身份和角度,将耳闻目睹的民生疾苦反映出来,在《送黄师是赴浙宪》中:“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

官自倒帑禀,饱不及黎元。

”描绘了洪灾过后民不聊生的惨状;在另一首《吴中田妇叹》中他写道:“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豁达超然的苏轼

豁达超然的苏轼

超然的苏轼——从《超然亭记》解读苏轼的人生态度张丽201511080939 文学院摘要: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积极入世,虽然命途坎坷,但是他那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令世人钦佩。

他在新旧两党之争中,屡遭贬谪,借亭台等记抒发感情、表达议论,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追求自然,寻求解脱、超然达观成为重要的主题。

关键词:超然、达观、积极入世、命途坎坷一、苏轼的坎坷人生: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

眉州眉山人。

苏轼出生一个极富文化氛围的家庭,父亲苏洵是宋代著名的大散文家,母亲程氏也是有文化的女子,苏轼自幼承受家教,深受其父母的影响,勤奋好学。

良好的家境环境使他很早就开始接触儒学,儒家正统思想“学而优则仕”深深的影响着他。

但是他的做官入世的道路坎坷曲折。

嘉佑元年(1056),二十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科举考试。

第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得到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然而,步入仕途后因为他强调执行政治改革与新旧两党都不合拍,卷入新旧两党之争,一生受尽倾轧。

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苏轼不满意变法,尤其看到新法中的弊端就写诗讽刺。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投入监狱,后被贬黄州。

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先后在密州、徐州等地任官,晚年更屡遭贬职,59岁被贬惠州,62岁被贬儋州。

直到元符三年(1100)宋徽宗即为,遇赦北归。

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苏轼在这种坎坷的人生经历之下,他清楚的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阴暗与险恶,要想自己摆脱这种处境就要使自己在现实逆境中拥有一种精神的安慰,自备的思想是他最终的“武器”,如他从老庄哲学、佛禅玄理中使自己解脱,以此看待人生的苦难与欢乐,对待一切变故,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使心境得到平静,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超然亭记》文章赏析:世先有铜雀台,而后有铜雀之传世;人则先有超然之意,而后方有超然台之扬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轼“超然”的人生态度——以轼诗词为例庞丽容摘要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

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旷达——顿悟——感伤,是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

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

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

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心世界”。

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轼词风超然态度一、轼的魅力人生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

眉州眉山(即今眉山)人,汉族,是父亲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

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

据史料记载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东坡被贬了又贬。

当初贬到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

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

旷达——顿悟——感伤,是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

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

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

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

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心世界”。

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

他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

”(1)二、轼的多样词风,突显其超然的人生态度。

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

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喜欢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

对于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

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东坡仿佛离了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

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

无论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

“轼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开创一代豪放词风。

第一,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 第二,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

第三,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

”(2)1、轼词豪迈的风格。

词中流露出人生挫折时达观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轼因直言不讳,得罪了掌权的“革新派”,而在朝廷中累遭诽谤,倍受排挤,处境颇为艰难。

不得已只好自请出朝,放了个通判,当他得知多年未曾谋面的胞弟辙(子由)在任职的消息后,思亲之情顿然而生,他向朝廷请求调任,与胞弟团聚。

朝廷中毕竟还有同情他的人,他的请求得到恩准,宋神宗熙宁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调任为密州知州。

他在密州所作的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酒酣胸胆尚开”,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

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

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

可见此时的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却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2、《定风波》为例,看轼的词风和人格魅力元丰二年,轼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诗文,被人弹劾为“包藏祸心”,于是在任上被捕,入御史台狱。

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后,他被贬为团练副使。

《定风波》这首词就是他谪居时所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带雨具,同行人都怨声哀叹,惟有轼从容不迫,泰然视之。

事后,他便写了这首词来记述这次经历。

词的上片开门见山,点名题目。

骤雨突至,扑面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此时却不慌不忙,漫步徐行,且吟且啸,快乐无比。

夕阳西下,一抹斜阳笼罩着山顶,似乎在迎接着诗人。

此时此刻,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

早已消散,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斜阳已收起了光辉,一切都消失了。

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往往是轻松平静的惬意。

自然界如此,人生路途上又何尝不是这样。

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历风雨的感受,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经历一切政治风云的体验与反省?这是一首抒情词,更是一首哲理词,塑造出一位在烟雨中吟啸徐行的人物形象,使我们领悟到一种超然于利害得失之上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3、轼“以诗为词”,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侧重表现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

轼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刚柔相济,即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

后人认为词风格豪放,目之为豪放之宗,主要是指的是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辞驰骋,意境超脱,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的“法度”常规,并非专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建。

毫无疑问,这也确实是他的一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的的确豪气逼人;但轼同样有不少言情咏物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花词》《喋恋花•春景》是其代表。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读来确也婀娜委婉。

故词风格多姿多彩,确具大家风。

三、轼的人品和词风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北宋时期璀璨的明星。

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

他一生磊落豪放,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

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于是,轼写了很多批评变法的文章。

面对轼犀利的批评,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

轼因此被贬,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

轼在任上被捕时,捕快押着轼将要起行还京,轼的妻子王氏送他出门。

临行前,两人一时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好,唯有相对大哭。

轼很快就镇定下来,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像朴的妻子一样,也作首诗送我?”妻子一听,顿时忍不住敛泣而失笑。

轼随即随捕快而去。

轼说的是一个典故。

朴是宋真宗时人,有才学,颇得宋真宗的欣赏,但朴性格怪异,不愿为官。

一次,宋真宗出宫祭祀,经过朴所在的地方,派人把朴召来,想要封他一个官职。

宋真宗问朴:“卿来,有人写诗为你送行吗?”朴知道宋真宗想要他入朝为官,就随口编道:“唯拙荆(妻子)写有一首。

”宋真宗让朴念来听听,朴当即以妻子的口吻作了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

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宋真宗听了开怀大笑,知道勉强不得,就赏赐了朴一些财物,让他回家。

在生离死别之际,轼还不忘用幽默的话语来安慰妻子,化解悲伤,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既体现了他通达脱俗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诏命轼代拟敕书。

轼不计较个人恩怨,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