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是精湛手工艺术的
着方式为基础,纵观中国服装发展演变,传 的活动,又通风透气。
代表,一件服装从纺纱到以布制衣再到装
统服装形制一般可以总结为三种:一种被
二、色彩图案特点
饰等一系列过程全部手工完成,展现了云
称为“披挂式”,另一种为“贯头式”,第三种
云南少数民族人民从小就练就了一双 南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成要素。商业摄影也会通过其真实、强大的图像表现力和强烈震 撼的视觉效果为视觉传达设计提供更多的创意和想象空间,满足 受众的视觉需求,具有无可比拟的商业魅力。我们也可以期待, 商业摄影与视觉传达设计在将来会有更加紧密的结合,为受众带 来更为丰富的视觉享受。
贯头式服装结构也叫“套头式”,其形 饰图案常常被勾勒得活灵活现,精美与朴 服饰中的一个重要装饰元素,它充当了画
式是将整块面料对折,然后在对折中心处 拙兼具。内容涉及从植物到动物,从人物 龙点睛之笔。银饰的手工制作过程较为复 豁一洞口,穿着时从洞口处将头套入,并在 到几何纹,甚至包括文字、神话传说、生活 杂,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常常要经过几十道
装结构,一般用几张鞣制过的羊皮缝合制 调服饰色彩的对比形式运用,如明暗对比、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中刺绣手工艺也是必不
成,在围领端穿绳做系挂;云南丽江地区的 有彩色与无彩色对比、冷暖对比、色相对 可少的,它的鲜艳色彩弥补了印染色彩的
纳西族妇女常穿着的“七星披肩”,其形制 比、纯度对比、金银光泽与无光泽对比等, 单一。服饰中的精美刺绣装饰图案往往采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对自然材质的运用 很广泛,服饰常常呈现“就地取材,自然天 成”的效果。如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中
的“火草衣”就是利用植物材质的典范。另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部,其境内有多个 劳作的服饰造型应运而生,具有对襟、窄衣 外,云南盛产麻草,人们也常常用麻编织服
少数民族聚居。由于其环境和气候复杂多 短袖、短衣、开衩等特点。如云南少数民族 饰,如麻编鞋、腰带、包等。除了运用植物
浅谈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特点 纹样会反复出现在袖口、裤口,通过呼应, 服饰的统一感变强,充满视觉肌理感,虚实
□曾婉琳
得当。
三、材质利用特点——自然天成
摘 要:文章从服饰的款式结构、色彩图案、材质、工艺、理念内涵等几个方面分析 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为人们整体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打下基础。
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 服饰
也为披挂式;另外,云南独龙江一带居住的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用平绣、挑花绣、贴绣、结绣等工艺。除了
独 龙 族 人 喜 欢 斜 披 一 种 麻 毯 ,谓 之“ 独 龙
2.多样的图案
运用印染、刺绣手工艺营造云南少数民族
毯”,美观而实用。
云南少数民族人民想象力丰富,其服 服饰的精美效受,直接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反 熟,在越来越多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我们都会发现商业摄影的构
应。很多时候,人们对一幅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喜好反应往往是 瞬间形成的,对一幅设计作品产生好感更多的是由于设计的内 容、图片、色彩能够给受众带来新鲜的视觉效果和愉悦的心理感 受。优秀的商业摄影作品,能够唤起受众内心深处无意识的情 感,最大限度地唤起其心理认同和向往,并且极具审美价值(图 6)。商业摄影图片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运用,能够让受众深深沉
2.以方便劳作为基础的服装造型
采用呼应手
云南少数民族向来以勤劳著称,方便 法 ,如 领 口 的
图1
(下转第 77 页)
74
理论研究
ART EDUCATION RESEARCH
特质往往可以为受众带来更高的审美价值。商业摄影与抽象的、
结语
概念化的文字相比更加真实、细腻、充满质感,这种视觉感受往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业摄影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日渐成
变,向来受外界干扰较少,因此民族传统文 麻栗坡彝族服装,其与一般服装中的直线 材质外,自然材质还包括对动物皮毛的利
化保存得较为完整。少数民族服饰既具有 下摆不同,他们的衣服前后下摆常常被裁 用,如云南瑶族男性喜戴马尾帽,利用马尾
各民族的特色,又有艺术的统一性,可谓 剪成圆摆或三角摆,衣袖为九分袖,侧缝处 编织帽饰,既轻又防湿,而且耐用。云南永
腰间系带固定。云南寻甸彝族妇女的盛装 场 景 等 ,以 二
中就流行一种贯头式上衣,它对折后长度 方 连 续 、适 合
一般及臀,套头穿着后左右宽度能搭到手 纹样的排列形
臂之上,侧缝不缝合,穿着时前后下摆可以 式为主。二方
向内卷叠,并通过腰带系固。
连续形式的图
包缠式服装在穿着过程中更讲究美 案常出现在袖
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色彩常用类似 自对服饰进行手工染色。整体上,精细复
式,往往为一整块布做成,穿着方式十分简 色、邻近色做搭配排列,以此丰富层次,使 杂的图案常常用蜡染完成,而粗犷简约的
单、方便。云南大小凉山一带居住的彝族 图案具有立体感。另外,还依据色彩从暖 图案常常用扎染实现。现今,云南大理白
人,其羊皮披肩就是一种典型的披挂式服 到冷的排列形式增强变化。人们还特别强 族扎染已经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包缠式”,这三种形式构成了当今服装 发现和适应鲜艳色彩的眼睛,他们的服饰
云南大理地区的苗族、彝族人常常用
结构造型的基础。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 色彩和图案具有鲜明而多样的特点。
蜡染、扎染等手工艺装饰服装,其手工艺性
结构就常常以这三种形制出现。
1.鲜明的色彩
极强,他们通常自己种植、制作染料,并亲
披挂式服装是最早、最直接的着装形
“美而奇”。
衣长比袖短并开衩,这样的款式造型与方 宁地区的纳西族妇女用牦牛尾编成粗大的
一、结构造型特点
便劳作有一定关联。另外,云南少数民族 假发辫盘于头部,以此增加头部的分量感。
1.沿袭传统古制的服饰结构
穿着裤装也非常普遍,他们的裤装造型整
四、制作工艺特点——精湛手工
从古至今,服装结构形式往往以其穿 体上裤管宽大,裤裆较低,这样既便于双腿
观。云南少数民族常穿着斜襟圆领衣,它 口、衣摆、门襟
的斜襟加长部分直接叠盖于另一边门襟, 等 沿 口 ,而 适
然后在腋下进行系扣,并常在领口配加立 合纹样多出现
领或翻领。云南地区的傣族妇女装束—— 于 衣 服 后 背 、
筒裙也是包缠式的代表,穿着时包缠于身, 围腰、鞋面、包
用腰带系之。
饰 上 ,并 常 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