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读懂孔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一生的实践活动,无不贯彻“中庸”思想原则及方法 论。在政治上,重以德礼导民、礼刑并重;在伦理上,主 张既不激进,也不保守——“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 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论语· 子罕》);在教 化上,主张因材施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 语· 阳货》),又主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 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雍也》);在识人处事方 面,“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 公》)、“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 子罕》)等等。孔子往往看到事物的两面和相对性,反 映着孔子思维中的辩证元素。
一分钟读懂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祖籍宋 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 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 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 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 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 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孔圣人、至圣等。其儒家 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深远 的影响,被列为“世界十大文 化名人”之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很多学者认为,孔子的 “中庸”思想是一种求 稳怕乱的倾向,是一种 因循守旧、保守性的思 维品质!?

解析:《论语•学而》篇载——子曰:志于道,
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因此,与其说孔子重 “务实致用”,不如说孔子更重修身。他其实是 在求道德的完善,寻求合理的人生态度和行事准 则。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仁,继承西周的敬德保民的理念。“仁”字 虽出现在孔子之前,仁学却是由孔子首创。在论语中, “仁”以不同的解释出现无数次,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对 仁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一以贯之,反倒说明了“仁”内 涵的丰富。如《论语· 颜渊》篇载——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论语· 里仁》篇载——子曰:“参乎!吾道 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 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意思是曾参

注解:“仁”和“礼”本是一对矛盾的概念。 “仁”作为民本思想的中心,有民主性和进步性 的品质;而“礼”作为外化的行为规范,有约束 性、保守性的品质。这二者一主外、一主内,相 互制衡,而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
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孔子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方法,也是 辩证法在孔子思想中的运用。贯穿于孔子的整个 思想体系中。《论语· 先进》篇载——子贡问: “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 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 及。”那么,“无过无不及”就是孔子中庸思想 的核心。《论语· 雍也》篇载——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因此,中庸思想是孔子一 贯所奉行的至高的道德观念。
概括了孔子“仁”的基本内涵,唯“忠恕”而已。

“忠恕”二字不仅包含了孔子重视人与人的社会 关系,期望社会有一个“泛爱众,而亲仁”(出 自《论语· 学而》)的品质的人道主义的社会观; 同时又包含孔子要将圣人、君子、仁人、成人集 于一身的人格理想,不同于宗教的盲目信仰。他 把社会理想和人格理想紧密结合,融为一体,形 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几千年来深深地扎根于中 华民族的精神之中。
目录

孔子的主要贡献

孔子学说的内容及当前疑问解析
民本思想
宗法思想
中庸思想
大同思想
孔子的主要贡献

十五岁志于学,三十而学有所成,开辟了一条私人讲学的 道路,创立私学。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曾带 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苦寻无路,十四年如一日,志在报 国却无人重用,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 《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 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 儒家经典《论语》。 我国自古有对孔子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唐子西文录》)。世界对孔子的评价“如果人类要在 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 子的智慧。”(1998年诺奖获得者巴黎集会宣言)。由此 可见国内外对孔子极高的赞誉。
有人说孔子的“忠恕”思 想,如“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事实上否定了 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譬 如说人与人价值观不同, 你怎么知道你不想要的, 别人也一定不想要呢?

解析:不然,我们单看孔子的教学方式,孔子绝对是因材 施教的典范。《论语》中,“仁”在不同不同的条件下以 不同的解释出现过很多次,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颜回问仁,子曰:“克己”。自己的利益有时会和别人的 利益产生冲突的,孔子早有预见,而这些时候,孔子的主 张是“损己以利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 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那么,孔子所说的“欲”, 就不是指一个具体的东西,而只是一个概念。而“忠恕” 则是一个崇高的精神品质。

孔子继 承了 中 国 奴隶社会以 及初 封建社会 的民本思想、 宗法思想、 中庸思想、 大同思想, 并以 此形 成 了一 个 以 “ 仁 ” 为中心 内 容 , 以 “ 礼 ” 为表现 形 式 ,以 “ 中 庸 ” 为 思 想方 法 , 以 “ 大同 ”为远大 理想 的思想 体系。 ——方延明
孔子所学既不是自然科学,也 不是信奉彼岸世界观的宗教 思想,而是着眼在伦理道德 和政治社会的实际,不乏 “务实致用”和“政本位” 的人生态度,实际是求名求 利之学!?
宗法思想

宗法思想——礼,氏族公社后期的宗法思想,是 孔子“礼”的直接来源。字根上说,礼原指初民 的祭祀活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后来发生演 变。《礼记· 曲礼》载——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 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可见,“礼”已经演变 为贵贱有等、上下有序、亲疏有别的宗法伦理规 范。

“礼”是民本思想“仁”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 强调人与人之间尊卑有序的社交伦理,批判一切 不守礼的行为——是可忍,孰不可忍;还具体为 个人的己修身的行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 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 颜渊》) 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礼记· 曲礼上》)的传 统观念,将礼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广泛应用于民众 之中。不论是谁,只要按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都能成为高尚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