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课件
合集下载
奥斯曼帝国ppt课件

1、眼球纤维膜 即外膜
虹膜
(1)角膜 角膜反射虹膜角膜角 (2)巩膜 巩膜筛板
巩膜静脉窦 睫状体
2、眼球血管膜 即中膜
(1)脉络膜
(2)睫状体: 睫状突、 睫状环、睫状肌
(3)虹膜: 瞳孔、 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
3、眼球内(感觉)膜 即视网膜 视部 睫状体部
盲部
虹膜部
角膜
眼前房
眼后房
脉络膜
视 网 膜 巩膜
2.材料三反映了什么
上,来自东方香料(调 现象?和材料二相比,
料)占有重要地位。仅 一份中世纪的货品单上
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列有香料288种。…… 3.你认为这种变化和
尤其是随着社会发展,
这些奢侈品也逐渐进入 普通人的饭桌上。
什么事件有关系?为 什么?
——《世界通史》292页
3、“贵如胡椒”
——西方谚语
巩膜静脉窦 睫状肌
虹膜角膜角隙 虹膜角膜角
瞳孔开大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环 睫状突 睫状小带
视网膜的三层 细胞
感光细胞层 双极细胞层 神经节细胞层
内层 神经部
外层 色素部
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视神经 视神经起始处称视神经盘(视 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 故称为盲点。
视神经盘
( 盲视 点神 )经
盘
请你总结一下,奥斯
曼帝国为什么能发展成为 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练习与评测”)
阅读P49小字部分,巴尔干 地区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 政治经济政策怎样?这种政策 会造成什么影响?
……这些穆斯林采用当地当
地人的语言,接受他们的许多
风俗,同他们的女子结婚,购
买奴隶以提高自己的地位,最
第11课--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高三)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件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天文学、数学、医学等方面成就非凡,不停 吸收和传承东西方文化,如中国四大创造,印度数字,古希腊、罗马文化。 丰富、发展了伊斯兰文化,对周围地域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对欧洲征服过程中,推行伊斯兰教,打压基督教 居民,使得巴尔干地域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伊斯兰教与基督 教一神论主张,造成不可调和反抗与冲突。(2分)
1、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穆罕默德二世
第5页
东罗马帝国范围 (中国称之为“大秦”)
第6页
请看图回答:
君士坦丁堡及其城墙堡垒 第7页
拜占庭防御条件怎样?为何?
易守难攻
优越地理位置 坚固防御系统
君士坦丁十三
——拜占庭帝国最终一位皇帝
第8页
伊斯兰化——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
第9页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形成(16世纪)
极盛——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第10页
马其顿帝国 波斯帝国 东罗马帝国
第11页
三、奥斯曼帝国影响
产生影响: 1、 推进了伊斯兰教在更大范围内传输 2、巴尔干地域因民族、宗教复杂化,成 为“火药桶”. 3、控制亚欧商路破坏商业秩序与环境 4、新航路开辟
2、奥斯曼土耳其建国 13世纪末。 小亚西亚。 奥斯曼一世。
第3页
思索:
奥斯曼土耳其建国后在生产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有什么改变?
生产关系: 从氏族公社制度向封建生产关系过渡, 政教合一国家。
对外关系: 尚武、扩张,目标指向拜占庭帝国。 与同种同教诸突厥邻国保持友好关系。 对蒙古汗国称臣纳贡。
第4页
二、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帝国形成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对欧洲征服过程中,推行伊斯兰教,打压基督教 居民,使得巴尔干地域民族、宗教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伊斯兰教与基督 教一神论主张,造成不可调和反抗与冲突。(2分)
1、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占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土耳其苏丹
——穆罕默德二世
第5页
东罗马帝国范围 (中国称之为“大秦”)
第6页
请看图回答:
君士坦丁堡及其城墙堡垒 第7页
拜占庭防御条件怎样?为何?
易守难攻
优越地理位置 坚固防御系统
君士坦丁十三
——拜占庭帝国最终一位皇帝
第8页
伊斯兰化——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圣索非亚大教堂
第9页
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形成(16世纪)
极盛——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第10页
马其顿帝国 波斯帝国 东罗马帝国
第11页
三、奥斯曼帝国影响
产生影响: 1、 推进了伊斯兰教在更大范围内传输 2、巴尔干地域因民族、宗教复杂化,成 为“火药桶”. 3、控制亚欧商路破坏商业秩序与环境 4、新航路开辟
2、奥斯曼土耳其建国 13世纪末。 小亚西亚。 奥斯曼一世。
第3页
思索:
奥斯曼土耳其建国后在生产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有什么改变?
生产关系: 从氏族公社制度向封建生产关系过渡, 政教合一国家。
对外关系: 尚武、扩张,目标指向拜占庭帝国。 与同种同教诸突厥邻国保持友好关系。 对蒙古汗国称臣纳贡。
第4页
二、奥斯曼土耳其扩张——帝国形成
【高中历史】奥斯曼帝国ppt3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 • 7世纪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此后西 突厥的活动中心移往中亚。 •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各部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依 附罗姆苏丹国。
二、奥斯曼人崛起的过程及原因
1、过程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 16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 客观上,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扩大了伊斯 兰教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奥斯曼帝国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疆域范围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政权组织形式
哈里发
苏丹
政教合一,国家领导人既是宗教 领袖又是国家首脑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第11课 奥斯曼帝国(可直接使用).ppt

演示课件
共同区域? 8世纪阿拉伯帝国
18世纪奥斯曼帝国
演示课件
不同区域?
演示课件
三、帝国的统治
影响?
1、促进伊斯兰教传播,传承阿拉伯文明。
积极?
演示课件
三、帝国的统治
2、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
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 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 成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
不稳定? 欧洲火药桶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1、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是?
麦加
2、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伊斯兰教
三、帝国的统治
3、对东亚商路的影响:
控制了亚欧商路,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
坏了地中海地区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西欧
开辟新航路。
评价?
西方商品经济发展,实际市场处于形成前夕
演示课件
15世纪前,欧洲和亚洲就有贸易往来。地中海东岸是 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当时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在欧洲市 场很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阿拉伯人 和意大利人的转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当 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 更严重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 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 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价 格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不惜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 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 企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13世纪初
演示课件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起源 起源:西突厥的一支。 8世纪上半叶,皈依伊斯兰教。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
2、建国 13世纪初,依附于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 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建国。
共同区域? 8世纪阿拉伯帝国
18世纪奥斯曼帝国
演示课件
不同区域?
演示课件
三、帝国的统治
影响?
1、促进伊斯兰教传播,传承阿拉伯文明。
积极?
演示课件
三、帝国的统治
2、对巴尔干地区的影响:
使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宗教 和国际关系趋于复杂化, 成为日后不稳定的历史渊源。
不稳定? 欧洲火药桶
演示课件
演示课件
1、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是?
麦加
2、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伊斯兰教
三、帝国的统治
3、对东亚商路的影响:
控制了亚欧商路,对过往商旅强征苛捐杂税,破
坏了地中海地区原来的商业秩序和环境,迫使西欧
开辟新航路。
评价?
西方商品经济发展,实际市场处于形成前夕
演示课件
15世纪前,欧洲和亚洲就有贸易往来。地中海东岸是 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当时东方的香料、丝绸等在欧洲市 场很受欢迎,是上流社会的生活必需品。但经过阿拉伯人 和意大利人的转手,价格一抬再抬成为昂贵的奢侈品。当 时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垄断。 更严重的是,1453年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的枢纽。 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传统的 东西方贸易几乎中断。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急剧减少,价 格迅猛上涨。欧洲上层社会不惜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 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这迫使西欧各国纷纷采取行动, 企图另辟蹊径寻找一条绕过地中海通达东方的新航路。
13世纪初
演示课件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起源 起源:西突厥的一支。 8世纪上半叶,皈依伊斯兰教。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
2、建国 13世纪初,依附于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 1299年,奥斯曼一世宣布独立建国。
2023华师大版第1册第11课《奥斯曼帝国》ppt

• 主要原因是帝国内部阶级斗争的结果。 • 16世纪末,各地人·民起义和民族独立运动,
波澜壮阔,此起彼伏。 • 1• 17世纪中叶以后,强大一时的奥斯曼帝国走向
衰落。
奥斯曼国家为什么能成为地跨亚、 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主观上:①新生产方式的活力。立国前后,奥斯 曼土耳其在周边先进制度影响下,氏族制度解体, 封建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制度刚刚建 立,具有一定活力。②对外扩张的内驱力。内部 分化带来的矛盾,奥斯曼人热衷对外扩张,摆脱 困境。③正确的外交策略。对突厥和蒙古取守势, 集中进攻拜占庭帝国。
• 5月29日陷落,历时一千多年 的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来君 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
• 伊斯坦布尔,作为土耳其的 都城。索非亚大教堂改为清 真寺。
• 苏丹苏里曼一世时期(1520— 1566年)即16世纪,帝国臻于 鼎盛,地跨亚、非、欧三洲 的军事封建帝国。
3、攻占君士坦丁堡
1)战前形势
2)力量对比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波澜壮阔,此起彼伏。 • 1• 17世纪中叶以后,强大一时的奥斯曼帝国走向
衰落。
奥斯曼国家为什么能成为地跨亚、 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 主观上:①新生产方式的活力。立国前后,奥斯 曼土耳其在周边先进制度影响下,氏族制度解体, 封建生产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军事制度刚刚建 立,具有一定活力。②对外扩张的内驱力。内部 分化带来的矛盾,奥斯曼人热衷对外扩张,摆脱 困境。③正确的外交策略。对突厥和蒙古取守势, 集中进攻拜占庭帝国。
• 5月29日陷落,历时一千多年 的拜占廷帝国灭亡。后来君 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
• 伊斯坦布尔,作为土耳其的 都城。索非亚大教堂改为清 真寺。
• 苏丹苏里曼一世时期(1520— 1566年)即16世纪,帝国臻于 鼎盛,地跨亚、非、欧三洲 的军事封建帝国。
3、攻占君士坦丁堡
1)战前形势
2)力量对比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世界中古史课件-中古奥斯曼帝国 共31页

五、奥斯曼土耳其兴起的历史影响
• ⒈它继承和发展了伊斯兰国家的政治经济 制度和思想.
• ⒉它严重阻碍了被侵占各国政治、经济、 文化的发展,使欧洲局势复杂化
• ⒊它控制了东地中海和通往东方的商路, 设关卡,抽重税,纵容海盗抢劫商船,迫 使西欧开辟新航路.
谢谢!
二、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 (三)穆拉德一世入 侵巴尔干
• 1361 年占领亚得里亚 堡,随后迁都于此, 从此切断了君士坦丁 堡与巴尔干其他地区 的联系.
穆拉德一世(1359-1389): 东南欧战 争。1389科索沃战役。
二、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 (三)穆拉德一世入侵巴尔干
• 1389 年在科索沃平原与塞尔维亚、保加利亚、 波斯尼亚、匈牙利、阿尔巴尼亚人组成的联军决 战,穆拉德一世与塞尔维亚国王皆死于战场,但 奥斯曼军队取得胜利。这一战决定了巴尔干诸国 的命运,为奥斯曼人统治东南欧奠定了基础。
“米尔”,其中最好的那部分土地作为苏 丹的直辖领地。收入也归苏丹和宫廷,一 部分土地分给文武大臣作为禄田,称“哈 斯”。
三、奥斯曼土耳其的政治经济制度
• (二)经济制度 • 1.土地制度 • (2)封建采邑与贵族私有土地 • 绝大部分土地都以采邑的形式分给封建主,
受封者有为苏丹服兵役的义务,能提2-4 名骑兵的采邑称“提马尔”,提供5名以上 的称“札美特”,这类骑兵是帝国军事力 量的重要支柱。贵族自己的私有地称“穆 尔克”。
• 但风云突变, 1399 年帖木儿帝国的 军队侵入小亚, 1402 年安卡拉一战,素 丹巴耶济特( 1389 ~ 1402 年)竟战败 被俘。此后土耳其是十年王位继承战,直 到二、三十年代国力恢复,又开始扩张。
二、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华东师大版 奥斯曼帝国优秀ppt课件3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 • 7世纪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此后西 突厥的活动中心移往中亚。 •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各部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依 附罗姆苏丹国。
二、奥斯曼人崛起的过程及原因
1、过程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 16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哈里发 苏丹
政教合一,国家领导人既是宗教 领袖又是国家首脑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 • 7世纪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此后西 突厥的活动中心移往中亚。 •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各部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依 附罗姆苏丹国。
二、奥斯曼人崛起的过程及原因
1、过程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 16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哈里发 苏丹
政教合一,国家领导人既是宗教 领袖又是国家首脑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奥斯曼帝国课件

◎ 3.穆拉德一世(1359 -1389): ◎ 进军东南欧地区 ◎ 1361年占领亚得里亚 堡,并改称爱德尔纳, 随后迁都于此,从此切 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 干其他地区的联系。 ◎ 1371年,打败塞尔维 亚人,迫使巴尔干诸国 称臣纳贡。 ◎ 1389年科索沃战争打 败反叛的巴尔干六国联 军。
1389 年在科索 沃平原与塞尔维 亚、保加利亚、 波斯尼亚、匈牙 利、阿尔巴尼亚 人组成的联军决 战,穆拉德一世 与塞尔维亚国王 皆死于战场,但 奥斯曼军队取得 胜利。这一战决 定了巴尔干诸国 的命运,为奥斯 曼人统治东南欧 奠定了基础。
5.穆罕默德(1413-1421) 统一政权的恢复。
◎ 6.穆拉德二世(1421 -1451): ◎ 1421,即位,平定兄 弟穆斯塔的叛乱活动, 迫使拜占庭割让除君士 坦丁堡及城外供水区以 外的全部土地 ◎ 1448年,第二次科索 沃战役再次挫败欧洲十 字军的进攻,东南欧统 治地位得到巩固。
7.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4.巴叶齐德(1389—1403 年) ◎1394 年从开罗的哈里发穆塔瓦 基勒获得了“罗马省苏丹”的称号, 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第一个苏丹。 ◎尼科波里战役:1396年尼科堡战 役再次打败欧洲十字联军。此时, 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占领欧洲巴尔干 和亚洲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初步具 备帝国雏形。 ◎安卡拉战役:1399 年帖木儿帝 国的军队侵入小亚, 1402 年安卡 拉一战,奥斯曼军队战败,巴叶齐 德被俘后忍辱而死,小亚细亚归降 帖木儿帝国。此后巴叶齐德的四个 儿子的十年王位继承战,直到1413 年结束分裂,又开始扩张。
◎ 2.乌尔罕(1326-1359): ◎奥斯曼帝国的真正奠基人 ◎ 1326占领海边重镇布鲁萨, 并以此为都。到四、五十年代 乌尔汉利用拜占廷皇位之争, 引兵进入巴尔干。 ◎以圣战的名义征服小亚细亚 的。 ◎军事改革-----乌尔罕建立 常备军,由新军和采役军组成。 建立军乐队。 ◎政治改革 ◎进军欧洲
华东师大版 奥斯曼帝国优秀ppt课件4 (1)

日 益 颓 靡 的 十 字 军 东 征
的陷 西于 欧英 法 百 年 战 争 中 不 可 自 拔
攻占君士坦丁堡
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即位,奥斯曼人再次大规 模对外扩张,矛头直指君士坦丁堡 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是日薄西山,统治阶级内部 派别斗争激励,人心涣散,客观上也给奥斯曼人 以可乘之机。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奥斯曼帝国ppt3 华东师大版

穆罕默德二世
2、原因 • 内部原因: ①氏族公社制度开始解体,封建关系逐渐 萌芽,社会分化加剧了内部矛盾。 ②对不同的集团采取不同的策略。
• 外部原因: 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已日薄西山,统治阶级 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人心涣散。
16-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
三、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影响
• 长期用兵,沉重的赋税,民族、宗教、阶级压迫, 严重阻碍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 巴尔干地区。 • 奥斯曼帝国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 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为 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 客观上,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扩大了伊斯 兰教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奥斯曼帝国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哈里发 苏丹
政教合一,国家领导人既是宗教 领袖又是国家首脑
•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奥斯曼帝国 PPT课件

•
15、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撕毁我的满腔热情,我是一个笨拙的舞者,独自迈步在自己的世界,一切都开始离去,最后剩下我孤寂一人靠在墙角,紧握青丝,无力的眼神不再憧憬,呼吸着的幻梦,这是个多雨的秋天,天气也非常的寒冷,总接触到一些事物,不免睹物思人,引起泛滥成灾的那股洪流,淹没了这个伤情的季节。
•
10、不曾等待,不知等待的滋味,不曾迷恋,不知说不出的爱的痛苦,你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一个人是那样深深的爱你?
•
11、多美的幻想,多美的你,多美的过去,多美的回忆。梦想与现实交错,颓废与纯真相依。
•
12、深沉的孤独中,无法控制的一次次回想你的微笑,你的温度,你的纤手,你的话语!一种渴望一种期待一种失落,一种真情,让我此刻如此的难过。 19、伤心也许总是难以避免,落泪成为不舍的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
17、不明白,别人都说痛苦的记忆可以随着时间慢慢改变,可它在我心里,总是在这样的深夜,悄悄袭上心头,不断的蔓延,不断的重复。
•
18、触摸不到的幸福,再努力也是徒劳。
正确的外交策咯:与突厥保持友好,向蒙古 称臣,集中力量对付拜占庭
客
周边国家的衰落,尤其是拜占庭至
观
15世纪已日薄西山、淹淹一息且统
上
治者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人心涣散
知识链接:
“较为原始的突厥部落民之所以能够战胜历史悠 久的拜占庭帝国,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宗教的重 要影响。奥斯曼及其后继者的力量大部分来自源 源而来的伊斯兰教勇士,他们不断的从中东各地 前来与伊斯兰教的基督教敌人作战,二信仰基督 教的农民因受到地主和教会官员的残酷剥削,也 大为不满,他们接受这些土耳其人,甚至向他们 欢呼致贺,把他们当作将自己从无法忍受的命运 中解脱出来的救助者”
奥斯曼帝国PPT3 华东师大版

第11课:奥斯曼帝国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 • 7世纪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此后西 突厥的活动中心移往中亚。 •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各部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依 附罗姆苏丹国。
二、奥斯曼人崛起的过程及原因
1、过程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 16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
穆罕默德二世
2、原因 • 内部原因: ①氏族公社制度开始解体,封建关系逐渐 萌芽,社会分化加剧了内部矛盾。 ②对不同的集团采取不同的策略。
• 外部原因: 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已日薄西山,统治阶级 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人心涣散。
16-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
三、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影响
• 长期用兵,沉重的赋税,民族、宗教、阶级压迫, 严重阻碍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 巴尔干地区。 • 奥斯曼帝国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 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为 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 客观上,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扩大了伊斯 兰教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奥斯曼帝国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源自疆域范围政权组织形式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 奥斯曼土耳其人是西突厥的一支。 • 7世纪唐朝灭东突厥,重创西突厥,此后西 突厥的活动中心移往中亚。 • 8世纪上半叶,西突厥各部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依 附罗姆苏丹国。
二、奥斯曼人崛起的过程及原因
1、过程
• 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国。 •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 (东罗马帝国灭亡)。 • 1457年,奥斯曼人迁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 • 16世纪,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
穆罕默德二世
2、原因 • 内部原因: ①氏族公社制度开始解体,封建关系逐渐 萌芽,社会分化加剧了内部矛盾。 ②对不同的集团采取不同的策略。
• 外部原因: 当时的拜占庭帝国已日薄西山,统治阶级 内部派别斗争激烈,人心涣散。
16-17世纪的奥斯曼帝国
三、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影响
• 长期用兵,沉重的赋税,民族、宗教、阶级压迫, 严重阻碍了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 巴尔干地区。 • 奥斯曼帝国破坏了地中海区域原来的商业秩序和 环境,迫使欧洲商人另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为 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条件。
• 客观上,伊斯兰教得到广泛的传播,扩大了伊斯 兰教的影响。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奥斯曼帝国
疆域范围
政权组织形式
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源自疆域范围政权组织形式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阿拉伯帝国
建立时间 主体民族 8世纪中叶 贝杜因人
奥斯曼帝国
16世纪以后 西突厥的一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灭亡了延续一千多年的拜占庭 帝国。穆罕默德二世在其士兵洗 劫了君士坦丁堡后,把这个城市
改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称伊 斯坦布尔。
1453年复活节后的第八天, 奥斯曼人攻城战役开始了。 双方的首次交锋杀成平局。 横隔在金角湾港水面上的锁 链阻挡了奥斯曼海军对君士 坦丁堡的进攻。后来,奥斯 曼勾结一部分威尼斯人和热 那亚人,在加拉地区铺设一 条涂油的木板滑道,将船只 从木板滑道拉入金角湾。经 过一番激烈的鏖战、英勇的 抵抗之后,君士坦丁堡城陷 落了。据传说,拜占庭皇帝 君斯坦丁(Constantine)也脱 下皇袍亲自上阵搏杀。结果 在肉搏战中被一名不知名的 奥斯曼士兵所杀。1453年5月 29日,奥斯曼人攻占了君士 坦丁堡,入城之后,他们烧 杀淫掠,把大批市民掠为奴 隶。
5.穆罕默德(1413-1421) 统一政权的恢复。
◎ 6.穆拉德二世(1421 -1451): ◎ 1421,即位,平定兄 弟穆斯塔的叛乱活动, 迫使拜占庭割让除君士 坦丁堡及城外供水区以 外的全部土地 ◎ 1448年,第二次科索 沃战役再次挫败欧洲十 字军的进攻,东南欧统 治地位得到巩固。
7.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 张及衰落
奥斯曼土耳其人国家的 建立 ◎ 1.奥斯曼(1290- 1326):
◎ 1281年奥斯曼贝伊担
任部落首领,利用地理 位置逐渐蚕食拜占庭土 地。
◎ 1293年,奥斯曼利用
罗姆素丹衰落而宣布独 立,这个国家就叫做奥 斯曼国家。
◎夺取了拜占庭的美朗
诺尔城作为国家首都, 并改名为卡加希萨尔。
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 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克里米亚战争
1919年,今日之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
(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民族抗战运动, 击退外国势力。1921年一月 ,大国民议会 通过根本法,改国名为土耳其。1922年11月 1日,废苏丹制,奥斯曼正式灭亡。翌年10 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 3.穆拉德一世(1359 -1389):
◎ 进军东南欧地区 ◎ 1361年占领亚得里亚
堡,并改称爱德尔纳, 随后迁都于此,从此切 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 干其他地区的联系。
◎ 1371年,打败塞尔维
亚人,迫使巴尔干诸国 称臣纳贡。
◎ 1389年科索沃战争打
败反叛的巴尔干六国联 军。
1389 年在科索 沃平原与塞尔维 亚、保加利亚、 波斯尼亚、匈牙 利、阿尔巴尼亚 人组成的联军决 战,穆拉德一世 与塞尔维亚国王 皆死于战场,但 奥斯曼军队取得 胜利。这一战决 定了巴尔干诸国 的命运,为奥斯 曼人统治东南欧 奠定了基础。
◎ 2.乌尔罕(1326-1359): ◎奥斯曼帝国的真正奠基人 ◎ 1326占领海边重镇布鲁萨, 并以此为都。到四、五十年代 乌尔汉利用拜占廷皇位之争, 引兵进入巴尔干。
◎以圣战的名义征服小亚细亚 的。 ◎军事改革-----乌尔罕建立 常备军,由新军和采役军组成。 建立军乐队。 ◎政治改革 ◎进军欧洲
他经常被人们直接以外号“法齐
赫”(意为征服者、两地两海的主人) 相称。是一位典型的马上帝王,也是 历史上最以尚武好战著称的苏丹。
正如他的外号一样,穆罕默德 二世推行实实在在的征服政策。 他在自己的30年统治期间亲率大 军远征26次,几乎连年作战。这 其中最辉煌的战果是在1453年5月 29日,穆罕默德二世指挥17万人的 大军和数百艘战船,在热那亚人 的帮助下,攻克君士坦丁堡,从
其与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交战迭遭失败,势力转衰。九次俄土战争几无胜迹,失 地千里。
标志事件:奥斯曼帝国军队攻打维也纳(1683)失败 (三)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初,境内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巴尔干半岛诸国先后独立; 英、法、俄、奥相继争夺其领土, 东方问题形成。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衰弱
原因:在内部,地方封建割据加强,土地高度集中,对农民的徭役赋税加重,国家财 政危机。国内民族压迫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 尖锐。
外部, 欧洲列强的崛起与瓜分 (一)十六世纪末期 早于1571年,奥斯曼帝国在勒班陀战役中,被以西班牙为首的联合舰队打败后,便停止
在地中海的扩张。 (二)十七至十八世纪
奥斯曼帝国(1299-1924)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起源 ◎起源:西突厥的一支。 ◎ 8世纪上半叶,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 在首领厄尔图格鲁尔带领下迁移到小亚 细亚,依附于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 13世纪30年代,得罗姆素丹之赐,始在 半岛西北角定居。
呼பைடு நூலகம்珊→两河流域上游→小亚细亚西北部 13世纪初
1326年,奥斯曼 苏丹乌尔罕创立了 奥斯曼帝国最为骁 勇的也是后来欧洲 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加尼沙里军团, 即近卫军团。该军 团主要由基督教俘 虏和奴隶中的青少 年组成。他们被强 行改宗伊斯兰教, 接受严格的训练。 加尼沙里军团的战 士们作战勇敢,战 斗力极强,逐渐成 为奥斯曼帝国军队 的主力。
•16世纪苏里曼一世 (1520——1566) 时,达到极盛,成为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 大帝国。这也是历史 上最后一个地跨亚、 非、欧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
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 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破 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 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 变异。虽然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它仍 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 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奥斯 曼帝国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
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人军队(壁画,局部)
穆罕默德还下令将城内著名的圣索非亚教堂改建为清真寺。
君士坦丁堡陷落
君士坦丁堡陷落是中世纪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 对于基督教欧洲来说,它标志着具有悠久文明的 罗马文明已经到了末日,光荣伟大的罗马时代已 经成为过去,剩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对于东方 的穆斯林来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只是心理方 面的影响,现实意义更为重要。它标志着自十字 军东侵以来西方基督教世界与东方穆斯林世界斗 争的失败,昔日的君士坦丁堡曾是西方抵制和进 攻亚洲穆斯林的桥头堡,而今君士坦丁堡则变成 穆斯林进攻欧洲的前沿,他在奥斯曼帝国创建过 程中起到了拱心石的作用。
◎4.巴叶齐德(1389—1403 年) ◎1394 年从开罗的哈里发穆塔瓦 基勒获得了“罗马省苏丹”的称号, 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第一个苏丹。 ◎尼科波里战役:1396年尼科堡战 役再次打败欧洲十字联军。此时, 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占领欧洲巴尔干 和亚洲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初步具 备帝国雏形。 ◎安卡拉战役:1399 年帖木儿帝 国的军队侵入小亚, 1402 年安卡 拉一战,奥斯曼军队战败,巴叶齐 德被俘后忍辱而死,小亚细亚归降 帖木儿帝国。此后巴叶齐德的四个 儿子的十年王位继承战,直到1413 年结束分裂,又开始扩张。
改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改称伊 斯坦布尔。
1453年复活节后的第八天, 奥斯曼人攻城战役开始了。 双方的首次交锋杀成平局。 横隔在金角湾港水面上的锁 链阻挡了奥斯曼海军对君士 坦丁堡的进攻。后来,奥斯 曼勾结一部分威尼斯人和热 那亚人,在加拉地区铺设一 条涂油的木板滑道,将船只 从木板滑道拉入金角湾。经 过一番激烈的鏖战、英勇的 抵抗之后,君士坦丁堡城陷 落了。据传说,拜占庭皇帝 君斯坦丁(Constantine)也脱 下皇袍亲自上阵搏杀。结果 在肉搏战中被一名不知名的 奥斯曼士兵所杀。1453年5月 29日,奥斯曼人攻占了君士 坦丁堡,入城之后,他们烧 杀淫掠,把大批市民掠为奴 隶。
5.穆罕默德(1413-1421) 统一政权的恢复。
◎ 6.穆拉德二世(1421 -1451): ◎ 1421,即位,平定兄 弟穆斯塔的叛乱活动, 迫使拜占庭割让除君士 坦丁堡及城外供水区以 外的全部土地 ◎ 1448年,第二次科索 沃战役再次挫败欧洲十 字军的进攻,东南欧统 治地位得到巩固。
7.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扩 张及衰落
奥斯曼土耳其人国家的 建立 ◎ 1.奥斯曼(1290- 1326):
◎ 1281年奥斯曼贝伊担
任部落首领,利用地理 位置逐渐蚕食拜占庭土 地。
◎ 1293年,奥斯曼利用
罗姆素丹衰落而宣布独 立,这个国家就叫做奥 斯曼国家。
◎夺取了拜占庭的美朗
诺尔城作为国家首都, 并改名为卡加希萨尔。
是欧洲历史上最长的战争系列,奥地利、英国、法国、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 国也先后参与其中。战争的结果是俄国扩大了疆土,土耳其逐渐衰落 克里米亚战争
1919年,今日之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
(凯末尔•阿塔图尔克)领导民族抗战运动, 击退外国势力。1921年一月 ,大国民议会 通过根本法,改国名为土耳其。1922年11月 1日,废苏丹制,奥斯曼正式灭亡。翌年10 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建立。
◎ 3.穆拉德一世(1359 -1389):
◎ 进军东南欧地区 ◎ 1361年占领亚得里亚
堡,并改称爱德尔纳, 随后迁都于此,从此切 断了君士坦丁堡与巴尔 干其他地区的联系。
◎ 1371年,打败塞尔维
亚人,迫使巴尔干诸国 称臣纳贡。
◎ 1389年科索沃战争打
败反叛的巴尔干六国联 军。
1389 年在科索 沃平原与塞尔维 亚、保加利亚、 波斯尼亚、匈牙 利、阿尔巴尼亚 人组成的联军决 战,穆拉德一世 与塞尔维亚国王 皆死于战场,但 奥斯曼军队取得 胜利。这一战决 定了巴尔干诸国 的命运,为奥斯 曼人统治东南欧 奠定了基础。
◎ 2.乌尔罕(1326-1359): ◎奥斯曼帝国的真正奠基人 ◎ 1326占领海边重镇布鲁萨, 并以此为都。到四、五十年代 乌尔汉利用拜占廷皇位之争, 引兵进入巴尔干。
◎以圣战的名义征服小亚细亚 的。 ◎军事改革-----乌尔罕建立 常备军,由新军和采役军组成。 建立军乐队。 ◎政治改革 ◎进军欧洲
他经常被人们直接以外号“法齐
赫”(意为征服者、两地两海的主人) 相称。是一位典型的马上帝王,也是 历史上最以尚武好战著称的苏丹。
正如他的外号一样,穆罕默德 二世推行实实在在的征服政策。 他在自己的30年统治期间亲率大 军远征26次,几乎连年作战。这 其中最辉煌的战果是在1453年5月 29日,穆罕默德二世指挥17万人的 大军和数百艘战船,在热那亚人 的帮助下,攻克君士坦丁堡,从
其与奥地利帝国、俄罗斯帝国交战迭遭失败,势力转衰。九次俄土战争几无胜迹,失 地千里。
标志事件:奥斯曼帝国军队攻打维也纳(1683)失败 (三)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初,境内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巴尔干半岛诸国先后独立; 英、法、俄、奥相继争夺其领土, 东方问题形成。 俄土之间的战争断断续续前后共长达241年,平均不到19年就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衰弱
原因:在内部,地方封建割据加强,土地高度集中,对农民的徭役赋税加重,国家财 政危机。国内民族压迫严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 尖锐。
外部, 欧洲列强的崛起与瓜分 (一)十六世纪末期 早于1571年,奥斯曼帝国在勒班陀战役中,被以西班牙为首的联合舰队打败后,便停止
在地中海的扩张。 (二)十七至十八世纪
奥斯曼帝国(1299-1924)
一、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兴起
1、起源 ◎起源:西突厥的一支。 ◎ 8世纪上半叶,皈依伊斯兰教。 ◎ 13世纪初,受蒙古西征压力向西迁徙。 在首领厄尔图格鲁尔带领下迁移到小亚 细亚,依附于小亚细亚的罗姆苏丹国, 13世纪30年代,得罗姆素丹之赐,始在 半岛西北角定居。
呼பைடு நூலகம்珊→两河流域上游→小亚细亚西北部 13世纪初
1326年,奥斯曼 苏丹乌尔罕创立了 奥斯曼帝国最为骁 勇的也是后来欧洲 人闻风丧胆的军队 ------加尼沙里军团, 即近卫军团。该军 团主要由基督教俘 虏和奴隶中的青少 年组成。他们被强 行改宗伊斯兰教, 接受严格的训练。 加尼沙里军团的战 士们作战勇敢,战 斗力极强,逐渐成 为奥斯曼帝国军队 的主力。
•16世纪苏里曼一世 (1520——1566) 时,达到极盛,成为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 大帝国。这也是历史 上最后一个地跨亚、 非、欧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
苏莱曼一世逝世后,奥斯曼帝国的领土 扩张逐渐放缓。西欧海事力量的增长、 发展由欧洲前往亚洲的海路及新大陆破 坏了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发展。以往有效 的军事及官僚体制因苏丹的管治失当而 变异。虽然帝国面对着这些困难,它仍 然是欧洲的主要扩张势力,直至1683年 的维也纳之战,维也纳之战标志着奥斯 曼帝国终止向欧洲继续扩张。
进攻君士坦丁堡的奥斯曼人军队(壁画,局部)
穆罕默德还下令将城内著名的圣索非亚教堂改建为清真寺。
君士坦丁堡陷落
君士坦丁堡陷落是中世纪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 对于基督教欧洲来说,它标志着具有悠久文明的 罗马文明已经到了末日,光荣伟大的罗马时代已 经成为过去,剩下的只有美好的回忆。对于东方 的穆斯林来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不只是心理方 面的影响,现实意义更为重要。它标志着自十字 军东侵以来西方基督教世界与东方穆斯林世界斗 争的失败,昔日的君士坦丁堡曾是西方抵制和进 攻亚洲穆斯林的桥头堡,而今君士坦丁堡则变成 穆斯林进攻欧洲的前沿,他在奥斯曼帝国创建过 程中起到了拱心石的作用。
◎4.巴叶齐德(1389—1403 年) ◎1394 年从开罗的哈里发穆塔瓦 基勒获得了“罗马省苏丹”的称号, 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第一个苏丹。 ◎尼科波里战役:1396年尼科堡战 役再次打败欧洲十字联军。此时, 奥斯曼土耳其已经占领欧洲巴尔干 和亚洲安纳托利亚大部分,初步具 备帝国雏形。 ◎安卡拉战役:1399 年帖木儿帝 国的军队侵入小亚, 1402 年安卡 拉一战,奥斯曼军队战败,巴叶齐 德被俘后忍辱而死,小亚细亚归降 帖木儿帝国。此后巴叶齐德的四个 儿子的十年王位继承战,直到1413 年结束分裂,又开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