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教”到“语教”:语文教育百年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诗教”到“语教”:语文教育百年反思
引言
二十世纪末,文学界和知识界对中小学语文教育发出诘问:“语文课,我们失了什么?”“语文课,为何总让孩子们黯然神伤?”诘问还是比较温和与冷静的。

但有些“抨击”文章却异常愤激,诸如“语文教育,误尽苍生”,“中学语文,罪责难逃”,“为孩子们呼吁”,等等。

著名作家王蒙也在痛悼冰心时感慨:“今后还有这样大气和高明,有教养而纯洁的人吗?伟大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不是应该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人物吗?”一些大学教授也对中学语文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评,并说对考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刮骨治疗”,认为中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无论在学习方法的培育还是在思维方式的养成上,对学生都是“毒害性”的。

这些批评文章,后来都结集出版,较有影响的是王丽编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

对中学语文缺失文学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批评,是继“人文精神大讨论”之后的一个“教育批评浪潮”,也可以说是建国之后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舆论准备”。

掀起这次浪潮的,是文学界的“有识之士”和大学的一些教授、专家。

至于中学语文教育界,除一两位特级教师在高考辅导讲
座中“顺手一击”略作回应外,皆保持沉默。

他们只能沉默!在多重挤压下“带着镣铐跳舞”的中学语文教师们,能诉求什么呢?
舆论准备之后,是一批批专家学者出洋考察,把西欧、北美以及日、韩的基础教育现状与大陆的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

继而回国宣讲,并讨论制定新课标,再层层培训,掀起新课程改革的“风暴”。

有一本批评传统倡扬现代的教育论著书名就叫《新教育风暴》。

可是,新世纪才行进七年,“浪潮”与“风暴”早已平息。

浮出水面的,是各种汗牛充栋的与新课标配套的必读丛书、优秀课例、规范课件、黄金题库以及教辅套餐!至于中学语文教育,却依然在多重挤压中“带着镣铐跳舞”。

“车马足尘知音少,急管繁弦正声稀。

”热闹过后,正是对语文教育进行认真检索,冷静思考,对一些深层次问题寻解求答的契机。

显然,要探讨语文教育何以形成目前这种状态,和如何使之回归本真这些问题,就很有必要对她的百年坎坷进行一番理性的回顾和思索。

一、语文:强势话语下的仓促回应
我们知道,在一九零四年以前,中国并无单独成科的语文教育。

此前的语文教育,是附属于经学的。

即使是一九零
四年,在清廷“废科举,兴学校”等新政措施下单独成科的“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也还是和“读经讲经”科相并列的。

但不管怎么讲,《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1904年1月13日)总算是宣告了语文学科的独立。

清廷何以要“废科举,兴学校”,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于传统的私塾教育和选官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在于“普之胜法,日之胜俄,识者皆归其功于小学教师”。

[1]换言之,则是清廷为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不得不顺应舆情,将西式教育与夷人学制移植到私塾与科举的废墟上。

仅就语文教育而言,在当时还是一种渐进式的改良。

在不废读经讲经的同时,教育的宗旨是“远法三代,近取泰西”[2]
和“以道德伦常为先”。

[3]教育内容除增设文字科和文学科外,仍特别强调传统的经学。

也就是说,语文独立之初,经数千年积淀而成的优雅的文字、文言与文学传统仍处于尊崇的地位。

对之给予致命打击并使其“忍辱含羞六十余年”[4](在中国大陆已是八十余年)的,是二十世纪初狂飙突进的新文化运动和紧继其后的不间断的以政治为核心的各种语
文改革。

与语文教育密切相关的新文化运动,其孕育与发生,从表层上看是文白之争,是新旧之争,是中西之争;但深层动因和洋务运动一样,是欲“师夷长技以制夷”。

由于鸦片战争之后一系列的屈辱,致使“天朝大国”的沉梦迅速破灭。

并由此导致当时的知识阶层对清廷完全失望,并认为在固有文化传统中已寻找不到变革求新的思想资源。

不仅如此,知识阶层的主导思想还认为传统文化已成为救亡图存的巨大障碍,必须加以彻底清除。

在心态上,则呈现两极:一极是在强势话语面前无力回应,转而在认同强势话语的同时“乱骂自己的祖宗”。

[5]把落后挨打的一切罪责归之于传统。

另一极则是认不清“文言当死,白话当立”的时代需求,还要自欺欺人地在《易经》等古籍中去考证声光电化在中国古已有之。

形成思潮和运动,当然是前者为主潮,后者则是一股千夫所指的潜流而已。

总之,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由于不平等的话语权,加上求新图存的急切心理,最终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可以说,鸦片战争之后的一系列革新运动,都是沉梦惊扰之后的被动回应。

当然,也可以说是觉醒之后的主动应对。

列强全方位的入侵,迫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奋起“救亡”和“启蒙”,其仓促和急切,是不可避免的。

语文教育与新文化运动同系一舟,其发展的轨迹自是紧密相连。

新文化运动很快嬗变为政治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暴烈行动,文化启蒙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休克。

语文教育当然也不能不服务于救亡急务,由经学附庸蜕变为政治附庸,并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失落传统文化的“诗魂”!这一命运,在如飓风般迅速推进的时代浪潮中,是不可避免的。

二、由诗到语:语文教育的坎坷历程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所辖的教育主管部门,都为语文教育设定了具体的目标。

考察不同时期的教育目标,大致可以看出语文教育的行进历程。

下面,不妨梳理并检讨一下各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以窥探其斗折蛇行的发展轨迹。

清朝末期即语文独立之初的教育目标是:
能为中国各体文辞,然后能通解经史古书。

并宜随时试课论说文字,及教以浅显书信、记事、文法以资官私实用。

[6]
这可以说是当时语文教育的总目标。

至于阶段性目标,初等小学堂的“中国文字”科为“其要义在使识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常见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悟,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并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世之急需”。

[7]而高等小学和中学堂的“中国文学”则分别为:
其要义在使用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已备应世达意之用。

[8]
入中学堂者年已渐长,文理略已明通,作文自不可缓。

凡学为文者之次第:一曰文义……二曰文法……三曰作文。

次讲中国古今文章流别,文风盛衰之要略,及文章于政事身世关系处。

[9]
以上语文教学目标比之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显然要高深得多。

更重要的是,在突出“致用”的同时,尚未扬白抑文,尊俗斥雅,与文学传统还保持着承续的关系。

比起六十余年后那些高度概括和意识形态化的语文教学目标,显得较为切实和具体。

可是,这一“改良”仅如昙花一现,迅即为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政府(或称北洋政府)教育部的教育方针所取代。

辛亥革命从形式上推翻了绵延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文字”与“文学”也改称“国语”与“国文”,教育目标亦随之一新:
国文要旨在通解普通语言文字,能自由发表思想,并使略解高深文字。

涵养文学之兴趣,兼以启发智德。

[10] 这是民国初年的语文教育方针。

注意,这里“通解普通语言文字”已成为国文即语文教育的“要旨”,而对于“高深文字”亦即古诗文,则只求“略解”。

这样,白与俗又进了一步,但文学教育尚未流失,仍需“涵养”。

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北洋政府又将“国文”改成“国语”,其教育目标是:
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养成发展能力。

并涵养性情,启发想象力和思想力。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