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课件第四章 文化素养之科技素养

合集下载

教师的科学素养PPT课件

教师的科学素养PPT课件
迷信权威。
二、提高教师科学素养的要求
2000年,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在《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中指 出:“教师必须接受广泛而深刻的教育,从而能够从事跨学科、跨文 化、跨国界的讲解工作”。所以一些素养需要补充。
目前,党中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地实践科学的发展观,教师也 应在工作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关注自己以往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 技能。对于科学发展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邓小平把他的发 展思想的指导地位概括为“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定位为“发展是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则把科学发展观定位为现代化建设 的指导思想或“全面健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根本指针”。我认为,提 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则是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7、什么是人类基因组计划?
现代遗传学家认为,基因是DNA(脱氧核糖核 酸)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位于染色体 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NA双螺旋结构的 提出,三联密码和中心法则的发现,使人类认清了 基因是如何控制生命性状的。基因不仅可以通过复 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还可以使遗传信息得 到表达。不同人种之间头发、肤色、眼睛、鼻子等 不同,是基因差异所致。
3、学习形式:校本培训和自学。在做上学, “用书”而不是“读书”。参观。
4、学习内容:为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安排 学习。有兴趣地选择学习。关注新科学的进展。
5、思想准备:破除神秘感,强调针对性,交 叉听课,阅读科普读物。收看比如cctv1《焦点访 谈》后面的科技博览节目、《开心词典》栏目、 《幸运52》栏目等。
克隆多莉羊:( 1996年) 三只母羊: 甲(提供无核的卵细胞) 乙(提供乳腺细胞的细胞核) 丙(代孕母羊)
8、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特点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第一节 科学常识
(三)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国 际大奖。以瑞典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 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诺 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 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 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1968年,增设瑞 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1969年首次颁发,
教师资格 中学综合素质
精讲班
主讲老师:李赵宏
第四章 文化素养
第四章 文化素养
本章学习目标是: (1)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
一定的科学素养。 (4)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外文学史上 重要的作家作品。 (5)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三大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或 受平衡力的作用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 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十二)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
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第一节 科学常识
(四)仿生学 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是把各种 生物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原理和作用机理作为生物
模型进行研究以制造更好的新型机械和仪器的学
科。
(五)纳米技术 纳米是一个尺度单位,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当 物质到纳米尺度以后,在1-100nm,物质的性能就会发生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教学课件9、文化素养2(中外科技与科学常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教学课件9、文化素养2(中外科技与科学常识)

第二节 中外科技发展史
一、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5、古代地理成就
商朝 《周易》一书首先提出了“地理”名称; 战国 《山海经》反映了那个时期对中外地理的认识; 西晋 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了绘制地图的6项原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是一部综合型地理著作; 明代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 貌的观察和记述;
第二节 中外科技发展史
一、中国科技发展成就 (一)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4、古代数学成就
殷商时已经有了四则运算; 商代的商高发现“勾股定理”,比毕达哥拉斯早500多年; 春秋战国时乘法口诀“九九歌”已形成; 汉朝的《周脾算经》《九章算术》; 三国刘徽,运用割圆术求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南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2、古代天文历法
商代甲骨文记载了日食月食,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采用古四分历,意味着一个完备四象二十八宿体系创建完毕; 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 汉武帝时编制了第一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的记录; 东汉张衡发明了地动仪; 南北朝祖冲之编制《大明历》,记录一周年长度为365.24……; 隋唐时期的僧一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 元朝郭守敬编《授时历》;
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冥王星划为矮行星
2、 物理、化学、信息技术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爆炸、1946年世界上第一
台电子计算机; 3、 生物
DNA双螺旋结构、1978年第一个试管婴儿降生、人类基因组计
划、克隆羊多利问世;
【本节内容】:
第二节 中外科技发展史
一、中国科技成就 二、外国科技发展成就 三、科学常识 四、科普常识

科学素养的含义和培养(课堂PPT)

科学素养的含义和培养(课堂PPT)

(1)改变过去以讲授知识细节为主的教学方式,重视儿童的 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实施多样化的教学。
✓ 实验教学法 ✓ 探究-研讨法 ✓ 研究性学习 ✓ 问题解决法
……
(2)运用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指导课堂教学
.
27
建构主义的科学教学方式 (Driver,1986 )
1)意向阶段(orientation):设置情景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
23
2. 调整课程结构:由单一到多元
要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必须打破单一的课 程结构,突破课程内容只重知识的倾向,构建以必 修课为主,选修课、活动课为辅的课程结构。
.
24
3. 改革课程内容:由学科知识向综合知识
第一,科学的全面性和广泛性。科学知识的普及既要注意稳定的知识,又 要注重新兴的知识,要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性质、水平和最新动向, 也要寻求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融会贯通和完美结合。
2)启发阶段(elicitation):引出儿童的原有想法;
3)重建阶段(restructure):使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儿童建构新 的概念理解(如设计探究实验扩大儿童的经验范围);
4)审视概念变化阶段(review ):让儿童比较原有概念与新的 或修正后的概念的不同。
.
28
“互动-发生式”教学(高凌飚 &梁爽,2003)
解科学以便能够参与讨论,并作出决策
➢ 从文化角度考虑:科学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成就;每一个人都应该能够意 识到它的重要性。
➢ 从道德角度考虑:科学实践体现了规范准则和致力奉献(norms and commitment)的精神,具有广泛的价值。
.
15
2061计划: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AAAS,1989)

综合素质--课件第四章 文化素养之科技素养

综合素质--课件第四章 文化素养之科技素养
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 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侵蚀,避磁 性等特点。
【2016下中学】 不锈钢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锈钢的 主要组成元素是( D) A.铜、锌 B.铜、铁、铬 C.铁、碳 D.铁、铬、镍
二 单质(金属)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例如 金、铂、银、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 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 在一大气压及25摄氏度的常温下,除汞(液态)外,其他金 属都是固体。
司南:(战国时期)
【14下中】 图中仪器为中国古代的司南,下列对其发明时代判断正确的 是B A 商朝 B 战国 C 宋朝 D 清朝
造纸术:
西汉初期 东汉 唐朝 清朝
树皮,破布 蔡伦改进 竹子制纸 纸的类型增加
质地粗糙,只适用于包装(植物纤维纸) 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火药
1.源于“炼丹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 明的 2.基本用于军事,后期广泛应用 3.由印度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
单位
公式
kw.h(度或 千瓦时)
W(瓦特) P=W/ T
真题(2016上小学) “度”是用电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下列选项中,一度电 可供一只100瓦灯泡照明的时间,正确的是( B)。 A.5小时 B.10小时 C.20小时 D.36小时
u电学 u力学 u原子物理学 u其他
基础知识 力
牛顿三定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解析几何之父 创造了“坐标系”
牛顿
创造了微积分
莱布尼茨
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
柯西
常微分方程

[课件]科学素养PPT

[课件]科学素养PPT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重点: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
提高科研人员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科研人 员的道德修养与科学事业发展的关系。
难点:科研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关系。
Page 23
第二章 科研人员的道德修养和基本素质
第一节 科研人员的基本道德修养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是一种原则;德:好的品行。 道德泛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和标准。追求正义和良 善。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阶级性。道德可以分为社 会公共道德、个体道德、职业道德、科研道德等。
为何会轻信这样的谣言?
科学知识的欠缺,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历 史上许多谣言的形成,都是基于迷信或对科学的无知。但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知识的普及,这类谣言已经逐渐失去 了存在的土壤。而如今更多的谣言则往往是打着“科学”的 旗号,利用普通群众科学知识有限、对科学盲目崇拜等心理 来实现的。近些年来,伴随着一些破坏性较强的地震、冰雪 灾害、旱灾等的发生,一些迷信的宿命论者将灾害的原因归 结为日月食、太阳风暴、流星雨等正常天文现象。这些夸大 其词的言论由国外传入国内,经网络、手机短信等渠道进一 步放大,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有关专家认为, 类似的以讹传讹、谣言四起,屡屡引发公众情绪集体失控的 事件,是公众焦虑感和安全感缺失的集体释放,是整个社会 诚信体系缺失的一种表现,但根子还在于科学知识的缺失。
Page 20
第一章 科学素养概述
三、科学教育特点与启示 特点:
(1)重视对科学技术性质的理解,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 重视对事物联系的认识; (2)注重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 (3)强调学生运用科学的能力; (4)学生的发展及潜能的发挥,包括自主性、个性。

综合素质(中学)课件模块四 文化素养

综合素质(中学)课件模块四 文化素养

一、世界古典文学
(一)世界文学的源头
亚洲、非洲历史悠久,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摇篮,是世界文学的最早 源头。
一、世界古典文学
(二)古希腊罗马文学 1.概述 2.希腊喜剧
一、世界古典文学
(三)早期基督教文学 (四)中世纪文学 (五)古典主义文学
一、世界古典文学
(六) 文艺复兴 时期的文学
1.意大利文学 2.英国文学 3.法国文学 4.西班牙文学
1.概述; 2.《史记与汉书》; 3.诗歌;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
1.概述 2.建安诗歌 3.陶渊明与田园诗 4.南北朝民歌 5.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 6.唐诗 7.古文运动 8.唐传奇
一、中国古代文学
(四)宋元明清文学
宋代文学
元代文学
明清文学
返回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
(一)现代文学
一、艺术鉴赏的意义
意义
(1)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 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 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 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一、儿童文学概述
(二)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一、儿童文学概述
(三)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
一、儿童文学概述
(四)儿童的年龄特征
根据儿童年龄特征,参考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我们一般把整 个儿童时期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幼儿期(3~6岁)、童年期(6~12岁 )和少年期(12~15岁)。
一、儿童文学概述
(五)
一、中国科技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

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

三、世界历史
(二)近代史简介
2、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 《独立宣言》、华盛顿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人权宣言》 4、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三、世界历史
(三)现代史简介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 年 6 月 28 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引发第一次世 界大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同盟国的失败告终
真题演练
22.【题干】下列选项中,被后世尊为我国农耕和 医药始祖的是( ) A.神农氏 B.伏義氏 C.燧人氏 D.有曹氏
真题演练
23、【题干】“鸿雁传书”这一典故源自( )。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羊 D、楚汉之争
真题演练
24、【题干】图1所示《自叙帖》被誉为“天下第 一草书”,他的作者是( )。 A、王羲之 B、欧阳询 C、苏试 D、怀素
三、世界历史
(一)古代史简介
1、古埃及 埃及位于非洲东部尼罗河下游,是世界上最早的奴 隶制国家 2、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发现的人类历史上第一 部表完备的成文法典
三、世界历史
(一)古代史简介
3、古印度 佛教的诞生 发明0-9的数字 4、古希腊 荷马写《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 5、古罗马
第四章 文化素养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科学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素养 文学素养 艺术素养
第一节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三、世界历史

选择题 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传统的天文 历法、思想文化以及民俗节日是初探文化的 考查重点
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第三节传统文化素养讲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第三节传统文化素养讲义

我国古代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称呼:媒人为冰人、医学界为杏林、戏曲界为梨园、 教育界为杏坛。 四、神话故事与历史典故
神话故事: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愚公移山、梁祝化蝶 历史典故: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杀妻求将(白起) 五、其他文化常识 1.四象: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2.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 小大寒。 3.干支纪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 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 4.传统习俗: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 5.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昆曲、2003年古琴、2005年蒙古长调民歌、2007年木 卡姆、2009年22项、2010年京剧、中医针灸、2011年皮影戏、2013年珠算。 6.四大名绣:苏、湘、粤、蜀绣。
2.道家: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顺其自然。 庄子《庄子》 列子《列子》
3.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命”。 4.法家:韩非《韩非子》
(二)汉代儒学 西汉时期董仲舒。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二、古代教育 国学:礼、乐、射、御、书、数 私学:春秋时期产生了私学,最早的私学创立者是孔子。 官学: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始于汉武帝时的太学。 教育专著:春秋战国时期的《礼记》中的《学记》和《大学》是世界上最早出现
2-3岁——孩提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始龀、龆年——男孩八岁 束发(男)——十五岁 弱冠(男)——二十岁 而立(男)——三十岁 不惑(男)——四十岁 知命(男)——五十岁 花甲(男)——六十岁 古稀(男)——七十岁 2.职业称谓

《中学综合素质》章节重点总结42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章节重点总结42文化素养—科学素养-教师资格考试

第二章教师的科学素养第二节:中外科技发展史一、中国科技发展成就1、古代(2)天文历法:(4)数学载,尤其是关于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等,写得很系统,被现代科学家称为“墨经八条”。

2、中国现当代科技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成就二、世界科技发展成就2.近代1628年,英国哈维发现血液循环1752年,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1765年,英国哈格里沃斯发明珍妮纺纱机(2)更多世界近代科学家第三节科学常识和科普知识化学知识◇用来制取包装香烟、糖果的金属箔(金属纸)的金属是:铝。

◇黄金的熔点是1064.4℃,比它熔点高的金属很多。

其中比黄金熔点高约2倍,通常用来制白炽灯泡灯丝的金属是:钨。

◇有较强的腐蚀性,由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一定体积比(3:1)混合而成的能溶解金的液体是:王水。

◇黑白底片上的黑色物质是:银。

◇在石英管中充入某种气体制成的灯,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因此有“人造小太阳”之称。

这种灯中充入的气体是:氙气。

◇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氟氯烃导致地球大气层被破坏,则形成臭氧层空洞,致使作为人们抵御太阳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受到损坏,引起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并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医用消毒酒精的浓度(体积分数)是:75%。

◇医院输液常用的生理盐水,所含氯化钠与血液中含氯化钠的浓度大体上相等。

生理盐水中NaC1的质量分数是:0.9%。

◇发令枪中的“火药纸”(火子)打响后,产生的白烟是:五氧化二磷。

◇萘卫生球放在衣柜里变小,这是因为:萘在室温下缓缓升华。

◇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是:擦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

◇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过量累积,使地球红外辐射不能透过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温度升高,产生了“温室效应”。

◇在五金商店买到的铁丝,上面镀了一种“防腐”的金属,它是:锌。

◇全钢手表是指它的表壳与表后盖全部是不锈钢制的。

不锈钢锃亮发光,不会生锈,原因是在炼钢过程中加入了:铬、镍。

◇根据普通光照射一种金属放出电子的性质所制得的光电管,广泛用于电影机、录像机中。

科学素养-课件

科学素养-课件

2.2.6 技术创新需要条件
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者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 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发现基础之上, 而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
技术创新的条件主要有:技术创新队伍、技术研发费用、技术开发装备、技术开 发场所、科学技术情报等。
四、研究性学习工作
从问题入手,把知识学习和技术工作过程创建成为一 种对问题进行分析、求解的“研究”过程。
研究性学习与技术工作相互促进,提供类似“科研” 的工作环境或途径,在“研究”过程中自主获得专业知识 ,提高解决科研问题能力。
1.4.1因素关联作用图
1.4.2、研究性学习平台
1、学习情景创设与实施 2、探究环节的灵活设置 3、问题/案例/项目分析 4、协作学习组织的创建 5、小组全方位交流沟通 6、多元化、过程性评价 7、项目过程、进展管理
2.3.2、学习科研方法的途径
1、查阅相关论著,学习并感悟真谛 2、初学者应请教科研的资深经验者 3、参加学术会议,聆听高水平报告 4、参加科研课题组,在实践中感悟 5、多与同行交流,勤钻研,善总结
2.3.3、科研方法层次
1、哲学方法:抽象性,普遍性,最顶层。 2、一般方法:综合性,桥梁性,中间层。 3、特殊方法:专业性,单一性,基础层。
2.1.2、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一般指从哲学的视角,将具体科研过程中总 结出来的科研方法加以提炼,力图使其系统化并具有普遍 性,即注重方法的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科学方法具有可 遵循性、有效性以及发展性等属性。
2.1.3、二者差异
科研方法不能等同于科学方法。科研方法是在科研过 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使 用的研究方法,它注重科研过程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 可操作性。而科学方法则强调采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是否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等。

小学 综合素质 第四章 文化素养

小学 综合素质 第四章 文化素养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三、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
3、第三次科技革命 (2)物理化学、信息技术 1942年,在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下设计和 建造的第一座人工核反应堆在美国成功运行 这标志着原子能时代的开始 1945年,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 哥州爆炸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三、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
(3)生物 1868年,瑞士米歇尔发现核酸 1881年,法国巴斯德开创免疫学 1882年,德国科赫发现结核杆菌 1928年,青霉素问世,开创医学新纪元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三、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
3、第三次科技革命 1954年,美国设计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 力潜艇“鹦鹉螺”号进行处女航,宣告了核 潜艇时代的到来 1954年苏联建成并正式启用世界上第一座核 电站,这是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开始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三、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 2、第二次科技革命
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自激发电机,标志着电力时代 的到来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提出化学元素周期律 1876年, 美国贝尔发明有线电话 1877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留声机 1880年,美国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三、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三)著名的科学家及主要贡献 1848年,英国开尔文建立绝对温标。 1865年,英国麦克斯韦推断电磁波的存在,断 定光是一种电磁波。
Ⅰ、Ⅱ、Ⅲ、Ⅳ Ⅰ、Ⅱ、Ⅲ、Ⅳ
三、外国古代科技成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中外科技发展史

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中外科技发展史

小学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中外科技发展史第四章文化素养大纲表述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了解—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第—节中外科技发展史—、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古代科技成就1.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

发明于西汉前期。

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期。

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

发明于唐朝中期。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古代天文历法◇《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

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采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石生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民历取—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千多年。

科学文化素养课件分析

科学文化素养课件分析
科学文化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人们依靠它, 可以破除旧思想、旧习惯、旧传统、旧观念,起到 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解放思想的作用。
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基础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加强文化修养的 重要内容。特别是在迷信、愚昧活动、反科学、伪 科学活动时有发生的今天,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尤为 重要。并逐步成为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指南。
伪科学 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 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 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 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 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伪 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 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 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 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 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 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总结世界教育发展趋势时曾深刻指出: 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史上 大概还是第一次。
把“科教兴国”和“教育牵动型”发展战略作为突破口,集 中力量发展教育。通过先行的教育来培养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由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来吸纳和发展最新科技和技术, 用最新的科技和技术来推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能保 证和促进个人和社会对教育的新一轮更强有力的投入。进入良 性循环。实现这种良性循环需要有良好的尊师重教的传统。
阅读课本41页案例,思考问题
1、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一技在手”,未必“生活不愁”
2、掌握学习的途径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学习: 1)、在课程中学习 2)、在与人交流中学习 3)、在课外阅读中学习 4)、在网络畅游中学习 5)、在实践体验中学习 6)、在自我反思中学习
1、扎实的学风是人才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
渊博的知识是在扎实的学习中获得的,惊人的创造是在扎 实的劳动中产生的,闪光的思想是在扎实的探索中凝聚的。扎 实的学风是掌握知识、技能的保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强度铝合金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 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侵蚀,避磁 性等特点。
【2016下中学】 不锈钢制品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不锈钢的 主要组成元素是( D) A.铜、锌 B.铜、铁、铬 C.铁、碳 D.铁、铬、镍
二 单质(金属)
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少数金属例如 金、铂、银、铋以游离态存在。金属矿物多数是氧化物及硫 化物。其他存在形式有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及硅酸盐 在一大气压及25摄氏度的常温下,除汞(液态)外,其他金 属都是固体。
(1)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 (2)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 (3)观察记述了很多植物的生态品种,明确提出了地 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沈括《梦溪笔谈》 涉及古代中国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 综合性笔记体著作
【16下小】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记述了明末地理学家 徐霞客三十多年的旅行经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C A 详细考察并科学的记述了喀斯特地貌的特征 B 纠正了文献记载有关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 C 调查了西域地理并重现了汉代丝绸之路 D 如实的记述了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
文学
艺术
历史
文化
素养
科技
传统文化
B A
科技成就(中国古代) 科技常识
1.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时间及人物 东汉蔡伦 北宋毕昇 唐朝末年 战国时期
改进造纸术 活字印刷术
司南
国外 经阿拉伯人,传入其他 经波斯,传入其他 经阿拉伯,传入其他 经阿拉伯,传入其他
印刷术的发展:
1.雕版印刷 2.活字印刷(毕昇) ① 胶泥印刷 ② 木活字印刷 ③ 金属活字印刷
电荷量的单位C
电压的单位V 电流的单位A 电学中的“牛顿”
电阻的单位Ω 电学之父 交流电之父
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 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
真题(2016下小学)
下列科学家中,发现运动磁体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C A 奥斯特 B 安培 C 法拉第 D 戴维
知识点二:电流,电压,电阻
表示 单位 公式
《授时历》 东汉张衡
主要成就 世界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之一 世界最早的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 《大衍历》 世界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子午线的长度 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密的历法 地动仪,浑天仪
【15上中】
4.数学,农学
数学 农学
人名(书籍) 祖冲之 周髀算经 九章算术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宋应星 《天工开物》
主要成就 圆周率;大明历 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勾股定理) 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体系 我国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 综合性著作
5.地理,物理,科技(小1次)
地理 科技
人名(书籍) 主要成就
郦道元 《水经注》
集合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司南:(战国时期)
【14下中】 图中仪器为中国古代的司南,下列对其发明时代判断正确的 是B A 商朝 B 战国 C 宋朝 D 清朝
造纸术:
西汉初期 东汉 唐朝 清朝
树皮,破布 蔡伦改进 竹子制纸 纸的类型增加
质地粗糙,只适用于包装(植物纤维纸) 标志着造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火药
1.源于“炼丹术”,火药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丹过程中发 明的 2.基本用于军事,后期广泛应用 3.由印度商人传入阿拉伯地区
初等数学时期 毕德哥拉斯
欧几里得
变量数学时期
解析几何
微积分
楔形文字泥板
最早记录数学
“莫斯科纸草书”、 数学知识包括算术、代数和几何三个方面 “兰德纸草书”
阿拉伯数字
几何论证之父
泰勒斯定理: 若A,B,C是圆形上的三点,且AC是直径, ∠ABC必然为直角。
勾股定理 黄金分割
几何之父
《几何原本》
费马
笛卡尔
【16上中学】 下列名医中,与“刮骨疗伤”这一故事相关的是 C A 张仲景 B 李时珍 C 华佗 D 扁鹊
【14上小学】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医著作的是 C A 《神农本草经》 B 《本草纲目》 C 《齐民要术》 D 《黄帝内经》
3.天文(中1次)
人名(书籍) 《春秋》 《甘石星经》 天文 《汉书》 唐朝僧一行
B A
科技成就(中国古代) 科技常识
Ø 天文常识 Ø 数学常识 Ø 物理常识 Ø 化学常识
太阳系
构成
组成 特点
太阳(恒星)
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行星 卫星
9大 行星
月亮
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矮行星),地球
距离地球的远近: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第一定律说明了力的含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二定律指出了力的作用效果:力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惯性 压强 摩擦力 重力
浮力
物体保持原来动作不变叫惯性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P=F/s
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里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G=mg
单位
公式
kw.h(度或 千瓦时)
W(瓦特) P=W/ T
真题(2016上小学) “度”是用电量的基本计量单位。下列选项中,一度电 可供一只100瓦灯泡照明的时间,正确的是( B)。 A.5小时 B.10小时 C.20小时 D.36小时
u电学 u力学 u原子物理学 u其他
基础知识 力
牛顿三定律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N
三 单质(非金属)
非金属在通常条件下为气体或没有金属特性的脆性固体或液 体 之惰性气体 在常温常压下,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单原子气体,很难进行 化学反应。天然存在的稀有气体有六种, 即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 和具放射性的氡(Rn)。
【真题16下小学】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自然界中的金属常温条件下一般呈固态 B.惰性气体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钢是由铁和碳按一定比例冶炼而成的 D.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气体
开普勒三定律
1)所有行星分别是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 2)在同样的时间里行星向径在轨道平面上所扫过的面积相等; 3)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与它同太阳距离的立方成正比。
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位科学家。
Ø 天文常识 Ø 数学常识 Ø 物理常识 Ø 化学常识
萌芽时期
古巴比伦 古埃及
古印度 泰勒斯
【真题】(14下小学) 如果地面上所有的重力都消失了,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D A 江河中的水不再流动 B 羽毛和石头皆悬浮在空中 C 成熟的果实不会落地 D 所有物体的质量都会消失
u电学 u力学 u原子物理学 u其他
电子
质子
原子核
原子
中子
原子 道尔顿 电子 汤姆生 原子核 卢瑟福 质子 卢瑟福 中子 查德威克
体积大小: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火星—水星。 地球唯一天然卫星
彗星 流星体
雪和尘埃构成,靠近太阳被加热,雪化成水蒸气变为慧尾 尘埃颗粒和岩石碎块,进入大气层未燃尽,变为陨石
星际物质
存在于星系和恒星之间的物质和辐射场的总称
恒星:自己发光 行星:自己不发光,围绕恒星转
【17下中】
太阳系是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动的天体所 构成的系 统,其中包含八大行星,下列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是 (B)。 A.天王星 B.海王星 C. 土星 D.木星
电流 把单位时间里通过导 I
A
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
电压 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 U V
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 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
I=U/R
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
理量
电阻 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 R Ω 的大小
知识点三 :电功+电功率
定义
表示
电功
电能可以转化成多种 W 其他形式的能量,叫 做电功
电功率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 P 的功 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解析几何之父 创造了“坐标系”
牛顿
创造了微积分
莱布尼茨
发表了现在世界上认为是最早的微积分文献
柯西
常微分方程
【16上中学】 微积分的创立,极大地推进了数学的发展,过去很多初等数学束手无策 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往往能迎刃而解,下列科学家中,与微积分创立 和发展没有重大关系的是 C A 牛顿 B 坷西 C 爱因斯坦 D 莱布尼茨
【15上小学】 下列关于听力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过多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导致听力下降 B.过高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人们的听力 C.对着别人耳朵大声喊叫可能损害别人听力 D.经常用力地掏耳朵不利于保护自己的听力
Ø 天文常识 Ø 数学常识 Ø 物理常识 Ø 化学常识
知识点一:化学物质分类
2.医学(中2次)
医学
人名(书籍)
主要成就
战Hale Waihona Puke 扁鹊脉学之宗 望闻问切东汉华佗
外科鼻祖 麻沸散 五禽戏
东汉张仲景(医圣) 《伤寒杂病论》
唐代孙思邈(药王) 《千金方》
明代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春秋战国《黄帝内经》 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东汉《神农本草经》 我国第一部药物学著作
唐朝《唐本草》
世界最早,由国家版的药典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竖直向上。 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 和向下的压力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