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在《视听教学方法》中把各种视听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概括为一个“经验之塔”去系统地描述,因此有人称为“经验之塔”理论。

1、概述

戴尔把学习得到的经验按抽象程度不同分为三大类十分层次:

(1)做的层次,包括:

直接的有目的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演戏的经验

(2)观察的经验,包括:

观摩示范

野外旅行

参观展览

电视和电影

静态图像、广播和录音

(3)抽象的经验

视觉符号

言语符号

2、基本观点

(1)最底层的经验即做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越抽象。这并非意味所有的经验需要一个由底层到顶层的阶段,而是说明各种经验的具体与抽象程度。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有效的学习方法,应试首先给学生丰富的具体经验。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咱教育教育学工具,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层的视听教具,比用言语、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为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6)如果把具体经验看得过重,使教育过于具体化,则是很危险的。

合于有很好的自觉性、自制力、理解力的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David Kolb教授将人的学习风格分为四种类型(AC,CE,RO,AE),其中AC型的人较适合在网上学习。关于Kolb四种学习风格的详细介绍,笔者将在下一部分《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宜的培训形式》中专题论述。目前网上已经有了各式各样的课程包供选择,价格也相对便宜。

学习风格的认知因素也称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主要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以下介绍几种主要研究。

1.格雷戈克的学习风格分类

格雷戈克(Cregorc)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分为具体──序列、具体──随机、抽象──序列和抽象──随机四种类型。

2.考伯的学习风格分类

考伯(Kolb)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划分为善于想象的、善于吸收的、善于逻辑推理的、善于调和的。

3.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研究

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这两个概念来源于威特金(H. A. Witkin)对知觉的研究

4.沉思型与冲动型

沉思与冲动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

概括来说,前景理论有以下三个基本原理:(a)大多数人在面临获得的时候是风险规避的;(b)大多数人在面临损失的时候是风险偏爱的;(c)人们对损失比对获得更敏感。

几个实验:

(1)一是有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B是50%可能性赢2000元,50%可能性什么也得不到。你会选择哪一个呢?大部分人都选择A,这说明人是风险规避的。二是这样两个选择,A是你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性你损失2000元,50%可能性你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选择B,这说明他们是风险偏好的。

仔细分析一下上面两个问题,你会发现他们是完全一样的。假定你

现在先赢了2000元,那么肯定赢1000元,也就是从赢来的2000元钱中肯定损失1000元;50%赢2000元也就是有50%的可能性不损失钱;50%什么也拿不到就相当于50%的可能性损失2000元。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们在面临获得的时候规避风险,而在面临损失的时候偏爱风险,而损失和获得又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改变人们在评价事物时所使用的观点,可以改变人们对风险的态度。

(2)有一家公司面临两个投资决策,投资方案A肯定盈利200万,投资方案B有50%的可能性盈利300万,50%的可能盈利100万。这时候,如果公司的盈利目标定得比较低,比方说是100万,那么方案A 看起来好像多赚了100万,而B则是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多盈利200万。

A和B看起来都是获得,这时候员工大多不愿冒风险,倾向于选择方案A;而反之,如果公司的目标定得比较高,比如说300万,那么方案A就像是少赚了100万,而B要么刚好达到目标,要么少赚200万,这时候两个方案都是损失,所以员工反而会抱着冒冒风险说不定可以达到目标的心理,选择有风险的投资方案B。可见,老板完全可以通过改变盈利目标来改变员工对待风险的态度。

(3)假定美国正在为预防一种罕见疾病的爆发做准备,预计这种疾病会使600人死亡。现在有两种方案,采用X方案,可以救200人;采用Y方案,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救600人,三分之二的可能一个也救不了。显然,救人是一种获得,所以人们不愿冒风险,更愿意选择X方案。现在来看另外一种描述,有两种方案,X方案会使400人死亡,而Y方案有1/3的可能性无人死亡,有2/3的可能性600人全部死亡。

死亡是一种失去,因此人们更倾向于冒风险,选择方案B。而事实上,两种情况的结果是完全一样的。救活200人等于死亡400人;1/3可能救活600人等于1/3可能一个也没有死亡。可见,不同的表述方式改变的仅仅参照点——是拿死亡,还是救活作参照点,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人们在决策时,总是会以自己的视角或参考标准来衡量,以此来决定决策的取舍。比如一个人加薪时他可能不会在乎什么,但如果要他减薪时问题就来了(如香港公务员减薪),即人们对财富的变化十分敏感。而且一旦超过某个“参照点”,人们对同样数量的损失和赢利感受是相当不相同。在这个“参照点”附近,一定数量的损失所引起的价值损害(负效用)要大于同样数量的赢利所带来的价值满足。简单地说,就是丢掉10元钱所带来的不愉快感受要比捡到10元钱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强烈得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