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历史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历史与发展
周香均
摘要:大学英语考试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开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迄今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出发,回顾这一场考试所经历的重大变革,正视当下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当前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

以史为鉴。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历史发展
大学英语四、六级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在课程理论中隶属于课程评价的一部分。

从其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来看,并没有确定的分界,而本文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阶段划分,主要依据为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的变化。

而课程目标的变化,又往往依赖于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求,同时,课程目标的变化反过来会对社会、学校、个人产生影响。

因此,本文在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的指导之下,系统地回顾大学英语四、六级所经历的历史变革,以及变革下的四、六级考试对课程(教学)所起到的反拨作用。

1创立以及初步发展阶段(1985—1999)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逐渐认识到英语作为国际交际工具的重要性,但是,在学校里,英语课程教学却远远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学软、硬件严重匮乏,而恢复高考之初,生源数量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高高校英语课程教学质量,国家教委在1982年成立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并于1984—1985年间先后发布理工科和文科的教学大纲,在此基础之上,开始推动全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统一考试(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自1985年11月开始筹备,1987年9月,国家教委首次推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1989年1月,实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由此形成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相对独立的学业考试。

考试重点考查学生的词汇应用、阅读以及写作能力。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实施以来,不仅提高高校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为社会输
送大量英语人才,而且在高校内部也不断提高教学的软、硬件水平。

此外,考试本身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成立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199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标准化考试设计组更名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负责考试相关事宜;其次,1990—1996年间陆续出台一些改革举措,调整英语考试流程以及试题内容,重点考察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是,潜藏在考试中的负面影响也在静静地孕育。

2进一步发展阶段(1999—2007)
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旧的教学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时,在高校内部开始了全国范围的高校扩招,相较于前一阶段,此时的生源变化更加复杂。

此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本身所潜在的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逐步凸现,考试逐渐异化。

因此,这一阶段的改革步伐加快,改革力度加大。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2.1 修订教学大纲,完善考试内容
1999年所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不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还须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尤其强调运用英语进行口、笔头的表达。

针对《大纲》的要求,同年,考委会开始实施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

2.2 实施课程要求,提升考试水平
在1999年《大纲》实施五年之后,教育部高教司于2004年1月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对高校英语课程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

次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考试内容、成绩报道方式以及考试管理体制方面做出重大变革,并于2006年12月全面推行。

2.3 加强考试管理,降低社会权重
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具体负责命题与实施,包括该项考试的组织与实施,考风、考纪建设以及负责安全保密的考务工作。

为了降低社会权重,从2007年1月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接受在校生报名,不再对社会考生开放。

此外,一些高校也逐渐取消考试与学位的挂钩。

2.4 探索考试模式,试点采取机考
2008年12月,在国家教育部的支持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在50多所高校推行机考试点,为下一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网络化考试积累经验。

在课程目标的指导之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在改革中不断探索。

但是,这一阶段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改革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国外语言测试理论的冲击、全国范围的课程改革、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生源变化、考试社
会权重持续增加、对教学的反拨作用越来越弱以及后四级时代英语学习问题都拷问着这一场全国范围的考试,而考试的存废之争成为这一时期讨论的重点。

3飞跃发展阶段(2010—至今)
2010年,国家教育部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8]。

其中,把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也提出“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

以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据,完善国家考试科目题目库,保证国家考试的科学性、导向性和规范性。

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在《纲要》的指导之下,迄今为止,大学英语四、六级已有两次大的调整,高校也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

3.1 实施多套试卷,调整考试内容
2012年12月开始在一个考场中使用多套试卷,只有听力和作文部分一致。

多套试卷的实施,有利于控制考试舞弊。

在实施一年之后,又提出2013年12月的考试将继续调整考试内容,去掉完型填空,进一步增加主观题所占百分比。

单项分修改为:听力、阅读、翻译和写作[9]。

这表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逐步与国外的雅思、托福考试接轨。

3.2 提高教育质量,优化课程结构
2013年,作为全国课程改革先锋城市上海,首次提出“本市部分高校从今年秋季起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依据新出台的《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要求,对于大学生的英语能力考核,应基于学生课程表现的学业成绩考试,而非学生无需经过课程学习的语言水平考试;而且,用同一张卷子来测试不同专业学生并不符合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理念。

”[10]这意味着,多年来施行的四、六级或将淡出大学生英语考核体系。

4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这一阶段刚刚开始,在最初的三年里,可以看到,考试改革的大方向已经确定,上一阶段所讨论的存废之争,目前也已经有确定的答案,考试不会被废止,但是会对接国际语言测试理论,并且逐渐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各高校在《纲要》的指导下,也开始探索学校特色,优化课程结构,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不过,这一阶段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4.1 课程标准的连贯性有待加强
英语课程是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习的课程之一,但是,小学阶段、中学阶段以及大学阶段的课程标准却没有相应的连贯性。

国内普通高中《课标》在2006年实施
后,有三届毕业生进入大学,即2009年及以后入学的大学生英语水平有相当的提高,而《课程要求》就显得有些滞后。

有些中学生进入大学第一个学年的四级考试就可以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分数,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大学生更高层次的英语学习需求,后四级时代的英语学习也因此搁浅。

4.2 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依旧
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改革中,极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加大听力的题量和比重。

但是,同一年的高考测试中,全国大部分省份却取消高考听力考试。

高考听力取消的同时,学生综合应用语言的能力就下降了。

在高考指挥棒的前提下,应试大环境的影响下,听力的取消对于学生的影响直接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学习难度增强。

同样,2013年北京率先提出将在2016年高考英语降为100分,而同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继续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改革。

英语考试不得不面对高中阶段的考试要求降低,而大学阶段的考试要求提高这样的矛盾。

4.3 生源情况更加复杂
《纲要》中提出,“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新增招生计划向中西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地区倾斜,扩大东部高校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

”中西部生源增加的同时,会减少东部生源,中西部和东部的教育水平差距相对明显。

以某学院为力,虽然对西藏生源已经做出较低的标准,但是依旧存在大量同等程度的非西藏生源。

如何针对这一部分生源做出适当的课程调整,是东部高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4.4 考试的社会权重持续增加
教育的社会化冲击着学校教育。

首先,虽然学校已经取消四级与学位证书相挂钩,但是社会用人单位依旧将四级通过425分作为人才选拔的标准;其次,四、六级考试从评价的手段变为目的,学生为了通过考试,都逃课上考试辅导班。

考试通过之后,很少会继续学习。

考试既没有为教学服务,也没有考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最后,考试陷入信任危机,学生考试舞弊现象并不罕见。

5 总结与反思
总之,任何一项大规模考试的发展都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全国性的统一考试,彻底废止的可能性不大。

面临当下的问题,必须重新定位,其创立之初的服务教学的目的已经很难实现。

未来的发展,正如《纲要》所提出的要继续深化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探索一年多次考试,探索社会化考试,逐步对接国外的托福考试等。

此外,在高校内部,面对新时期的时代要求、生源变化以及历史上的遗留问题,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英语、公共
英语的基本要求。

依据目标重新调整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内容,采取适宜的课程实施方案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设计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程才是根本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编.课程理论与《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1-14.
[2] 危捷,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制度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8:13-14.
[3] 周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得与失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16-26.
[4] 黄六晓,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13-18.
[5] 李箭,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109-148.
[6] 贾国栋,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J].中国外语,2012,11.
[7]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