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3级博士生魏红心和德国哥廷根大学访学博士生陈志伟作学术报告

合集下载

“XY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XY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摘要:“X Y 理论”是行为管理科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在组织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

文章从“X Y 理论”的重要内容出发,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党员管理现状,并提出了“X Y 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X Y 理论;高校;学生党员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6)12-0079-03收稿日期:2016-04-28作者简介:周生虎(1982—),男,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信电系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示范作用,对于党和国家建设事业及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由于动机不端正,思想觉悟低等原因,部分学生入党后对自我放松要求,不能很好地发挥党员作用。

另外,重发展、轻教育管理在高校学生党建中普遍存在,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X Y 理论”作为久负盛誉的行为管理理论,为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

一、“X Y 理论”的主要内容“X Y 理论”又称“X Y 人性假设”,由美国行为学家、管理理论奠基人之一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在其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

麦格雷戈对长期流行的管理学观点以及对于人的特征的分析提出了疑问,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决定管理人员工作方式最为重要的因素应该是人的性质及行为的假设。

管理者应以被管理者的人性假设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协调、控制和激励工作。

“X Y 理论”正是围绕人的本性分析人的行为规律和特征,并发掘出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工作方式[1]。

传统的管理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认为自私自利是人的本能,凭借主观感性行动追求物质利益和享受的最大化是人的主要目标,麦格雷戈把这种观点称为“X 理论”,其人性假设为:大多数人是懒惰的,逃避工作,漠视组织,没有雄心壮志,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让别人领导。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高小玲课题组发表纳米递药系统脑内命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高小玲课题组发表纳米递药系统脑内命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高小玲课题组发表纳米递药系统脑内命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的新成果佚名【期刊名称】《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4(44)1【摘要】2023年1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系高小玲教授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陈红专教授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郑岗教授,在国际权威杂志《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正式发表了题为Intracerebral fate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is dependent on microgl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 function的研究论文。

该杂志同期配发Intracerebral fate of engineered nanoparticles新闻和评述。

该研究通过阐明不同纳米递药系统脑清除差异的原因,揭示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外囊泡(EVs)对于脑内纳米粒的清除至关重要;发现通过激活ERK1/2通路.【总页数】1页(P97-9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相关文献】1.狄文课题组在纳米靶向治疗卵巢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研究人员构建新型纳米载药递送系统2.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高小玲课题组发表多功能仿生纳米结构靶向神经血管单元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的新成果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蒙国宇课题组发表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研究成果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高小玲课题组提出“纳米刹车”新策略,阻断线粒体功能障碍级联反应并改善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障碍5.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超课题组报道基于巨噬细胞的肿瘤靶向递药新技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讨课的准备与实施

研讨课的准备与实施

研讨课的准备与实施研讨课(Seminar ,又译作习明纳)起源于18 世纪德国哥廷根大学,在洪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念指导下,发展成为柏林大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迅速为美国所借鉴,现已被欧美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

研讨课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增进课堂民主性等具有突出意义。

近年来,我国研究型大学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在众多的理论研究之后,怎样实施研讨课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重点。

2011 年,笔者全程参加了美国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学家James W. Holsinger 教授主讲的“瘟疫与政治”研讨课程,在此加以介绍,希望对国内同行有所裨益。

一、研讨课的准备研讨课需精心准备,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和阅读资料、教学环境等。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研讨课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

1. 教学大纲课前,教师需拟出详细的教学大纲并以书面或电子的方式发给学生。

教学大纲的内容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教师信息、课程介绍、选课资格、课程目标、指定教材、阅读材料、教学进度和时间地点等。

特别需要说明本门课程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能使学生从整体培养方案的角度了解该课程。

成绩评定的方法:课程采用百分制和等级制相结合的方式,90〜100为A, 80〜89为B, 70〜79为C,低于70分则不能得到学分。

学生成绩由读书报告、课堂报告、课堂讨论、综合报告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读书报告占25%,其字数限制、书写规范、交稿时间与方式等都规定得十分具体。

课堂报告占15%,要求学生在研讨课课堂上作持续1个小时的报告,并提供PPT演示文稿和适当的书面材料。

课堂讨论占25%,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而不仅仅是听课和做笔记。

综合报告占35%,将本门课程所学内容综合运用于具体问题分析。

教师的期望:这是教学大纲中很有特色的一部分。

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以书面的形式明确下来。

在“瘟疫与政治”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教授对学生的期望包括:参加每一次课;在每次课前按课程进度要求做好相关准备;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提交的作业语法和拼写正确,以《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作为文章撰写格式参考;及时对教学内容和进度提出反馈意见;通过电子黑板平台与同学和老师交流;分担让本课程学习过程愉快和有益的责任。

从实验教学角度初探实战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从实验教学角度初探实战型药学人才的培养

从实验教学角度初探实战型药学人才的培养陈再兴;祝妍;王星;白立川;魏斌斌;王岩;魏敏杰【摘要】The pharmacy is a practical subje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pharmaceutical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but many school experiment content mostly conifrmatory experiments. In addition,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lack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s. Although tradi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tudents gain some knowledg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re constrained.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 added laboratory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training before the specialized courses. Then, theywill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innovative experiment teaching content at the end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Through the reform, the students strengthen their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training mode from technical to practical mode transformation. At the end students become composite type and practical talents.%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培养药学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一环,但很多学校实验内容多为本课程的验证性实验。

心血管病治疗的新策略博士生的创新成果

心血管病治疗的新策略博士生的创新成果

心血管病治疗的新策略博士生的创新成果心血管病治疗的新策略博士生的创新成果心血管病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首要健康问题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对于这种日益严峻的情况,医学领域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

在此背景下,一位年轻的博士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疾病治疗方案,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这位博士生名叫李明,就读于某某医科大学。

在他的博士研究课题中,他专注于研究心血管病的治疗策略。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实验,他终于成功地发现了一种新的药物组合,可以有效治疗心血管疾病,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李明的创新成果是一种集成了多种药物的复方制剂。

他在研究中发现,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限,而将多种药物进行组合使用,可以取得更好的疗效。

他通过大量的试验,筛选出了几种药物,这些药物分别在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和促进心脏健康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

通过将这些药物合理地组合在一起,李明成功地开发出了这种复方制剂。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这种新的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首先,由于药物组合的特殊性,该疗法可以同时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多个方面,从而全面地治疗心血管疾病。

其次,该复方制剂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都经过了长期的临床试验验证,无特殊副作用,且患者易于接受。

最重要的是,患者在使用这种疗法后,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明显减轻,身体健康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李明的博士研究成果得到了学术界和医疗界的高度认可。

他的论文被顶级医学期刊接受,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此外,他还获得了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的邀请,并以特邀嘉宾的身份进行报告和演讲。

他的创新成果也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他的母校设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中心,以进一步拓展和推广这项疗法。

在李明的努力下,这种新的心血管病治疗策略已经在多个医院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这种疗法,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不仅如此,李明的创新药物组合还引起了国际上其他研究人员的关注,有望在全球推广应用,为更多的心血管病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医学博士思想政治总结

医学博士思想政治总结

医学博士思想政治总结医学博士思想政治总结医学博士的思想政治素养是其作为一名专业人士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德国学者韦伯提出的“专业与政治”理论中,强调了专业人士应当具备思想政治素养,即在专业领域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宽广的视野、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因此,医学博士在其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当积极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以更好地履行职责,为社会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首先,医学博士应当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医学博士作为医学领域的专家,其研究和实践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医学博士应当具备一种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始终坚守医者的伦理和职业道德,秉持医德之本,严守医疗纪律,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坚决杜绝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

其次,医学博士应当具备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念。

医学博士在学术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应当具备宽广的视野,积极了解和参与国内外医学科研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

同时,医学博士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不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治疗效果的最大化,积极关注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疗服务的公平性。

最后,医学博士应当对社会问题保持关注并积极参与。

医学博士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具备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思考力,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关注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政策的完善。

医学博士可以积极参与医疗行业的组织和机构,对医学领域的政策和标准进行研究和制定,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和提高患者安全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综上所述,医学博士的思想政治素养对其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专业人士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博士应当始终坚守医德,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应当具备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始终将患者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应当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政策的完善。

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开题报告

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开题报告

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开
题报告
题目:姜黄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摘要:
背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和细胞死亡。

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潜在的心肌保护作用。

方法:本研究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姜黄素处理组。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技术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测量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指标、心肌酶谱和氧化应激指标等。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处理组大鼠在心功能方面表现出更好的恢复,心功能指标如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和心脏输出量等均明显改善(p <0.05);心肌酶谱指标如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也显著下降(p <0.05);氧化应激指标如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也显著增加(p <0.05)。

结论:姜黄素可通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保护心肌免受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心功能恢复和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本研究表明,姜黄素可能是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姜黄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氧化;抗炎;心肌保护。

德国MehmetKandil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德国MehmetKandil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

台湾心内科知名专家罗秉汉教授应邀来院学术交流
我院心内科开展心脏解剖实验教学
第二届学术周巡礼之六——青年医师临床病例评析 大赛
第二届学术周巡礼之五——优秀青年医务工作人员 经验交流与分享活动
心内科邢杨波分享自己论文写作的心得
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进修
何益平医生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 院半年的时间里在CCU参与查房、 在导管室观摩各类导管手术、在 陈教授等的指导下学习电生理, 并根据个人兴趣参观学习CRT、 ICD程控,近距离观察香港威尔 斯医院所进行的心脏康复。 袁敏医生赴香港威尔士亲王医院 进修心内科技术
了解病情
了解病情
商讨手术方案Kandil教授 Nhomakorabea郭航远教授合作共同进行CRT手术
省内首台VOLCANO S5血管内超声落户我院
• 仪器将有效地辅助心内科和血管外科医生诊断心脏冠脉和 外周血管情况,为心肌梗死、外周血管病等疾病的抢救治 疗提供有力支持。
• 杨芳芳医生赴德进修学习3月(自9月7日至 11月29日,共86天),主要师从Johannes Brachmann教授,研修心脏电生理专业知 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心律失常 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分析、判断及射频消融 术(如房颤/房扑/房速等房性心律失常、室 上速、室速等射频消融),学习识别各种 电生理现象及其意义;(2)各种起搏器植 入术中程控及参数调整优化(包括单/双腔 起搏器、CRT/CRT-D、ICD等)。
我院举行青年医学论文演讲比赛
心内科的孙勇获得三等奖
心内科首次MDT活动顺利举行
• 心内科第一次MDT活动在科示教室内举行, 会议由心内科彭放主任主持,刘龙斌医生 就先天性心脏病3个介入病例作了主题发言, 心胸外科崔健主任对这次活动给予大力支 持,麻醉科、超声科、放射科等专家针对 病案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及 治疗方案的选择等问题展开了高水平的学 术交流。

“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

“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

“新工科”时代建筑类大学生思政教育探索和实践*梁春晴,张峻玮(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湖北武汉448000)为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实施,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1],教育部在全国高校中推进“新工科”建设,开拓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支撑国家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高校逐步搭建起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适应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全国在研“新工科”综合改革项目两百多项、“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四百多项,“新工科”建设正以新体系、新模式、新理念、新质量、新结构在全国高校中迅速推进。

建筑工程类专业是培养工程建设人才的摇篮,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了教育的要义,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要有真才实干,又要有高尚品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综上,加强和改进建筑工程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成为贯彻落实“新工科”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思政育人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一)新工科育人理念和思政教育融合度不高为适应新兴产业及新经济,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新工科”理念下的学生培养更加注重质量和成果,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学科基础、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大学生。

在“新工科”建设加速推进中,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跟进,协同改革创新。

但在实践中,高校通常会将学生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等的培养放在第一位,放松了对学生思想水平和个性化发展需求的关注,忽视了新工科建设对人才内在素养的要求。

Cx43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表达变化及microRNA调控的开题报告

Cx43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表达变化及microRNA调控的开题报告

Cx43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表达变化及microRNA
调控的开题报告
导言: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心脏炎症,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Cx43蛋白是一种介导心肌细胞间电信号传递的膜蛋白,其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最近的研究发现,microRNA参与了Cx43蛋白的调控。

因此,本论文旨在研究Cx43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变化及microRNA的调控作用,探究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内容:
1. 病毒性心肌炎对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等方法研究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大鼠和人类心肌细胞系中Cx4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

2. microRNA对Cx4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
通过数据库预测和文献回顾,筛选可能参与Cx43蛋白调控的microRNA,并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进行体外实验验证。

3.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根据研究结果,探究Cx43蛋白和microRNA的调控机制,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结论:
本研究将对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新的认识和思路。

同时,通过探究Cx43蛋白和microRNA的调控机制,发现其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医学科研 课程思政案例

医学科研 课程思政案例

医学科研课程思政案例As a medical research student, I believe it is essential for us to have a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ethical principles in our field. Ethic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guiding our research practices and ensuring that we are conducting our studies in a responsible and humane manner. In the context of medical research, we are often dealing with sensitive issues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 and it is our duty to uphold ethical standards to protect the well-being and rights of those involved in our studies. Ethics education helps us develop a moral compass that guides ou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ensuring that we prioritize the welfare of patients and research subjects above all else.作为一名医学科研学生,我认为我们需要对领域内的道德原则有着深刻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道德在引导我们的研究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确保我们以负责任和人道的方式进行研究。

在医学科研领域,我们经常涉及涉及涉及人类对象的敏感问题,我们有责任遵守道德标准,保护参与研究的人员的幸福和权利。

吕梁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

吕梁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

第14卷第2期 吕梁学院学报2024年4月Vol.14No.2 Journal of Lyuliang University Apr.2024·思想政治研究·收稿日期:2024⁃01⁃06基金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21150);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501867104653);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J20231340)第一作者简介:薛淑萍(1975-),女,山西临县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教育.吕梁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反思薛淑萍,常 悦,石晓玲(吕梁学院资源与机械工程系,山西离石033001)摘 要:新工科的发展正在推动教育的不断进步,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入学科领域,培养优秀的从业者.安全工程专业作为新工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更加注重将工程与人文主义紧密联系,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性、前沿性和应用能力.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的需要,吕梁学院安全工程专业在本科生导师制的背景下借助当前新工科最新研究成果,建立崭新的体系、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思政;新工科;本科生导师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85X(2024)02-004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课堂教学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学任务的主要方式,要通过课堂教学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求健全完善安全体系,包括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这为安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机遇,同时也提出更多挑战,也说明课程思政建设刻不容缓[2].安全工程专业是大交叉学科,知识点涉及安全生产各个方面,实践性较强.在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中,工程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美国和德国提出了工业4.0战略和制造业振兴等战略,2017年2月,国家教育部推出“新工科”培养方式,中国高级工程技术改造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安全工程专业成为了新工科培养的重点发展对象[3].在当前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引下,我们应该探讨思政要素和安全工程专业知识如何能碰撞出火花,以建立“课程思政”体系,并让师生共同参与其中.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将“孤岛效应”中的思政因素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破除长期以来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相互之间的隔阂,让立德树人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形成一种更加完善的育人格局,是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挑战[4].目前,吕梁学院构建“全员导师制强化—教师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改革模式,结合订单培养,融合思政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为社会输入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通过思政入课堂,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促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1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目前,思政教育在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首先,“课程思政”概念理解不足.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认为思政教育是一个附加内容,没有积极性.其次,“课程思政”的案例没有得到充分融入,也没有得到有效运用.这些都导致“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合过程中,教育缺少系统化设计和连贯性实施,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加之专业课任课教师34和思政相关老师缺少有效的沟通.专业知识和思政要素无法有效地资源融合,协作育人合力很难产生.再次,教学方法也未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无法有效适应学生的需求,思政教育的效果差强人意[5-6].总之,“课程思政”不能仅是完成政治性任务或者指标,而是要以学生为出发点,针对学生,针对专业制定思政内容,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和专业技能,培养合格的安全人才[7]. 2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措施安全工程专业是具有多学科交叉性的工科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安全”这一特色内容,将其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使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完美融合[8],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1 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教师是核心.学校与系部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育认识和专业技能,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发挥教研室、课堂教学研究小组和学科组等基层教研团队的功能,形成学科思政团队共同科研机制.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课教学和科研,系部要鼓励和支持班主任与专业课教师协作,并加大对学科思政发展中核心、困难和超前性课题的深入研究,以形成多元化的学科思政建设研究机制.为了提高教师思政教育的水平,系部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让教师采用共同备课、不定时讨论、共享等方式深入理解有关文本精髓;利用虚拟防真技术,多方位同步模拟教学过程,将思政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平台、课堂教学开发服务中心等,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专项教育;每学期派出教师代表外出学习考察,不断提升思政教学能力;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和优秀课堂评选活动,并邀请思想政治课程的领军人物解读相关政策,为课程建设提供指导.2.2 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了达到育人目标,安全工程专业在教学大纲中加入了法律政策教育要素,涵盖了“核心价值理念引领、专业知识开拓、能力建构、思路革新”四个方面,并开设了交通事故防范、重大危险源辨识、安全文化建设、自然灾害案件应急处理等专项教学活动,重点关注“立德树人”,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要求,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人生观.我们以OBE理念下的工程认证为基础,致力于培育高质量的人才,不断创新教学设计和实施,改进课堂管理工作和考核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精心设计的内容,进一步优化结构,深度发掘思政课程与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理论的关系,探索可以有效融入思政教学的方法,凸显意识形态、时代感和科学化,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知识能力.2018年,国家整合职能部门.应急管理部成为独立的机构,这标志着我国安全管理管理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了解到我国安全管理工作的严峻形势,我们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勇于创新,肩负起促进中华民族振兴、祖国繁荣的责任;加强生命安全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人生,增强职业安全意识、社区责任感和职业素质,为将来走上岗位进行平安工作打下扎实的根基.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安全方面的法规、政策、事故案例也有了更全面的参考[9].通过深入研究历史,引导学生增强专业意识和专业荣誉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目标感,激发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对专业的成就感.同时,教育过程与时俱进,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展示给学生,并进行初步的讲解分析,如报警管理与过程灾难预警技术、信息安全联锁设备(SIS)技能、石化生产风险分析、安全防护技术等,将这些科技的最新进展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安全管理工作的知识和技能.为了全方面开展思政教育,安全工程专业从学科专业发展、“匠人文化精神”的继承、专家行为等几个方面着手,引进我国重要工程,凸显我国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大国意识和文化意识以及安全文化的重要性.2.3 重视授课,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授课环节“课程思政”的原则应当贯彻始终,针对专业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取思政要素,普及思政要素的功用及对于社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应用于课堂授课过程中.只有这样,思政教育才能真正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培养他们理性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更加热爱党和国家.作为工科教师,积极探索“触点”,将知识教学与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将思政教育的理想融入到工科学生的课堂中,实施课程检查,完善课程规范,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将我国“创新、协作、绿化、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融合到课堂44中,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2.4 建立多维度、多样化的课程思政评价反馈机制学生的价值观和荣辱感形成受家庭教育、个人经历、学校教育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鉴于此,在对学生关于思政教育的成果检验时不能同一标准,要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考量,避免矫枉过正.因而,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评价教育结果也应该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维度、多样化评价,因材施教,并且要让他们展现出真实的自我.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分课程、分环节,结合社会实践和实验过程融入思政要素,并在考核方面灵活多样,不拘泥于成绩展现这一单一形式,设置符合思政特点的大操作,并在一系列环节中加入“思政”的潜移默化考核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采取形式多样的调查和座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意见;采用显性评论的方式反映课程思政教学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如安全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政环节,教学评价的一个关键点除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与科学性,还应把协作与奉献等因素也增加到评价机制中,让学生更深切地思考与贯彻思政要素.此外,重视社会反馈和日常生活反馈,以更好地提升课程质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应当被纳入反馈机制,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效果和质量.2.5 重视制度建设学校全面考虑各个方面,包括主管负责、机构条件、培养方法、专业师资构建、目标、内容设计、教学方式等.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科思政”建设工程,安全工程教研室组建一支“学科思政”建设工作团队,由同一学科的教职工一起探讨“学科思政”案例的选编,以防止“学科思政”案例在不同课程中反复发生,并且可以让教师互相学习,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2.6 依托导师制,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学生可以获得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学生不仅要通过专业课程考试,还要学会如何为人处事、做学问,更要获得专业、科研知识水平、职业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安全工程专业教师不仅关注学生的课程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个人特点和兴趣,并通过个性化定制建立“导师评分+专任教师评分”的综合教学考核模式,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如作业、实验等,在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中的动手能力,以及对思想政治要素的理解和融入情况.在本科生导师制背景下,加强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依托导师制,安全工程专业的任课教师在学生入学阶段就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导师在学业和生活两方面加强学生的思想建设,同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行为,多方面干预,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有德有才之人.吕梁学院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全员导师制的背景下,更应关注对学生关于网络动态的引导,注重学生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强化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求实态度的养成,等等.在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不能一蹴而就,要动态地培养,真正做到个性定制、因材施教,将“导师评分+专任教师评分”的综合教学考核模式全面推进,达到良好的效果.3 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与反思学科思政实施以来,安全工程专业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即以全员导师制为推动力,以专业为平台,融合思政因素,全面完善培养计划,强化社会实践和应用型技能的输出,以及培养革新企业发展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以满足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培养的结合,学生成为具有道德品质和才能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毕业生的跟踪反馈,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发展较好,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安全工程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效果较显著.安全工程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思政内容融入生硬等.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多次研讨与调研,针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将在课程目标思政要素细化、教学过程思政要素形式多样化两方面展开尝试,在巩固目前建设成果的前提下持续改进,以期加强思政要素在教学与成果中的比重,深化立德树人的理念.本文以吕梁学院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深入探讨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实施步骤.通过发掘课程中的思政因素,将思政教学融合到课堂中,不仅能够提升课堂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在讲授知识54的同时,带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也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持续改进的建议,以达到安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升的目的.参考文献院[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3]张小良,梁梵洁,麻庭光,等.安全与应急管理专业学科发展[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2).[4]栗婧,王真,解北京,等.新工科背景下安全工程课程建设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1(5).[5]邓奇根,高建良,魏建平,等.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3).[6]王娴,喻安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现状与实施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20(21).[7]黄冬梅,刘音,李威君,等.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安全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22(19).[8]张俊.基于课程思政的钻井工程示范课建设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1(4).[9]刘香芝,张春晓,张会敏,等.化工安全技术思政课程教学初探[J].化工管理,2022(3).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in the Safety Engineering Major at Lyuliang UniversityXUE Shu⁃ping,CHANG Yue,SHI Xiao⁃ling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and Mechanical Engineering,Lyuliang University,Lishi Shanxi033001,China)Abstract:The advancement of new engineering is driving progress in education,with a focus on delving deep into the subject field to cultivate outstanding professionals.A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new engineering development, safety engineering should incorpo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he curriculum while emphasiz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society.This approach aims to enhance students’comprehensive knowl⁃edge,cutting⁃edge skills,and practical abilities.In line with the concept of new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needs,the safety engineering program at Lyuliang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a novel system,methodology teaching process and 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recent research findings in new engineering within an undergraduate tutorial framework, yielding positive outcomes.Key words:safety engineering;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new engineering;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64。

【高中生物】国际工程科技战略论坛聚焦病毒感染与肿瘤防治

【高中生物】国际工程科技战略论坛聚焦病毒感染与肿瘤防治

【高中生物】国际工程科技战略论坛聚焦病毒感染与肿瘤防治本报沈阳4月17日讯(记者周峰)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从病毒到肿瘤,从病因到防治”于今天在沈阳召开。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出席并致辞。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癌症(cancer)研究中心、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教授哈拉尔德·楚尔·豪森作了“感染与肿瘤:展望”的主题报告。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英国卡迪夫大学、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我国北京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的十多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大会。

与会专家就病毒感染与肿瘤、树突状细胞与肿瘤免疫(tumor immunity)、肿瘤预防疫苗(vaccine)和温热疗法治疗HPV相关疾病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学术报告。

论坛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陈洪铎指出,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是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威胁之一。

一些病毒,如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人乳头瘤病毒(HPV)等,已经被确认可以引起肿瘤,临床上急需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措施。

本次高端论坛对提升我国医疗界对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的治疗和预防水平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论坛主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高兴华表示,该论坛为中国研究人员在病毒感染与肿瘤的机制研究和临床防治方面提供了信息平台,将推动中国研究人员在该领域与国外同行进行高层次合作交流。

《中国科学报》 (2021-04-18 第1版要闻)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博士生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研究改善心脏健康的新策略

博士生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研究改善心脏健康的新策略

博士生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研究改善心脏健康的新策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高死亡率和高疾病负担的严重健康问题。

为了改善心脏健康,博士生们致力于在心血管病领域进行创新研究,提出了新的策略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博士生在此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心脏健康所带来的新策略。

一、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修复或替代患者异常基因的方法。

在心血管病领域,博士生们通过基因治疗的研究,试图针对特定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基因缺陷或突变,恢复心脏功能。

例如,一些研究团队尝试通过将健康的基因导入患者心脏细胞中,来促进心肌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二、干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是利用干细胞的自我复制和分化能力,来修复或替代患者受损或死亡的心脏细胞。

博士生们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研究中,积极探索干细胞在心脏修复中的应用。

通过将干细胞移植到患者的心脏组织中,这些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修复因疾病或损伤而受损的心脏组织,提高心脏功能。

三、精准医学精准医学是一种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设计针对个体特点的治疗方案。

博士生们在心血管病领域开展的创新研究使得精准医学在心脏健康的改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学、表观基因组学以及临床数据,医生可以根据个体特点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种精准化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改善心脏疾病的预后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治疗。

四、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也成为博士生们在心血管病领域创新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博士生们可以准确地分析患者的心脏病变,预测疾病进展,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决策支持。

人工智能的应用使得心脏健康的策略更具科学性和个性化。

综上所述,博士生在心血管病领域的创新研究为改善心脏健康带来了许多新策略。

通过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修复和替代受损的心脏组织,提高心脏功能。

精准医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治疗更加科学和个体化。

药学专业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治疗课程为例

药学专业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治疗课程为例

二案例实施成效 以)人类基因组计划* 案例为例"进一步阐述课程思 政实施效果$ 案例教学设计如下!通过查阅#介绍该计划 的由来与进展#我国人类基因组研究工作及后基因组时代 的发展等"结合课后讨论"使学生了解这个) 登月计划* "充 分认识到中国作为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参与该项目的重大 意义"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实践效果!通过全程嵌入"学生得以深刻思考$ 许多 学生在课后讨论中写到!该计划鼓舞着药学研究人员勇攀 科学高峰"攻克重大 疾 病 以 造 福 人 类+人 类 基 因 组 图 谱 的 公布正在深化多学科间的大科学融合"构建生命科学大数 据时代+加入该计划使中国能平等地享受各种技术资源和 数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 可见"该 案例实现了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四药物基因 组 学 和 精 准 治 疗 课 程 思 政 建 设 的 思 考 与展望 通过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学生自评思政素质明显提 升"但主观评价只能作为参考$ 为更科学全面地评估实施 成效"需要完善评价体系$ 教师也需不断思考如何在 高 度#深度和广度上实现思政教学) 从专业中来"到专业中 去*$ 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慕课和与时俱进的案例库是 今后需着重建设的课程硬件$
关键词!课程思政药学专业全英文课程药物基因组学精准治疗 567/321808 9:2%;;)2/33<=/43/2<3<1234233< 中图分类号!>0?<23!!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33<=/43/<3<134=3331=3<
!!药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知识和技术方法"拓展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案例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思政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临床检验基础这门课程中,有一个关于血液检验的章节。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对血液各种成分的检测方法、正常指标以及异常指标所对应的疾病诊断意义等。

学生们往往觉得这些知识比较枯燥,就是单纯的数字和检测原理,难以提起兴趣。

但是这部分内容却有着很好的思政教育切入点。

二、思政融入点。

1. 职业道德与责任感。

在讲解血液检验的操作规范时,我给学生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曾经有一位患者,因为怀疑自己患有血液疾病,来到医院做血常规检查。

负责检验的实习医生在操作过程中,因为粗心大意,没有严格按照标准流程清洗仪器,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医生根据这个错误的结果,初步诊断患者为白血病,这一消息对患者及其家庭来说犹如晴天霹雳。

患者开始了一系列痛苦的进一步检查,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后来,在复查时,经验丰富的检验师发现了这个错误,重新进行了准确的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只是普通的贫血。

我告诉学生们:“你们看,咱们检验工作者手中的每一个操作,每一个数据,那可都是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家庭的悲欢啊。

这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在后方提供情报,如果情报有误,前方的战士(医生)就会做出错误的决策。

所以,一定要有高度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感,对待每一个样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认真。

”学生们听了这个故事后,都纷纷点头,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开始对检验工作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之后的实验课上,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变得更加认真细致了,主动反复核对操作步骤。

2. 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

在介绍血液检验技术的发展历程时,我提到了早期的血液检测方法非常简陋,检测结果也不准确。

最早人们只能通过肉眼观察血液的颜色和黏稠度来初步判断健康状况。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和检验工作者不断探索创新,从显微镜的发明到现代的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出现。

我举了一个例子:“你们知道吗?有一位科学家,他在研究血液细胞分类计数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

白藜芦醇通过Zn2+促进自噬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白藜芦醇通过Zn2+促进自噬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网络出版时间:2023-06-0816:09:20 网络出版地址:https://kns.cnki.net/kcms2/detail/34.1086.R.20230608.1343.016.html白藜芦醇通过Zn2+促进自噬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王 培1,马 虎2,杨 颖3,刘天宇4,郭佳宝4,胡友成3,贺永贵4,习瑾昆1(华北理工大学1.公共卫生学院、2.体育部、3.基础医学院,4.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河北唐山 063210)收稿日期:2022-12-14,修回日期:2023-03-10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H2020209172,H2021209061);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HB20TY012);河北省教育厅项目(NoZD2020110);河北省留学回国项目(NoC20200508);唐山市高层次人才项目(NoA202006016);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研究计划(NoX20222141)作者简介:王 培(1995-),女,硕士,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E mail:wangpei4627@163.com;马 虎(1978-),男,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共同第一作者,E mail:1047529669@qq.com;习瑾昆(1975-),女,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学,通信作者,E mail:jinkunxi@126.com;贺永贵(1974-),男,副教授,研究方向:心脑血管保护机制,通信作者,E mail:heyonggui 1994@163.comdoi:10.12360/CPB2022050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1978(2023)06-1048-06中国图书分类号:R284 1;R322 11;R329 24;R348 5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是否通过锌离子(Zinc,Zn2+)促进自噬,抑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reticulumstress,ERS),发挥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信号机制。

稀缺资源定额管理在研究生师生互选工作中的应用

稀缺资源定额管理在研究生师生互选工作中的应用

稀缺资源定额管理在研究生师生互选工作中的应用收稿日期:2017-09-20基金项目: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基于扁平化管理的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C-2015Y0501-050);2.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稀缺资源配置策略的师生互选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作者简介:宋新华(1975-),女,汉族,山东博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学教学。

通讯作者:陈志伟(1972-),男,汉族,内蒙古海拉里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资源战略研究。

稀缺性一般解释为: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是不足的,存在着总是少于人们能免费或自由取用这些东西的情形[1]。

相对于科研工作对劳动力(研究生)需求而言,或者相对于指导研究生所带来的科研成果津贴、研究生教育津贴等收获而言,研究生资源总是有限的。

我国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大多实行导师制,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生是导师课题的重要合作者和劳动主力军,对导师课题的顺利进展起重要作用。

师生互选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师生互选制度,目前师生互选的流程是:学生先选择中意的导师,导师再从中选择中意的学生。

落选的学生再进行第二轮甚至第三轮选择。

这样的双向选择在导师少学生多、研究生资源相对丰富的高校,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但是在研究生招生规模小,研究生资源刚性稀缺的学校,这样的师生互选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通过稀缺资源定额管理分析,为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师生互选提供依据。

一、普通高校师生互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研究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稀缺资源的配置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计划性资源配置,一种是竞争性资源配置,两种方式各有长短。

计划性资源配置,利于资源协调有序的使用,竞争性资源配置则存在盲目性和局限性,容易造成资源浪费[2]。

当前研究生管理部门只是笼统地规定导师指导研究生人数的上限,这样的师生互选就是一种竞争机制占优势的资源配置。

对虚拟现实与现实的哲学反思

对虚拟现实与现实的哲学反思

作者: 陈志伟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65-70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4期
主题词: 现实;虚拟现实;视域;立场
摘要:虚拟现实是在当代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新的事物,而且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着,并很快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虚拟现实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我们对现实性的通常理解.我们有可能区分虚拟现实和现实吗?从胡塞尔的“无限性视域”的角度来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我们会发现,仅仅从“视域”认知的角度是无法区分将来可能出现的虚拟现实和现实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认识论进入到本体论,去弄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现实”.借助于胡塞尔和蒯因的哲学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最终会发现,现实其实是一种相对的约定.而至于何者为现实何者为虚拟现实,其实只能是一种立场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2013级博士生魏红心和德国哥廷根大学访学博士生陈志伟作学术报告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浏览:123 更新时间:2015年05月28日字体:A+ A-
2015年5月18日,我院2013级博士生魏红心和德国哥廷根大学访学博士生陈志伟在学术例会上为教育研究院师生作题为《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来源》和《德国学徒制制度解析及启示》的学术报告。

本次学术例会由史秋衡教授主持,我院师生参与了本次学术例会。

魏红心博士生首先追溯了公元6世纪至今的英国教育发展史,提出英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现自由教育的理念,并列举英国思想家从不同视角所诠释自由教育内涵,并以课程设置为例考察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魏红心博士生最后总结“既没有纯粹的通识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专业教育,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英国大学通识教育并非停留于普遍知识的获得,而是更着眼于人的精神价值”。

该报告较为完整地描述了英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施路径,为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陈志伟博士生从现实背景与客观需求探讨德国学徒制的产生与发展,紧接着从入学条件、在学期间、理论与实习所占比重、学制年限、考核、毕业要求等六个方面对德国学徒制进行概念界定和模式分析。

陈志伟博士生从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责任与任务、学徒制的特征和作用、法律和制度保障、学校学习费用和实操培训费用的不同资助主体、企业参与动机及保障机制、职业学校的教师任职资格等方面为本院师生呈现了更为立体化的德国学徒制。

最后,从体制差异分析我国借鉴德国学徒制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建议我国在学习德国学徒制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工学交替的模式,注意创设有利于该制度发展的环境,强化行业协会的监督,注重学校与企业之间教学与培训的联系,签订学徒合同保障权益,完善资助体系。

陈志伟博士生为在座师生介绍了详实的德国学徒制,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更为深入的校企合作提供理念指导和路径参考。

在座师生对两位博士生的学术报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兴德副教授、覃红霞副教授、文静助理教授等师生在报告提问阶段纷纷与两位博士生开展热烈的讨论,最后在轻松欢快的交流中结束了本次学术例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