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第3章 示波测试技术

合集下载

第三章示波测试技术

第三章示波测试技术
测会产生失真,下降不够快时,会出现回扫。
扫描门
积分器
至X放大器
增辉 E
比较和释抑 电路
扫描发生器环
(1)、扫描门:采用施密特电路
又称为时基闸门,
t
连续扫描时,没有触发 信号也有门控信号输出;
E1
触发扫描时只有在触发 脉冲作用下才应产生触
E2
发信号。
V0
输入端由三个方面信号控制:
稳定度——提供直流电位
MORE INFO... [F5] STOP [F4]
A B A&B
TRIGGER
Source Slope
0.050
CH B
POS
EXT
NEG
POSITION
Level
0
-
+
Time Base
10 ms/div
Volts/Div
1 V/DIV
5 ms/div 20 ms/div .5 V/DIV 2 V/DIV
(三)、通用示波器原理及使用
一.原理框图
Y通道
衰 Y减 输 入
Y前置 放大器
延迟线
Y输出 放大器
外触发输入 50Hz电源
s1 X通道
触发 电路
扫描 发生器环
X
X
放大器 输
s2

校准输出 校准信号 发生器
电源
二.水平通道 X通道主要功能即为产生扫描信号。
•对于扫描信号要求: 要求波形线性好,下降快;如线性不好时,信号观
余辉时间:从电子束移去到光点亮度下降为原始值的10% 所延续的时间称为余辉时间。
不同的材料余辉时间不一样。

绿
白、黄
小于10μs 10 μs ~1ms 1ms~0.1s 0.1~1s 大于1s

电子测量第3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新

电子测量第3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新
小于10μs的为极短余辉;
10μs~1ms为短余辉(通常是蓝色,便于摄影感光);
1ms~0.1s为中余辉(通常为绿色,眼睛不易疲劳);
0.1s~1s为长余辉(通常是黄色);
大于1s为极长余辉(通常是黄色)。
3.1.2 图像显示的基本原理
1.显示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1)Ux、Uy为固定电压时,有下面四种情况:
3.1.2 图像显示的基本原理
1.显示随时间变化的图形(续)
(2)X、Y偏转板上分别加变化电压,有下面两种情 况:
U y U y
1
0 2 4t 3
- U y
1 20 4
3
仅在垂直偏转板的 两板间加正弦变化 的电压,则光点只 在荧光屏的垂直方 向来回移动,出现 一条垂直线段。
3.1.2 图像显示的基本原理
第3章 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
3.1 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 3.2 通用示波器 3.3 取样技术在示波测量中的应用 3.4 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 3.5 波形存储和记忆 3.6 示波器的使用
本章重点: · 示波器的功用、分类、组成和波形显示原理 · 通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特性与应用 · 取样技术在示波器中的应用
为提高Y轴偏转灵敏度,一般在偏转板至荧光屏之间
加一个后加速阳极A3 (PDA,先偏转后加速系统) 。
X轴偏转系统原理和Y轴偏转系统类似
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屏上光点的偏移距离与偏转板上所加 电压成正比,这是用示波管观测波形的理论依据。
3 荧光屏
荧光屏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以显示波形。
在使用示波器时,应避免电子束长时间的停留在 荧光屏的一个位置,否则将使荧光屏受损。因此 在示波器开启后不使用的时间内,应将“辉度” 调暗。
电子枪

电子测量 第三章 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

电子测量 第三章 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

3.1.2 主要技术指标
2.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指荧光屏上单位时间内光点水平移 动的距离,单位为“cm/s”。 荧光屏上通常用间隔1cm的坐标线作为刻度线, 因此扫描速度的单位也可表示为“cm/div”。
扫描速度的倒数称为“时基因素”,它表示单 位距离代表的时间,单位为“t/cm”或“t/div”,时 间t可为μ s、ms或s,在示波器的面板上,通常按 “1、2、5”的顺序分成很多档。
3 荧光屏
荧光屏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是示波管的波形显 示部分 。 在使用示波器时,应避免电子束长时间的停留在 荧光屏的一个位置,否则将使荧光屏受损。因此 在示波器开启后不使用的时间内,可将“辉度” 调暗。 当电子束停止轰击荧光屏时,光点仍能保持一定 的时间,这种现象称为“余辉效应”。
显示部分:内壁n层荧光粉,再覆盖一层极薄铝膜。 高速电子—轰击内壁—荧光粉动能光能—产生亮点—发出二 次电子铝膜—吸收二次电子对荧光(反光) 清晰 使用时,关机亮点消失有一段时间—现象余辉 余辉时间长短与荧光粉的材料有关。 定义:余辉时间:电子束移去到亮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 用时间 . t 10-3 短 ; 10-3 t10-1 中; t10-1 长。
2 偏转系统
电子束在偏转电场作用下的偏转距离与外加偏转电 压成正比:
l为偏转板的长度;S为偏转板中心 lS y Vy h' yVy 到屏幕中心的距离;b为偏转板间 2bVa 距;V 为阳极A 上的电压。
a 2
示波管的Y轴偏转因数或Y轴偏转灵敏度(单位为 V/cm): 1 ' Dy ' hy 偏转灵敏度越大,示波管越灵敏。 为提高Y轴偏转灵敏度,可在偏转板至荧光屏之间 加一个后加速阳极A3。
(b) Ux=0、Uy=常量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件第3章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课件第3章

例如L固定,调节电容C改变振荡频率,设电容调节范围 为40~450 pF,则频率覆盖系数为
(3.3-5)
如果用RC桥式振荡器,仍以上面的情况为例,则根据式 (3.3-2)可以得到频率覆盖系数:
(3.3-6)
2) 差频式振荡器 差频式低频信号发生器框图如图3.3-6所示。
图3.3-6 差频式低频信号发生器框图
3.1.3 信号发生器的基本构成 虽然各类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的方法及功能各有不同,
但其基本的构成一般都可用图3.1-3的框图描述。下面对框图 中各个部分作扼要介绍。
图3.1-3 信号发生器原理框图
3.1.4 信号发生器的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及其他部门对各类信号发生器的广泛需求及电
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信号发生器种类日益增多,性能日 益提高,尤其近代微处理器的迅速发展更促使信号发生器向 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如图3.3-
10(a)所示,则闭环增益为
或者当
(3.3-13)
(3.3-14)
在实际振荡器中,为了调节方便,使结构简单,一般取 R1=R2=R,C1=C2=C,并在两级积分器前各加一个由同轴电 位器构成的分压电路,分压比均为α,如图3.3-10(b)所示,不 难得出其振荡频率为
(3.3-15)
图3.3-10 用积分器构成的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3.2-2)
式中,f0为预调频率;fmax、fmin分别为任意15 min信号频率的 最大值和最小值。频率长期稳定度定义为信号发生器经过规 定的预热时间后,信号频率在任意3 h内所发生的最大变化, 表示为
(3.2-3)
3.2.4 由温度、电源、负载变化引起的频率变动量 1. 温度引起的频率变动量 环境温度每变化1℃所产生的相对频率变化表示为预调

电子测量第三章

电子测量第三章

2019/6/14
5
示波管结构图及供电电路
2019/6/14
6
1.电子枪
(1)作用: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轰击荧光屏使之发光。
(2)组成:灯丝F、阴极K、栅极G和阳极A1、A2。 1)灯丝F、阴极K 灯丝用于加热阴极。 阴极受热后发射电子。
2)控制栅极G 控制栅极用来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改变荧光屏上波 形的辉度(亮度)。G的负电位绝对值越大,打到荧光屏上电子的数目 越少,图形越暗,反之越亮。 调节“辉度电位器”RP1改变栅、阴极之间的电位差即可达到此目 的。
2019/6/14
33
(3)触发极性 (4)触发电平
2019/6/14
34
(5)放大整形电路
扫描信号发生器要稳定工作,对触发信号有一定的要求,因此, 需对触发信号进行放大、整形。
整形电路的基本形式是电压比较器,当输入的触发源信号与通过 “触发极性”和“触发电平”选择的信号之差达到某一设定值时,比 较电路翻转,输出矩形波,然后经过微分整形,变成触发脉冲。
2019/6/14
31
(1)触发源选择
内触发(INT):采用来自Y通道的被测信号作触发信号源。
外触发(EXT):用外接的、与被测信号有严格同步关系的信号作为触 发源,用于比较两个信号的同步关系。或者,当被测信号不适于作触发 信号时使用。
电源触发(LINE):用50Hz的工频正弦信号作为触发源,适用于观测 与50Hz交流有同步关系的信号。
2019/6/14
12
3)设Ux=kt,Uy=0 ,由于Y偏转板不加电 压,光点在垂直方向是不移动的,则光点 在荧光屏的水平方向上来回移动,出现的 是一条水平线段。
2019/6/14

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第3章 示波测试技术

电子测量技术与应用第3章 示波测试技术

3.2 模拟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通用示波器基本组成
示波器组成: (1)X通道(水平系统) (2)Y通道(垂直系统)
(3)主机部分 (Z轴系统 )
X 通道主要作用是:
在内触发信号的作用下,输出大小合适、极性相 反的双端对称扫描电压,以驱动电子束进行水平 扫描。 X通道组成 触发电路 扫描电路 X放大器
第三章
示波测试技术
3.1 概述
示波器是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之一,它能借助 阴极射线示波管CRT(Cathode Ray Tube)电子射线 的偏转,快速地将人们无法直接看到的电信号转换成 肉眼可直接观察的波形,并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通常用于观测被测信号的波形,或用于测量被测信号 的幅度、周期、频率、相位、调制系数等,有时也用 于间接观测电路的有关参数及元器件的伏安特性,或 者利用传感器测量压力、温度、密度、声、光、磁效 应等各种非电量。
关于回扫线问题:
4) 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
为了使荧光屏上获得稳定的图像,水平系 统还必须能够选择适当的连续同步或触发 信号,以产生稳定的线形扫描电压。在示 波器中,扫描通常分两种形式即连续扫描 和触发扫描。
• 在示波器中,扫描通常分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两 种形式。示波管除供电部分外,再加上扫描电压 发生部分和输入电压变换部分则构成示波器。示 波器通常采用电平触发的方法提取被测信号的周 期信息,从而实现扫描电压与被测信号的同步, 这个过程称为触发同步,在这种状态下的扫描称 为触发扫描,是示波器优先采用的扫描方式。触 发扫描时锯齿波可以是连续状态,也可以是间歇 状态。扫描信号是在触发脉冲作用下产生的,两 者应是同步的。要注意选择扫描时基因数,使显 示的波形易于观测,通常在屏幕上以能显示1~5 个被测信号的周期为宜。 • 有时,扫描电压是在自激状态下产生的,这种状 态下的扫描称为连续扫描。连续扫描是在示波管 的水平偏转板上加上不间断的连续的锯齿波,无 论有无被测信号,扫描总是连续进行。

电子测量第3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新 134页PPT文档

电子测量第3章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新 134页PPT文档
当控制信号加于G1,其亮度可随之改变,则可以传递信息,称为示波器的 Z轴电路。
4.第二栅极G2——隔离开G1和A1,以减小亮度调节与聚焦调节的相互影响。
5.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构成一个电子透镜,对电子束起聚焦作用。 6.第二阳极A2——是个更大的同轴圆筒,其上电压较高,它主要与A1构 成 电子透镜。调节A2电位的旋钮称为“辅助聚焦”。 7.第三阳极A3——具有上万伏的高压,用于对电子束加速,故也称后加速 阳极。
3.2 通用示波器
3.2.2 通用示波器的垂直通道 1.输入电路:包括衰减器和输入选择开关。 (1)衰减器:保证显示在荧光屏上的信号不因过大而失真
vi
最佳补偿条件 : R1C1R2C2
R1
Z1 C1
vo
过补偿 : R1C1 R2C2
过补偿
R2
C2
Z2
最佳补偿 欠补偿
欠补偿: R1C1 R2C2
为提高Y轴偏转灵敏度,一般在偏转板至荧光屏之间
加一个后加速阳极A3 (PDA,先偏转后加速系统) 。
X轴偏转系统原理和Y轴偏转系统类似
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屏上光点的偏移距离与偏转板上所加 电压成正比,这是用示波管观测波形的理论依据。
3 荧光屏
荧光屏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以显示波形。
在使用示波器时,应避免电子束长时间的停留在 荧光屏的一个位置,否则将使荧光屏受损。因此 在示波器开启后不使用的时间内,应将“辉度” 调暗。
从性能上,按示波器的带宽可分为:
(1)中、低档示波器,带宽在60MHz以下。 (2)高档示波器,带宽在60MHz以上,大多在300MHz以下。
更高档的有1GHz~2GHz以上。
3.1 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
3.1.1 CRT

电子测量技术讲义教案《3》

电子测量技术讲义教案《3》

17.01.2021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7
退 出7
3.1.2 扫描
1.扫描是电子束在电场的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在 荧光屏上运动的过程。 2. X轴偏转板加的锯齿波电压,称为扫描电压。 3.X轴偏转板加重复的锯齿波电压时,在屏幕上就 显示一条亮线,这个过程叫做水平扫描。 4.电子束从左到右的扫描叫水平正程扫描,从右到 左的扫描叫水平逆程扫描。 5.水平逆程扫描时间最好为零,这就要求锯齿波扫 描电压的逆程时间为零。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9
退 出9
3.2 通用示波器
3.2.1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框图
通用示波器是由Y轴偏转系统、X轴偏转系统和主 机部分组成。
Y轴偏转系统是由Y轴衰减器、延迟线和Y轴放大 器等组成。
X轴偏转系统是由同步触发电路、扫描发生器、 消隐电路和X轴放大器等组成。
主机系统是由示波管、电源、Z通道和标准信号源 等组成。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是由两对位置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 靠近电子枪的一对是垂直偏转板,另一对是水平偏转 板。电子束靠偏转板上加的电场发生偏转。
17.01.2021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5
退 出5
(3)荧光屏
荧光屏是荧光粉涂在玻璃屏的内表壁而制成。 荧光屏的发光颜色通常有绿色、黄色、兰色和白色。
目录
15
退 出 15
(2)输入耦合方式
➢ 如果示波器的下限频率不为零,那么放大器为 交流放大器,其输入端用电容耦合;
➢ 如果示波器的下限频率为零,可以观察信号的 直流分量或观察变化极慢的信号,那么放大器是 直流放大器。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3-08141 98页PPT文档

电子测量技术教案3-08141 98页PPT文档
1)当X轴、Y轴偏转板都不加电压,电子束打在荧 光屏的中心。
2)当X轴偏转板不加电压,只在Y轴偏转板加上电 压时,则电子束垂直偏离中心,偏离的大小与偏转 板上加的电压成正比。
3)当Y轴偏转板不加电压,只在X轴偏转板加上电 压时,则电子束水平偏离中心,偏离的大小也是与 偏转板上的电压成正比。
4)当X轴、Y轴偏转板同时也加上电压时,电子束 的偏转可以这样来确定,电子束最终打在分别平行 于Y轴(ux的作用)和X轴(uy的作用)的线的交点 处的屏幕上。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3
退 出3
图3-1示波管及电子束控制电路
14.08.2019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4
退 出4
(1)电子枪
电子枪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 束,撞击荧光屏而发光。它是由灯丝(F)、阴极 (K)、栅极(G1)、前加速极(G2)、第一阳极 (A1)、第二阳极(A2)组成。灯丝的作用是加热阴 极,加热后的阴极发射电子。
14.08.2019
最后一页
上一页
下下一一页页
目录
8
退 出8
如果被测信号电压uy的周期为Ty,扫描电压的周
期为Tx,当TX = Ty,并同时加到偏转板,电子就
在uy与ux共同所产生的偏转电场作用下,打在荧光 屏上形成的亮点的光迹正是与uy相同的曲线。
14.08.2019
图3-2波形显示图
最后一页
射极跟随器的输入阻抗高使示波器的输入阻 抗高,对被测网络影响小;射极跟随器的输出阻抗 低可以适应后接的低阻抗延迟线。
3.延迟线
Y通道加入延迟线是为了使被测信号与X通道 的扫描信号同时到达各自的偏转板,最后在屏幕 上能观察到起始的波形。

第三章 示波测量技术

第三章 示波测量技术

第三章示波测量技术本章介绍:本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概述2 CRT显示原理3通用示波器.4取样示波器5波形存储及显示技术6示波器的基本测试技术从示波器对信号的处理方式出发,将示波器分为模拟、数字两大类,简单介绍了二者的区别;然后给出了示波器的主要的六种技术指标,最后介绍了示波器的三个发展阶段。

接着详细介绍了电子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阐述了显示的基本原理,给出了扫描、同步的概念,介绍了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的概念和运用范围,最后描述了扫描过程增辉的作用。

接着从通用示波器的组成出发,详细研究了通用示波器的垂直通道和水平通道的工作原理,这是本章重点。

通过对工作原理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正确地使用示波器。

在本届的最后还阐述了双踪显示和双时基显示的工作原理。

接着首先给出了取样的概念,然后讲述了取样示波器的基本组成,重点研究了其与通用示波器的不同之处。

最后介绍了取样示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接着首先介绍了模拟存储技术,然后重点阐述了当今示波器发展方向的数字存储示波器,包括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显示方式、主要的技术指标以及一些关键技术。

接着在前几节掌握示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示波器的选用原则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最后举出了示波器的一些使用实例,包括直流交流电压的测量、时间频率的测量以及相位的测量。

3.1 概述本节要求:(1)了解示波器的基本分类方式。

(2)了解示波器的基本技术指标。

3.1.1 示波器的分类示波器的CRT屏上显示的波形,是反映被测信号幅值的Y方向被测信号与代表时间t的X方向的锯齿波扫描电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被测信号的幅度经Y通道处理(衰减/放大等)后提供给CRT的Y偏转,锯齿波扫描电压通常是在被测信号的触发下,由X通道的扫描发生器提供给CRT的X偏转。

从示波器对信号的处理方式出发,可将示波器分为模拟、数字两大类。

模拟示波器的X、Y通道对时间信号的处理均由模拟电路完成,即X通道提供连续的锯齿波电压,Y通道提供连续的被测信号,而CRT屏上的图形显示也是光点连续运动的结果,即显示方式是模拟的。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4、用一只 0.5 级,量程 50V 的电压表测量直流电压,产生的绝对误差 ≤
伏。
答:±0.25V
二、判断
5、粗大误差具有随机性,可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来消除或减少。( )
答:错
6、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减弱随机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
答:对
7、绝对误差就是误差的绝对值。( )
17、示波管由
、偏转系统和荧光荧三部分组成。
答:电子枪
18、示波器荧光屏上,光点在锯齿波电压作用下扫动的过程称为

答:扫描
19、当示波器两个偏转板上都加
时,显示的图形叫李沙育图形,这
种图形在
和频率测量中常会用到。
答:输入正弦信号,相位差
20、示波器为保证输入信号波形不失真,在 Y 轴输入衰减器中采用
答:错
25、电子示波器是时域分析的最典型仪器。( )
答:对
三、选择
26、通用示波器可观测

A:周期信号的频谱 ; B:信号的波形
C:周期信号的有效值 ; D:周期信号的功率
答:B
27、在示波器垂直通道中设置电子开关的目的是____。
A:实现双踪显示 ; B:实现双时基扫描
C:实现触发扫描 ; D:实现同步
《电子测量及仪器》每章自我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对于一般的工程测量,用
2、相对误差定义为 ________ 与 ________ 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答:测量的绝对误差,约定值
3、根据误差性质,测量误差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

示波技术和测量技术

示波技术和测量技术
(1)光栅增辉显示旳偏转系统
(2)暗光栅旳产生
假如把频率较高旳锯齿波电流加至CRT旳X偏转线圈,把频率比它低千、百倍旳锯齿波电流加至Y偏转线圈。在他们形成旳合成磁场作用下,光束迅速在X方向扫动(称为行扫描)旳同步,还会在Y方向缓慢扫动(称为场扫描或帧扫描)。
尽管行扫描时,光迹在Y方向也稍有异动,但因为fx>>fy,有几乎能够以为荧屏上旳光迹由一条条紧密靠拢旳横线所构成,这称为光栅。假如光栅是亮旳,则荧屏一片白亮,什么图形、符号都看不到了。所以,在没有显示信息时,调负CRT栅阴之间旳点位,使光栅变暗,称为暗光栅。
电子穿越加速场旳过程:
电子穿越加速场,因为电子在垂直方向没有受力,那么
即电子旳运动方向偏向轴向。
电子穿越减速场旳过程:
即:电子旳运动方向偏离了轴向。
电子枪中聚焦系统旳作用:
因为A1旳电位比G2和A2低,即 ,且G2旳电位远高于G1 ,所以G1至G2和A1至A2电子束旳主要趋势是聚扰和加速,G2到A1电子来旳主要趋势是发散。调整A1电位旳电位器称为“聚焦”旋钮,调整A2电度旳旋钮称为“辅助聚焦”,以免A2至偏转板间可能发生散焦。
将荧屏分为若干个能辨别旳点阵,每格作用于栅阴之间旳加亮脉冲与一种点阵点相相应。每帧图像相应一长串加亮脉冲,它是把各显示行旳加亮脉冲列串联而成,并在各行及各帧间加进必要旳同步脉冲。
*
*


+E
(1) 受三方面信号旳共同作用:
① “稳定度”旋钮旳电位器供给它一种直流电位;② 接受从触发电路来旳触发脉冲;③ 接受从释抑电路来旳释抑信号。
3、比较和释抑电路
* 触发扫描
(8) 是 旳放电时间,触发脉冲不起作用,处 于“抑”状态。

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副本

示波测试和测量技术副本
周期不重叠,波形晃动,称为“不同步”。
《电子测量技术》
3 示波测量技术
Uy 0
Ty
Ux 0
Tx= 2Ty
《电子测量技术》
t t
同步
3 示波测量技术
Uy
0
Ty
Ux
0
Tx= 2Ty
Ux
0
Tx= 1.25Ty
《电子测量技术》
t t
不同步
t
3示波测量技术
3. 扫描方式
连续扫描 扫描电压信号是周期性旳锯齿波。在
主机
《电子测量技术》
3 示波测量技术
3.3 模拟示波器
1. 模拟示波器旳构成
垂直通道
水平通道 主机
产生锯齿波扫描信号 产生调亮信号
《电子测量技术》
3 示波测量技术
3.3 模拟示波器
1. 模拟示波器旳构成
垂直通道
水平通道
对显示旳信号进行加亮
主机
对回扫线进行消隐 产生校准信号(方波)
CRT、Z通道、电源、校准信号发生器
采用单束示波管 采用多束示波管
采用取样技术 具有记忆、存储功能
具有特殊用途
3 示波测量技术
2.数字示波器
取样、量化、编码
模拟信号
数字信息
存储
读取存储 旳数据
《电子测量技术》
模拟信号
显示
3 示波测量技术
3.2 示波测量旳基本原理
阴极射线示波管 图像显示旳基本原理
《电子测量技术》
3 示波测量技术
3.2.1 阴极射线示波管(CRT)
《电子测量技术》
3 示波测量技术
Y 输入
垂直通道(Y通道)
Y 前置 放大器

示波测试技术

示波测试技术
当荧光物质受到电子枪发射的高速电子束轰击时就能 产生荧光亮点,亮点的亮度取决于电子束中电子的数
余辉时间:当电子束从荧光屏上移去后,光点仍能在 屏上保持一定的时间才消失。从电子束移去到光点亮 度下降为原始值的10%,所延续的时间。
荧光屏余辉时间的长短随着各种荧光物质的不同而不 同,一般可分为:
极短余辉、短余辉、中余辉、长余辉、极长余辉。
一般用V/cm、V/div、mV/cm、mV/div表示。
3.输入阻抗
指在示波器输入端规定的直流电阻值和并联电 容值 ,一般用 MΩ//pF表示 。
4.扫描速度
也称扫描时间因数,是指光点水平移动的速度 一般用cm/s、div/s表示。
说明示波器能观察的时间和频率的范围。
时基因数:扫描速度的倒数,单位t/cm、t/div。
图象显示的基本原理
在电子枪中,电子运动经过聚焦形成电子束, 电子束通过垂直或水平偏转板打到荧光屏上产 生亮点,亮点在荧光屏上垂直或水平方向偏转 的距离,正比于加在垂直或水平偏转板上的电 压,即亮点在屏幕上移动的轨迹,是加到偏转 板上的电压信号的波形。示波器显示图形或波 形的原理就是基于电子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原理进行的。
1.显示随时间变化的图形
图(a) Vx=Vy=0
(b) Vx=0,Vy=常量
(c) Vx=常量,Vy=0
图8.4固定电压与光点偏移的关系图
(d) Vx=常量,Vy=常量
两对偏转板上不加任何电压,则光点在屏的中心; X偏转板不加电压,Y偏转板加一个固定电压,则光点在垂直方向偏移; Y偏转板不加电压,X偏转板加一个固定电压,则光点在垂直水平偏移; 两对偏转板上加固定电压,则光点位置应由两电压的矢量合成;
即Y通道输入信号上、下限频率之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幕显示
Vy
被测信号 Vy
1 0 0 3 0 1 2 3 4 t Vx
扫描信号 Vx
2
4
t
(2)显示任意两个变量X与Y的关系
在示波管中,电子束同时受x和y两个偏转板的作用, 若y偏转板上加正弦波信号电压uy=Uymsinωt ,x偏转 板上加锯齿波电压ux=kt ,且Tx=Ty,则电子束在两 个电压的同时作用下,在水平方向上和垂直方向上同 时产生位移,荧光屏上将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 的一个周期的波形曲线。若两偏转板的信号都为正弦 波且初相相同,可在荧光屏上显示一条与水平轴呈 45°角的直线,若两个信号的初相为90°,则在荧光 屏上显示出一个正椭圆,若x和y方向的偏转距离相 同,则显示一个正圆形。示波器两个偏转板上都加正 弦电压时显示的图形称李沙育图形,这种图形在相位 和频率测量中常常会用到。如图3-3(a) 所示为不同初 相时的李沙育波形。
X偏转板上— 加扫描电压(通常为锯齿波), Y偏转板上— 加被测信号电压。 扫描电压是与时间成正比的锯齿波,因此电子束 在水平方向上偏转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
两个概念:
偏转因数(V/cm 或 V/div)
表示亮点在荧光屏垂直方向上移动1cm或1div(1格, 一般为1cm或0.8cm)所需的电压。改变偏转因数的 值可以改变被测电压加到示波管Y偏转板上电压大小, 从而改变显示波形的显示幅度。 偏转因数(V/div)的倒数称为 偏转灵敏度 (div/V),数值越小,灵敏度越高。
2. 电子示波器的分类:
(1)模拟示波器:通用示波器 多束示波器 取样示波器 (2)数字示波器:数字存储示波器 数字荧光示波器 (3)混合示波器 (4)特种示波器
3.1.2 示波测试的基本原理 1.示波管 示波管(又称阴极射线管CRT)是示波器的心 脏,其作用就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而加以显 示。示波管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大 部分组成,三大部分均封装在密闭呈真空的玻璃壳 内,其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
第三章示波测试技术来自 3.1 概述示波器是最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之一,它能借助 阴极射线示波管CRT(Cathode Ray Tube)电子射线 的偏转,快速地将人们无法直接看到的电信号转换成 肉眼可直接观察的波形,并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通常用于观测被测信号的波形,或用于测量被测信号 的幅度、周期、频率、相位、调制系数等,有时也用 于间接观测电路的有关参数及元器件的伏安特性,或 者利用传感器测量压力、温度、密度、声、光、磁效 应等各种非电量。
(b)
(c)
若给双通道示波器CH1和CH2输入成倍数 关系的频率信号,如两通道信号频率比 为CH1:CH2为1:1、1:2、1:3或2:3时, 所呈现的李沙育波形是不同的。如图(b)、 (c)所示为CH1:CH2 =1:1时,即 fy / fx=1/1, fy / fx = 2/1及3/1,3/2时的李沙 育图形。
3)扫描的概念
• 若在示波管X偏转板上加上如图3-4所示的锯齿 波扫描电压,则电子束就沿水平方向偏转,荧 光屏就显示出一条水平扫描线;此时,在Y偏 转板上加上被测电压信号,电子束就受到两个 互相垂直的电场力的作用,向合力方向偏转, 描绘出波形。 • 图中TS为扫描正程时间,在此期间电子束产生 自左至右的移动,称为“扫描正程”;Tb为扫 描逆程时间,在此期间电子束产生自右至左的 移动,称为“扫描逆程”或“扫描回程”;Tw 为扫描休止时间。当扫描逆程时间和扫描休止 时间均为0时,扫描电压为理想扫描电压。
(3)荧光屏:示波器显示部分
余辉时间:电子停止轰击后发光强度下降至初始光 强度的10% 。 短余辉(小于1ms) 中余辉(1ms~2ms) 长余辉(大于2s,甚至可达几分钟或更长)
通用示波器采用中余辉示波管; 高频示波器采用短余辉示波管; 超低频示波器采用长余辉示波管。
2. 波形显示原理
(1)显示随时间变化的波形:逐点描述
3.1.1 示波测试的特点及分类
1.电子示波器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可直接显示信号 波形,也可测量信号的瞬时值。 (2)敏度高、工作频带宽、速度快、为观 测瞬变信号的细节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3)输入灵敏度高(兆欧级),对被测电 路影响小。 (4)是一种良好的信号比较器,可显示和 分析任意两个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时基因数(t/div)
表示亮点在荧光屏水平方向上移动1cm或1div所需的 时间。改变时基因数可以改变加在示波管X偏转板 上扫描电压的大小,从而改变显示波形的宽度。
时基因数的单位为 “ t/cm ”或“ t/div ”, t 为 “ s ”、“ ms ” 或 “μs ” 。 时基因数的倒数称为 “ 扫描速度 ” , 单位为“ cm/s ” “ div/s ” 。
栅极
后加速阳极
(1)电子枪
电子枪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 子束。
电子枪组成
1.灯丝F 2.阴极K 3.控制栅极G 4.第一阳极A1 5.第二阳极A2 6.后加速阳极A3
(2)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的作用是使电子束(光点)产生在垂直和水 平方向上的位移。
线性偏转特性 :偏转的距离分别与加在偏 转板上的电压大小成正比。
TX Ts Tb Tw
Ts —— 为扫描正程时间,在此期间电子束产生左 至右的移动,称为 “ 扫描正程 ” ; Tb —— 为扫描逆程时间,在此期间电子束产生自 右至左的移动,称为 “ 扫描逆程 ” 或 “ 扫描回程 ” ; Tw —— 为扫描休止时间; Tx —— 为扫描信号周期; Ty —— 为被测信号周期。 当扫描逆程时间和扫描休止时间均为0时,扫描电压 为理想扫描电压。
关于回扫线问题:
4) 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
为了使荧光屏上获得稳定的图像,水平系 统还必须能够选择适当的连续同步或触发 信号,以产生稳定的线形扫描电压。在示 波器中,扫描通常分两种形式即连续扫描 和触发扫描。
• 在示波器中,扫描通常分连续扫描和触发扫描两 种形式。示波管除供电部分外,再加上扫描电压 发生部分和输入电压变换部分则构成示波器。示 波器通常采用电平触发的方法提取被测信号的周 期信息,从而实现扫描电压与被测信号的同步, 这个过程称为触发同步,在这种状态下的扫描称 为触发扫描,是示波器优先采用的扫描方式。触 发扫描时锯齿波可以是连续状态,也可以是间歇 状态。扫描信号是在触发脉冲作用下产生的,两 者应是同步的。要注意选择扫描时基因数,使显 示的波形易于观测,通常在屏幕上以能显示1~5 个被测信号的周期为宜。 • 有时,扫描电压是在自激状态下产生的,这种状 态下的扫描称为连续扫描。连续扫描是在示波管 的水平偏转板上加上不间断的连续的锯齿波,无 论有无被测信号,扫描总是连续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