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之人生智慧
老 子道德经注释的人生智慧
老子道德经注释的人生智慧《老子道德经注释的人生智慧》《道德经》这部古老的经典蕴含着无尽的人生智慧,千百年来,无数的学者对其进行注释和解读,试图从中汲取智慧的养分,指引人生的方向。
老子在《道德经》中开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看似晦涩难懂,但其实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道”,也就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和本质,是无法用言语完全准确地表达出来的。
我们所能够描述和定义的,都只是它的表象和局部。
这就提醒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不要轻易地认为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一切,要保持一颗谦卑和探索的心。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比,告诉我们事物的相对性。
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觉得日子艰难。
但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困难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容易,也正是因为有了困难,我们在克服之后才会更加珍惜成功的不易。
同样,我们也不要过分追求绝对的优势和完美,因为长短、高下、前后都是相对的,在一个方面的优势可能在另一个方面就是劣势。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了解他人是一种智慧,但了解自己才是真正的明智。
能够战胜别人说明有力量,但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却很难审视自己的问题。
然而,只有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同时,自我约束和自我超越是成长的关键。
我们需要克服自己的惰性、贪婪、恐惧等弱点,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句话体现了老子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洞察。
生活中的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常常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困境时,不要过于悲观绝望,因为其中可能隐藏着转机和希望。
而在顺境中,也不能得意忘形,要居安思危,预防可能出现的危机。
道德经里的十种人生智慧
道德经里的十种人生智慧
《道德经》这本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
它里面
包含了许多人生智慧,其中十种可以作为我们生活中的指南。
第一种是无为而治,意思是要像自然一样随缘而不强求,不要做
过多的干预,相信事情会顺其自然。
第二种是淡泊名利,意思是要保持内心清净,不为名利所动,追
求更高尚的价值。
第三种是心中有道,把内心和外界联系起来,遵守道德的根本,
保持正直的心态和品行。
第四种是保持适度,又称“至简至真”,不要过度追求,而要保
持适度的行为和态度。
第五种是坚守中庸,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处理事情要注重平衡。
第六种是改变自己,勇敢面对自我,不断地改变自己,向更好的
方向发展。
第七种是保持谦卑,不要自大,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轻易妄自
菲薄。
第八种是尊重他人,要尊重别人的思想、情感和权利,不伤害别
人的利益,保持友好的关系。
第九种是注重沟通,善于与别人沟通交流,不要随意猜测和假扮别人的行为和状态。
第十种是积极进取,要不断自我超越和完善自己,追求无尽的进步和发展。
这十种人生智慧,是《道德经》给我们的指引,它们可以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更好更美的人生。
道德经 10句人生哲理 经典至极 看后受益颇多
道德经 10句人生哲理经典至极看后受益颇多《道德经:10句人生哲理》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我们常常感到困惑,迷失在生活的琐事之中,感到无法摆脱。
而《道德经》这部经典至极的文学作品,却为我们指引了一条清晰的道路,让我们在纷繁的世界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以下是《道德经》中的10句人生哲理,希望你读后也能受益颇多。
1.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在《道德经》中,提到了“素抱朴”这个概念,意味着返璞归真,摒弃世俗的虚华,返回真正的本心。
少私寡欲也是对于物欲的一种呼应,教诲人们要减少私心和欲望的糅合,回归平静和淡泊的心境,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领悟内心的本质。
2. 淡泊明志,宁靜致远。
这句话教导我们要远离世俗的纷扰和浮躁,心灵淡泊,立志明确,并且要过着简朴宁静的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内心变得宁静、纯净,并且追求更高远的目标,实现内心的升华和开阔。
3. 知足常乐,守静笃实。
《道德经》中强调了知足常乐的重要性,告诫人们要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贪心苛求,才能真正的得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守静笃实也是要求人们要守正和静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真实,踏实的生活在当下的每一刻。
4. 勇往直前,淡泊明志。
这句话诠释了《道德经》中对于人生追求的一种态度。
勇往直前要求人们要积极进取,充满勇气,不怕困难和挑战,迎难而上,做到无畏无惧。
也要保持内心的淡泊之心,明确自己的志向和目标,不被外物所迷惑。
5. 见贤思齐,聚精会神。
《道德经》中提到了“见贤思齐”这一概念,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可以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有所提高。
还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分散心神,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件事情。
6.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道德经》告诉我们,天行健,君子应当效法天地的刚健和永恒,不断地自我提升,奋勇向前,坚强不息,迎接挑战,充分展现自己的坚韧和坚持。
7. 温良恭俭让,先行省事。
这句话提到了温良恭俭让的做人之道。
运用《道德经》中的智慧哲理启发学生的人生观
运用《道德经》中的智慧哲理启发学生的人生观介绍《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创作的重要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一。
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智慧和哲学思想,其中的许多观点可以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道德经》中的智慧哲理来启发和塑造学生良好的人生观。
1. 和谐与平衡《道德经》强调"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意味着万物应该像竹筒一样虚心而柔韧。
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在追求个人成就和成功的同时,也应保持心灵上的平衡和谐。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忙碌的学业和社交活动中,内心平静与自我成长同等重要,并帮助他们获得健康、全面发展。
2. 自然与真实《道德经》中强调真实和自然的价值,"吹万不如素琴,演万不如无声"。
这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中要坦诚面对自己,追求内心的真正愿望和需求。
教育过程应该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独特的才能和兴趣,并且塑造培养他们真实、真诚和独立思考的品质。
3. 谦逊与宽容《道德经》教导我们谦虚待人:"天地无不包容,达而守之;毁而不屈,是谓众志成城"。
在教育环境中,教育者可以通过传授谦逊和宽容的重要性以及倡导团队合作精神来培养学生包容他人、尊重他人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 忍耐与坚持《道德经》中提倡忍耐和坚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陵波必湮之"。
这一观点告诫着我们在困难时刻保持冷静、耐心并坚持下去。
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困难是成长的机遇,培养他们学会坚韧不拔、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5. 无为而治《道德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无为而治",强调通过自然的力量来达到秩序和平衡。
教育者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适时放松、静心冥想等方法来培养他们处理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总结通过运用《道德经》中丰富的智慧哲理,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是非常有意义的。
《道德经》里最经典的10句话,大道至简,说透人生智慧!
《道德经》里最经典的10句话,大道至简,说透人生智慧!展开全文老子《道德经》是道家文化的一个源头,是中国道家思想的原点与瑰宝。
其重要性广为全世界的人民所知晓(《道德经》被译成外文的数量仅次于《圣经,全世界排名第二)。
可以说,《道德经》是一本法天地阴阳而作的经典,其中许多理念对于当今世人仍然很有帮助。
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01、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话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候多说话反而会使自己陷入困境。
与其喋喋不休,不如在沉默中好好修炼自己的内心。
生活中说话要注意对象、场合,说话之前要考虑一下话能不能说,背后议论人的行为不要做。
说的是别人,痛的可能是自己。
0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
有自知之明才能看清自己,扬长避短把力量发挥最大效用。
汉代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谁都有缺点,谁都有不擅长的东西,人生的意义正在于接纳并欣赏不完美的自己。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03、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真正有德行的人,不会把德行挂在嘴上。
与其嘴上说的天花乱坠,不如落实在行动中。
品德的体现全在细节中,有德行的人总是嘴上说的少,但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04、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修身养性离不开“清静”二字,“清”是一种心灵状态,“静”是一种生活状态。
遇大事不要慌张,静下心来才能想到解决办法;遇烦恼事不要生气,生气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放慢自己的脚步,学会知足。
自己有自己的活法,一家有一家的日子。
打开看点快报,查看高清大图0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心怀善意,才有好运降临。
如果你看什么都不顺眼,悲观处事,处处以恶意揣度别人,自然日子不会好过。
做人有没有能力先放一边,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心。
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
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一部重要哲学文化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
其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线,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本文将以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为主题,探讨其中的智慧和启示,并为读者提供一些实践建议。
人生,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旅程,而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思考和指引。
首先,道德经在人生的观察上深刻地指出了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贪欲和不满。
它告诉我们,欲望是人类最根本的问题之一,让人陷入纷扰。
只有减少欲望,追求心灵的安宁,才能真正理解到人生的本真。
其次,道德经强调了“不为自有故能成其有”的道理。
它告诉我们,放下执念,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被自己的私欲和自我中心所束缚,无法真正理解他人,无法建立真诚的关系。
而只有摆脱自我,尊重他人的存在和需求,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第三,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还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它强调了无为而治的智慧,让我们明白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停下脚步思考、放空心灵的重要性。
通过静心修炼,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内心,从而找到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此外,道德经中还提到了道与德的关系。
它强调了道的无形无物、无欲无求的本质,以及追随道德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满足,忽略了道德的价值。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道德是人生的基石,只有通过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道德经中的人生哲理,采取一些具体的行动来改善自己的人生。
首先,我们可以学会克制欲望,降低对物质的追求。
这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放弃追求成功和富有,而是要以理智和平和的态度面对物质的诱惑,追求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满足。
其次,我们可以摒弃自我的束缚,注重他人的利益和需求。
通过关注他人,理解他人,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此外,我们应该学会冥想和静心,定期给自己一段专注思考的时间。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
心得体会:藏锋露拙——道德经中的人生智慧(最新)本学期的课程,与其说是从《比较政治制度研究》开始的,不如说是从《道德经》开始的。
——X教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援引道家经典《道德经》中的名句,从文化的深层渊源来解释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演进,并列举了诸葛亮、范蠡、韩信等历史名人的典故,与同学们探讨做人做事的学问,让吾辈受益良多。
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从《道德经》中提炼的四字精髓——藏锋露拙。
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
应该说,有才干本是好事,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在适当的场合显露才能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带刺的玫瑰最容易伤人,也会刺伤自己。
俗话说:“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
”——时时处处显露才华而不知避讳就容易得罪人,得罪人就容易导致事业的失败,这并不是智者所为。
所谓藏锋露拙,并不是要埋没自己的才能,而是要保护自己,不招致祸患,从而在必要的时候更好的展现自己,打开成功的大门。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聪明的人要懂得在最恰当的时候示弱隐强,做出暂时的退让。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自我实现价值的生存之道。
明代洪应明在其著名的《菜根谭》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处。
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意思是:雄鹰和猛虎是最凶猛的两种动物,它们一旦出击捕食,几乎从不会空手而归。
有趣的是,在准备捕食前,雄鹰站在那儿就好象在打盹,猛虎走起路来则似乎生了病——这其实只是它们故意示弱的一种障眼法,既可避免因锋芒过露而遭到攻击,又可麻痹对手。
因此,君子只有善于掩藏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才能肩负起重任,以实现鸿鹄之志。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进爵为魏王,曹丕与曹植争立太子,进入了决定性阶段。
曹子建“才高八斗”,深得曹操青睐。
曹丕深知父亲对弟弟的喜爱远甚于自己,在这次夺位大战中,已经先输了弟弟一大截。
于是,他越发规正自己的行为,对父亲越发恭敬孝顺,对外谦虚谨慎,广交良友,赢得自己在曹操和众大臣心中的好感度。
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人生感悟
老子《道德经》的人生智慧人生感悟1.惟道是从,因任自然。
2.凡事不要做过头。
3.物极必反,盛极而衰。
4.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5.留有空间才好发展。
6.树立自己坚定的信念。
7.学会客观地观察自己。
8.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9.培养洞察细微的能力。
10.遵循水的大智慧。
11.无为而后才有大作为。
12.无为才能无所不能。
13.凡事总是过犹不及。
14.不居功者成大功。
15.不自满才能不断进步。
16.世间的根本在于“道”。
17.委曲才能求全。
18.骄兵必败,哀兵必胜。
19.生活中惟一不变的就是变。
20.以柔克刚才是取胜之道。
21.人生一定要有梦想。
22.谦退无私才能成大事。
23.稳步推进胜于强出头。
24.善于借用他人之力。
25.正确看待人生的成败得失。
26.不争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7.清静无为,远离死地。
28.保有冷眼旁观的人生态度。
29.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30.掌握好说话办事的分寸。
31.做人做事都应善始善终。
32.学会找准自己的位置。
33.深藏不露容易成功。
34.创造“天时”与“地利”。
35.真正聪明的人不卖弄自己。
36.忧患只能来自我们自己。
37.挫其锐,解其纷。
38.要有大者宜为下的气度。
39.小不忍则乱大谋。
40.沉默是金,寡言是福41.看透人生的祸福变换。
42.道的本意在于师法自然。
43.保持纯真自然之美。
44.坚持纯真的本性。
45.不要被贪欲所左右。
46.用辩证思维去观察世界。
47.立身处世的三件法宝。
48.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
49.参透生死之间的奥秘。
50.久处巅峰必有隐患。
51.凡事一定要适可而止。
52.好心态赢得好生活。
53.过一种快乐而不享乐的生活。
54.当于静处品味人生。
55.保持一种简单的快乐。
56.保持一种清静无为的心态。
57.以静养智的大智慧。
58.得意忘形,便会乐极生悲。
59.功成身退也是一种智慧。
60.保持自我,不入流俗。
61.学会宽以待人。
62.解怨不如不结怨。
63.不自大才能成其大。
道德经人生哲理的诗句
道德经人生哲理的诗句
道德经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有:
1.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句诗告诉我们:没有失道,就没有仁义的产生,没
有过分使用聪明智巧,就不会产生大的虚伪,不失道时,孝慈才能真
正体现,国家未乱,才能显出忠臣。
2.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治理大国,就像烹煮一条小鱼,不能过
度翻动。
暗喻治理大国就像煮一条小鱼,须顺其自然。
这句话给管理
国家或公司提供了宝贵的人生哲理。
3. “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 人不应该自私地以自己的快乐为原则(比如享乐主义),而应该像水、道那样为天下人服务,因为如此才能天长地久。
强调个人修养与终生
的修为是十分重要的人生哲理。
此外,“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ú)狗”等诗句也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道德经》二十种人生大智慧
2017-09-22 中华传统文化
《道德经》,也就是《老子》,因为全文仅有5000字,所以又称五千言。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国、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见解精辟,受到后世乃至外国思想家的推崇。
感悟:一个人总被欲望牵引,就是没有自知,不知道心灵的贪婪和心灵的陷进,知而不能知足知止,便是不自胜,没有战胜欲望。很多人都曾经为自己的贪婪或软弱或强势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后悔过。
自胜,战胜自己一切的不良习气或者性格弱点。我一位朋友,自知有一点,知道自己懒散,但是不上进,对懒散之气有自知之明,且无法克服,人道中年,我劝他发心改变自己,他连发心的志气都没有。
“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也就是说,天下之物论柔弱莫过于水,而在攻克坚强的东西方面没有什么能胜过它,水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它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水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八、看破祸福相倚
感悟:老子不主张与人结怨,主张和解,主张修善。个人与个人可以结怨,家族与家族可以结怨,国家与国家可以结怨。这种积就的冤仇不利于个人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世界的和平。
复仇一直是人类文化中动人心魂的情节,多少复仇的故事,从古希腊一直到莎士比亚在传唱,:尽量不要结怨,而要积极修善,为了修善也不能结怨,一旦结怨,就难以为善。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人间最可悲的是骨肉相残之结怨,亲人反目而结怨。
感悟:很多人喜欢直来直往,结果把事情办坏了。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
《道德经》的智慧人生190303
贰
PART 02
人生课程 ?
人,很难可以学到一套正确的、完整的人生课程。
学校只教一些术 父母所教的很有限 我们往往通过人生的教训、甚至死亡来学习这个课程
《道德经》蕴藏着智慧人生课程。
人 生 课 程
我们可以从社会中学习到什么?
在社会上的学习, 大多数都是学习如何生存,如何竞争,如何追求更
多的名利。
《道德经》的智慧人生
林岱生
高心灵传统文化发展基金会
《道德经》六十三章 以德报怨 和谐共存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幸福人生&智慧人生
壹
PART 01
智慧的人生必然是幸福 幸福的人生必然有智慧
智慧是什么?
智慧需要体悟
体:在经历中体会、体验。 悟:用心灵去领悟、觉悟。
智慧是对宇宙真理、生命实相的认知程度。 每个人都具有的潜能!
走。
更深一层,我们给习性牵着走。
习性 = 业力
习性一改,业力自然就消除,命运自然就变。
捌
PART 08
过 富 足 的 人 生
真正的富足: 不是拥有越多, 而是需要越少。
假如需要很多, 意味着我们内心很匮乏, 是一个可怜的穷人。
穷人的心态
• 需要很多 • 觉得钱不够
富人的心态
• 需要很少
• 觉得很富足 • 可以分享给别人 • 乐于奉献付出
心量:人的心是有容量的,就是能包容事物的程度大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过智慧的人生
人生就是一台戏剧 我们自己是主角,邀请很多人来配合演出, 有扮演坏人、好人、丑角、正角等等。 这些经历, 都是让我们去体验、领悟,协助我们成长! 我们要发挥生命的意义! 我的存在, 是否对别人有帮助?
道德经与人生感悟心得
道德经与人生感悟心得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之一,以道教思想为主要内容,被誉为“道教经典”。
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分享对道德经的理解和与之相关的人生感悟。
一、广纳天下苍生之需道德经中强调了“虚静”、“无为而治”的思想,认为事物应当按其自然规律发展。
这启示我们,人生也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并根据自身条件去发展。
与其追逐外在名利,不如顺应自己内心的需求,追求内心真正的宁静与满足。
二、守常无欲道德经中频繁提到“无欲”的概念,强调放下欲望,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被物质世界的诱惑所迷惑,追逐着更多的财富和享受,但是这种追求往往带来的是无尽的欲望和痛苦。
只有守常无欲,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自在。
三、以柔克刚道德经中提到“柔弱胜刚强”,强调以柔克刚的原则。
在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冲突和矛盾。
如果我们能够以柔克刚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以宽容和理解代替争斗和冲突,我们将能够获得更多的和谐和幸福。
四、保持内心平和道德经中提到“保持内心平和”,认为平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只有保持内心平和,才能面对外部的困难和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艰难和挫折,而内心的平和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一颗坚定的心,面对困境勇往直前。
五、培养智慧道德经中提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管理的关系,智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智慧,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只有具备智慧,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结语:道德经作为一部古代哲学经典,对于人生感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通过对道德经的学习和思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好的成就。
无论是广纳天下苍生之需,还是守常无欲,都是指导我们走向内心真正的宁静和幸福的道路。
只有以柔克刚,保持内心平和,培养智慧,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和前进。
总之,道德经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本指导我们生活和成长的启示录。
《道德经》中的七大人生哲理
完
|智慧分享,图文属原作者,如有侵请告知删除。 回复数字 105 阅读《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回复数字 115 聆听《道德经》的唱诵。 回复数字 113 观赏《问道楼观》8集道家记录片。 回复数字 118 观赏《太极武当》记录片1-7集 回复数字 119 观赏《太极武当》记录片8-9集 回复数字 120 聆听《道德经》部分章节的唱诵
道德经智慧 ID: dao567 我就知道你“在看”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其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 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鲁迅先生曾言:不读《道德经》,不懂人生真谛。 今天与大家分享《道德经》其中的七大人生哲理,句句蕴含人生真谛! 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五十六章》,意思是说凡是知晓天地万物变化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 本质,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则是能描述天地间的道理,却不能知晓天地变化的本质。 只有摒弃一切感知,停止向外追求,才能求得内心的宁静清澈,所以,要平一致,不看重谁, 不轻视谁,这样便可被天下人所尊贵。
其实人们有这种心理因素还是在于太高看自己了,任何事物,如钱财、名誉、地位等,每天执 着于这些,内心得不到自由,其实到头来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不值得我们过多重视。
六、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四十四章》,意思是说越是让人喜欢的东西,想得到它就必须付出代价; 珍贵的东西收藏得越多,在失去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越难过,所以人要知道满足,懂得适可而 止,如此才可长久。
《道德经》中的七大人生哲理
《道德经》的101种人生智慧
《道德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以下是《道德经》中的101种人生智慧:1.谦逊: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2.柔顺: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含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4.简洁:少则得,多则惑。
5.包容: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6.谦虚: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7.知足: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8.担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9.尊重: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
10.善良: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11.自省: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2.进取: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13.真诚: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4.宽容:宽则得众,信则民任。
15.谦虚:满招损,谦受益。
16.淡泊: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17.乐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8.节俭:治人事天,莫若啬。
19.豁达: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20.放下:多藏必厚亡,高行必堕毁。
21.忍耐:事不争能免祸尤,退一步自然安稳。
22.知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3.和气:和气生财,和胜于战。
24.清静:清静为天下正。
25.节欲:圣人为腹不为目。
26.敬畏: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27.慎言:狺数穷,不如守中。
28.慎行: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29.诚信:信者无疆,信者无畏。
30.自知: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31.专一: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32.务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4.克己:克己复礼为仁。
35.无为: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
36.自然: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37.自由:逍遥以形骸之外,逍遥以心灵之中。
38.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天下为公。
39.无常心:无常心者,不可得志也。
40.心静如水:心静如水,不为外物所动。
41.大公无私: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反,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也。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段话最能代表上善若水的精神了!也揭示了人要想成为圣人就要像水-样与世无争的道理!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可以存在于任何空间之中这是老子所引|喻的人生处世的哲学!许多时候要灵活运用变通的心态去选择很柔的方法去处理棘手让你烦心的事情!只要悟透了老子这段话的含义你或许可以让你一生受益无穷!虽然不一定是长久的但至少可以让你明白道理!。
《道德经》十大人生智慧
《道德经》十大人生智慧《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其精华理念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老子的学说对中国哲学、政治及宗教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其内含丰富的人生智慧。
1、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所有的难事都是由简单的小事发展而来的,天下所有的大事都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来的。
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节入手。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地万物都有规律,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人应当效法自然,遵循天地间的规律,以此安排自己的耕作与生活。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
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要在事情尚未发生之时就预防处理,要在祸乱产生之前就早做准备,防微杜渐。
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这段话充分体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
老子所谓“不争”,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不争反立于不败之地。
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从好事中看到危机,就能够居安思危,及时处理危机。
从坏事中看到机遇和希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反败为胜。
看破祸福相依8、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一个人懂得知足就不会受到别人的屈辱,做事情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太大的危险,人生最大的祸根就是不知道满足,人生最大的过错就是贪得无厌。
《道德经》人生哲理启迪及读书感悟
《道德经》人生哲理启迪及读书感悟(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会议纪要、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meeting minute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道德经》人生哲理启迪及读书感悟《道德经》人生哲理启迪及读书感悟7篇《道德经》人生哲理启迪及读书感悟是什么?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
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读《道德经》感悟人生之道「篇一」绝学无忧。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
望呵,其未央哉!众人熙熙,若飨于大牢,而春登台。
我独泊焉未兆。
若婴儿未咳,累呵,如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我独遗。
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
鬻人昭昭,我独若昏呵。
鬻人察察,我独闷闷呵。
沕呵,其若海。
望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
我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绝学就是不要一切学问,什么知识都不执着,人生只凭自然。
佛教中相对应的一词叫“无学”。
修道成功,到达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难都解决了、看透了,“绝学无忧”,无忧无虑,没有什么牵挂。
知识分子喜欢钻牛角尖,丢开书本,总是很难。
“读历史而落泪,替古人担忧”,会生气,会落泪,这是读书人的毛病。
唯,答应,也可以理解为恭维,唯唯诺诺。
诃,呵斥。
批评你的人,往往是帮助你的人;而当面夸你的人,可能是背后害你的人。
不要过分执着于名相,美好与丑陋往往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相比较存在的,条件一变,美与丑就发生变化。
老子告诉我们要用端正公平的视角看问题,社会潮流的背后往往都带着虚幻的东西。
领导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名声、形象上,管理的境界就降下来了。
作为领导者心里一定要十分清醒,不去追求那些浮华的东西。
这里讲的是第三层的管理境界,即“其次,畏之”。
管理者让别人害怕他,以恐吓、高压的手段管理员工时,其实他自己也是害怕员工的,这是他心虚的表现,其实他的内心也是恐惧的。
如元朝的蒙古统治者就采用高压的统治,让老百姓害怕,其实他们自己心里更害怕。
但这种高压政策很快造成了农民起义,元朝统治者只能北逃。
一个公司太多的考核、检查,就是管理者不自信的表现,这样的公司往往做不长。
望,意指边际、辽远。
太牢,古代同时使用猪牛羊三种祭品的祭祀,是等级很高的。
飨,享用供品。
春登台,春天的祭祀活动。
兆,征兆。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他们的心宽广没有边际,根本不在意外在名相。
而一个平常人,特别在乎各种名誉、形象、外表等虚幻的东西,把自己搞得像神一样享用供奉。
道德经人生哲学读后感
道德经人生哲学读后感《道德经》,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聆听他的教诲。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就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深邃思考的世界。
起初,读《道德经》的时候,那些看似简单却又蕴含深意的字句,让我感到有些困惑。
然而,随着深入阅读,我发现其中的智慧如同点点繁星,逐渐在我的心中闪耀。
比如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一句就让我琢磨了好久。
我就在想啊,这世间的道理,要是能轻易说清楚,那可能就不是真正永恒不变的道理;事物的名称,要是能简单给定,那也许就不是它最本质的称呼。
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事情,表面看起来是这样,可实际上深挖下去,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
再比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可太有感触啦!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喜欢评价别人,觉得自己看得很清楚,可真正能了解自己的又有几个呢?我就想起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参加一个活动,我一直在评论别人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对。
结果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你先看看你自己做得怎么样。
”那一刻,我突然愣住了,是啊,我总是盯着别人,却很少审视自己。
这《道德经》里的话,真像是给了我一记当头棒喝。
还有“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一回,我工作上出了个大差错,被领导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当时觉得天都要塌了,感觉自己倒霉透顶。
可没想到,因为这个差错,我后来格外小心谨慎,工作反而做得更加出色,还得到了晋升的机会。
这时候我才真正明白,原来灾祸的背后可能隐藏着福气,而福气之中也许潜伏着灾祸。
生活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上善若水”这四个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它总是那么柔和,却又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
它能适应任何环境,遇到石头就绕过去,遇到低谷就填满。
我们做人要是能像水一样,不与他人争强好胜,而是以柔克刚,那该多好啊!想起有一次和家人出去旅游,遇到了交通堵塞,大家都很烦躁。
我一开始也心急如焚,不停地抱怨。
可后来我想到了《道德经》里的这些道理,试着让自己平静下来,欣赏路边的风景,和家人聊聊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经》,也就是《老子》,因为全文仅有5000字,所以又称五千言。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仅用五千字就囊括了宇宙人生、囊括了修身、治国、军事、养生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见解精辟,受到后世乃至外国思想家的推崇。
《道德经》推崇柔弱的智慧,崇尚守柔贵雌,其他如功成身退、祸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想不仅对历史产生重大影响,也是照亮我们前进道路,指引我们人生的大智慧。
做人要懂得迂回的智慧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译文: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
感悟:很多人喜欢直来直往,结果把事情办坏了。
春秋时期齐景公喜欢养鸟,他让臣子烛邹看管一只鸟,烛邹不小心,这只鸟飞了,齐景公生气要杀烛邹。
齐国国相晏子知道了,就说:好吧,把烛邹这家伙杀了给大王谢罪,在杀死他之前我要当着大王的面数落他的罪行,让他死得瞑目。
晏子命人绑了烛邹,数落其罪,共有三条。
其一,大王的鸟竟然让你放飞了;第二,你放飞了大王的鸟,惹得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第三,你死了不要紧,可是大王为一只鸟而杀人的事情传出去,其他诸侯国的国君和国民会笑话我们齐国国君把一只鸟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这不是败坏大王的声誉吗?有此三条,烛邹该杀。
齐景公闻言笑了,说:“赶快放人,我明白了。
”这就是晏子“曲则全”的智慧。
做人要有水的精神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感悟:在老子看来,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了水,才有了生物”。
地球上一切原始生命都孕育于水。
故说:水是生命之源。
水的第二个精神就是“不争”,能顺势而为。
水无常势,水无常形,道也如此,道不跟万物争,而天地万物无法与道相争。
人要学水的精神,抱着利他、不争的心态做事,才会如鱼得水。
持而不盈、富贵不骄。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译文: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
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感悟:日中则昃日,月影则亏。
一定要知道为人处事的度在哪里。
事不可做绝,话不可说尽。
老子说的是不要在某个方面因为自己的专长而盈满,说话、做事要留有余地,才会有发展与回旋的空间,不要给自己留下祸患。
这是处世的大智慧。
有才学有特长的人爱显摆,富贵中人生骄傲。
功成身退是一种舍得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译文:生长万物而不居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
感悟:道是万物的内在秩序、信息和生长能量,而道体现于人类,就是母爱般的、师长般的恩德。
读懂玄德,懂得了舍得。
舍得不是只教我们放弃,舍得是一种功成身退。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做出了贡献不据为己有,能够坦然释怀,该放下就放下。
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努力做出一番事业或成就,然后才能谈舍得。
一些人认为舍得就是消极的放弃,这显然是很大谬误。
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译文: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
能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的才叫强者。
知道满足者才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一个人总被欲望牵引,就是没有自知,不知道心灵的贪婪和心灵的陷进,知而不能知足知止,便是不自胜,没有战胜欲望。
很多人都曾经为自己的贪婪或软弱或强势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后悔过。
自胜,战胜自己一切的不良习气或者性格弱点。
我一位朋友,自知有一点,知道自己懒散,但是不上进,对懒散之气有自知之明,且无法克服,人道中年,我劝他发心改变自己,他连发心的志气都没有。
我笑他,打了个比喻:假如你悬在万丈危崖上,拼命往上爬就有生路,一松手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你怎么办?努力爬还是不爬?我感觉你就是那种宁可松手,任凭下坠,也不愿意拼命怕上山崖的人。
朋友无言。
战胜自己真的难吗?真的很难,生死攸关。
报怨以德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译文: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感悟:老子不主张与人结怨,主张和解,主张修善。
个人与个人可以结怨,家族与家族可以结怨,国家与国家可以结怨。
这种积就的冤仇不利于个人的生活,不利于社会的安定、不利于世界的和平。
复仇一直是人类文化中动人心魂的情节,多少复仇的故事,从古希腊一直到莎士比亚在传唱,中国武侠故事里,最多的是复仇。
老子从天道之善而得出的结论是:尽量不要结怨,而要积极修善,为了修善也不能结怨,一旦结怨,就难以为善。
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
人间最可悲的是骨肉相残之结怨,亲人反目而结怨。
翻看《二十五史》,充满史书的还有很多结怨的故事,至今在历史中流淌着黯然的泪、淡红的血。
古人总结的人生经验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守柔贵雌的大智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
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
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
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
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感悟:老子认识到柔弱的东西里面蕴涵着韧性,生命力旺盛,发展的余地极大,很能持久。
故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断言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特性。
“柔弱胜刚强”的例子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水,老子说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也就是说,天下之物论柔弱莫过于水,而在攻克坚强的东西方面没有什么能胜过它,水凭借流动的力量改变它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特性,水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
看破祸福相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感悟:大家都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这个故事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祸福相倚的道理。
普通人,遇到高兴的事情就喜不自胜,遇到坏事就垂头丧气。
而聪明的人,总是能从好事中看到危机;能从坏事中看到机遇。
从好事中看到危机,就能够居安思危,及时处理危机。
从坏事中看到机遇和希望,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甚至反败为胜。
要重视“无”的价值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感悟:做人做事一定要看到“无”的价值。
盆子内部是“无”的,所以能装东西;房子内部是“无”的,所以能住人。
当然这种无不是绝对的没有,在这里是说无形,看不到的东西,比如信用、道德等等,但我们一定要知道他的价值。
做事情不要怕别热嘲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译文:上士听了道的理论,努力去实行;中士听了道的理论,将信将疑;下士听了道的理论,哈哈大笑。
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
感悟:一些人,听闻了大道也嘲笑不已。
我们就明白了,就连大道都会遭到人的嘲笑,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做事呢?所以千万不要怕被人嘲笑。
《论语》重有记载,弟子问孔子,所有人都说这个人好,这个人是不是很好呢?孔子说,这个人肯定不好。
真正的好人是这样的,好人夸奖他,坏人损贬他。
六亲不和,才会有孝慈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感悟:这段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是它的直接内容,即指出由于君上失德,大道废弃,需要提倡仁义以挽颓风。
老子对当时病态社会的种种现象加以描述。
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
这是说,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
静中有大智慧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文: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
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
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感悟:君在古代意思很丰富,不仅指君王、君主的意思。
一个人精神上的主导也可以称为君。
老子这里是告诉我们静的作用。
常言道,静水流深。
内心的静是我们看事情、思考问题的一个基础。
静能定,定能生智慧。
《大学》中说,静而后能定,诚然。
做事情要懂“正”和“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译文:治国要用“正”,带兵打仗要用“奇”,取得天下要通过“无事”。
感悟:正和奇是一组相对的词汇。
老子说以正治国,就是说治国要名正言顺,发布法律规章让大家知道,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就是要讲规则。
以奇用兵,就是说,带兵打仗要时常突破常规,出奇制胜。
这给我们做事做人启发很大。
做人要正,讲信用、心口如一。
做事情则要讲变通,打破常规,创新方式。
如何做成大事、做难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译文:要想做成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着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入手。
感悟:都是很多事纠缠在一起,盘根错节,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天下的大事,也都是由小事纠缠在一起,所以做大事,要从小事做起。
因此圣人始终不直接去做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的功业。
轻易许诺肯定难以兑现,把事看得太容易肯定会遇到太多的困难。
因此圣人要把它看得困难一些,所以最终不会遇到困难。
老子这几句话,讲出了事物难易、大小的辩证关系.很富有哲理意味。
在老子看来,对于难事,应从容易下手的地方作起I对于大事.应先从细小处着手。
他主张先易后难,逐步完善,以蚂蚁啃骨头的劲头,一点一点击干。
老子告诉我们做事的方法策略,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最好的领导是怎样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