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旧影(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旧影(下)
老城光影
岁月的浪潮淘尽几代人生,百年间,无锡城经历风雨沧桑、战火动荡与焕然革新……
锡金军政分府大门(1911年11月)
锡金军政分府又称无锡军政分府,位于县前街82号。此地原为无锡县的亿丰仓,后为守备署。清雍正四年(1726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次年改为金匮县衙。咸丰、同治年间毁于战火,光绪元年(1875年)重建。1911年11月6日,同盟会会员秦毓鎏,在城中公园誓师起义,宣布无锡光复,成立军政分府,即以金匮县衙为军政分府所在地。无锡军政分府旧址(今崇安区人民政府),现存头门、二门、大堂、两庑、内衙、书房、牢房、看守所以及西侧内城墙等建筑。
工业遗产
无锡于明末清初即成为全国闻名的布码头和米市,加之地处长江三角洲,靠近开埠较早的上海,得风气之先,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纺织工业、
缫丝工业、粮食加工业,继而向其它工业拓展。无锡是近代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发祥地和现代乡镇企业主要诞生地,工业遗产繁多,而无锡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也走在了全国前列。2006年6月2号,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颁布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具有宪章性的首部文件――《无锡建议》,拉开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序幕,也标志着中国保护工业遗产的步伐从无锡迈开。
继无锡第一家机器面粉厂――保兴面粉厂旧址(南长区振兴路415号)列入无锡市第一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之后,位于南长区健康路116 号的振新纱厂旧址也被列入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这两处工业遗产均与“中国民族资本家第一户”荣氏家族有着莫大的关联。荣家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颇有影响,是中国民族工业的杰出代表。今天我们不去探求荣家书写过的浓墨重彩的经济传奇,而把目光聚焦于1915年拍摄的两张老照片。这两张老照片有着相同的拍摄年份和拍摄视角,包含了太多相似的元素:运河、码头、船只、厂房、烟囱……高耸的烟囱代表了那个年代一个家族商海高扬的猎
猎旗帜,也标志着那一时期一个国家民族经济的昂扬生命。
茂新面粉厂(1915年)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荣宗敬、荣德生集股创办。初名保兴磨面厂。二十八年正式开工。翌年,改名“茂新”。
1918年买下惠元面粉厂后,改名茂新一厂,面粉商标为“兵船牌”。1937年毁于战火。1945年复建。1954年8月公私合营,1957年将茂新一、二厂合并,称公私合营茂新面粉厂。“文革”时期,厂名改为国营无锡第一面粉厂。现为“中国工商业博物馆”。
工业遗产
黄埠墩(1915年)
黄埠墩,相传是战国时期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治理芙蓉湖时留下的遗址,又名小金山。是位于无锡北门的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心的椭圆形河心小岛。它与锡城河及梁溪河之间的小岛西水墩一起,并列为无锡古运河的风水枢纽――天关与地轴。同时,它还与惠山、锡山一起,组成人们心目中“龙”的完整概念。
历史上的黄埠墩,素以“三帝王两宰相一青天”(即吴王夫差、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南宋丞相文天祥、明朝“海青天”海瑞、清帝康熙和乾隆)先后登临而名扬四海。如今的黄埠墩亭台楼阁依旧,绿树掩映,一派古意盎然,舟是不通了,小岛上宁静安逸,飘然出尘,远远地看去,仿佛是一幅水墨丹青。
振新纺纱厂(1915年)
振新纺纱厂位于无锡西门外太保墩。1905年由荣瑞馨等合资组织,商标有“团鹤”、“球鹤”牌。产品在南洋劝业会得优等奖。1915年,总经理为荣宗敬。
东林旧迹石坊(20世纪40年代)
东林旧迹石坊位于苏家弄3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原坊额曰“洛闵中枢”,背曰“观海东游”。天启六年(1626),石坊被毁。清乾隆五年(1740年),恢复石坊,坊额改题“东林旧迹”,背曰“后学津梁”。此座三间四柱五楼石坊,坊额雕饰精美,构件精雕细刻,是石构建筑珍品,也是江南书院牌坊建筑的突出代表。
城中公园是无锡最古老的名胜之一,亦为江南最早建设的近代园林。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裘廷梁、俞复倡议辟建。翌年取名“锡金公园”。1912年改名“无锡公园”。新中国成立后,改名城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