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常见病毒鉴定.ppt
病毒学- 病毒的检验PPT课件
常用的病毒检验方法包括:
一、病毒的分离鉴定 二、病毒感染性的检测 三、病毒颗粒检测 四、病毒的血清学检查 五、病毒的分子(蛋白和核酸)检测
一、病毒的分离鉴定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可为病毒感染提供最为直 接的病原学证据,同时可为进一步的病毒学 研究提供材料。 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含义):指从病人、带 毒者、外界环境中采集标本经过适当的处理, 采用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手段,将病 毒从标本中分离出来,并通过有关特异性方法 鉴定属于何种病毒,这一方法称为病毒的分离 与鉴定。
(2)鸡胚培养法
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 不同病毒在鸡胚的不同部位的生长特性差异 很大,因此选择适当的接种途径是病毒分离成 功的关键。 一般采用孵化9~14天的鸡胚,根据病毒种类 不同,将病毒标本 接种于鸡胚的不同部位, 最常用的鸡胚接种部位有:尿囊腔、绒毛尿 囊膜、卵黄囊和羊膜腔等。
(3)细胞培养 (cell culture)法或 组织培养法 (tissue culture)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包括:
1病毒的形态学观察→4、 病毒的理化特性测定→5、病毒的血清
学鉴定及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等基本
过程。
(一)标本的采取与送检
病料采集适当与否,直接影响病毒的检测结果。 一般可采集发病或死亡动物的组织病料、分泌 物或粪便等,主要因动物及病毒的种类而异, 例如检测犬细小病毒或轮状病毒,一般应采腹泻 幼犬或犊牛的粪便;
标本处理:
采集样本在接种细胞、鸡胚或动物之前,都需要做适 当的处理,以保证病毒分离的成功几率。 采集的器官或组织样本:如肺脏、脑、肝、脾、淋巴 结等,可取一小块进行充分研磨,加入含青、链霉素的 Hanks液,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接种物; 鼻液、脓汁、乳汁等分泌物或渗出液、粪便,应加入 高浓度的抗生素,充分混匀后,置4℃冰箱内处理2~4h 或过夜,离心后取上清做接种用; 咽喉拭子在取样后应迅速将其浸泡入含有2%小牛血 清和一定浓度的青、链霉素的Hanks液中,充分刷洗 棉拭子,反复冻融3~5次,离心后取上清液作为接种材料。
常见致病病毒 ppt课件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分型与变异
三、抵抗力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螺旋对称 结构: 核衣壳:核酸(单链RNA、分节段)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PA、PB1、PB2) 包膜:基质蛋白M1、M2 (内层) 镶嵌蛋白HA、NA(外层)
HA NA M2 NA M1
RNA PB2 PB1 PA
HA
NP
甲型流感病毒结构模式
甲型流感病毒(电镜)
甲型流感病毒(新分离株)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抗原结构
1、核蛋白:稳定、具型特异性
2、内膜基质蛋白:稳定、具型特异性
3、HA、NA: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构成亚型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脊髓灰质炎病毒是球形,二十面体立体对称,无 包膜RNA病毒
抵抗力
脊髓灰质炎病毒对外界因素抵抗力较强,在粪便 及污水中可存活数周,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对 胃酸及胆汁抵抗力较强,因而易于通过胃、十二 指肠。这些特点都促进了病毒的传播。 56 ℃ 经 30min可灭活;但1mol/L 的2+Mg可显著提高病 毒对热的抵抗力
临床症状
潜伏期:9~12天 前驱症状:
初期发热 三C——鼻炎coryza、咳嗽cough、 眼结膜炎conjunctivitis 出现koplik 斑(有助于早期诊断,出疹前1-2天)一颗盐巴粒被一圈 红晕围绕 ⁁从头部始全身皮疹(需约3天)
麻疹的皮疹
斑丘疹 头——躯干——四肢
特异性预防
一)麻疹病毒结构
麻疹病毒
核衣壳
常见病毒课件
HBV抗原抗体检测意义与应用
常见病毒课件
上一页
46 下一页 退 出
① HBsAg,抗HBs ② HBeAg,抗HBe
• 乙型肝炎抗原③抗体抗的HBc检Ig测M :抗HBcIgG
–目前主要用血清学方法检测两对半
• 其中以HBsAg的检测最重要,作为筛 选血源必须检测的指标。
常见病毒课件
上一页
47 下一页 退 出
12345678
豚鼠等的红细胞
– ②介导吸附和穿入宿主细胞
– ③免疫原性→相应抗体(血凝抑制抗体)
• 抑制血凝现象--血凝抑制试验
• 中和病毒,属主要的保护性抗体。
– ④划分亚型的主要依据
常见病毒课件
上一页
10 下一页 退 出
(2)神经氨酸酶(NA) HA
NA
• 糖蛋白,蘑菇状突起
12345678
常见病毒课件
上一页
38 下一页 退 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传染源为病人和携带者 2、传播途径
★经血传播 ★母婴传播
常见病毒课件
上一页
39 下一页 退 出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3、致病机制 与HBV在机体内持续增殖和机体由此产生免
疫病理损害有关。
(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3)免疫复合物引起的病理损伤:
•核蛋白 •RNA多聚酶蛋白
核糖核蛋白 (RNP)
核衣壳, 螺旋对称
核蛋白抗原稳定,具型特异性。
常见病毒课件
12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二)分型与变异
• 1.分型:据NP和M蛋白的Ag性不 同
甲(A)型
将流感病毒分三型 乙(B)型
常见病毒PPT课件
常见病毒PPT课件第五节其他病毒机体的天然防御机能及获得性免疫在对抗乙脑病毒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乙脑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三)免疫性第五节其他病毒乙型脑炎病情重,危害大,主要为对症治疗预防措施①防蚊灭蚊②流行季节到来之前,对易感人群(9个月至10岁)进行乙脑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环节③同期对流行区的猪接种疫苗,可降低猪和人发病率(四)防治原则第五节其他病毒第五节其他病毒手足口病第五节其他病毒第五节其他病毒临床表现:发热、口腔疼痛,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溃疡等,有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脊髓膜炎、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预防为主,目前尚无疫苗及特效治疗药物第五节其他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NA、球形、有包膜呼吸道传播原发(儿童):水痘复发(成年人):带状疱疹EB病毒DNA、球形、有包膜唾液、输血传播上呼吸道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恶性淋巴瘤登革病毒RNA,有包膜伊蚊叮咬传播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小结狂犬病病毒是狂犬病的病原体,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死亡率极高内基小体具有诊断价值。
经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舐伤引起感染。
典型临床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躁动不安,肌肉痉挛,又称恐水病,转入麻痹期,最后因昏迷、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几乎达100%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染源主要为家畜和家禽,幼猪是主要储存宿主和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带病毒蚊虫叮咬人体而传播疫苗接种是预防乙脑流行的重要措施第三节肝炎病毒宿主体内的免疫病理反应是引起肝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损害程度取决于病毒的毒力、数量及机体的免疫应答状况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1、无症状的病毒携带者2、急性肝炎3、慢性肝炎4、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HBV的致病机制第三节肝炎病毒病后机体对同型病毒可产生免疫力,干扰素、NK细胞、杀伤性T细胞对细胞内HBV可发挥重要免疫作用。
病毒基本性状、感染与免疫、诊断与防治【共58张PPT】
• 病毒体形态结构
• 对脂溶剂敏感性
二、病毒分组
• DNA病毒
• RNA病毒
• DNA 和RNA 逆转录病毒
• 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sviridae) • 逆转录病毒科( Retroviridae )
三、亚病毒
1. 类病毒(Viroids)
• 很小 (250~400nt) ,杆状 RNA 分子,有二级结构
– 装配(assembly) – 成熟(maturation) – 释放( release )
1. 吸附和穿入
• 接触→结合→特异性吸附(病毒配体位点与细胞膜特异受体结合)
融合 --- 包膜病毒
• 穿入
胞饮 --- 无包膜病毒
HIV
2. 脱壳
--病毒在细胞内必须脱去衣壳,其核酸方可在宿主细胞中发挥指令作用 --多数病毒在穿入时已在细胞的溶酶体酶作用下脱壳并释放出病毒的基因组 --少数病毒的脱壳过程较复杂。这些病毒往往是在脱衣壳前,病毒的酶已在起转录 mRNA的作用
目录
• 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一部分 病毒形态、结构和基因组特点
–第二部分 病毒的增殖 –第三部分 病毒的分类
• 病毒感染与免疫
• 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防治原则
一、病毒的增殖特点
• 必须中活细胞中进行 • 敏感细胞
• 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self replication)
二、病毒的复制(Replication of viruses)
3. 核衣壳(Nucleocapsid)的对称形式
核衣壳:核心+衣壳
•螺旋对称型(Helical Symmetry)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型( Icosahedral Symmetry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8章第1节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共56张PPT)
2、霉菌
霉菌由线状或绒毛状的菌丝构成,由菌丝吸收营养 物质。
(包括根霉菌、青霉菌和曲霉菌)
1、孢子 霉菌的部分菌丝,能产生大量的可以直接发育 成新个体的细胞。
第1节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简述什么是微生物; 2、列举常见的微生物类型; 3、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 用;
一、微生物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你知道什么是微生物吗?
1、概念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具有微生物学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巴斯德
A、细胞膜
B、细胞质
C、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壁
3、下列各项中,细菌没有的是( )
A、细胞壁
B、成形的细胞核
C、DNA
D、细胞质
(二)真菌 营养方式:异养
1、真菌结构特点 有细胞壁、细胞质、真正的细胞核 与植物细胞的区别: 没有叶绿体
2、繁殖方式: 出芽生殖
出芽生殖:在温度适宜、氧气和养料充足的条件下 ,酵母菌母体上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的芽体, 芽体长大后与母体脱离,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2、微生物个体所包含的细胞数少,细胞内的 结构简单,细胞间的联系少 ,除蘑菇等这样 的大型真菌外,其它微生物基本上没有复杂 的细胞分化现象,更不会形成多种组织,而 病毒连细胞结构都没有。
一、微生物的特点:
1、个体微小 2、结构简单
我们可以说:微生物无处不在!
二、细菌、真菌、病毒是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一)细菌 发现者:列文虎克
细菌分布广泛,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单细胞生物,身 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注:我们肉眼所看到的不是单个细菌,而是菌落。)
病毒学-病毒的检验PPT
分子生物学检验
基因测序
对病毒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可精确 鉴定病毒种类和变异情况,为病毒溯 源和防控提供重要依据。
基因芯片技术
利用芯片上固化的探针与病毒核酸进 行杂交,实现对病毒基因组的快速检 测和分型。
免疫学检验
血清学试验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病毒抗体,了解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和病毒感染状态,如抗 体效价检测、中和试验等。
病毒的纯化与鉴定
纯化方法
采用物理、化学或免疫学方法对病毒 进行纯化,以去除杂质。
鉴定方法
纯化与鉴定注意事项
确保纯化的病毒具有代表性,且无交 叉污染,同时要选择适当的鉴定方法, 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电镜观察、免疫学检测、分子生 物学等方法对病毒进行鉴定。
04 病毒的基因组与蛋白质组 研究
免疫荧光技术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与细胞或组织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通过荧 光显微镜观察实现病毒的定位和定性检测。
03 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病毒的分离
01
02
03
分离方法
根据病毒的特性,选择合 适的分离方法,如细胞培 养、鸡胚接种、动物接种 等。
分离过程
将病毒从感染的细胞、组 织或动物中分离出来,并 进行初步的纯化。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基因组的结构
病毒基因组通常由单链或双链DNA或RNA构成,具有特定的 基因排列顺序。
病毒基因组的功能
病毒基因组通过编码蛋白质和调控蛋白来行使复制、转录、 翻译等功能,以实现病毒的增殖和感染过程。
病毒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病毒蛋白质的结构
病毒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和氨 基酸序列,决定了其生物学功能。
病毒培养
将病毒接种在敏感细胞或动物中 ,观察病毒的繁殖过程和细胞病 变,是形态学检验的重要手段。
第18章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讲解
第18章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讲解第⼗⼋章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概述主要参考⽂献⼀、概述流⾏性感冒病毒(以下简称流感病毒)的⾎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对粘(糖)蛋⽩有亲和⼒,因此,原称为粘病毒,后统称为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以与另⼀科病毒--副粘病毒相区别。
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范围很⼴,常以流⾏的形式出现,发病急剧,蔓延迅速,危害很⼤。
在1918年第⼀次世界⼤战结束时,流感⼤流⾏,席卷全世界,死于流感的⼈⽐战争本⾝死亡的还多。
1933年,Smith等⾃⼈体分离出了甲型流感病毒。
家畜和家禽的流感都是流感病毒引起的。
Shope于1931年研究猪的流感,从猪体分离出⼀株病毒,将此种病毒接种易感猪后,使其发⽣了典型的猪流感。
Sovinova和Waddell等先后从马体中分离出马甲1型和马甲2型两株马流感病毒。
1955年证明鸡流感病毒含有甲型流感病毒核蛋⽩。
⼄型流感病毒发现于1940年,能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但流⾏规模⽐甲型流感病毒⼩得多。
丙型流感病毒也是感染⼈的病毒,但极少引起流⾏。
1982年郭元吉等发现了猪的丙型流感病毒。
1.分类现状与命名正粘病毒科中原来只有⼀个属,即流感病毒属。
根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 第6次分类报告(1995)将正粘病毒科由原来的⼀个流感病毒属分为三个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B);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C);“类托⾼⼟病毒属”(“Thogoto -like viruses”)。
三个属的代表种分别为甲型流感病毒、丙型流感病毒、托⾼⼟病毒(Thogoto virus)。
现将正粘病毒科的分类现状列表18-1。
表18-1. 正粘病毒科分类现状科属代表种成员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A, B)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丙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 Virus C)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C)“类托⾼⼟病毒属”(“Thogoto-like virus”)托⾼⼟病毒(Thogoto virus)有关流感病毒的分类与命名,世界卫⽣组织1971年推荐⾸先以病毒蛋⽩为依据,将其分为甲、⼄、丙三型,再按表⾯抗原区分为⾎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的不同亚型。
第十八章常见病毒鉴定 PPT
第十八章 常见病毒鉴定
返回总目录
本章内容
1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2 第二节 肝炎病毒 3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4 第四节 疱疹病毒 5 第五节 肠道病毒 6 第六节 朊粒及其她病毒
学习目标及重点
学习目标: • 掌握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肠道病毒得主要生物学特
婴幼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成 人普通感冒等
返回章内容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一、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属小RNA病毒科,直径约为27nm,呈球形,二 十面体立体对称
甲型肝炎病毒形态模式图
第二节 肝炎病毒
HAV电镜图
第二节 肝炎病毒
2、抵抗力 • 耐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 耐酸:在pH3得酸性环境中稳定 • 不耐热:100℃ 5 min可使之灭活 • 在海水、淡水、毛蚶、泥沙中存活数天至数
返回章内容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包括肿瘤病毒亚科、泡沫病毒亚科与慢病毒亚科
HIV-I型与HIV-II型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AIDS)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中国AIDS流行现状 截至2014年2月28日,我国累计报告报告得HIV/AIDS 587182例,死亡 138956例。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1624例,艾滋病病人176602 例。我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上保持低流行态势,但依然呈上升趋势,幅 度较以前有所减缓。据统计,自2005年至今,性传播比例持续攀升。 2014年3月新发现得HIV/AIDS中,异性性传播4515例(69、8%),同性 性传播1260例(19、5%),注射毒品传播430例(6、6%),母婴传播36例 (0、6%),性接触加注射毒品传播13例(0、2%),既往输血及使用血制 品传播11例(0、2%),既往采血浆传播5例(0、1%),传播途径不详203 例(3、1%)。50岁以上群体与学生群体所占比例上升,这也就是我国 HIV传播得新特点
常见病毒ppt课件
④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如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肌 损伤、腹泻和皮疹等。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脊髓灰质炎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脊髓灰质炎 , 又称小儿麻 痹症,是一种危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 多数儿童感染后为隐性感染。 开展活疫苗预防以来,已基本消灭了此病。
风疹:
是一种以皮疹及耳后、枕下淋巴 结肿大为特征的常见儿童传染病。
孕妇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病毒可通 过胎盘引起胎儿畸形、死亡、流产。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第2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肠道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型肠道病毒:包括68、69、70、71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共同特点
单吞系/淋巴组织 第2次V血症
全身表现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大多数患儿口颊黏膜出现灰 白色外绕红晕的柯氏斑
临床表现:高热、畏光、眼 结膜炎、咳嗽等症状,全身 皮肤相继出现红色斑丘疹。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一年内席卷全球 病死约两千万人,最严重 死亡约十万人 波及 155 个国家 许多国家受影响 许多国家受影响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生物学特性
形态与结构: 球形或丝状 ,螺旋对称型 RNA(分节段) 核衣壳 NP(核蛋白)
基质蛋白MP 宿主膜成分 脂质双层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病 原 生 物 与 免 疫 学 基 础
病毒感染实验诊断ppt课件
②不出现细胞病变现象。 ③细胞培养液pH的变化。
2.中和试验
病毒与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反应, 使病毒失去感染性,在细胞培养 和活的机体内不出现病变的试验。 常用细胞培养进行中和试验。如 果特异性抗体能中和病毒,使之 失去感染性,不出现细胞病变效 应,则该病毒为特异性抗体的同 型病毒,
用于病毒的分型诊断最具敏感和 准确性。也可用于检查患者病后 或人工免疫后,机体血清中抗体 增加情况。
2.电子显微镜检查 (1)电镜直接检查:早期病毒感染标 本的病毒颗粒。如“秋季泻”患儿 粪便中的轮状病毒、甲肝患者粪 便中的HAV,疱疹病毒的疱疹液, HBV患者血清,均可观察到特征性 病毒颗粒。
(2)免疫电镜检查:在标本中加入 抗体。使病毒聚集成块负染观 察,更易发现病毒体,灵敏度 可提高100倍。
9.免疫荧光抗体染色
将感染细胞固定,用特异抗血 清荧光标记染色,在荧光显微镜 下,可见细胞内荧光,即可确定 型别。
第三节病毒感染快速诊断
通过测定病毒的特异标志成分,如 特殊形态、特异的抗原成分及病毒 的核酸,早期确认病毒的感染,是 病毒学诊断的重大发展。
一、形态学检查
1.光学显微镜 观察病毒感染细胞出现的包涵体。 根据特点可作出辅助诊断。狂犬病 病毒在脑细胞出现嗜酸性的圆形或 椭圆形包涵体,称为内基小体。巨 细胞病毒在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出 现周围绕有一轮晕似“猫头鹰眼”样 大型嗜酸性包涵体。
5.聚合酶链反应(PCR)
选择病毒的特异保守片段作为靶基 因,进行引物设计和扩增可诊断病 毒性感染。选择病毒的易变区,结 合RFLP,测序等技术可以对病毒进 行分型和突变的研究。
(1可通过RT-PCR技术, 将RNA逆转录为cDNA,再进行 PCR扩增。
传代细胞系
【九版药理病理学】第十八章 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方法
疾病的病理学诊断 和研究方法
作者 : 黄爱民
单位 : 福建医科大学
第一节 大体、组织和细胞病理学技术 第二节 组织化学与组织细胞化学技术 第三节 电子显微镜技术 第四节 显微切割技术 第五节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
第六节 核酸原位杂交技术 第七节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第八节 流式细胞术 第九节 图像采集和分析技术 第十节 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病理学(第9版)
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 A.外阴尖锐湿疣的组织形态;B.用生物素标记的针对HPV-6的DNA探针 进行原位杂交,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上检测HPV-DNA,示鳞状上皮棘细 胞层中的一些凹空细胞呈细胞核阳性(棕色),DAB显色
第七节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病理学(第9版)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技术(in situ PCR)是将PCR的高效扩增与原位杂 交的细胞及组织学定位相结合,在冷冻切片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细胞涂 片或培养细胞爬片上检测和定位核酸的技术。
染色体的荧光原位杂交 A.一对X染色体(绿色);B.Y染色体(红 色);C.间期细胞X染色体(绿色);Y染 色体(红色);D.一对12号染色体(绿色)
(四)ISH技术的应用
➢ 细胞特异性mRNA转录的定位,可用于基因图谱、基因表达的研究 ➢ 受感染组织中病毒DNA/RNA的检测和定位 ➢ 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其变化的检测 ➢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 ➢ 染色体数量异常和染色体易位等的检测 ➢ 分裂间期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
肿瘤组织微血管形 态的电镜观察
肿瘤组织微血管形 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第四节
显微切割技术
病理学(第9版)
显微切割术 (microdissection)是从组织 切片或细胞涂片上的任一区域内 切割下几百个、几十个某一特定 的同类细胞群甚至单个细胞,再 进行后续相关的研究,如PCR、 PCR-SSCP及比较基因组杂交等。
病毒科普ppt课件
旅游业受挫
病毒的传播可能导致旅游业的萧 条,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
。
医疗卫生负担
病毒的爆发可能给医疗卫生系统 带来巨大压力,增加医疗成本和
经济负担。
05
新发病毒的防范与应对
新发病毒的发现与识别
总结词
及时发现与正确识别新发病毒是防范与应对的关键。
详细描述
新发病毒的发现依赖于有效的监测系统和高度的警觉性。科学家通过研究病毒基因组、宿主范围和临 床表现等特征,对新发病毒进行识别和分类。及时上报和共享病毒信息对于全球防控至关重要。
等。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 播,如肠道病毒、疱疹
病毒等。
血液传播
通过血液接触传播,如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
炎病毒等。
性传播
通过性接触传播,如人 类乳头瘤病毒、艾滋病
病毒等。
03
病毒与人类健康
常见病毒性疾病
流感
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
、流鼻涕等。
肝炎
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症,包 括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肝 炎。
病毒的起源与演化
总结词
关于病毒的起源有多种假说,其中共进化理论认为病毒可能起源于较大的细胞,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逐渐变小, 失去细胞形态。
详细描述
病毒的演化过程与宿主密切相关,随着宿主的进化,病毒也在不断变异和演化。病毒的演化速度很快,因此可以 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同时,病毒的演化也与人类的进化密切相关,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病毒的分类与命名
总结词
病毒可根据其遗传物质、宿主范围、致病性等因素进行分类。常见的病毒分类方 式包括DNA病毒、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各病毒的传播途径、临床检验和防治原则 • 区别乙型肝炎病毒常见抗原抗体的组成及其临床意义 • 五种肝炎病毒常用鉴定方法 • 解释流感病毒变异和流行的关系 • 了解朊粒的生物学特征 本章重点: ★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 ★常见病毒的检验方法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其他呼吸道病毒
病毒名称 形态结构
所致疾病
SARS冠 状病毒
球RN形A、冠状,有包膜,发 吸 障热 窘 碍、 迫 综干 综 合咳 合 症、 症 等胸、闷休、克气、短多,器急官性功呼能
麻疹病毒
球形、衣壳呈螺旋对 称型,有包膜,不分 节段的单股RNA
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 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二)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血清、咽漱液 2.鉴定: • ELISA检查患者咽漱液中的抗原 • 用单克隆抗体经免疫酶法 • PCR技术、核酸杂交等方法检出病毒或进行分型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临床意义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被感染的动物 • 传播途径:飞沫,经呼吸道进入体内 • 致病机理:呼吸道上皮细胞感染增殖,病毒不入血,毒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一、甲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属小RNA病毒科,直径约为27nm,呈球形, 二十面体立体对称
甲型肝炎病毒形态模式图
第二节 肝炎病毒
HAV电镜图
第二节 肝炎病毒
2.抵抗力 • 耐受乙醚、氯仿等脂溶剂 • 耐酸:在pH3的酸性环境中稳定 • 不耐热:100℃ 5 min可使之灭活 • 在海水、淡水、毛蚶、泥沙中存活数天至数
果评价或流行病学调查 分离培养:原代肝细胞或恒河猴胚肾传代株细胞对HAV敏
感,生长缓慢,不引起细胞裂解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三)临床意义
传染源:主要为急性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粪-口途径传播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二、乙型肝炎病毒
➢ HBV流行久远、传播广泛,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全球3.5亿人携带HBV
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 症状:上呼吸道症状、发热、头痛、全身酸痛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二、风疹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结构: 单股正链RNA病毒 有包膜,核衣壳为二十面体对称 一个血清型 人是唯一宿主
2.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 不耐热,56℃ 30分钟可灭活病毒 对紫外线、乙醚、氯化铯、去氧胆酸等均敏感
第二节 肝炎病毒
第二节 肝炎病毒
腮腺炎病 毒
球形,核心为单股 RNA,衣壳呈螺旋对 称,有包膜
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伴有疼痛、 发热
返回章内容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其他呼吸道病毒
病毒名称 形态结构
所致疾病
腺病毒
球形、双链DNA、核 咽炎、扁桃体炎、肺炎、流行性眼
衣壳20面体对称、无 结膜炎、急性出血性膀胱炎、胃肠
包膜
炎等
副流感病 毒
亚型。 变异:最主要的是抗原性变异:HA和NA 抗原性漂移(antigenic drift) 抗原性转变(antigenic shift)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3.培养特性: • 在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增殖 • 红细胞吸附试验(hemoadsorption test) • 易感动物为雪貂 4.抵抗力: • 抵抗力较弱 • 不耐热,56℃ 30分钟可灭活病毒 • 室温下很快丧失传染性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一、流感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简称流感病毒,是 流感的病原体
甲(A): 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乙(B): 对人类致病性较低 丙(C): 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 少造成流行
1.形态结构 (1)形态
➢ 我国为高流行区 感染率:60% HBsAg携带率 :8%~10% 慢性乙肝病人:1000万
➢ 80%原发性肝癌与HBV慢性感染有关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二、乙型肝炎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①小球形颗粒:直径22nm; ②管形颗粒:直径22nm,长度 在50~700nm之间; ③大球形颗粒:即Dane颗粒, 直径42nm。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二)微生物学检验
1.标本:鼻咽分泌物、皮疹液、尿液,脑脊液、血液、骨髓等
2.鉴定 病毒培养 免疫学检测 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酶或荧光素标记单克隆抗体 病毒核酸检测:PCR或核酸杂交技术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三)临床意义 • 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 呼吸道传播 • 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 • 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
球形、单负链RNA、 核衣壳螺旋对称、有 包膜
小儿气管炎、Βιβλιοθήκη 气管炎、肺炎、普 通感冒等呼吸道合 胞病毒
球形、单负链RNA、 核衣壳螺旋对称、有 包膜
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成 人普通感冒等
鼻病毒
球形、单正链RNA、 核衣壳20面体对称、 无包膜
婴幼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成 人普通感冒等
返回章内容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2)结构
核衣壳
包膜
刺突
核酸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 基质蛋白(MP)
脂蛋白(LP)
血凝素(HA) 神经氨酸酶(NA)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2.分型与变异
分型: • 根据NP和MP的不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
三型。 • 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HA和NA抗原性的不同,又分为若干
月
第二节 肝炎病毒
3.培养特性 易感动物:黑猩猩,狨猴,鹰面猴,短尾猴 允许性细胞:Vero、恒河猴胚肾细胞(
FRHK-4)、人肝癌细胞株(PLC/PRF/S)等 在培养细胞中生长缓慢,无CPE
第二节 肝炎病毒
(二)微生物学检验
HAV-IgM检测:早期、快速诊断最可靠的血清学指标 HAV-IgG检测:主要用于了解既往感染史、疫苗免疫、效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
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学检验》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教材
《微生物学检验》
第十八章 常见病毒鉴定
返回总目录
本章内容
1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2 第二节 肝炎病毒 3 第三节 反转录病毒 4 第四节 疱疹病毒 5 第五节 肠道病毒 6 第六节 朊粒及其他病毒
学习目标及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