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06c03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a.png)
机械⼯程材料课后答案⼯程材料习题<习题⼀>1、抗拉强度:是材料在破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应⼒。
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产⽣明显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
塑性:是指材料在载荷作⽤下,产⽣永久变形⽽不破坏的能⼒韧性:材料变形时吸收变形⼒的能⼒硬度: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指标,材料表⾯抵抗更硬物体压⼊的能⼒。
刚度: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
疲劳强度:经⽆限次循环⽽不发⽣疲劳破坏的最⼤应⼒。
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载荷作⽤下抵抗破坏的能⼒。
断裂韧性: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
2 、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塑性⽆关。
3 、四种不同材料的应⼒应变曲线,试⽐较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刚度和塑性。
由⼤到⼩的顺序,抗拉强度: 2 、 1 、 3 、 4 。
屈服强度: 1 、 3 、 2 、 4 。
刚度:1 、3 、2 、4 。
塑性:3 、2 、4 、1 。
4、常⽤的硬度测试⽅法有⼏种?这些⽅法测出的硬度值能否进⾏⽐较?布⽒、洛⽒、维⽒和显微硬度。
由于各种硬度测试⽅法的原理不同,所以测出的硬度值不能直接进⾏⽐较。
5、以下⼯件应该采⽤何种硬度试验法测定其硬度?(1)锉⼑:洛⽒或维⽒硬度(2)黄铜轴套:布⽒硬度(3)供应状态的各种碳钢钢材:布⽒硬度(4)硬质合⾦⼑⽚:洛⽒或维⽒硬度(5)耐磨⼯件的表⾯硬化层:显微硬度6、反映材料承受冲击载荷的性能指标是什么?不同条件下测得的这些指标能否进⾏⽐较?怎样应⽤这些性能指标?冲击功或冲击韧性。
由于冲击功或冲击韧性代表了在指定温度下,材料在缺⼝和冲击载荷共同作⽤下脆化的趋势及其程度,所以不同条件下测得的这种指标不能进⾏⽐较。
冲击韧性是⼀个对成分、组织、结构极敏感的参数,在冲击试验中很容易揭⽰出材料中的某些物理现象,如晶粒粗化、冷脆、热脆和回⽕脆性等,故⽬前常⽤冲击试验来检验冶炼、热处理以及各种加⼯⼯艺的质量。
此外,不同温度下的冲击试验可以测定材料的冷脆转变温度。
同时,冲击韧性对某些零件(如装甲板等)抵抗少数⼏次⼤能量冲击的设计有⼀定的参考意义。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集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494d7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96.png)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集答案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决定了机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以下是一些机械工程材料习题集的答案,供学生参考学习。
习题一:金属材料的分类及其特性答案: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铁基合金(如钢和铸铁)、非铁金属(如铝、铜、钛合金等)。
铁基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和机械零件。
非铁金属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电气设备和高温环境。
习题二:合金化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答案:合金化是通过在基体金属中添加其他元素来改善材料性能的过程。
合金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和耐腐蚀性。
例如,碳钢中的碳含量增加会提高其硬度,但同时会降低其韧性。
习题三:材料的疲劳特性答案:材料在反复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即使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疲劳特性包括疲劳极限、S-N曲线(应力-寿命曲线)等,它们描述了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疲劳寿命。
习题四: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答案:热处理是改变金属材料性能的一种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
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善材料的硬度、韧性和耐磨性。
习题五: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答案:材料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发生化学或电化学腐蚀。
常见的腐蚀类型包括均匀腐蚀、点蚀、应力腐蚀开裂等。
防护措施包括使用耐腐蚀材料、涂层保护、阴极保护等。
习题六:非金属材料的应用答案: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橡胶、陶瓷和复合材料,在机械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低密度和特定的化学稳定性,适用于轻质结构、密封件和高温环境。
习题七:材料的断裂韧性答案:断裂韧性是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通常用KIC表示。
高断裂韧性的材料在受到冲击或应力集中时,更不容易发生断裂。
习题八: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答案: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它们结合了各组分材料的优点,如高强度、高刚度和低密度,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体育器材等领域。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380c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9.png)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第二章作业2-1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Fe、-Fe、Al、Cu、Ni、Cr、V、Mg、Zn各属何种结构? 答:常见晶体结构有3种:⑴体心立方:-Fe、Cr、V⑵面心立方:-Fe、Al、Cu、Ni⑶密排六方:Mg、Zn2———7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
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
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公式。
晶界越多,越难滑移。
(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
(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7~15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TR(W) =(0.4~0。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及参考解答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及参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2c279da5022aaea998f0f7d.png)
♦ 变质处理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三章 金属的结晶
♦ (二) 填空题
– 1. 结晶过程是依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这两个 过程是 形核和 长大 。 – 2. 在金属学中,通常把金属从液态过渡为固体晶态的转变称 为 结 晶 ;而把金属从一种固态过渡为另一种固体晶态的转变 称为 同素异构转变 。 – 3. 当对金属液体进行变质处理时,变质剂的作用是 促进形核,细化晶粒 。 – 4. 液态金属结晶时,结晶过程的推动力是 自由能差降低(△F) , 阻力是 自由能增加 。 – 5. 能起非自发生核作用的杂质,必须符合 结构相似,尺寸相当 的原则。 – 6. 过冷度是指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 ,其表示符 号为 △T 。 – 7. 过冷是结晶的 必要 条件。 – 8. 细化晶粒可以通过 增加过冷度 和 加变质剂 两种途径实现。 – 9. 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 细晶区、柱状晶区和等轴晶区。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机械工程材料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
♦ (二) 填空题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 1. 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 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 2. 晶体与非金属最根本的区别是 晶体内部的原子(或离子) 是按一定几何形状规则排列的,而非晶体则不是 。 – 3. 金属晶体中最主要的面缺陷是 晶界 和 亚晶界 。 – 4. 错位分两种,它们是刃型位错 和 螺旋位错,多余半原子面 是 刃型 位错所特有的。 0 1 2 – 5. 在立方晶系中,{120}晶面族包括 ( 20)、(1 0)、(12 )、 等 (1 2 0)、(1 2 0)、(1 2 0 )、(1 20 )、(120) – 6. 点缺陷 有 空位和 间隙原子 两种;面缺陷中存在大量 的 位错 。 4 2 – 7. γ-Fe、α-Fe的一个晶胞内的原子数分别为 和 。 – 8. 当原子在金属晶体中扩散时,它们在内、外表面上的扩散 速度较在体内的扩散速度 快得多。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6c697d964bcf84b9d57b83.png)
机械工程材料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0d4a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6.png)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机械工程材料是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材料的选用、性能、加工和应用等方面。
在机械工程材料的习题中,通常会包含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材料选择、热处理、材料失效分析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机械工程材料习题与答案的示例:习题1:某机械零件需要承受较大的拉力,设计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请根据以下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推荐一种材料,并说明理由。
- 钢A:抗拉强度为600MPa,屈服强度为400MPa,延展性为15%。
- 钢B:抗拉强度为800MPa,屈服强度为600MPa,延展性为10%。
- 铝C:抗拉强度为300MPa,屈服强度为200MPa,延展性为30%。
答案:推荐使用钢B。
虽然钢A的延展性更好,但钢B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都更高,这意味着它能够承受更大的拉力而不至于断裂。
对于承受大拉力的零件,材料的强度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习题2:某零件需要在高温下工作,需要考虑材料的耐热性。
请分析以下材料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并推荐一种材料。
- 不锈钢D:在500°C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
- 钛合金E:在600°C下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在800°C下迅速下降。
- 陶瓷材料F:在1000°C下仍能保持其力学性能。
答案:推荐使用陶瓷材料F。
虽然不锈钢D和钛合金E都具有一定的耐热性,但陶瓷材料F在高温下的性能更为稳定,适合在极端高温环境下工作。
习题3:某零件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请说明热处理的基本过程,并给出一个可能的热处理方案。
答案:热处理是一种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过程来改变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方法。
基本过程通常包括:加热(奥氏体化)、保温、冷却(淬火)和回火。
一个可能的热处理方案是:将钢材料加热到其奥氏体化温度(通常高于其相变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淬火),最后进行回火以减少内部应力和提高韧性。
习题4:某零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分析其断裂原因。
机械工程材料_习题集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_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9282958f5f61fb6366697.png)
作业01 力学性能 参考答案一、下列情况分别是因为哪一个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1. 紧固螺栓使用后发生塑性变形。
( 屈服强度 )2. 齿轮正常负荷条件下工作中发生断裂。
( 疲劳强度 )3. 汽车紧急刹车时,发动机曲轴发生断裂。
( 冲击韧度 )4. 不锈钢圆板冲压加工成圆柱杯的过程中发生裂纹。
( 塑性 )5. 齿轮工作在寿命期内发生严重磨损。
( 硬度 )二、下列现象与哪一个力学性能有关?1. 铜比低碳钢容易被锯割。
( 硬度 )2. 锯条易被折断,而铁丝不易折断。
( 塑性 )p151-4 甲、乙、丙、丁四种材料的硬度分别为45HRC 、90HRB 、800HV 、240HBS ,试比较这四种材料硬度的高低。
答: 45HRC →HV : 90HRB →HB : 183901307300HRB 1307300HB ≈-=-=所以,800HV >45HRC >240HBS >90HRB作业02a 金属结构与结晶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 )1. 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 )2.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二、选择题( b )1.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a. 越高b. 越低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b )2. 为细化晶粒,可采用:a. 快速浇注b. 加变质剂c. 以砂型代金属型(c )3.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a. 体缺陷b. 面缺陷c. 线缺陷d. 点缺陷三、填空题1.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上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晶体内原子排列是:(有规则、周期性的)。
2. γ-Fe的一个晶胞原子数=(4 )。
3. α-Fe、Al、Cu、Ni、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体心立方:(α-Fe、V );面心立方:(Al、Cu、Ni );密排六方:(Mg、Zn )4. 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点、线、面)三种缺陷,引起晶格(畸变)。
5. 结晶过程是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它们是:(形核)和(晶核长大)。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解答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31961fe7cc1755270622084e.png)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解答(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例1:某工厂生产精密丝杠,尺寸为φ40×800mm,要求热处理后变形小,尺寸稳定,表面硬度为60~64HRC,用CrWMn钢制造;其工序如下:热轧钢棒下料→球化退火→粗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时效→精磨。
试分析:1. 用CrWMn钢的原因。
2. 分析工艺安排能否达到要求,如何改进丝杠是机床重要的零件之一,应用于进给机构和调节移动机构,它的精度高低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定位精度和测量精度,因此要求它具有高精度和高的稳定性、高的耐磨性。
在加工处理过程中,每一工序都不能产生大的应力和大的应变;为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尺寸稳定,需尽可能消除工件的应力,尽可能减少残余奥氏体量。
丝杠受力不大,但转速很高,表面要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洛氏硬度为60~64 HRC。
根据精密丝杠的上述要求,选用CrWMn钢较为合适。
其原因如下:(1)CrWMn钢是高碳合金工具钢,淬火处理后能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可满足硬度和耐磨性的要求。
(2)CrWMn钢由于加入合金元素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热处理工艺性能,淬透性好,热处理变形小,有利于保证丝杠的精度。
目前,9Mn2V和CrWMn用得较多,但前者淬透性差些,适用于直径较小的精密丝杠。
对原工艺安排分析:原工艺路线中,由于在球化退火前没有安排正火;机加工后没有安排去应力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后没有安排冰冷处理等项原因,使得精密丝杠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应力和变形,很难满足精密丝杠的技术要求。
所以原工艺路线应改为:下料→正火→球化退火→粗加工→去应力退火→淬火、低温回火→冷处理→低温回火→精加工→时效→半精磨→时效→精磨。
例2:有一载重汽车的变速箱齿轮,使用中受到一定的冲击,负载较重,齿表面要求耐磨,硬度为58~62HRC齿心部硬度为30~45HRC,其余力学性能要求为σb>1000MPa,σOF≥600MPa,AK >48J。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5bdd5c6137ee06eff918eb.png)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2.有一钢试样,其直径为10mm,标距长度为50mm,当拉伸力达到18840N时试样产生屈服现象;拉伸力加至36110N时,试样产生颈缩现象,然后被拉断;拉断后标距长度为73mm,断裂处直径为6.7mm,求试样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解:由题中条件及计算公式得σs =Fs/So=18840/(3.14*102/4)=240(N/mm2)σb=Fb/So=36110/(3.14*102/4)=460(N/mm2)δ=(L1-L0)/L0×100%=(73-50)/50=46%ψ=(S0-S1)/S0×100%={(3.14*102/4)- (3.14*6.72/4)}/(3.14*102/4)=(100-44.89)/100=55.11%答:试样的Re=240(N/mm2)、Rm=460(N/mm2)、δ=46%、ψ=55.11%。
4.有一碳钢制支架刚性不足,有人要用热处理强化方法;有人要另选合金钢;有人要改变零件的截面形状来解决。
哪种方法合理?为什么?(参见教材第6页)第二章工程材料的基本知识第一部分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纯金属的结晶1.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分别指出其配位数、致密度、晶胞原子数、晶胞原子半径。
(参见第二章第一节)2.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晶体中配位数和致密度越大,则晶体中原子排列越紧密。
3.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有什么不同?答:晶向是指晶格中各种原子列的位向,用晶向指数来表示,形式为[]uvw;晶面是指晶格中不同方位上的原子面,用晶面指数来表示,形式为() hkl。
4.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及参考解答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及参考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24fc3395727a5e9856a610f.png)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 3. 在实际应用中,细晶粒金属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常温力学 性能,试从过冷度对结晶基本过程的影响,分析细化晶粒、提 高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措施。 –解:由于过冷度越大,晶粒越细,因而能增加过冷度的 措施均有利于细化晶粒,主要是增加冷却速度。
机械工程材料 第三章 金属的结晶
机械工程材料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
(四) 选择正确答案
– 1. 正的电阻温度系数的含义是: a.随温度升高导电性增大;b.随温度降低电阻降低;c.随 √ 温度增高电阻减小。 – 2.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a.体缺陷;b.面缺陷;c.线缺陷;d.点缺陷。 √ – 3. 亚晶界是由: a.点缺陷堆积而成;b.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 √ c.晶界间的相互作用构成。 – 4.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向是: a.<100>;b.<110>;c.<111>。 √ – 5.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 a.{100};b.{110};c.{111}。 √ – 6. α-Fe和γ-Fe分别属于什么晶格类型: a.面心立方和体心立方;b.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c.均 √ 为面心立方d.均为体心立方。
机械工程材料 第二章 金属的结构
(三) 是非题
中 南 大 学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 1. 因为单晶体是各乡异性的,所以实际应用的金属材料在 各个方向上的性能也是不相同的。 (×) – 2. 金属多晶体是由许多结晶方向相同的单晶体组成的。 (×) – 3. 因为面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大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配位数, 所以面心立方晶格比体心立方晶格更致密。 (√) – 4. 在立方晶系中,(123)晶面与[12]晶向垂直。 (√) – 5. 在立方晶系中,(111)与(11)是相互平行的两个晶面。 (×) – 6. 在立方晶系中,(123)晶面与(12)晶面属同一晶面族。 – 7. 在立方晶系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间的距离也最大。 (√) – 8. 在金属晶体中,当存在原子浓度梯度时,原子向各个方 (×) 向都具有相同的跃迁几率。 – 9. 因为固态金属的扩散系数比液态金属的扩散系数小得多, (√) 所以固态下的扩散比液态下的慢得多。 (×) – 10.金属理想晶体的强度比实际晶体的强度稍强一些。 – 11.晶体缺陷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能引起晶格畸变。 (√)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 习题及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 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8a04652b160b4e767fcffb.png)
机械工程材料试题习题及答案第1章材料的性能一、选择题1.表示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符号是( B) A.σ B.σs C.σbD.σ-12.表示金属材料弹性极限的符号是( A) A.σe B.σs C.σbD.σ-13.在测量薄片工件的硬度时,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的表示符号是( B)A.HBB.HRCC.HVD.HS4.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和破坏的能力叫(A ) A.强度 B.硬度 C.塑性 D.弹性二、填空1.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破坏)的能力。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3.低碳钢拉伸试验的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三个阶段。
4.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5.疲劳强度是表示材料经(无数次应力循环)作用而(不发生断裂时)的最大应力值。
三、是非题1.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钢球,用符号HBS表示。
是2.用布氏硬度测量硬度时,压头为硬质合金球,用符号HBW表示。
是3.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可以理解为金属材料的失效抗力。
四、改正题1. 疲劳强度是表示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而不致引起断裂的最大应力。
将冲击载荷改成交变载荷2. 渗碳件经淬火处理后用HB硬度计测量表层硬度。
将HB改成HR3. 受冲击载荷作用的工件,考虑机械性能的指标主要是疲劳强度。
将疲劳强度改成冲击韧性4. 衡量材料的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冲击韧性。
将冲击韧性改成断面收缩率5. 冲击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将载荷改成冲击载荷五、简答题1.说明下列机械性能指标符合所表示的意思:σs、σ0.2、HRC、σ-1、σb、δ5、HBS。
σs: 屈服强度σ0.2:条件屈服强度HRC:洛氏硬度(压头为金刚石圆锥)σ-1: 疲劳极限σb: 抗拉强度σ5:l0=5d0时的伸长率(l0=5.65s01/2)HBS:布氏硬度(压头为钢球)第2章材料的结构一、选择题1. 每个体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B)个原子 A.1 B.2 C.3 D.42. 每个面心立方晶胞中包含有(C)个原子 A.1 B.2 C.3 D.43. 属于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C) A.α-Fe,铜B.α-Fe,钒 C.γ-Fe,铜 D.γ-Fe,钒4. 属于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B) A.α-Fe,铝B.α-Fe,铬 C.γ-Fe,铝 D.γ-Fe,铬5. 在晶体缺陷中,属于点缺陷的有(A) A. 间隙原子 B.位错 C.晶界 D.缩孔6. 在立方晶系中,指数相同的晶面和晶向(B)A.相互平行B.相互垂直C.相互重叠D.毫无关联7.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是(C)A.(100)B.(110)C.(111)D.(122)二、是非题1. 金属或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并与其他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
机械工程材料_习题集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_习题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5e71e02d276a201292e40.png)
作业01 力学性能 参考答案一、下列情况分别是因为哪一个力学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1. 紧固螺栓使用后发生塑性变形。
( 屈服强度 )2. 齿轮正常负荷条件下工作中发生断裂。
( 疲劳强度 )3. 汽车紧急刹车时,发动机曲轴发生断裂。
( 冲击韧度 )4. 不锈钢圆板冲压加工成圆柱杯的过程中发生裂纹。
( 塑性 )5. 齿轮工作在寿命期内发生严重磨损。
( 硬度 )二、下列现象与哪一个力学性能有关?1. 铜比低碳钢容易被锯割。
( 硬度 )2. 锯条易被折断,而铁丝不易折断。
( 塑性 )p151-4 甲、乙、丙、丁四种材料的硬度分别为45HRC 、90HRB 、800HV 、240HBS ,试比较这四种材料硬度的高低。
答:45HRC →HV :90HRB →HB : 183901307300HRB 1307300HB ≈-=-=所以,800HV >45HRC >240HBS >90HRB 作业02a 金属结构与结晶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 )1. 凡是由液体凝固成固体的过程都是结晶过程。
( × )2. 室温下,金属晶粒越细,则强度越高、塑性越低。
二、选择题( b )1. 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a. 越高b. 越低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b )2. 为细化晶粒,可采用:a. 快速浇注b. 加变质剂c. 以砂型代金属型( c )3. 晶体中的位错属于:a. 体缺陷b. 面缺陷c. 线缺陷d. 点缺陷三、填空题1. 晶体与非晶体结构上的最根本的区别是,晶体内原子排列是:(有规则、周期性的)。
2. γ-Fe的一个晶胞原子数=(4 )。
3. α-Fe、Al、Cu、Ni、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体心立方:(α-Fe、V );面心立方:(Al、Cu、Ni );密排六方:(Mg、Zn )4. 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点、线、面)三种缺陷,引起晶格(畸变)。
5. 结晶过程是靠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它们是:(形核)和(晶核长大)。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考题(含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7bbb257c1cfad6185fa763.png)
《机械工程材料》练习题一、填空题1.机械零件在工作条件下可能受到力学负荷、热负荷或环境介质的作用三种负荷的作用。
2.金属塑性的指标主要有(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两种。
3.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是指在载荷作用下其抵抗(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4.刚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5.强度度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6.常用测定硬度的方法有(布氏硬度测试法)、(洛氏硬度测试法)和维氏硬度测试法。
7.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四大类。
8.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性能包括铸造性、可锻性、可焊性、切削加工性和热处理工艺。
9.常见的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三种。
10.晶体缺陷按其几何特征可分为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
11.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晶体结构相同。
12.当合金溶液凝固后,由于组元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可形成固溶体、金属化合物和机械混合物三种形式。
13.铁从高温液态向室温冷却时发生的变化:。
1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混合在一起形成的机械混合物。
15. 碳溶解在(α-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称为铁素体。
16. 在Fe-Fe3C相图中,共晶点的含碳量为(4.3% ),共析点的含碳量为( 0.77% )。
17.低温莱氏体是(珠光体)和(共晶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18.金属结晶的过程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
19.晶核的形成包括自发形核和非自发形核两种形式。
20.晶核的长大包括枝晶长大和平面长大两种形式。
21.金属铸锭的宏观组织是由三个晶区组成,由外向内分别是表面细等轴晶区、柱状晶区和中心等轴晶区。
22..铸锭的缺陷包括缩孔、缩松、气孔、非金属夹杂物、成分偏析、。
23.焊缝的组织是单一柱状晶。
24.焊接接头是由焊缝和热影响区构成。
25.冷变形后金属在加热中,随温度的升高或加热时间的延长,其组织和性能一般经历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三个阶段的变化。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a4634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f.png)
机械工程课后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黑色金属?什么是有色金属?答:铁及铁合金称为黑色金属,即钢铁材料;黑色金属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的金属。
2、碳钢,合金钢是怎样分类的?答:按化学成分分类;碳钢是指含碳量在0.0218%--2。
11%之间,并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等杂质的铁碳合金。
3、铸铁材料是怎样分类的?应用是怎样选择?答:铸铁根据石墨的形态进行分类,铸铁中石墨的形态有片状、团絮状、球状、蠕虫状四种,对应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
4、陶瓷材料是怎样分类的?答:陶瓷材料分为传统陶瓷、特种陶瓷和金属陶瓷三种。
5、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金属结构?答:体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α-Fe,Cr,V.面心晶格立方,晶格常数a=b=c,γ-Fe,Ni,Al,Cu,Pb.密排六方晶格,Mg,Zn。
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破坏了原子的平衡状态,使晶格发生扭曲,从而引起性能变化,是金属的电阻率增加,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下降。
线缺陷(位错)、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很高,当含有一定量位错时,强度降低。
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位错密度增加,屈服强度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7、固溶体有哪些类型?什么是固溶强化?答:间隙固溶体、置换固溶体。
由于溶质元素原子的溶入,使晶格发生畸变,使之塑性变形抗力增大,因而较纯金属具有更高的强度、硬度,即固溶强化作用。
第二章1、在什么条件下,布氏硬度实验比洛氏硬度实验好?答:布氏硬度实验主要用于硬度较低的退火钢、正火钢、调试刚、铸铁、有色金属及轴承合金等的原料和半成品的测量,不适合测定薄件以及成品。
洛氏硬度实验可用于成品及薄件的实验。
2、σ0。
2的意义是什么?能在拉伸图上画出来吗?答:表示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可以将产生0。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含答案)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be46d4195f312b3169a5a0.png)
一、填空题1.为改善低碳钢的切削加工性应进行哪种热处理( D )A、等温退火B、完全退火C、球化退火 C、正火2、钢中加入除Co之外的其它合金元素一般均能使其C曲线右移,从而( B )A、增大VKB、增加淬透性C、减小其淬透性 C增大其淬硬性3、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C )A、晶粒的相对滑动B、晶格的扭折C、位错的滑移D、位错类型的改变4、高碳钢淬火后回火时,随回火温度升高其( A )A、强度硬度下降,塑性韧性提高B、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C、强度韧性提高,塑性韧性下降D、强度韧性下降,塑性硬度提高5、过共析钢的正常淬火加热温度应该选择在( A )A、Acl+30—50CB、Ac3+30—50CC、Accm+30—50CD、T再+30—50C6、常见的齿轮材料20CrMnTi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D )A、调质B、淬火+低温回火C、渗碳D、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7、常见的调质钢大都属于( B )A、低碳低合金钢B、中碳低合金钢C、高碳低合金钢D、低碳中合金钢8、某一中载齿轮决定用45钢制造,其最终热处理采用下列哪种方案为宜( C )A、淬火+低温回火B、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C、调质后表面淬火D、正火9、某工件采用单相黄铜制造,其强化工艺应该是( C )A、时效强化B、固溶强化C、形变强化D、热处理强化10、在Fe-Fe3C合金中,其平衡组织中含有二次渗碳量最多的合金的含碳量为( D )A、0.0008%B、0.021%C、0.77%D、2.11%11、在Fe-Fe3C合金的退火组织中,含珠光体量最多的合金的碳含量为( B )A、0.02%B、0.77%C、2.11%D、4.3%12、下列钢经完全退火后,哪种钢可能会析出网状渗碳体( D )A、Q235B、45C、60Si2MnD、T1213、下列材料中不宜淬火的是( D )A、GCr15B、W18Cr4VC、40CrD、YT1514、下列二元合金的恒温转变中,哪个是共析转变( C )A、L+α→βB、L→α+βC、γ→α+βD、α+β→γ15、下列合金钢中,耐蚀性最好的是( D )A、20CrMnTiB、40CrB、W18Cr4V D、1Cr18Ni9Ti16、下列合金中,哪种合金被称为巴氏合金( B )A、铝基轴承合金B、铅基轴承合金C、铜基轴承合金D、锌基轴承合金17、对球墨铸铁进行高温正火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下列哪种组织( C )A、F+GB、F+P+GC、P+GD、Ld+G18、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 D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等温退火19、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淬硬深度,主要决定于因素( D )A、淬透性B、冷却速度C、感应电流的大小D、感应电流的频率20、下列材料中耐热性最好的是( C )A、GCr15B、W18Cr4VC、1Cr18Ni9TiD、9SiCr21、过共析钢的退火组织是( C )A、F+Fe3CIIIB、F+PC、P+Fe3CIID、P+Fe3CIII22、下列钢经淬火后硬度最低的是( A )A、Q235B、40CrC、GCr15D、45钢23、对奥氏体不锈钢进行固溶处理的目的是( D )A强化基体 B、提高其韧性C、消除应力D、消除碳化物24、滚动轴承钢GCr15的最终热处理应该是( A )A、淬火+低温回火B、渗碳+淬火+低温回火C、淬火+中温回火D、氮化+淬火+低温回火25、对工件进行分级淬火的目的是( C )A、得到下贝氏体B、减少残余奥氏体量C、减少工件变形D、缩短生产周期26、钢获得下列哪种组织时有最佳的综合机械性能( D )A、M+KB、P+FC、B下D、M+P27、某中等载荷齿轮拟选用45钢制造,其可能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B )A、淬火+低温回火B、调质+表面淬火C、渗碳+淬火+低温回火D、淬火+中温回火28、为了提高45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应进行( B )A、正火B、调质C、退火D、淬火+中温回火29等温退火相对于一般退火工艺而言,更能( A )A、减少工件变形B、消除应力C、细化晶粒D、缩短退火周期30、高速钢淬火后进行多次回火的主要目的是( B )A、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入基体B、消除残余奥氏体,使碳化物先分析出C、使马氏体分解,提高其韧性D、消除应力,减少工件变形31、金属产生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是( D )A、形成了高密度位错B、晶格发生畸变C、晶格类型发生改变D、析出亚稳定第二相粒子32、钢中的二次渗碳体是指从( B )中析出的渗碳体A、从钢液中析出的B、从奥氏体中析出的C、从铁素中析出的D、从马氏体中析出的33、碳钢的下列各组织中,哪个是复相组织( A )A、珠光体B、铁素体C、渗碳体D、马氏体34、能够无限互溶的两组元素所构成的二元合金相图必定是( A )A、匀晶相图B、共晶相图C、包晶相图D、共析相图35、钢件出现下述哪种缺陷时,难以用热处理来消除( B )A、晶内偏析B、纤维组织C、晶粒粗大D、网状渗碳体36、钢的下列组织中热稳定性最差的是( C )A、珠光体B、马氏体C、回火屈氏体D、回火索氏体37、对片状马氏体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A、是位错马氏体B、是孪晶马氏体C、是过饱和的a固溶体D、具有高的强度38、下列各材料中淬火时最容易产生淬火裂纹的材料是( C )A、45钢B、20CrMnTiC、16MnD、W18Cr14V39、下列诸因素中,哪个是造成45钢淬火硬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A )A、加强温度低于Ac3B、加热温度高于AC3C、保温时间过长D、冷却速度大于VK40、亚共晶白口铸铁的退火组织中,不可能有下列中的哪种组织( C )A、二次渗碳体B、共析渗碳体C、一次渗碳体D、共晶渗碳体41、过共析钢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能会造成网状渗碳体析出( A )A、完全退火B、再结晶退火C、正火D、去应力退火42、下列指标中,哪个是只决定了钢的成份的性能( D )A、淬透性B、淬硬性C、淬透层深度D、临界冷却速度VK43、分级淬火的目的是为了( D )A、得到B下B、增加马氏体的量C、减少残余奥氏体D、减少工件变形开裂44、过共析钢因过热而析出网状渗碳体组织时,可用下列哪种工艺消除( C )A、完全退火B、等温退火C、球化退火D、正火45、下列诸材料中淬透性最好的是( A )A、20CrMnTiB、40CrC、GCr15D、Q23546.下列诸材料中热硬性最好的是( C )A.T12B.9SiCrC.W18Cr4VD.YG347.为降低低碳冷轧钢板的硬度,宜采用下列哪种工艺( C )A.完全退火B.球化退火C.再结晶退火D.等温退火48.下列诸材料被称为低变形钢适合作冷作模具的是( B )A.9SiCrB. CrWMnC.Cr12MoVD.5CrMnMo49.高速钢经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应该是( C )A.M+KB.M+A+KC.M回+A+KD.S回+A+K50.白口铸铁件不具有下列哪个性能( A )A.高强度B.高硬度C.高耐磨性D.高脆性51.对球墨铸铁件进行下列哪种热处理可得到铁素体基球铁( C )A.低温正火B.高温正火C.高温退火D.等温退火52.下列诸铝合金中,不能进行时效强化的是( A )A.LF21B.LY11C.LC6D.LD1053.下列各工程塑料中,进行注射成型比较困难的是( D )A.聚氯乙烯B.ABS塑料C.聚四氟乙烯D.氨基塑料54.40Cr钢的碳含量范围是( C )A.约40%B.约4%C.约0.4%D.约0.04%55.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A.其晶粒形状会改变B.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C.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D.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56.对纯金属而言,下列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A,不会在恒温下结晶 B.不会发生相变C.都能进行形变强化 D.都能进行时效强化57.对过共析钢不能进行下列哪种退火处理( A )A.完全退火B.再结晶退火C.等温退火D.去应力退火58.普通灰口铸铁组织中,不应有下列哪种渗碳体出现?( C )A.一次渗碳体B.二次渗碳体C.三次渗碳体D.一次渗碳体和二次渗碳体59.对亚共析钢进行完全退火,其退火温度应为( D )A.低于Ac1温度B.高于Ac1温度而低于Ac3温度C.等于Ac3温度D.Ac3+30至50度60.T8钢奥氏体化后进行油淬,其组织为( C )A.MB.M+A残C.M+B下+A残D.M+T+A残61.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决定于其( A )A.碳含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D.过冷度62.热锻模的最终热处理工艺应该是( C )A.淬火+低温回火B.淬火+中温回火C.调质D.调质后表面淬火63.下列合金中,铬元素含量最少的是( A )A.GCr15B.CrL12C.1Cr13D.1Cr18Ni9Ti 64.下列合金中,含碳量最少的钢是( D )A.GCr15B..Cr12MoVC.1Cr13D.1Cr18Ni9Ti65.下列铝合金中,被称为硅铝明的是( A )A.ZL102B.ZL202C.ZL301D.ZL40266.钢的淬透性主要决定于其( C )A.碳含量B.合金元素含量C.冷却速度D.过冷度四.填空题1.在Fe-Fe3C合金中,含有二次渗碳体最多的合金是含碳为2.11 %的钢,其二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为 22.64 %.2.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发生的三个过程依次为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材料习题答案第二章作业2-1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Fe、-Fe、Al、Cu、Ni、Cr、V、Mg、Zn各属何种结构?答:常见晶体结构有3种:⑴体心立方:-Fe、Cr、V⑵面心立方:-Fe、Al、Cu、Ni⑶密排六方:Mg、Zn2---7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
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
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
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
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公式。
晶界越多,越难滑移。
(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
(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7~15天,然后再精加工。
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TR(W) =(0.4~0.5)×(3410+273)-273 =(1200~1568)(℃)>1000℃TR(Sn) =(0.4~0.5)×(232+273)-273 =(-71~-20)(℃) <25℃所以W在1000℃时为冷加工,Sn在室温下为热加工4-9 用下列三种方法制造齿轮,哪一种比较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答:齿轮的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总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加工便当;性价比最佳。
对齿轮而言,要看是干什么用的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频率不高,强度也没什么要求的,方法1、2都可以,用方法3反倒是画蛇添足了。
对于精密传动齿轮和高速运转齿轮及对强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齿轮,方法3就是合理的。
经过锻造的齿坯,金属内部晶粒更加细化,内应力均匀,材料的杂质更少,相对材料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锻造的毛坯加工的齿轮精度稳定,强度更好。
4-10 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答:由于冷拔钢丝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作用产生了加工硬化使钢丝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那么再吊重物时才有足够的强度,当将钢丝绳和工件放置在1000℃炉内进行加热和保温后,等于对钢丝绳进行了回复和再结晶处理,所以使钢丝绳的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再吊重物时发生断裂。
4-11 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
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
第五章作业5-3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异同?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
二次渗碳体:从A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
三次渗碳体:从F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析渗碳体组织形状不同,对基体的影响不同。
共同点同属于一个相,晶体结构相同,化学成分相同。
5-6 现有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四块平衡状态的铁碳合金,它们的碳含量分别为Wc=0.2%,Wc=0.4%,Wc=1.2,Wc=3.5%的合金。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可有哪些方法区别它们?答:测量四块合金的硬度,其硬度随含碳量增加而升高。
观察四块合金的金相,0.2%和0.4%的合金均为亚共析钢,其组织为珠光体+铁素体,珠光体的量随含碳量增加而增加;1.2%的合金为过共析钢,其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3.5%的合金为亚共晶白口铁,其组织为珠光体+二次渗碳体+低温莱氏体。
观察四块合金与砂轮磨出的火花,随着含碳量的增加,流线数量和爆花数量都急剧增多,碳含量超过0.8%以后,增多的趋势逐渐缓和。
5-7 根据铁碳相图解释下列现象:1)含碳量1.0%的钢比含碳量0.5%的钢硬度高;2)在室温平衡状态下,含碳量为0.8%的钢比含碳量为1.2%的钢强度高;3)室温下莱氏体比珠光体塑性差;答:1) 含碳量1.0%的钢比含碳量0.5%的钢硬度高;钢由较软的铁素体和较硬的渗碳体组成,随着含碳量的提高,钢中渗碳体的量提高,因此硬度提高。
2) 在室温平衡状态下,含碳量为0.8%的钢比含碳量为1.2%的钢强度高;钢的强度是典型的对组织敏感的性能指标,细密相间的两相组织珠光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因此提高珠光体的比例可改善钢的强度,而连续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上的二次渗碳体将降低钢的强度。
0.8%的钢中珠光体的比例高于1.2%的钢,同时1.2%的钢含有更多的二次渗碳体,故0.8%的钢比1.2%的钢强度高。
3)室温下莱氏体比珠光体塑性差;室温下莱氏体Fe3C+P,即珠光体分布渗碳体相的基底上,而渗碳体基底的脆性极大,莱氏体表现为脆性的,几乎不能塑性变形。
第六章作业6-1解释下列名词:1)奥氏体的起始晶粒度、实际晶粒度、本质晶粒度;答:(1)起始晶粒度:是指在临界温度以上,奥氏体形成刚刚完成,其晶粒边界刚刚接触时的晶粒大小。
(2)实际晶粒度:是指在某一具体的热处理加热条件下所得到的晶粒尺寸。
(3)本质晶粒度:根据标准试验方法,在930±10℃保温足够时间(3-8小时)后测定的钢中晶粒的大小。
2)珠光体、索氏体、屈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答: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
索氏体: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形成层片较细的珠光体。
屈氏体: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形成片层极细的珠光体。
贝氏体:过饱和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混合物。
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3)过冷奥氏体、奥氏体、残余奥氏体;答:奥氏体: 碳在Fe -γ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过冷奥氏体: 处于临界点以下的不稳定的将要发生分解的奥氏体称为过冷奥氏体。
残余奥氏体:M 转变结束后剩余的奥氏体。
4)淬火、回火、退火、正火、冷处理、时效处理(尺寸稳定处理);答:退火:将工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或在临界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以十分缓慢的冷却速度(炉冷、坑冷、灰冷)进行冷却的一种操作。
正火:将工件加热到A c3或A ccm 以上30~80℃,保温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淬火:将钢件加热到Ac 3或Ac 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一般为油冷或水冷),从而得马氏体的一种操作。
回火:将淬火钢重新加热到A 1点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到室温的一种操作。
冷处理:把冷到室温的淬火钢继续放到深冷剂中冷却,以减少残余奥氏体的操作。
时效处理:为使二次淬火层的组织稳定,在110~150℃经过6~36小时的人工时效处理,以使组织稳定。
5)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 k ),淬透性,淬硬性;答:淬火临界冷却速度(V k):淬火时获得全部马氏体组织的最小冷却速度。
淬透性:钢在淬火后获得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
淬硬性:钢在淬火后获得马氏体的最高硬度。
6)再结晶、重结晶;答:再结晶:金属材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
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粒。
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称为“再结晶”。
重结晶: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晶体重新形核、长大,发生晶体结构的改变,称为重结晶。
7)调质处理、变质处理。
答:调质处理:淬火后的高温回火。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
6-2 如下图所示,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示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各自得到的组织。
答:a 水中淬火M+Fe3Cb 分级淬火M+Fe3Cc 油中淬火M+T+Fe3Cd 等温淬火B下+Fe3Ce 正火S+Fe3Cf 完全退火P+Fe3Cg 等温退火P+Fe3C6-4 将同一棒料上切割下来的4快45钢试样,同时加热到850℃,然后分别在水、油、炉、空气中冷却,说明:各是何种热处理工艺?各获得什么组织?排列一下硬度的大小顺序。
答:(1) 水冷:淬火M(2) 油冷:淬火M+T(3) 炉冷:退火P+F(4) 空冷:正火S+F硬度顺序:(1)>(2) >(4) >(3)6-5 残留奥氏体对钢淬火后的性能有何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残留奥氏体的数量?答: 残留奥氏体不仅降低了淬火钢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在工件的长期使用过程中,残留奥氏体还会发生转变,使工件形状尺寸变化,降低工件尺寸精度。
用“冷处理”可以减少残留奥氏体的数量。
6-7 甲,乙两厂生产同一批零件,材料均选45钢,硬度要求为220~2250HBW。
甲厂采用正火,乙厂采用调质,都达到硬度要求。
试分析甲,乙两厂产品的组织和性能的差别。
答:甲厂采用正火:获得细珠光体,正火消除中碳钢经热加工后产生的组织缺陷,塑性基本不降低。
乙厂采用调质:获得回火索氏体,强度、硬度、耐磨性降低。
大幅度提高了塑性、韧性,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钢。
6-9 仓库中有45钢、38CrMoAlA钢和20CrMnTi钢,它们都可以用来制造齿轮,为了满足齿轮的使用要求,问各应进行何种热处理?并比较它们经热处理后在组织和性能上的不同。
答: (1) 45钢:先调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组织:表层M回,心部S回(2) 38CrMoAlA:先调质,后氮化组织:表层氮化组织,心部S回(3) 20Cr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组织:M回+少量AR ,心部F+P6-10 某一用45钢制造的零件,其加工路线如下:备料→锻造→正火→粗机械加工→调质→精机械加工→高频感应加热淬火+低温回火→磨削,请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及热处理后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