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合集下载

精品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套课件

精品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全套课件

课堂作业
1.下列红体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A.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qī)上。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tāo)的清响。 C.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cháo)里。 2.下边句子中的“/”表示朗读的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B.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字词乐园 绣 潇绽朦胧晖徜 徉 桦涂茸穗寂霞 抹
词语:白桦 毛茸茸 潇洒 花穗 朦胧 寂静 朝霞
字词乐园
“绣”左窄右宽,第九笔是横折折折钩。 “潇”左窄右宽,注意第十笔之后的笔画是:竖 点 点 撇 竖。
“穗”左窄右宽,两部分部分组成“禾+惠”。 “霞”上窄下宽 ,上面是“雨字头”,不是“雨”,下面注 意书写笔顺:横折 横 竖 横 横 横折 横 横撇 捺。
作者介绍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 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 长乐人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 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 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 “一片冰心在玉壶”。1919年8 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 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 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字词乐园
读出韵味
环节一:朗读《繁星》(一五九)
1.发现韵脚:发现“了”“里”,了解 同字成韵。 2.读出节奏:指导分句朗读,读出分句 间的强弱对比,感受现代诗高低起伏 的节奏。
读出韵味
环节二:朗读《繁星》(七一)
1.发现特点:发现无韵诗,句式相同, 节奏相仿的特点。 2.读出节奏:指导朗读“母亲的膝-上-”读出节奏,引发思考。
板书设计
繁星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风雨: 狂风暴雨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PPT课件

统编(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全单元PPT课件

新知讲解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 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 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 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 这句话,倍感亲切。“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 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 的精神支柱。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这一自然段的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 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 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 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 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初读感知
讨论:文中的“男子汉”是一个才几岁的小孩子,但 作者为何称他为“男子汉”呢?
他身上已初步表现出了男子汉的 气概: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 强勇敢、直面现实、挑战自我、 天真幼稚、可爱沉着等性格特征。
初读感知
(1)他对食物有足够的兴趣
爱吃
(2)他有独立的要求,要求独立做事;
要求独立
(3)他沉着面对生活挑战。
凡事很沉着
初读感知
(一)开头部分:交代写作对象,写孩子的出生、留在外婆家的原因及其与 “我”的关系。 (二)他对食物的兴趣 1、量很多,范围很广,极有滋味,“叫人看了不由得也会嘴馋起来”,从 侧面写出他吃饭极有滋味。 2、补写吃青菜一事,风趣幽默。 3、“他可以耐心地等上三刻钟,为了吃一客小笼包子。” “三刻钟”说明了什么? (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难安静下来的,但“他”却很有“耐心”,可见其兴 趣之浓厚。) 4、他为了去少林寺,愿意在吃上做出一些牺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已经 不简单了),但毕竟还是吃的诱惑力来得大。 5、这一段写出了一个孩子、一个男孩子的特点。 所有的细节描写都体现了小男孩率真的性格特点。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收藏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收藏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收藏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材,详细内容包括:1. 单元一:自然之美第1课:《春》第2课:《春天的雨》第3课:《江南春》第4课:《晚上的海》2. 单元二:成长的故事第5课:《小英雄雨来》第6课:《一只想飞的猫》第7课:《母鸡》第8课:《古诗两首:宿新市徐公店、望庐山瀑布》3. 单元三:奇妙的世界第9课:《自然界的时钟》第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11课:《蝙蝠和雷达》第12课:《恐龙》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激发对生活、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修辞手法的运用、阅读理解。

2. 教学重点:生字词、成语、句子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春》时,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引出课文内容。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4. 随堂练习:布置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难点,包括课文、生字词、成语、句子及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要求抄写生字词,并解释其意思。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结合课文,写一篇日记或短文。

2. 答案:生字词抄写及解释正确。

课文问题回答准确。

日记或短文内容充实,表达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水平。

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提高写作水平。

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设置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单元主题进行模块化设置。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五单元全套课件(含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五单元全套课件(含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 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 下来,直射到水面上。
“走”是人或动物的 动作,这里借用形容 太阳,是拟人的修辞 手法。
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
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
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
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
的金边。
使用“透”“镶”“染”等 动词,形象地描绘出黑云毕 竟遮不住红日的奇特景观, 也赞美了太阳奋力冲出黑云 重围的勇不可挡的上升力量。
讨论交流: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晴朗天气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作者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描绘 了晴朗天气海上日出的景象。
这是课后选做题哦!
○选做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日出,结合自己的体会,说
说课文描写日出的精彩之处。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 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 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 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 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的水蒸气,太阳 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呈现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所 以人们只能看见红色。“没有亮光”是因为太阳刚升起时 透过海面上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光线被反射、吸收, 能量消耗很多,光线透不过来。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
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这句话具体地、形象地描述了海 上日出的情景。作者先将太阳在海上升 起的情形比作“负着重荷”,又用“一 步一步”“慢慢地”等词语描写海上日 出的动态,生动地写出了太阳上升的缓 慢和吃力,也写出了“我”观看海上日 出时的感觉。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17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奇观《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2.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3. 第三单元:诗歌《古诗三首》《夜莺的歌声》《囊萤夜读》4. 第四单元:故事与寓言《宝黛初会》《文言文二则》《守株待兔》5. 第五单元:名著之旅《草船借箭》《景阳冈》《摔跤》6.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古诗十九首》《触摸春天》《母鸡》7. 第七单元:科普知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黄河是怎样变化的》8. 第八单元:走近鲁迅《文言文二则》《月光曲》《少年闰土》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成语和俗语,提高词汇量。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诗歌的鉴赏与朗读。

2.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主题,学会运用关键词句理解文章,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长城》一课时,可以展示长城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长城的了解和印象。

2.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讲解关键词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长城》一课后,设计关于长城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练习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列出重点词语、成语、俗语。

2. 梳理文章结构,展示文章主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

结合课文,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答案:答案要求:语言通顺,表达清晰,符合题目要求。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4四年级下册(全册)电子课本课件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4四年级下册(全册)电子课本课件

指顽皮、淘气,“亡”
这里读 wú。
xú lí shū zá chú bō
徐篱疏杂锄剥
宿徐篱疏杂稀蜻 蜓茅檐翁锄赖剥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 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jiá
◇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语文园地………………………13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42
◎ 综合性学习:
第二单元……………………………15
轻叩诗歌大门………………44
5 琥珀……………………………16 ◎ 语文园地………………………45
6 飞向蓝天的恐龙………………19
7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3 第四单元……………………………47
慰藉瞥
慰藉锐滩帐 烁蝙蝠霸鹰
◎ 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
◎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找 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 读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 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
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扫 荡”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 比在露天真实感受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18 小英雄雨来……………………76 26 巨人的花园…………………121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85 27* 海的女儿……………………124
20* 芦花鞋…………………………89 ◎ 习作:故事新编……………128
◎ 口语交际:
◎ 语文园地……………………129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期末复习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期末复习课件

10.课内古诗积累。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 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1.《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亡赖”,抒发了辛弃疾
对农村朴素平静生活的
热爱与之向情往。
12.《乡下人家》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
普通的场面,描写了乡村生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乡
5.词语新含义
桌面 窗口 潜水 克隆 云技术 多媒体 互联网
文件夹
6.近义词辨析 推测
猜测
(1)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 推测)发生在几万 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2)不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总是去( 猜测),就
像盲人摸象,解决不了问题。
7.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科学家们提出,鸟类( 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
阶段。

14.要解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下面介绍提纲排
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科学家对恐龙“飞行”问题的两种推测。
②第一种恐龙后代繁衍变化、形态各异的情况。
③一些猎食性恐龙体态、体表等方面的变化。
④第一种恐龙的大小、形态、行走方式。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打印】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打印】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诵读(古诗两首:《绝句》、《江雪》;现代诗两首:《春天的声音》、《夜色》)2. 第二单元:自然奇观(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沙漠中的绿洲》、《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3. 第三单元:童话故事(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4. 第四单元:人物描写(课文:《普罗米修斯》、《尊严》、《武松打虎》)5. 第五单元:古典文学(课文:《古诗三首》、《文言文二则》、《青铜器》)6. 第六单元:人间真情(课文:《触摸春天》、《母鸡》、《搭石》)7. 第七单元:科幻文学(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呼风唤雨的世纪》、《太空生活趣事多》)8. 第八单元:艺术欣赏(课文:《音乐家贝多芬》、《徐悲鸿励志学画》、《京剧趣谈》)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句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朗读与赏析,文言文的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写作技巧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语、句子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语、句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教学难点和重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内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词语、句子和知识点。

3. 结构:清晰、简洁,体现教学思路。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课件精品PPT小学优秀完整课件

部编版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全套教学课件【PPT完整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入一导入二导入一u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唐代诗人白居易这样评论诗:诗。

导入二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女作家、诗人、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

其诗歌作品大多短小精悍,以歌颂母爱、童年和自然为主。

主要作品: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

者简介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词,思考:这三首短诗分别描绘了哪些事物?《繁星》(七一)《繁星》(一三一)《繁星》(一五九)园中、叶下、膝上星、花、波涛鸟巢、母亲的怀抱繁星 漫灭 藤萝膝上 波涛 躲避繁星 漫灭 藤萝膝上 波涛 躲避词学习我会读倦鸟归巢漫涛我会写繁漫灭藤萝膝涛躲重难点字书写指导繁 fán结构:上下部首:糸书写指导:“ ”下不出头,“攵”撇收捺伸。

结构:左右部首:身书写指导:左部第七笔撇不穿过横折钩;“朵”的横稍长。

词语解释漫灭:藤萝:思潮:清响:磨灭,模糊不清。

指紫藤,一种藤本植物,花多为紫色。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清脆的响声。

再读课文反复朗读这三首短诗,思考下面的问题:u从每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繁星》(七一)课文精讲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幼时与母亲在一起的旧事。

强调印象十分深刻。

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对母亲的深情。

u这首短诗是如何表现母爱的?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排比母亲的膝上。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母亲的形象,而是列举了生活中的几个场景,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之情。

对诗人来说,这些情景是值得回味一生的。

u“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让你联想到了什么?我牵着母亲的手,同她一起在月下散步;坐在藤萝的叶下,和她一起乘凉;趴在母亲的膝头,听她讲故事……u从这首短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母亲的怀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下载打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可打印】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春》、《燕子》、《荷花》、《古诗两首》了解不同季节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第二单元:热爱生命《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3. 第三单元:美丽的异域风情《牧场之国》、《金字塔》、《长城》、《古诗两首》感受世界各地的美丽风光,拓宽视野。

4. 第四单元:故事里的科学《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千年梦圆在今朝》了解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5.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启示《尊严》、《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从生活实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6. 第六单元:走进诗歌的世界《古诗三首》、《夜莺的歌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白公鹅》领略诗歌的魅力,培养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丰富词汇量,提升写作水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命、科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提高写作水平;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炼中心思想。

2. 教学重点: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升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重点、难点。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全套精品课件
用上面段落中红色的词“说……吧……可是……”写一段话。
说小猫温柔吧,它的确有时候很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 腿,可是,它有时候又那么勇猛,别说老鼠和小虫,就是 见到蛇也敢斗一斗。
新知讲解
①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 方,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②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朗 读中用语气表示出来。
新知讲解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 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 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
的确 成天 无忧无虑 多么 屏息凝视 非……不可
新知讲解
比较句子
任凭谁呼唤,它也 不肯回来。
任凭谁怎么呼唤, 它也不肯回来。
新知讲解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 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 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 它也不肯回来。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语文园地二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第 9.短诗三首 三 繁星(七一) 单 繁星(一三一) 元 繁星(一五九)
10.绿 11.白桦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语文园地三
第 13.猫 四 单 14.母鸡 元 15.白鹅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园地四

字词乐园
细声细气:形容声音柔软轻细。 警戒:防敌袭击和侦察的警卫措施。是战斗保障 的内容之一。 田坝:堤岸旁边的田地。 可恶:指令人厌恶恼恨及憎恶。 预备:预先准备。
初读感知
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 生了什么变化?
(1)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让 人讨厌的。 (2)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负 责、慈爱、勇敢、辛苦的。 (3)老舍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完整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本册教材中的生字、词语、成语,并能正确运用;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独立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创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鉴赏、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成语的理解与运用;2. 教学重点:诗词的背诵与默写、阅读理解的技巧、作文的基本框架与构思。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字典、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结构,解读难点;3. 示范:以例题讲解,展示解题思路与方法;4. 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6. 互动:组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突出教学重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课文结构、关键词汇和重要信息,方便学生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成语造句;(2)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3)阅读一篇课外文章,完成相应的阅读理解题。

2. 答案:(1)示例:他勤奋好学,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略;(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的把握;2. 教学过程的讲解与示范;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难点的把握(1)古诗词的鉴赏:在教学古诗词时,要重点关注诗词的韵律、意境、背景等方面,通过解读关键词汇、分析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涵。

(2)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要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逻辑结构、说明方法、语言特点等,学会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事物的特征和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生字
yún jiá
耘 耘田 耕耘
蛱 蛱蝶
qīnɡ
蜻 蜻蜓
tínɡ
蜓 蜻蜓
dié
蝶 蝴蝶 蝶泳
dānɡ 当然 当
dànɡ 当真
jiě 解开 解
xiè 解数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致;
“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 的是——一年四季,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 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 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古诗三首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致 能,号石湖居士, 南宋诗人。他的诗 作大部分反映农村 生活,《四时田园 杂兴》共有60首, 本文选用了其中的 两首。
田园诗
• 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 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木人、渔父等人的劳
动为题材。 • 风格清新淳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一年四季
理解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 有感而发的兴致
农村
四时田园杂兴指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 而产生的感想。
理解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诗句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梅子、杏子、麦花、菜花。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 颜色、形状、情态。
梅子金黄杏子肥,
自读全诗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全诗的意思。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 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 幅春意盎然的图画。前两行写 春天景色的特征,后两行写儿 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 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 美丽的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 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树上 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 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 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抓住哪些景? 儿童 黄蝶 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轻声读全诗,想想诗人 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 是从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生机勃勃的春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 成阴”点出儿童捕蝶的背景。这儿有 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 飘落,嫩叶还未成阴。篱笆和小路, 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 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 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 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 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 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 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 肖,跃然纸上。
(1)为什么黄蝶飞入菜花中就 无处可寻了呢?
(2)读了这首诗,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 优质课件
1.古诗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作者资料: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 诚斋野客,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 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为官清廉 ,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 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 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 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 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追到没有? 处:地方。寻:寻找。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油 菜 花
黄蝶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路
篱笆
飞入菜花无处寻。
诗意:
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 树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茂密。 一个孩子奔跑追赶一只黄蝴蝶, 蝴蝶飞入金黄色的油菜花中找不到了。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肥”和“稀”字用得好 吗?好在哪里?。
“肥”字突出了杏子果实硕大、 饱满,“稀”字写出了初夏油菜 花花落结籽。这样的“肥”和 “稀”,皆因植物的丰收,在静 态的对比中,让我们仿佛看到初 夏丰收在望的景象。
以动衬静
日长篱落无人过,
人忙
有景有物 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天昼长夜短,篱落前 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 碌,只有蜻蜓和蛱蝶在篱笆 下穿插飞舞。
篱笆。
小路。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叶茂 树头花落未成阴。 盛浓密。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奔跑着。
篱落疏疏一径深。
小路
篱笆
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疏疏一径深, (远望) 树头花落未成阴。 (近观)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 径:小路。(深:深远。) 树头:树枝头。(未:没有。 阴: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越长越大 了,麦花一片雪白,金灿灿的油菜花已经落 去,显得稀稀疏疏。
这两句从正面写出了南方农村景物的特 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有花有果 有色有形
梅子金黃杏子肥,
景美
麦花雪白菜花稀。
初夏时节,梅子已经变成金黄 色,杏子的果实硕大而饱满。麦田 里,麦子抽出一片雪白的麦花,与 稀疏的菜花相映成趣。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诗题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 里过夜
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 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自学理解: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宿/新市/徐公店
我会读 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wèi
未来 未知 未可
zhuī 追问 追赶 追求
diàn 商店 酒店 店长
xú 徐徐 姓徐 徐步
cài 白菜 菜花 菜园
sù 宿舍 归宿 宿愿
宿新市徐公店
解题:宿:过夜 。 新市:地名,在湖南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