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表面特征、自然资源、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学科。

在八年级的地理学习中,第二章是关于地球的构造和地球的运动。

本文将对八年级地理第二章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一个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球体。

地壳是最外层的固体物质,包括陆地和海洋。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岩石层,厚度约2900公里。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主要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二、地球的运动1. 自转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个自转周期为24小时。

自转导致了地球的昼夜变化,即一半地球处于日照区,另一半处于黑暗区。

2.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公转周期为365.25天。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了四季的变化,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出现昼长夜短、昼夜等长和昼短夜长的情况。

3. 倾斜度和季节变化地球的轴倾斜度使得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日照面积不同,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倾斜度较大的地区夏季阳光较强,冬季阳光较弱;而倾斜度较小的地区季节变化较为温和。

4. 地球的地磁场地球拥有一个大规模的地磁场,它是由地核产生的。

地磁场起到保护地球免受太阳风暴和宇宙射线的伤害,同时也是指南针指向北方的原因。

三、地壳板块运动地壳被分为几块不规则的板块,它们位于地幔之上,并随着地球的内部运动而移动。

板块之间的运动分为三种:构造边界、转换边界和抬升边界。

1. 构造边界构造边界是两块板块相互接触的地球表面区域。

构造边界主要有三种类型:板块汇聚边界、板块拉开边界和板块滑移边界。

- 板块汇聚边界:两个板块相撞,形成地壳的折叠和山脉。

- 板块拉开边界:两个板块相离,形成地壳的断裂和海底火山。

- 板块滑移边界: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地壳的断层和地震。

2. 转换边界转换边界是两个构造边界交错形成的边界。

转换边界上的岩石形变和断裂较为复杂,容易引发地震。

3. 抬升边界抬升边界是两个板块互相挤压形成的边界。

抬升边界会导致地壳的隆起和山脉的形成。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教案第一章:地球的内部结构1.1 地壳的概念:介绍地壳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2 地幔的概念:介绍地幔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3 地核的概念:介绍地核的定义、组成和特点1.4 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介绍地球内部结构的探究方法,如地震波的传播等第二章:地壳的运动2.1 板块构造学说:介绍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板块2.2 地壳运动的形式:介绍地壳运动的类型,如断裂、挤压、俯冲等2.3 地壳运动的原因:介绍地壳运动的原因,如地球内部的热力学作用等2.4 地壳运动的影响:介绍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和构造的影响,如山脉的形成等第三章:地壳的变化3.1 地壳的隆升与下沉:介绍地壳隆升和下沉的原因及对地形的影响3.2 地壳的褶皱与断层:介绍地壳褶皱和断层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对地表的影响3.3 地壳的火山与地震:介绍火山和地震的成因、特点及对人类的影响3.4 地壳的岩浆活动:介绍岩浆的来源、类型及岩浆活动对地壳的影响第四章:地壳的侵蚀与沉积4.1 侵蚀作用:介绍侵蚀作用的类型、过程及对地形的影响4.2 沉积作用:介绍沉积作用的类型、过程及对地层的形成的影响4.3 沉积岩的形成:介绍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特点及分类4.4 地质时期与地层划分:介绍地质时期的划分方法、地层的特征及地层划分的依据第五章:地壳运动与人类活动5.1 地壳运动与地质灾害:介绍地壳运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等5.2 地壳运动与工程建设:介绍地壳运动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应对措施5.3 地壳运动与资源开发:介绍地壳运动对资源分布的影响及资源开发利用5.4 地壳运动与环境保护:介绍地壳运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应对策略第六章:地球的板块构造6.1 板块的定义与特性:介绍板块的概念、类型及其运动特点6.2 板块边界:介绍板块边界的类型,如生长边界、消亡边界等6.3 板块构造与地理现象:探讨板块构造学说如何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地震等6.4 板块构造与演化:介绍板块构造学说在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第七章:地壳运动的力量7.1 地球内部的动力学:探讨地球内部的动力学原理,如地球自转、地球内部的热对流等7.2 地壳运动的力学:介绍地壳运动的力学原理,如地球板块的受力分析7.3 地壳运动的驱动机制:探讨地壳运动的驱动机制,如地幔对流、地球物理过程等7.4 地壳运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地壳运动的各种因素,如地球的旋转、地形等第八章:地壳运动的测量与监测8.1 地壳运动测量方法:介绍地壳运动测量方法,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地面测距等8.2 地壳运动监测技术:介绍地壳运动监测技术,如地震监测、地壳变形监测等8.3 地壳运动数据的应用:探讨地壳运动数据在地质研究、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应用8.4 地壳运动与地球科学研究:介绍地壳运动在地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第九章:地壳运动与地貌形成9.1 地壳运动与山脉形成:探讨地壳运动如何影响山脉的形成,如挤压、拉伸等过程9.2 地壳运动与海岸线变化:介绍地壳运动如何影响海岸线的变化,如海平面上升、地壳下沉等9.3 地壳运动与高原、盆地形成:探讨地壳运动如何影响高原、盆地的形成,如地壳隆升、下沉等9.4 地壳运动与地震烈度区:分析地壳运动如何影响地震烈度区,如断层活动、地质构造等第十章:地壳运动的教育与普及10.1 地壳运动的教育意义:探讨地壳运动教育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10.2 地壳运动的教育资源:介绍地壳运动教育资源,如科普书籍、网络资源等10.3 地壳运动的教育活动:介绍地壳运动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如实地考察、实验教学等10.4 地壳运动教育的挑战与展望:分析地壳运动教育面临的挑战,如资源不足、认知误区等,并展望未来发展。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v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v

受热
石灰岩
受挤压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返回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思考: 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
太阳能、重力能
2.外力作用表现形式有哪些?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外力作用主要发生在地表和近地表
(一)、风化作用:
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 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褶皱的基本形态
岩层的形 岩层的 褶曲 态 新老关系 中心老 背斜 向上拱起 两翼新 中心新 向下弯曲 向斜 两翼老 地表形态 早期 后期
成 山 成 谷 可能成谷 可能成山






F
C
A
B
D
E
褶皱地貌
褶皱山脉
思考:岩层的可塑性差,如果 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 力超过了岩石的强度(或承受 能力),岩层会怎样?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
2、地质构造
(1)、褶皱与地貌 褶皱由褶曲组成:褶曲分为背斜、向斜 怎么形成褶皱的?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变形而形成 什么是背斜?什么 是向斜?分别形成 什么地形?背斜成山Fra bibliotek向斜成谷
褶 皱
地 形 倒 置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图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疏松,容易被侵蚀成为 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 成为山岭。
(一)、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 物理风化 风化壳
生物风化
岩石的疏松、剥落、裂缝这些都是岩石的 风化现象 风化壳: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二)、侵蚀作用
1、流水侵蚀
黄土高原—— 流水侵蚀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3.地质构造: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

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成因水平岩层受地壳水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发生弯曲叫褶曲,一系列褶曲叫褶皱基本形态背斜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②岩层新老关系: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③地形表现:一般情况下成为山岭,但不少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基本形态向斜①岩层形态: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②岩层新老关系:一般是岩层较新,两面岩层较老③地形表现:一般成为谷地,但不少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2)断层:成因受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岩层发生断裂错开基本形态地垒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上升的岩块称地垒②地形表现:相对上升的岩块常形成状山地,如我国的泰山、庐山地堑①岩层形态及特点: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称地堑②地形表现: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我国渭河谷地和汾河谷地等二.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说年代和创立者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证据大西洋两岸的地质构造、大陆形状、气候、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基本论点①二三亿年以前,地球上只有一块联合古陆,它的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在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的作用下,联合古陆开始分离。

③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

(2)海底扩张说年代20世纪50年代证据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

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件
E
(3)图中五个部位宜建地下隧道的是 D。 (4)泰山的成因与图中 A处一致;地震多发地 带位于图中 处。E
3.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1)~(2)题。
(1)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2)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B)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地垒成山
D.丁处为地堑成谷
【例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五处,属背斜的
是D。
(2)从地形上看,C处是 山岭 ,形成原因 是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坚实,不易。
被侵蚀。
产生结果
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隆起,形成巨大的 褶皱山系,岛弧;
水平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
垂直运动
发生,主要以 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形态特征 构 造 地 貌
褶 背 岩层向 常成山岭,因顶部受到
斜 上拱起 张力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 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 如一道巨大的伤疤。这条 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 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 由红海向西北方向延伸抵 约旦谷地,长近6000千米。 这里的裂谷带宽度较大, 谷底大多比较平坦,有呈 串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如 坦噶尼喀湖;裂谷两侧是 陡峭的断崖,两侧的高原 上分布有众多的火山,如 乞力马扎罗山。
为穹形构造(类似于石拱桥)比较稳定。在这里开凿 隧道,不易塌方、渗漏,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且 便于施工。
b.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注意什么?
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 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一.地壳运动(一).地质作用: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其能量来源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表现形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岩浆活动岩浆活动的类型:两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地壳运动的类型:根据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2.地质构造:概念: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

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

(1)褶皱:概念: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的概念:2全球____大板块组成。

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板块间的关系: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边界类型是消亡边界;板块之间彼此背离,形成的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例:喜马拉雅山、安第斯山、地中海。

生长边界,例:大西洋、红海、东非大裂谷。

4归纳总结:5、判断岩层新老关系①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

②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二)外力作用表现形式: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作用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作用所产生的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坡面破碎;并能形成岩溶、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等地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共37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共37张PPT)

背斜

岩层受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华山断层 圣安德列斯大断层
断层:
(1)概念:岩层断裂并有明显相对位移。 (2)形成的地貌:
断层上升一侧的岩块:块状山地或高地; 断层下降一侧的岩块:谷地或低地; 断层的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垒(如华山、庐山)、地堑(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3)意义 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 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诱发断层活动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 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
流井”分布
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 发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 等的回避处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
于地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 (2)火山引起地震---火山地震。 • (3)其它原因:如山崩、滑坡、地面塌陷、
陨石坠落、大型水库等。
• (4)区别震级和烈度。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联系实际
地质 构造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外力: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1、流水作用: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3 中图版优质课件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3 中图版优质课件

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如各大沙漠的沙丘、黄 土高原的黄土
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重新变成 岩石的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流水等外力 作用将岩石碎屑 物由高处搬运到 低处沉积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岩浆
地壳物质的循环
形成峡谷、瀑布、沟壑等;如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 侵 流 侵蚀 地表形态等
蚀水
作 用
侵 蚀
溶蚀
形成溶洞、石林等喀斯特地貌。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洼地等,如北美五大湖, 挪威峡湾
搬运沉 积作用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山谷出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 (中下游)
风力沉积
积平原(中下游)
风力沉积: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如各大沙漠的
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固结成岩作用
• 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 等作用重新变为岩石的过程。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风力侵蚀
物理风化
分类 化学作用
生物作用
流水的侵蚀作用
流水的溶蚀作用
风力侵蚀之风蚀蘑菇
风力侵蚀之风蚀城堡
冰川侵蚀
海水侵蚀
侵蚀作用
定义: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流水侵蚀: 风力侵蚀: 冰川侵蚀: 海水侵蚀:
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外力作用能量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3.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4.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成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s();
【高一地理上册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D.该地质构造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
成的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图示构造无关的是 A.泰山 C.庐山 B.渭河平原 D.黄土高原 (D )
)
解析
关闭
答案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①岩浆:上地幔上部,岩石在高温高压下 形成的高温粘稠的熔融物质,岩浆中含 有一定量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②岩浆活动
岩浆沿着岩石的裂隙 向上运动并冷凝而成岩浆岩 的过程
a 、侵入活动:上覆岩层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中冷凝结晶。 b、喷出活动:岩浆突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山谷、山岭和悬崖。
看图说事
2.将图中岩层按老到新排列
⑥⑤④③②① 3.如果在甲、乙、丙三地选一地挖隧道,从地质构造的角度,应 该选择哪一个?
甲地
4.如果在甲、乙、丙三地找石油和天然气,可能在哪一个地方找 到?如果要找水呢?
找石油和天然气在甲地
找水在乙地
(2016福建福州检测)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以资源丰富和-36考点一 开发利用的可行性而被列为21世纪非常重要的接替能源。下图示 意油气资源在地层中的分布。读图,完成第1~2题。
小结:
构 造 运 动 与 构 造 地 貌
背斜 内力作用 山岭
褶皱 向斜 内力作用 谷地 断块山
断层 组合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找石油、天然气 找水 工程建设等
谷地或低地
应用
错力 位或 拉岩 张层 力受 ,水 发平 生方 岩向 层上 变的 形挤 或压
看图说事
背斜
向斜
断层
1.你在图中能够看到几种地形地貌呢? 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呢?
探究1: 假如你们是地质学家,从事石油勘探和地下 水寻找等方面的工作,请你解释说明储油和储水 分别是哪种地质构造?(是背斜?还是向斜?)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55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55张PPT)

华山的成因?

地壳断裂
古 华
抬升形成

断块山



咸 阳西

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
岩石层
宁黄
银川 夏

平 原
宁夏平原的成因?
地壳断裂下 陷形成洼地
黄河携带大 量泥沙沉积在 洼地中形成肥 沃的平原
地质构造在实际中的应用
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可利用背斜找油、找汽。 适合修建隧道工程(穹窿构造结构稳定、地下水渗漏少) 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以找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 斜
背斜山
背斜山
褶皱
背斜 地貌 背斜成山
差异侵蚀
向斜 地貌 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 褶皱山
向斜成山 (世界上绝大部分山脉都
是褶皱山)
背斜
向斜
背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山岭
背斜
向斜
向斜山
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石灰岩
岩浆活动 高温
大理岩
石灰岩 大理岩
石灰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内力作用中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练一练
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以“险峻”闻名,能正确示意它们形成原
因的是( C )
A
B
C
D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c.变质作用
2/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岩浆活动 侵入活动 侵入岩: 花岗岩
喷出活动
花岗岩:最常用的建筑石材

中图版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共40张PPT)

中图版 高中地理 必修一 第二章 三节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共40张PPT)

岩石及其成因
1.岩浆岩
成因: 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举例: 花岗岩、玄武岩 (见图)
成因: 沉积物固结成岩 (见图) 2.沉积岩 举例: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3.变质岩
成因: 变质作用而成 (见图) 举例: 大理岩、板岩
岩浆岩
侵 蚀 、 搬 运 、 堆 积 等 作 用
冷 却 凝 固 岩浆
重融再生
变 质 作 用
沉积岩
变 质 作 用
变质岩
岩浆岩
花岗岩:我国的 黄山、华山、衡 山等都是花岗岩 分布区
back
玄武岩:如我国 东北的五大连池
back
1
2
3
4
化 石 一 般 存 在 于 沉 积 岩 当 中
back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变质岩
back
4、大西洋形成的原因是
A、地壳水平运动的结果
B、板块张裂的结果
C、地壳升降运动的结果 D、板块碰撞的结果
4、下列地貌的形成与流 水作用有关的是
A.长江三峡 B.沙丘 C.黄土高原上深厚的黄土 D.华北平原
双项选择题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火山
岩浆岩
喷出型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侵入型 岩浆岩

GO
作用结果: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使地表高低不平
1、地壳运动
1.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分类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运动形式
地壳物质水平位移 地壳的抬升或下沉
对地表影响
使地表岩层隆起或 断裂
引起地表高低起伏 和海陆变迁
垂直运动所引起的一些地表形态
2.板块构造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例3. 喀斯特峰林、孤峰平原地貌(2005年 广东地理卷) (C ) A. 是流水机械作用的结果 B. 是化学作用的结是 C. 形成于热带、亚热带湿润的石灰岩地 区 D. 形成于各地带的石岩地区
例 4. 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回答 1-2题。
女神思春
苍山云海
山水交映
珠帘挂川
1.形成左一地貌景观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D) A. 侵蚀、沉积 B.溶蚀、搬运 C. 搬运、沉积 D.风化、侵蚀
云南元谋土林
黄土高原
美 国 黄 石 “V” 型 峡 谷
河流下蚀
沟谷溯源侵蚀
瀑布溯源侵蚀
描述瀑布位置变化过程
丹霞地貌

系指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 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 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 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 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 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例3】 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在 地貌上是 ,原因是 。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
地震
a.震源 b.震中 a-b震源深浅 b-c震中距 一次地震一个震级,若干烈度.震级相差 一级能量相差30倍.
温度变化引起岩石膨胀收缩崩解
植物根部破快岩石
物理风化作用
生 物 风 化
化学风化
(二)侵蚀作用
风、流水、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
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

风力侵蚀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2、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关系
岩石的转化



③④

①④
你能说出上图中各代号所表示的作用吗?
常形成谷 地或低地
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地质构造规律的应用 背斜顶部
向斜槽部 背斜——储油构造 向斜——储水构造 在图示地区能不能修建隧 道、水库呢?
能力提升
(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为:
甲 向斜
乙 断层
丙 背斜
(2)图中甲、丙两处的地貌分别是什么,其形成
的原因呢? 甲 山岭 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力不易侵蚀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产生。
Ⅱ.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壑--岛弧鏈就是太平洋板块
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4.变质作用
大理岩
板岩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太阳辐射能 2、表现方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固结成岩 (沉积岩)
页岩
石灰岩
丙 谷地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不容易侵蚀
(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 丙 处开采
最合适;其中 乙 处最不合适建设大型工程。
3 地震
板块构造理论

60º
120º
180º
1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º
30º 0º 30º
4.变质作用
大理岩
板岩
①、板块张裂-- 裂谷或海洋
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板块碰撞-- 山脉 Ⅰ.两陆块相撞-- 巨大的山脉
2.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花岗岩
地壳运动造成的岩层的永久变形变位叫做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叫构造地貌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__知识点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__知识点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一、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能量。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力、流水、冰川)。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二、.岩浆活动: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1、常见的岩石变质岩受到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岩石大理石、板岩石英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2012·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三、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地质构造示意图岩层形态地表形态实践意义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褶皱背斜中心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岭顶部受到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良好的油气构造,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向斜中心岩层向下弯曲成为谷地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反成山岭良好的储水构造断层地垒中间岩块上升,两侧岩块相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工程建设遇断层要避开,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66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66张PPT)

海浪作用
和地貌名称
流水沉积
三角洲
风力侵蚀
风蚀蘑菇
流水侵蚀
千沟万壑
例5. 读下图,回答:
1)①②③三岩层按由老到新的关系排列应

( C)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2)如果在③ 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珊瑚化石,
则③ 岩层可能是
( )C
A、玄武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石英岩
3)若Q点发生地震,且甲、乙两地的A房屋

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
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4、沉积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
运途中由于流速或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
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可以导致物质的
逐渐沉积,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
沉积作用
流水沉积 风力堆积
沉积地貌
冰川堆积
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平原、河流三角洲地形
什么是断层?
断层受水平方向上 的挤压力或拉张力, 岩层错位而形成的地 质构造
此图有几条断层?
什么是地堑? 什么是地垒?
各反映出的 地貌是什么?
地垒 地堑
EA
BC
F
华 山 之 险
地块 状 山
华山北坡
东非大裂谷
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 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 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伤疤。 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 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 带,向北由红海向西北 方向延伸抵约旦谷地, 长近6000千米。这里的 裂谷带宽度较大,谷底 大多比较平坦,有呈串 珠状的湖泊约30多个,如 坦噶尼喀湖;裂谷两侧 是陡峭的断崖,两侧的 高原上分布有众多的火
青藏高原 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 千沟万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知识点
一、地质作用
1.地质作用概念: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主要是由地球内能引起的,主要是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能量。

内力作用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风力、流水、冰川)。

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

二、.岩浆活动:
岩浆活动:人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

岩浆活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在地壳中冷凝而结晶,岩浆侵入地壳形成花岗岩;另一种是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玄武岩。

1、常见的岩石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可夷平地表。

(2012·山东卷)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三、地壳运动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一般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运动的结果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断层分为地垒和地堑。

1.(2012·江苏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

读图回答(1)~(2)题。

(1)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

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
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
(2014·南宁测试)下图中1~5表示不同的沉积岩地层。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推测,该地经历的内力作用一定有()
A.变质作用B.地壳运动
C.岩浆活动D.沉积作用
2.甲处缺失3、4地层,主要原因是()
A.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地势太低
B.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地势较高
C.形成3、4地层后,甲地地壳抬升,被外力侵蚀
D.形成3、4地层时期,甲地缺乏沉积物来源
4.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急剧释放的表现。

地震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地震,其中地壳的构造运动,特别是断裂构造运动是引起地震的最主要的原因,即地震的主要类型是构造地震。

地震释放的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只有一个震级。

地表受到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发生可以有多个烈度。

5.板块构造运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整个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活动带分割成了许多单元,这些单元叫做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被称为大洋板块。

6.板块运动与地貌
7.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在干旱、地势较高的地区,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十分明显。

在气候湿润的山区,以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最大。

8.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
(1)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如土壤的形成、花岗岩的球状分化)
(2)侵蚀作用:风、流水、冰川、等对地表的破坏作用。

(3)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等将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的碎屑物移动离开原来的位置。

(4)沉积作用:风、流水、冰川等搬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沉积、堆积的过程
问: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作用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外力作用。

补充: 河流堆积地貌:
1、洪积——冲积平原(分布于山前)土壤肥沃 2河口三角洲
3、河漫滩平原(分布于河流中下游)河流速度减弱,下蚀作用减弱,而侧蚀作用加强,
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特征。

2.(09广东)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
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3和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 诗中所述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4.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
B. 含沙量
C. 汛期
D. 流量
图5
1.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
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2.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