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随堂测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届中国人文地理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0·四川高考)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2.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小,所以不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水电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比较小;由于原煤、原油所占比重较大,使用这些能源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所以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也不利于降低酸雨的危害。

第2题,读图可知,在四省能源生产结构中,①省的天然气比重最大,可以判断为四川省;该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其水能主要分布在河流落差大的地区,而这些地区地形与地质条件相对复杂。

答案:1.C 2..D
(2012·佛山模拟)读“我国2007年十大粮食输出和短缺省份示意图”,完成3~4题。

3.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4.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份是我国的“鱼米之乡”,其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污染严重,单产低
B.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快
C.工业化和城市化占地多
D.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给不足
解析:第3题,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两省的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故①错,由此可排除A、C、D选项。

第4题粮食输入前两位的省是广东省和浙江省,两省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耕地被大量占用,粮食不能自给。

答案:3.B 4.C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

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5~6题。

5.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湖北大于河北②山西大于江西③天津大于重庆④湖南大于海南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读图可知,劳动生产率湖北为“中”,河北为“较低”,天津为“较高”,重庆为“较低”,山西为“低”,江西“较低”,湖南为“较低”,海南为“中”。

比较后可知①、③正确。

答案:C
6.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①劳动者数量较多②市场化程度较高③企业规模较大
④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④
解析:市场化程度高,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它们都是东部沿海地区劳动生产率高的原因。

答案:D
能源作物是指经专门种植用以提供能源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如甜高粱、油菜、甘蔗、木薯等。

下表为2010年1月某日全国甘蔗、油菜、高粱批发市场价格(单价:元/千克)表。

据此回答7~8题。

7.影响新疆北园春甘蔗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是()
A.农业技术水平B.劳动力价格
C.耕地面积D.与产地的距离
8.我国正在广西、云南、海南等地加快发展木薯发酵生产燃料乙醇、丁醇等产品的生物能源产业。

这些省(区)发展能源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自然条件适宜木薯的生长
B.科技先进,技术成熟
C.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费量大
D.沿海、沿边有利于能源出口
解析:第7题,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热量充足的南部沿海和四川盆地,距离成为影响新疆北园春甘蔗价格的最主要因素。

第8题,燃料乙醇、丁醇等产品的生产需要大量的木薯发酵来完成,所以该类生物能源产业属于原料指向型产业,应靠近原料产地,而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木薯的生长。

答案:7.D8.A
(2012·苏州调研)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9~10题。

9.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A.安徽省B.陕西省
C.河北省D.贵州省
解析:由题图可知,“人均产量与全国均值之差”越小(或为负值)说明粮食供应越紧张,供不应求;差值越大,说明生产潜力越大,供过于求。

陕西、贵州均为负值,发展潜力较小,应排除;安徽、河北均为正值,且安徽远大于河北,则安徽的生产潜力最大。

正确答案是A。

答案:A
10.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D.工业化与城市化
解析:影响粮食产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科学技术、土壤肥力、水源、气候以及农业用地面积、市场等。

结合题意及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占用大量农业用地,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下降。

答案:D
11.“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解析:根据题干中“最强劲经济发展区和最需要保护的优质耕地相复合”这一材料可推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耕地是两难的抉择,因此保护耕地的难度更大。

答案:A
中部六省是我国中部崛起的主体区域,读我国中部六省粮食生产占全国比重状况图,回答
12~13题。

12.六省农业生产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条件较好
B.土质疏松,土壤肥沃
C.位于平原地区,土层深厚
D.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13.河南和山西两省相邻,但粮食产量占全国比重悬殊,主要是由于() A.纬度不同B.耕地数量差异
C.市场需求不同D.工业基础差异
解析:第12题,六省均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条件较好。

第13题,河南省平原面积广,耕地数量优于山西省。

答案:12.A13.B
(2012·南京模拟)2010年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

下图为2011年初的干旱形势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干旱最严重的省份有() A.江苏、山东、山西、河北B.山东、山西、湖北、陕西
C.江苏、安徽、山东、河南D.山东、安徽、河北、山西
解析:从图中特旱区的分布可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干旱最严重。

答案:C
15.这一时期,干旱影响的主要农作物是() A.水稻B.冬小麦
C.玉米D.春小麦
解析:从时间上可知受干旱影响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冬小麦。

答案:B
二、综合题(40分)
16.2009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首次突破50%,我国正在谋求多元化进口通道并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

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材料1:我国石油进口通道示意图。

材料2:我国核电增长图。

材料3: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预测变化趋势。

(1)线路④油气主要来自________(国家)。

(2分)
(2)分别说明西南、东北油气进口通道施工建设中在自然因素上可能遇到的困难。

(8分)
(3)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生态环境问题?(4分)
(4)说明我国大规模发展核电的条件。

(4分)
(5)分析风电与火电发电成本变化的原因。

(4分)
解析:第(1)题,我国油气资源的进口是多方位的,从地理位置的远近、油气资源的分布来判断。

第(2)题,西南进口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地形起伏大,森林茂密,害虫多;东北通道冬季漫长而严寒,冻土、沼泽广布,森林茂密等。

第(3)题,西南油气通道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包括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运
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等。

第(4)题,我国核电得到大规模的开发条件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及政策的大力支持等。

第(5)题,风电成本不断下降主要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进步和成熟;而火电因资源价格的上升、治污成本的增加等因素造成成本上升。

答案:(1)哈萨克斯坦
(2)西南通道:地质复杂,多滑坡、泥石流;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雨季长,雾气重;森林茂密,地面湿滑,蚊虫多等。

东北通道:严寒且寒冷期长;冻土、沼泽面积广;森林茂密、积雪厚等。

(3)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

(4)技术成熟;经济实力提高;能源需求量大;政策支持等。

(5)技术进步,风电规模扩大,风电成本下降;
煤炭资源价格上涨,环境成本不断增加,火电成本上升。

17.(2012·哈尔滨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及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简述河南省的地形特征。

(4分)
(2)简述图中①②两项水利工程的作用。

(6分)
(3)简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

(6分)
(4)为了研究河南省部分地区农业发展状况,有一地理兴趣小组对该省东南部某地的一个农村进行了社会调查,获得下表资料:
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6分)
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高线可知,河南省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东部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第(2)题,①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作用是防洪、防沙、发电灌溉等,②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作用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

第(3)题,河南发展食品工业的社会
经济条件可从原料、交通、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

第(4)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河南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水平低,其解决措施可针对存在问题解答。

答案:(1)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

(2)①水利工程:防洪、除沙(防淤)、防凌汛、发电、灌溉、供水等。

②水利工程: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现状。

(3)河南省地处我国农业(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4)主要问题: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合理化建议: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商品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