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与现实依据

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有着深刻的历史与现实依据,这主要就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变化。

用新时代界定当前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这种极不平凡集中体现在“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十九大报告从十个方面阐释了所解决的难题和办成的大事,并强调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它“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这种历史性变革基于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价值取向上,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动力上,由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在收入分配上,由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向更加注重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制度建设上,创造性提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社会发展水平上,由注重重点突破走

向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发展;在对外开放和国际战略上,由回应挑战走向更加积极作为、合作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十九大以来这五年的实践来看,这“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种极不平凡是可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实际上就是指它产生的历史性影响,而这种历史性影响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完这五年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之后,接着强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显然,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

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重大判断,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征程的伟大实践中,已经解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必然出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困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在包括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在内的革命战争年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广大劳动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就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终身的明确目标;而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期间,几乎所有的政治运动都是建立在对“阶级斗争”这一所谓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判断之上;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生产力十分落后、人民生活十分困难。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是当时的主要任务。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然会引起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由量变引起质变,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从经济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发展潜力与发展隐患并存,动力与阻力交错;从社会层面来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深刻依据。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