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26767370912a21614792909.png)
中水回用技术中水回用技术其特点为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的水质,然后回用到工艺中去,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下面就两种最主要的回用技术作一介绍:(一)冷却水技术节约冷却水是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1、改直接冷却水为间接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特别在化学工业中,如采用直接冷却的方法,往往使冷却水中夹带较多的污染物质,使其失去再利用的价值,如能改为间接冷却,就能克服这个缺点。
2、降低冷却要求,减少冷却水用量。
3、采用非水冷却。
如在某种工艺生产中,采用空冷或油冷,达到冷却的目的。
4、利用人工冷源或海水作冷却水,减少地下水或淡水用量。
5、合理利用冷却水。
对已使用过的冷却水可以进行一定的降温措施后,反复使用,也可以在第一次作为冷却水使用后,用于其它对水质、水温要求较低的场合。
在采用这个办法时,要注意各车间供水系统的密切配合,加强冷却水的管理,避免因一个环节出问题而影响其他车间供水。
6、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这种冷却水利用技术主要是经过冷却器变成的热水经过冷却构筑物使水温降到回用水水温,从而循环使用。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时,应注意水中细菌的繁殖、水垢的形成、设备腐蚀、水压、水量变化等问题。
(二)、一水多用或污水净化再利用由于生产工艺中各环节的用水水质标准不一,因此将某些环节的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或用于其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中。
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如:可先将清水作为冷却水用,然后送入水处理站经软化后作锅炉供水用。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等。
下面就生活中水做一简单介绍。
生活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用于冲厕、绿化、景观、喷洒路面以及冷却水的补充等杂用。
中水水质应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1、中水水源选择中水,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A、冷却水B、淋浴排水C、盥洗排水D、洗衣排水E、厨房排水F、厕所排水2、处理工艺当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
![《2024年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65cc71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6.png)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与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中水回用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旨在分析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中水回用技术概述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用于非饮用的各种用途,如农业灌溉、景观环境用水、工业冷却水等。
中水回用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回用标准。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现状1. 国内外应用情况中水回用技术在国内外均有广泛应用。
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中水回用技术已经成为城市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中水回用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如华北、西北等地。
2. 典型案例分析以某大型住宅区为例,该住宅区采用了中水回用技术,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景观环境用水和冲厕用水。
经过几年的运行,该住宅区的中水回用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1. 工作原理中水回用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主要是通过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化学处理则是通过投加药剂,使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沉淀物或气体;生物处理则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2. 关键技术中水回用的关键技术包括预处理技术、深度处理技术和消毒技术等。
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深度处理技术则用于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消毒技术则是为了杀灭废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回用水的水质安全。
五、中水回用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 存在的问题目前,中水回用技术存在一些问题,如处理成本较高、公众接受度不高、政策支持不足等。
这些问题限制了中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中水回用工艺
![中水回用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0cec57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6.png)
中水回用工艺中水回用工艺是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技术。
这种工艺不仅可以节约水源资源,减少废水排放,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下面将从中水回用工艺的原理、技术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中水回用工艺的原理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去除有害物质和杂质,使废水达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标准,并将其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
中水回用工艺主要包括前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等环节。
前处理环节是指对废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物、悬浮物、沉淀物等杂质。
生物处理环节是指将废水通过生物反应器等生物处理设备,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深度处理环节是指对经过生物处理的水进行进一步的过滤和消毒,以达到再次利用的要求。
二、中水回用工艺的技术中水回用工艺的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式。
物理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和分离,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等方式去除颗粒物、悬浮物等杂质,使废水达到生物处理的标准。
物理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能够去除大部分废水中的杂质。
缺点是处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设备和能源。
化学处理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化学处理的优点是处理效果好,可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污染物。
缺点是处理成本较高,需要大量的化学药剂和设备。
三、中水回用工艺的应用中水回用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生产领域,如纺织、造纸、化工、电子、制药等行业。
通过中水回用工艺,可以节约水源资源,减少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以污水处理厂为例,中水回用工艺可以将处理过的废水再次利用于冲洗、冷却等生产过程中,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
同时,中水回用工艺还可以将处理过的废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中水回用工艺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中水回用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未来,中水回用工艺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实现更高效、更节能、更环保的处理方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fdbcc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13.png)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水回用是指将生产、生活、农业和其他领域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于生产、生活和农业用水的过程。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指将废水进行处理后,使之符合再次利用的要求,达到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水回用的工艺流程。
一、收集和预处理中水回用的第一步是收集废水,并进行预处理。
废水可以来自于工业生产、生活污水、农业排水等。
在收集过程中,需要对废水进行初步的过滤和沉淀处理,去除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这样可以减少后续处理过程中的污染物负荷,保护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生物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
生物处理通常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发酵等方式。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三、深度处理生物处理后的废水仍然会含有一定量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微生物等。
因此,需要进行深度处理,以进一步提高水质。
深度处理通常包括吸附、氧化、膜分离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机物和重金属,杀灭微生物,提高水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消毒处理消毒处理是中水回用工艺流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通过消毒处理,可以有效地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确保回用水的安全性。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对废水进行有效的消毒处理。
五、再生利用经过以上工艺流程处理后的中水,可以再次利用于生产、生活和农业用水。
再生利用中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开采,减轻水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
在工业生产中,再生利用中水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在农业生产中,再生利用中水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质量。
中水回用工艺流程是一项综合的工程技术,需要结合废水的特性和再利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中水回用的作用
![中水回用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99933d9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0.png)
中水回用的作用中水回用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水处理技术,其作用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水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一、中水回用技术的基本原理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一定程度上经过处理后的废水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使其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标准。
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废水可以被回收利用于冷却、清洗、灌溉等多个方面。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适用范围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行业和领域。
其中包括化工、制药、电子、纺织等工业领域以及城市供水、农田灌溉等方面。
在这些领域中,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在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严重污染。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优点1. 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工业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净化,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和杂质,使其达到可以再次使用的标准。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造成污染,还能够降低生态破坏的风险。
2. 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技术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在许多地区,由于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资源非常匮乏。
通过中水回用技术,废水可以被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减少对自然水源的依赖。
3. 降低生产成本中水回用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下,企业需要购买大量的清洗、冷却等用途所需的淡水。
而通过中水回用技术,企业可以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于这些方面,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淡水资源和资金开支。
4. 提高企业形象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可以提高企业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环保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采取环保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案例1. 化工行业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废水通常含有高浓度有机物质和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
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这些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后再次利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中水回用的概念和用途
![中水回用的概念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0af82f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3.png)
中水回用的概念和用途一、中水回用的概念中水回用是指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经过适当处理后,用于市政、工业、农业等领域的水资源再利用。
中水回用技术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水回用的用途1. 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通过将废水进行处理后回用,可以减少新鲜水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消耗。
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和地区来说,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2. 减少环境污染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而中水回用可以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余热可以用于热回收,进一步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能源回收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这些余热可以用于热回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
这种能源回收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浪费,还可以为城市提供清洁的能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4. 促进经济发展中水回用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一方面,中水回用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中水回用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水资源管理服务等,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5. 提高生活质量中水回用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将废水处理后回用于市政、园林、绿化等领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中水回用还可以为农业提供灌溉用水,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进一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水回用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再利用方式,对于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中水回用技术,推动其广泛应用,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中水回用技术工程案例
![中水回用技术工程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a0bf338d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中水回用技术工程案例今天就给您唠唠中水回用技术那些超酷的工程案例。
一、小区里的中水回用奇迹。
就说我知道的一个小区吧,那以前可真是水资源浪费的“小典型”。
每家每户洗衣服、洗菜的水,“哗啦”一下就流进下水道,没了。
后来啊,小区搞了个中水回用工程。
在这个小区里,他们先把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
您能想象到那一堆脏水吧,看着就糟心。
但是,通过神奇的中水回用技术,这些污水开始了它们的“变身之旅”。
污水要经过一个初级过滤系统,就像一个超级大筛子,把那些大的垃圾,什么破布片儿、菜叶子啥的都给筛出去。
这时候的水虽然还是有点浑浊,但已经初步摆脱了“垃圾缠身”的状态。
然后呢,水就进入了生物处理环节。
这里面有好多小小的微生物在工作,它们就像一群勤劳的小工人,把污水里的有机物当成食物,大口大口地吃掉。
经过这一遭,水就变得清澈多了,味道也没那么刺鼻了。
再经过消毒杀菌,这水就完全变了个样。
这些处理后的中水用来干啥呢?用来浇花、冲厕所那是再好不过了。
以前小区里的花草树木得用干净的自来水来浇灌,多浪费啊。
现在好了,用中水,既节约了水,花草还长得倍儿棒。
而且冲厕所的水也换成了中水,您想想,这一个小区一天得冲多少回厕所,这得省下多少自来水啊!二、工业厂里的中水回用妙事。
还有一个工业厂的案例也特别有趣。
这个厂是生产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来清洗电路板之类的东西。
以前啊,他们用了水就直接排出去,这成本可高了,还浪费资源。
后来他们引入了中水回用技术。
这个厂的中水回用工程规模就比较大了。
他们先把工业废水集中到一个大的处理池里。
这废水里有各种化学物质残留,可不好处理。
不过他们有专门的化学处理工艺。
针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就添加一些特殊的化学药剂,让这些重金属离子像被施了魔法一样,沉淀到池底。
然后把上层相对干净一点的水再进行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的时候,会用到超滤和反渗透技术。
超滤就像一个超级精细的筛子,把水里还残留的一些小分子杂质都给拦住。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8bb5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4.png)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中水回用技术方案是指通过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其能够达到再次利用的要求,从而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在当前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需求,降低水处理成本,减少废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不同的处理工艺,可以将污水去除悬浮物、有机物等污染物质,最终得到符合再生水标准的中水。
其中,常用的处理工艺包括混凝沉淀、过滤、生物处理、反渗透等。
下面就几种主要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中水回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物质。
生物处理过程一般包括生物膜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池、生物过滤器等不同形式。
其中,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将有机物质和微生物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固定化的生物块,可以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率。
生物接触氧化池则是利用流动的中水与生物膜接触,通过氧化降解有机物质。
生物过滤器则是将中水通过生物填料,让微生物在填料表面生长,并进行有机物质的去除。
生物处理技术在中水回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和应用前景。
二、混凝沉淀技术混凝沉淀技术是通过给予适当的混凝剂,将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胶体物质凝聚成较大的团块,然后通过沉淀的方式将其去除的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去除中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降低水中的浊度,提高水质。
混凝沉淀技术主要包括化学混凝、物理混凝和电混凝等。
其中,电混凝是将两极电解效应应用于混凝沉淀技术中,通过电解产生的气泡将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带出水体,实现高效净化水质的目的。
三、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膜分离技术,通过半透膜将水中的有机物质、盐分等质量较大的杂质截留在膜外,从而获得高纯度的水。
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去除中水中的离子和微生物,产水质量较高,能够满足人体饮用水的要求。
此外,反渗透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可以有效回收废水中的水资源。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8fd4f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ec.png)
中水回用技术方案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中水回用技术成为解决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中水回用技术是指通过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水再次利用于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环境绿化等用途的一种技术。
下面是一个1200字以上的中水回用技术方案。
一、中水回用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中水回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去除其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营养盐和微生物等,使得水质符合再利用的要求。
根据处理的方法和工艺的不同,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综合处理四类。
1.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工艺。
沉淀是利用重力作用对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的技术,过滤是通过过滤介质对水进行过滤除杂的技术,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分离的技术。
2.化学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混凝、胶凝和氧化等工艺。
混凝是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便于沉降和过滤;胶凝是指添加胶凝剂使分散的颗粒物质聚集成团,便于沉淀和过滤;氧化是指通过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使其易于去除。
3.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生物微生物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分解的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工艺。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污水和活性污泥的系统进行接触、降解和分离的技术;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对废水进行降解分解的技术;人工湿地则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态作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
4.综合处理:综合处理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工艺综合起来进行处理,以提高处理效果和水质的稳定性。
二、中水回用技术方案:1.前期处理:包括污水收集、初级过滤和加药调节。
污水收集主要是通过下水管网将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起来;初级过滤主要是通过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过滤和砂滤器等,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加药调节主要是针对污水中的磷、氮等营养盐进行调节,以控制后期处理的效果。
2.混凝沉淀: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聚集成大颗粒,便于沉降分离。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28680b5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a.png)
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 提高,市场对中水回用技术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
CHAPTER 05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案例分析
北京奥运村中水回用工程
总结词
北京奥运村中水回用工程是国内大型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的典范,采用了高效节能的水处理技术,实现了水资源的 合理利用。
详细描述
理成本。同时,中水回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对环境也具有一
定的保护作用。
建筑中水回用的设计要点
废水收集
根据建筑物类型、气候条件、居民习惯等因素,合理设计 废水收集系统,确保能够收集到足够的废水供处理使用。
处理工艺
根据废水的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常见 的处理工艺包括物理过滤、活性炭吸附、氧化分解、微生 物降解等。
建筑中水系统还包括空调冷凝水、厨 房和厕所的排水等。
中水处理工艺
中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预处理、主处理和后处理三个阶段。
预处理主要作用是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主处 理主要是去除废水的溶解性有机物,后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 行深度处理,以满足更高的水质标准。
中水回用技术分类
按中水原水来源分类
01
题。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建筑内的废水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水资源,
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02
技术成熟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等多种处理方法。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废水处理为符合水质要求的水
资源,并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各个领域。
03
经济效益
建筑中水回用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排水处Fra bibliotek中水定义
01
中水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 ,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 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 的水。
1)中水回用预处理常用工艺技术
![1)中水回用预处理常用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a15b2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6.png)
1)中水回用预处理常用工艺技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水回用技术应运而生。
中水回用是指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过程,既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又可以有效减轻水污染的程度。
而中水回用预处理则是指在中水回用过程中对中水进行预处理的工艺技术。
中水回用预处理常用的工艺技术有多种,下面将逐一介绍。
首先是物理处理技术。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和过滤两种方法。
沉淀是利用颗粒物质在水中的重力沉降原理,通过添加混凝剂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随后通过沉淀池将其从水中剥离出来。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将悬浮物和微生物截留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其次是化学处理技术。
化学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氧化、还原、中和等方法。
氧化是利用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或可生物降解物的过程,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氯等。
还原则是通过还原剂将水中的氧化物还原成较低价态的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中和则是通过加入碱性或酸性物质,使水中的酸碱度达到中性,以消除水中的酸碱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再次是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水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有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
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含氧条件下,利用好氧菌降解有机物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而厌氧生物处理则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利用厌氧菌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沼气和沉淀物。
最后是高级氧化技术。
高级氧化技术是指利用高能量的光、电、超声波等方式产生的氧化剂,将有机物质氧化成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高级氧化技术有紫外光氧化、电化学氧化等。
紫外光氧化是利用紫外线照射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光解反应将其氧化分解。
电化学氧化则是利用电解反应产生的氧化剂将有机物质氧化成无机物。
中水回用预处理常用的工艺技术包括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ffec61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c.png)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污水处理一直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是将污水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使其达到一定的排放标准后,再将其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等自然水体中。
然而,随着人们对水资源的高度重视以及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中水回用技术逐渐成为污水处理的新方向。
一、中水回用技术的概念中水是指经过一定程度处理后的污水,在未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情况下,再次利用于工业生产、农田灌溉、景观水景等领域。
中水回用技术是利用适当的处理方式,将排放后的中水经过深度处理后再利用的过程,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二、中水回用技术的优势1. 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原本被排放至自然水体的污水再利用,从而减少了对自然水体的开采,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 环境友好: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只是将污水进行简单的处理后再排入自然水体中,这样容易导致水体的污染。
而中水回用技术在进行深度处理后再次利用,可以避免污水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和污染。
3. 经济效益:合理利用中水可以减少对新鲜水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用水成本。
同时,中水回用还可以通过农田灌溉和工业用水,增加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提高经济效益。
三、中水回用技术的应用领域1. 工业用水: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例如钢铁、化工、电力行业等。
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经过适当处理的中水用于工业冷却循环系统、设备清洗等用途,满足工业用水需求。
2. 农田灌溉:在农业生产中,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中水用于农田灌溉,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水的开采,能够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为农作物提供一定的养分。
3. 城市景观水景:许多城市的公园、广场等场所都设有喷泉和水景,这些场所对水的需求很大。
通过中水回用技术,可以将经过处理的中水用于这些水景中,达到节约水资源的效果。
四、中水回用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趋势1. 技术难题:中水回用技术目前仍面临一些技术难题,例如中水的深度处理、消毒等。
给水厂中水回用技术介绍
![给水厂中水回用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91dab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f.png)
给水厂中水回用技术介绍(一)生产废水直接回用技术国外学者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取得显著成效,对于实践工作开展具有正确引导作用。
开展反冲洗废水试验,发觉其中的颗粒物能够增大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沉淀,同时降低其他物质的含量。
给水厂生产废水具有肯定的危害性,重要原因是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造成土壤污染、植物死亡等情况,所以要进行有效处理。
西方发达国家做出了明确规定,反冲洗废水必需经过膜过滤才可以回用,我国对于生产废水回用技术讨论存在不足之处,重视工艺简单、经济实惠,虽然短时间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从长远进展来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要不断加强讨论力度,实现技术优化升级,才能更好的应用在生产废水回用中。
(二)生产废水处理回用技术沉淀技术是应用广泛的反冲洗废水处理技术,工艺技术已经特别成熟,通常情况下和混凝预处理组合使用,确保水质充足规定要求,可以有效利用。
沉淀技术重要优势体现在:整体造价比较低,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简单的工艺无法充足处理要求,需要加添砂滤工艺来提升水平,削减水质中的有害物质。
由于水质变化情况较大,混凝剂投入量很难精准明确掌控,这是沉淀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另外沉淀技术对废水进行处理,水中的微生物会增多,给直接运用产生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这项技术还存在缺陷,需要不断改进才能收获更好效果。
从问题中总结阅历,作为技术讨论的引导,对于提升中水回用有着很大的帮忙。
微砂辅佑襄助沉淀工艺是通过添加微砂和一种混凝剂的做法来提高澄清的效果,达到对水质的要求。
较显著的优势就是适用性强,可以用于低温、浑浊的水中,而且实际效果很好,不会受到水质条件的影响。
在处理过程中,通过全面深入的讨论,表明采纳微砂辅佑襄助沉淀工艺处理生产废水能够降低排泥水的排放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来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
但是技术也存在肯定弊端,重要表现在工艺多而杂,操作难度比较大,简单受到其他因素影响。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
![建筑工程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b8beda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9.png)
管理问题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中水回用技术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效率低下。
缺乏专业人才
中水回用技术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但目前缺乏此类专业人才 。
06
中水回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技术创新
生物处理技术
详细描述
住宅小区中水回用系统主要包括污水收集、预处理、主处理和回用四个环节。收集的污水经过格栅、沉淀、过滤 等预处理工艺后,再经过生物处理、消毒等主处理工艺,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后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道路冲 洗、马桶冲水等用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约了用水成本。
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总结词
公共建筑中水回用系统是指将公共建筑排放的废水进行收集和处理,再回用于建筑内部 的卫生间冲洗、绿化灌溉等用途的系统。
中水回用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经济可行性, 确保废水处理和回用的成本合理,能够得 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处理流程选择
预处理
预处理是中水回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去除 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为后续处理创造良好条件 。
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是对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以去除剩余的微量有机物、氨氮、磷以及悬浮物等污染物 ,确保回用水的水质满足使用要求。
02
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可用 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地、车辆清 洗等。
中水水质指标
物理指标
浊度、悬浮物、色度等。
化学指标
pH值、硬度、氨氮、磷、重金属等。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中水回用的意义
节约水资源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 的开采和利用,缓解水资源短
工艺方法——中水回用技术
![工艺方法——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e6d9f6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c.png)
工艺方法——中水回用技术工艺简介“中水”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是指将工业废水、矿井水和居民生活用水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工业生产和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通俗来说,中水回用就是指部分废水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中水的来源可以是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地面降水等等。
1、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以其极大的比表面积而对微量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一定厚度的活性炭介质,去除水中臭味、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及消毒副产物等。
但该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且活性炭在吸附一段时间后达到饱和,需进行清洗后才可重复利用。
因此该技术一般只作为微污染污水的预处理工艺或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工艺使用。
2、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中水回用过程中,常规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并不多,因为其出水水质不易达到回用标准,所以现在多采用生物处理法与其他技术联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及氧化沟、氧化塘等工艺。
改良后的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杂排水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中水回用工程,具有耐冲击负荷、出水水质高、运行成本小、运行较为稳定、剩余污泥量少、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
但因微生物生长对pH值、温度等的要求较高,应用该工艺时需注意将进水控制在微生物群落能够接受的环境条件下。
3、膜分离技术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
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能耗较低、无需添加任何药剂、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视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且相较于传统分离工艺,该技术能够在常温下操作且无相变,出水水质高且稳定,但其缺点在于膜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膜易被污染,不易清理,故工艺建设使用成本较高。
因此为推进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致力于解决膜生产及膜污染问题。
中水回用技术详细分析
![中水回用技术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ee9b7048d7c1c708a145a5.png)
各类污水、废水经过处理后可以再循环利用的水被成为中水。
中水在经过先进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有效处理后,使得处理后的废水符合国家规定的中水回用标准,这些废水可以作为非饮用水应用到绿地灌溉、冷却用水以及建筑等各个行业。
中水回用技术分析1、生物接触氧化-过滤法反渗透中水处理设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与过滤同时处理生活污水或杂排水是《建筑中水设计规范》和《城市污水回用设计规范》推荐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良好的水质并满足中水水质标准的要求。
该工艺路线具有成熟可靠的优点,但是需要较长的生化反应时间,而且处理单元和设备较多、运行维护费用较高、占地面积较大,对于应变高峰来水以及高峰用水需求的能力较差,是早期使用的传统工艺。
2、微生物-人工湿地法人工湿地是由人工构筑而形成的一种联合物理吸附、沉降拦截。
生物讲解以及植物吸收为一体的生态处理系统。
该系统的特点是能耗低、处理效果好、脱氮除磷效率高。
但是其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容易受季节的影响,因此该设备多适用于南方比较开阔的地域。
3、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法曝气生物滤池在设计过程中省去了二沉池。
反应器内存在着不同的好氧、缺氧区域。
该设备最大的特点就是可同步实现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在取出有机物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达到脱氮的目的。
4、膜生物反应器及其变型处理MBR主要由膜组件以及生物反应器两个部分组成。
膜组件通过机械筛选成分。
截留等作用对废水以及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固液分离。
这样一来,活性污泥就被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避免了微生物成分的流失。
生物处理系统和膜分离组件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出水水质和运行的稳定程度,而且还延长了难降解大分子物质在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力停留时间,加强了系统对难降解物质的去除效果。
淡水资源紧缺是我国甚至世界都面临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而以现有的技术来看,解决方法只有海水淡化处理和中水回用处理两种,但是中水回用处理与海水淡化方法相比更具经济性,因此中水处理设备应用的更加广泛。
中水回用技术概括
![中水回用技术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1f9992f93186bceb19e8bb8e.png)
中水回用技术1.活性炭吸附技术活性炭以其极大的比表面积而对微量污染物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污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一定厚度的活性炭介质,去除水中臭味、重金属、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及消毒副产物等。
但该技术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且活性炭在吸附一段时间后达到饱和,需进行清洗后才可重复利用。
因此,该技术一般只作为微污染污水的预处理工艺或污水二级处理后的深度处理工艺使用。
2.物理化学技术物理化学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中水回用技术之一。
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具有流程较短,设备简单,可间歇运行,无需污泥处理,管理维护方便,出水水质较高等优势;但也有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运行成本偏高等缺点。
3.生物处理技术在实际中水回用过程中,常规生物处理技术的应用并不多,因为其出水水质不易达到回用标准,所以现在多采用生物处理法与其他技术联用的方式,主要包括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及氧化沟、氧化塘等工艺。
改良后的生物处理技术适用于有机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杂排水和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中水回用工程,具有耐受击负荷、出水水质高、运行成本小、运行较为稳定、剩余污泥量少、操作维护简单等优点。
但因微生物生长对pH值、温度等的要求较高,应用该工艺时需注意将进水控制在微生物群落能够接受的环境条件下。
4.膜分离技术常见的膜分离技术有纳滤、超滤、微滤、反渗透和电渗析等[5]。
该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能耗较低、无需添加任何药剂、SS去除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视为21世纪最具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之一。
且相较于传统分离工艺,该技术能够在常温下操作且无相变,出水水质高且稳定。
但其缺点在于膜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膜易被污染,不易清理,故工艺建设使用成本较高。
因此,为推进膜分离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致力于解决膜生产及膜污染问题。
5.膜生物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是将膜处理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膜处理工艺,它不仅可以利用膜自身的选择透过性将大分子物质过滤,而且可以利用依附在膜上的菌群使水中的小分子物质得以分解。
中水回用介绍范文
![中水回用介绍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e708f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e.png)
中水回用介绍范文中水回用是指在生产、工业及建筑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的一种节水技术。
它在保证用水需求的同时,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从中水回用的意义、技术原理和主要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中水回用的意义1.节约水资源:中水回用可以将生产、工业及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
通过中水回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淡水资源的利用,保证用水需求的同时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2.保护环境: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降低对自然水环境的污染。
通过中水回用处理的废水可以在再次利用过程中减少对自然水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增加经济效益: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减少废水处理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中水回用也可以通过节约水资源,减少后续水资源的开采和处理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中水回用的技术原理1.废水收集:生产、工业及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首先需要进行收集,将废水收集到统一的处理设施中进行处理。
2.前处理:废水进入处理设施后,需进行前处理,包括固液分离、调节水质、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等工序,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处理。
3.生物处理:经过前处理的废水进入生物处理工艺,通过好氧或厌氧的生物反应器,利用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4.深度处理:经过生物处理的废水进一步进行深度处理,包括膜分离、吸附、氧化等工艺,以去除水中的微量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
5.中水回用:深度处理后的废水可以作为中水进行回用,用于生产、冲洗、景观灌溉等方面的水需求。
三、中水回用的主要应用领域1.工业用水:中水回用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需求,如冷却循环水、锅炉补给水等领域。
2.建筑用水:中水回用可以应用于建筑行业的用水需求,如建筑施工、绿化、冲洗等领域。
3.农业灌溉:中水回用可以应用于农业灌溉领域,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水源,减少对淡水资源的开采,同时减少对土壤的冲刷和负面影响。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
![污水处理中的中水回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6d9839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8.png)
工业用水
扩大中水回用于工业冷却、锅炉补给等领域,降低工业用水成本 。
生态补水
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河道、湖泊等生态补水,改善水环境质量。
农业灌溉
推广中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 发展。
政策支持与推动
制定鼓励中水回用的政策法规,明确相关责任和 义务。
加强中水回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资金和技 术支持。
过滤法
通过砂滤、活性炭过滤等手段去除水中的悬 浮物、胶体和部分溶解性物质。
浮选法
通过向水中添加气泡使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 ,然后上浮去除。
化学处理法
混凝法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 体和悬浮物脱稳并聚集,形成易于沉 降的大颗粒絮凝体。
氧化还原法
利用化学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有 害物质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
功能描述
中水回用设施的功能是对废水进行收 集、处理和供给,实现废水资源化利 用,满足用户对水质、水量、水温等 要求,同时降低对环境的负担。
设备种类与选型
设备种类
中水回用设备主要包括预处理设 备、主处理设备、后处理设备等 ,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 用途。
设备选型
在选择中水回用设备时,需要考 虑处理规模、处理要求、设备性 能、运行成本等因素,选择适合 的设备以满足处理工艺的需求。
中水又称再生水、回用水,它可用于 冲洗厕所、浇灌绿地、车辆清洗、工 业冷却、建筑施工等场合。
中水回用的意义
1 2
节约水资源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对新鲜水源的开采和利用,缓 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减少污染
中水回用可以减少废水的排放,减轻对环境的污 染。
3
经济效益
中水回用可以降低用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水回用技术
中水”一词是相对于上水〔给水〕、下水〔排水〕而言的。
中水回用技术系指将小区居民生活废〔污〕水(沐浴、盥洗、洗衣、厨房、厕所)集中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标准回用于小区的绿化浇灌、车辆冲洗、道路冲洗、家庭坐便器冲洗等,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中水处理方式
按用途分类
中水因用途不同有三种处理方式
1.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饮用水的标准而直接回用到日常生活中,即实现水资源直接循环利用,这种处理方式适用于水资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但投资高,工艺复杂;
2.另一种是将其处理到非饮用水的标准,主要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如便器的冲洗,地面、汽车清洗,绿化浇洒,消防,工业普通用水等,这是通常的中水处理方式。
3.工业上可以利用中水回用技术将达到外排标准的工业污水进行再处理,一般会加上混床等设备使其达到软化水水平,可以进行工业循环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本,保护环境的目的。
按处理方法分类
按处理方法,中水处理工艺一般分为3 种类型:
1.物理处理法:
膜滤法,适用于水质变化大的情况。
采用这种流程的特点是:装置紧凑,容易操作,以及受负荷变动的影响小。
膜滤法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分离的溶液以一定的流速沿着滤膜表面流动,溶液中溶剂和低分子量物质、无机离子从高压侧透过滤膜进入低压侧,并作为滤液而排出;而溶液中高分子物质、胶体微粒及微生物等被超滤膜截留,溶液被浓缩并以浓缩形式排出。
2.物理化学法:
适用于污水水质变化较大的情况。
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砂滤、活性炭吸附、浮选、混凝沉淀等。
这种流程的特点是:采用中空纤维超滤器进行处理,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占地少,系统间歇运行,管理简单。
3.生物处理法
适用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污水。
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等生物处理方法。
或是单独使用,或是几种生物处理方法组合使用,如接触氧化+ 生物滤池;生物滤池+ 活性炭吸附;转盘+ 砂滤等流程。
这种流程具有适应水力负荷变动能力强、产生污泥量少、维护管理容易等优点。
当前,由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过度地、毫无节制地开发水资源的同时,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原本具有良好水质的新鲜水供应受到限制;其次,待开发的新鲜水源离集中供水点距离较远,一次性投资费用高昂,这样一些缺水地区无力扩大供水能力。
理到非饮用的程度,在此引出了中水概念。
中水也就是将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用过的优质杂排水(不含粪便和厨房排水)、杂排水(不含粪便污水)以及生活污(废)水经集流再生处理后回用,充当地面清洁、浇花、洗车、空调冷却、冲洗便器、消防等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杂用水。
因其水质指标低于城市给水中饮用水水质标准,但又高于污水允许排入地面水体排放标准,亦即其水质居于生活饮用水水质和允许排放污水水质标准之间,故取名为“中水”。
中水开发与回用技术近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美国、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尤以日本为突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些国家均以本国度、区域的特点确定出适合其国情国力的中水回用技术,使中水回用技术越来越臻于完善。
在中国,这一技术已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并对建筑中水回用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全国许多城市如深圳、北京、青岛、天津、太原等开展了中水工程的运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目前,我国的国有工业企业和部分民企,比如污染严重和水资源利用较多的企业都建成了中水回用项目,为低碳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国家级号召做出了贡献。
中水回用水质要求中水水质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
1 •满足卫生要求。
其指标主要有大肠菌群数、细菌总数、余氯量、悬浮韧、COD、BOD5、磷化物等。
2.满足人们感观要求,即无不快的感觉。
其衡量指标主要有浊度、色度、臭味等。
3.满足设备构造方面的要求,即水质不易引起设备、管道的严重腐蚀和结垢。
其衡量
指标有pH 值、硬度、蒸发残渣、溶解性物质等。
近年来,我国对中水研究越来越深入,为保证中水作为生活杂用水的安全可靠和合理利
用,于一九八九年正式颁布了《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 • 一89)。
中水回用系统分类
中水处理回用系统按其供应的范围大小和规模,一般有下面四大类:排水设施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本系统内杂用水和优质杂排水。
该排水经集流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清洗车、绿化等。
其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本建筑内部或临近外部。
如北京新万寿宾馆中水处理设备设于地下室中。
排水设施不完善地区的单位建筑中水回用系统城市排水体系不健全的地区,其水处理设施达不到二级处理标准,通过中水回用可以减轻污水对当地河流再污染。
该系统中水水源取自该建筑韧的排水净化池
(如沉淀池、化粪池、除油池等),该池内的水为总的生活污水。
该系统处理设施根据条件可设于室内或室外。
小区域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
该系统的中水水源取自建筑小区内各建筑物所产生的杂排水。
这种系统可用于建筑住宅小区、学校以及机关团体大院。
其处理设施放置小区内。
区域性建筑群中水回用系统该系统特点是小区域具有二级污水处理设施,区域中水水源可取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或利用工业废水,将这些水运至区域中水处理站,经进一步深度处理后供建筑内冲洗便器、绿化等用途。
中水回用技术简介其特点为用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工业所排出的废水进行不同深度的处理,达到工艺要求的水质,然后回用到工艺中去,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下面就两种最主要的回用技术作一介绍:
(一)冷却水技术节约冷却水是工业节水的主要途径:
1 、改直接冷却水为间接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特别在化学工业中,如采用直接冷却的方法,往往使冷却水中夹带较多的污染物质,使其失去再利用的价值,如能改为间接冷却,就能克服这个缺点。
2、降低冷却要求,减少冷却水用量。
3、采用非水冷却。
如在某种工艺生产中,采用空冷或油冷,达到冷却的目的。
4、利用人工冷源或海水作冷却水,减少地下水或淡水用量。
5、合理利用冷却水。
对已使用过的冷却水可以进行一定的降温措施后,反复使用,也可以在第一
次作为冷却
水使用后,用于其它对水质、水温要求较低的场合。
在采用这个办法时,要注意各车间供水系统的密切配合,加强冷却水的管理,避免因一个环节出问题而影响其他车间供水。
6、冷却水的循环利用这种冷却水利用技术主要是经过冷却器变成的热水经过冷却构筑物使水温降到回用水水温,从而循环使用。
冷却水在循环使用时,应注意水中细菌的繁殖、水垢的形成、设备腐蚀、水压、水量变化等问题。
(二)一水多用或污水净化再利用由于生产工艺中各环节的用水水质标准不一,因此将某些环节的水经过适当的处理后重复利用或用于其它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环节中。
以达到节水的目的。
如:可先将清水作为冷却水用,然后送入水处理站经软化后作锅炉供水用。
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后用于生产、生活等。
中水回用技术举例
下面就生活中水做一简单介绍。
生活中水,主要指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使用标准后,用于冲厕、绿化、景观、喷洒路面以及冷却水的补充等杂用。
中水水质应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1、中水水源选择中水,应首先选用优质杂排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
A、冷却水
B、淋浴排水
C、盥洗排水
D、洗衣排水
E、厨房排水
F、厕所排水
2、处理工艺当以优质杂排水和杂排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以物化处理为主的工艺流程,或采用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当利用生活污水作为中水水源时,可采用二段生物处理,或生物处理与物化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工艺流程。
3、中水设计建设规定凡建设项目都应按规定同时配套设计中水设施,属以下情况的建设项目必须配套设计建设中水设施:
A、宾(旅)馆、饭店、商店、公寓、综合性服务楼及高层住宅等建筑的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
B、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设施的建筑面积在3 万平方米以上。
C、住宅小区规划人口在3万人以上(或中水回用量在750立方米/日以上)。
有关中水设施的管理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城市中水设施管理暂行办法》执行,中水设施的设计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编制的《建筑中水设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