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一种美丽

教育的一种美丽
教育的一种美丽

教育的一种美丽

——浅谈班主任教育中的宽容艺术

肥乡县第三中学路艳英一位哲人也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

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是的,有时候,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

对别人的过错能宽容原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优秀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优秀的教师都善于以自己的宽容,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变成学生心目中可亲可近可以推心置腹的人,从而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从今天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来看,说一说宽容仍具有现实意义。

一、宽容是一种关爱。

宽容的内心是爱,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有人说:“要给人阳光,你心中必须有太阳。”我相信有爱的教育定会有成效。爱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是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是照亮学生未来的灯塔。大凡有卓识的教育家,优秀的老师都积极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而要善于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位当代的知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

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教师,应以宽容、博大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人格的力量,来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照亮学生的心灵。

人常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师爱是灵魂,是教育学生感情的基础。关心是一种师爱表现。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当教师付出真心、真爱、真情时才能唤醒学生的爱,才能使学生真正亲近,信赖自己,进而由“亲其师”而“信其道”,自觉自愿的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事实证明,只要用爱心去培养关心启迪学生,学生是会得到健康发展的。不过,要用好宽容这一教育方式,我觉得还应注意以下环节:

1、思想上要宽容。有的学生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有的学生同样的错误一再重犯;有的学生有逆反心理,老师指“东”他却偏往“西”;有的学生喜欢在老师偶尔光顾不到的环节犯错误。对此,老师不能认为这是犯错学生故意和自己作对,因而觉得不能原谅。应静下心来,首先做到思想上宽容,别急于“趁热打铁”。要调查事情缘由、经过,再根据犯错误学生的个性、思想认识等选择适当的时机、方式、场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2、时间上要宽容。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应努力做到:课上出现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切忌在课上就和学生计较起来,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可随便停其课,或把他赶回家和家长一起来校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这既会影响学生的学

习,也会招致学生及家长的反感;公众场合学生所犯的错误,尽可能事后和学生个别交换意见,切忌当着众人的面严厉训斥;学生当天犯了错误没能主动承认,或找其谈话时仍百般抵赖,而第二天或数天后能主动承认,也应允许并对其承认错误的态度予以充分肯定。作为教师,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其过错决不姑息,又要谅解学生的过错。要看到学生的过错大多是由于自控能力差造成的。对学生非本质性的过错一味严厉批评而不给其内心反省的时间,往往收益甚微,甚至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3、态度上要宽容。有的学生犯了错误仍强词夺理,态度蛮横,或把别人所犯错误作为自己可犯错误的理由;或像“挤牙膏”似的,加“压”以后才“吐”一点实情。这时老师也不能火冒三丈,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力求“热”问题“冷”处理,尽量避免师生之间吵起来,其冲动会逐渐趋于平缓。当学生真正觉得老师对其并无偏见和恶意,而是和他平等相处真诚相见时,就会逐渐接受老师的教育,把老师的批评真正理解为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4、条件上要宽容。要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条件”,并尽量给予宽容,满足其合理要求。如老师准备请学生家长来校或去家访,学生请求别告诉家长;老师要求学生在全班作检查,学生请求只交一份书面检查给老师;老师要把犯错误的学生交由学校处理,学生请求只在班内部处理等等,这时,老师不妨“妥协”一下,只要学生真诚地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就应给其适当的宽容,答应学生的合理条件。

二、宽容是一种欣赏。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中有爱迪生。”教师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三、宽容是一种尊重。

学生年龄小,容易犯错误。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不是抓住不放,而是给予更多的容忍和理解。一般情况下,我是找学生个别谈心,而不是让他的错误“大白于天下”,让他在同学面前没面子。虽然他们告别了儿童时代,步入少年,自以为已经长大,但好多认识还处于朦胧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与烦恼也在增长。这时候日记成了我和学生沟通的主要形式。到了青春萌动期,女孩的心思渐渐细腻起来,解不开的心结也多了,在我们的日记交流中,有我对她们的理解与尊重,有鼓励与安慰,也有暗示与引导。

四、宽容是一种理解。

正值天真烂漫年龄的学生,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不时会犯或轻或重的错误。而有些老师,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学生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学生一时成绩不好,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付孩子;学生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孩子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经常随口

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

每个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

现在与时俱进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应运而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雨果说,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教师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师也不会因为粗暴而平添尊严。宽容的教师深谙教育的艺术,对学生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宽容的教师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高尚的人格;宽容的教师修养有素、魅力无穷,它对下一代的成长极为有益。因此,爱孩子就请宽容孩子吧!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有原则地宽容学生,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正在而且必将使我们的教育在新的时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丽——一种跨越历史的美

丽、一种永恒的美丽!愿每一条春蚕都吐出亮丽的茧丝,愿每一支红烛都闪耀出灿烂的光芒!

备注:

姓名:路艳英年龄:37 职称:中学高级

工作经历:1992—1997年在肥乡县旧店中学任教

1997—2010年在肥乡县实验中学任教

2011—今在肥乡第三中学任教

通讯地址:邯郸市肥乡县第三中学邮编:057550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美丽的教育》,一个迷人的书名,读孙蒲远老师的这本书,我陶醉在孙老师的美丽教育中。 孙老师说:"宽容与赏识让教育更美丽,爱心与智慧让教育走得更远。"这是孙老师教育的高度总结。她从心灵深处理解和关爱儿童,面对生理机能有障碍的学生,学习特别吃力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她给了他们更多的爱,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了自己是孙老师的小天使。申继亮教授称赞说:"孙老师把教育视为事业,几乎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把教育视为科学,孜孜不倦而追求;把教育视为艺术,倾心去创造。" 读读这本书,让孙老师的伟大熏陶我们。 一、全面 这本书全面介绍了班级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坐姿到听课,从学生生病到与家长沟通,从课间到课堂,从队会到学生创造,从孩子淘气到爱每一个学生,从教师管理班级到教科研……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好像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美丽的教育》是班主任的百科全书。 二、适用 欣赏着孙老师的《美丽的教育》,我感到熟悉。书中写的那些事就发生在我们的教学中,孙老师的处理总是那么恰到好处,佩服孙老师的同时,也有一种喜悦,我从孙老师这儿又学了一招儿,到班里也试试。 这就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原因了。书中一个又一个来自一线的生动案例,让我感到真实,是我最愿意看的,能具体指导我的教学实践。 三、人格魅力 读着这本书,我更被孙老师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动。 孙老师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解决。她的成功在于小事细节不放过,小错小病不错过。同时她还是个"以身作则"的好老师,她知道身教大于言传,和同学同喜同悲,融入却不放纵。这些都是她的人格魅力。 孙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自她不停地学习。不停地读书,不断地提升精神境界,提高做人的修养,更新教育理念,跟上时代的潮流。从孙老师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善学、善思、善变通。她说:"学教育理论、看书时,我会边看边记,记的是我看书时产生的灵感,是从书中的观点演变过来的。""当工作中产生严重的困惑,如果能够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勇于探索,那就是你的教育思想将要产生飞跃的前兆。""班上稀奇古怪的事情层出不穷,真令人难

记一个教育故事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记一个教育故事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 育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记一个教育故事 教育是完善人的事业,校园是唤醒人性,亲近善良,远离无知的场所。 人人都说教学苦,在古代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说法。确实,做一个老师挺苦挺累的,做一个好教师就更苦更累了,但这是我们选取的职业,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默默工作。 休产假回归后,来到小学教书,担任二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还记得班上有一个特别犟拗、叛逆的男孩:喜欢跟老师对着干,上课让他拿出书本,他不拿,堂上随意与前后左右闲聊,搞小动作,随意离开座位,随意走动,有时还瘫坐在甚至会趴睡在座位旁的地上,老师让他遵守课堂纪律,他也总说“我不”,不听老师教育,就一个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学校是他开的“牛皮灯笼”,听别的学生说他也经常在堂上骂管他纪律的数学老师数学课上也是为所欲为的。那时,我就想给他一个下马威,于是,发怒成了我对他教育中出现得最多的动作。课堂上他不专心,没完成作业这些都会引起我的发怒,我会在课堂上

大声呵斥犯错的他,只因为觉得这样做会对他起到震慑作用,会让他暂时可以遵守课堂纪律,却没有去想这个学生会有怎样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样坐在教室中其他的那些满怀期盼等老师讲授下一课,好奇的学生。一来二往,自己越来越辛苦,越来越无助,而他也越来越执拗、叛逆。直至有一次,他课堂上又随意瘫趴在地上,无论的怎么教育也不愿坐回座位去,那时,因为在上课,我也只能先由他,好不容易下课了,我让他到办公室,想好好引导他,可是他竟然不愿去,死赖在课室,真要翻天的架势,我一生气,拉他的手,想把他拉过去,可他站定不肯动,我跟他犟了一会儿以后他竟挪到墙边想用头撞墙,接着干脆整个瘫趴在地,我吓了一跳,放开了手,暂时没管他,冷处理了。之后,在安全的情况下,无论他做什么我都当没看见,没想到冷处理他的违纪行为后他竟然没那么放纵了。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守纪律差强人意,但他是是劳动中的能手,是他主动为班级打扫卫生,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无意中我读到了一个故事,故事说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望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是哪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遛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孩子们对老师是宽容的,只要你对他们付

宽容的初中作文:宽容是一种美丽

宽容的初中作文:宽容是一种美丽 宽容,善良之基 宽容是一种美德,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简单的说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宽容的要求别人,则怨愤自然少了。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善意。孙中山,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有着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对于曾有不过他得邓庭坚,他宽宏大量,不记个人私仇。虽然他的随从副官请求孙中山对邓庭坚进行抓捕并将其枪毙,但孙中山并没有利用权力而公报私仇,而是一再叮咛,不可与他为难。这种高尚的善意,不也是宽容的一种吗? 宽容是一座伟岸的高山。南非总统曼德拉曾因领导反对白人而入狱。他在出狱后,当选总统,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把那三位当初看守他的狱方人员介绍给大家。曼德拉博大的胸襟和宽容的精神,让南非那些残酷虐待了他20xx年的白人汗颜,也让所有到场的人肃然起敬。他说,感恩与宽容经常是源自痛苦与磨难的,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训练。在苦难中反思,磨练自我,始终保持坦荡而豁达的胸襟,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曼德拉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最好的榜样。宽容,善良之基本,散发出人性的美与善,弥漫着芳香。

宽容是那涓涓的流水。《圣经》中有这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一群人带着一个据说犯了淫荡罪的女人来找耶稣,我要耶稣下令用石头砸她。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砸她。”结果那些人一个个的退了出去,只剩下那个女人站在那里。耶稣对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以后不要犯罪了。”宽容是对人格的尊重。即使是有错误的人,在人格上与大家也是平等的。 而没有宽容,世界又是一番景象。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名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起身大怒呵斥道:“你杀我的马,我就杀你全家。”于是,这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她治下的王朝岂能不最终崩溃呢?所以这世界需要宽容。 宽容,善良之基本呀!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都是你不喜欢做而不得不做的。可当你在做的同时你的那双没有忧郁,没有自责,没有烦恼的眼神会给别人留下一种美好而幸福的回忆! 然而,当你为某种事或者物斤斤计较的时候,会表现出一种让人疑惑,让人指责,让人不理解,甚至让人讨厌的眼神去看待你所做的一切,也让你感到浑身都不舒服不自在。 要努力做最好的哦!那才是最有意义的哦!

教育即研究者

教师即研究者 一、“教师即研究者”探源 20世纪60年代,英国学校委员会和拉菲尔德基金会为培养青年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兴趣和爱好,联合发起了“人文课程研究”运动。斯腾豪斯作为这个中心的负责人,在这次运动中首次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概念,要求把教师的教学和研究结合起来,力图改变教师在课程、教学和学习中的原有定位。后来他的学生埃利奥特和凯米斯推广了他的这种思想,分别提出“教师即行动研究者”和“教师即解放的行动研究者”的命题。20世纪80年代,“教师即研究者”的理念从西方传入我国,开始融入我国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运动之中。二、肯定“教师即研究者” 我认为,“教师即研究者”,并不是说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者,而是说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且必须成为研究者。史密斯将“教师做研究”定义为:“教师对学校和课堂工作进行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探究,是教师与研究者、教学与研究的统一。”这一界定清楚地将教师做研究与专家学者做研究区分开来。实践中,教育专家的研究对象更多的是普遍意义上的或宏观层面上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因此,他们的研究不可能有效解决教师面对的一些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而教师做的研究则直接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相关,是为了实践、通过实践和在实践中的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与学校教学相关的人、事、物和观念等。教师做研究表现为教师反思自己,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观念并改变它;探讨自己或他人成功的教育经验等。理查德·普林格在《教师是研究人员》一文中说:“当我谈到教师是研究人员的时候,我并没有把他们同那些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复杂试验,并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验证和测量成果的人相比,而只是想到他们是那种认真地使实践理论化或者是能系统而严格地考虑本人所从事的工作的人。”由此可见,教师做研究实际上包含了两类主体和两种过程:两类主体即“教师”和“研究者”;两种过程即“教学”和“研究”。在教师做研究中的两类主体实际上合并成了同一主体,那就是“教师,即研究者”;在教师做研究中两种过程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即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教学。 教师成为研究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时代的要求

教师演讲稿:不忘教育初心 方得育人始终

古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细细读了管建刚写的《不做教书匠》之后,让我对《华严经》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做教书匠》通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告诉我们,不做“教书匠”,要做一名有方向感的教师,有约束感的教师,有责任感的教师,有上进感的教师,有奋斗感的教师,有专业感的教师,有亲和感的教师,有智慧感的教师。而要实现这一切,首要的不忘教育之初心。 记得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事。 1912年春天,哈佛大学教授桑塔亚纳正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上课,突然,一只知更鸟飞落在教室的窗台上,欢叫不停。桑塔亚纳被这只小鸟所吸引,静静地端详着它。过了许久,他才转过身来,轻轻地对学生们说:“对不起,同学们,我与春天有个约会,现在得去践约了。”说完,便走出了教室。 那一年,49岁的桑塔亚纳回到了他远在欧洲的故乡。数年后,《英伦独语》诞生了,桑塔亚纳为他的美学绘上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来,初心,就是在人生的起点所许下的梦想,是一生渴望抵达的目标。教育何尝不是如此呢?时时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终。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教育初心,纳兰性德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初心常常被我们遗忘,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在教学之路上走得十分茫然,常常以知识授受为中心、以灌输为基本方式,少了去仰望教育这个广阔星空;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已经不知道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走着走着就陷入到了教育的功利当中;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常常以分数去衡量一个学生,常常以一张试卷去评判学生,以致让学生的心灵物化和精神枯萎;因为忘记了初心,我们常常把自己处于至尊之位,教室站着的永远是教师,坐着的屈服的却永远是学生…… 教育之初心是什么?我以为,教育之初心在引导和激发,而不是灌输知识;教育之初心在发展理性,而不是讲授道理;教育之初心在鼓励从善,而不是理解规范;教育之初心在丰盈灵魂,而不是掌握技艺;教育之初心在温暖心灵,而不是强化记忆;教育之初心在点亮人生,而不是预知未来。 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毫无疑问,当我们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其结果必然是压抑“生长”,实际上是否定了“生长”。须知,“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想象大胆的人、一个性情完满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心灵温暖的人、一个灵魂丰盈的人、一个精神崇高的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人吗?就算用功利标准衡量,这样的人在社

教育因宽容而美丽

教育因宽容而美丽 宽容对人,宽容待事,是生活中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又是一种待人的艺术,为人的胸怀。懂得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一种“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的人生境界。生活中需要宽容,而教育更需要宽容,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宽容同样也谈不上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可以让更多学生获得成长的动力。在教育这片神圣的沃土上,如果我们都能够以宽容之心包容一切的学生、学生的一切,以理解之心感动他们,他们就会“亲其师,信其道”,教育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宽容是一种智慧和尊重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把宽容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让它们发挥奇妙的作用。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

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的故事体现了宽容的魅力,闪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情感,教育需要宽容,更需要给宽容一个生存的空间,让宽容“复活”。俗语说:过犹不及,有时候制约太多、束缚太紧,反而不利于发展。 我知道,作为一名教师,你对学生宽容一点,就等于送给了自己一份神奇的礼物,这份礼物收获的是教育的一片海阔天空。宽容学生,就是解放自己,还学生心灵一份纯净,一份安宁,一份豁达。有人说过这样的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确实如此,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虽然他们有的可能学习成绩差强人意,但他可能就是运动会上的冠军,是劳动中的能手,是……谁能说他不是个好孩子,又有谁是完美的呢? 优秀的教师常常给予学生期待,会无形中给学生一个奋进的力量,督促和激励孩子去不断地努力和实现。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智慧吧!宽容也体现在其中。它没有对学生“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没有对学生“揠苗助长”的虚伪,没有

五年级作文:宽容是一种美作文800字

宽容是一种美 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远的近的,熟悉的陌生的,每个人犹如大海之舟,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但是,一句宽容的话语,一个美丽的微笑就可以改变所发生的一切。 一直以来,我通往学校都有一条必经之路。在那条路上,有一所漂亮的小房子,被高高的铁栅栏包围着。隔着栅栏望去,房子的四周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随着季节,花儿们交替开放,常年香飘四溢。每一次从这座小房子旁经过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脚步,有时欣赏一下迷人的花朵,有时嗅嗅沁人心脾的花香,常常会忘记了时间。 这天,再次路过这里,我发现一朵“调皮”的花儿从栅栏里伸出了小脑袋,它那美丽的样子完完全全展现在眼前。这朵花儿开得是那样的娇艳,还有几滴可爱、晶莹的露珠挂在上面。看着它,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妈妈,她平时就喜欢花花草草。这么美的花儿,要是妈妈也能欣赏到,那该多好啊! 才伸出手一会儿工夫,就听见院中传来了一阵声音:“是谁在那……”做贼毕竟是心虚的,听到动静的我吓了一跳。不等主人凑近,我用力地把花枝折断后,捏着花儿,背起书包,转身就跑。天啊,我的速度快极了,要是参加体育测试,保准能打破个记录。等我喘着粗气,停下脚步时,那被紧紧捏在手中的花儿早已没有了刚才的动人姿态,花瓣已经变得皱巴巴的。它仿佛在责怪我,不该把它折断,不该把它偷偷带走。

从那以后,再次经过那户人家时,我总是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别人发现了。但时间一长,事情慢慢淡忘了。那天,我又和往日一样,停在了院外,停在了花前。正看得出神,耳旁从传来一位阿姨的声音:“又是你啊,小朋友!”天啊,这不就是这家的主人吗?我一下子羞红了脸,无比尴尬地站在那里,恨不得有条地缝让我钻进去。本以为,我会迎来一场狂风暴雨,要么请家长,要么告老师。可那位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温柔地说:“小朋友,不用害怕。其实,那天喊住你,就是想问问你是不是也喜欢花儿?要不要带一枝花回家?拿着吧,这是送你的。”说完,阿姨伸手递过来了花儿,一直微笑着看着我。天啊,阿姨居然没有责怪我,不仅原谅了我的过失,还主动把花送给我这个偷花贼。 回到家中,我把花插在了花瓶之中。静静地看着它,可我的眼前却不由得回想起阿姨那亲切的微笑,那张挂着笑容的脸庞比眼前的花儿更动人。想着想着,一缕缕温柔的春风似乎拂过了我的脸颊,一股股暖流仿佛涌过我的心头…… 宽容,是我们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一张美好的通行证,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它。

教师读书随笔 《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随笔《美丽的教育》读书笔记 闲暇之余读了《美丽的教育》这本书它是著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孙蒲远老师写的。“孙蒲远老师是爱的大师是脱离了浮华的爱的大师。”这是中国教育名家林格对孙蒲远老师的评价。下面是本人的读书笔记: 孙蒲远老师用43年教学生涯中的一个个小事例,谱写了一部饱含深情的教师手记,刻画出令人动容的师生情深,展现了爱对于教育的力量。 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读完了这本书我的确有这样一个感受。正如孙蒲远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其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的孙蒲远老师就以她高尚的人格对学生产生了非凡的影响力。 孙老师有这样一句话:“因为我为这样的孩子带来了欢乐而孩子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她的班里有个孩子患了耳聋病家长因为担心孩子会影响班级的平均分而要求孩子退学。孙老师并没有因为个人私利而顺水推舟而是执意要求孩

子留了下来。在孙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这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参加了工作。一家人在看望孙老师时感动地说:“要不是您我妈妈说我现在只能打哑语和别人交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孩子可以说他们是更需要爱和教育的群体。孙老师就是以她母亲般的温暖为孩子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用教育家的执著与睿智呵护着幼苗的成长。正是这种“为自己想的少一些孩子就得益多一些”的无私之爱让孙老师的人格绽放出了绚丽的光彩。

关于信任的主题作文

关于信任的主题作文 信任是是夏日清凉的风,冬日里燃烧的炉火。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关于信任的主题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关于信任的主题作文一“沙沙,沙沙。”几颗小雨珠调皮地从窗口飘进来,落到我的本子上。 呀!外面下雨了吗?完了完了!我没带雨伞,这是最后一节课,放学了我怎么回去呀!我心不在焉的,出神地望着窗外。 “轰隆降-”一阵雷声传进我的耳朵,我的心不由揪紧了:真的完了!雨越下越大,看样子是要在学校里待到雨停再走了,可万一到明天早上也不停呢?妈妈晚上肯定加班,爸爸出差去了,也没人来接我,我该怎么办? 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下课铃一响,我快速整理书包,冲出教室。“哗-哗-”老天爷不知怎么哩,从原来的抽泣到现在的嚎啕大哭,也不知谁惹了他。豆大的雨点像是一位乐击行手,落在地面上发出“啪啪”,落在水坑里发出“嗒嗒”声,落在树叶上发出“哗哗”声,这三种声音加起来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可我不觉得,我多么希望雨能停下来了。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雨没有减小,反而有偏大的倾向。 我猛地想起,教室里有一把伞,应该是上一届学生留下来的,用一用没关系吧!我跑回教室,把手伸向那伞,没想到另一只手也伸向了那把伞。我快速拿伞,准备回家时,那另一只手的主人胡馨抓着我不放了,她睁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我,说:“你就把伞给我吧,到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家以后我再给你送回来,好不好?”哼!谁信她的鬼话! 我撑开伞,转身要走,她又把我拉住,说“我家离学校不远的,就五六百米路,我作业都做好了,我先给我爷爷报个平安,不然,他们会着急的!求求你了,一会儿我把伞给你送来!”“好……吧”我有些犹豫,可话出口了,当然也收不回来了。“谢谢!”胡馨接过伞,飞快地往雨里奔。“记得拿伞回来!”我冲她的背喊,她好似没听见,又好似听见了。 胡馨这人,平常蛮讲信用的,我相信她一定能做到!我就在校门口等着,望着那条人行道,希望看见她的身影。天渐渐暗下来,雨也没有停下来,胡馨也没有来,路上的行人稀稀拉拉的,我看,她是不会来了吧! 当我准备冒雨冲回家时,一只手拍了我的肩,我回头一看,哈!胡馨这小子什么时候来的? 原来,信任别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是件很美的事情! 关于信任的主题作文二信任是双方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化解矛盾的坚冰,一个信任的口吻,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永难忘记。对孩子,信任是母亲眼里的慈祥;对老人,信任是肩上的那付担子,老人担不动时,儿女们接过来又默默地放在自己的肩上。 我生活在一个温馨的家庭里,但是,在那一秒,我竟觉得我们之间有着一堵无形的墙——信任。一次,我刚刚放学回到家,爸爸就把我叫了过去,他问我:“茜茜啊,你老实告诉爸爸,是不是你拿了爸爸

有一种美丽叫什么精选作文

有一种美丽叫什么精选作文 有一种美丽精选作文300字 鲜花是美丽的,因为它鲜艳欲滴;小草是美丽的,因为它生机勃勃;阳光是美丽的,因为它光辉四射;雨露是美丽的,因为它滋润万物。然而,有一种美丽,比鲜花更艳,比小草更绿,比阳光更绚烂,比雨露更甘甜。 瞧!那大门口系着红领巾的学生,背着书包,踏着朝阳而来。教师们捧着课本,迈着坚决的步伐走进校园。“教师,您好!”“同学们早!”这短短的问候,使阳光更绚烂。 那天,白云飞走,乌云来了,“怎么办!怎么办!我没带伞!”教室里很杂乱。就在这时,杨校长来了,杨校长说:“同学们,我把你们一一送回家。” 这种美丽,就是师生间互相的尊重,互相的爱。 有一种美丽叫什么精选作文600字 有的人,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有的人,每一天都无所作为。 有的人,对她来讲,所有战胜自己的方面,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也会保持下去,把它当作一种意外的收获。 有的人,看到困难就停止不前,认为自己水平非常的有限。他不愿意有额外的收获,只是安守本分,满足于得到自己那点可怜的午餐。 关于收获。

有的人,可以把握住收获的时机,找好时间,好条件,甚至好地点,来给自己的收获加码。 有的人,不认为时机有多么好,只是一如既往,既使时机来敲他的门,他也会老实不客气地将它赶走。 有的人,为了播种收获可以改掉自己的懒惰。 有的人,以自己为中心,认为自己就是真理。 关于收获。 有的人,把握时机,有的人创造时机。 有的人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有的人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 有的人有好方法,事半功倍。 有的人用死脑筋,事倍功半。 关于收获,关于人。 两种不同的收获,两种不同的人。 收获不在于种子的好坏,在于人。 在于你怎样对待收获,怎样努力收获。 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只收到干瘪的谷粒,也会认为这是自己劳动所得。假如你没有努力,只靠别人,即便你收获,也不是你自己的收获,不是你自己的成绩。 两种不同的人,两种不同的收获,关于人,也关于收获。想象一下,你像哪一个? 有一种美丽叫什么精选作文400字 人生的路,就像黄河长江一样回环曲折。清闲的午后。一只红褐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

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 ——读《美丽的教育》有感 (夫子庙小刘婷婷) 《美丽的教育》是孙蒲远老师凝结43年的心血和智慧,写给广大年轻班主任的一本小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也是新的教育诗篇。 笛卡儿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如此,每当我捧起《美丽的教育》一书时,总是爱不释手,仿佛他笑容满面地站在我面前,耐心的为我讲解教学中的困惑,与我促膝长谈,在悄悄的告诉我做一名合格班主任的秘诀。“宽容与赏识让教育更美丽,爱心与智慧让教育走得更远。”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汇报一下我的一点点收获: 一、热爱自己的岗位 班主任是世界上级别最低的主任,但班主任又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主任。正如孙老师所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中的地位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孩子对自己的班主任简直到了崇拜的程度。小学班主任对自己的学生影响非常大,班主任提倡的东西将会酿成这个班的班风,班主任为好恶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是非标准,班主任的要求将会形成这个班学生的习惯,班主任常说的话将会成为这个班学生的座右铭,班主任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性格气质的形成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是一个神圣的岗位,它牵动着几十双眼睛的关注。影响着几十名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只有全身心投入,热爱这个岗位,才会充

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 二、热爱自己的学生 “孩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师爱就源于教师对民族对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是一个教师对国家对民族未来的一种责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出于一种民族责任感,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是一种很高尚的感情。”这是孙老师在回答一位演员时的精彩对话。它是那么的深刻,那么的精辟!是的,班主任对所有学生的爱就应该是这样的。无论天姿和家境如何,只要他加入我的班级就应该一视同仁,就有权利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并不难,难的是会爱。热爱学生必须要做到以下4点:1.全面了解写生;2.真正关心学生;3.学会尊重学生;4.充分相信学生、 三、要做到“四会” 1.会培养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要会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善于把一个班级培养成一个有凝聚力的集体。 2.会沟通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职业,它需要教师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巧妙的与学生家长、领导和科任教师沟通。尤其是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要掌握那个分寸,对待学生不能居高临下,要蹲下来,与其平等,用朋友的审问交谈,尊重学生的同时,也必须要尊重家长。只有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沟通,与家长谈话要亲切,要尊重对方,多表扬孩子的长处,针对问题与家长共同商量对策,达到事

善待、宽容——教育的一种美丽

善待、宽容——教育的一种美丽 如果能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能表现出教师的宽大胸怀,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而自尊心是人内心世界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 保护它、发展它, 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得到别人的承认, 受到别人的尊重, 是一个人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在青少年的心灵深处, 就有这种自尊的需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其实,善待、宽容也是教育的一种美丽! 首先,宽容善待学生就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尊重他的人格与自尊心,同情他,支持他,鼓励他,引导他和帮助他。去体验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泄气的心情,去感受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这样教师就不会因一时的冲动或失误,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我们知道,在任何班级中, 学生总有好、中、差之分,有些教师对好学生则尊重、偏爱,对差生则嫌弃、厌恶。殊不知,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后进生的自尊心这一敏感的角落,轻者,使这些学生越发失去自信,产生自卑,不求上进;重者,则会使这些学生对教师产生怨恨和抵触造成师生间的矛盾。 其次,宽容的内心是爱,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不论他的表现是好还是差。善待学生是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大凡有卓识的教育家,优秀的老师都积极主张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辱骂学生,而要善于

激励学生、唤醒学生、鼓舞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位当代的知名教育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这是切断后进生源的重要手段。” 第三、宽容学生善待学生应以理解、尊重、信任学生为基础,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对待,给他们以尊重和信任的时候,才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真情”,师生交往的细微之处往往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而深厚的爱。 现在与时俱进的新课程标准已经应运而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还要倾情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成长,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成绩,并和学生一同去品尝他们的成功和快乐!要学会运用宽容、理解善待学生的不足,让学生通过自尊心的得到尊重和满足来产生认识并改正不足的动力。从而达到“我给你自信,你给我成功”的目的。 善待和宽容学生,完全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正在而且必将使我们的教育在新的世纪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美丽——一种跨越百年的美丽、一种永恒的美丽!

初二作文:有一种美丽叫宽容作文800字

有一种美丽叫宽容 有时候,感情就像那片红叶,会蒙起我的双眼,给我带来遗憾,这时,宽容便如一缕阳光,给我带来全新的视角,展开一幅美丽的画卷。 记得那时,我很喜欢花,经常收集各种美丽的花片、叶子,夹在书中,轻轻一翻,便可看见那些花瓣,红的、黄的、绿的、圆的、尖的……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甚是好看。一天,邻居从香山带回了几片红枫叶,那枫叶形体火红,似浴火凤凰,我央求了好久,终于求得一片,我高兴得将它夹在书里。 第二天早晨,我带着那本书,早早地来到学校,等同学差不多到齐了,才装作漫不经心地将那本书拿出来,突然,一个同学看到了那片枫叶,惊叹:“哇,好美!”这一叫,很多同学都被吸引过来,而且,他们都想摸一下那甚有骨感的枫叶,感受一下美的感觉,顿时,我的座位被围得水泄不通。我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突然间,一双脏脏的小手伸了过来,大家一同叫到:“别动,弄脏了。”我狠狠地瞪了一下这双手的主人――我的后桌小兰。 做完早操后回到教室,不幸的事发生了,我的枫叶不见了。我发疯似的寻找,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始终都没有找到枫叶的影子。而这时,教室里只有我与小兰两人。我又发神经似地把小兰的书从小兰的手上抢来翻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这时焦急的我丝毫不顾及小兰的感受,恶狠狠地问小兰:“你把我的枫叶藏哪了?”这一问,也许将小兰吓到了,她原本忧郁的眼神变得更加黯淡,然后,小兰委屈

地哭了。 放学回家后,我把书包里的书都倒了出来,我一定要找到我那心爱的红枫。突然,那片火红的叶子犹如蝴蝶一般,从其中的一本书里飞了出来。 枫叶找到了,我却并不快乐,因为我错了,为了这枫叶,我伤害了一颗无辜而又纯真的心。 第二天,我打电话将小兰约了出来,我的心情好沉重,甚至都不敢抬头直视小兰那明亮的眼睛,因为我觉得对不起她。 最后,我低着头说:“小兰,对不起,昨天是……”我话还没说完,小兰就打断了我,微笑着说:“枫叶找到了,对吗?找到就好,昨天的事不要再提了,我已经原谅你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听了这话,我心中那块沉重的大石头终于消失了,我抬起了头,看着小兰,她在微笑,好美,我也在笑,心里好美。 这片枫叶至今仍在我的书里,尽管它早已枯了、黄了,但它时刻都在提醒我,还有一种美丽叫宽容。

“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教育研究素养 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提出 当人类社会出现以教育和教学为职业的人——教师后,人们对教师的角色认识就没有停止过,并且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观念,但是把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观念却经历的了一个艰辛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反思专门教育研究者的研究与教师的消极无为不协调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要求的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探讨达到了空前高度,“教师即研究者”也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理念和努力追求的目标。 总之,教育行动研究打出的口号就是“教师即研究者”,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承担研究任务,应该成为研究者。 二、一线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优势和素养 1.教师工作于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之中,最了解教学的困难、问题与需求,能及时清晰地知觉到问题的存在。 2.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交往构成了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因此教师能准确地从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到自己教学的成效,了解到师生互动需要改进的方面,尤其是能从教育教学现场中、从学生的文件中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实践性是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针对具体的、真实的问题所采取的变革尝试,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检验,进而产生自己的知识,建构适合情境的教学理论。 当然,一线教师要真正成为研究者,还应当具备以下素养: 1.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的意识。 2.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3.自我反思和批判能力。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独立的教育研究精神。 三、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1.教师的教育研究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是培养人的工作,其间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使得教师必须基于他对教学实践的判断和深思做出决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审慎的、理智的安排。通过研究不仅能增进教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扩展教师对新思想新方法的运用,引发他们对教育教学信念的追求,而且更能增进教师对学生学习需求的关注和了解,更有效地促进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2.教师的教育研究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的融为一体 现代课程与教学观认为,课程不是一项事先规范教师执行的规定或计划,也不是一套教材或教材包含的纲要和内容,而是一种特定形式的教学实际说明;教学也不是转化课程内容以达成学生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课程中的教育观念只有通过教师的

《美丽的教育》最新读后感范文5篇

《美丽的教育》最新读后感范文5篇 大家有没有阅读过美丽的教育,大家有没有写过关于美丽的教育读后感?以下是我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一 教师的魅力来自人格,以前我只是粗略的了解这句话,现在读完孙蒲远老师《美丽的教育》这本书,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有这样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各有所好。山水本是自然,就教师而言,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赏心悦目的心情至关重要。即使山不是很峻拔,也用悦纳的心态去欣赏,即使水不是很清醇,也用发展的眼光去赞美,则是“山水”之大幸也。孙蒲远老师的学生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孙老师用心发现着每一个人的闪光点。 爱在这本书里体现的尤为深刻,教会我们如何去爱,怎样才能做到真正去爱学生? 尊重,是爱的起点。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这不仅是成年人的心理需要,也是孩子的心理需要。而成年人往往忽略了孩子这一不亚于穿衣吃饭,甚至比穿衣吃饭还重要的需要。从小被尊重的人,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容易形成完善的人格,或者说孩子会自己努力用完善的人格来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被人尊重的孩子也会去尊重别人,如果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自尊感就会提高。所以我们要学会尊重孩子,不要一味的重视孩子的成绩如何,要给孩子真正的关心,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爱,是没有疆界的。爱要宽容。宽容不同于纵容。宽容的前提是理解。教育

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宽恕能触及儿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儿童心灵中产生要改正错误的意志力。”当然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绝对不是对学无原则的迁就和让 步,它是以学生认识错误为前提的。气是孩子的特点,是正常现象,犯错误是难免的,你不可能限制他,你要从他的淘气中找寻身上闪光的地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淘气,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空间,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怀抱。 《美丽的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教师的魅力来自人格,来自我们对学生无限的爱。我们要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对待教师这个职业,以欣赏的角度来观察每位孩子,爱无处不在,让我游走在爱的海洋吧! 《美丽的教育》读后感范文二 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没感觉,只得顺手翻翻看。但一看,我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导读是如此精彩;插图同样精致;是的,做重要的事情永远是有时间的。在这里我引用孙云晓老师的开场白。读这本书既使花去我大量的时间,也是值得的。因为这本书确实不错。 我从事班主任工作尽管只有8年,要问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工作太繁杂了,班主任记录本记尽管作乐一些删减,但仍满满的,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从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我读了了这本书,就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给我指出了前进的方向,我不再迷茫,我不再困惑,一个个生动鲜活生动的例子,似曾相识,孙老师是那么耐心细致的,不厌其烦的充满奈心的去处理去对待,他时时刻刻用他那平凡而伟大的爱心去温暖着每一位孩子。孙老师之所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对学生具有非凡的魔力,是来自于他对自己事业的真诚的爱。正如孙老师说:“班主任在小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

有一种美丽叫友谊作文600字_初中作文

有一种美丽叫友谊作文600字 有一种美丽叫友谊作文600字有一种美丽叫友谊有一种缤纷叫春回大地,有一种温馨叫回忆绵绵,有一种幸福叫大爱无疆,有一种关爱叫无微不至。 有一种美丽叫友谊。 依稀记得那天天气阴沉沉的,黑压压的乌云好像快要掉下去似的,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很快,豆大的雨珠便,砸在我的脸上,也砸在我的心上。世界浑浊不堪,像一张大网,网住了一切,也网住了我的心。路边的草儿耷拉着脑袋,无力的荒芜着。我就这样漫无目的的走着、走着。 冰凉的雨儿刀一般地划过我的脸庞,我用手指把雨珠从我脸上扫下,想起了一件事,今天早上我把水不小心洒在了我好朋友的床上,她就不理我了。我们没有像往常一样黏在一起,而是各走各的。我瞄准一个石头块,把它踢在一旁,滚吧,都去死吧,我在心里骂着。这时,我透过雨幕,看见了一个人影,正离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哦,是她! 一张白皙的脸映入我的眼帘,一双不是很漂亮但却炯炯有神的小眼睛正平静的望着我,正如一潭幽静的湖水,“还等什么呀,回班呀!”她把伞递了过来,拉着我飞奔起来,我突然好想哭,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从我脸上滑落,只是没有刚刚那么疼了。“我们算是和好了吗?”我小心翼翼地问道。“雨这么大,你还在问这种傻问题,快跑吧!”我瞥见她的嘴角扬起一个弧度,于是我也笑了,我们踏着雨水,嘴上微笑着,脚下是欢快的脚步声,很冷但很快乐。 回到教室,我们像没事人一样打打闹闹,说说笑笑,我看见她的衣服湿了好的一截,而我的,却只有一点。我心里涌上一股莫名的感动。午后的阳光透过树缝洒了进来,斑驳了一地。我望着沐浴着阳光的她,原来又小又黑又瘦又矮的她也可以如此美丽! 感谢那样一个女孩,在某一年某一月某一个阴沉的雨天,教会我:有一种美丽叫做——友谊!! 有一种美丽叫放弃作文600字E度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我们必须去放弃、因为我们要生存…… 松树放弃了沃土的安逸、选择在峭壁上、于是又了傲立于东风中的雄姿;小溪放弃了狭小的空间奔向了大海,于是又了波澜壮阔的气势;小草放弃了土壤中的温暖,于是给春天带来了一丝绿意…… 有些东西、我们应该选择放弃、这样才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不是我们的东西、何必苦苦去追求呢?自己不适合的、应当放弃…… 正如在非洲的地方、猎人抓狒狒而不费吹灰之力。原来猎人是等到狒狒的手伸到树洞抓蚂蚁时才从远处赶来、2者之间相差的距离也很远、这个时候狒狒只要在猎人赶来之前、把手伸出来、便可逃之夭夭了。但狒狒仍然不肯舍弃它的食物、眼看着猎人把自己抓走。结果食物没得到、反而成了别人的盘中餐。 事实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必须放弃、如若不放弃、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如此、正确的选择和果断的放弃、也会给我们带来快乐。 着名的企业家张敏、青年时参加了篮球队、可是他没有帮队伍赢得任何奖品、并且与队友没有一点默契、所以每次比赛都输得不堪入目。最后、他选择放弃他的篮球生涯、全身心投入创作中、最后他成立了一个公司、并且他的业绩在国内

《宽容是一种美》初中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①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②宽容是一种美,是一种需要操练、需要修行才能达到的境界。穿梭于茫茫人海中,面对他人一个小小的过失,给他一个淡淡的微笑,说一句轻轻的“没关系”,你会体味到包涵与谅解的快乐,这就是宽容;在人的一生中,常常因一件小事、一句不注意的话,使人不理解或不被信任,但不苛求任何人,而是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这也是宽容。所谓“己所不欲, A ”也正是寓理于此。③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不以为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以及以后更多的胜利呢?④宽容是一种美。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 B 。”宽容是一种博大,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跃上大方磊落的台阶;【甲】,能“愈合”不愉快的创伤;宽容是润滑油,【乙】。⑤哲学家康德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有些人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无法释怀,对别人犯下的错误更是不肯原谅,他们陷入了“不宽容”的泥淖,常常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使生活失去了本应有的颜色。虽然生活不是完美的,但每个人都没有理由不滋润,不快乐,关键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角度看生活、看自己、看别人。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错误、缺点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不如意。而所谓的宽容就是不跟自己过不去,也别跟别人过不去,用豁达心对待并不完美的生活。⑥宽容别人并不是要漠视别人的缺点,而是全面地评价别人,相信任何人都是有优点的,并且所有人优点都大于缺点,以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你身边的人与事,才会体会到“忍一时风平浪静, C ”的豁达大度之乐。⑦宽容是一种美。天空宽容了风雨雷电,才有了风和日丽;,。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 2.请你在文章的第⑦段的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并能够证明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请将文章A、B、C处的名言或俗语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请你分析第⑤段的论证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宽容是一种美 2. 【答案示例】大海宽容了惊涛骇浪,才有了波澜壮阔。森林宽容了风刀霜剑,才有了郁郁葱葱。大地宽容了洪涝干旱,才有了勃勃生机。 3. A.勿施于人 B.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C.退一步海阔天空 4.略

课程即研究假设_教师即行动研究者_斯滕豪斯课程观之要义_王立忠

U N IV ERSI T Y ED UCA T IO N SCI EN CE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总第120期)“课程即研究假设”、“教师即行动研究者” ———斯滕豪斯课程观之要义* 王立忠,刘要悟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摘 要]斯滕豪斯的课程观视“课程即研究假设”、“课堂即实验室”、“教师即研究者”,倡导教师的课程行动研究,凸现了教师“专业主义”的理论取向,提出了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及相关的知识观、教师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对我国正在推进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斯滕豪斯;课程观;研究假设;行动研究;过程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0)02-0097-04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此次课程改革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基本理念,强调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等多元发展的机会,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体验并在教学实践中学习,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凡此种种,都基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故此,重温英国课程专家斯滕豪斯的“课程即研究假设”、“教师即行动研究者”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是有待教学实践验证的“研究 假设” “课程”是什么?有课程研究者认为课程是指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也有课程研究者主张课程是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大众认为课程便是学校教学科目;教育行政人员则认为课程是一种教学计划,等等。对课程内涵理解的多样性反映了课程的复杂性。 1975年,斯滕豪斯出版了他的课程论名著《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在对由博比特、查特斯、泰勒等创立的课程的目标模式进行分析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的过程模式,并将课程定义为“研究假设”(Curriculum as H ypothe-sis)。他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出发,认为课程应该是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和说明,以说明在何种逻辑前提之下此套课程具有教育价值,在何种条件之下此套课程可以在课堂上实际进行。为了验证此套课程是否具有教育价值以及是否在课堂情境中具有教学的可行性,可以将课程视为有待教师在处于课堂情境的教学过程中加以考验的一套“研究假设”[1]。 “课程即研究假设”的基本假定是:外在的课程设计人员可以从课堂情境之外提供课程法则并要求教师遵循其课程指令,但却无法完全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各不相同且课堂情境也有差异,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根据个别的课堂情境中的实际经验,去接受、修正或拒绝任何普遍性的规则或原理[2]。这样的话,教师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从事课程探究以获得对不同学生和不同课堂情境的教育理解。 从课程开发的角度而言,所有的课程皆是有关知识、教学与学习本质的“研究假设”。知识本身不是可以事前明确界定或规定的课程目标,并且概念本身并不是单一绝对的知识结构;因此,教学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寻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与学习,引导学生进入多元社会文化的对话中,经由讨论或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王立忠(1963-),男,甘肃镇原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