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事年表

朱元璋大事年表
朱元璋大事年表

朱元璋大事年表

朱元璋大事年表元天历元年(1328年)

一岁九月十八日(阳历10月21日),朱元璋生于濠州钟离(治今安徽凤阳临淮东板镇境内)东乡。

后至元三年(1337年) 十岁

正月,广州增城人朱光卿起义,称大金国。

二月,陈州人棒胡起义于汝宁信阳州。广西瑶民起义。

四月,四川合州大足县韩法师起义。广东惠州归善县人聂秀卿、谭景山起兵响应朱光卿。

五月,藏区爆发反元起义,杀镇西王子丹巴(党兀班)。

八月,京畿"盗起"。

后至元四年(1338年) 十一岁

朱元璋全家由钟离东乡迁居西乡。

六月,南方白莲教首领彭莹玉与门徒周子旺起义于袁州,寻遭元军镇压,周被擒杀,彭逃匿淮西。

后至元五年(1339年) 十二岁

朱元璋全家由钟离西乡迁居太平乡孤庄村。

至正四年(1344年) 十七岁

春,淮北大旱,继以瘟疫。

四月,朱元璋父、母、长兄及侄子四日病亡。

五月,黄河北决白茅堤,六月又北决金堤,此后连年泛滥成灾。

七月,山东盐徒郭火你赤起义于益都。

九月,朱元璋入钟离於皇寺为僧,五十日后云游淮西。

至正六年(1346年) 十九岁

朱元璋返回孤庄村为父、母及长兄扫墓,寻复外出云游。

至正八年(1348年)二十一岁

十一月,台州黄岩私盐贩方国珍起兵反元。是年,朱元璋重返於皇寺。

至正十年(1350年) 二十三岁

十月,元廷更改钞法,物价飞涨。

十月,方国珍攻打温州。

至正十一年(1351年) 二十四岁

四月,元顺帝命贾鲁为工部尚书、总河防使,治理黄河。北方白莲教首领韩山童与门徒刘福通在颍州谋划起义。谋泄,韩山童被捕牺牲,妻杨氏携子韩林儿出逃。刘福通率众突围,以红巾为号,组建红巾军(又称红军、香军),于五月初三(5月28日)攻占颍州,继克亳州、项城、朱皋、罗山、真阳、确山、舞阳、叶县等地。

六月,方国珍击败元江浙行中书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元顺帝遣使招谕。夏,彭莹玉再度在江淮起义。

八月,彭莹玉门徒邹普胜与徐寿辉在蕲州起义,组建红巾军,寻下蕲水、黄州。邳州人李二与彭大、赵均用等在徐州起义,寻克宿州、五河、虹县、丰、沛、灵璧、安丰、濠、泗等地。九月,刘福通攻占汝宁、息州、光州等地,众至十万。

十月,徐寿辉在蕲水称帝,建国号宋,后改为天完。未几,彭莹玉至蕲水。天完红巾军两路出击,邹普胜上略武昌、江陵等地,彭莹玉、项普略下攻长江中下游及浙、闽。

十二月,王权、张椿在邓州、南阳起义,人称"北琐红军"。盂海马等在江、汉起义,人称"南琐红军"。

至正十二年(1352年) 二十五岁

二月,郭子兴与孙德崖等在定远起义,攻占濠州,归刘福通节制。

三月,於皇寺焚于兵燹。

闰三月,朱元璋投奔濠州。郭子兴收他为亲兵,授九夫长,与义女马氏成亲。

七月,彭莹玉战死杭州。

九月,元右丞相脱脱攻破徐州,李二突围至湖北投奔徐寿辉,赵君用、彭大奔濠州投靠郭子兴。脱脱遣中书左丞贾鲁等带兵追击,于是年冬围攻濠州。

十一月,项普略在徽州被擒就义。

至正十三年(1353年) 二十六岁

春,泰州白驹盐场私盐贩张士诚起兵反元。

三月,攻占泰州。

五月,进占高邮。贾鲁病死,元军撤濠州之围。

六月,朱元璋还乡召募徐达等七百人为兵,升任镇抚。

七月,克定远。是年冬,元军攻破蕲水,徐寿辉率部逃入黄梅山与沔阳湖中。

至正十四年(1354年) 二十七岁

正月,张士诚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大周。

从五月起,朱元璋先后招降定远多支地主武装"义兵",费聚、吴复、冯国用、冯胜、丁德用、毛麒、李士元(后改名善长)等相继来奔。郭子兴授朱元璋为总管。

六月,张士诚攻占扬州。

七月,朱元璋攻克滁州,范常、邓愈、胡大海来归。郭子兴自濠至滁。

九月,脱脱围攻高邮。十月,朱元璋失散多年的亲侄朱文正,前来滁州投奔。

十一月,脱脱大败张士诚。十二月,脱脱被削夺官爵,张士诚乘机出击,元兵自此"不复振矣"。朱元璋外甥李文忠,前来滁州投奔。

宋龙凤元年(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 二十八岁

正月,徐寿辉部复占沔阳。郭子兴用朱元璋之计攻克和州,命其为总兵官。刘福通等迎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都亳州,定国号宋,建元龙凤。春,郭子兴病卒,朱元璋代领其部。方国珍入据庆元。

四月,宋小明王授郭子兴子郭天叙为都元帅,郭子兴妻弟张天祜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部自此奉龙凤正朔。常遇春前来归附。

五月,俞通海、廖永安率巢湖水师来归。

六月,朱元璋率部渡江,攻占采石、太平,儒士李习、陶安出迎。征聘儒士宋思颜、潘庭坚、王恺及名士汪广洋。始行寨粮。月底分兵两路,第一次攻打集庆,不克而还。

七月,徐寿辉部攻占武昌、汉阳等路。张士诚攻占杭州。朱元璋命徐达攻占深水,继而分兵略取溧阳、句容、芜湖。

九月,朱元璋率部第二次进攻集庆,郭天叙遇伏被杀,张天祜被擒遇害。

十二月,刘福通兵败太康,元军进围亳州,韩林儿退避安丰。

龙凤二年(至正十六年,356年) 二十九岁

正月,徐寿辉部将倪文俊迁天完都城于汉阳,迎徐寿辉入居,自为丞相。

二月,张士诚弟张士德攻破平江,改平江路为隆平府。张士诚自高邮徙居隆平,改称周王。三月,朱元璋率部第三次攻打集庆。克之,改为应天府。得夏煜、孙炎、杨宪等儒士。遣徐达攻占镇江。

六月,遣邓愈攻占广德。遣使与张士诚通好,张士诚未予理睬。

七月,宋小明王命朱元璋为枢密院同佥,寻升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朱元璋设置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寻置江南行枢密院。置营田司,专掌水利。征聘秦从龙于镇江。张士诚遣将进攻镇江。徐达击败之,寻与汤和进围常州。

九月,刘福通命李武、崔德出征陕西。朱元璋至镇江,谒孔予庙,遣儒士劝课农桑,筑城开垦。十月,张士诚遣使向朱元璋请和,未果。

龙凤三年(至正十七年。357年) 三十岁

二月,朱元璋遣耿炳文攻克长兴。

三月,刘福通部将毛贵攻占莱州。徐达攻克常州。

四月,朱元璋督师攻破宁国路,亲赴石门请出名儒朱升。朱升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

六月,刘福通进军汴梁,分兵三路举行北伐。

七月,徐达进攻宜兴,令先锋赵德胜攻占常熟,擒张士德。

八月,元廷授予方国珍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方国珍率兵进击昆山州,击败张士诚部。张士诚降元,被授为太尉。

九月,倪文俊在汉阳谋杀徐寿辉未遂,投奔部属陈友谅,反为其所杀。宋北伐中路军关先生、破头潘、沙刘二、冯长舅等自曹州攻入山西。

十月,朱元璋命常遇春攻占池州。命缪大亨攻占扬州,降青军元帅张明鉴。宋北伐西路军白不信、大刀敖、李喜喜等攻占兴元,北上风翔,转攻四川,再入秦陇。

十二月,徐寿辉遣明玉珍攻略川蜀诸郡。朱元璋下令释放轻重罪囚。

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358年) 三十一岁

二月,朱元璋命康茂才为营田使。宋北伐西路军遭元军夹攻而败。北伐东路军毛贵攻占济南,立兴宾院,在莱州设三十六屯。三月,下蓟州,进抵都州、柳林,后因战斗失利,退还山东。李文忠、邓愈、胡大海攻占建德。宋北伐中路军克晋宁,分兵两路进攻晋、冀。

五月,刘福通攻破汴梁,迁宋都于此,迎小明王入居。

十月。胡大海攻克兰溪。

十一月,朱元璋建立民兵制度,寓兵于农。

十二月,宋中路军攻破元上都开平,后转略辽阳,进入高丽。朱元璋自将攻占婺州,设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分省。延聘许元(存仁)等十三人会食省中。召宋濂为五经师,开办郡学。命籍户口,给民颁发户由。遣使招谕方国珍。是年,大都大饥疫,死者二十万,朱元璋命徽州清丈土地,令民自实田。

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359年) 三十二岁

正月,胡大海、谢再兴攻克诸暨。

三月,朱元璋下令赦大逆以下罪囚。方国珍遣使向朱元璋献温、台、庆三郡,却不受。

四月,宋将毛贵为赵均用所杀,部将赵继祖又杀赵均用。

五月,宋小明王授予朱元璋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

六月,朱元璋返回应天。

八月,元将察罕帖木儿攻破汴梁,刘福通护小明王退守安丰。朱元璋遣使与察罕通好。

九月,常遏春攻克衢州。朱元璋遣使授方国珍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方国珍以疾辞。

十一月,胡大海、耿炳文攻破处州,胡深归降。

十二月,陈友谅自称汉王,迁都江州。是年,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地发生旱、蝗灾,民大饥;大都发生大饥荒,饿死者无数。

龙凤六年(至正二十年,360年) 三+三岁

三月,朱元璋征召浙江名士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应天,备顾问。

闰五月,陈友谅在采石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汉。寻即顺流东下,进攻应天。朱元璋用刘基之计,设伏败之。胡大海攻占言,11。朱元璋下令废除寨粮。置儒学提举司,以宋濂为提举。

七月,徐寿辉旧将于光以浮梁降于朱元璋。

九月,徐寿辉旧将欧普祥亦以袁州降。自是年起,方国珍与张士诚连续四年海运粮食以济元大都。

龙凤七年(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三十四岁

正月,宋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

二月,朱元璋立盐法、茶法与钱法。

三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以亲侄朱文正为大都督。

六月,察罕帖木儿大举进攻山东、江南震动。

八月,朱元璋遣使与察罕"结援"。寻率舟师溯江而上,亲征陈友谅。先克安庆,陈将丁普郎、傅友德迎降。再至江州,陈友谅败退。继而分兵攻略南康、东流、蕲、黄、广济、饶州。九月,陈友谅建昌守将王溥归降。

十月,明玉珍在重庆称陇蜀王。

十一月,邓愈进克抚州。

十二月,陈友谅龙兴守将胡廷瑞、祝宗遣使请降。

龙风八年(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三十五岁

正月,朱元璋亲至龙兴接受胡廷瑞(后改名胡美)投降,改龙兴路为洪都府,设江西等处行中书省。陈友谅吉安守将曾万中、孙本立及龙泉守将彭时中相继归降。

二月,朱元璋返回应天。苗军降将蒋英、刘震在婺州、李秸之、贺仁等在处州反叛,杀胡大海、王恺及耿再成、孙炎等。

三月,陈友谅降将祝宗、康泰亦叛,袭据洪都,万思诚、叶琛遇害。四月,邵荣、胡深收复处州,徐达收复洪都。

五月,朱元璋命朱文正率赵德胜、邓愈等镇守洪都。

六月,宁海儒士叶兑上书进言天下大计。

七月,邵荣、赵继祖在应天谋杀朱元璋,谋泄被诛。

十月,朱元璋设关市批验所官,征收商税,定盐货十分税一,其余商品十五税一。

十一月,元将扩廓帖木儿攻占益都。后与孛罗帖木儿为争地盘,长期攻杀不休。十二月,元廷遣户部尚书张昶等经庆元至应天招降朱元璋,遭拒绝。

龙凤九年(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三十六岁

正月,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建国号大夏。

二月,朱元璋申明将士屯田之令。张士诚遣吕珍、张士信助元进攻安丰。

三月,朱元璋率徐达、常遏春出援安丰。时安丰已破,刘福通战死。朱元璋击败吕珍,救出小明王安置滁州。小明王封赠朱元璋三代。

四月,陈友谅亲率大军围攻洪都。朱元璋诸暨守将谢再兴叛降张士诚,被李文忠平定。

七月,朱元璋率军往救洪都,寻与陈军大战于鄱阳湖。

八月,陈友谅中箭而亡,部将张定边护友谅子陈理逃归武昌,立之为帝。

九月,朱元璋还归应天,寻率军攻武昌。张士诚自立为吴王。

十二月,朱元璋留常遇春督诸军围攻陈理,自还应天。是年,命端木复初为徽州经历,令民自实田,以定科徭。

龙凤十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三十七岁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就吴王位,置百官,以李善长、徐达为右、左相国。

二月,朱元璋至武昌督兵攻城,陈理出降。三月,命中书省征召文武人才。

四月,定商税三十税一。立部伍法。

七月,徐达、常遇眷攻克庐州。

八月,命徐达率师按行荆、湖等处。

九月,徐达、杨臻等攻取江陵。傅友德攻克夷陵。

十一月,置慈利军民安抚司,以元授土官为安抚使,因其俗而治之。此后元时所授土官凡来归者,皆以原官授之。

十二月,徐达攻克辰州,傅友德攻克衡州。朱元璋致书与扩廓帖木儿通好。

龙风十一年(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三十八岁

正月,常遇春、邓愈攻克赣州。陈友谅韶州、南雄守将降。大都督朱文正获罪免官。

二月,元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进攻处州。胡深击败之,进克浦城。

六月,朱亮祖入闽,会胡深攻克崇安、建阳,至建宁为陈友定将阮德柔所败,胡深被俘遇害。六月,朱元璋令课种桑、麻、棉花。

七月,遣使与扩廓帖木儿通好。

九月,置国子学。元廷授予方国珍淮南行省左丞相。

十月,朱元璋命徐迭、常遏春等率师规取淮东。

闰十月,徐、常攻克泰州。是年,朱元璋遣使与明玉珍通好。

龙凤十二年(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三十九岁

二月,夏明玉珍卒,子明羿继立。

三月,徐达会冯胜克高邮。

四月,朱元璋令民间税粮军需差役的征发"务从宽简"。自应天还濠州故里祭扫父母墓。

五月,返回应天,发布讨伐张士诚之《平周榜》。

七月,遣使与扩廓帖木儿通好。

八月,令拓展应天府城,择地营建新宫。命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率大军围攻张士诚。元廷授予陈友定福建行省平章政事。

九月,元廷叉授方国珍为江浙行省左丞相。

十一月,徐达克湖州,李文忠克杭州,进围平江。

十二月,命廖永忠自滁州迎小明王归应天,至瓜步沉之于江中。命以明年为吴元年,建庙社宫室。是年,元将扩廓帖木儿与李思齐、张良弼搏怨,屡相攻战。

吴元年(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四十岁

正月,朱元璋下令免太平府租赋二年,免应天、宣城等处租赋一年。

三月,下令设文武科取士。

五月,免除徐、宿、濠、泗、寿、邳、东海、安东、襄阳、安陆诸郡及此后新附地区税粮徭役三年。

六月,设礼、乐二局,议礼制乐。因久旱免除各地田租一年。

九月,命朱亮祖率师挺进浙东,攻方国珍。徐达攻克平江,执张士诚送应天处死。

十月,命吴琳、魏观持币帛求遗贤于四方。徙苏州富民实濠州。命百官礼仪由尚右改为尚左。置御史台,中央三大府(中书省、都督府、御史台)至此全部建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吴祯为副,攻打方国珍所据之庆元。命中书省制定律令。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遏春为副,率师由淮入河,北伐中原。命胡美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入闽攻打陈友定。命杨臻、周德兴等攻取广西。

十一月,命廖永忠为征南副将军,会汤和攻打方国珍,遂下庆元。

十二月,颁行吴律令。方国珍降。徙方氏官属居濠州。汤和、廖永忠攻克福州。置太仓黄渡市舶司。

明洪武元年(1368年) 四十一岁

正月,朱元璋于初四日在应天即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年号洪武。立马氏为皇后,朱标为皇太子。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遣周铸等人往浙西核实田亩,定其赋税。定天下卫所之制。汤和攻克延平,执陈友定送京师处死,福建平定。立善世院、玄教院。

二月,元顺帝削夺扩廓帖木儿爵邑,令秃鲁、李思齐等讨伐之。朱元璋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朱亮祖为副,由海道攻取广东。以太牢祭孔子于国子学。定衣冠如唐制。命中书省议定役法。三月,命儒臣修《女诫》,诫后妃毋干预政事。命户部及行省铸造"洪武通宝"钱。廖永忠师至潮州,元江西、福建行省右丞何真率所部归降。徐达奏平山东,寻徇汴梁。廖永忠进兵广州,元守将出降。

四月,朱元璋下令免除山东田租三年。徐达、常遇春在洛水之北击败元将脱因帖木儿。禁宦官预政典兵。冯胜攻克潼关。

五月,浙江昌国州兰秀山民攻入象山,执县官。廖永忠、朱亮祖攻至梧州,元守将出降。朱元璋至汴梁,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六月,与徐达议取大都之策。杨碌、朱亮祖攻克静江、旋下南宁、象州,平定广西。命冯胜为征虏右副将军。

七月,朱元璋自开封返回应天。闰七月,徐达渡河北上,规取河北。元顺帝诏复扩廓帖木儿官爵,命与诸将各自统兵,阻挡明军的攻势。月底,明军进抵通州。元顺帝率后妃弃大都北逃。朱元璋征召天下贤才为守令。

八月,诏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徐达率师进入大都。定六部官制。刘基因得罪胡惟庸,退休还乡。颁布《大赦天下诏》。改大都路为北平府。朱元璋至开封,命徐达、常遇春攻取秦晋。是月,蠲免吴江水灾田粮四万九千余石,广德、太平、宁国三府及滁、和等州旱灾田粮七万六千余石。九月,下诏求贤。常遇春攻克保定。

十月,朱元璋返回南京。颐布《克复北平诏》。

十一月,遣文原吉、詹同等分赴各地访求贤才。召还刘基。

十二月,徐达攻克太原,平定山西。遣楔斯出使高丽,易济出使安南,随后陆续遣使出访周边诸国,与各国建交。是午,修治和州铜城堰闸,周百余里。

洪武二年(1369年) 四十二岁

正月,诏免北平、燕南、河东、山西、河南及应天、太平、镇江、宣成、广德及无为州租税一年。常遇眷攻取大同。倭寇山东滨海郡县。自此,倭寇几乎年年入寇,有时甚至一年数次入寇。

二月,诏爹《元史》。

三月,徐达进兵奉元,元守将张良弼逃遁。赈济陕西巩民。常遇春攻至凤翔,李思齐逃奔临洮。

四月,诏常遇春还师北平。诏中书省编纂《祖训录》,定封建诸王及官属之制。冯胜进兵临洮,李思齐降。徐达在西安州击败元豫王。

五月,徐达攻克平凉,进围庆阳,元守将张良臣降而复叛。

六月,常遇春、李文忠攻取开平,元顺帝逃奔应昌。

七月,常遇春卒于军中,诏李文忠代领其部。

八月,元兵入攻大同,李文忠击败之。定内侍诸司官制。徐达攻克庆阳,杀张良臣,平定陕西。命儒臣修纂礼书。

九月,诏以临濠为中都。

十月,诏天下郡县并设学校。

十一月,扩廓帖木儿自甘肃引兵袭破兰州,俘杀明将于光。

洪武三年(1370年) 四十三岁

正月,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分兵两路北征。

二月,诏求可任六部之贤才。罢太仓黄渡市舶司,不久复设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司。

三月,蠲免应天、徽州等十六府州及河南、北平、山东三省当年税粮。郑州知府苏琦上书言屯田积谷等三事,开始大规模开展民屯、军屯。

四月,封皇子挟为秦王、桐晋王、棣燕王、稿吴王、桢楚王、搏齐王、梓潭王、杞赵王、檀鲁王、从孙守谦靖江王。徐达大败扩廓帖木儿于沈儿峪,扩廓逃奔和林。元顺帝病死应昌,子爱猷里达腊继立,仍称元号,史称北元。

五1,徐达攻取兴元,分遣邓愈招谕吐蕃。李文忠攻克应昌,元嗣君北逃。

六月,命有司访求儒术深且明治道的人才。采纳济南知府及司农司官建议,招无田乡民垦辟北方郡县近城荒地,皆免三年租税。

徙苏、松、嘉、湖、杭五府无产业之民于凤阳屯田,给资粮牛种,免征赋役三年。在山西首行以粮易盐的开中法,后各行省与边境也多仿照施行。元吐蕃宣尉使何锁南普、镇西武靖王卜纳刺以吐蕃诸部降。

七月,令直隶等十八府州及江西饶州、九江、南康等三府编制《均工夫图册》。诛杀中书左丞杨宪。

九月,礼书编成,赐名《大明集礼》。

十月,设朵甘卫。

十一月,大封功臣。命户部清查户口,编制户帖,岁计登耗以闻。

十二月,赐勋臣田地。是年,江南地区实行里甲正役。中都开始动工营建。

洪武四年(1371年) 四十四岁

正月,左丞相李善长退休,命汪广洋为右丞相。命汤和为征西将军,傅友德为前将军,分兵两路伐蜀。修治广西兴安灵渠,灌田万顷。诏开科取士,连举三年,嗣后三年一举。命全国郡县编制赋役黄册,推行里甲制度。

二月,元平章刘益以辽东降,置辽东卫。刘基再次退休。

三月,徙北方沿边民一77::千余户屯种北平。

四月,命朱亮祖为右副将军,助汤和征蜀。

五月,蠲免江西、浙江秋粮。

六月,汤和进兵重庆,明异投降。徐达徙北平山后民三万五千余户散处卫府屯种,又徙沙漠遗民三万二千余户屯田北平。

七月.置辽东都卫,总辽东诸卫兵。傅友德攻克成都,蜀地悉平。

八月,蠲免中都、淮、扬及泰、滁、无为田租。

九月,谕各部大臣:"海外蛮夷之国,有为患于中国者,不可不讨;不为中国患者,不可辄自兴兵。"东南沿海诸省实行粮长制。十一月,命官吏犯赃者罪勿贷。蠲免陕西、河南被灾田租。

十二月,禁濒海民私自出海。

洪武五年(1372年) 四十五岁

正月,遣翰林待制王讳往云南招谕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被扣留,翌年不屈而死。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征西将军,分兵三路北征。

二月,建申明亭。

三月,蓝玉在土刺河击败扩廓帖木儿。诏令全国举行乡饮酒礼。

四月,册封乌思藏帕木竹巴藏僧章阳沙加监藏为灌顶国师。

五月,徐达在岭北败于元兵。颁布《正礼仪风俗诏》。

六月,定宦官禁令及宫官女职之制。冯胜攻克甘肃,追败元兵于瓜、沙。定《六部职掌》。李文忠与元兵激战于阿鲁河畔,曹良臣等战死。作铁榜申戒公侯。赈济山东饥民,蠲免受灾郡县田租。

七月,汤和在断头山被元兵击败。

八月,元兵攻入云内州城。

十月,蠲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田租。

十一月,元将纳哈出入犯辽东。十二月,以农桑学校考课有司官员。

洪武六年(1373年) 四十六岁

正月,贬谪汪广洋为广东行省参知政事。

二月,在藏区置乌思藏卫和二个宣慰司、一个元帅府、四个招讨司、十三个万户府、四个千户所。阿里地区藏族首领搠思公失监归附,又置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册封故元摄帝师喃加巴藏卜为炽盛佛宝国师,后又陆续册封一批藏僧为国师、大国师。设太仆寺以掌马政。暂罢科举,令有司察举贤才。命御史及按察使考察有司官员。

二月,征调松江、嘉兴.民夫,开挖上海县胡家港,并疏浚海盐县澉浦河。

三月,颁布《昭鉴录》训诫诸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冯胜、邓愈、汤和为副,备边山西、北平。命指挥使于显为总兵官,朱寿为副,出海巡倭。

五月,初次编成《祖训录》,朱元障亲为之作序。

六月,蠲免北平、河间、开封、延安、汾州受灾地区田租。

七月,命胡惟庸为右丞相。

九月,禁止表笺奏疏使用骈俪四六文体。徙山西北部州县民八千二百余户至中立府屯种。十二月,疏浚河南开封府一十八闸,计役工二十五万。

洪武七年(1374年) 四十七岁

正月,命吴祯为总兵官,于显为副,巡海捕倭。

二月,蠲免平阳、太原、汾州、历城、汲县租税。颁行《大明律》。徙山西河曲府山谷民二千余户于塞内屯田。

五月,蠲免真定等四十二府受灾州县田租。赈济苏州三十万户饥民米、麦、谷三十九万余石,并贷给谷种、农具。减免苏、松、嘉、湖官田一半之租。

六月,蠲免陕西?凉、延安、靖宁、廓州及山西、山东、北平、河内受灾州县田租。

七月,升朵甘、乌思藏二卫为行都卫。

八月,申定兵卫之政,正式建立卫所制度。

九月,罢宁波、泉州、广州三市舶司。在藏区置朵甘思宣慰司与六个招讨司、四个万户府、十七个千户所。是年,徙江南民十四万人于凤阳。

洪武八年(1375年) 四十八岁

正月,在藏区置帕木竹巴万户府。遣邓愈、汤和等十三人领兵屯戍北平、陕西、河南。命有司赈济穷民无告者以衣食屋舍。诏各地设立社学。

二月,宥杂犯死罪以下及官犯私罪者,谪凤阳输作屯种赎罪。

三月,立钞法。广西浔州大藤峡瑶民起义。廖永忠坐事赐死。

四月,胡惟庸派人毒死刘基。朱元璋巡视中都。中都工匠以"厌镇法"反对营建工役,令尽杀之。蠲免彰德、大名、临洮、平凉、河州受灾地方田租。罢中都营建。

五月,派宦官赵成往河州以丝织品、巴茶与藏民交换马匹。

六月,册封撒里畏兀儿之故元宁王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置安定、阿端二卫,后在八年至九年间又置曲先卫,此为明代关西七卫中最早设立的三个卫所。

七月,蠲免应天、太平、宁国、镇江及蕲、黄诸府受灾地方的田租。

八月,元将扩廓帖木儿卒。

九月,改建南京大内宫殿,令"但求安固,不事华丽"。

十月,诏举富民素行端洁、达时务者。改都卫为都司,行都卫为行都司,计有北平、陕西、山西、浙江、江西、山东、四川、福建、湖广、辽东、广东、广西、河南十三个都司,陕西、山西、福建三个行都司。耿炳文浚陕西泾阳县洪渠堰,灌溉附近五县之田。

十二月。遣使赈济苏州、湖州、嘉兴、松江、常州、太平、宁国、杭州水灾。元将纳哈出入犯辽东,叶旺击败之。是年,空印案发。

洪武九年(1376年) 四十九岁

正月,遣汤和、傅友德、蓝玉、王弼、丁玉备边延安。

二月,定诸王公主岁禄。

三月,以蓄储有余,悉免淮、扬、安、徽、池五府及山西、陕西、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北平、湖广租赋。

六月,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为省,计有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司。

七月,免苏、松、嘉、湖水灾地方咖租。以布赈济滦州、昌黎、卢龙、迁安、抚宁等县受旱灾民。

闰九月,因"灾异"诏求直言。平遥训导叶伯巨应诏上书,指责皇上"分封太侈"、"用刑太繁"、"求治太速",后被瘐死狱中。怀庆知府方征、宁海人郑士利上书为空印案鸣冤,后方被贬职,郑被罚作苦役。

十月,右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修订《大明律》十三条。

十一月,徙山西及真定无产业之民屯田凤阳。十二月,赈济畿内、浙江及湖北水灾。

洪武十年(1377年) 五十岁

正月,宋濂退休。赈游苏、松、嘉、湖灾民四万五千九百余户,每户钞一锭。

二月,赈济苏、松、嘉、湖灾民十三万一千二百余户,每户米一石。免除现任官员徭役,著为令。

四月,赈济太平、宁国及宜兴、钱塘诸县水灾。

五月,命李善长、李文忠总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议军国重事。户部主事赵乾赈济湖广水灾迟缓被诛。

六月,诏臣民言事皆实封直达御前。命政事启皇太子裁决奏闻。

七月,置通政司。始遣御史巡按州县。

九月,命胡惟庸为左丞相,汪广洋为右丞相。

十月,踊百官公田,以其田租充当俸禄。南京大内官殿改建完工。

十一月。蠲免河南、陕西、广东、湖广田租。

洪武十一年(1378年4 五十一岁

正月,封皇子椿为蜀丑、柏湘王、桂豫王、模汉王、植卫王。改封吴王捕为周王。诏改南京为京师,罢北京,仍称开封府。

三月,命六部诸司奏事毋廪报中书省。命吏部考核入京朝觐之布政使及知府。

四月,元嗣君爱猷识里达腊卒,弟脱古思帖木儿继立。庆州屯田百户山丹等起义,寻被镇压。五月,命在京工匠赴工者月给薪米盐蔬,休工者停给,听其自由营业。赈济苏、松、嘉、湖灾民六万二千八百余户,每户给米一石,并蠲免逋赋六十五)余石。六月,湖广五开峒(侗)族吴勉起义,遣杨仲明率兵镇压。

八月,蠲免应天、太平、镇江、宁国、广德诸府州县秋粮。

十一月,命沐英为征西将军,率王弼领兵讨伐西番叛乱。

洪武十二年(1379年) 五十二岁

正月,西番洮州十八族三副使等叛,命沐英移师讨之。

二月。命李文忠往河州、岷州、临洮、巩昌、梅川等处整治城池,督理军务。命有司以钞赈济困于饥寒之贫民,又以盐赈济京中贫民。

七月,丁玉镇压四川眉县彭普贵起义。命李文忠掌大都督府事。

八月,立案牍减繁式。诏永免退休官员之家徭役。

九月,沐英大破西番,擒其部三副使。福建都事镇压龙岩江志贤起义。

十二月,占城入贡,中书省未及时奏闻皇帝,遭斥责。汪广洋坐事贬海南,追敕赐死。征召各地博学老成之士入京。是年,河州卫指挥使宁正兼领宁夏卫事,修筑汉唐旧渠,灌溉田地数万顷。

洪武十三年(1380年) 五十三岁

正月,胡惟庸、陈宁、涂节等以"谋反"罪被诛。罢中书省,废丞相,更定六部官秩。改大都督府为中、前、后、左、右五军都督府。命吏部改洪武初年的官员南北更调之法为三大区域更调之法。置军器局。

二月,诏郡县荐举聪明正直、孝弟力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及精通术数者。

三月,削减苏、松、嘉、湖重赋十之二。燕王朱棣就藩北平。沐英进兵亦集乃路,擒获故元国公脱火赤。

四月,命群臣荐举所知人才。实行大赦。释放在京及临濠屯田服役罪犯。蠲免全国田租。令因过误被免职的吏员恢复原职。濮英在西凉俘获故元柳城王,自请督兵西进,以开哈密之路。五月,濮英进军赤斤站,擒获故元豳王及其部属。罢御史台。命从征士卒年老有病者许以子孙替代,年老无子或者寡妇,有司给路费遣送还家。

六月,置课院官,当年复革除。

七月,濮英进兵苦峪,擒获故元省哥失里王等。

九月,朱亮祖坐罪鞭死。宋濂因其长孙坐胡党,被贬置茂州。命曹震、杨碌、薛显屯田北平。置四辅官。诏陕西卫军以三分之

一守城,三分之二屯田给食。

十二月,各府州县荐举人才至京八百六十余人,授予各种官职。是年,诏陕西、河南、山东、北平等布政司及凤阳、淮安、扬州、庐州等府,许民尽力开垦,不起科。

洪武十四年(1381年) 五十四岁

正月。命新授官员各举所知人才。令全国郡县编制赋役黄册。

二月,核实全国官田。三月,向北方学校颁发《四书》、《五经》。

四月,徐达率诸将出塞,获全宁四部而归。

五月,宋濂在贬谪途中于夔州自缢身亡。

八月,诏求明经老成儒士,礼送京师。

九月,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军,率师征滇。置中都留守司。

十月,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蠲免应天、太平、广德、镇江、宁国田租。唐胜宗镇压浙江衢、处、温山民起义。

十一月,赵庸镇压广东曹真等起义。

十二月,傅友德大败元兵于白石江,攻克曲靖。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逃往普宁,翌年正月自杀。是年,统计全国户口一千零六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户、五千九百八十七7)千三百零五人;全国官民田三百六十六万七千七百一十五顷四十九亩;岁征麦、米、豆、谷二千六百一十五万五千二百五十一石,钱钞二十二万二千零三十六贯,丝绵、棉花、蓝靛一百零三万六百二十九斤。

洪武十五年(1382年) 五十五岁

正月,蓝玉、沐英攻克昆明。置贵州都司。命全国朝觐官员各举所知人才一名。赵庸镇压东莞起义。

二月,令水西、乌撒、乌蒙、东川、芒部、沾益诸部开驿道以通云南。置云南都司、云南布政司,至此全国都司增至十五个,布政司增至十三个。

闰二月,蓝玉、沐英攻克大理,寻分兵略取鹤庆、丽江、金齿,次第下之。

三月,令云南戍兵屯田以给军食。

四月,置僧录司、道录司。诏全国通祀孔子。定全国学田之制。蠲免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税粮。置锦衣卫。

五月,新建太学完工,是为国子监。遣行人访求经行明修之士。

七月,罢四辅官。

八月,恢复科举取士,三年一次,以为定制。颁布学校禁例十二条。马皇后卒。命唐胜宗、耿炳文巡视陕西,督军屯田。命吏部分六科考试荐举至京人才。

九月,吏部以经行明修之士三千七百余人入见,复令其各举所知人才。迁广东番禺、东莞、增城降民二万四千四百余人于泗州屯田。

十月,置都察院。诏天下来朝官员各举茂才一名。赵庸镇压广东"铲平王"起义。

十一月,置殿阁大学士。再设谏院官,寻复革除。

十二月,疏浚扬州仪真河,置闸坝十三处。

洪武十六年(1383年) 五十六岁

正月,谕松州卫向藏民征收马赋差发。

二月,命府州县学各向京师岁贡生员一名。

三月,召回征滇军队,留沐英镇守。永免凤阳、晦淮二县民的赋税徭役。

五月,蠲免畿内各府田租。六月,蠲免畿内十二州县养马户田租一年,免滁州二年。是年,为朝贡诸国颁发勘合,始行朝贡勘合制。

洪武十七年(1384年) 五十七岁

正月,命汤和巡视浙江、福建、山东海道以防倭。

二月,贵州宣慰使奢香率土官入朝,令其开辟驿道。后修成自偏桥至鸟蒙及自偏桥至容山的两条驿道,置龙场等九驿。

三月,颁布科举取士定式。李文忠"暴卒"。大赦天下。

四月,增筑国子学舍。

七月,禁内官干预外事,敕外朝诸司不得与内监发生公文往来。蠲免畿内田租之半。

八月,河决开封。蠲免河南诸省逋赋。

十月,修治自眉州峨眉至建昌之古驿道。十二月,免云南逋赋。

洪武十八年(1385年) 五十八岁

正月,在藏区置俺不罗行都司。

二月,以当春久雨,阴晦不解,诏求百官直言年民利病。宋讷献守边策。徐达卒。

三月,户部右侍郎郭桓等盗官粮被诛,各布政司官员牵连被杀者达数万人。

六月,命府州县官三年入京朝觐一次,著为令。

七月,五开峒族昊勉复起,称"铲平王"。命汤和、周兴会同楚王领兵镇压。

八月,拔国库钞币十二万三千余锭赈济河南灾民。

十月,颁布御制《大诰》。汤和等攻破古州,吴勉起义失败。

十一月,蠲免河南、山东、北平田租。十二月,麓川平缅宣慰使思伦发反叛。

洪武十九年(1386年) 五十九岁

正月,赈济大名府灾民钞三千锭,赈济江浦县灾民米六千余石。命汤和与方国珍侄方鸣谦备倭海上。

二月,赈济河南诸府州县灾民钞五万三千三百余锭。

三月,颁布御制《大诰续编》。四月,定工匠轮班制。诏赎河南灾民典卖之子女。

五月,赈济开封等府饥民三千一百户,计钞三千八百余锭。

六月,诏有司存问高年。修筑福建长乐县海堤。

七月,诏举经明行修、练达时务之士。

八月,河南布政司赎回开封等府被典卖的男十四人。

十月,林贤案发。胡惟庸的罪名因而升级为私通日本。此前朝廷多次要求日本政府禁止倭寇骚扰中国而未果,因林贤案发,遂与日本断交。

十二月,颁布御制《大诰三编》。是年,命户部核查全国田亩。

洪武二十年(1387年) 六十岁

正月,命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蓝玉为副,出征纳哈出。焚锦衣卫刑县,将其囚犯移交刑部狱。

四月,命周德兴筑福建濒海城池,练兵防倭,先后筑城六座。

六月,冯胜统兵越过金山,直逼纳哈出营地,纳哈出投降。

闰六月,冯胜率师还次金山。濮英殿大军还,遇伏而死。

七月,赈济济南、东昌、东平三府灾民六万三千八百余户,计钞三十万九千余锭。收夺冯胜大将军印,召还,命蓝玉代摄军事。曹震屯田云南品甸。

九月,置大宁都司,翌年正月改为北平行都司。以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副,北征蒙古。

十月,冯胜罢归凤阳。

十一月,陈桓、叶异屯田定边、姚安、毕节诸卫。十1,颁布御制《大诰武臣》。是年,完成全国田亩核查和鱼鳞图册的编制。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六十一岁

正月,思伦发入寇马龙他郎句,宁正击败之。赈莱州、兖州灾民钞二十万九千二百余锭。

二月,礼部主事高惟善建议修筑自碉门至长河西口驿道,从之。

三月,沐英击败思伦发。

四月,蓝玉在捕鱼儿海击败元嗣君脱古思帖木儿,俘获数万人。脱古思帖木儿西逃。吴诚镇压广东惠州龙川县民起义。

六月,汤和归凤阳养老。

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无田之民于河北、河南屯种。

九月,令全国卫所督军屯种。

十月,命五军都督府更定军士屯田之法。

十一月,北元辽王阿札失里、惠宁王塔宾帖木儿来降。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六十二岁

二月,蓝玉督修9)11城池。禁武臣干预民事。

四月,徙江南无田之民就耕淮南。赐九江、黄州、汉阳、武昌、岳州、荆州诸郡贫民及沿江递运驿夫钞九十一77千一百余锭。赈济山东莱、兖二州饥民钞二十六千二百余锭,湖广常德、长沙等地贫民钞一百四十六万八千七百余锭。五月,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于兀良哈,隶属大宁都司。

八月,诏举高年有德、识时务之士。更定《大明律》。

十一月,思伦发遣使求降,麓川之乱平定。是年,脱古思帖木儿为其部属也速迭儿所杀,另立坤帖木儿。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 六十三岁

正月,命晋王朱榈、燕王朱棣出征北元丞相咬住、太尉乃儿不花。江西赣州民夏三联合湖广诸洞少数民族起义。命胡海为总兵官、陈桓、叶异为副,统兵镇压。

三月,燕王率傅友德、赵庸、曹兴等出征迤都,乃儿不花、咬住等出降。

五月,遣公侯还乡。李善长、陆仲亨等以胡党罪名被诛。颁布《昭示奸党录》。

六月,蓝玉讨伐施南、忠建、都匀反叛土司。赐还乡公侯铁册军以监视之。命吏部选耆老有才德、知典故者授官,计得四百五十二名。

七月,河决河南开封。赈济灾民一万五千七百余户,计钞二万五千余锭。修筑崇明、海门二县海堤三万三千九百余丈,役工二十五万。

八月,赈济河南、山东、北平受灾贫民钞七十万锭,北平、真定二府及深州、衡水受灾贫民钞一万三千余锭,湖广长沙府贫民及水驿夫钞十六万七千余锭。

九月,赈济湖广黄州等四府及郴州灾民钞五万七千余锭。

十月,夏三起义为胡海等镇压。赈济荆州、襄阳二府、沔阳、安阳二十受灾之民及递运驿夫钞十六万九千四百余锭。严申沿海军民交通外番之禁。

十一月,蠲免山东受灾郡县田租。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六十四岁

修筑江南通州沿海圩岸及浙江上虞海堤。命傅友德为征虏将军,王弼、郭英为副,备边北平。蠲免山东田租。

二月,4"京师朝阳门外隙地种植桐、棕、漆树各五十万余株,并在江南旷土种植苜蓿。

三月,命徐辉祖、李景隆、蓝玉等备边陕西,叶弄练兵甘肃。

四月,准许逃户流民就地著籍耕垦。封皇子椭为庆王、权宁王、椴岷王、穗谷王、松韩王、模沈王、楹安王、桎唐王、楝郢王、擤伊王。修筑宁海、奉化二县海堤。

五月,令汉、卫、谷、庆、宁、岷六王练兵山东临清。疏浚定海、鄞县东钱湖,灌溉田地数万顷。六月,修筑自湖广至云南驿道。命礼部清理佛、道二教。

七月,徙各地富民五千三百户实京师。蠲免畿内田租之半。

八月,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刘真、宋晟讨伐哈密叛乱。

九月,罢建宁造团龙茶,惟进芽茶。

十一月,皇太子朱标还京,献陕西地图。时朱标已病,犹言经略建都之事。曹震督修四川驿道,一自茂州至松潘,一自茂州至贵州以达保宁再通往陕西。是年,令公侯大官及民人耕垦荒地,惟犁到熟田,方许为主。虞部郎中王国用上书为李善长诉冤,置不问。完成更造赋役黄册。全国户口计一千零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五户、五千六百七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人。全国官民

田计三百八十七万四千七百四十六顷七十三亩。全国岁入计米、麦、豆、粟三千二百二十七万八千九百八十三石,绸、绢、布六十四万六千八百九十匹,丝绵、棉花、漆、矾、铁、朱砂、水银诸物三百六十六万五千三百九十斤,钞四百零五万二千七百六十四锭,白金(银)二万四千七百四十两,盐一百一十五万五千六百引。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 六十五岁

二月,命李景隆等还京师,叶异等练兵河南及临、巩、甘、凉、延安、宁夏。诏全国卫所军以十分之七屯田,十分之三守城。徙崇明县受灾之无田民二千七百户于江北屯种。徙山东登、莱二府无恒产之民五千六百三十户就耕东昌。

三月,命冯胜等十四人分理陕西、山西、河南诸卫军务。改封豫王桂为代王,汉王模为肃王,卫王植为辽王。

四月,蓝玉征讨罕东,寻移师讨伐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之叛。皇太子朱标卒。

五月,赈济陈州、原武等县灾民米四万二千九百余石。

六月,沐英卒于云南,时云南已垦田一百零一万二千亩。

八月,命冯胜、傅友德、常羿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命给公侯岁禄,将赐田归还官府。叶异坐胡党被诛。九月,立朱标次子朱允蚊为皇太孙。疏凿溧阳县银墅东坝河道,役丁三十五万九千余。

十月,沐春袭封西平侯,镇守云南。

十一月,蓝玉擒获月鲁帖木儿,诛之。

十二月,命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兼任东宫师保官。闰十二月,以冯胜为总兵官,傅友德为副,练兵山西、河南,兼领屯卫。是年,以周兴为总兵官,扫荡兀良哈三卫西面的安答纳哈出。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六十六岁

正月,召冯胜、傅友德、常羿、王弼、孙恪诸将还京。向西北藏族诸部颁发金牌信符,作为征发马赋差发的凭证。

二月,蓝玉以"谋反,罪被诛,张翼、陈桓等被杀。颁布《逆臣录》。

三月,诏晋、燕二王节制山西、北平属卫将校,军务大者始以闻。张温坐蓝党被诛。《诸司职掌》编成刊行,中公布全国户口计一千零六十五万二千八百七十户,六千零五十四万五千八百二十一人;全国田土计八百四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三顷。颁布《稽制录》诫谕功臣。四月,命有司如遏灾荒,先行赈贷而后奏闻,著为令。

七月,赦胡、蓝余党。

八月,命李新督开胭脂河,以通两浙漕运。

十月,擢国子监阜六十四人担任各省布政使、参政等官。更定工匠服役班次。是年,令民开垦荒芜官田,俱照民田起科。定在京工匠每月赴工十日。禁浙江、江苏和苏、松人任职六部。全国计粮储三千二百七十八万九千八百余石,钞四百一十二万四千余锭,布帛五十一万二千零二匹,金二百两,银二万零五百余两,丝绵、茶、铅、铁、硝、矾、水银、朱砂诸物三百六十五万四千余斤,盐一百三十一万八千余引,海巴(海贝)三十一万零六十余索。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 六十七岁

正月,停止外国入贡,惟琉球、真腊、暹罗许之。禁民间使用番香番货。命李景隆为平羌将军,充总兵官,镇守甘肃。

二月,徒索明县无田之民五百户于昆山屯种。

三月,命徐辉祖、吴杰往浙江练兵备倭。命工部行文教百姓多种桑枣。

八月,命吴杰、张铨率退休武臣至广东练兵备倭。遣国子监生分赴各地,督吏民兴修水利。为祝天下太平,建京师新酒楼,宴百官于醉仙楼。

九月,置四川行都司于建昌卫。命徐辉祖节制陕西沿边军马。

十一月,傅友德坐事被诛。十二月,王弼坐事被诛。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六十八岁

正月,沐春擒斩曲靖屡屡举兵反叛的越州知州阿资,命将越州改土归流,分其地属邻近州县。命周王朱楠、晋王朱桐率河南、山西诸卫出塞,筑城屯田。

二月,冯胜坐事被杀。

三月,秦王朱樉卒。

六月,诏诸土司皆立儒学。诏除严刑,以后嗣君只守律与大诰,并不许复立丞相。

七月,徙山东青、兖、登、莱、济南五府民一千余户赴东昌屯种。

八月,汤和卒。

闰九月,重定诸王公主岁禄。重定《祖训录》,名《皇明祖训》,禁后世变更祖制。蠲免畿内、山东秋粮。

十一月,诏直隶苏州等十七府及浙江等六布政司征调小民二万户,至京师充仓脚夫。

十二月,诏河南、山东所植桑枣及二十七年以后新垦田地,皆勿征税。又令民间垦荒,从其自首,首实一年后始行征税。湖广布政司上报所属郡县已种桑、枣、柿、栗、胡桃等果树计八千四百三十九万株。是年,广西浔州大藤峡瑶民起义复炽,年底为杨文所镇压。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六十九岁

正月,制定《擒获倭贼升赏格》。

五月,成都各卫军士修成自峨嵋至越隽驿道。

八月,蠲免应天、太平等五府田租。

九月,重修广西兴安灵渠。召退休武臣二千五百余人入京,各赏给大量银钞。

十月,又各令进秩一级。

洪武三十年(1397年) 七十岁

正月,置行太仆寺于山西、北平、陕西、甘肃、辽东,掌边镇卫所之马政。

二月,命户部移江西民至湖广常德府武陵等十县屯种。

三月,禁民间以金银交易。严禁私茶出境。

四月,户部上富民名籍。禁止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

五月,颁行改定的《大明律》与《钦定律诰》。

六月,"南北榜"案发。附马都尉欧阳伦因贩运私茶波赐死。

七月,命全国郡县更置粮长。

十二月,朱元璋病重,后经治疗痊愈。病中赐李淑妃死。是年,设罕东卫。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十一岁正月,修筑自碉门北出枯木任场至长河西口驿道。

三月,命耿炳文修复泾阳县洪渠堰,又浚渠十一万三千六百余丈。晋王朱榈卒。

闰五月,朱元璋于初八日旧病复发,初十日(阳历6月24日)逝于西宫。遗诏日:"皇太孙允蚊,仁明孝文,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福吾民。"十六日,朱允蚊继位,葬朱元璋于孝陵,日高皇帝,庙号太祖。

《明朝的统治》优教教案

《明朝的统治》优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 5.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强化皇权 三、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灭亡元朝,逐步统一全国。为巩固统治,他推行一系列强化皇权的措施。朱元璋采取了哪些专制集权的措施?与前代相比,明朝的官僚机构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变化? (二)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本课优教导学案【自主学习】环节,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 明朝的建立 教师结合优教课件展示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结合明朝版图,总结归纳。 学习与探究: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央改革官制 教师结合优教课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分析史料,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材料一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学习与探究: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为此,他是怎样做的?材料二行省长官“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掌管)之”。 学习与探究: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元朝的行省制度有何弊端?为改变这一弊端,明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朝官制改革的影响。 朱元璋强化皇权——监视臣民 教师结合优教课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分析史料,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能力。 材料三一次,大臣宋濂在家中请客,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酒了吗?请了哪些客人?”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幅画,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 学习与探究: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朱元璋强化皇权——八股取士 教师结合优教课件展示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读图分析史料,培养论从史出读图分析的能力。 材料四 学习与探究: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八股取士对教育、选官等方面造成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经济的发展——农业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梁启超所作《李鸿章传》,与吴晗的《朱元璋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及朱东润的《张居正传》并称为世纪四大传记,四位皆是近现代中的有名学者。《李鸿章传》开篇以“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定下客观论断的基调,此中既言明对李鸿章不可等闲视之,他在平捻军之乱、平太平军叛变之中,维持了中国的稳定大局, 他兴洋务办海军也有开眼看世界的独有魄力眼界,其生平立下业 绩并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另一方面,李氏也未能扭转中国危亡的 局面,他在外交事务中与列强签订的条约种种,致使国土流失并 开启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命运,遭后世人种种谩骂,因而生前 死后所受毁誉参半。因而梁道:“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 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二者在政治上素来是公敌,梁却能放 下偏见,持一颗公平心对李鸿章生平境遇作评判,或者他对李所 惜所批所悲之感,也有百日维新失败的自我悲叹罢。 梁对李的评断,一言以蔽之,则李氏乃时势所造英雄,而非 造时势之英雄也,他提醒我们有几个历史前提需要注意:一是满 清是中国君主专制政权登峰造极之时,二是李身处满汉民族矛盾 利益冲突急剧之时,三是外患紧迫逼近之时。 其一,中国的专制政体自春秋战国形成的中国文化大传统为 起点(以儒家道德为基础和以家庭伦理为中心的道德哲学为主流),从秦朝建立大一统帝国到明清时期君权逐步达到顶峰,皇帝将权

力集于中央一己,明有内阁而清设军机处,均是直授皇帝要谕, 底下官员则相互掣肘,因而专制程度越深,权臣数量越少,我们 便可以想象,有识之士当时要推行变法实行变革实在是困难之事。 其二,清朝是满族所建立的政权,在制度上虽承袭汉人制度,政治权力的内圈仍是亲贵觉罗,世代靠钱米俸禄谋生的八旗子弟 则是其外围,因此形成一个靠族群血缘关系维系的特殊利益集团。因而梁后来回忆变法之难,是“国家利益和王朝利益之间的冲突”,在于满族利益集团不愿因变法而使政权流散于他族之手, 在任用大臣方面对满汉也存在亲疏之别,直到清朝意识到内乱无 法由懒散惯了的八旗子弟军平定时,才愿意由汉族大臣出兵镇压。 其三,观当世大事,欧洲列强依靠变革强大起来,他们将势 力进一步东扩,已不再是原来需要天朝大国进贡的蛮夷之邦,中 国面临有史以来最紧迫的危机,如若继续紧闭国门不愿求变,便 要不断受到强国威胁,不论外交手段如何狡狯机智,内治不修终 是“弱国无外交”。 以上述三点为基本背景,纵观李鸿章一生,作为军事家,他 是一个真正善于统率将领的人才;作为直隶总督,他认识到中国的 危机局面,看到西方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强大,因而积极倡导办洋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步有重要贡献;作为外交家,他斗智斗勇 表现出战国策士的遗风,还几乎牺牲自身性命,也要为本国争取 最大利益,却最终落得一个卖国贼的骂名。然而另一面,梁认为 他有谋略却也有用人不当、任人唯亲的过失,他有足够的权力和

吴晗《朱元璋传》的 1948 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吴晗《朱元璋传》的1948年手稿及其写作过程 李 坚 1965年三联书店出版的《朱元璋传》是著名明史专家吴晗的代表作,该书全面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由僧人到皇帝的一生,结合元末明初的历史条件,对朱元璋一生的功过作了具体的分析,实事求是地评价他的历史地位,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历史方面达到新的高度,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吴晗先生治学严谨,《朱元璋传》经过20年的艰苦写作,历经四次修改,终于得以成书。一是1944年在重庆出版的《由僧钵到皇权》和《明太祖》;二是1947至1948年完稿,1949年4月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的《朱元璋传》;三是 1954至1955年改写的《朱元璋传》油 印本;最后才是修改于1964年,1965 年2月由三联书店出版,代表吴晗先生 学术水准、至今广为流传、影响极大的 《朱元璋传》。 现珍藏于我馆的吴晗先生的1948 年《朱元璋传》手稿,是1954年当时任 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同志亲自捐赠我馆 的。手稿共分六章:《小流氓》、《红军大 将》、《从吴国公到吴王》、《大皇帝的统 治术》、《恐怖政治》和《家庭生活》。该 手稿毛笔手书,正文136页,封面、目 录、封底、后记(2页)共5页,共计141页,分4册线装。封底有几行钢笔草书,字迹潦草,大意是:第一,彭(莹玉)的下落是消极的、道家的,称赞不当。第二,国家机器由军队、法庭、特务机构等组成,而不是由官僚机构和军队组成。第三,朱元璋由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不是由个人的人性物欲决定的,团体利益决定个人利益。其右是吴晗同志对此的说明,用毛笔书写:“下面这一启扎记是1948年12月间毛主席的当面指示,地点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毛主席的住处。谈话时间从下午6时到12时。主席指示的话很多,当时所记的仅仅是对于这一稿子的主要的话。 吴晗追记。1954年4月1日”。那么,钢笔草书就是吴晗现场记录的毛泽东主席接见时发表的对该稿的意见。为了加深对该手稿的认识,就应该较全面地了解《朱元璋传》几易其稿的情况。 1943年,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也由于对国民党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痛恨,吴晗应林同济之约编写《由僧钵到皇权》,以朱元璋影射蒋介石,1944年由重庆在创出版社出版。当《由僧钵到皇权》一书寄出后,又收到由潘公展、印维廉主编的《中国历代名贤故事集》的征稿,约他写一部《明太祖》,用的也是《由僧钵到皇权》的稿子,由重庆的胜利出版社出版。吴晗文笔生动,善于取材,这本书

朱元璋传读后感

《朱元璋传》读后感 读了《朱元璋传》,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让我有了继续奋斗下去的力量。 我在读《朱元璋传》中,发现朱元璋小的时候,他的家里十分的穷,在元政府的统治下,百姓的生活并没有改观,反而更加穷困,百姓怨声载道,过着贫苦的日子,朱元璋的家庭就是这样的为别人种地的农户,家里兄弟姐妹一大帮,光靠父亲种地根本养活不了全家,后来那个地区闹了旱灾,收成不好,都饿死了,只剩下朱元璋一个人。朱元璋就连埋葬父母的钱都没有,最后只能草草的埋了!从这个地方我看出了元政府的黑暗,社会的黑暗!这也注定了百姓们的造反!后来,朱元璋为了不饿死,当了和尚,但最后因为寺庙都养活不起这些和尚,他们只好到处讨饭,这时各地都已经开始出现反对元朝统治的农民起义军,元朝军队军心涣散,根本无法战斗,个个都是兵油子!朱元璋为了生计,也加入了起义军的行列!他投奔了郭子兴的队伍,郭子兴很快发现了这个军事人才!重用了他,后来郭子兴又将他的女儿嫁给了他,这就是后来的马皇后!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超凡军事天赋和独到的战略眼光!朱元璋合理调节与盟军的关系,郭子兴死后,他夺取郭子兴的大权,这个时候只剩下三大义军,就是朱元璋集团、张士诚集团、陈友谅集团!陈友谅集团兵强马壮,张士诚集团最为富有,是朱元璋最大的敌人,此时,元朝大势已去!朱元璋随后陆续击败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从这里我看出了朱元璋的用兵如神和军事天赋!后来,,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杀了许多很多有功之臣,出现了明朝历史上

的四大案!死的人不计其数!从这里我看出了,朱元璋怕那些有能力的人再走他的路造反!因为朱元璋是穷人出身,所以他记恨贪污的人!正是元朝贪污的官吏太多,所以朱元璋的父母亲人才死去!在他的眼里绝不准许别人贪污!最开始是大于六十两就处死,到后来就是只要贪污就处死!毫不留情!可惜朱元璋只活了六十多岁就去世了! 我想朱元璋有我们可以学习的的地方,也有不可取之处!我们要学习他坚韧的毅力、不为困难所吓倒、为民着想的精神,当机立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关于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关于朱元璋的历史故事 朱元璋为何能一统天下? 元朝之后,就是朱元璋建立的大明朝,元朝是朱元璋推翻的,似乎元朝军队也主要是 朱元璋灭掉的。然而,在元末的各路起义军里,朱元璋所部是消灭元朝军队最少的一支。 那么,灭元军最少的朱元璋为何能最终一统天下?朱元璋是如何以较小的代价登上开国皇 帝宝座的? 在那个群雄并起的年代,有枪便是草头王。话说到了1356年,各路起义军都抢到了 一定的地盘:刘福通拥韩林儿为帝,拥有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大片领土,并不断向 北方和西北进攻。徐寿辉称帝于武昌,拥有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张士诚称王于苏州, 拥有江苏、浙江等地。明玉珍则杀入四川、云南,也欲称帝。这四支队伍是消灭黄河以南 元朝势力的主力军,他们已控制了黄河以南绝大部分地区。 此时的朱元璋占据安徽中部的滁县、和州一小块地方,他手中只有两三万兵马,这还 是继承其岳父郭子兴的遗产。他力量虽弱,但慧眼独具。他发现南方当时还有一块地盘在 元朝手里:那就是张士诚和徐寿辉势力中间的江苏中西部直到浙江中西部的一长溜地方。 这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而且其中还有一个虎踞龙盘的历史名城建康南京。于是朱元璋 立即发兵,由采石矶偷渡长江。攻下南京后,又继续向南进攻。用四年时间,一直打到浙 江的金华、衢州。 此后朱元璋在南方就一直和其他汉人武装打,再也没有打过蒙古人。元朝在黄河以南 的军队大部分被灭于其他起义军之手,朱元璋所部消灭元朝军队最少。这期间,刘福通领 导的红巾军大举北伐,分四路向元朝进攻。他自己在中路,打下了河南全部,并迁都于开封。北路沿山西一直打到元朝的大都。东路打下了山东。西路一直打到陕西凤翔。一时间,红巾军号称百万,几乎掀翻元朝。 本来,按照刘福通的力量,完全有可能彻底推翻元朝。但刘福通的战略出现大的失误,他没有集中兵力猛攻北京,却是兵分四路,四面出击。结果是分散了自己的力量,让元军 得以各个击破。再者,元朝出了一个奇人察罕贴木尔。此人出身布衣,却精通军事。在短 短十年间,他依靠自己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在北方全力对抗红巾军,创造了几乎百战百 胜的奇迹,并终于打败了百万红巾军,维持了元朝摇摇欲坠的半壁江山。 红巾军溃败后,朱元璋在安徽的领地,直接处于察罕帖木尔的威胁之下。如果察罕帖 木尔挥师南下,首当其冲的就是朱元璋。以朱元璋当时的实力和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是 绝对无法与之相抗的。 天助朱元璋。正在这时,元军内部开始冲突。贵族出身的元朝悍将博罗帖木尔,嫉妒 察罕帖木尔这样布衣出身的人实力和地位都将超过自己,竟然提兵向察罕帖木尔的军队进攻。察罕帖木尔也不甘示弱,于是双方军队在山西、河北不断发生摩擦。蒙古人没完没了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讲述了明朝从太祖皇帝朱元璋38年登基到年清军入关,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兴衰,下面由就由为大家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300字范文,欢迎大家观看~ 原来,我是个三国迷。我觉得除了三国,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都是很无聊的。但在这个暑假里,“当年明月”让我明白了,其实那一个朝代都有它的特点,都有它精彩的篇章,特别是“明朝”。而他告诉我的方法,就是我最喜欢的七本书:《明朝那些事儿》第一部至第七部。它的作者也就是我最崇拜的作家—当年明月他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向我表达了明朝280年的那些事儿。 的确,这套书写得很有意思,比如其中有一段说:皇帝召来一位猛将来拜见,这位同志的家中刚好死了人,于是,这位仁兄就穿着孝服,然后给皇帝磕头。作者说这场景实在太像灵堂。读到这,你一定捧腹大笑,当年明月很幽默吧? 在我读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有一个别的历史书没有的特点: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特别注重写事。而当年明月在写明朝的时候,他注重的不是只写事,打仗的部分只是一笔带过,人物的对话也很少写,他最主要写的是人,每个人怎样怎样,人物的心里想什么,人物干什么,在写朱元璋的时候还出了份档案,真是做到了他的写作理念: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这一套书我几乎10天看一本,那就是因为当年明月写的书很吸引我,让我只要一拿起这本书就放不下去。并且在这个暑假里,我的脑海里又多了一个朝代的印象“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的第一部从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写起,直到永乐帝朱棣登基为止。算是一部朱元璋传和半部朱棣传。 朱元璋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大概是唯一的一无所有的贫农,是通过造反才拥有了天下。放牛、乞丐、做和尚、造反、做皇帝,一份十分简单的简历。没受过教育,却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人事管理天才。 从这部书中我感悟到很多,首先从开国皇帝朱元璋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大事,必要有一个远大的抱负,并且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能够忍辱负重,不拘小节,大的胸怀。但是,任何生活在社会上的人,一定要有德,要行君子之义,书中也有很多我喜欢的忠臣义士,其中我最敬佩的就是于谦。他在祖国饱受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当时面对着皇帝被俘京城被破之难,满朝文武大臣都是人心惶惶。 有的主张迁都南京,有的认为求和,这时于谦站了出来,毅然决定守住城池抵抗到底,最终在于谦的领导下,成功的阻击了敌人的入侵。这就是著名的京城保卫战。 然而于谦的人生结局是十分悲惨的,令人叹息,被小人诬陷后,含冤而死,但他的精神时刻影响着后人。“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他的精神写照。

明朝皇帝朱元璋寻根简史

朱元璋为何寻根到句容 在句容盛传一首民谣:“句容蛮,句容蛮,提到句容就胆寒,小小的神仙张邋遢,大大的状元李春芳,阴间皇帝朱洪武,阳间皇帝张祠山。”民谣提及的“朱洪武”即为朱元璋,该市文化部门根据长期民间和历史调查认为,朱元璋的祖籍就在句容。为了证实此事,日前记者来到句容调查走访。 句容有个朱家巷 元、明、清时,句容通德乡朱家巷,是句容市华阳镇戴家边村附近的小自然村,据说这里就是朱元璋的祖籍所在地。 《二十五史》和吴晗的《朱元璋传》上都认为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南京阅江楼关于明代帝王介绍,也说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 有历史记载: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率师驻兵太平,“为念先考君曾世为朱巷人,家族俱存,平日每有乡土之念,即访求故乡宗族之所”,于是调兵取句容。1356年朱元璋攻克应天府(南京),句容朱家巷父兄昆弟40余人奔至应天,朱元璋才第一次与故乡朱氏族人叙长幼之礼,行亲睦之道。 1363年,朱元璋遵从旧典,到句容朱家巷“袛谒先垄,焚香告祭”,并立石句容,名《朱氏世德之碑》。在其自撰的碑文中,朱元璋称“本宗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巷,在通德乡。”根据碑文记载,朱元璋五世祖朱仲八、高祖朱百六、曾祖朱四九3代,生死都在句容,他们的墓也都在朱家巷。

一位多年研究明清历史的吴姓作家告诉记者,元初,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列为淘金户,“金非土产,市于他方”,由于赔纳不起,索性丢弃了房屋田产,元至元26年(1289年)带着12岁的大儿子朱五一和8岁的小儿子朱五四(朱元璋的父亲),迁到了泗州盱眙垦荒,置田置产。 朱元璋句容寻祖坟 因为朱元璋的祖籍在句容,曾祖父以上几代均安葬在句容朱家巷,所以在他的祖籍地石狮镇流传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石狮的周贤老人向记者介绍,朱元璋母亲活着的时候,就常对朱元璋说:“咱们家的祖籍在句容朱家巷。”等他做皇帝后,就带着大臣来句容朱家巷寻找祖坟。他们走到一个山岗上,只见一座坟又高又大,便行参拜之礼,随从当即就在山岗上立了座石碑,上刻“皇墓岗”,时间长了,人们把这个地方喊白了,就变成了“王墓岗”。到现在为止,句容还有王墓岗的地名。 事实上,明洪武17年(1384年),朱元璋下令在盱眙杨家墩营建明祖陵,以祭德祖、懿祖,而句容碑墓俱停。明洪武初年以前,句容因是朱元璋祖乡所在而颇受重视,但自从明祖陵建成后,句容便开始遭到冷落。 事隔约150年后,明嘉靖年间,句容作为明太祖祖籍一事被再次提起,受到重视。记者翻阅了清乾隆《句容县志》,发现明嘉靖11年(1532年),时任江西巡抚都御史的句容人王袆上书嘉靖皇帝,说句容乃皇上祖籍,其事载于圣祖碑文中,希望能得到加封。于是嘉靖皇帝便命南京礼部侍郎崔铣、巡抚都御史夏邦谟、巡按御史刘良卿、提学御史冯天御

(完整word版)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共6篇)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共6篇) 高三优秀读后感:明朝那些事儿 这本书早就听说过,但那时候一直在看《东周列国志》,没心思看这个。别的书看完了才把它翻出来看。这一看就再也看不上其他书了,全扔一边了。 可以说正是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读书的欣赏水平。 这本书的作者当年明月是一个非专业研究历史的公务员,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更加的平民化。有人说,历史不可以幽默不可以白话,因为历史是严肃的,这话没错,该书作者也说:“不是历史幽默,而是我幽默”。所以,那些不幽默的历史书是给专业人士看的学术论文,而不是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给老百姓们看的历史书,它就应该是幽默有趣的,精彩的说着大白话的历史书。因为现如今的老百姓们虽然大都有文化有文凭,可他们毕竟不全是历史专业出来的,没有那么多关于历史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你给他们看的书,要先让大家伙都去预习一回历史基础课,看完通史或通鉴才可以看,这玩笑就不免开大了。而当年明月就使的我们能看到这幽默的历史“书”,读历史居然可以这样轻松。 该书内容以明史为蓝本,几乎所用事件都有史可查,个别出自野史之处,皆注明,并加了作者自己的分析,说明其可信程度。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认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作者说,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写《明朝那些事儿》就是为了证明给别人看。 而作者也的确证明了这句“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 《明朝那些事儿》从明太祖朱元璋开篇,到崇祯朝结束,前后历时二百余年,共六部。书中出现的人物、事件都是作者经过精心“海选”和“pk”的,作者说:“不是牛人不入书,不是牛事不叙述”。 这部书的主线即是明朝的十七位皇帝,按照年排列出各个重大事件及历史人物,它让我们知道历史里好看的不只有野史,其实正史同样好看。而且让我们了解了那些我们只窥其一斑的全豹。它告诉我们,朱元璋是残暴的它登基以后诛杀开国功臣,心狠手黑。所有开国功臣,包括开国六公爵和四个手握免死铁劵的老臣,另外两张铁劵的主人,常遇春开国之初即暴病,当初拉他入伙的汤和也只因当朱元璋看到他时,这位当年英勇无畏的将军只能躺在椅子上,嘴角留着涎水,支撑着向他行礼。据说当初开https://www.360docs.net/doc/9c5696073.html,国的功臣幸免的包括汤和共两人,另一个是朱元璋的外甥。并且朱元璋施行机发明的酷刑简直就是惨绝人寰,而且他还有一个历史上其他皇帝没做过,也没想过的“庭杖”——皇帝亲自拿着棍子在朝堂之上把大臣打死。但它还告诉我们朱元璋是仁慈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下的安定,百姓的安居乐业。他的残暴只对大臣,贪污银六两者剐刑。对百姓可以说是“耶稣救世主”,在朱元璋统治时期,用今天的话说幸福指数快速的上升。 它告诉我们朱棣是篡的侄子朱允炆的权。但它还告诉我们在当时朱允炆的削藩就像是好学生要抢黑社会的刀,痴人说梦。朱棣是当时整个大明最优秀的将领他手上又有当时做强悍的军队。削藩,不可能。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5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650字 导读:可以说没有《明朝那些事儿》,“明矶”对于朝 代的印象,肯定还是电视剧里胡编乱造的片断。以下是由J丄 为您整理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1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写这本书的作者笔名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当年明月用那诙谐的手法巧妙的写出了明朝3年一一年历史故事。从 朱元璋出生讲起,到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朱元璋生于乱世中,父母的相继死去,没有政治的舞台,没有显赫的家世,朱元璋凭借着自己的军事才能打败了陈友谅,张 士诚,王保保等也同样具有着军事才能的人,一点点的建造自己 的帝国。从此朱的帝国开始了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明朝大臣们之间的政治斗争,直到朱 棣死去皇帝完全变成大臣们的傀儡。忠奸不分的明英宗朱祁镇听 信谗言,杀害了曾救其于危难之间的大功臣,有着两袖清风的于谦。嘉靖登位后,礼仪之争开始了,嘉靖总揽大权,整天想着得 道成仙,就这样的吃了几十年,所以当年的《西游记》是本书。 奸臣当道的严嵩凭借着他那政治天才的独眼龙儿子一 —严世蕃,得以长期掌握大权,当时的大明财政空虚,兵备废弛。倭寇和蒙古的骚扰,讲了一段戚继光抗倭的传奇。严嵩倒台后,徐阶,高拱,张居正的政治斗争继续,同时抗日战争也

开始了,塑造了一些铮铮汉子的英雄一一李如松,李舜臣,邓子龙。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最有争议了,他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主,还是一个力图奋起的君主呢?其实答案就在书中…… 奸臣当道的时代,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而且国家会战 火不断,百姓受苦受难,怎么对得起当年朱元璋打来的天下。朱元璋是一位敢于冒险,敢于斗争,通过自己的双手打来的天下让明朝繁荣起来了。这正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如果我们拥有海瑞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勤俭节约,为民着想的品质,祖国美好的明天不会遥远。 当时还有许多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比如说李时珍,海瑞,戚继光,于谦,郑和等如果你对明朝有兴趣的,可以采纳我的建议,看当年明月用小说的写法写的历史,事件跌宕起伏,让你欲罢不能。 篇2:《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闲暇之余,偶然在爸爸那里拿了一本书,抬眼望去,封面上赫然写着“明朝那些事儿”。这书名深深吸引了我。这本书把明朝的历史用或调侃或闲聊的方式记录下来,说给我这样不太懂历史的人听,就像饭后与亲朋好友悠闲的谈天说地一样亲切。该书语言流畅,时不时调侃一下,真可谓“轻轻松松读历史,舒舒服

10部经典人物传记想了解千古大牛一本就够了

10部经典人物传记,想了解千古大牛,一本就够了 《卑鄙的圣人:曹操》王晓磊一件件讲透,曹操收拾三国群雄的卑鄙、奸诈、狠毒计谋;一页页浸透,曹操体恤天下众生的柔情、仁义、圣人情怀。一句话短评:殿堂级的长篇历史小说,封面上那句“曹操去世1791年来,曹操本人最服气的曹操全传”,其实并没有太过夸张。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王晓磊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一句话短评:武则天的传记不少,但不是抹黑,就是根本不懂历史,真实还原武则天82年人生乃至盛唐历史场景的,只有这一本,比起处女作《卑鄙的圣人:曹操》,王晓磊的这部《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写得更醇熟,更“走心”。《朱元璋传》吴晗在吴晗的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难、英勇睿智、气度恢宏、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活灵活现。一句话短评:大家小书,文理晓畅,对明初官僚体制、皇权膨胀的分析甚佳。《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一句话短评:即使纯粹作为王阳明传奇一生的故事书来看,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书,难得的是,

作者把心学体系形成的脉络和精髓基本蕴含在王阳明的人 生故事中了,对于读者来说,阅读快感是双重的,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王阳明传记的最大特点。《康熙大帝》二月河“清帝小说鼻祖”二月河重磅之作!1本有关隐忍、铁血、预见力的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清帝历史小说的里程碑”。一句话短评:二月河“清帝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虽然从历史感和文学造诣来看略逊于之后的《雍正皇帝》,但已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极具文化底蕴和历史感的语言风格,并且对年轻一代的优秀历史作者影响深刻。《雍正皇帝》二月河权威、鲜活、启迪人智慧的雍正大帝小说。1本关于“少说话,多干事”智慧与智力的经典博弈,总销量已突破500万册的经典历史巨著。一句话短评:这是真正奠定了二月河大家地位的历史小说巨作,也是被公认为“清帝三部曲”中艺术水准最高的一部。《慈禧全传》高阳高阳以小说形式全景式描绘晚清社会的一部皇皇 巨著。他将头绪纷繁、变幻莫测的一段晚清历史,写得跌宕起伏,生动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东方的维多利亚女王”——慈禧!一句话短评:通常的历史小说都有一条主线脉络,但历史当然不会局限于那些节点式的事件,历史的枝枝蔓蔓繁冗复杂,每一条线都会有精彩故事和人生的感悟,有读者认为高阳此书的直接过多过细,影响阅读体验,然而我觉得本书正体现了高阳大师级的驾驭能力和全景写史功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1500字

《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1500字 一提到历史,似乎在人们的印象当中都是一个枯燥乏味的东西。要将原本一眼一板、循规蹈矩,而且语言深刻难以体会的历史用生动有趣的白话文来体现,《明朝那些事儿》正是让我们学习历史的一条捷径。 《明朝那些事儿》共着七本,虽然只拜读了前两本,却已经让我受益无穷、爱不释手。 第一部可分为三部分:明朝的诞生,开国治国,叔侄反目。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第一部,那就是“奋斗”。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经过许多生生死死,在冒死的拼搏奋斗下打下的江山,是用无数条生命铺出走向皇位的路。那么就先从朱元璋的一生说起吧。 朱元璋从苦难的童年——从一个放牛娃开始。长大后在饥荒之下家破人亡,之得入寺为僧,维持生计,却被人指谋反,无奈之下“逼上梁山”,加入了起义军对抗元朝。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先后击败强大的对手——陈友谅、张士诚和元朝。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无敌军舰”殊死一搏,在易守难攻的“第一坚城”平江与张士诚斗智斗勇,最终将自己最大的敌人——元朝击败,北伐肃清北元获得全盘胜利。朱元璋用他的座右铭:“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将天下征服。他一直尽心尽力,想要管理好国家,打击、杜绝贪污腐

败,用残酷的刑罚令人望而生畏,但在他死后明朝却成为历史上贪污最严重的朝代之一。为了保证天下永远在他的手中,同时也为自己的下一代铺路,劳心劳力,将后代所有的事都先做好,以防不测——夺去兵权、斩杀许多开国功臣。但历史这个不被人力左右的编导,却让朱元璋呕心沥血铺好的路在百年内尽殆。终究,皇位还是被自己的儿子——朱棣从孙子朱允炆的手上夺走了。如此,即使你机关算尽,但还是不能改变未来这个不可抗拒的结果,未来是不能被人所操控的,总会有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却无法避免,命运之神总是出人意料。 接下来的这个人,他在父亲朱元璋的基础上,虽然谋权篡位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但还是将大明发扬光大,成为万国朝拜的“帝国”,对明朝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他就是双面人——朱棣。他有着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仁慈和善——与老百姓在一起时,为他们主持正义,爱民如子;残暴嗜杀——残忍荼毒 一切不服从他的人。他野心勃勃,战功显赫,长期在名将常遇春、徐达、傅友德等名将中长大,对战争和死亡早就司空见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军事家。因为自己是并非是朱元璋的将来接班人的培养对象,对于朱元璋对太子朱标及其儿子朱允炆的偏爱而变得冷酷,对死后朱元璋传位给侄子朱允炆却没有传给他而心存愤恨,在明朝第一阴谋家——一个名叫道衍的和尚的引诱下,终于走上造反这条不归路上。朱棣固然残暴,但也是在他的统治之下,将明朝的发展推向了巅峰。郑和七下西洋,用友好

朱元璋人格分析

朱元璋人格分析 摘要: 朱元璋这个开国皇帝因其各种行为手段饱受后人争议,有人说那是政治的需要他必须的那样做,换成李元璋、王元璋也会这,难道真是这样吗?我们就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一下这段历史。 关键词: 朱元璋;焦虑症;自卑感;精神分裂 朱元璋是元末卓越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是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明王朝的缔造者,也是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力的皇帝之一。在他的时代废除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在他的时代皇权得到空前加强达到封建社会的巅峰,然而这个时代也充满血和泪,充满了屠杀。同一个人为什么前后的行为却如此不同?下面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浅析一下朱元璋的人格及其变化。 毋庸置疑,朱元璋在领导农民起义时和治国前期都采取一些有利与百姓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但是对朱元璋的人格分析重点应放在他取得政权后的各种行为表现,因为在领导起义和治国前期,他得考虑巩固政权和防止人民再次进行反抗斗争,可能就表现出开明、广阔的胸襟。政权稳固后,就消除了朱元璋的后顾之忧,此后的行为表现可能才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才能反映出他的人格特征。 笔者认为朱元璋人格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严重的焦虑症、强烈的自卑感、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下面分别具体阐述这三个问题。 一朱元璋的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自主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其临床表现:常坐卧不安,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紊乱现象,如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易出汗、四肢发麻、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感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等。朱元璋的表现严重失眠、卧立不安、缺乏安全感、心烦意乱、猜疑敏感、喜怒无常、易惊醒、四肢麻木、食欲不振、心悸胸闷等,结合在此期间他的所作所为,朱元璋有很大的可能性患上严重的焦虑症。笔者并非凭空想象,以下证据可以佐证: 1 《明史》、《明太祖实录》、《国初事迹》等一批史料记载的太医给朱元璋开的药方,后经资深中医专家分析,这些药主要医治失眠、心悸胸闷、食欲不振、头痛、胃病、盗汗等病症,这些症状与焦虑症的临床表现相当的吻合,仅仅用巧合来解释似乎很难让人信服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王亚南说,中国的二十四史,可谓贪污史,此言不虚。老百姓对贪官污吏充斥着仇恨,只要谁反贪官,谁的人气就特旺。所以,今天,仍有不少人推崇朱元璋式反腐。如果我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甚至会有人打抱不平,因为朱元璋至少看起来是对腐败痛下杀手的。的确,鲜有人把朱元璋看成糟糕的皇帝,更不要说最糟糕的皇帝。要说最糟糕的皇帝(或君王),也该在桀、纣、秦二世、隋炀帝及朱元璋那些不肖子孙皇帝中遴选,何至于轮到朱元璋? 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对腐败表现得最为痛恨的皇帝。之所以说是表现,是因为我们无法窥知其内心,而只能通过其反腐手段来猜测。朱元璋的反腐手段极其严酷和残忍,用流行的话说,可谓“零容忍”。贪污60两白银,就要枭首示众。甚至,剥掉贪官的人皮,在人皮内填装草料,以警示现任官员。不可否认,明朝的反腐手段是最为严厉的,但是,明朝却是最为腐败的王朝。这是对朱元璋的莫大嘲讽。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便对非法、丑恶现象零容忍,但如果方法不当,也无法使其消失,甚至还会使其蔓延、扩大,千里之堤亦不免毁于蚁穴。 为何至此?因为朱元璋带头破坏了中国本来就极其稀薄的法治因素,致使明王朝的反腐是用一种只听令于具体权威(如皇帝)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去反对另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这种反腐手段是彻底的人治。它必然导致这样的政治格局:反腐者最有权力;进而,反腐

者最腐败,比其他腐败者还腐败,并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腐败不可遏制,社会动乱、崩溃。 归结起来,朱元璋有几大不可饶恕之罪状。 第一,开创特务政治。从朱元璋开始,特务活动机构化、制度化,形成特务政治,从而导致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特务化、黑社会化和恐怖主义化。 在明朝之前,中国政治中就有特务行为。例如,被视为明君贤主的唐太宗就用特务来监视下属的举动,但唐太宗的这种做法是隐蔽的、零星的。更重要的是,它是非机构化、非制度化的。但是,朱元璋将特务活动制度化、机构化、公开化了,利用东厂、西厂、锦衣卫、内行厂之类的特务机构来反腐,甚至处理政务,介入经济活动,对社会进行全面布控和渗透。 特务政治有几个特点。首先,一般地看,特务政治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它具有暴力性(军队、警察的行为也有暴力性),而是其暴力不受国家常规法律的制约。其次,特务政治的运作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并不是说特务机构干的都是坏事,特务机构也会选择性地杀一些贪官,做一些好事,但由于其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导致其运作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导致滥用权力和腐败。其三,因为特务机构不受法律制约,导致其行为没有边界,进而不可预期。当然,这种不可预期也不是说特务政治完全没有内部的程序,而是说它不遵循国家常规法律所颁行的程序,从而导致其行为没有边界,人们不知道它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哪些人采取暴力措施,进而不可预期,这种不可预期又造成

第14课《明朝的统治》习题 2(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1.元朝末年,政治腐败。1351年,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领导的队伍逐步壮大,消灭东南各地群雄后向北进军。2.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朝。随后攻占元,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3.在地方,朱元璋取消行中书省,设立“”。在中央,废除了和,提升职权,还分散兵权。 4.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还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知识点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5.明朝提倡。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6.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个部分组成,称为。 知识点四经济的发展 7.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甘薯、、花生和等。 8.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随堂巩固案 1.(荆州市中考)明朝的开国皇帝是() A.朱元璋B.朱棣 C.朱允文D.朱标 2.(2015年福州市)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3.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A.“八股取士” B.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 C.试题类型繁多 D.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4.下列农作物传入我国的先后顺序是() ①胡萝卜②占城稻③甘薯 A.①②③B.③①② C.①③②D.②①③ 选择题 1.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 A.红巾军起义爆发B.朱元璋攻占应天府 C.朱元璋建立明朝D.明北伐军占领大都 2.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

重大改组。“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军机处③设立驻藏大臣④废除宰相制度 A.①②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④ 3.(徐州市中考)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秦朝B.汉朝 C.唐朝D.明朝 4.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写道:“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这一现象说明() A.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B.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C.设立了锦衣卫、东厂 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5.《明史?选举志》记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从以上史料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科举考试的答卷文体 B.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 C.沿袭唐宋的考试科目 D.稍变唐宋的考试方法 6.我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这种转变始于() A.设置进士科B.开创殿试和武举 C.设置明经科D.明朝“八股取士” 7.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说完,拿出一张图。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历史趣谈: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和杨宪之间是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明朝开国帝王朱元璋和杨宪之间是什么关系 导语:朱元璋生于1328年,又名朱重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著名的皇帝高太祖,明朝时期开国帝王。杨宪生于1321年是明朝时期的一 朱元璋生于1328年,又名朱重八,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著名的皇帝高太祖,明朝时期开国帝王。杨宪生于1321年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臣子,最终因为李善长的弹劾被朱元璋所杀。那么朱元璋杨宪是什么关系呢? 公元1356年朱元璋攻陷建康,杨宪投奔了他,后来杨宪就作为朱元璋的一个情报人员了。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非常多疑的,所以杨宪在朱元璋内心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刘基曾经评价过杨宪,说他有做宰相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做宰相的度量。杨宪作为一名情报人员秉持的原则一向都是,宁可错杀三千不能漏网一人,这在现代看来是非常不人道的,可见他的心胸确实狭窄。当然杨宪的存在也为朱元璋解决了很多的麻烦,在攻打陈友谅的时候,很多政要的情报都是杨宪提供的,这些情报对于打败陈友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后来朱元璋对自己的亲戚不放心,派杨宪去追查报告情况。杨宪并不因为那个人与朱元璋有亲戚关系而有所隐瞒,最终朱元璋下定决心杀了那个亲戚。 就这样朱元璋更加信任杨宪,让他进了中书省,但是杨宪这个时候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她开始无端评论,为了排除异己在朱元璋面前说臣子的坏话,那时候他非常讨厌李善长,多次在皇帝面前说这个人不可用,最终朱元璋察觉了他的意图。最终李善长弹劾杨宪,杨宪被朱元璋杀死。 朱元璋凭借着杨宪成就了自己登上帝位,但是最终他也认清了这位臣子,最终杀了他,所以说知人善任还是很重要的。 生活常识分享

尘埃落定--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尘埃落定--朱元璋祖籍“朱家巷” 苏北睢宁惊现《朱氏家乘》 今年九月,在一次活动中,我们联系上早年由郭庄镇庄里行政村朱巷村迁苏北睢宁的朱氏后人,朱先生随后发来《朱氏家乘》数页,经反复比对,家谱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背景有高度吻合。 本月初,朱先生风尘仆仆从北京携带存于电脑中的家谱资料来到句容,经反复论证,这套《朱氏家乘》完全可以确定是早期朱元璋家族的谱,历史上旷日已久、悬而未决的的朱皇帝祖籍“通德乡朱家巷”,终于真相大白,诸多历史迷团也有了新的答案。 朱巷村原先保存有两套家谱,一套在文革被没收;另一套村民家失火被焚。这次发现睢宁县朱氏保存的家谱。谱名:敦本堂《朱氏家乘》,为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刻本。总十八卷。谱序显示:谱从元大德到清嘉庆朝共修了九次,分别是: 1,始修:大德元年(1297年)丁酉春三月哉生明,朱良(百七)修。 2,二修:十三世朱董修,朱董字道良,号台垣,生于洪武六年(1373年),终于天顺元年(1457年)。 3,三修:正德二年(1507年),至十八世,句容著名人物戴仁作序。 4,四修:万历四十年序(1612年),二十世 5,五修:顺治甲午年序(1654年),句容著名文人张芳(菊人)作序。 6,六修: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7,七修:乾隆乙亥年十九年/二十年序(1754年/1755年重修) 8,八修:乾隆壬子年1792年禶修 9,九修: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朱氏家乘》传承有绪,真实可靠。族谱记载有徐州沛县朱氏在南宋初迁句容繁衍分布的内容。为研究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家族史,增添了新的资料。

IMG_20141010_115354.JPG(74.89 KB, 下载次数: 198) 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 2014-11-25 10:58 上传 解读《朱氏世德碑记》 朱元璋祖籍地在句容,史料确凿,历来被史学界所公认,如《明史》卷一(本纪第一、太祖一)中就有记载:“太祖,讳元璋,字国瑞,姓朱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 明孝陵四方城,朱棣为父亲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中有一段“皇考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姓朱氏,句容大族也”。

第76集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末年,地主豪强大肆兼并土地,加以官吏贪污,天灾瘟疫,上百万人沦为流民,,到处哀鸿遍野,尸骸枕藉,元朝社会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五月,走投无路的流民,头包红布,扛起锄头、竹竿、长枪、板斧,杀向腐朽残暴的元朝政府。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红巾军起义。红旗漫卷,吼声动地,千万条红巾变成愤怒的烈火,在中原大地熊熊燃烧,成燎原之势。在这些呐喊的人群中谁将脱颖而出,谁将成为旧时代的终结者和一个新王朝的创建者呢。 这就是安徽省凤阳县太平乡,今天,一户村民家里为孩子过满月,四邻乡亲们都要过来喝喜酒。喜宴上的凤阳花鼓是不可或缺的,没有人统计过,千百年来这里有多少个孩子降生。但显然有一个人的出生会被经常提起,特别是在为孩子过满月的喜宴上。 距今六百多年前的公元1328年九月,在太平乡一个叫孤庄村的村子里,传说一个农妇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位道人让自己吃了一粒闪闪发亮的药丸,此日早晨,农妇嘴里依然源源不断的飘出缕缕奇香。当天农妇产下一个男婴,这个婴儿就是朱元璋。跟中国历代许多帝王的奇幻出身一样,朱元璋的降生充满吉祥的意味,他的到来,似乎要给这片苦难的土地以无限希望。然而,多年以后,这里却唱出这样一段传遍全国的花鼓戏: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 似乎真的印证了花鼓戏中所唱的十年九荒,朱元璋从出生开始就不断饱尝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朱元璋一家原本是为官府服役的淘金户,后来成为给地主种地的佃农,生活贫困,遇到荒年,常以野菜为食,然而这样的日子也难以为继。就在朱元璋17岁的那一年,一场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 公元1344年,淮河流域遭遇百年未遇的旱灾,大地裂缝,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祸不单行,蝗灾和瘟疫接踵而来。朱元璋祖祖辈辈生活的太平乡,一天死掉几十个人。家家死人,天天死人。厄运同样落到朱元璋一家头上。半个月内,朱元璋的父亲、大哥、侄子和母亲先后死掉。没有寿衣,没有棺材,朱元璋和他的二哥,只好用草席裹了亲人的尸体,亲人死无葬身之地,兄弟俩央求地主,被断然回绝,幸而有好心人可怜兄弟俩,最终给了块地方,死去的亲人这得以安眠。 陈梧桐:经过了八十几年的统治,元朝的社会已经是不行了,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水利年久失修,灾荒不断地发生,广大老百姓就是饿死一大片,那么他这个家庭就是当时最底层农民的一个缩影,走投无路了。 朱元璋无路可走,进皇觉寺做了和尚,说是和尚,其实就是混口饭吃,朱元璋每天扫地,上香,打钟,击鼓,煮饭,洗衣,然而,但打杂的日子也不长久。皇觉寺本来靠租米过日子,可这一年灾情太大收不到租,寺院也闹起了饥荒,僧人也被迫要出去化缘。这时,朱元璋进入寺院才五十余天。这样,一个木鱼,一个瓦钵,朱元璋离开了皇觉寺。 朱元璋捡年岁收成相对比较好的地方去,他先往南到了合肥,转向西,来到固始、光州、息州、罗山、信阳,再北转到汝州、陈州,东返,由鹿邑、亳州到颖州。朱元璋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对着大户人家敲木鱼,吃人家施舍的残羹剩饭,受尽人生苦难。 毛佩琦:这样一个草野之民,这样一种社会经历,对于朱元璋的性格的形成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他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他知道老百姓要吃饭,要有社会秩序。 经过三年的颠沛流离,朱元璋不仅饱尝而来人生的辛苦,也开阔了眼界,这位二十岁的青年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此时的社会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几年后,红巾起义爆发,熊熊烈火迅速烧遍了大江南北,包括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回到皇觉寺,他呆在寺里,天天听着外面的风声,却不知自己何去何从。一天,有人从濠州给他捎来一封信,劝他参加红巾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