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分析
热电联成本分析-30kw
![热电联成本分析-30kw](https://img.taocdn.com/s3/m/0be081efb8f67c1cfad6b816.png)
北京皓海实创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热电联产经济成本分析1.单价:目前天然气的热值范围:38250~44570KJ/m³;微燃机C30每千瓦电能需要的天然气热值:13800 KJ;发30kW电所需要的总热值为:13800×30=414000 KJ;每小时所需要的天然气为:414000 KJ/38250~44570KJ/m³=10.82~9.29m³;每小时天然气的价钱(按2元计算):10.82~9.29m³×2.0元=21.65~18.58元;微燃机发每度电的单价成本:21.65~18.58元/30度=0.72~0.62元/度(平均0.67)2.热水的单价:燃气轮机热交换器的交换能量为:129kWh(27~39℃=12℃)流量:4.42/sX3600s=15912l假如我们还是按照这个算:27~59℃=32℃温差为12的2.3倍,相应制热水量减少2.3倍15912/2.3=6918l加上我们再减去管线的散热消耗一部分能量。
10-25%左右。
每小时产生的热水量6.918升×75%=5.19m³每立方米的水的价钱为:21.65~18.58元-30×0.67=1.53元~-1.08元;1.53/5.19=0.3元/m³按照最贵的热水的成本:3.9+0.3=4.2元,现在热水价钱:12元,每吨赚7.8元,3.成本计算每小时的消耗天然气:21.65~18.58元水钱:3.9×5.19=20.24元总消费:31.06~29.52元每小时电收益:0.67×30=20.11每小时热水收益:12×5.19=62.26元总收益:82.38元净收益:51.32~52.85元每天工作12小时收益:615.81~634.22元一年收益:615.81~634.22×365=224769~231492元如果按照夏天计算:夏天热水会更多一些,收益能够达到18万到20万左右。
热电联产报告
![热电联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f142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bb.png)
热电联产报告
一、概述
热电联产是同时生产电力和热能的一种高效能源利用方式。
本报告将会对我公司的热电联产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改善建议。
二、热电联产现状
我公司采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气轮机和余热锅炉发电和供热。
具体情况如下:
1. 发电能力:100MW
2. 热能产出:
宿舍区供热能力:50万平方米
工业区供热能力:80万平方米
3. 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万吨
4. 安全生产:自开展热电联产以来,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三、热电联产优势
1. 高效能源利用:热电联产使热能不再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
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成本。
2. 减排节能:热电联产不仅节能环保,而且能减少大气污染和
温室气体排放。
3. 兼顾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热电联产利用清洁能源,使环境
不受污染,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
四、建议
虽然我们在热电联产方面的现状是不错的,但是为了更好地充
分利用清洁能源,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 更新设备,提高效率。
2. 与周边的企业进行合作,实现能源共享。
3. 开展热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4. 发展新能源,如风能、光能等,实现能源多元化。
五、结论
通过对我公司的热电联产情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利
用方式的巨大优势。
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改进和发展的必要性,以在未来更好地面对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的挑战。
在这方面,我们
将继续努力提高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经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cb7b18da38376bae1fae85.png)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经济分析本文简要介绍了热电联产生产的技术方案,并结合北京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数据,分析经济运行的重点。
标签:热电联产;技术;经济运行0 引言在能源供应结构中,煤、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而热、电属于二次能源。
热电联产,即为既生产电能又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这种发电厂称为热电厂。
在所有供热形式中,热电联产的能源利用效率是最高的。
1 热电联产系统的技术优势一套火力发电机组包括锅炉、蒸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将水加热成高温、高压的过热蒸汽,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形成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
从汽轮机排出失去做功能力的低压蒸汽,必须通过凝汽器散热凝结为水后才能回到锅炉中重新循环,称为“纯凝式汽轮机”。
由于排气被冷却的过程是热量散失的过程,系统热效率并不高,仅有不到45%的燃料热能被转化为电能。
单纯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只生产电能,并不具备供热的功能,其他型式的汽轮机才具备热电联产功能。
1.1 背压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即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的汽轮机。
与凝汽式汽轮机相区别的是,将从汽轮机发电做功后的蒸汽压力保持在大气压力以上,可以通过管道直接输送给工业蒸汽用户使用,或者通过加热器加热热水,以热水作为媒介向外供热,汽轮机组就具备了热电联产的功能。
由于热量绝大部分被热用户利用,不存在凝结散热损失,所以背压机的热效率较高,一般能达到70%~85%。
主要缺点是发电量取决于供热量,不能同时满足热用户和电用户的需要,多用于热负荷稳定的热电厂。
1.2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是从汽轮机中间抽出一部分已经做过功、具有适合压力的蒸汽供给热用户,其余蒸汽进入低压部分继续膨胀做功,最后排入凝汽器的汽轮机。
抽汽压力根据热用户需要确定,发电功率为高、低压部分所生产功率之和,由进汽量和流经低压部分蒸汽量所决定。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可同时满足热、电负荷需要,在供热抽汽量为零时相当于一台凝汽式汽轮机,若将进入高压缸的蒸汽全部抽出供给热用户,则相当于一台背压式汽轮机,适用于负荷变化幅度较大的区域性热电厂中。
第三章热电联产分析
![第三章热电联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7f9be60242a8956bece477.png)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供应用的作用: 1.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2.天然气管线调峰。 3.热力调峰。 4.电力调峰。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是典型的能量梯级利用装置,具有很高的热效率,可 达70%~85%左右,接近燃气锅炉。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但节约了燃料成本,更重要的 是在人口稠密地区少用能源,间接的减少了污染。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系统的规划建设必须考虑城市的天然气的供应、供热经 济范围等方面,同时兼顾燃气轮机、供热设备效率及投资等。从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 考虑,一般认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系统发电功率为40~70MW,供热面积为 100~200万m2的小区最为合适。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5 25.0% 24.5% 7.5
图 3-5 内燃机联产系统能量平衡图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不同的热电联产方式性能参数见表3-2。
表3-2 不同热电联产方式性能参数
热电联产方式 背压式蒸汽轮机 抽汽冷凝式蒸汽轮机 燃气轮机 燃汽轮机联合循环 内燃机 热电比,kW/kW 4.0~14.3 2.0~10.0 1.3~2.0 1.0~1.7 1.1~2.5 发电效率,% 14~28 22~40 24~35 34~40 33~53 热效率,% 84~92 60~80 70~85 69~83 75~85
图3-1国产200MW凝汽-采暖两用机示意图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四、低真空供热的凝汽机组 该机组在冬季采暖期时,提高机组背压,用循环水供热。由于提高了排汽压力也会 使电功率减少。
3.2.2燃气轮机热电联产
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是利用燃气轮机的排气提供热能,来对外界供热或制冷, 其系统图见图3-2。燃气轮机的排气在余热锅炉中加热水,产生的蒸汽直接作为生产 用汽或居民生活供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将余热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在供热式汽轮 机中做功发电,压力降到0.8~1.2MPa左右的蒸汽作工艺用热和生活用热,也可以将 余热锅炉设计成双压式,低压蒸汽主要用作供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被用于热电联产目的时,它可以分为几大类型,即: ① 向工厂提供工业用汽的工业动力站; ② 向工厂提供工业用汽和热水的热电站; ③ 向地区供热系统提供热能的热电站; ④ 与海水淡化设备配套的动力装置。
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性能分析
![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性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51757a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8.png)
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性能分析第一章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化石燃料资源的逐渐枯竭,寻找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
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技术就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对该技术进行性能分析,为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效果提供参考。
第二章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概述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是指在光伏发电的同时,收集太阳能热能进行多能源联产的一种系统。
其主要由光伏组件、热能收集和转换系统、多能转换装置、风冷设备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同时收获光伏和热能,提高能效,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能,在不同地域和环境条件下都能够有效运行。
第三章性能分析指标性能分析是评价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
下面介绍几个常用的性能指标。
1.发电能力发电能力是指光伏组件在单位时间内发电的电量,通常以千瓦时/平方米(kWh/m2)为单位。
评估光伏组件发电能力时需要考虑大气状况和组件的位置、角度等因素。
2.热能收集效率热能收集效率是指太阳能热能被利用的效率,通常以%表示。
评估热能收集效率时需要考虑太阳辐射、热导率等因素。
3.总能量转换效率总能量转换效率是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的总效率,通常以%表示。
4.系统运行稳定性系统运行稳定性是指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能,包括系统的容错能力、适应性能和鲁棒性。
第四章性能分析方法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性能分析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1.模拟分析模拟分析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情况。
通过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如发电能力、热能收集效率等方面。
2.实测分析实测分析是指通过现场实测系统的运行情况,来评估系统的性能表现。
通过实测可以了解到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运行情况,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比较分析比较分析是指将太阳能光伏热电联产系统与其他系统进行比较,从而评估其性能表现。
热电联产供热热源调峰技术分析
![热电联产供热热源调峰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5ccce781c758f5f61f6792.png)
11
Tianjin University
国内研究现状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张迪以网络图论为基础理论建立管网拓扑结构, 来解决多热源联网时环状管网的水力及热力平衡计算问题。通过对几种 不同热源形式的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热源形式对热网各用户的影响, 调峰热源的启停以及热源的不同调度都将会引起系统工况的变化,因此 应合理设计供热系统结构,并根据热源的特点合理地分配热源之间的负 荷,使供热系统处于最佳运行工况,达到高效节能的运行。
河北工业大学的孙春华,齐承英等以供热系统全寿命周期内经济费 用年值和社会成本费用年值最小为目标,对某一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 峰热源的设置进行了优化,得出了与调峰热源特性相匹配的最佳基础热 源容量和调峰运行时间。分析出设置燃气调峰热源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天津大学郑雪晶以运行能耗费用经济为目标,建立了单变量有约束 非线性数学模型,以实际供热系统为例,确定了计算最佳基础负荷比例、 燃气调峰锅炉的最佳启动温度及调峰运行时间的方法。
实现简单有效的调节 应以供暖负荷为主的调节方法或以供暖、生活热水供应负荷为主的综合调节 方法为依据,辅以局部量调。 多热源的联合运行,必须要在供热量、循环流量平衡的基础上,制定最佳运 行方案。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寻优过程,得到最佳值比较困难。
Tianjin University
国内研究现状
关njin University
参考文献
[1] 马琳.我国多热源大型供热管网的研究现状.长安大学,2010 [2] 张迪.带有调峰热源的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力工况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 院,2010.1 [3] 秦绪忠,江亿.多热源并网供热的水力优化调度研究.清华大学,2000 [4] 张群力.集中供热系统不同调峰供热方式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北京建筑 工程学院,2012 [5] 孙春华等.单热源供热系统燃气调峰热源设置的优化分析.河北工业大 学,2010 [6] 黄娇等.集中锅炉房调峰供暖系统的分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 [7] 陈朋.多热源联网供热的运行调节.大庆石油学院,2009 [8] 赵岩.多热源联网供热运行调节技术研究.东北石油大学,2011
热电联产成本分析
![热电联产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7daef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c9.png)
热电联产成本分析提要热电联产是根据能源梯级利用的原理,将一次能源燃烧后,既生产电能也可以对用户供热,可以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分析了热电联产的几个主要流程,剖析其成本项目,再综合考虑热电联产的热电分摊计算,对热电联产的成本进行研究,为热电联产的定价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热电联产;成本;热电比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能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能源占有量的45%左右。
同时,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也很低,目前仅为33%,与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同时也是能源消费量巨大的行业,仅煤炭消费量就占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的50%以上。
因此,提高电力行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我国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
热电联产,是根据能源梯级利用的原理,将一次能源燃烧后,既生产电能,又利用在汽轮发电机中作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的生产方式。
热电联产的蒸汽没有冷源损失,所以能将热效率提高到85%,比大型凝汽式机组(热效率40%)还要高很多。
热电联产不仅可以大量节约能源,而且可以改善环境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缓解供电紧张局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政策全面推行,绝大多数发电企业都要通过竞价的方式才能将电能输送到电网中,而竞价的基础就是要做好成本分析,成本决定了企业的竞价,也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热电联产的工作流程热电联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了四大流程:燃料煤的流程、空气及燃气流程、水及蒸汽流程和电气系统流程。
1、燃料煤的流程。
自煤场送至原料煤斗后,经过输煤皮带,由给煤器控制给煤量。
进入锅炉之前在磨煤机或碎煤机内被磨成煤粉,与一部分热空气混合,经燃烧器进入炉膛中,燃烧后的烟道气流经锅炉—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热交换器将热量传给其中的水或空气,最后从烟囱排到大气中去。
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eac1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3.png)
热电联产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热电联产技术概述热电联产技术是指通过一台设备同时生产电力和热能的技术。
热电联产技术可以分为内部燃烧机热电联产、外部燃烧机热电联产、燃气轮机废热联发、燃气轮机废热供热和废热发电等几种类型。
这些技术都是通过利用余热或废热来生产热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二、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1. 成本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建设成本包括设备购置费、安装费用、运行维护费用等。
与传统的单一能源生产系统相比,热电联产系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但由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长期运行下来可以节省大量能源成本。
2. 收益分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实现热能和电能的双重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余电上网和余热供热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热电联产系统的收益也会逐渐增加。
3. 投资回收期分析:热电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通常在5-10年左右,具体取决于项目的规模、技术成熟度、运行效率等因素。
在目前的能源环境下,热电联产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一般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三、热电联产的环境效益分析1.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热电联产系统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具有显著的作用。
尤其是在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情况下,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2. 节约资源:热电联产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余热和废热资源,有效节约能源资源的开采和使用成本。
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热电联产系统的环保效益尤为重要。
3.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热电联产系统属于清洁能源利用方式,可以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需求,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推广。
四、热电联产的社会效益分析1. 提高能源供应保障:热电联产系统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生需求保障具有积极作用。
2. 促进城市发展:热电联产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方式,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与电热成本分摊方法研究
![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与电热成本分摊方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27dc5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7f.png)
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与电热成本分摊方法研究热电联产是一种将热能和电能同时产生和利用的工艺,其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和电热成本的分摊方法是研究热电联产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的分摊方法。
热电联产企业的供热效益包括直接供热效益和间接供热效益。
直接供热效益是指通过热电联产设备直接供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市场售热收入。
间接供热效益是指通过热电联产设备产生的电能被用于供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如节约其他能源费用的效益。
分摊直接供热效益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热量消耗量进行,即按照用户使用的热量占总供热量的比例进行分摊。
分摊间接供热效益可以根据用户对电能的使用量进行,即按照用户使用的电能占总电能的比例进行分摊。
其次,热电联产企业电热成本的分摊方法。
热电联产企业的电热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那些与电热联产能力、规模和设备相关的成本,如设备折旧费用、固定人工费用等。
可变成本是指那些与实际供热情况和电热设备运行相关的成本,如燃料费用、电力购买费用等。
分摊固定成本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电热消耗量进行,即按照用户使用的电热占总电热的比例进行分摊。
分摊可变成本可以根据用户使用的电热量进行,即按照用户使用的电热量占总电热量的比例进行分摊。
最后,为了更合理地进行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和电热成本的分摊,可以考虑引入一些调整因素和评估指标。
调整因素可以包括用户的耐受能力、使用效率和能源转化率等,以充分考虑不同用户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供热效益和电热成本的比例、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等,以综合评价热电联产企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进一步优化供热效益和电热成本的分摊方法。
总之,热电联产企业供热效益和电热成本的分摊方法是研究热电联产企业经济运行的重要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和用户的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和指标,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热电联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热电联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c4c0a4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0.png)
热电联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热电联产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热电联产指的是利用燃料等能源进行发电的同时,利用废热进行供热或供冷的技术。
它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同时满足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需求。
热电联产行业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 二、发展现状### 1. 国内热电联产行业的规模扩大热电联产行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已经达到XXXX万千瓦,并且逐年增长。
政府对热电联产行业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加大对热电联产项目的补贴力度,推动热电联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热电联产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燃气热电联产技术、余热发电技术、废弃物发电技术等先进的热电联产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生领域。
新型的热电联产系统具有高效节能、低污染、灵活多样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3.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热电联产行业的产业结构也正在不断优化升级。
传统的热电联产企业正在加快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新兴的热电联产企业也在不断涌现,推动着行业的发展。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清洁能源热电联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为热电联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 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 污染物排放问题虽然热电联产能够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减少燃料的消耗,但仍然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排放。
其中,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产生影响。
因此,热电联产行业需要继续加强绿色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降低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 2. 技术创新和人才短缺热电联产技术的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目前,国内热电联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及供热效益分析
![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及供热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807d6cd1f34693dbef3e30.png)
热电联产电厂发电及供热效益分析摘要:随着煤价的升高,热电联产电厂发电、供热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下降;随着电价的升高,发电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上升,但全厂成本利润率的上升速度小于发电成本利润率;随着热价的升高,供热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上升,但全厂成本利润率的上升速度远小于供热成本利润率;随着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增加,发电、供热及全厂的成本利润率均上升。
关键词:热电联产;供热;效益分析1引言热电联产根据能量梯级利用的原理,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放热后,加热水蒸汽进入汽轮机做功发电,做过功的蒸汽对用户供热,同时实现发电、供热两种生产过程,具有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等综合效益,是国家提倡的能源利用方式。
由于“好处归电”,热电联产电厂发电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强,供热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
在现有能源价格体制和电、热成本分摊方法下,为了促进热电联产的发展,提高热电联产特别是供热的经济效益,建议相关部门通过提高热价改善供热经济性,同时在发电利用小时数的安排上给热电联产电厂更多倾斜。
2热电联产发电厂发电供热效益分析现状下,国内热电联产电厂一般将热量法作为电、热成本费用分摊的方法。
分摊过程中,需遵循的原则为:只计算电力或者热力一种产品产生的费用,所产生的费用由电力或热力产品完全承担。
同时,对于电力与热力两类产品共同产生的费用,需以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摊。
对于电、热产品生产成本来说,可根据它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大类。
基于一定的范围当中,变动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化而发生变化;而对于固定成本来说,不会随着产量的增减变化而发生变化。
以热电联产的工作流程为依据,热电联产产生的成本费用较多,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类:其一,变动成本费用:燃料费、水费以及环境保护费;其二,固定成本费用:折旧费、修理费、材料费、财务费、燃料费以及员工薪酬费等。
下面是各类成本费用的电、热分摊方法。
(1)燃料费。
对于燃料费来说,即指的是在生产电力以及热力产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对于此类费用需以发电、供热的实际耗用标煤量比例进行分摊。
热电联产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热电联产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497b48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7d.png)
热电联产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础能源之一。
然而,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传统的燃煤发电方式所带来的碳排放和能源浪费也让环保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热电联产发电(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作为一种高效、低碳的新型能源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热电联产发电是指利用热能和电能的双重功能,同步进行热、电能量的产生。
相比传统的发电方式,热电联产发电能够将烟气中的热能充分利用,减少了热能的浪费,从而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由于燃气动力发电机组的高效性能,整个系统的热效率达到了较高水平,节省了大量能源资源。
因此,热电联产发电不仅能够满足工业生产所需的电力、热力,而且还能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然而,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来说,热电联产发电的投入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进行相应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热电联产发电是否划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能源价格:热电联产发电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因此天然气价格的波动对于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天然气价格持续低于燃煤价格,且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使得热电联产发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2.电网购电政策:由于热电联产发电的电力与热力的共同产生,使得其在经济运行上具有比燃煤发电更高的竞争力。
在电网购电政策方面,国家会对于热电联产发电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从而提高了其经济效益。
3.系统的能效:系统的能效是影响热电联产发电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热电联产发电系统的能效越高,产生的热能和电能的效益也越大。
因此,企业在进行热电联产发电时应该注重提高系统的能效。
针对以上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经济效益分析来确定热电联产发电的具体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分析时应该将热、电能源的收益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
首先要进行的是能源收益方面的测算。
可以通过热电统计数据分析,确定出投入与产出的总量。
同时,还要综合分析天然气价格和产量的影响,进一步确定热电联产发电的能源收益。
热电联产项目风险分析
![热电联产项目风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c352b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79.png)
热电联产这样工艺复杂、投资巨大的工程,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风险 分析,有助于避免风险因素转变为严重风险事件,进而达到工程的项目目标。 因此,本文以天津港保税区空港经济区 240t/h 热电联产项目为例,对项目全生 命周期四个阶段进行系统风险分析具有较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热电联产项目及风险分析理 论在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评价。然后对风险分析相关概念与理 论பைடு நூலகம்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热电联产项目的特点对其进行了风险识别、风险 评估、风险应对。接着又对天津港保税区热电联产项目进行了风险分析实证研 究。通过采用德尔菲法对该项目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确 定了 16 项二级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层次划分,构建 AHP-CIM 风险评估模型。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素的综合权重,同时创新性的引用控制区间与记 忆模型法对该项目全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风险因素概率分布进行叠加计算,确 定出该项目整体的风险评估结果。最后,结合该项目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了有 针对性的风险应对和风险分析效果评价。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本分析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本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d1cd6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1.png)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本分析
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通常包括同时发电和供热。
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考虑能源供应、设备投资、运营成本和环保措施等因素。
1. 设备投资成本:需要考虑热电联产设备的购置成本、安装成本以及与供热相关的管网、换热设备的成本。
2. 运营成本:包括燃料成本、设备维护成本、人工成本、管理费用等。
3. 能源供应成本:由于热电联产通常会使用天然气、燃煤、燃气或其他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和供热,需要对这些能源的采购成本进行分析。
4. 热能损失成本:需要考虑热电联产中的能源转换效率和能源损失,以及相关的成本损失。
5. 环保费用:包括废气处理、废水处理以及其他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和运营费用。
6. 成本分摊:在进行成本分析时,需要考虑热电联产的发电和供热两个部分的成本分摊情况。
7. 政策支持和补贴:分析国家、地方对热电联产项目所提供的相关政策支持、减免税收和财政补贴等。
8. 社会效益:除了成本分析,还可以考虑热电联产对当地提供的就业机会、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等社会效益。
上述因素都需要被纳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成本分析的范畴内。
通过全面的成本分析,可以优化热电联产的运营模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降低整体成本。
生活热水的热电联产计算分析
![生活热水的热电联产计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f7be1bfad6195f312ba60c.png)
1. 题目:生活热水的热电联产计算分析2. 计算目的:每年节省的标准煤量3. 比较方案:电加热与热电联产4. 热电联产计算图5. 计算公式(1) 每人每年用60℃热水80kg ,冷水20℃,热负荷Q h (GJ/h)6410*241868.4*80*)2060(10*-=m h M Q 其中,M m 人口(万人)(2) 电加热器消耗电力W e (kw) 3600*995.010*6h e Q W =(3) 汽轮机耗汽量D o (t/h),非再热,不计回热)(*98.010*3cw o h o h h Q D -=(4) 联产标准煤量B c (t/h) 6.29307*99.0*91.0)(cw o o c h h D B -=(5) 发电功率W (kw) 6.3988.0*985.0*)(c o o h h D W -=(6) 电加热标准煤耗量B f (t/h) ()[]610055.01325e f W W B +-= (7) 热电联产比电加热每年节省标准煤量B ∆()c f B B B -=∆8760(t/a ) 6. 计算结果项目 符号 单位 结果 项目 符号 单位 结果 人口 M m (万人) 110.00 汽机进气焓 ho (kj/kg) 3380 热负荷Q h(GJ/h)61.41联产标准煤量Bc(t/h)0.767376消耗电力W e(kw) 17143.05 发电功率W (kw) 5477.161 汽机排气焓h c(kj/kg) 2624.00 标准煤耗量Bf (t/h) 7.253664 凝结水焓h cw(kj/kg) 286.00 标准煤量ΔB (t/a) 56819.89 汽轮机耗汽量D o(t/h) 26.80总结通过对生活热水的热电联产计算的分析,让我学会了如何计算每年节省的标准煤量,通过对这次作业的完成刚我比较熟练地运用Word、Excel、CAD。
使我了解的热电联产的丰富的知识,同时让我更有信心学好热电联产这门学科,让我更好、更快的完成了这次作业。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5b35efc5da50e2524d7ffb.png)
热电联产的经济性分析文章通过对火力发电厂全厂热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热电联产是提高火电机组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并通过我厂纯凝机组改供热的实例分析了热电联产节约燃料,减少发电成本。
标签:热电联产;能源利用率一、前言对于纯凝机组,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以后,排出的蒸汽含有的大部分热量被冷却水带走,使得机组的效率大为降低,一般凝汽机组的效率只有26%-43%,对燃料的利用程度很低。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造成纯凝汽轮发电机组热效率低的最大的因素是汽轮发电机组的绝对内效率,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汽机耗热量-冷源损失热量)/汽机耗热量,从公式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冷源损失热量的增加是导致绝对内效率降低的主要因素,如果蒸汽驱动汽轮机过程之后的抽汽或排汽加以利用,就可以减少冷源损失,可以既发电又供热,这种机组运行方式即是我们常说的热电联产。
二、热电联产的原理及热经济性分析1、热电联产原理按热力学的观点,任何热力循环在冷源温度下放出的热量,就是该循环不能用来作出技术功的那部分能量,称能量损失或废热。
但是技术功和废热所代表的能量,只有品位上的差别而没有原则上的不同。
在能量生产过程中,如果这部分废热直接作为低品位的能量加以利用,就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能量节约能源的目的。
热电联产机组就符合这一节约能源的原则。
所谓热电联产是指在整个能量生产,供应系统范围内,热源即生产供应电能又供应热能。
将高品质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质的热能用于供热,由于热化供热是种用热功转换不可避免的冷源损失来对外供热,使热化发电没有冷源损失,因此和纯凝机组发电相比可节约燃料,即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又提高了供热质量。
2、热电联产机组常见的运行方式1)背压式:用汽轮机作完功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排汽用来供热,优点是没有冷源损失,缺点是存在电和热互相制约,一般用于小型供热机组上使用。
2)低压抽汽式:在汽轮机的低压部分,抽出一部分蒸汽,加热热网的循环水,另一部分蒸汽继续在汽轮机的低压缸做功,转变为电能,这种方式就叫做采用低压抽汽供热方式的热电联产。
热电联产行业分析报告
![热电联产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cb05b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1.png)
热电联产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 CHP)作为一种高效能利用能源的方式,在工业和能源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背景、市场规模、主要技术和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发展背景热电联产技术是指同时产生电力和热能的能源利用方式。
传统的发电方式中,大量的余热被浪费,而热电联产则能够充分利用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减少对传统电网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市场规模热电联产行业在我国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相关数据,2019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达到XXX MW,同比增长XX%。
目前,热电联产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领域,并在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主要技术热电联产技术主要包括蒸汽联产、燃气联产和余热利用等。
蒸汽联产是利用蒸汽发电机产生电力和蒸汽,燃气联产是通过内燃机或燃气轮机发电,同时利用废热。
余热利用是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通过换热器回收利用。
五、市场趋势5.1 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应用将为热电联产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热电联产,既能满足能源需求,又能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5.2 节能减排政策的推动我国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税收优惠、补贴和贷款支持等,加大对热电联产项目的扶持力度。
5.3 技术升级和创新热电联产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创新也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传统的燃气联产技术中,燃气轮机的效率较低,而高效能的燃气轮机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热电联产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
六、结论热电联产作为一种高效能利用能源的方式,在我国的工业和能源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热电联产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同时,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也将进一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热电联产
3.1 热电联产的意义
电能和热能联合生产称为热电联产 ,如利用汽轮机中作过功的蒸汽对外供热,它 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高品位的热能用以发电,同时将已经在汽轮机中作了部分功 (即发了电或热化发电)后的低品位热能,对外供热。电能是在供热的基础上进行生 产的。
热电联合能量生产符合按质利用热能原则,达到了“热尽其用”之目的 。 实现热电联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 1、有热用户,而且要保证热用户所需要的参数(压力和温度)和流量; 2、在供热的同时还要保证必须数量的电能。
14-发电机 15-背压式蒸汽轮机
图3-3 供给工业用汽的热电联产的联合循环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表3-1 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的主要技术参数
燃料 燃气轮机功率 背压式汽轮机功率 厂用电率 机组净功率输出 燃气轮机输入热能(LHV) 余热锅炉补燃输入热能 工业用汽流量 工业用汽压力 工业用汽热功率 燃料的利用率 功率系数 发电效率
最小凝气流量,以保证低压缸有通风冷却蒸汽。③凝汽汽流存在着节流损失,凝汽流 的绝对内效率比同参数的凝汽机组低 。 三、凝汽采暖两用机组(简称两用机)
该机组在采暖期供热,在非采暖期或暂无热负荷时仍以凝汽机组运行。 两用机的特点是:①它的高压缸通流容积是按凝汽流设计,当抽汽供热时,电功 率减少。②由于在导汽管上蝶阀压损的影响,在非采暖期虽为凝汽机组,热经济性仍 会下降约0.1%~0.5%。③在抽汽运行时具有抽汽式汽轮机的特点,但它的设计、制 造简单,成本低 。
进行热电联产的主要优点有: 1.节约能源 2.减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 3.提高供热质量,改善劳动条件 4.其它经济效益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
根据热电联产所用的能源及热力原动机型式的不同,热电联产可以分为下列几种 基本形式:蒸汽轮机热电联产、燃气轮机热电联产、核电热电联产、内燃机热电联产。
3.2.1蒸汽轮机热电联产
④ 与海水淡化设备配套的动力装置。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电能
燃料空气
废热150摄氏度 排烟500摄氏度
蒸汽
水 锅炉
发电机 气轮机
图 3-2 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图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型的热电联产机组中,燃气轮机的作功能量占主导地位, 因而功率系数(机组的供电量与供热量的比值)比较高,这种类型的热电联产机组比较 适宜于在相对需要较多电能的场合使用,蒸汽循环中所用的供热式汽轮机为供热式汽 轮机,可以是背压式或抽汽式。
图3-1国产200MW凝汽-采暖两用机示意图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四、低真空供热的凝汽机组 该机组在冬季采暖期时,提高机组背压,用循环水供热。由于提高了排汽压力也会
使电功率减少。
3.2.2燃气轮机热电联产
燃气轮机热电联产系统是利用燃气轮机的排气提供热能,来对外界供热或制冷, 其系统图见图3-2。燃气轮机的排气在余热锅炉中加热水,产生的蒸汽直接作为生产 用汽或居民生活供热。
在运行中,如果热负荷不足,可以在余热锅炉中补燃 ;如果要提高整个联产系统 的发电量,则可以采用注蒸汽的方式(将余热锅炉中产生的部分蒸汽回注到燃气轮机 的燃烧室 ),就能摆脱常规的热电联产机组中“以热定电”的负荷调节模式 。
燃气轮机联产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启动块、运行灵活。目前的发展方向是降低成本、 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
蒸汽轮机热电联产是联产集中供热的最主要形式 。对外同时供热和发电的蒸汽轮 机称为供热式汽轮机,装有供热式汽轮机的发电厂称为热电厂。
供热式汽轮机的型式有:背压式汽轮机、抽汽式汽轮机、凝汽采暖两用机、低真 空供热的凝汽机组。 一、背压式汽轮机(B型,CB型)
背压式汽轮机利用排汽向外供热,热用户作为它的冷源,其优点是热能利用率高, 结构简单,不需要凝汽器,投资省。但它的运行特点是:按“以热定电”的运行方式, 热和电不能独立调节;另外背压高,整机的焓降小,偏离设计工况时,机组的相对热 效率ηri显著下降。一般必须有稳定可靠的热负荷时才采用背压式汽轮机。
抽汽背压式汽轮机,即CB型,其特点是在背压排汽供热的同时,还有一级较高压 力的调节抽汽供热。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二、抽汽式汽轮机(C型,CC型) C型表示汽轮机带有一级调整抽汽:抽汽可供工业用汽,压力调整范围一般为 0.78~
1.23MPa;可供采暖用汽,压力调整范围一般为0.118~0.245MPa。 抽汽式汽轮机的特点是:①热电负荷可独立调节,运行灵活。②抽汽式汽轮机有
图3-3中给出了一个供给工业用汽的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的实例 。该热电联产联合循 环的主要技术参数如表3-1所示。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MPa
MPa
MPa MPa
MPa/525
1-发电机 2-压气机 3-燃烧室 4-燃气透平 5-烟气旁通阀 6-余热锅炉的补燃室 7-余热锅炉 8-汽包 9-水泵 10-除氧器 11-给水泵 12-蒸汽用户 13-蒸汽旁路阀
总能量转换效率
天然气 69.1MW 44.7MW 1.23 112.4MW 230.0MW 79.6MW 65.3kg/s 0.35MPa 152MW 85.4% 0.74 36.8%
79.9%
3.2 热电联产的基本形式(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供应用的作用: 1.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 2.天然气管线调峰。 3.热力调峰。 4.电力调峰。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厂是典型的能量梯级利用装置,具有很高的热效率,可 达70%~85%左右,接近燃气锅炉。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但节约了燃料成本,更重要的 是在人口稠密地区少用能源,间接的减少了污染。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系统的规划建设必须考虑城市的天然气的供应、供热经 济范围等方面,同时兼顾燃气轮机、供热设备效率及投资等。从目前我国城市的建设 考虑,一般认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系统发电功率为40~70MW,供热面积为 100~200万m2的小区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