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现状与完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现状与完善

摘要: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一体化改革,不仅是高校育人功能的充分体现,还是让学生养成一系列学习做人本领的核心步骤,让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通

过思政教学体系课程学习,成为拥有担当与责任意识的模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关键词:高校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完善方案

引言

本文将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价值的探讨,和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执

行现状分析,提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并给出预期效果的方式,诠释课改对新

时代大学生的影响。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的价值探讨

1.1 让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

学生树立良好的政治观不仅有利于个人养成对政治的正确理解,在召开重要政治

会议并领会相关精神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从教育的细微处受益,政治观的形成不

仅能让学生群体拥有良好的政治素养与政治观,也将让课程思政的教学观点在学

生群体中普及。

1.2 帮助学生形成家国情怀

学生拥有家国情怀后不但可拉近学生个体与国家间的距离,还能让学生充分理解

建设国家人人有责的观点,将课程思政的精神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进而让课程思

政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家国情怀与责任意识的提高过程是具有关联性的,因此

在教学中采用适当手段渗透课程思政教学思想,也可让学生形成对国家的正确认识,提高课堂的实用性。

1.3 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

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提升过程往往是不明显的,在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未投入前,

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一般仅能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间隙进行,不但不符合向学

生随时普及最新政治理论的教学观点,学生一般也难以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政治

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意识理念,不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政治认识,还能让

学生将相关思想精神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1.4 深化高校专业各科目间的关系与联系

一般高校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教师在完成各自的教学工作后彼此缺乏一定的

交集,因高校课程是多为深化而富有涵养的,与政治学科相关知识的结合难度也

因学科特点不同而存在差异,因此将课程思政相关教育精神推广,不但可拉近各

科目教师的距离,还能让课程之间拥有良好的关联性,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

获得感。

1.5 培养学生对政治新闻的关注度

很多学生在课下不关心政治新闻,觉得政治与学生个人之间的距离是遥远的,因

此在深入家国情怀相关理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关注政治新闻的习惯,不但可

让学生提升对最新政治事件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快速浏览相关讯息的能力,进而提升政治嗅觉和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和分析思考能力。

1.6成为学生实现个体价值的渠道

在校内学生的个体价值一般通过学习成绩或在课上的表现与收获决定,因此将课

程思政相关教学思想灌输后,学生会利用课程的教学过程培养自身的信念与道德观,不但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还能明确各课程

之间的价值与自身的关系,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颇丰,也可提升学生的

满足感。

二.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执行现状分析

2.1 学科之间思政教学内容存在交叉重叠现象

各学科之间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一般是由任课教师自主划定的,因此在各学科的

执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相似内容,长期接受相同内容的反复灌输虽然可强化学

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但对教学而言难免是不利的,还将导致课程思政的建设过

程中,各学科之间不能协调配合、共同发展,课程之间的交叉与重叠也会无助于

学生提升对思政内容的理解。

2.2 部分课程的思政融合有生硬感

对部分课程而言,课程与思政间的融合关系难免是生硬的。如在计算机专业课上,在讲解代码原理的过程中,突然插入一段课程思政内容后,不但无助于学生对计

算机课程的理解,还会让嵌入过程显示出生硬感与不合时宜感,因此对高校教师

而言,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环节巧妙设计,会给课堂有效加分。

2.3 思政教师与其他教师的交流次数少

思政教师一般在完成对自身学科的讲授后就会离开课堂,因高校教师的时间相对

是宽松而自由的,在课程思政体系未提出前,思政教师与校内其他教师间的关系

往往是生疏的。在相关协同教学体系提出后,课程之间的关系将被快速打通,也

可拉近教师之间的距离,并在学校教务处的牵头下,让思政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

的交流日益密切。

2.4 部分教师未积极参与思政教学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部分教师认识不到课程思政改革对学生或教师本人的意义,进而

以应付差事的心态完成改革工作,在撰写课改报告过程中,不能充分反应教学实

际和思政与教学的融合关系,进而在不利于教学的同时,也会让学生在改革前后

不能有多少收获,导致课改效果不明显,因此需让此部分教师加强对课程思政概

念的理解与掌握能力,以提高课改的成功率。

2.5 缺少相关指导性文件条例

目前校内仍缺少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条例以检查教师的工作是否积极,课改后的课

堂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相关文件的及时出台,不但可让教师在相关规则的推动

下对相关课改精神深入的学习,还能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对教学的意义,

进而让改革的过程更具有规范性指导。

2.6 课程评价体系难以真实反映授课质量

课程评价体系的单一让课程思政改革过程效果不明显,良好的评价体系不但需要

教学质量监督部门根据相关评估办法对教学工作合理检查,也需要学生在课后对

教师的授课质量给出真实有效的评价,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教学满意度为指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也能让教学过程符合规范,并让课程评价体系成为

支撑教学质量的有力载体。

2.7 学生对课程思政教改方案不适应

学生对课程思政教改方案的不适应将直接导致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失败,进而影

响整个改革过程的成效和学生的收获多少。在部分课程教师难以对教学做出及时

有效的调整时,学生对教改方案的适应能力将直接决定教改方案的可行性,及是

否有必要在日后推广,因此在课程评价体系引入学生打分制的同时,让学生提升

对课程的适应力。

三.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完善策略

3.1 明确各学科的具体课改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