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校企合作”对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校企合作”对策探析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由于政策、师资等种种原因往往无法实施。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校企合作”相关文献,在剖析我国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实施校企合作提供可参考性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物流管理专业
“校企合作”是各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职院校的“安身立命之本”。

“校企合作”的理念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我国以来,物流管理作为新兴专业,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

但由于政策不支持、师资跟不上等种种原因,面临诸多问题,校企合作往往流于表面化,无法具体实施。

笔者作为物流专业一线教师,对此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在此抛砖引玉,且与同行共商。

一、校企合作的现状
1.国外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对校企合作的研究和实施较早,综观相关文献,常见的有:美国“合作制”为代表,以学校为主的产学结合模式;以德国“双元制”为代表,以企业为主体,构建“企校结合”的产学组织模式;还有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等。

之后,各国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国情,形成各具特色的合作教育模式。

2.国内现状。

我国目前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系统研究和可借鉴的成果
很少,且大多数都针对于综合性本科院校,致使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还处于较低层次。

国内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目前校企合作的组织形式以专业建设指导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等全面合作模式,以及学生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教学等具体合作模式较多,也出现了不少成功的典型。

如顺丰集团有限公司在国内多家高职院校设立的“顺丰班”,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典范,但毕竟是少数。

综观国内高职物流专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至今还处于低层次阶段,究其原因,归纳起来,存在如下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重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买方市场,即使不承担任何教育成本也可获得人才,企业用人的无成本化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不重视,因此不愿意承担教育投资。

这样一来,校企合作便失去了机会。

2.“校企合作”流于表面化。

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大多属于学校为求发展,而积极主动寻求与物流企业的合作。

而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物流企业少之又少。

多数物流企业都是给予学校一定资助,主要用于项目资金支持,实习基地的提供,以及员工培训等方面,而这在物流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中更是少之又少。

3.物流企业大多难以提供合适的企业讲师。

校企合作中企业不但需要提供相应的实习场地和岗位,还要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师傅进行指导。

而这些师傅,大都理论基础薄弱,语言表达能力较弱,无法很好地将自己所掌握的经验与技术准确传授给学生。

其次,物流企业员工的工作非常紧张,精力消耗大,导致在传授知识心有余而力不足。

4.政府政策支持较少,而且宏观预测的指导性弱。

“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还涉及经部门、劳动部门及财政税收部门等部门的合作,应有相关的政策倾斜,专门的协调机构提供服务,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

虽然国务院颁发了有关政策,我省对物流专业的校企合作也高度重视,但至今仍没有具体的政策引导及对企业的激励措施。

三、“校企合作”模式
1.强化政府的指导。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应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

政府的导向作用能促使企业主动介入职业教育,这是为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

政府需要加大政策落实的力度,落实好国家对高职教育的优惠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学校及培训机构加强各类技能人才的培养。

2.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学校要主动地走出去,寻求与物流企业的合作。

在夯实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校应主动走出去,向企业宣传学校与物流管理专业
的特色和定位,主动向企业介绍学生,同时经常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来,让企业了解学校真实的运行情况,打消企业的顾虑,展现自己的成果。

学校主动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些服务,尤其是物流流程各个环节的专项培训,也可为企业提供师资、教室、教学设施,还可以为企业文体活动提供场地,拉近与企业间的距离。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讲师和专业负责人共同制订,并将专业课程中一般课程交由企业讲师完成,校内教师,传授学生理论上的相关知识,企业讲师,传授学生实践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理论知识,利用理论知识。

3.加快“校企合作法”的制定。

我国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但至今没有一部真正的法律落实。

学校积极寻求合作,但企业被动甚至不动,校企合作的内在动力不足,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这样截然相反的两方,又无经费保障,劳动准入制度执行也很难到位,存在诸多隐患。

因此,国家应尽快制定“校企合作法”,同时抓好法规的贯彻执行,这是推进“校企合作”良性发展的强大动力。

校企合作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物流人才的有效途径,其发展需要一个长期不断探索的过程,需要国家各级部门和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