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随机振动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值
如何选择氢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储氢方式?
如何选择氢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储氢方式?本文授权转载自“氢云研究院”,文章所有权归属于氢云研究院,未经许可,请勿自行转载。
摘要:概述了燃料电池车载储氢系统技术,包括常规高压氢、金属氢化物储氢、液体有机氢化物储氢、-253°C液氢及深冷-高压超临界储氢等技术及其车载应用现状。
参照燃料电池车对车载储氢系统单位重量储氢密度与体积储氢密度的目标要求,对目前已应用和处于研发推广阶段的储氢技术,在性能指标和存在问题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中国未来发展和应用领域的趋势和选择建议。
燃料电池是本世纪最有竞争力的全新的高效、清洁发电方式,预计燃料电池系统将在洁净煤燃料电池电站、电动汽车、移动电源、不间断电源、潜艇及空间电源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和巨大潜在市场。
美国能源部(DOE)提出的一辆与汽油车标准相当的PEMFC电动汽车车载氢源的目标要求如表1所示。
综观目前所有实际可用的车载储氢或制氢技术,包括高压储氢、液氢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吸附储氢以及车载甲醇重整制氢装置、汽油重整制氢装置和天然气重整装置,无一能完全满足这些指标,但针对不同产业链中的应用环节,可以针对性的开展技术突破,降低技术短板的影响,最终形成兼容的、多形态的氢能产业链。
表1DOE关于2005-2015年车载储氢系统的技术与经济指标要求一、常规高压储氢I型和II型普通钢制高压储氢容器的缺点是钢瓶自身太重,难以在车辆上使用,因此目前车载高压储氢领域主要采用轻质复合容器-III型瓶。
2000年美国Quantum公司与LavrenceLivermore国家实验室合作开发出工作压力35MPa、储氢密度11・3wt%的新型储氢容器,进而又研制出最大工作压力达70MPa超高压容器,内层以铝合金为内胆,外层缠绕碳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层,如图1所示。
更为先进的IV型储氢瓶则采用塑料内胆,瓶口为金属件,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四型储氢瓶,具有重量轻、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氢系统的振动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压力不超过35MPa的、包含单个或多个压缩氢气储存瓶组的车载供氢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126-2012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GB/T 26990-2011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1467.3-2015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包和系统第3部分安全性要求与测试方法GB/T 4857.10-1992包装运输包装件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方法GB/T 4857.23-2012 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23部分:随机振动试验方法GB/T 2423.43-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
3定义和术语3.1 车载供氢系统on-board hydrogen supply system车载供氢系统是指,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中,稳定地向燃料电池供应氢气的设备。
从氢气加注口至燃料电池氢气进口,与氢气加注、储存、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
包括加注口、单向阀、储氢容器、主关断阀、压力调节器、压力释放器、管路等。
3.2 正弦扫频试验sinusoidal vibration test正弦扫频试验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预定的方向和固定方式,将试验样品放置在振动试验机上,在预定的时间内按照规定的加速度值在一定频率之间来回扫描。
主要用于评定试验样品在正弦扫频振动或者共振情况下的结构强度,可以作为单独的试验,也可以作为系列试验的组成部分。
3.3 随机振动试验random vibration test随机振动试验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按照预定的方向和固定方式,将试验样品放置在振动试验机上,按照加速度功率谱密度施加振动激励,振动持续预定的时间后,观察样品状态。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2023最新国标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测量参数、单位、准确度和分辨率 (2)5 要求 (2)一般要求 (2)安装强度要求 (2)气密性要求 (3)环境适应性要求 (3)6 试验条件 (3)7 试验方法 (3)主关断阀试验方法 (3)安装强度试验方法 (3)气密性试验方法 (4)环境适应性试验方法 (5)附录A(资料性)车载氢系统示意图 (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的技术条件。
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压缩气态氢作为燃料,在环境温度15℃时,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 2423.4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装GB/T 2423.5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GB 19239 燃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GB/T 24548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GB/T 2454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4548 和 GB/T 24549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车载氢系统 on-board hydrogen system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上,从氢气加注口至减压阀,与氢气加注、储存、输送、供给和控制有关的装置,参见附录A。
储氢气瓶 hydrogen storage cylinder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上,用于储存高压氢气的装置。
新能源汽车 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 rms指标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rms指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汽车电池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车车载供氢系统
缩短加注时间并提高便捷性
研发快速加注技术
开发高压、大流量的氢气加注技术,缩短加注时间,提高使用便 捷性。
建设加氢基础设施
加大加氢站建设力度,形成完善的加氢网络,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加 注氢气。
推广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化
推动车载储氢系统标准化进程,降低不同车型之间的加注难度和成 本。
车载供氢系统采用先进的氢气储存和供应技术,能够保证氢气在储存、
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氢气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
03
推动燃料电池电动车商业化进程
车载供氢系统的研发和应用,为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商业化进程提供了有
力支持,促进了燃料电池电动车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等领域的推广应
用。
PART 02
车载供氢系统组成与原理
车载供氢系统关键技术分 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氢气储存技术
1 2 3
压缩氢气储存
通过高压将氢气压缩储存于储氢罐中,具有储存 密度高、充放氢速度快等优点,但需要解决高压 安全问题。
液态氢气储存
将氢气冷却至极低温度使其液化,具有储存密度 更高的优点,但技术难度和成本较高,且存在蒸 发损失问题。
布局设计
需考虑氢气在管路中的流动阻力、压 力损失等因素,确保氢气加注顺畅。
管路材质
需采用耐高压、耐腐蚀、密封性好的 材料。
氢气压力调节与控制系统
压力传感器
实时监测储氢罐和管路中 的氢气压力。
压力调节阀
根据车辆需求和氢气压力 情况,自动调节氢气的供 给量。
控制系统
对氢气加注、压力调节等 过程进行精确控制,确保 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 行。
新能源汽车 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 rms指标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rms指标1. 引言1.1 概述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传统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电池系统在保证汽车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池系统会面临各种振动与冲击环境所带来的挑战。
因此,研究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及其相关指标是提高新能源汽车可靠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问题。
1.2 研究背景电池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中担任着储存和释放电能的重要任务,并承受着道路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多轴向振动与冲击负载。
这些负载会对电池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影响整个车辆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电池系统在振动与冲击环境下的工作状态及其对整体性能稳定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问题陈述在实际应用中,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抗振动冲击能力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现行的评估方法主要侧重于频响分析与固有频率研究,并缺乏全面客观的指标来统一量化不同电池系统在振动与冲击环境下的稳定性。
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并探讨一种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评估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的指标——RMS指标,并揭示其对电池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
通过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进行抗振动冲击能力测试以及相关参数优化、材料改进等手段,本文将为提高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后续关于抗振动冲击能力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及其重要性2.1 抗振动冲击能力概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中,抗振动冲击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
由于电池系统处于汽车底盘部位,它会受到道路上不平坦路面和各种行驶情况下的振动与冲击影响。
因此,保证电池系统具备优异的抗振动冲击能力对于确保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非常重要。
2.2 RMS指标介绍在衡量电池系统抗振动冲击能力时,我们常常使用RMS(Root Mean Square)指标。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编制说明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编制说明一、 任务来源本标准修订项目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项目编号20110009-T-339,项目名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二、 制定目的和意义发展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有着深远意义。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以氢作为燃料的新型汽车,其排放只有水,是名副其实的零排放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还具有工作效率高、低噪声、行驶平稳和不依赖石油等诸多优点,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我国政府从汽车工业发展和节能减排的重大目标出发,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予以大力支持。
车载氢系统是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承担氢气的加注、储存、供给的重要任务,车载高压储氢系统也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重要安全部件。
制定车载氢系统标准,对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和产业化,能起到推动和保障作用。
“十一五”期间,我们完成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要求标准,本标准依据我国各类车载高压气体燃料,例如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以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相关标准,并充分借鉴国外相关行业的标准(或草案)、规范等,制定了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
作为配套标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标准将为技术条件的标准执行提供试验方法,保证执行中的准确性。
三、 制定原则和主要参考文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总的原则是:立足国内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和示范运行基础,同时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和国际标准或国际标准的阶段性草案;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共同参与标准的起草和讨论;起草过程,充分考虑和现有标准的统一和协调。
GB/TXXXX的起草过程中,主要的参考文件有:GB/T 24548-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术语GB/T 24549-2009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XXXX- XXXX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加氢口GB/T XXXX- XXXX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XXXX- XXXX CNG汽车高压管路试验方法四、标准草案起草过程1.2010年6月在杭州成立起草工作组,并召开第一次会议,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共10人与会,会议明确了人物分工,标准框架和时间节点。
燃料电池系统振动试验规范
GB/T 2454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燃料电池 fuel cell 将外部供应的氢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热能和其他反应物的发 电装置。
3.2
燃料电池系统 fuel cell system 包括燃料电池电堆和燃料电池辅助系统,在外接氢源的条件下可以正常工作。
取控制信号。此信号与夹具有关而不与样品的固定点有关。此时夹具的最低共振频率远高于试验频率的上限。 3.11
多点平均控制 multipoint control,averaging 由多个检测点的加速度谱密度经算术平均形成的控制加速度谱密度。
4 试验要求
4.1 环境要求
2
T/CAAMTB XX—XXXX 除非在某些具体试验项目中另有说明,试验工作在环境温度5℃~40℃、湿度为15%~90%环境下进 行。
II
T/CAAMTB XX—XXXX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 第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和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燃料电池分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 公司、同济大学、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大、重庆大学汽车工程学 院、济南大学、云浮(佛山)氢能标准化创新研发中心、广东探索汽车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X、XXX、XXX。
3.3
额定功率 rated power 制造厂规定的燃料电池堆在特定工况条件下能够持续工作的功率。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
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的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工作压力不超过70MPa、贮存介质为压缩氢气、工作温度不低于-40℃且不高于85℃的储氢气瓶及其附件组成的车载氢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99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3487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供氢系统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2699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气密性检测gas tightness dection用于检验容器及各零部件连接部位是否有泄漏现象的试验。
3.2置换subsititution用置换气体给容器增压,然后保留一段时间,再排出气体,以此将杂质气体含量降低到技术标准要求内。
3.3涂液法soap bubble test在充有规定压力气体的受试系统的待查部位上涂以气体检漏液,以检查该处气密性的试验方法。
3.4保压时间hold up time系统在某一温度范围内、特定压力下保持的时间。
4 检测平台及仪器仪表要求4.1 检测平台主要检测设备包括以下单元:a)增压单元:对待检车载氢系统输入气体进行压力增幅;b)检漏单元:对车载氢系统进行泄漏检测;c)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并记录试验参数及测量数据。
4.2 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见表1。
表1 检测仪表准确度要求5 技术要求5.1 安全要求5.1.1 一般要求进行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和置换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相关要求。
检测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防护,保证人身安全。
5.1.2 气密性检测车载氢系统气密性检测应具备以下条件:a)检测应在通风场所进行;b)系统装车前检测应在专用检测区域内进行,并与检测人员隔离;c)系统装车后检测应确认出厂气密性检测报告;d)检测人员应经过相关专业培训。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点检表单、系统及车载供氢系统维护保养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点检表单
A.1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日检内容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日检内容见表A.1,与电动汽车的相同的检查项目按照电动汽车使用检查规范执行。
表A.1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日检记录表
A.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周检内容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周检内容见表A.2,与电动汽车的相同的检查项目按照电动汽车使用检查规范执行。
表A.2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周检记录表
A.3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月检内容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月检内容见表A.3,与电动汽车的相同的检查项目按照电动汽车使用检查规范执行。
表A.3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月检记录表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燃料电池系统及车载供氢系统维护保养
B.1 燃料电池系统维护保养
燃料电池系统维护保养内容应参照车辆制造商规定执行,维护保养项目及周期参照表B.1。
表B.1 燃料电池系统维护保养项目
B.2 车载供氢系统维护保养
车载供氢系统维护保养内容应参照车辆制造商规定执行,维护保养项目及周期参照表B.2。
表B.2 车载供氢系统维护保养项目。
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标准
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标准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电池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具有高效、清洁、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航空器等领域。
然而,由于发动机内部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对机器性能、用户体验和设备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制定了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标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振动测量方法:标准应明确测量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的方法和仪器设备。
常用的振动测量仪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振动分析仪等。
标准可以要求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发动机进行振动测试,并提供相应的测试结果。
2. 振动限值:制定标准需要确定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的限值,即振动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这涉及到对振动的评估与分析,可以参考各种相关标准和规范,如国际标准ISO 5349-1(机械振动-人体暴露于手臂或全身振动的评估),国际标准ISO 10816-1(机械振动-用于已安装运行机器的测量和评估的指导),国际标准ISO 7919-1(机械振动-非旋转类机械振动测量的评估)等。
3. 振动特性分析:标准应要求对发动机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包括振动频率、幅度、相位等。
这可以通过频谱分析、时域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等方法进行。
标准可以规定具体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控制发动机的振动。
4. 振动控制措施:标准应该提供相应的振动控制措施,以帮助开发商和用户降低振动的影响。
这包括设计优化、材料选择、装配方式、减振措施等。
标准可以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建议,使燃料电池发动机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更好地控制振动。
5. 振动检测和监测要求:标准应要求在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等阶段进行振动检测和监测,以及相应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振动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修正和措施。
以上是关于燃料电池发动机振动标准的一些建议和参考内容,通过合理制定和遵守相关标准,可以更好地保证燃料电池发动机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检测置换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检测置换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车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车载供氢系统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车载供氢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和置换。
下面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检测置换技术要求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要求
1.1 供氢管路检测:供氢管路应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X光检测等,检测管路是否存在破损、腐蚀、变形等问题,以及管路连接处是否有泄漏情况。
1.2 燃料电池堆检测:应采用电化学测试、X光射线检测等无损检测方法,检测燃料电池堆是否损坏、变形、密封是否良好等问题。
1.3 氢气传感器检测:应采用电化学测试等方法,检测氢气传感器是否准确检测氢气浓度,是否存在失灵或偏差等问题。
1.4 液态氢储存罐检测:应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检测储存罐是否存在渗漏、变形等问题。
1.5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应进行整车性能测试,检测车辆的动力性、加速性、制动性等是否正常。
二、置换要求
2.1 供氢管路置换:应按照规定时间对供氢管路进行置换,同时注意密封性和连接是否紧固。
2.3 氢气传感器置换:应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对氢气传感器进行置换,同时注意新传感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5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整车性能置换:应在规定的使用寿命内进行整车性能置换,以保证车辆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三、总结。
t∕caamtb 21-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
t∕caamtb 21-2020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在当今的汽车工业中,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清洁能源车辆的一种,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和高能效等优势,因此备受推崇。
而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中,车载供氢系统的振动试验技术要求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t∕caamtb 21-2020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帮助您更全面地了解这一主题。
我们需要理解t∕caamtb 21-2020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t∕caamtb 21-2020是由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我国汽车工程学会制定的,旨在规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
该标准的发布,对于保障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t∕caamtb 21-2020标准对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的具体要求。
该标准主要包括振动试验的目的和原理、试验设备和仪器、试验方案、试验条件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等内容。
从试验方案和试验条件来看,t∕ca amtb 21-2020要求在不同频率和幅值下对车载供氢系统进行振动试验,并对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变形、声响等参数进行监测和评定。
这些要求旨在验证车载供氢系统在实际行驶过程中所受到的振动环境,进而评估其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以确保其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安全可靠性。
除了对标准要求的解读之外,我们还需要就该主题进行一些个人观点和理解的共享。
在我看来,t∕caamtb 21-2020标准所提出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不仅仅是对技术和工艺的考验,更是对安全和可靠性的保障。
随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逐步普及,其在实际使用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如何确保车载供氢系统在各种特殊工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运行,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t∕caamtb 21-2020标准的出台,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有助于提升我国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整体竞争力。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概况1.1 项目来源本标准由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并作为技术归口单位。
近年来中国在FCEV 领域取得较大进展,形成了从整车到关键部件的综合研发能力,尤其是商用燃料电池汽车成果丰硕,关键部件类产品取得多项突破。
国内外也形成了一系列标准,但针对车载系统的振动条件没有相应标准,各主机厂对于车载供氢系统的振动试验,要么根据本企业企标,或者根据电池包振动标准,各标准差异巨大,对燃料电池供氢系统也不具有针对性,不利于产业化发展。
基于以上原因,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提出制定相应标准,以适应新的产业发展现状。
本标准为推荐性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CAAMTB 12-2018。
1.2 主要参与单位与工作组情况本标准起草单位:张家港氢云新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张家港富瑞氢能装备有限公司、张家港清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9月,该标准正式立项并成立工作组。
工作组包括了研究机构、整车厂、零部件企业以及检测中心,在接到这次制定任务后,工作组全体成员就分别在2018 年9月至2019 年4 月期间多次文件交流,研究技术内容,起草标准文本。
1. 研究国内外的技术发展现状;2. 研究全球技术法规GTR 13 及其他相关标准的内容;3. 重点研究国内车载氢系统振动试验部分的内容;工作组根据工作组成员的业务领域将任务划分如下:又经过几轮讨论,于2019年4月对压缩氢气储存系统的随机振动试验方法形成第一次征求意见稿。
1.3 国内外情况1.国外相关标准我们收集到的国外标准有《Global technical regulation No.13》、《NASA safety Standard For Hydrogen And Hydrogen Systems》、《CSA-AMANSI FC1-2004for design/construction》。
70MPa 车载氢系统框架随机振动与疲劳寿命分析
AUTO TIME 43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
表 1 6061-T6 实测材料属性
名称 6061-T6
杨氏模量 (GPa) 68.9
泊松比 0.33
密度 (kg/m3) 2750
图 1 分析模型
简化处理如下: 1)将氢瓶简化为质量点,作用在氢瓶安
装支座上面,简化氢瓶固定带安装结构。 2)忽略非支撑结构,如氢瓶阀等供气零
部件。 3)取消非受力部分的圆角。 单元边长 3-5mm, 网格数量 174760,节
点数量 174947, 划分网格后模型见图 2。
图 2 有限元模型
氢瓶固定板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MPa) 抗拉强度 (MPa)
277
319
图 4 Mode 1=12.15
图 3 6061-T6 铝合金应力应变曲线
400
300
真实应力/MPa
200
100
0
0.00
0.02
0.04
0.06
0.函数(PSD)可用于表示频
域信号表征的随机激励载荷。随机激励下的
关键词:氢系统框架;随机振动;结构优化;疲劳寿命
1 前言
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 环境友好和低碳排放理念在各个行业的不断 深入,同时最近几年氢能等绿色能源与氢燃 料电池汽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较快发展。 目前国内的燃料电池汽车储氢压力以 35MPa 为主 [1]。如果采用 70MPa 储氢压力可在同等 容积下大幅度提升储氢量和续航里程。对于 布置空间有限的乘用车而言,70MPa 轻质车 载氢系统的应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广阔 的市场前景。
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氢循环试验标准概述
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氢循环试验标准概述■ 周 伟 李鸣迪 吕 洪(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摘 要: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瓶的安全性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氢循环充放试验是检验车载储氢瓶的抗疲劳、瓶口泄漏及内胆材料(IV型瓶)氢渗能力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际上关于氢循环试验的标准主要有两个,分别是由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制定的GTR No.13和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 19881,国内标准则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GB/T 35544。
本文介绍了这些标准在氢循环试验层面的内容,比较了其在试验对象、循环方法、卸放速率、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异同之处。
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加注时长、卸放速率两个关键问题对储氢瓶温度、寿命的影响,指出了国内外标准在此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供氢循环试验的实施作参考。
关键词:储氢,氢循环试验,试验标准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0.12.034Overview of Standards on Hydrogen Cycling Test for On-boardCompresse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ZHOU Wei LI Ming-di LV Hong(College of Automobile, Tongji University)Abstract: The safety of fuel cell vehicle’s hydrogen storage tanks raises wide concerns in the society. The hydrogen cycling tes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heck tank fatigue, boss leakage and liner permeation. Nowadays there are two standards concerning hydrogen cycling test. They are GTR No.13 developed by World Forum for Harmonization of Vehicle Regulation and ISO 19881 developed b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The domestic standard is GB/T 35544 developed by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related to hydrogen cycling test in these standards. Also, it compares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aspects of test object, cycling procedure, depressurization rate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Based on this, it discusses impacts of refueling time and depressurization rate on hydrogen storage tank’s temperature and life. Furthermore, it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of these standards. Finally, it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hen deploying the hydrogen cycling test.Keywords: hydrogen storage tank, hydrogen cycling test, test standard标准比对在严峻的环境问题与石油供应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氢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提上了议程。
车载氢系统振动疲劳仿真分析
车载氢系统振动疲劳仿真分析1摘要燃料电池汽车绿色节能,是真正的零排放交通工具,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均在大力推广【1】。
在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库”,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极其重要。
本文将在燃料电池汽车氢系统的振动疲劳角度对其框架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讨论。
2现状为提高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我国出台相关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三个为:GB/T 24549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 26990《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技术条件》、GB/T 29126《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这三个标准涵盖了车载氢系统的设计要点和安全性指标【2】,但仍缺少实际工况对于车载氢系统的影响,为此本文将通过ANSYS WORKBENCH和NCODE两个仿真软件,对车载氢系统在振动疲劳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讨论。
3分析目的由于燃料电池车载储氢系统安装在物流车辆上,在车辆运行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冲击和晃动【3】。
为确保车载储氢系统的结构强度以及运行质量,现运用ANSYS Workebench和Ncode根据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使用中车载氢系统可能遇到的工况对车载氢系统框架进行仿真分析。
4分析方案(1)应用SolidWorks建立氢系统框架的三维数模,应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结构的谐响应分析,应用Ncode进行振动疲劳仿真分析。
(2)根据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使用中车载氢系统可能遇到的工况,给定合适的边界条件和载荷,本仿真分析为结构的振动疲劳仿真,应用ANSYS和Ncode联合仿真来实现。
(3)进行结构的振动疲劳仿真分析,从而得到结构的振动疲劳分析结果。
5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本次分析中,选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包括模型的修改与简化,网格的划分,材料属性的定义以及约束条件的施加等。
5.1模型的修改与简化原三维模型经过适当的简化修改以满足ANSYS运算需要。
为此,对给定的三维模型进行了修改与简化【4】:忽略安装辅助构件的小孔、小凸台、倒角等小特征;忽略支架等的螺纹孔等对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的特征;去掉一些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但结构复杂的小零件等,去除相关附件,保留支架主体等主要结构,得到用于有限元分析的简化模型,并将其导入ANSYS中,将气瓶简化为质点与瓶托连接。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车载氢系统 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试验方法(第 1 号修改单)【原创实用版4篇】目录(篇1)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概述2.车载氢系统的重要性3.试验方法的必要性4.试验方法的实施5.结论正文(篇1)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概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简称 FCVs)是一种采用氢气作为燃料,通过燃料电池将氢气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进行行驶的新能源汽车。
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高能量转化效率等优点,被认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
二、车载氢系统的重要性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氢气,而车载氢系统是存储和输送氢气的关键部件。
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和性能直接影响到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因此,对车载氢系统的研究和试验至关重要。
三、试验方法的必要性试验方法是对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进行科学研究和验证的重要手段。
通过试验方法,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为优化设计和提高性能提供依据。
同时,试验方法还可以为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提供支持。
四、试验方法的实施试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氢气的储存和输送:包括氢气的储存方式、储氢罐的设计和材料、氢气的输送方式等。
2.氢气的安全性:包括氢气的泄漏检测、氢气的安全性评估、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
3.氢气的性能:包括氢气的纯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等。
五、结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车载氢系统是确保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
通过对车载氢系统的研究和试验,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目录(篇2)1.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和优势2.车载氢系统的安全性问题3.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专项工作组和全球技术法规 gtr4.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载氢系统的试验方法正文(篇2)一、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发展背景和优势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Vs)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具有许多优点,如充气时间短、零排放、长续航等。
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
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技术要求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是指用于储存和供应氢气的系统,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燃料电池车辆在各种道路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振动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的技术要求。
1.试验环境要求:2.试验载荷:振动试验的载荷应符合燃料电池车的实际工况,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选择。
试验载荷应包括不同频率和振幅的振动,以模拟实际道路条件下的振动负载。
3.试验频率范围:4.振幅要求:试验的振幅应根据燃料电池车辆在实际行驶中经受的最大振幅进行设置。
通常情况下,试验的振幅应符合以下要求:-频率在1Hz到10Hz之间时,振幅应为0.075g。
-频率在10Hz到200Hz之间时,振幅应为0.15g。
-频率在200Hz到500Hz之间时,振幅应为0.3g。
5.试验时间:振动试验的持续时间应根据燃料电池车辆在实际行驶中所经历的最长持续时间进行设置。
通常情况下,试验时间应在4小时到48小时之间,并根据需要进行多次试验。
6.试验监测和评估:在振动试验期间,应对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安全性能进行监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监测燃料电池系统的压力、温度和氢气泄漏情况,并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试验结果评估:根据试验结果和评估数据,对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应包括系统的振动耐受性、气密性和安全性能,以确保系统在各种道路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
8.试验报告要求:完成试验后,应出具相应的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详细记录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和评估数据,以及对供氢系统性能的评价和建议。
综上所述,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的技术要求包括试验环境要求、载荷要求、频率范围、振幅要求、试验时间、监测和评估要求、试验结果评估和试验报告要求。
通过合理的振动试验,可以确保燃料电池车载供氢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