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合集下载

深化设计方案变配电工程

深化设计方案变配电工程

深化设计方案变配电工程一、项目背景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快速向着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变配电工程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的变配电设备已经很难满足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深化设计方案来适应变配电工程的发展趋势。

二、项目概况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站、配电房和电力变压器等设备,覆盖土建和电气等多个领域。

项目总体功能要求是提供安全稳定的供电服务,满足城市工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需求。

三、设计原则1. 可靠性原则:确保供电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故障容忍性,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故障导致的停电事故;2. 灵活性原则:根据用电负荷的变化,提供灵活的电力调节和分配;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可靠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控制工程造价,降低运营成本;4. 安全性原则: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包括设备的安全性、人员的安全和对环境的保护。

四、设计内容1. 变电站设计:(1) 变电站选址和布局:根据城市规划和供电需求,选择合适的场地建设变电站,合理布置设备以便于运维和维修。

(2) 主变压器和开关设备选型:采用国内外优质厂家生产的主变压器和断路器、隔离开关等设备,确保设备品质和可靠性。

(3) 智能化控制系统:引入先进的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对供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调度。

2. 配电房设计:(1) 配电房选址和布置:根据城市规划和电力负荷分布,选址建设配电房,确保电力供应的合理布局和分布均衡。

(2) 配电设备选型:选用高效节能的配电设备,如柜式变压器、低压开关柜等,提高供电效率和稳定性。

(3) 智能化监测系统:引入先进的配电监测系统,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3. 电力变压器设计:(1) 选用高效节能的变压器产品,优化变压器的结构设计,提高能效和使用寿命;(2) 采用绝缘油和绝缘结构的最新技术,保证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引入智能化检测设备,对变压器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

五、技术创新1. 智能化监测系统:引入先进的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供电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平台,预测供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风险。

变压器电力安全规定(3篇)

变压器电力安全规定(3篇)

第1篇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预防和减少变压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电力系统中变压器的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维护、检修和报废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从事变压器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规定,加强变压器安全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变压器设计、制造第四条变压器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确保其安全性能、技术性能和环境适应性。

第五条变压器制造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第六条变压器设计、制造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以下要求:(一)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提高变压器安全性能;(二)加强变压器绝缘材料的选用和质量控制,确保绝缘性能;(三)加强变压器结构设计,提高变压器抗短路、抗雷击等能力;(四)加强变压器附件的设计和制造,确保其安全性能;(五)加强变压器试制和试验,确保产品合格。

三、变压器安装、运行第七条变压器安装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第八条变压器安装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以下要求:(一)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安装,确保变压器安装位置、高度、角度等符合要求;(二)检查变压器基础、支架等结构,确保其牢固可靠;(三)检查变压器接地系统,确保接地良好;(四)检查变压器绝缘性能,确保符合要求;(五)检查变压器附件安装质量,确保其功能正常。

第九条变压器运行应当严格执行以下要求:(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变压器运行安全;(二)定期对变压器进行检查、试验,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三)加强变压器绝缘监测,确保绝缘性能良好;(四)加强变压器油质监测,确保油质合格;(五)加强变压器温度监测,确保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第十条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事项:(一)防止变压器过负荷、过电压、欠电压等异常运行;(二)防止变压器受到短路、雷击等外部因素影响;(三)防止变压器内部故障扩大;(四)防止变压器油质劣化、绝缘老化等。

变压器技术设计规范方案要求

变压器技术设计规范方案要求

变压器技术设计规范方案要求一、引言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交流电能进行功率转换和电压变换。

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设计规范方案。

本文将针对变压器技术设计规范方案进行详细论述。

二、总体要求1.变压器技术设计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GB1094《电力变压器》和GB/T6451《变压器技术条件》等。

2.设计方案要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并在技术和经济上达到最佳匹配。

3.设计方案应注重环保和能源节约,提高变压器的能效比。

三、设计原则1.合理选用变压器的铁心和线圈材料,以保证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2.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最大容量应根据负载需求、过载能力和故障时的短路电流进行合理选择。

3.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应具有良好的耐电压能力和散热性能,以确保变压器在额定工作条件下的可靠运行。

四、技术要求1.变压器的温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额定负载条件下不超过限定温升值。

2.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标准要求,并且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裕度。

3.变压器的短路阻抗应满足配电系统的要求,以确保系统在短路故障时能够快速响应,限制故障电流。

4.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降低线路损耗和能源浪费。

5.变压器的噪声水平应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正常运行不对周围环境造成过大影响。

五、安全要求1.变压器的外壳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防护等级,以防止触电和外界环境对变压器的损害。

2.变压器应具备过载保护、短路保护和温度保护等功能,以及相关的报警和监控系统。

3.变压器的绝缘结构应满足安全间距和安全距离的要求,避免发生电弧和漏电事故。

六、测试与验收1.变压器设计完成后,应进行各项试验和检测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格性,如绕组电压试验、短路阻抗测定、负载试验等。

2.变压器的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验收标准和程序,确保变压器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七、总结变压器技术设计规范方案是保证变压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

35kV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

35kV电力变压器设计手册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此资料不得随意翻印复制)1.铁心设计1.1铁心空载损耗计算:P 0=k p •p 0•G W其中:k p ——铁心损耗工艺系数,见表2;p 0——电工钢带单位损耗(查材料曲线),W/kg ; G ——铁心重量,kg 。

1.2铁心空载电流计算空载电流计算中一般忽略有功部分。

(1)三相容量≤6300 kVA 时:1230()10t fNG G G k q S n q I S ++••+•••=• %其中:G 1、G 2、G 3——分别为心柱重量、铁轭重量、角重,kg ;k ——铁心转角部分励磁电流增加系数,全斜接缝k=4; q f ——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 kg ; S ——心柱净截面积,cm 2; S N ——变压器额定容量,k VA ;n ——铁心接缝总数,三相三柱结构n=8;q j ——接缝磁化容量,VA/ cm 2,根据B m1进行计算。

表1 接缝磁化容量磁通密度(T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磁化容量(V A/cm 2) 0.125 0.135 0.145 0.155 0.165 0.175 0.187 0.200 0.214 0.229 磁通密度(T )1.10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磁化容量(V A/cm 2) 0.245 0.261 0.278 0.296 0.315 0.335 0.357 0.381 0.407 0.435 磁通密度(T )1.20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磁化容量(V A/cm 2) 0.465 0.496 0.528 0.561 0.595 0.630 0.670 0.710 0.755 0.800 磁通密度(T )1.30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磁化容量(V A/cm 2) 0.8500.9000.9501.0001.0501.1001.1501.2001.2501.300(2)三相容量>6300 kVA :010i tNk G q I S ••=• %k i ——空载电流工艺系数,见表2;G ——铁心重量,kg ;q t ——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 kg ; S N ——变压器额定容量,k VA 。

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的设计与优化一、引言高压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设备之一,负责将输送来的高电压电流变换为适合传输和分配的低电压电流。

其正常运行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变压器本身的内部故障,高压变压器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因此,设计和优化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二、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的设计原则1. 故障检测与定位功能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应具备及时检测变压器内部故障发生的能力,并能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以便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2. 多重保护手段在设计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使用多种保护手段,以提高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常见的保护手段包括差动保护、绝缘保护、油温保护等。

3. 灵敏度与选择性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灵敏度,能够及时准确地响应发生的故障,并能够根据故障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判定。

同时,保护系统还需要具备较强的选择性,能够排除虚警和误动作,确保只对真正的故障发生采取保护措施。

4. 远程监控与通信功能现代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需具备远程监控和通信功能,以便及时获取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并能够远程调整调试保护参数和故障处理方案。

三、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的优化方法1. 优化参数设置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的各个保护单元具有一系列可调参数,通过优化这些参数的设置,可以提高保护系统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对于差动保护来说,合理设置差动电流起动值和动作时间延迟等参数能够有效地减少误动作;对于油温保护来说,根据变压器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警戒温度和动作温度,可以及时发现变压器内部故障。

2. 引入智能保护装置智能保护装置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并根据变压器的实际情况智能地调整保护参数。

引入智能保护装置可以提高保护系统的自适应能力和灵活性,从而更好地满足高压变压器保护的需求。

3. 增强故障诊断功能高压变压器保护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故障诊断功能,能够对故障类型进行准确判断,并给出故障处理建议。

变压器惯例正方向的三个原则

变压器惯例正方向的三个原则

变压器惯例正方向的三个原则哎呀,说起变压器的正方向原则,那可是咱们电力人必须要掌握的小技巧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普及一下这个话题,保证让你听完之后,对变压器的理解更加深入,以后在工作中也能游刃有余哦!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变压器的正方向。

简单来说,就是让电流从高压侧流向低压侧,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的高效传输。

那么,变压器的正方向原则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就要给大家一一道来啦!1.1 电压比例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压之比应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这是因为,如果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压差太大,会导致变压器内部的损耗增加,影响变压器的性能。

所以,我们在设计变压器的时候,要尽量让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电压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比例。

1.2 绕组匝数比例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高压侧和低压侧的绕组匝数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这是因为,不同的负载需要不同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变压器的绕组匝数也需要相应地进行调整。

这个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为了提高变压器的效率,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优化。

2.1 短路电流限制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变压器在短路状态下,要保证短路电流不会过大。

这是因为,如果短路电流过大,会导致变压器内部的线圈过热,甚至烧毁。

所以,我们在设计变压器的时候,要尽量减小短路电流的大小。

2.2 绝缘强度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变压器的绝缘强度要足够高。

这是因为,如果绝缘强度不够,会导致变压器发生漏电、击穿等故障。

所以,我们在选择变压器的绝缘材料和结构时,要确保其绝缘强度能够满足要求。

3.1 冷却方式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变压器的冷却方式要合理。

这是因为,如果变压器的温度过高,会导致其性能下降甚至损坏。

所以,我们在选择变压器的冷却方式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2 散热面积原则这个原则的意思是,变压器的散热面积要足够大。

这是因为,只有足够的散热面积才能有效地将变压器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证变压器正常工作。

所以,我们在设计变压器的时候,要尽量增大散热面积。

施工现场变压器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变压器布置原则

施工现场变压器布置原则施工现场的变压器布置可真是个大事儿,得仔细想想怎么安排,才能让电力工作得顺畅无比。

想象一下,变压器就像是施工现场的“心脏”,没有它,整个工地就像没了灵魂,工人们干活没了力气,那可真是让人心疼啊。

咱们得看看现场的布局,地形、空间、周围环境,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别让变压器成为了“出头鸟”,在那儿孤零零的等着上电。

再说,变压器可不是随便放个地方就行的,必须考虑到安全和便捷。

比如说,最好把它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别让它泡在水里,变成“泡沫变压器”。

还得注意,变压器的周围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万一有个啥情况,能让工作人员迅速处理。

想象一下,要是有个故障,变压器被围得水泄不通,那场面可真让人捧心啊。

再来谈谈接地的问题,别小看这个环节,接地就像是变压器的“安全带”,没有它,变压器就像在高空行走的杂技演员,危险得很。

接地要稳妥,才能有效避免电击和其他安全隐患,工地上可不能有“危险游戏”。

变压器的布置还得考虑到电缆走向,这就像是在设计一条流畅的“电力河流”,电缆一旦扭成麻花,后续的施工可就难上加难。

再说布置时的高度问题,变压器的高度最好要高于地面,避免积水。

想象一下,如果一场大雨过后,变压器在水中“游泳”,那可真是灾难!而且高一点也方便检修,别让工人们在水里摸索,弄得手脚冰凉,哈哈。

变压器与其他设备之间的距离也得考虑,不能让它们“拥挤在一起”,这样一来,既不安全,也容易引起故障。

布置变压器时,咱们还得考虑到噪音的问题,变压器工作的时候,声音可不小,要是把它放在工人休息的地方,那可真是让人抓狂。

想想工人们一天工作下来,回去还得忍受“电音派对”,这可不太人性化吧?因此,找个安静点的地方放变压器,给大家一个宁静的休息环境,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再来就是变压器的维护问题,布置时最好留出维修的通道,这样能在故障时快速解决问题,工期也能顺利推进。

想象一下,万一要检修,变压器被堵得严严实实,工人们得使出吃奶的力气也进不去,那可就尴尬了。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说明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说明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说明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GB/T50062—2008)4·0·1电压为3~110kV,容量为63MV·A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对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问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2,绕组的匝间短路。

3,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4,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的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5,过负荷。

6,油面降低。

7,变压器油温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箱压力过高、产生瓦斯或冷却系统故障。

4.0.2容量为0.4M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容量为0.8M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以及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的充油调压开关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瓦斯保护应采取防止因震动、瓦斯继电器的引线故障等引起瓦斯保护误动作的措施。

当变压器安装处电源侧无断路器或短路开关时,保护动作后应作用于信号并发出远跳命令,同时应断开线路对侧断路器。

4.0.3对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装设下列保护作为主保护,且应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压为10kV及以下、容量为10MV·A以下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应采用电流速断保护。

2,电压为10kV以上、容量为10MV·A及以上单独运行的变压器,以及容量为6.3M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应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3,容量为10MV·A以下单独运行的重要变压器,可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4,电压为10kV的重要变压器或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变压器配电柜设计方案

变压器配电柜设计方案

变压器配电柜设计方案一、引言变压器配电柜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对电能进行变压、配电和保护的作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可行的变压器配电柜设计方案,保证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二、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和故障发生。

2.灵活可扩展: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满足未来的增容需求。

3.经济高效:在满足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三、设计内容1.变压器选型:–根据供电系统的负荷需求,选用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采用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的变压器。

–变压器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以避免长时间工作超负荷。

2.配电柜结构设计:–采用防火、防尘、防湿、防腐的材料。

–设计合理的散热结构,保证设备正常工作温度。

–设计合理的组件布局,方便维护和管理。

3.配电柜配置:–确定配电柜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

–配置合理的开关、熔断器、电力计量表等元件。

–配置合适的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4.备用配电柜:–考虑系统的可靠性,配置备用配电柜。

–备用配电柜应保持与主配电柜相同的配置和功能。

–在主配电柜发生故障时,备用配电柜能够迅速接替提供电力。

5.系统监测与管理:–配备系统监测设备,实时监测供电系统的运行状态。

–配备远程管理系统,便于实时掌握供电系统的状况。

–配备报警装置,如温度过高、过载等异常情况能及时报警。

四、设计流程1.需求分析:–确定供电系统的负荷需求。

–根据负荷需求确定变压器和配电柜的容量。

2.设计变压器选型:–根据负荷需求和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选用合适容量和规格的变压器。

–选择供应商,评估产品质量和性能。

3.设计配电柜结构:–根据需求确定配电柜的尺寸和结构。

–确定材料和散热结构。

4.配置配电柜元件:–根据配电柜的额定电流和电压,配置开关、熔断器、电力计量表等元件。

–配置保护装置,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等。

5.设计备用配电柜:–根据系统的可靠性需求,设计备用配电柜的配置和功能。

中小型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中小型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第一节中小型电力变压器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中小型电力变压器主要由:1、器身:铁芯、绕组、引线及分接开关;2、油箱:①本体:箱盖、箱壁及箱底;②附件:放油阀门、小车、油样活门、接地螺栓等;3、冷却装置:散热管、冷却器等;4、保护装置:油枕、除湿器、油表、安全气道、气体继电器、测温元件;5出线装置:高低压绝缘套管。

一、铁芯1、作用:导磁,是变压器的磁路部分。

2、铁芯材料:为了减少铁芯中的磁滞和涡流损耗,变压器的铁芯一般用0.35~0.5mm厚的含硅4~5%的硅钢片叠成(多采用0.35mm),片间涂上绝缘漆绝缘。

冷轧片的导磁性能比热轧片的好,铁耗小,采用冷轧片可使变压器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

冷轧片沿轧辗方向磁性特别好,因此应使磁力线方向与轧辗方向一至。

3、铁芯结构及截面形状:铁芯由芯柱和铁轭两部分组成。

绕组套装在芯柱上,而铁轭则用来使整个磁路闭合。

铁芯柱的截面有正方形、长方形、阶梯形等几种形状,大容量的电力变压器,为了充分利用绕组圆筒的有效截面,铁芯柱一般采用阶梯形。

铁轭的截面有矩形、T形和多级梯形几种形状。

4、铁芯型式:按照铁芯结构,变压器可分为芯式变压器和壳式变压器两类。

芯式结构的芯柱被绕组所包围,壳式结构的铁芯包围绕组。

二、绕组1、作用:变压器的高低压绕组是变压器建立磁场和传输电能的电路部分。

2、绕组材料:变压器的绕组一般是用纱或纸包的绝缘扁(圆)铜(铝)线绕成。

3、绕组型式:按照高压和低压绕组在铁芯柱上的安排方式,变压器的绕组可分为同心式和交迭式两类。

同心式绕组的高低压线圈同心地套在铁芯柱上。

为便于绝缘,一般低压绕组在里面,高压绕组在外面,高低压绕组之间、低压绕组与铁芯柱之间都留有一定的绝缘间隙,并以绝缘纸筒隔开,这样既便于绝缘,也可以使绕组散热效果更好。

交迭式绕组的高低压绕组交替放置在铁芯柱上,这种绕组都做成饼式,高低压线圈之间的间隙较多,绝缘比较复杂,主要用在壳式大型电力变压器中。

同心式绕组可分成圆筒式、螺旋式、连续式和纠结式等几种。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说明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说明
2,分级绝缘变压器的零序保护,应在变压器中性点装设放电间隙。应装设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和经放电间隙接 地的两套零序过电流保护,并应增设零序过电压保护。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的变压器应按本规范第4.0.8条装设 零序电流保护;用于经间隙接地的变压器,应装设反应间隙放电的零序电流保护和零序过电压保护。当变压器所接的 电力网失去接地中性点,且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此零序电流电压保护应经0.3~0.5s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 路器。
4.0.15容量在0.4M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或作为其他负荷备用电源的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应装设过负荷保 护。对多绕组变压器,保护装置应能反应变压器各侧的过负荷。过负荷保护应带时限动作于信号。
在无经常值班人员的变电站,过负荷保护可动作于跳闸或断开部分负荷。
4.0.16对变压器油温度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面过低、油箱内压力过高、产生瓦斯和冷却系统故障,应装设 可作用于信号或动作于跳闸的装置。
2,双绕组及三绕组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应接到中性点引出线上的电流互感器上。
4.0.91I。kV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中,当低压侧有电源的变压器中性点可能接地运行或不接地运行时,对外 部单相接地引起的过电流,以及对因失去中性点接地引起的电压升高,应装设后备保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全绝缘变压器的零序保护应按本规范第4.0.8条装设零序电流保护,并应增设零序过电压保护。当变压器所连 接的电力网选择断开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时,零序过电压保护应经0.3-0.5s时限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4.0.12当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应在中性点设置零序过电流或过电压保护,并应动作于信号。
4.0.13容量在0.4MV˙A及以上、绕组为星形一星形接线,且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对低压侧单 相接地短路应选择下列保护方式,保护装置应带时限动作于跳闸:

GB 50062-2008 T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

GB 50062-2008 T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

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电力变压器保护设计规范(GB/T50062—2008)4·0·1电压为3~110kV,容量为63MV·A及以下的电力变压器,对下列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应装设相应的保护装置:1,绕组及其引出线的相问短路和在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侧的单相接地短路。

2,绕组的匝间短路。

3,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

4,中性点直接接地或经小电阻接地的电力网中外部接地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及中性点过电压。

5,过负荷。

6,油面降低。

7,变压器油温过高、绕组温度过高、油箱压力过高、产生瓦斯或冷却系统故障。

4.0.2容量为0.4MV·A及以上的车间内油浸式变压器、容量为0.8MV·A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以及带负荷调压变压器的充油调压开关均应装设瓦斯保护,当壳内故障产生轻微瓦斯或油面下降时,应瞬时动作于信号;当产生大量瓦斯时,应动作于断开变压器各侧断路器。

瓦斯保护应采取防止因震动、瓦斯继电器的引线故障等引起瓦斯保护误动作的措施。

当变压器安装处电源侧无断路器或短路开关时,保护动作后应作用于信号并发出远跳命令,同时应断开线路对侧断路器。

4.0.3对变压器引出线、套管及内部的短路故障,应装设下列保护作为主保护,且应瞬时动作于断开变压器的各侧断路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压为10kV及以下、容量为10MV·A以下单独运行的变压器,应采用电流速断保护。

2,电压为10kV以上、容量为10MV·A及以上单独运行的变压器,以及容量为6.3MV·A及以上并列运行的变压器,应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3,容量为10MV·A以下单独运行的重要变压器,可装设纵联差动保护。

4,电压为10kV的重要变压器或容量为2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当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宜采用纵联差动保护。

5,容量为0.4MV·A及以上、一次电压为10kV及以下,且绕组为三角一星形连接的变压器,可采用两相三继电器式的电流速断保护。

电力变压器设计技术规范

电力变压器设计技术规范

电力变压器设计技术规范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电力变压器设计的技术规范,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设计师应遵循本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进行调整。

2. 设计原则2.1 安全性- 变压器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以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防火防爆设计应考虑周全,防止因电气故障引起火灾或爆炸。

2.2 可靠性- 变压器的设计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 设计中应考虑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如过载、短路等。

2.3 效率- 设计应优化变压器的能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材料和结构,减少能量损耗。

3. 设计要求3.1 额定功率与电压-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功率和电压等级。

- 额定功率应根据负载情况、使用环境和安全要求进行合理选取。

3.2 绝缘设计- 确保变压器各部分之间的绝缘性能良好,以防止电弧和漏电。

- 绝缘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3.3 冷却系统设计- 根据负载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冷却系统,以保证变压器运行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 冷却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和散热能力。

3.4 安全保护- 设计中应包含适当的安全保护系统,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 安全保护系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3.5 结构设计- 变压器的结构应符合机械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以抵抗机械振动和外力的作用。

- 变压器的重心应合理布置,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4. 设计验证4.1 仿真分析- 使用合适的仿真软件进行变压器的电磁仿真和热仿真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 分析结果应满足相关性能指标和要求。

4.2 试验验证- 对设计好的样机进行全面的试验验证,确保变压器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 试验应包括额定负载试验、过载试验、短路试验等。

5. 文件管理设计师应详细记录变压器的设计过程、所用材料、性能参数等,并及时更新相关文件。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 〔此资料不得随意翻印复制〕其中:k p ――铁心损耗工艺系数,见表 2;p o ――电工钢带单位损耗〔查材料曲线〕,W/kg; G --- 铁心重量,kg 。

空载电流计算中一般忽略有功部分。

〔1〕三相容量W 6300 kVA 时:(G^G^G 3•k) Zt + 迈*S • ^q fk ――铁心转角部分励磁电流增加系数,全斜接缝 k=4;q f 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 kg ; S ――心柱净截面积,cm;S N ――变压器额定容量,k VA;n --- 铁心接缝总数,三相三柱结构 n=8;接缝磁化容量,VA/ cm 2,依照B m / 42按表1进行计算。

表1接缝磁化容量1、铁心设计 1、 1铁心空载损耗计算:P o 二k p.p o.G W 1、 2铁心空载电流计算其中: G 、G 2、G分别为心柱重量、铁轭重量、角重,kg; I o =〔2〕三相容量> 6300 kVA: |0 =ki35%10 •S Nk i ――空载电流工艺系数,见表 2; G --- 铁心重量,kg;q t ――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 kg ;S N ――变压器额定容量,k VA 。

表2铁心性能计算系数〔全斜接缝〕注〔1〕等轭表示铁心主轭与旁轭的截面相等。

1、3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 3表3铁心圆与纸筒间隙1、4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见表 4表4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续表4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1、5铁心直径与夹件绝缘厚度关系见表 5表5铁心直径与夹件绝缘厚度关系2、绝缘结构 2、1 10kV级变压器 2、1、1纵绝缘结构〔1〕高压绕组〔LI75 AC35〕1〕饼式结构导线匝绝缘0.45,绕组不直截了当绕在纸筒上,所有线段均垫内径垫条1.0mm各线饼轴向油道宽度见表15;分接段位于绕组中部。

中断点油道4.0mm分接段之间〔包括分接段与正常段之间〕油道2.0mm 正常段之间0.5mm纸圈。

关于变压器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变压器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概述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电力设备,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稳定和供电质量。

为了规范变压器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维护,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变压器的法律规定。

以下将从变压器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维护和报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变压器设计规定1. 国家标准与规范:《电力变压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6451-2015)是变压器设计的基本国家标准,规定了变压器的设计原则、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

2. 设计要求:变压器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安全可靠:确保变压器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均能安全运行。

- 经济合理: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制造成本。

- 环保节能:减少变压器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变压器生产规定1. 生产许可: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规定,变压器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电力设施生产许可证。

2. 生产管理:- 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变压器设计、制造、检验等环节符合规定。

3. 原材料管理:变压器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应满足国家标准,确保变压器质量。

四、变压器销售规定1. 销售许可:变压器销售企业必须取得电力设施销售许可证。

2. 销售管理:- 销售企业应保证销售的变压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 对销售的变压器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

- 向用户提供产品说明书、合格证等相关资料。

五、变压器使用规定1. 安装与调试:变压器安装前应进行现场检查,确保安装位置、环境等符合要求。

安装后,应进行调试,确保变压器正常运行。

2. 运行维护:- 定期对变压器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 按照规定进行试验,检测变压器性能是否正常。

- 对变压器进行清洁、除锈、涂漆等维护工作。

3. 事故处理:发生变压器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六、变压器维护规定1. 维护周期:变压器维护周期应根据变压器类型、运行条件等因素确定。

变压器的选用

变压器的选用

一、设计依据GB1094.11-2007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GB/T 17468-2019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 10228-2015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22072-2018干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6451-2015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 3837-2016 变压器类产品型号编制方法DB 37/T 5061-2016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工业与民用供配电设计手册(第四版)山东鲁能泰山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变压器选型手册二、设计原则1、变压器容量应根据计算负荷选择,变压器的长期负荷率不宜大于85%。

2、供配电系统中配电变压器宜选择Dyn11联结组别的变压器。

3、变压器台数应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进行选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宜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1)、有大量一级或二级负荷;2)、季节性负荷变化较大;3)集中负荷较大。

4、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的变电站,当其中任何一台变压器断开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的用电。

5、对昼夜或季节性波动较大的负荷,供电变压器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容量不一致的变压器。

6、20、10、6kV配电变压器不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但当20、10、6kV电源电压偏差不能满足要求,且用户有对电压要求严格的设备,单独设置调压装置技术不合理时,亦可采用20、10、6kV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压波动幅度大、需频繁调节电压的配电台区宜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

电室应选用10型及以上系列低损耗干式变压器。

10、特性变化大的负荷,可选用卷铁心或非晶合金变压器。

11、干式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IP2X。

与低压配电柜并列安装时,其外壳的防护等级不低于IP3X。

12、设置在民用建筑内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变压器、气体绝缘变压器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变压器。

13、设置在民用建筑物室外的变电所,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有储油或挡油、排油等防火措施。

变压器保护方案设计与实现

变压器保护方案设计与实现

变压器保护方案设计与实现电力系统中,变压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设备。

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和保护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供电安全的重要保障。

为了实现变压器的充分保护,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变压器保护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变压器保护方案设计和实现。

一、变压器保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变压器保护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 含金量高:保护方案需要覆盖变压器所遇到的各种故障,要对变压器重要部位进行保护。

2. 可靠性:保护方案必须保证变压器的可靠运行,不误动不误停。

3. 灵敏性:保护方案必须灵敏,保护时间要快。

4. 经济性:保护方案需要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实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变压器保护方案的实现方法变压器保护方案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保护电流保护主要是保护变压器的线圈和变压器油池。

通过在变压器两个侧独立设置电流互感器和配电柜的保护继电器,保证变压器的运行安全。

2. 过渡过电压保护过渡过电压保护是保护变压器绝缘系统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对保护自动化设备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变压器过电压控制,及时开断变压器,以避免损坏绝缘系统。

3. 过载保护过载保护是保护变压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确保保护过载,系统可以根据负荷容量设定过载保护装置。

当负荷超出额定容量时,保护装置会启动,自动切断变压器。

4. 短路保护短路保护是针对变压器可能遭遇的主要故障之一。

短路保护主要通过接地绕组(电流变压器)和保护继电器控制实现。

当短路故障产生时,继电器将触发保护,立即切断电源,以保证系统安全。

三、实现变压器保护方案的转换以上描述了变压器保护方案和实现的基本情况。

但是,在实现过程中,系统可能需要做很多改变和调整,以适应变压器不同的环境和实际情况。

一方面,人们需要进行成本分析,确定经济性和实际性是否满足系统的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变压器的具体情况,以确定不同的保护方案实现。

另一方面,由于变压器保护方案涉及众多参数和过程,需要使用计算机等高级设备进行计算,以使得计算更加精确和可靠。

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与散热设计

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与散热设计

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与散热设计电力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之一,其正常运行需要保持温度稳定,以确保设备性能和寿命。

本文将介绍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方法以及散热设计原则,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程。

一、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主要基于电流密度和导热方程进行。

下面将分别介绍电流密度的计算和导热方程的应用。

1. 电流密度的计算电流密度是电力变压器温升计算的重要参数之一。

其计算公式如下:电流密度 = 传导电流 / 导体横截面积传导电流是指变压器中通过导体的电流总量,可以通过电压和线路电阻计算得到。

导体横截面积可以由导线的材料、尺寸等参数确定。

2. 导热方程的应用导热方程是电力变压器温度分布计算的基础,其计算公式如下:Q = k × A × ΔT / LQ: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k:导热系数A:导热面积ΔT:温度差L:热传导路径长度通过导热方程,可以计算出变压器各部分的温度分布情况,有效指导散热设计。

二、电力变压器的散热设计电力变压器的散热设计是为了确保设备的温度稳定在安全范围内,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散热设计原则。

1. 合理的散热结构设计变压器的散热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热量传递和热量分配情况。

通常采用散热片、散热器、风扇等结构,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要尽量减小设备的体积和噪音。

2. 散热介质的选择散热介质的选择对于电力变压器的散热效果至关重要。

常见的散热介质包括风、水和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散热介质,并确保散热介质的流通和更替。

3. 散热性能的检测和监控对于电力变压器的散热性能应定期进行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散热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使用红外热像仪等设备对变压器进行温度检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总结电力变压器的温升计算与散热设计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地计算电流密度和应用导热方程,可以有效地预测变压器温升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变压器设计原则此资料不得随意翻印复制)1.铁心设计1.1 铁心空载损耗计算: P 0=k p ?p 0?G W其中: k p ——铁心损耗工艺系数,见表 2; p 0——电工钢带单位损耗(查材料曲线) ,W/kg ; G ——铁心重量, kg 。

1.2 铁心空载电流计算 空载电流计算中一般忽略有功部分(1)三相容量≤ 6300 kVA 时:(G 1 G 2 G 3 ?k)?q t2?S?n?q f10?S N其中: G 1、 G 2、 G 3——分别为心柱重量、铁轭重量、角重, kg ; k ——铁心转角部分励磁电流增加系数,全斜接缝 k=4 ;q f ——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 ,VA/ kg ; S ——心柱净截面积, cm 2; S N ——变压器额定容量, k VA ; n ——铁心接缝总数,三相三柱结构 n=8; q j ——接缝磁化容量, VA/ cm 2,根据 B m / 2按表 1进行计算表 1 接缝磁化容量k i ——空载电流工艺系数,见表 2;2)三相容量> 6300 kVA :I 0k i ?G?q t10?S NG——铁心重量,kg;q t——铁心单位磁化容量(查材料曲线),VA/ kg;S N——变压器额定容量,k VA。

表2 铁心性能计算系数(全斜接缝)注(1)等轭表示铁心主轭与旁轭的截面相等。

1.3 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3表3 铁心圆与纸筒间隙1.4 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见表4表4 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续表4 铁心直径与撑条数量关系1.5 铁心直径与夹件绝缘厚度关系见表5表5 铁心直径与夹件绝缘厚度关系2.绝缘结构2.1 10kV 级变压器2.1.1 纵绝缘结构(1)高压绕组(LI75 AC35 )1)饼式结构导线匝绝缘0.45 ,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所有线段均垫内径垫条1.0mm;各线饼轴向油道宽度见表15;分接段位于绕组中部。

中断点油道4.0mm,分接段之间(包括分接段与正常段之间)油道2.0mm,正常段之间0.5mm纸圈。

整个绕组增加9.0mm调整油道。

2)层式结构层式绝缘:首层加强0.08 ×2,第2 层与末层加强0.08 × 1。

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所有线段均垫内径垫条1.0mm。

(2)低压绕组(AC5)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所有线段垫内径垫条1.0mm,所有线段之间垫0.5mm纸圈。

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对应高压分接段处应注意安匝平衡。

2.1.2 主绝缘结构(1)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3;低压绕组内纸筒厚2.0mm。

当低压绕组需要内部散热面时要相应留出辐向间隙。

(2)主空道如下:1)当高压绕组直接绕在厚2.0mm纸筒上时,主空道为10.0mm:低压绕组—8.0 油隙(包括1.5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2.0 纸筒—高压绕组。

2)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但内径侧不需要轴向油隙时,主空道为12.0mm:低压绕组—6.5 油隙(包括1.5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2.0 纸筒—2.5 油隙—1.0 垫条—高压绕组。

3)当高压绕组内径侧需要轴向油隙时,主空道为14.0mm:低压绕组—6.5 油隙(包括1.5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2.0 纸筒—4.5 油隙—1.0 垫条—高压绕组。

2.1.3 端绝缘:54mm下部(15 端圈+10 下铁轭绝缘)mm;上部(15 端劝+10 上铁轭绝缘+4 调整)mm。

当铁窗侧有拉带时,铁轭垫块需分相制作,此时端绝缘要增加厚20 mm 的压板。

2.1.4 相间:高压D接:12(10+2 隔板)mm。

高压Y接:8mm。

2.2 35kV 级变压器2.2.1 纵绝缘结构(1)高压绕组(LI200 AC85 )1)饼式结构导线匝绝缘0.45 。

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首、末端各两段垫内径垫条4mm,所有其他线段垫内径垫条1.0mm。

各线饼轴向油道宽度见表15。

分接12 段位于绕组中部,中断点两侧各两段为纠结式结构。

中断点油道4.0mm,分接段之间(包括分接段与正常段之间)油道2.0mm,正常段之间1.0mm纸圈。

整个绕组增加9mm调整油道。

2)层式结构Y接结构:首、末层加强0.08 ×1。

静电屏0.3mm铝板包绝缘0.08 ×6,总厚度按1.5mm考虑。

D 接结构:两段层式。

(2)低压绕组(AC5)当绕组不直接绕在纸筒上时,所有线段垫内径垫条1.0mm。

当低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所有线段之间垫0.5mm纸圈。

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低压绕组上对应高压分接段的位置应注意安匝平衡。

2.2.2 主绝缘结构1)铁心圆与纸筒之间的间隙见表3,内纸筒厚3.0mm。

从绝缘角度考虑的绝缘距离如表6:表6 低压绕组与铁心圆(不包括套装间隙)之间绝缘距离当低压绕组内表面需要轴向油道时,要相应增大绝缘距离。

当低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要考虑低压线饼的1.0mm 内径垫条和内径处2.5mm的轴向撑条。

(2)主空道20mm:低压绕组—8.0 mm 油隙(包括3.0mm套装裕量,注意低压换位影响)—3.0mm纸筒—8.0 mm油隙—1.0mm内径垫条—高压绕组或屏蔽。

当高压绕组为饼式结构时,高压绕组内径侧应该有厚 3.0mm轴向撑条。

2.2.3 端绝缘结构(1)绕组导线为纸包电磁线时,端绝缘94mm:下部:(8 油隙+15 端圈+2 角环+1 纸圈+19 下铁轭绝缘)mm;上部:(8 油隙+10 端圈+2 角环+1 纸圈+24 上铁轭绝缘+4 裕量)mm。

当铁窗侧有拉带而要求铁轭垫块分相制作时,上铁轭绝缘改为29,其中包括20mm厚压板和9mm端圈)。

(2)绕组导线为漆包电磁线时,端绝缘104mm:下部:(8 油隙+15 端圈+2 角环+1 纸圈+24 下铁轭绝缘)mm;上部:(8 油隙+10 端圈+2 角环+1 纸圈+29 上铁轭绝缘+4 裕量)mm。

当铁窗侧有拉带而要求铁轭垫块分相制作时,上铁轭绝缘中包括20 mm 厚压板和9mm端圈)。

2.2.4 相间(1)饼式绕组:高压Y或D接27 mm(包括3 mm隔板)。

(2)层式绕组:高压Y接15mm无隔板;高压D接27mm(包括3 mm隔板)。

3.绕组材料3.1 高强度缩醛漆包圆铜线表示方法:缩醛漆包圆铜线标称直径QQ—2 3.2 纸包圆铜线表示方法:纸包圆铜线Z —导线两边绝缘厚度标称直径绝缘厚度:0.30 ,0.45 ,0.80 ,1.20 ,1.80 ,4.25 等3.3 纸包铜扁线表示方法:纸包铜扁线ZB —绝缘两边厚度裸线厚×裸线宽ZAB—绝缘两边厚度裸线厚×裸线宽其中:ZB表示电缆纸或电话纸,ZAB表示高密度电缆纸(500kV)。

绝缘厚度:0.45 ,0.60 ,0.95 ,1.35 ,1.60 ,1.95 ,2.45 ,2.95 等。

3.4 组合导线(1)组合导线根数与单根裸线厚度的关系见表7表7 组合导线根数与单根裸线厚度关系(2)统包绝缘后组合导线的宽厚比≥1.4(3)表示方法:组合导线ZB —δ 1/ δt a ×b×n (4)尺寸计算:宽度= 单根导线带绝缘宽度+ 统包绝缘厚度厚度= 单根导线带绝缘厚度×导线组合根数+ 导线间夹垫绝缘厚度(0.1mm)+ 统包绝缘厚度3.5 换位导线(1)表示方法:换位导线HQQ—绝缘厚度a ×b×n 自粘换位导线HQQN—绝缘厚度a ×b×n(2)尺寸计算:径向尺寸= (a + k a)(n + 1 )/2 + δt轴向尺寸= 2 (b + k b)+ δ t + c 其中:c——两摞导线之间加垫绝缘的厚度。

当两摞导线接触尺寸<10时c=0;当两摞导线接触尺寸≥10 时c=0.13 。

k a——径向修正系数。

k b——轴向修正系数,如表8表8 换位导线尺寸计算的修正系数4.阻抗与负载损耗计算系数4.1 10kV 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的计算系数如表9:表9 10kV 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计算系数4.2 35kV 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的计算系数如表10:表10 35kV 变压器阻抗与负载损耗计算系数5.绕组结构5.1 层式绕组5.1.1 不满匝的位置(1)无内部油道的情况:不满匝位于最外层。

若最外层由于分接出头需要满匝时,不满匝应在次外层,并用纸条进行填充。

(2)带内部油道的情况:不满匝位于油道内侧最外层(稀绕不填充纸条)。

(3)四层圆筒式:不满匝位于中间的第二层或第三层,且要填充纸条(4)双层圆筒式:不满匝位于外层,且要填充纸条。

5.1.2 导线换位当导线沿辐向并联时需要要增加换位高度,并用纸条填充。

5.1.3 轴向油道尺寸(1)油道位置当绕组内外径侧均为散热面时,中部油道位于绕组辐向的1/2 处;当内径侧无散热面时,中部油道位于(从内径侧起)绕组辐向的1/3 ~2/5 处。

2)油道尺寸如表11:表11 层式绕组轴向油道尺寸3)层间绝缘厚度如表12:表12 层式绕组层间绝缘厚度5.2 螺旋式绕组图15.2.1 单螺旋绕组的“ 242”不等距换位(1)导线并联根数必须为4 的倍数;(2)当导线并联根数小于撑条数时,轴向导线的根数=绕组匝数+4;(3)“ 242”不等距换位端部区的匝数系数见图1。

5.2.2 双螺旋绕组的一次“均匀”交叉换位(1)轴向导线根数=(绕组匝数+1)× 2;(2)在绕组换位处辐向超高一根导线的厚度;(3)一次完全换位原则:1)换位次数等于双饼并联导线总根数;2)换位间隔以绕组匝数的一半处为基准上下对称;3)首、末两个“半换位间隔”要不小于正常换位间隔的一半;4)位于绕组端部位置的换位间隔大于绕组中部位置的换位间隔。

(4)当变压器容量较大时,应采用3 次“均匀”交叉换位。

5.3 连续式绕组5.3.1 连续式绕组线饼的分数部分连续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见表13表13 连续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5.3.2 对于组合导线绕制的绕组,在每一个线段“单元”的中间位置必须进行一次股间换位,且股间换位尽量在线饼的外部连线处进行。

一个线段“单元”指的是相邻两个导线焊接点之间的所有线段。

5.4 纠结式绕组5.4.1 纠结式绕组的分数部分(1)采用普通扁线绕制时,纠结式绕组各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如下:1)当并联根数为1~2 时,线饼少绕2 个撑条间隔;2)当并联根数为3 时(一般不用),线饼少绕3 个撑条间隔;(2)采用组合导线时,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应适当增大;当需要跨撑条换位时,线饼少绕的撑条间隔数还应再增大。

5.4.2 纠结方式(1)改变低部换位纠结方式1)当反段、正段均为奇数匝时:反段和正段上的连线均为外径侧第一根线,纠线为外径侧第二根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