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意识之于写作的意义
以读者意识为切入点,让写作回归交际功能
电力通信网中通信电源的运行维护管理摘要】通信电源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质量和通信可靠性与通信电源系统的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密切相关。
由此本文结合电力通信系统的特点和运行情况,主要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油机发电机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运行维护管理的要点,旨在为提高电力通信网的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通信电源;运行;维护;管理前言我国在通信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通信电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信电源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例如,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谐波电流小、智能化程度高的高频开关电源,已取代了笨重的相控电源;不需添加纯水、无酸雾选出、可以与通信设备同室放置的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已取代了维护工作量大、必须放置在专设电池室中的防酸式铅酸蓄电池,从总体上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并减少了电能损耗。
但由于通信电源技术的基础相对薄弱,通信电源故障也日益突出,据统计由于电源故障造成通信电路中断约占通信总中断的75%,因此加强通信电源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维护1.1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选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额定容量是10小时率放电容量。
电池放电电流过大,则达不到额定容量。
因此,应根据设备负荷、电压大小、后备时间和电流大小等因素来选择合适容量的电池及满足应用要求的电池。
蓄电池容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式中,为蓄电池容量(Ah);为安全系数,取1.25左右:为负荷电流(A);为放电小时数(h);为放电容量系数;为放电时的环境温度(℃);为电池温度系数(1/℃),当放电小时率>10时,取=0.006,当10>放电小时率>1时,取=0.008,当放电小时率<1时,取=0.01。
1.2铅蓄电池常见故障及处理铅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作比较严格的维护管理工作。
假如使用不恰当,日常维护不好,有毡问题在当时或者表面上看来,虽然见不到明显的损失,实际上已有了危害,表现在蓄电池的容量相应减小,寿命将会缩短,可靠性有所降低,甚至直接影响通信设备正常工作。
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知识正在以疯狂的速度涌向我们。
我们在不断地接收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并对其进行消化和吸收。
此时,“读者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一、什么是“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指读者对文学、艺术、科技等各种领域的文本的客观、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读者意识”是指学生在理解文本、掌握知识的同时,要具备主动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能够准确的把握作品的内涵,从中汲取营养,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各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方法1. 提高阅读兴趣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就需要让学生对读书有足够的兴趣。
班里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吸引力的读书推荐,或是请来一些有经验的读书爱好者给学生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读书,这样可以让他们慢慢地进入读书的世界,培养出自己的阅读习惯。
2. 培养分析能力其次,学生要提升自己的读者意识,必须掌握一定的文本分析能力。
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真品味词句,结合篇章全文,分析并独立思考作者写作的意图和主旨的背后含义。
在教学生阅读文本时,特别需要注意深层次的考量,别忘了引导学生自己提问并思考问题。
3. 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另外,想要在读书中提高“读者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较强的思考能力。
问自己问题的能力和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思考的一种形式。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经常提供多种不同出路的问题,让学生从多个视角思考。
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创造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他们自我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不断深化自己的“读者意识”。
4.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要想达到“读者意识”的积极效果,读书能力也要得到充分培养。
学生可能会抱怨看不懂某些单词,完全没有视野,或闲看书容易昏天黑地,怀疑不能学到什么。
教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是一个启迪过程,同时也要提供各种阅读技巧,帮助他们更快、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强化他们的“读者意识”。
写作应加强读者意识
写作应加强读者意识作者:陶然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23年第03期写作文是给自己看的,更是别人看的,所以心中有读者,也就是有读者意识才能写出引起读者共鸣的好文章。
一、培养“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倘若同学们写作时不注意“读者意识”,会制约自身写作能力的发展,无法与读者有效交流,会造成一种错误的写作。
例如,在写书信时,根据内容不同、目的不同,话语方式有所不同:对长者要谦敬,对同辈及晚辈则会用另一个语气。
如《陈情表》之所以能够打动晋武帝,原因是李密对表文的交流对象晋武帝已经有了正确而深入的了解,因而言辞得当达到了辞官目的。
其实,当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发现“作文,作文,写出来就疼”与行文“假大空”的现状,归根结底也在于缺少“读者意识”。
对很多同学来说,写作是为写完作业而写,为应试而写,是因为没有“读者”意识,因而,写作文也就变成了一个包袱。
相反,如果有确定的读者群,便能获得无形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愿意和读者交往,愿意在网络、手机上互动,正是这种原因。
如一位学生曾经描写过一段爷爷一边砍柴一边唱歌的经历。
对于这一描写,同学们阅读后表扬了他,而且说自己由此联想到契诃夫笔下的经典著作《凡卡》,夸赞他具有契诃夫的写作风格。
听了表扬之后,这位学生甚至将契诃夫的所有作品都看了个遍,树立了极强的写作自信。
由此可见,如果同学们用欣赏的态度阅读同学的作文,能够极大地点燃潜藏在其内心的写作热情,同时激励他们写出更优秀的习作,提高写作能力。
由此可见,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应有强烈的“读者意识”,心中有“阅读对象”,笔下才能言之有物、语之有情,言之有理。
二、写作中的“读者意识”自古以来就有注重“读者意识”的说法,但是在实际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还是不足。
写作中,同学们心里并没有读者,作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获得好成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写作文就是给教师看的认识。
于是,老师便逐渐异化为“唯一的读者”——教师。
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
- 33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张丽娟【摘要】读者意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的特点、阅读期望的理解和为使读者能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角色在写作过程中调整语言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作者的读者意识对其文章有很大的影响,包括文章的质量、文章信息、组织结构和语言使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 读者意识 写作影响【Abstract 】Audience awareness is the ability in the writing process of writers of understanding readers ’ characteristics, reading expectation and of adjusting the language to satisfy readers ’ need to have the writing understood. 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writing quality,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structure as well as language use.【Key words 】English writing; audience awareness; writing influence一、引言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与读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活动(Raimes,1981)。
读者意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对读者特点、阅读期望的理解和为使读者能理解文章内容和人物角色在写作过程中调整语言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Ede & Lunsford, 1984)。
写作中作者不仅要保证语法的正确,还要根据读者对文章内容、词汇的选用和组织结构进行恰当地调整以保证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读者意识对英语写作的影响1.亚里士多德读者分析。
关于对读者 (Audience)最早的描述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
读者意识――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心理转型-最新年文档
读者意识――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心理转型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循着固定化的模式,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作文开篇是否新颖,立意是否深刻,选材是否切题,语言是否流畅,结构是否完整。
学生也在这种批改方式的指导下,以格式化的标准要求自己的作文,结果出现了一篇篇毫无个性生命的“八股文”。
原因何在?不恰当的评改方式扭曲了学生的真实写作。
教师若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一种理解、尊重、欣赏、交流的态度对待学生的作文,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进入学生作文,也许能使学生的作文焕发出更多的生命活力。
一、理解学生的所思所感(一)走下“审判席”传统作文批改中,教师往往以俯视的姿态、挑剔的目光阅读学生的作文。
这样无意中就对学生的作文作了过高的要求。
在他们眼里,看到的是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却无意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情感的灵动和生命的灵光。
教师作为读者,就不能再是一个审判者的角色,而应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认识到学生是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师生之间是平等独立的关系。
教师虚心地阅读学生的作文,接受学生作文传递的信息,力求发现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这样,教师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学生的作文,从而理解学生这个人。
(二)零期待视野理解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应摒弃先在经验和评价标准。
教师阅读学生的作文,应本着一种理解和尊重的心态。
可现今一些教师却做不到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他们在阅读之前头脑早已存在了一种心理预设,也就是说,在进入阅读前教师已经有了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接受美学上称这种既成的结构图式为“期待视野”。
①这种“期待视野”与教师本人的文化修养、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密切相关,而教师在这些方面的积累导致在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进行过多的介入,有意无意地在学生的作文中寻找与自己“期待视野”相吻合的地方,期待着看到与自己价值观念、预设标准相吻合的文章。
这样的期待视野超越了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是对学生的作文提出过高要求的根源所在。
高要求与实际状况的反差往往使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产生一种“期待失望”的负面情绪。
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
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范文一:关于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作为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有“读者意识”。
这就是说,在写作文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考虑到读者的角度,尽可能地让我们的文章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这对我们的作文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对我们的作文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在考虑“读者意识”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和兴趣。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理解我们的读者,知道他们希望我们写什么,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例如,如果我们的读者是老师,我们的作文应该更加严谨和合适,以满足他们对我们的成绩的要求。
如果我们的读者是普通人,我们的作文应该更加易懂和有趣,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保持他们的阅读。
其次,在考虑“读者意识”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注意我们的用词和语言。
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使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以使文章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我们还应该在书写中注意到一些奇怪的癖好,如语法错误,错别字等,否则这些会干扰或抑制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兴趣。
总之,在考场作文中,我们必须要有“读者意识”。
我们应该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兴趣来写作文,并采用简单有力的语言,以使文章更易于阅读和理解。
写作重点:要有"读者意识",理解读者需求和兴趣。
用词分析:文章采用了普通的学生用词,也有一些词语的概念解释稍显单薄,需要增强语言能力。
范文二:怎样理解“读者意识”的重要性?在写考场作文时,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读者意识”。
这是由于在写作文时如果没有把读者做为内心的主人,就只能靠自己瞎猜想和胡乱猜测读者的内心需求和兴趣,那么,不仅极易写出不符合读者实际需要的作文,而且从而使我们送分的机会大大降低。
那么如何才能拥有好的“读者意识”呢?首先,我们要考虑到读者的情况,比如读者在哪里,读者是谁,读者需要什么样的信息等。
虽然不能把每个读者的所有背景都考虑到,但是我们至少需要认真地做一番功夫,推出与读者相关联的最基本信息,格式和内容。
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
培养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摘要】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解决写作面临的问题,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是众多学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是中外学者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探索时提出的重要观点,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文主要是了解“读者意识”的定义以及怎样有效地使学生在写作时养成自觉的“读者意识”。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者意识;意义;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着多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观,其中“读者意识”写作教学是其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教学观。
关于“读者意识”这个短语我们并不陌生,比如说作家在写作过程中、编辑在编书过程中都要有很鲜明的“读者意识”。
习作是一切创作的基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该贯彻“读者意识”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在写作过程自觉地读者意识。
一、“读者意识”的概念很多著名的作家、教育工作者都提到了“读者意识”在写作过程中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读者意识”呢?在王建明、余永祥、杨荫浒等的论文中对“读者意识”做了鲜明的定义,虽然描述不同,但是基本的意思是相同的。
他们的定义都是相对于高级习作来说的,很准确,但有一些脱离了写作教学。
学生的习作是应用之作和创作的基础,而应用之作和创作是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因此,我们在开始训练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自觉的“读者意识”观。
写作是唯一用来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规范和能力的工具,那么就涉及到了在写作教学中什么是“读者意识”。
黄可心也就读者意识做出过定义,“读者意识”是指作者写作过程中设定并贴近读者对象的意识。
从学生写作的角度来说,“读者意识”是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在大脑中设想的一定的读者,学生要根据这些假设的读者进行针对性的写作。
①根据各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写作和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做出以下的总结。
从写作角度来看,读者意识就是指写作中产生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过程中假想的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来看,读者意识则是一种写作教学观,做为一种写作训练方式,它倡导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
写作,应加强读者意识
写作,应加强读者意识写作,应加强读者意识引自全省培训作业东平县第一中学李启斗这两天,各位朋友给怎样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开出了很多有用的药方。
比如,注重生活积累,扩大阅读面,以激发写作兴趣为先,首先从做人开始,与口头表达相结合,养成写作习惯,注重写作指导的序列化,多模仿多练习,少定些框框,等等等等。
这些观点我完全赞同。
而我想补充一点:写作,还应加强读者意识。
——如果一个人的写作或曰创作只是为了自娱自乐,那不必有个读者意识,大可率性而为;但写作的本质特点是表达,其常见目的是为了交流,所以理论上说自然要有个读者意识的;而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写作(创作)过程前后,读者意识并不明确,这影响了写作的实际表达效果。
树立和加强“读者意识”,有利于强化“”写作的艺术化,在立意的确定、素材的选择、结构的构建、语言的润饰、修辞的推敲等方面将获得最佳选择(至少是当前水平上的最佳选择),从而能够带来表达效果的最大化。
当然,单靠加强读者意识是远远不够的;但没有读者意识又是万万不可的。
那么,怎样加强学生写作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参与到评阅中来!让学生成为学生作文的更多的读者!以往,评阅作文往往只是老师的事。
当学生知道写出的作文只是老师一个人在看,然后就是长达7天或14天的时间里被尘封高阁,那么学生对写作的重视度就不高。
当学生知道只有少数“精品”才会“面世”,那么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就少了一份写作的积极性。
现在,作文拥有了更多的读者,不仅学生的写作多了一份质量控制意识,在学生间传阅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取长补短。
还有,读者、就在身边,对作文的交流也就更加充分。
另外一点,一部分学生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我写得不错啊,怎么就得不到好评呢?”其实,这往往是作品辞不达意的结果,即学生自己认为写得不错,但那只是自己的主观认识,事实上并未把自己的内心清晰完整的用文字呈现出来;而读者感受的唯一来源却是作品,而不是。
所以,建议学生们在初步完成创作时,应该再有意识地以客观的读者身份来审视作品,那时将对自己的作品有着新的认识,进而完善或改进作品。
写作教学当重视“读者意识”1
写作教学当重视“读者意识”一、“读者意识”与缺席的“读者意识”“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这个对象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其他人;它可以是具象的人、物、事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意志、思想等;而且,这种人、物、事或情感、意志、思想,可以是具有个体性、私密性、独特性等特征的对象,也可以是具有宏大性、社会性、普遍性等特征的对象。
在写作活动中,作者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预先“选定”好或显而易见或隐含其间的倾诉对象,“选定”好的对象又将对文章的内容与思想、作者的行文风格产生相当的反作用力。
中国古代文论中“诗言志”、“诗缘情”这两种最为经典的文学本质观,就充分体现了创作主体预先“选定”好的“志”或“情”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以想见,越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在行文前就越是重视对倾诉对象的选择,其读者意识也越为强烈。
比如开创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伟大诗人屈原,其作品的倾诉对象就是预先“选定”好的显而易见的圣君“美人”、高洁超凡的“我”。
然而在中学生写作活动中,“读者意识”往往不太被重视(或者说对读者意识的关注常是“无意识”的)。
对此,曾在小学任教多年的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就深有感触:“学生从学习写作的第一天起,作文的读者只有语文教师一人。
学生在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思想时,从来勿考虑针对不同的读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言。
”[1]可以说,无论是学生的写作活动还是教师的写作教学,更多时候比较重视的是“怎么写”(即写作本身,包括语言、结构、技巧、构思、立意等等)的问题,而容易忽视对“读者意识”的强调。
我们作文倾诉、交流的对象是谁,潜在的读者是谁,学生往往不会有意地去“计较”这些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读者意识”的淡薄,归根结底源于对概念的认知不足。
众所周知,与高校教学相比,中学教学更关注“知识、技能实践”(题海战术便是这种倾向的极致演绎)而较少关注概念、理论。
当然,这有其相当的合理性,但若对概念、理论漠不关心,也许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浅谈郑桂华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
浅谈郑桂华写作教学中的“读者意识”写作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郑桂华教授在《中学教学设计》一书中特意强调要培养学生写作“读者意识”的观点,这让我们深受启发。
一、“读者意识”概念解析与路径转化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时心中要有特定阅读对象和明确的表达目的,并据此选择材料、确定观点、运用语言,让表达回归交际功能。
“读者意识”概念由来已久,夏丐尊曾认为“读者意识”是写作中最基本的方法,提出培养读者意识的六大标准。
朱自清提倡写作要有“假想的读者”,强调写作的交际目的。
叶圣陶更是指出写作的第一步是要弄清写作的对象,只有确定了写作对象才能根据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写作方式。
可见,“读者意识”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读者意识”概念被人逐渐忽视。
学生写作对象变成了单一的“老师”,写作目的变成了“应试”。
这种写作的盲目性也导致越来越多学生文章脱离真情实感的表达,变得假大空,学生也逐步丧失了对写作的兴趣。
为此,郑桂华教授提出了四条基本路径,即“让作文题目变成写作任务”、“建议学生列读者清单”、“借助某些应用文体的格式”以及“调整写作评价标准”,试图重新建立学生的“读者意识”,解决以上写作过程出现的问题。
在这里我将对此路径做具体的分析解读:第一“让作文题目变成写作任务”是指在作文题目中包含读者及表达目的等信息,以此帮助学生定位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和写作场合。
通过创设写作情境方式,进而强化“读者意识”。
这一点是针对写作命题设置上的转变,虽然实际操作上有难度,但是如果这种命题模式发展得当,将会打破传统读者单一局面,极大改善学生消极写作思维,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与能力,因此这种模式仍值得我们去积极探索。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创建写作情境,并不是说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在写作时处于真实的社会环境,而是为学生创造一个交际情境。
让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来感知环境,以对话的方式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激起学生的言语表达欲望。
什么是读者意识
什么是读者意识“读者意识”这一概念在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写作中,有着自身的内涵,即教师意识和考试意识,而这就是“目的”、“对象”或“需要”等的真实意义。
在国外,教师是被判定为“不真实”的读者,或者只是其中之一罢了,那考试就更不在“读者”范围之内了。
什么是读者意识呢?从写作角度看,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中的对象意识,是指写作时心中存有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作者创作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隐在者”。
这一“读者”存在于作者创作的任何一个环节,实际上,它是“读者的需求或审美期待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是读者的存在与作用内化生成于作家心中的一种意识”。
从写作教学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是一种倡导在近似真实情境中进行写作的作文训练方式。
同时,这个“读者”,按国际写作组织的倡导,包括“为自己写作”的“自己”和“为不同的读者写作”的“他者”。
也就说,面对不同的阅读群体,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写作目的;目的不同,写作的内容自然不同,甚至文体也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读者意识”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者的前提和条件,是写作及写作教学首先应考虑的内容。
有一个事例能充分验证之。
我国作文教学中,讲究“一题多做”,是指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文进行批改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批语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反复多次;与我国作文教学“一题多做”不同的是,美日作文教学中的“一题多做”是要求学生就同一材料、写作对象,或从不同角度思考,或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或根据不同的场景写一组作文。
前者的“读者意识”或者说必须服从的“读者意识”基本是针对具有霸权主义的“教师”,修改的文章还是那文章本身,至多是比先前精致而已;而后者却是针对“不同的读者”,因而就有了不同的一组文章。
建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水平
建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水平建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水平建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水平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张广祥同样是写作,为何有如此鲜明的反差?说到底还是一个写作需要的问题。
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对写作不能产生需要,那么就很难写好文章;相反,有了写作的需要,有了表达自己心中思想的欲望,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就会以满腔的.热情去写好文章。
写信,是因为自己的感受不吐不快,又有一种诉之对方的使命感,所以他会如此认真负责地对待。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平常写信给朋友,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内容决定形式,技术上也乐意尽心,而且也容易安排。
”所以叶老强调:“无论写什么文章,只要而且必须如平常写信给朋友一样,老实倾吐胸中的积蓄。
”而学生在课堂上写作文,大多是出于“跟其他作业没什么两样”、“写给老师看的”、“应付一下差使”的思想。
显然,这种写作思想与写作时应当需要的那种心理状态是格格不入的。
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没有积极的写作需要,又怎么会写出优秀的作文呢?由此,笔者在这里大胆地提出一个设想:让学生建立“读者意识”!如果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时,能像写信那样,心中有明确的“读者”,明确了写作目的,有感而发,以认真的态度与“读者”交谈对话,那么就不会无话可说,行文也就不成问题了,语言也容易流畅得体了。
在这里,有必要阐释一下“读者”的含义。
颇具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读者”的解释是“阅读书刊文章的人”,我们这里的“读者”则有其特定的含义:读者,即学生写作时心目中要倾诉的对象和阅读学生作文的人。
据此,我们可以界定,教师、学生以及假想的倾诉对象都是读者。
教师自然要阅读、评判学生的作文,因此教师自然是读者。
每个学生写好作文后,他既是作者,又是自己作文的第一个读者,也应从读者的角度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判、修改。
其他学生也是读者,因为他们要去阅读、评判这篇作文。
另外,写作时假想的倾诉对象也是读者。
植入“读者意识”,提升写作素养
植入“读者意识”,提升写作素养作者:陈秋敏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第11期随着写作教学的不断发展,“读者意识”逐渐成为当下小学写作课堂上的“热词”,它从一种写作意识逐步拓展为一种教学观,给写作教学提供了明确的导向,笔者认为“读者意识”探究理应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教育课题。
一、“读者意识”概述“读者意识”即指作者在创作中假定倾诉或交流的对象。
“读者意识”广泛存在于我国中小学作文写作中。
于教师教学而言,“读者意识”可以看成是一種作文教学观,教师以“读者意识”为教学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于学生而言,“读者意识”就是写作对象生成的意识。
写作属于交际范畴,所谓交际就是作者与读者的沟通与交流,拥有了“读者意识”,学生便拥有了倾诉的对象,可以说“读者意识”增强了作文的交际性。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读者意识”普遍较为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读者单一。
教师作为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总是倾向于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审视学生的作品,导致教师无法在批改作文时灵活转变角色,师生之间无法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平等交流和沟通。
第二,学生缺乏“读者意识”。
学生本身为第一读者,并无这种意识,他们写作多是出于应付心态,没有在第一时间从读者角度去设计作文和审视作品,使得作文缺少交际性和成长性。
第三,写作实践机会较少。
写作具有一定的交际性,教师理应加强其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但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并没有加以有效的体现。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深化对“读者意识”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巧妙融入“读者意识”,从而使得“读者意识”成为写作教学最有力的教学工具。
二、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有效策略1.挖掘教材,唤醒“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写作交际性特征的体现,是促进学生作文快速成长的重要意识,体现在教材内容的方方面面。
身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拥有“读者意识”,并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基础之上,充分探寻教材中“读者意识”的体现。
2024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
2024考场作文应当有“读者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
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教育部也在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来提高教育质量,其中之一就是关于考试作文的新规定。
有关教育部的一份文件显示,从2024年开始,考场上的作文题将更加注重“读者意识”,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写作水平。
那么,什么是“读者意识”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写作时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和需要,以此来决定写作的方式和内容。
作为考场作文的重点之一,这项新规定必将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将“读者意识”纳入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将鼓励学生在写作时更加注重读者的角度。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学生们更多地被要求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却很少涉及到读者会如何理解和接受他们的作品。
而现在,通过引入“读者意识”,学生们将会意识到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要为读者着想,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
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时更加客观、周密,不再只是一味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要更多地考虑到读者的感受和需求,这无疑会加强学生的写作修养和思维深度。
引入“读者意识”也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的质量。
什么是好的素材?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素材。
一个有“读者意识”的作者,在选择写作素材时必然会更加注重素材的共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平时的阅读和积累中,他们也会更加注重那些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素材。
这样一来,学生们在写作时就会有更好的素材可供选择,能够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对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引入“读者意识”的新规定,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以及素材的质量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这项新规定的实施,不仅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更加客观、周密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新的考试作文的规定下,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提高写作才能
心理。 这一现状的很大原因 , 就是教师 和学生偏离 了写作过程中
方面 , 因为作 品面对 的是各种各样的读者 , 一千个作者 的头脑
中也许有千万个读 者。 因此 , 创作 的过程并非仅仅是作者 与 自己
基 于读者地位的重要性 以及 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 的各 种问
心灵的沟通和个人 情感 的抒发 ,作者必须要面对 自己头脑 中的 题 的原 因,要改变现况 ,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起 自觉的读者意 作过程 中 , 作者需 考虑读者 的知识 结构 、 阅读 能力 、 审美水平 和
读者 、 与大众 的双 向交流 的过程 中才有可能完成 , 只有作者在其 先生十分 『 卤 怒, 是以竞没有到来 。” 更有人认为江湖庙堂 , 历来泾
渭分 明, 不免 寻思 : “ 五岳剑派近年来在江湖上行侠仗义 , 好 生得
从学生作文的心理需求 而言 ,其包括 :渴求作文心理的 自 人钦佩 , 刘正风却做出这等事来 。 人家 当面不敢说什 么, 背后却不
老师一个 人 ; 批改过程直 接 由老师全批 全改 , 占了 8 6 . 5 %, 这两
由此可见 , 写作教学 的理论与运用必须兼顾作 者 、 作 品与读 个数据的 比例还是很令人 担忧的 , 明显 的 , 在教学 实际 中, 教师 得 出一个结论 :决定作 品是 否具有社会价值及意义 的只能是各
界的反馈 , 渴求找到作文成功的捷径。
由, 渴求作文价 值的实现 , 渴求作文成就感 的体验 , 渴求来 自外 免齿冷。 ” 也有人幸灾乐祸 : “ 说什么五岳剑派是侠义门派 , 一遇到
升官 发财 , 还 不 是 眼 巴 巴地 向官 员磕 头 ?还 提 什么 侠 义二 字 ?” 上
从读者对写作的价值体 现而言 :作者劳动价值 的体现对象 述对群豪 四种不同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 其实就是作者在创作时对
语文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
谈语文写作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摘要:学生习作中大量“空话”“套话”作文的背后,有一重要原因:学生写作时“读者意识”的缺乏。
关于“读者意识”的论说,我国古已有之,新课标也明确要求,但实践层面却不如意。
当下,重视学生写作时“读者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关键词:写作教学;读者意识;真实写作一、关于“读者意识”所谓“读者意识”,就是写作时心中有特定的阅读对象和明确的表达目的,以及有利于阅读对象接受和目的达成的表达方式,也就是服务于交际需要。
西方读者接受理论出现较晚。
直到20世纪,美国文论家m.h.艾布拉姆斯才系统提出了“文学活动的作品、艺术家、世界和欣赏者”四要素说。
20世纪60年代接受美学的兴起才真正确立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本体地位,之后在西方的写作教学中都较为重视“读者意识”的培养。
朱自清也谈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文训练背离了以一定读者为交流对象的写作的一般规律。
他认为,学生通常的读者都是教师,可写作练习是为了运用,因此要给学生设定除老师外的众多假想的读者。
他甚至说:“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假想的读者。
”因为学生写作时,只有意识到假想读者的存在,才会去辨别各种体裁,有针对性地写作。
当今我们也强调“读者意识”。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在阶段目标中提出:(5-6年级)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作简单发言;(7-9年级)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这些目标要求,都在强调“读者意识”。
二、我国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成因虽然我国从古至今都有重视“读者意识”的言论,但是现实作文教学中,“读者意识”的培养是较薄弱的。
学生普遍缺乏“读者意识”,不知作文真正写给谁看,只知写好文章是为了迎合教师的要求,谋求考试的高分。
因而,盲目而作、迎合而作、奉命而作,出现了大量的“空话作文”“套话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者意识之于写作的意义
作文之于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教师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教学写作、批改作文上,可训练来训练去,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就是不明显。
且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现出“不愿意写作”“害怕写作”“厌恶写作”的趋向。
这是为什么呢?文章着重阐述读者意识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力图从培养读者意识来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消极态度。
标签:读者意识;写作;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
笔者提出要培养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就是要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读者的身份、阅读习惯、精神需求、审美情趣等,努力在读者的阅读需要与自己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之间找到最佳的契合点,使文章的内容尽量地贴近读者的生活,使文章的表达尽量地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易于读者产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写作教学,习惯于向学生传授大量的写作技巧,其实考虑读者的喜好就是实用的技巧。
例如,我们的新闻写作,其实就是吻合了读者的需求。
凡是阅读新闻的读者,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写作技巧高不高超,语言表达是不是生动优美,他们最关心的是信息,想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量的信息。
所以新闻的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导语概括了一则新闻最主要的内容,正文部分将重要的信息先说,次要的信息后说,看完主要信息后,读者若还想了解些什么,则在往后阅读中会继续发现背景资料。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文章思想积极健康
写作虽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但它又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受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和制约。
写作在让写作者获得表达欲望与精神满足的同时,在客观上也必然要求写作有益于人类的精神生活。
这也是写作者在进行写作活动时所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
我们提倡在写作中树立读者意识,就是因为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确保文章思想积极健康。
文学即人学,学习写作也是在学习做人。
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就是让他们在写作中要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给读者一些启示、警醒或愉悦。
三、有利于学生在寫作过程进行换位思考,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和理解他人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换位思考,有利于打破原有的立场和思维方式,进行客观而全方位的思考,使文章的内容更符合实际,表达更能适合读者,思想更契合社会主流思想价值观。
同时,一个在写作活动中会时时换位思考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在生活中能关心和理解他人的人。
这样的人,会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
急。
一个不以自我为中心,能顾及他人感受和利益的人,就是一个心智成熟和道德修养高的人。
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定是受欢迎的,这样的人在生活中的幸福指数一定要比常人高——这也就是写作带给人的滋养吧!
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和后续的写作热情
读者是作者进行写作的强大动力。
当学生写出来的作品不再只有语文老师一个读者,而有了许多同伴、家长、亲戚甚至社会群众阅读时,写作的推动力就大了。
特别是作品写出来后,能收到来自众多阅读者的赞美之声时,写作的后续热情也将被调动出来。
学生从读者中看到自己写作的意义,这样他们就会觉得写作是有意义的,从而变“老师要我写”为“我要写”。
再往深里说,这种来自广大读者的正面肯定可能影响他们以后走上写作之路,将写作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手段和终生的事业。
反之,如果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除了教师再没人认真看,或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得不到来自读者的正面反馈,那么,学生面对写作就会提不起兴趣,他们会认为自己写作是毫无价值可言的。
想必这才是当下学生不愿意写作、害怕写作、厌恶写作最大的原因吧?
总之,让学生在写作中树立读者意识,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自觉自发地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切实地感受到写作的价值,树立社会责任意识等都是大有益处的。
教师们在写作教学中不妨一试,或许会走出作文教学“山重水复”的困境,迎来“柳暗花明”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周子房.写作学习环境的建构[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2]荣维东.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