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分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2章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2课时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课件2 (共34张PPT)

性质及应用
性质
丁达尔现 象 电泳
解释
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产生
应用
用于鉴别
光亮的通路
胶体和
溶液
在外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
工业上用于电泳电镀、电泳除
尘等
定向移动
在一定条件下胶体形成 聚沉
沉淀
条件:①
析出
盐卤豆腐、三角洲的形成等
②
, 可溶性酸、碱、盐 ,③ 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加热或搅拌
[师生互动· 解疑难] (1)液溶胶与溶液都是均一、稳定、透明的分散系,故 在外观上无法区别二者。 (2)胶体能稳定存在且发生电泳现象的原因是:胶粒比 表面积较大,能吸附电性相同的离子,使胶粒之间产生排 斥而稳定存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而发生电泳现象。 (3)胶体呈电中性。一般而言,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 化物的胶粒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粒 带负电荷;淀粉、蛋白质胶粒不带电。
体是电中性的。
Fe(OH)3胶体的制备:
△ 原理: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操作:取1个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 mL蒸馏水并煮 沸,向沸水中逐滴滴加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 沸至液体呈红褐色为止。
豆浆里加盐卤(MgCl2· 6H2O)或石膏(CaSO4· 2H2O)溶液使之凝聚 成豆腐;
颗粒直径>100nm 原因:胶粒直径大小与光的波长相近 ,胶粒对 浊液分散系 光有散射作用;而溶液分散质的粒子太 小,不发生散射。
1nm<颗粒直径<100nm
胶体分散系 颗粒直径<1nm 溶液分散系
(2)电泳 ①概念:在外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发生 ②原因:胶体微粒有 . 定向移动
,吸附能力强,吸附了 巨大的比表面积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一课件2.1.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

b.多数能与水化合生成酸。 CO2 + H2O ==== H2CO3
c.能和碱性氧化物生成盐。 CO2 + CaO ==== CaCO3
Ⅲ.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CO、H2O不是酸性氧化物。 个别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提醒: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关系:
酸
按是否含氧 元素:
含氧酸H2SO4、HNO3、H3PO4(磷酸)
H2பைடு நூலகம்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一元酸HCl、 HNO3
按电离氢离子 数目: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按挥发性: 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
碱的分类
从是否溶 于水分
碱
从碱性强 弱分
……
可溶碱NaOH、KOH、Ca(OH) 2、 Ba(OH)2、NH3·H2O
2.说出实现各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反应。
3.由上述关系图试分析氧化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4.探究:K2O属于上述哪类物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
应呢?试举出两例。
推测:下列能与SO3反应的是
A.CO2
B.CaO
C.H20
D.Ca(OH)2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3.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 二、物质的分类 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
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 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食物的可存放时间和适宜存放温度
运用分类的实例
分类的好处
为了更全面认识、了解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 •认识同类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相似性:以点带面、模仿判 断、举一反三、使知识条理化; •找到不同类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差异和规律--逻辑推理、由此 及彼,使知识系统化; •创新视角、发现规律、开辟新的知识领域
c.能和碱性氧化物生成盐。 CO2 + CaO ==== CaCO3
Ⅲ.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 CO、H2O不是酸性氧化物。 个别金属氧化物也是酸性氧化物。 Mn2O7是酸性氧化物。
提醒: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的关系:
酸
按是否含氧 元素:
含氧酸H2SO4、HNO3、H3PO4(磷酸)
H2பைடு நூலகம்O3
无氧酸HCl、H2S(氢硫酸)
一元酸HCl、 HNO3
按电离氢离子 数目:
二元酸H2SO4 、H2CO3、 H2S
三…元…酸H3PO4
按挥发性: 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
……
碱的分类
从是否溶 于水分
碱
从碱性强 弱分
……
可溶碱NaOH、KOH、Ca(OH) 2、 Ba(OH)2、NH3·H2O
2.说出实现各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反应。
3.由上述关系图试分析氧化钙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4.探究:K2O属于上述哪类物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反
应呢?试举出两例。
推测:下列能与SO3反应的是
A.CO2
B.CaO
C.H20
D.Ca(OH)2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物质种类繁多的原因 3.元素的存在形态:游离态、化合态 二、物质的分类 1.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关系
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它们区分为不同 种类和层次的科学方法。
食物的可存放时间和适宜存放温度
运用分类的实例
分类的好处
为了更全面认识、了解物质世界、研究物质世界: •认识同类的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相似性:以点带面、模仿判 断、举一反三、使知识条理化; •找到不同类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差异和规律--逻辑推理、由此 及彼,使知识系统化; •创新视角、发现规律、开辟新的知识领域
高中化学【元素与物质分类】优质课件

解析 答案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知识梳理
1.分散系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 胶体 ,可用 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_<__1__n_m_ _1_~__1_0_0__n_m__ ___>_1_0_0_n_m____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无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机 化 合 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 存在形式有 游离态 和 化合态 。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 元素―组―成→单化质合:物同:种不元同素种组元成素的组纯成净的物纯净物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知识梳理
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 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知识梳理
1.分散系 (1)概念: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 胶体 ,可用 如下直观地表示。
2.三种分散系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_<__1__n_m_ _1_~__1_0_0__n_m__ ___>_1_0_0_n_m____
4.简单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
(2)明确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树状分类的关键
(3)树状分类法在无机化合物分类中的应用
氢化物:HCl、H2S、H2O、NH3等
无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机 化 合 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
氧化物成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 存在形式有 游离态 和 化合态 。 ①游离态:元素以 单质 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 化合物 形式存在的状态。 (2)元素组成物质 元素―组―成→单化质合:物同:种不元同素种组元成素的组纯成净的物纯净物
内容索引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考点三 分散系、胶体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课时作业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知识梳理
1.原子、分子、离子概念比较 (1)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 原子是 化学变化 中的最小微粒。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的最小微粒, 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离子是带 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ppt课件

提示:鉴定还原糖是新制Cu(OH)2与还原糖反应,Cu(OH)2被 还原为Cu2O;而检测蛋白质需要在碱性环境下反应,先滴加双缩脲试 剂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自主检测 一、判断题 1.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是O、C、H、N、P、S。( ) 【答案】 √ 2.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答案】 ×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 是蛋白质。( ) 【答案】 √ 4.用苏丹Ⅳ检测脂肪,颜色反应为橘黄色。( ) 【解析】 颜色反应为红色。 【答案】 ×
含水量 1% 5% 9% 13% 17% 发芽率 0 30% 95% 88% 0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鉴别脂肪可以利用苏丹Ⅲ染液,呈现橘黄色,也可
以利用苏丹Ⅳ染液,呈现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答案】 D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5.在血红蛋白分子中,Fe的含量最高。( ) 【解析】 与其它蛋白质一样,其基本元素为C、H、O、N, 另外血红蛋白这有S、Fe,Fe为血红蛋白的特征元素,并非含量最多的 元素,在蛋白质分子中一般氧含量最高。 【答案】 ×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6.(2011·马鞍山质检)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元素或离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自主检测 一、判断题 1.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是O、C、H、N、P、S。( ) 【答案】 √ 2.组成细胞的元素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答案】 × 3.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 是蛋白质。( ) 【答案】 √ 4.用苏丹Ⅳ检测脂肪,颜色反应为橘黄色。( ) 【解析】 颜色反应为红色。 【答案】 ×
含水量 1% 5% 9% 13% 17% 发芽率 0 30% 95% 88% 0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都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检测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① DNA
甲基绿
红色
②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③ 淀粉 斐林试剂
蓝色
④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鉴别脂肪可以利用苏丹Ⅲ染液,呈现橘黄色,也可
以利用苏丹Ⅳ染液,呈现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答案】 D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5.在血红蛋白分子中,Fe的含量最高。( ) 【解析】 与其它蛋白质一样,其基本元素为C、H、O、N, 另外血红蛋白这有S、Fe,Fe为血红蛋白的特征元素,并非含量最多的 元素,在蛋白质分子中一般氧含量最高。 【答案】 ×
RJ版 ·生物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6.(2011·马鞍山质检)下列关于生物体中元素或离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一讲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

从 性
两性氧化物
Al2O3
质 不成(bùchéng)盐
分
氧化物
CO、NO 、NO2 、 H2O
过氧化物
Na2O2 、 H2O2
其他
Fe3O4、MnO2
特别提醒:创新设计P24 第六页,共19页。
从是否
含氧酸 H2SO4、HNO3、H3PO4、H2CO3
(shì fǒu)含 氧分 从酸性
无氧酸
强酸
HCl、H2S
2. 同位素混合体(天然)认为是纯净物,如天然含D2的 H2 可认为纯净物。
3.常见(chánɡ jiàn)的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是纯
第四页,共19页。
常见的气体混合物:空气(N2、O2)、爆鸣气(H2、O2)、天 然气 (主含 CH4) 、水煤气(CO、H2) 、裂解气 (乙烯、丙 烯、丁二烯) 、液化(yèhuà)石油气(丙烷、丁烷、丙烯、丁 烯) 、
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注:淀粉胶体(jiāo tǐ)不吸附阴阳离子不带电,无电泳现象。
应用:①静电除尘;②电泳电镀,利用电泳将油漆、 乳胶、橡胶(xiàngjiāo)等粒子均匀地沉积在镀件
上。
第十五页,共19页。
3、聚沉
概念(gàiniàn):胶体微粒聚集成较
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
淀析出。
内容
加热或搅 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
液溶胶——Fe(OH)3胶体、蛋白质溶液
淀粉胶体、豆浆、蓝黑墨水、牛奶、血液、
按分散质分
固溶胶——有色玻璃
粒子胶体 —分散质微粒是很多分子或离子 的集
合体,如Fe(OH)3胶体
分子胶体 —分散质微粒是高分子
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
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1讲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鲁科版

化学反应与传统文化 [题目设计] 2. 中 华 民 族 有 着 灿 烂 的 文 化 积 淀 。 在 下 列 古 代 发 明 和 工 艺 中 涉 及 化 学 变 化 的 是
________。 ①孔明灯 ②熬制中药 ③烧制彩陶 ④淘金 ⑤钻木取火 提示 ①③⑤
化学反应类型的判断
[题目设计] 3.一定条件下,某容器中各微粒在反应前后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其中●和○代表不
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乙同学的实验方案与甲同学的相比,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乙同学的方案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盐 氧化物 (2)因为二氧化硅为摩擦剂,刷牙时必须以固体形式存在,故难溶 (3)步骤少,产品纯度高,能耗低 CaCO3+2H+===Ca2++H2O+CO2↑、Ca2++ CO23-===CaCO3↓
摩擦剂 物质类别
碳酸钙 二氧化硅
( 2 ) 请 根 据 用 途 推 测 并 说 明 二 氧 化 硅 在 水 中 的 溶 解 性 (“ 易 溶 ” 或 “ 难 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牙膏中的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备。 ①甲同学设计了一种在实验室中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如下所示)
两性氧化物(Al2O3等) 其他(Na2O2、CO等)
纯
净 化
物 合
物
物
质
按强弱强 弱酸 酸( (HHC2SlO、3、HNHO2C3、O3H等2S)O4等)
酸 按电离出 一元酸(HCl、HI等)
的H+数
二元酸(H2SO4、H2CO3等) 三元酸(H3PO4等)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PPT课件

碱
碱性 氧化物
水
【预测4】
指 示
剂酸
碱
盐
金属
碱性 氧化物
【预测5】碱Leabharlann 【预测6】酸 盐 盐
金属
碱
活动·探究
金属单质: Fe、 Zn
氧化物: CaO、 CuO
酸〔稀〕: HCl、 H2SO4 碱溶液:NaOH、Ca(OH)2 盐(溶液):NaCl、 Na2SO4 、 AgNO3、 CuSO4 、 CaCO3
钠盐
混
按金属离子 钾盐
合
钙盐…
物
盐
盐酸盐
按酸根离子 硫酸盐
碳酸盐…
钠单质
(游离态)
…
Na
钠 元
氧化物 … Na2O、Na2O2
素
化合物
氧化物对应 的水化物
… NaOH
(化合态)
盐酸盐 … NaCl
钠家族
硫酸盐 … Na2SO4
盐
碳酸盐 … Na2CO3 硝酸盐 … NaNO3
磷酸盐 … Na3PO4 硫化物 … Na2S
氧
化
CO2
无明显现象 CO2+ 2NaOH =Na2CO3+H2O
钠
类别:酸性氧化物
碱能跟酸性氧化物反应
H2SO4
类别:酸
试管发热
2NaOH+H2SO4 = Na2SO4
+ 碱能跟酸发生反应
H2O
CuSO4
类别:盐
蓝色沉淀 2NaOH + CuSO4 =Cu(OH) 2 ↓ +Na2SO4 碱能跟某些盐发生反应
反应关系 实验现象
结论
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 酸能使石蕊试
鲁科版高中化学《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优质课件1

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这种除尘法原理是( B )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3.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分散系称为胶体
分散系类别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度
1nm
100nm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本质差别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1nm
均一、透明 分子、离子
能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较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稳定性
能 稳定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nm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组成元素的 种类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知识回顾】
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完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完全的OH-的化合物 盐: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铵盐例外)和酸根
阴离子的化合物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
物
氧化物如 何分类呢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 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 现象 原因: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形
成的。
应用: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3.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分散系称为胶体
分散系类别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度
1nm
100nm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本质差别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分散质粒 子的直径
外观
分散质微粒
能否透过滤纸
<1nm
均一、透明 分子、离子
能
1nm~100nm
较均一 透明
较多分子集合 体(或高分子
) 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稳定性
能 稳定
不能 较稳定
浊液
>100nm
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
纯净物
组成元素的 种类
单质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知识回顾】
酸、碱、盐、氧化物的定义: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完全是H+的化合物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完全的OH-的化合物 盐: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铵盐例外)和酸根
阴离子的化合物 氧化物: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
物
氧化物如 何分类呢
不均一 不透明 大量分子的 集合体
不能
不能
不稳定
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 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 丁达尔 现象 原因: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形
成的。
应用: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鲁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件(第二课时)

4、胶体的分类(知道) 气溶胶:烟、云、雾
根据分散 剂状态分
液溶胶:Fe(OH)3胶体、
AgI胶体
固溶胶:有色玻璃、 烟水晶
烟 水 晶
有 色 玻 璃
气溶胶
晨雾
烟
白云
5、胶体的用途:(了解)
(1)盐卤点豆腐; (2)肥皂的制取和分离; (3)明矾净水; (4)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5)水泥硬化; (6)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7)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 程,保肥作用。
侧面可观察到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利用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 应用: 的一种常用的物理方法。
(2)聚沉: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 胶体聚沉实验 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适用于液溶胶)
胶体聚沉的方法:(掌握) a、加入可溶性酸、碱、盐溶液 方 法 b、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c、加热或搅拌胶体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分散剂)里 形成的混合物
2.分散剂: 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3.分散质: 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 分类 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 依据: 直径大小进行分类。
分散系 类别 分散质微粒 直径大小
溶液
胶体
浊液
1nm
100nm
三、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知识点击
(课后自学了解)
胶体电泳实验
1、电泳:
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
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中的胶体微粒带 结论: 有同种电荷。但胶体本身显电中性 胶体 粒子 带电 规律
带正电: 金属氢氧化物 、 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土壤胶粒、硅酸胶粒 不带电: 淀粉胶体 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2.1物质分类与物质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

2、胶体
(3)Fe(OH)3胶体的制备:(课本P52练习7)
①反应原理: FeCl3 + 3H2O == Fe(OH)3(胶体) + 3HCl
②步骤: 取烧杯盛 40 ML 蒸馏水,加热至沸腾;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5~6 滴 FeCl3 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立即停止加热。
③注意: 不能用蒸馏水,易生成Fe(OH)3沉淀。 不能把饱和溶液直接倒入沸水中,过量的会使Fe(OH)3胶体聚沉。 不能搅拌,用玻璃棒搅拌会使Fe(OH)3胶体形成沉淀。 不能长时间加热,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长时间加热会破坏胶体, 形成沉淀。
2、胶体
(3)胶体的性质: ②电泳:(课本P49拓展) 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应用:静电除尘器、电泳电镀等。
2、胶体
(3)胶体的性质: ③聚沉:(课本P49拓展) 把酸碱盐等物质加入胶体中时,它们溶解产生的阳离子或阴离子 所带电荷与胶体分散质微粒所带的电荷中和,会使胶体的分散质微 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沉淀析出,这种胶体形成沉淀 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适用于液溶胶)。
(4)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直径
溶液
<1nm
分散质粒子种类 分子或离子
特点
均一、透明
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实例
稳定 能 能 否
氯化钠溶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1---100nm
>100nm
许多分子集合体 或高分子
大量分子或离子聚 大量分子或离子
集成的颗粒
聚集成的液滴
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2024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元素与物质分类课件

选项 混合物
碱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液氨
苛性钠
胆矾
氧化铁
B
盐酸
烧碱
食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钠
C “84”消毒液 碱式氯化镁 石灰石 过氧化钠
D 聚乙烯塑料 熟石灰
苏打
生石灰
二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硅 二氧化硫
4 . 已 知 H3PO3 与 足 量 NaOH 反 应 生 成 Na2HPO3 , 则 H3PO3 为 ________元酸,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
化、硫化、卤化、橡胶老化
①只有化学键的断裂不是化学变化,如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的熔化。 ②蛋白质的变性为化学变化而盐析为物理变化。 ③核裂变或聚变不属于化学变化而属于核变化。 ④一般物质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3.物质的常见转化和反应类型 (1)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
①强酸制弱酸:如实验室制 CO2 和 SO2,其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___C__a_C_O__3+__2_H__+_=_=_=__C_a_2_+_+__C__O_2_↑__+__H_2_O_____ 和 ___S_O__23_-_+__2_H_+_=_=_=_ _S_O_2_↑__+__H__2O________。
(3)同素异形体 ①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___性__质__不__同__的__单__质______叫同素异形体。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 之间的转化属于__化__学__变__化____。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O2和O3的混合物、金刚 石与石墨的混合物等。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②高分子化合物为混合物,如聚乙烯等。 ③一种分子式不一定代表一种纯净物,如C4H10等。
高二化学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中学课件201910)

混 溶液 合 悬(乳)浊液 物
胶体
由 一种或几种 物质(分散质)
分散到另 一种 物质(分散剂)里形成的,
这样的混合物统称为 分散系。Fra bibliotek分散质 分散剂
分散系
;女性生理期计算器 https:// 女性生理期计算器
;
故使逆节不生 宗祀不绝 秦氏背师古之训 弃先王之道 践华恃险 罢侯置守 子弟无尺土之邑 兆庶罕共治之忧 故一夫号泽 七庙隳祀 臣以为自古皇王 君临宇内 莫不受命上玄 飞名帝录 缔构遇兴王之运 殷忧属启圣之期 虽魏武携养之资 汉高徒役之贱 非止意有觊觎 推之亦不能去也 若其 狱讼不归 菁华已竭 虽帝尧之光被四表 大舜之上齐七政 非止情存揖让 守之亦不可固焉 以放勋 重华之德 尚不能克昌厥后 是知祚之长短 必在天时 政或盛衰 有关人事 隆周卜代三十 卜年七百 虽沦胥之道斯极 而文 武之器犹存 斯则龟鼎之祚 已悬定于杳冥也 至使南征不返 东迁避逼 禋祀如线 郊畿不守 此乃凌夷之渐 有累于封建焉 暴秦运短闰余 数钟百六 受命之主 德异禹 汤;继世之君 才非启 诵 借使李斯 王绾之辈 盛开四履 将闾 子婴之徒 俱启千乘 岂能逆帝子之勃兴 抗龙颜之基命者也 然则得失成败 各有由焉 而著述之家 多守常辙 莫不情亡今古 理蔽浇淳 欲以百王之季 行三代之法 天下五服之内 尽封诸侯;王畿千乘之间 俱为采地 是以结绳之化 行虞 夏之朝;用象刑之典 治刘 曹之末 纪纲既紊 断可知焉 锲船求剑 未见其可;胶柱成文 弥所多惑 徒知问鼎请隧 有惧霸王之师;白马素车 无复藩篱之援 不悟望夷之衅 未甚羿 浞之灾;高 贵之殃 宁异申 缯之酷 乃钦明昏乱 自革安危 固非守宰公侯 以成兴废 且数世之后 王室浸微 始自藩屏 化为仇敌 家殊俗 国异政 强凌弱 众暴寡 疆场彼此 干戈日寻 狐骀之役 女子尽髽;崤陵之师 只轮不返 斯盖略举
【课件】元素与物质分类 课件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一

C.碱性氧化物
D.酸性氧化物
E.碱
F.酸
G.盐
9.氯化钙CaCl2用途十分广泛。在工业生产中,氯化钙常被用做干燥剂,因其溶 解放热可用于制作自加热罐头,它还是制作豆腐等美食的食品添加剂,请你设 计尽可能多的方案制得氯化钙。
10.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生石灰做干燥剂的理由是: (3)生石灰还能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4)“干燥剂”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为什么? (5)请设计实验检验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是否已经失效。
物质的分类
金属单质
单质
同种元素 非金属单质 纯净物 游离态 酸 HCl、H2SO4
物质
化合物 碱 NaOH、 Ca(OH)2
不同种元素 盐 Na2SO4酸、性C氧aC化O3物 CO2
混合物 化合态 氧化物 CO2 CaO
碱性氧化物 CaO
HCl CO2 CaO N游a离OH态 Na2SO单4质CaCO3 Ca(OH)2 H2SO4
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酸、碱、盐
条件 加热
搅拌
应用: 净化水
原理: 利用胶体分散质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形成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
的色素、悬浮固体以达到净水的目的。
思考:明矾[KAl(SO4)2·12H2O]净水的原理。
思考:三角洲即河口冲积平原,是一种常见的地表形貌。江河奔流 中所裹挟的泥沙等杂质,在入海口处遇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的海 水,凝絮淤积,逐渐成为河口岸边新的湿地,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提示:因为江河里面的水是胶体(是水和土壤、泥水等形成的胶体),而海水是 电解质溶液,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就沉积成了三角洲。
第二章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可以组成纯净物—化合物 ⑷由于元素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 种类和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 因而110多 种元素能够构成庞大繁杂的物质世界。
2020/9/19
迁移·应用 (对P32图的理解)
⑴元素按存在形态分为游离态和化合 态;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单质、化合 物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⑵同一种化合物按组成的元素、存在 形态、离解情况等可从不同角度分类
。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6.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2020/9/19
• *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
象(美丽的光线)
• *8.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 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
物质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组成
单 是否由同种 质
纯 元素组成
净
? 物
物
? 质
混
化 合 物
合
物
被分散物质
? 颗粒的大小
溶液
浊液
胶体
2020/9/19
根据化合 物的性质
?酸、碱、盐 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 状态下是否导电
物 质
2020/9/19
金属
2020/9/19
迁移·应用 (对P32图的理解)
⑴元素按存在形态分为游离态和化合 态;有的元素只有一种单质,有的有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单质、化合 物还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 ⑵同一种化合物按组成的元素、存在 形态、离解情况等可从不同角度分类
。 • A.渗析 B.电泳 C.聚沉 D.丁达尔现象
6.将纳米级微粒物质溶解于液体溶剂中形成一种分A散系,
对该分散系及分散质颗粒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分散系不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 B.该分散质颗粒能透过滤纸 • C.该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 D.该分散质颗粒能发生电泳现象
2020/9/19
• *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C)。
• A.用明矾净化饮用水
• B.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
•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 D.清晨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林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
象(美丽的光线)
• *8.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下列某种溶液,出 现的现象是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则这种溶液
物质是否由同 一种分子组成
单 是否由同种 质
纯 元素组成
净
? 物
物
? 质
混
化 合 物
合
物
被分散物质
? 颗粒的大小
溶液
浊液
胶体
2020/9/19
根据化合 物的性质
?酸、碱、盐 氧化物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 状态下是否导电
物 质
2020/9/19
金属
元素和物质的分类-课件

氧元素
1个氧原子
O
不能表示氧单质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元素 符号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微观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要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
三、化合价
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O2
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 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把一个C一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 就是这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C-12的质量是a,某原子的质量 是b,那么这个原子的相对质量可以 怎样表示?
12b/a
二、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
元素和物质的分类
1.物质由元素组成
①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a
②列举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a
③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 a
2.元素符号
①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
b
②会查阅元素符号
b
③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b
3.元素的化合价
①会查元素的化合价
b
②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
b
③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可臆造
化学式的书写步骤: 一排顺序 二标价 三要交叉 四简化
已知某元素R只有一种化
合价,其氯化物的化学式
为RCl3那么其氧化物的化
学式为
。
1、物质的分类
①运用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c
②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1个氧原子
O
不能表示氧单质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
元素符号的意义:
表示一种元素
元素 符号
宏观
表示一种物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微观 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要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
三、化合价
1.化合价:用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
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O2
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来 表示原子的质量关系。
把一个C一12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这个标准进行比较,所得比值 就是这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如C-12的质量是a,某原子的质量 是b,那么这个原子的相对质量可以 怎样表示?
12b/a
二、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
元素和物质的分类
1.物质由元素组成
①指认具体物质的元素组成
a
②列举组成人体、地球的主要元素
a
③列举重要化肥的有效元素(N、P、K) a
2.元素符号
①认识常见元素的符号
b
②会查阅元素符号
b
③说明元素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b
3.元素的化合价
①会查元素的化合价
b
②运用化合价写出简单的化学式
b
③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
注意: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可臆造
化学式的书写步骤: 一排顺序 二标价 三要交叉 四简化
已知某元素R只有一种化
合价,其氯化物的化学式
为RCl3那么其氧化物的化
学式为
。
1、物质的分类
①运用物质组成的分类方法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c
②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氧化物
? 电解质
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 下是否导电
4
5
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1.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O2、SO2、SO3 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CaO、Na2O、CuO、FeO、Fe2O3等
6
【思考】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
组成
物质
单质 (游离态) 化合物 (化合态)
3
二、物质的分类
物质是否由同一 种分子组成
? 物 质
元素
单
是否由同种元
质
素组成
纯
?
净
物
化 合 物
混 合 物 ?
被分散物质颗粒 的大小
溶液
浊液
胶体
根据化合物的组成特 点和性质
?
酸、碱、盐
信息提示:2Mn2O7+4KOH=4KMnO4+2H2O ④
【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①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②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都非金属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⑤与水反应能生成碱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 ⑥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