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18《沙漠中的绿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18.沙漠中的绿洲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多音字“漂”,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文中“星罗棋布、纵横交错、不毛之地”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围绕课题引发疑问,紧扣“精心侍弄”研读课文,感知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爱护花草,感受沙漠中的人们改造环境的执着和艰辛,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3. 对比阅读描写“沙漠”和“绿洲”的语句,在对比中感受迪拜美丽风光。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选用文中新鲜词句,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以疑促读,围绕课题引发疑问,紧扣“精心侍弄”研读课文,感知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爱护花草,感受沙漠中的人们改造环境的执着和艰辛,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
2.对比阅读描写“沙漠”和“绿洲”的语句,在对比中感受迪拜美丽风光。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选用文中新鲜词句,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难点:观察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选用文中新鲜词句,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
三、教学评价设计:
1.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看预习单、同位轮读及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初读感知环节,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4.借助写话练习,积累、巩固、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5.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及时做出评价。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预习单
教师:
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 老师板书“沙漠”。谁能用你平时积累的词语说说“沙漠”的特点?
相机出示词语:茫茫大漠、荒无人烟、寸草不生、黄沙漫天、飞沙走石、浩瀚无边等。(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语境,从而感受沙漠的荒凉)
2.沙漠黄沙漫天、荒无人烟,那可不是一个令人向往和留恋的地方,大家一定不喜欢。继续板书“绿洲”。谁能来说说你对绿洲的了解?
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绿洲,教师相机出示描写绿洲的词语:绿树成荫,鲜花遍地、郁郁葱葱、青翠欲滴、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生机勃勃
(是呀,很美丽,有花有草,到处都是绿色的。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绿洲的魅力。指导学生读出语境。)
3.“沙漠”、“绿洲”截然不同的两种景物,(继续板书补齐课题)18.沙漠中的绿洲让我们齐读课题。读后你有什么疑问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质疑筛选出以下问题:①沙漠中的绿洲指的哪里?②沙漠中的绿洲景色怎样?那里美吗?③沙漠中怎么会有绿洲呢?它是怎么来的?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很了不起!沙漠中的绿洲指的哪里呢?
交流:在这里沙漠中的绿洲指的是“阿联酋”,“阿联酋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简称,迪拜是阿联酋的第二大城市,那里的人们大多数是阿拉伯族的”这些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必过多讲解。
过渡:我们共同了解了沙漠中的绿洲指的哪里,对于其他的问题我们要通过读书,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 检查生字的识、写。
(1)检查学生对课文中重要词语的认读。课件出示前置性预习单。
同桌之间互相认读,指名读。要读准字音。(特别注意加点字的读音)漂.是多音字,注意区分。
(2)交流不理解的词语。(“星罗棋布、不毛之地、代价、纵横交错”等词语在精读感悟环节还要深入体会。)
(3)出示预习单中的第二题,检查生字是否能写得正确、规范。继续巩固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书写规律。(其中特别强调“侍”不要写成“待”;“劣”上下比例相等,上部“少”的一撇要稍长些。)
2.检查课文的朗读。
指名朗读课文,重点检查长句子的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下列句子重点指导: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沙漠和绿洲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分别用“”和“”画出描写沙漠和绿洲的语句。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教师巡视了解学情,然后全班交流。)
(2)沙漠和绿洲分别是怎样的,同学们在课文中已经画出来了。
理解“不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现在是“绿树成阴、鲜花遍地”.那又是怎样的景象。(同位之间分别读一读,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沙漠和绿洲的不同景色。指名读,让大家感受到它们的不同。)
(3)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结合下面的提示,想一想,说一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自己先试试,再在全班交流。
出示:阿联酋曾经通过变成了。(学生读文,先自己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再在班内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来说说文章的大意,从而整体把握文本。)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体会阿联酋人民的“精心”。
1.原先的不毛之地,现在却变得绿树成阴,阿联酋人民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教师组织评价,梳理后出示。)
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理解“精心”就是周密细心。“精心侍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一样给予生命、提供生活的条件、周密细心呵护。
2.阿联酋人民是怎样精心侍弄花草树木的?
(1)默读第3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旁边。
出示交流:
读课件中的句子,理解标记的关键词。(“代价”、“抵得上”“相当于”)结合实际想想到底费用有多大。(不仅要花钱,还要花费精力),
(2)为什么在阿联酋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精心”?画出关键词。出示交流:
边交流,边出示这些动词。从标记的这些动词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买来,挖去,填上、埋下”这是多么费时费力啊,阿联酋人民为了种植花草不光付出了金钱,更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硬是把白花花的盐碱地、把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树成阴、鲜花遍地的城市!怪不得,阿联酋人民会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