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缺素症原因与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缺素症的原因与防治

一、缺素症的原因

1.恶劣的气候条件。首先是低温。它一方面影响土壤养分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又影响植物根系对大多数营养元素的吸收速度,尤以对磷、钾的吸收最为敏感。这是气温偏低年份早稻缺磷发僵现象往往更为普遍的原因。其次是多雨常造成养分淋失,中国南方酸性土壤缺硼缺镁即与雨水过多有关。但严重干旱,也会促进某些养分的固定作用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而降低养分的有效性,导致缺素症发生。

2.不适宜的ph值。土壤ph值是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ph值低的土壤中(酸性土壤),铁、锰、锌、铜、硼等元素的溶解度较大,有效性较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则因易发生沉淀作用或吸附作用而使其有效性降低。磷在中性(ph6.5—7.5)土壤中的有效性较高,但在酸性或石灰性土壤中,则易与铁、铝或钙发生化学变化而沉淀,有效性明显下降。通常是生长在偏酸性和偏碱性土壤的植物较易发生缺素症。

3.土壤贫瘠。有些由于受成土母质和有机质含量等的影响,土壤中某些种类营养元素的含量偏低。

4.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如大量施用氮肥会使植物的生长量急剧增加,对其他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也相应提高。如不能同时提高其他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就导致营养元素比例失调,发生生理障碍。土壤中由于某种营养元素的过量存在而引起的元素间拮抗作用,也会促

使另一种元素的吸收、利用被抑制而促发缺素症。如大量施用钾肥会诱发缺镁症,大量施用磷肥会诱发缺锌症等等。

二、玉米缺素症及防治

1、缺钾

症状:初期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沿叶片边缘变黄色,严重时呈枯焦灼烧状,果穗尖端呈空粒。发病规律:雨水多,有效钾低,施用有机肥少,秸秆不还田,渍水过湿等都会诱发缺钾。防治方法:施足有机肥,在苗期和拔节期追施氯化钾,每亩10~15千克,调节氮钾比例。雨后要及时排水,干旱年份应多施钾肥。

2、缺硼

症状:前期缺硼,幼苗展开困难,叶组织遭到破坏,叶脉间呈白色条纹,较宽;根部变粗、脆。开花期缺硼,雄穗不容易抽出,雄花退化;雌穗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形成空秆。果穗籽粒行列弯曲,结实率低,穗顶常变成黑色。

发病规律:砂性土壤,有机质、保水保肥差的土壤长期持续干旱,酸性土施石灰过多容易诱发缺硼。

防治方法:灌水抗旱,防止土壤干燥。夏玉米前期缺乏,可开沟追施或叶面喷施,浓度0.1%~0.2%硼酸溶液。

3、缺磷

症状:叶片早期呈紫红色或红色,尖端枯死变暗褐色。病株果穗小而弯曲,子粒行列不整齐,顶部发育不饱满。发病规律:播种过早遇低温,诱发缺磷。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磷肥易被固定。

防治方法:有机肥和磷肥混合作基肥施用。若发现缺磷,早期可开沟追施过磷酸钙20千克厂亩,后期可叶面喷施0.2%加.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4、缺氮

症状:幼苗生长缓慢、细弱,叶片黄绿色。中后期叶片由下而上发黄,先从叶尖开始,然后沿中脉向叶基延伸,形成一个“v”字形黄化部分,边缘仍为绿色,最后全叶变黄枯死,果穗小,顶部子粒不充实。发病规律:前茬未施有机肥或耗肥过大;一次性施肥遇雨氮被淋失。

防治方法:施足底肥,有机肥质量要高;未施足的,要分次追施苗肥,拔节肥和抽穗肥;后期缺氮的,要叶面喷施。可用2%的尿素溶液。

5、缺锰

症状:幼叶的脉间组织逐渐变黄,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叶片弯曲下披,根系细长呈白色。严重缺锰时,叶片会出现黑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展到整个叶。发病规律:石灰性土壤,多雨地区紧靠河岸的田块,锰容易被淋失;施用过量的石灰也会导致缺锰。

防治方法:种子处理。每千克种子用0.5—0.8克硫酸锰加15克滑石粉。土施,每亩用硫酸锰1千克。叶面喷施,用0.1%的锰肥溶液在苗期,拔节期喷施。

6、缺铁

症状:幼叶脉间失绿,呈条纹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

老叶绿色。严重时整个新叶失绿发白,失绿部分色泽均一,一般不出出坏死斑点。

(作者单位:16100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1610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机构编制办公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