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怀疑论者的简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怀疑论者的简述

这一次的讨论涉及一个人对于世界任知的看法,通常来说,可以把这种看法归入三个领域:不可知论,可知论和怀疑论。而可知论中又有着一种极端的看法:独断论。我在经过思考后,认为自己是一个怀疑论者,以下是我对怀疑论的阐述和几个论点。

首先,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怀疑论的一些基本知识:怀疑论(skepticism),作为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怀疑论是与独断论相对而言的。持有独断论的人相信真理已经被把握并且将全部被感知,怀疑论则对人能否发现真理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所以怀疑论是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

古希腊怀疑论的创立者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因为每一事物都有两种相互排斥的意见,不能确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怀疑论者则对各种宗教教条表示怀疑。18世纪英国哲学家D.休谟怀疑知觉是由外物引起的。德国哲学家I.康德怀疑人能够认识物自体。现代西方的怀疑论者承袭休谟和康德的思想,拒绝研究感觉之外的实在。

其实,中国古代也早就有了怀疑论的思想存在,下面的一段引用就是这样: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鱼之乐也;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也,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去者,即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可以这么说,庄子的观点倾向于可知论,而惠子则倾向于怀疑论(我不认为他是不可知论,因为他仅仅是对庄子的论断提出了怀疑,而并没有说鱼的快乐是不存在的),但是他们的争论由于受到当时的科学发展和生产力的限制,显得过于单薄,缺少有力的论据。他们也并没有对这一问题的本质多加思考,这与下面我的论证是不同的。

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怀疑论者是因为在研究了几个不同哲学家对于怀疑论的论述后,我感到自己比较认同他们的观点和论证。

首先,怀疑论和不可知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不可知论又可以被称为是一种彻底的怀疑论,而我在这里讨论的是一般意义上的怀疑论。也就是说,对于世界,不可知论者认为一切都是不可知的。他们断言真理是不可被把握的。但是怀疑论则不是这样,持有怀疑论的人认为真理还没有被我们得到,我们依旧需要不断地研究,求索,结果如何是不定的。同时,怀疑论不否认事物的“呈现”或“现象”,我们怀疑的是对这些呈现的判断,怀疑判断并不代表怀疑事物的呈现本身。也就是说,我们承认现象,但怀疑事物的本身是否和它呈现的现象相一致,因为感觉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自然事物的性质的知识。

可以说,怀疑论是一种心态或能力,这种能力不强调判断某结论是否为真,而只是以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思考问题。怀疑论者拒绝独断,我们所做的是不断地怀疑和思考。

其次,怀疑论的终极目的不在于判断一件事是否为真。实际上,即使我们想要搞清楚那些认知(感受)印象是真,哪些是假,我们也永远不能做到,这本身就于怀疑论的原则自相矛盾了。我们不能决定谁真谁假(这是一种独断),只好不去判断,而这种不去判断的状态其实就能够说明我们的终极目的,那就是在争议面前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是心灵能够安宁。为什么说安宁是来自于不作判断呢?可以举事物的好坏之分为例。一个人如果想要追求所谓本性是好的东西,他就会用一切办法来避免他判断为坏的东西,这就会导致患得患失;而我们怀疑论者不会去断定事物的本性是好是坏,也就自然不会过分的追求或逃避,心灵也就因此获得安宁。(塞翁失马的例子也可以在这里当作论据)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怀疑对于“呈现”的判断呢?这种判断的不可靠性究竟在哪里?我想选取几个我认为合理的观点结合例子来说明。

一、对同一对象,感知的主体的差异带来结果的差异

这里的差异也包含了感官结构的不同。我们很容易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动物吃生肉,吃野菜并且觉得那是美味的东西,但是人却难以忍受;犀牛喜欢在泥浆里打滚而讨厌在清水里洗澡,人显然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为人的主体,在使用不同的感官时获得的呈现也是不同的,可能一个平面用眼睛看是光滑的,但是用手摸一摸就会发现是十分粗糙的;主体的不同状态也会导致不同的感知,一个精力充沛的人觉得爬上高峰是享受的乐事,可是一个身体衰弱的人就会认为那是噩梦了;一个人心情愉快时看到的往往是美好的方面,而沮丧时看到的就很有可能是另一面;还有,对同一客体,感知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以上这些例子都说明我们不能对“呈现”做出判断,我们不能知道事物的本质是怎样的,一切的判断都是值得怀疑的。

二、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变化也会造成那个认知的改变。

可以说,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即使是同一主体同一客体,获得的呈现也有可能是不同的。这一点,可以通过物质的性质来举例说明,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冰是透明的吗?把它打碎了,再研磨成小颗粒,它还是透明的吗?如果这显得有些肤浅,那么来看看纳米级材料,它们呈现的一些性质和我们以前的感知是大相径庭的,那么我们以前那些判断显然是需要怀疑的(我们不会断然否定,这将陷入独断)。

三、无穷倒退和循环论证

为了证明一个结论的正确性,必须保证其前提、前提的前提都是正确的,这样一直追溯下去,我们找不到论证的出发点,因此不能判断,假设在我们倒退的某个时刻又回到了前面的链条上,那就陷入了循环论证,这显然也是不妥当。独断论者往往会避免这一过程,简单地把某一个东西作为出发点,认为其本身就有真实性,这是不能被接受的。

四、一切事物的呈现都具有相对性

一个对象只有在和判断的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联中,才能显现在判断的主体面前。至于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无法判断。通俗地讲,一个东西的位置、大小、美丑都是相对的错,没有一种性质是绝对不变的,我们依旧不能对事物做出判断。

五、认识事物的过程本身就是需要被怀疑的

我们可以把“认知”(判断)事物的方式归为两种:直接和间接。直接的认知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么间接地认知呢?我们随便拿来一个需要判断的对象,如果它的证明首先必须被另一个东西所证明,那就会陷入上面第三点的两种怪圈中,我们不能做出判断;如果有人说这东西本身就具有真实性,我们可以反驳:没有事物可以通过自身得到认识。当然,我们并没有否定任何的东西,这是我一再强调的,怀疑和不作判断是我们的方式。

最后,我认为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不可知论会导致一种消极的态度,而怀疑论所衍生出的怀疑精神恰恰是科学以及哲学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我思故我在,历史上哲学体系之间更替、科学史上不同范式之间的更替都以这种怀疑精神为基础。如果每一个后人都对前人的话绝对相信,那是不可能有创新与发展。我们可以想一想,中国思想几千年来没有人赶怀疑孔子的正确性,所以思想上就一直没什么创新,社会制度本身也没有多大的发展;如果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完全消灭剥削制度” 没有怀疑,那么我们的国家仍然停滞会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时代,绝对不会有现在的样子。

小结:怀疑不是否认,怀疑催生了思考。可以说,我们不强求最终认知真理,只是享受追寻真理的这一过程,以及不断怀疑批判而从中获得的各种东西(我们依旧不强求它是“好”的)。因此,怀疑论者同样可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面对争议的平和心态,我想我会满足于做一个怀疑论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