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毕业设计
土石坝坝体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前言 (3)第1章设计的基本资料 (4)1.1概况 (4)1.2基本资料 (4)1.2.1地震烈度 (4)1.2.2水文气象条件 (4)1.2.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5)1.2.4建筑材料概况 (5)1.2.5其他资料 (7)第2章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8)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9)3.1 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9)3.1.1 坝址选择 (9)3.1.2 坝型选择 (9)3.2 枢纽组成建筑物确定 (9)3.3 枢纽总体布置 (9)第4章大坝设计 (10)4.1 土石坝坝型选择 (10)4.2 坝的断面设计 (10)4.2.1 坝顶高程确定 (10)4.2.2 坝顶宽度确定 (12)4.2.3 坝坡及马道确定 (12)4.2.4 防渗体尺寸确定 (13)4.2.5 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基本尺寸的确定 (14)4.3 土料设计 (14)4.3.1 粘性土料设计 (14)4.3.2 石渣坝壳料设计(按非粘性土料设计) (16)4.4 土石坝的渗透计算 (16)4.4.1 计算方法及公式 (16)4.4.2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况的选择 (17)4.4.3 计算结果 (17)4.4.4 渗透稳定计算 (18)4.5 稳定分析计算 (19)4.5.1 计算方法与原理 (19)4.5.2 计算公式 (19)4.5.3 稳定成果分析 (20)4.6 地基处理 (20)4.6.1 坝基清理 (20)4.6.2 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20)4.6.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20)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20)4.7 土坝的细部结构 (21)4.7.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1)4.7.2 反滤层设计 (21)4.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22)4.7.4 坝顶布置 (22)第5章溢洪道设计 (23)5.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3)5.2 溢洪道基本数据 (23)5.3 工程布置 (23)5.3.1 引渠段 (23)5.3.2 控制段 (24)5.3.3 泄槽 (25)5.3.4 出口消能段 (30)5.4 衬砌及构造设计 (32)5.5 地基处理及防渗 (32)结论 (33)感想体会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附录一:计算书 (37)附录二:外文翻译 (66)摘要适当修建大坝可以实现一个流域地区防洪、灌溉的综合效益。
水工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

毕业设计目录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 (4)一、工程概况 (4)二、施工条件 (4)(一)施工工期 (4)(二)坝址地形、地质及当地材料 (4)(三)气象水文 (4)1、各月最大瞬时流量 (5)2、各时段设计流量 (5)3、典型年逐月平均流量 (5)4、设计洪水过程线 (6)5、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6)6、水库水位与库容关系曲线 (6)7、坝区各种日平均降雨统计表 (6)8、坝区各种日平均气温统计表 (6)(四)施工力量及施工设备 (7)(五)施工导流 (7)三、设计任务 (7)说明书 (8)1、工日分析 (8)2、施工导流 (9)2.1导流标准 (9)2.2导流方案、施工分期、控制进度 (9)一、导流方案 (9)二、拦洪度汛方案 (10)三、截流和拦洪时间 (10)四、各期工程量、施工平均强度计算 (10)五、确定封孔蓄水和发电日期 (10)六、大坝蓄水期间安全校核 (10)七、大坝控制进度 (10)2.3导流工程规划布置 (11)一、导流洞规划 (11)二、汛期大坝拦洪校核 (11)三、围堰主要尺寸、型式及布置 (11)3、主体工程施工 (12)3.1土石坝施工 (12)一、施工强度 (12)二、土石方施工机械配备 (12)三、施工道路布置 (13)3.2导流洞开挖 (13)一、概况 (13)二、开挖方法 (13)三、主要参数 (14)四、开挖工期 (14)六、隧洞开挖主要机械汇总表(两个工作面) (15)4、施工控制性进度 (15)4.1节点控制工期 (15)4.2横道图 (16)土坝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计算书 (16)1、工日分析 (16)1.1、石料开采、填筑有效工日 (16)1.2、砂石开采、填筑有效工日 (17)1.3、粘土开采有效工日 (17)1.4、粘土填筑有效工日 (18)1.5、隧洞开挖有效工日 (18)1.6、隧洞浇筑有效工日 (18)1.7、各工种月有效工日 (19)2、施工导流计算 (19)2.1导流标准 (19)2.2导流方案、施工分期、控制进度 (20)一、导流方案 (20)二、拦洪度汛方案 (20)三、截流和拦洪时间 (21)四、各期工程量、施工平均强度计算 (21)五、确定封孔蓄水和发电日期 (21)六、大坝蓄水期间安全校核 (22)七、大坝控制进度 (22)2.3导流工程规划布置 (22)一、泄水建筑物计算 (22)二、汛期大坝拦洪校核 (24)三、围堰主要尺寸、型式及布置 (25)3、主体工程施工计算 (28)3.1土石坝施工 (28)一、施工强度计算 (28)二、土石方施工机械的选择及数量计算 (28)三、施工道路布置 (30)四、大坝施工主要机械汇总表 (30)3.2导流洞开挖 (31)一、基本资料 (31)二、开挖方法 (31)三、主要参数计算 (31)四、循环作业图表 (34)五、开挖工期 (34)六、隧洞开挖主要机械汇总表(两个工作面) (34)水工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一、工程概况工程地处我国华东钱塘江的支流上,为一发电为主兼顾灌溉,防洪的水利枢纽工程。
土石坝毕业设计资料

土石坝毕业设计资料题目:土石坝设计及施工技术的综合分析摘要:该毕业设计主要以土石坝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石坝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总结,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
通过对土石坝设计与施工工艺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提高土石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主要分为引言、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土石坝施工技术以及结论四个部分。
1.引言土石坝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建筑物,起到了水库蓄水和防洪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其设计和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明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2.土石坝的设计原理介绍土石坝的定义、分类和设计原则。
分析土石坝的重力坝和堆石坝两种主要设计方式,并对其设计原理进行详细解释。
重点介绍土石坝的坝体结构设计、防渗措施及排水设计等方面的原理和方法。
3.土石坝施工技术从土石坝施工的准备阶段、基础施工、坝体施工和防渗施工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土石坝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
包括土石料的选择、卸料和压实技术、重力坝的坝体施工流程、堆石坝的填筑和压实方法,以及防渗层的施工工艺等。
4.结论通过对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土石坝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关键要点。
强调了设计中应考虑的因素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土石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性。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建议。
关键词:土石坝、设计原理、施工技术、质量、安全性注:以上摘要只为示例,实际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增加。
具体内容请查看附件。
土石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

⼟⽯坝初步设计---毕业设计前⾔毕业设计是我们在校期间最后的、总结性的重要教学环节,其⽬的是:1.巩固、加深、扩⼤我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2.培养我们运⽤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功能⼒,初步掌握设计原则、⽅法和步骤;3.培养我们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树⽴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和刻苦钻研的⼯作作风;4.锻炼我们独⽴思考、独⽴⼯作的能⼒,并加强计算、绘图、编写说明书及使⽤规范、⼿册等技能训练。
本次毕业设计为⼟⽯坝设计,设计满⾜枢纽布置安全要求。
本设计结合国内外⼀些⼟⽯坝实例作出⽐较合理的选择,设计以减⼩⼯程量,布局经济合理为原则。
本设计共分六章。
第⼀章为本⼯程的⼀些概况,包括枢纽任务、流域概况、⽓候特性、⽔⽂特性、⼯程地质、建筑材料、经济资料等的介绍;第⼆章为洪⽔调节计算,主要内容为泄洪⽅式和拟定泄洪建筑物孔⼝尺⼨的选择,及防洪库容、上游设计和校核洪⽔位和相应的下泄流量的确定;第三章为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主要通过不同⽅案的初步技术经济⽐较,选定坝型,并确定⽔利枢纽的布置⽅案;第四章为⼟⽯坝的设计,主要通过分析⽐较,确定⼤坝基本剖⾯型式与轮廓尺⼨,通过渗流验算和静⼒稳定计算以论证选⽤坝坡的合理性;第五章为泄⽔建筑物的设计,主要为泄⽔⽅案、线路的选择和隧洞的⽔⼒计算;第六章为施⼯组织设计,也是本次设计的深⼊部分,主要进⾏施⼯导流和施⼯控制性进度的设计,⽽施⼯交通运输、施⼯总布置由于能⼒有限和时间关系并没有做进⼀步的设计。
由于没有参加过实际⼯程的施⼯组织设计,⼯作经验有限,查阅参考资料⼜有许多局限性,设计中定会存在⼀些缺点和错误,请⽼师批评指正。
摘要本⽔利枢纽⼯程由挡⽔建筑物、泄⽔建筑物和⽔电站建筑物等组成,同时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渔业等综合作⽤。
本次设计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防洪要求,对⽔库进⾏洪⽔调节计算,确定坝顶⾼程及溢洪道尺⼨;2.对可能的⽅案进⾏⽐较,确定枢纽组成建筑物的型式、轮廓尺⼨及⽔利枢纽布置⽅案;3.通过详细设计和⽐较,确定⼤坝的基本剖⾯和轮廓尺⼨,拟定地基处理⽅案与坝⾝构造;4.坝型选定后,选择建筑物的型式及轮廓尺⼨,确定布置⽅案;拟定细部构造,进⾏⽔⼒、静⼒计算。
青海省沟后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

青海省沟后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绪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 11.1 工程概况及作用 ------------------------------------------------------------------------------------------------ 1 1.2 设计的基本资料 ------------------------------------------------------------------------------------------------ 11.2.1设计任务--------------------------------------------------------------------------------------------------- 11.2.2基本要求--------------------------------------------------------------------------------------------------- 12 设计基本资料与数据 ----------------------------------------------------------------------------------------------------- 22.1工程地质 ------------------------------------------------------------------------------------------------------------ 22.1.1 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1.2 坝址地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2水文气象 ------------------------------------------------------------------------------------------------------------ 32.2.1气象--------------------------------------------------------------------------------------------------------- 32.2.2 径流 -------------------------------------------------------------------------------------------------------- 42.2.3 洪水 -------------------------------------------------------------------------------------------------------- 42.2.4 泥沙 -------------------------------------------------------------------------------------------------------- 42.2.5 水文分析成果表 ---------------------------------------------------------------------------------------- 42.3 筑坝材料及物理力学性质 ------------------------------------------------------------------------------------- 52.3.1 水利和水库----------------------------------------------------------------------------------------------- 62、4 其他资料 -------------------------------------------------------------------------------------------------------- 62.4.1 径流调节-------------------------------------------------------------------------------------------------- 62.4.2 死水位选择----------------------------------------------------------------------------------------------- 62.4.3 正常高水位选择 ---------------------------------------------------------------------------------------- 62.4.4 水库回水及淹没 ---------------------------------------------------------------------------------------- 62.4.5 洪水标准及防洪运用原则---------------------------------------------------------------------------- 62.5 工程特性表 -------------------------------------------------------------------------------------------------------- 73 枢纽布置及坝型选择 ----------------------------------------------------------------------------------------------------103.1 工程标准 ----------------------------------------------------------------------------------------------------------103.1.1 枢纽等级-------------------------------------------------------------------------------------------------103.1.2 主要建筑物等级--------------------------------------------------------------------------------------103.2 枢纽布置 ---------------------------------------------------------------------------------------------------------- 113.2.1 设计参数的确定-------------------------------------------------------------------------------------- 11 3.2.2 总体布置 ----------------------------------------------------------------------------------------------- 11 3.2.3 枢纽组成 ----------------------------------------------------------------------------------------------- 113.3 坝型选择 ---------------------------------------------------------------------------------------------------------- 113.3.1 地形条件 ----------------------------------------------------------------------------------------------- 11 3.3.2 地质条件 -----------------------------------------------------------------------------------------------12 3.3.3 筑坝材料 -----------------------------------------------------------------------------------------------12 3.3.4气候条件 ------------------------------------------------------------------------------------------------12 3.3.5 施工条件 -----------------------------------------------------------------------------------------------12 3.3.6 综合分析 -----------------------------------------------------------------------------------------------12 4土石坝剖面的基本尺寸-------------------------------------------------------------------------------------------------144.1坝顶高程 -----------------------------------------------------------------------------------------------------------14Y)------------------------------------------------------------------144.1.1正常情况下的坝顶超高(正常Y) -----------------------------------------------------------164.1.2非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非常4.1.3 地震情况下坝顶超高(地震安全加高)Y: ---------------------------------------------------174.1.4坝顶高程的确定及坝高的确定 ---------------------------------------------------------------------174.2 坝顶宽度 ----------------------------------------------------------------------------------------------------------184.3坝坡及平台(马道) -------------------------------------------------------------------------------------------184.4 心墙防渗体 -------------------------------------------------------------------------------------------------------204.4.1心墙尺寸的选择 ----------------------------------------------------------------------------------------204.5 排水设备---------------------------------------------------------------------------------------------------------214.5.1排水设施的选择 ----------------------------------------------------------------------------------------214.5.2 棱体尺寸的确定 ---------------------------------------------------------------------------------------224.6 地基处理 ----------------------------------------------------------------------------------------------------------224.6.1 坝体与地基----------------------------------------------------------------------------------------------224.6.2 坝体与岸坡连接 ---------------------------------------------------------------------------------------235 渗流计算--------------------------------------------------------------------------------------------------------------------245.1渗流计算的基本假定 -------------------------------------------------------------------------------------------245.2 渗流计算的基本工况-------------------------------------------------------------------------------------------245.3 分段情况 ----------------------------------------------------------------------------------------------------------245.3.1 1-1 断面的渗流计算-----------------------------------------------------------------------------245.3.2 2-2断面的渗流计算 --------------------------------------------------------------------------------265.3.3 3-3断面的渗流计算 --------------------------------------------------------------------------------285.4 总渗流量计算 ----------------------------------------------------------------------------------------------------305.5 校核 ----------------------------------------------------------------------------------------------------------------30 6大坝稳定分析 --------------------------------------------------------------------------------------------------------------316.1稳定分析的目的--------------------------------------------------------------------------------------------------316.2荷载 -----------------------------------------------------------------------------------------------------------------316.2.1土体自重--------------------------------------------------------------------------------------------------316.2.2渗流力-----------------------------------------------------------------------------------------------------316.2.4地震力-----------------------------------------------------------------------------------------------------316.3稳定计算:--------------------------------------------------------------------------------------------------------316.3.1稳定渗流期下游坝坡稳定计算 ---------------------------------------------------------------------316.3.2 水库水位降落期的上游坝坡 ----------------------------------------------------------------------386.4 综合分析---------------------------------------------------------------------------------------------------------45 7土石料的结构布置--------------------------------------------------------------------------------------------------------467.1坝壳的结构布置--------------------------------------------------------------------------------------------------467.2防渗体的结构布置 ----------------------------------------------------------------------------------------------467.3排水设施及护坡的结构布置 ----------------------------------------------------------------------------------467.4反滤层的结构布置 ----------------------------------------------------------------------------------------------46 8细部构造 --------------------------------------------------------------------------------------------------------------------478.1坝顶 -----------------------------------------------------------------------------------------------------------------478.2防渗体 --------------------------------------------------------------------------------------------------------------488.3地基处理 -----------------------------------------------------------------------------------------------------------488.4排水设备 -----------------------------------------------------------------------------------------------------------488.5护坡及坝面排水--------------------------------------------------------------------------------------------------488.5.1 上游护坡-------------------------------------------------------------------------------------------------488.5.2下游护坡--------------------------------------------------------------------------------------------------488.5.3坝面排水--------------------------------------------------------------------------------------------------498.6土坝与坝基、岸坡的连接 -------------------------------------------------------------------------------------498.6.1土坝与坝基的连接 -------------------------------------------------------------------------------------498.6.2土坝与两岸的连接 -------------------------------------------------------------------------------------50 谢辞 -----------------------------------------------------------------------------------------------------------------------------51 参考文献-----------------------------------------------------------------------------------------------------------------------52 附录 -----------------------------------------------------------------------------------------------------------------------------531 概述1.1 工程概况及作用沟后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恰卜恰镇沟后村附近的黄河一级支流——沟后河上。
土石坝(黏土心墙)毕业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目录摘要 0Abstract (1)前言 (2)第1章设计的基本资料 (4)1。
1概况 (4)1.2基本资料 (4)1.2。
1地震烈度 (4)1.2。
2水文气象条件 (4)1.2。
3坝址地形、地质与河床覆盖条件 (5)1。
2。
4建筑材料概况 (6)1。
2.5其他资料 (7)第2章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 (8)第3章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9)3。
1 坝址选择及坝型选择 (9)3.1.1 坝址选择 (9)3。
1。
2 坝型选择 (9)3。
2 枢纽组成建筑物确定 (9)3。
3 枢纽总体布置 (9)第4章大坝设计 (10)4.1 土石坝坝型选择 (10)4。
2 坝的断面设计 (10)4。
2.1 坝顶高程确定 (10)4。
2.2 坝顶宽度确定 (13)4。
2.3 坝坡及马道确定 (13)4.2.4 防渗体尺寸确定 (13)4。
2.5 排水设备的形式及其基本尺寸的确定 (14)4。
3 土料设计 (15)4。
3.1 粘性土料设计 (15)4.3.2 石渣坝壳料设计(按非粘性土料设计) (16)4。
4 土石坝的渗透计算 (17)4。
4.1 计算方法及公式 (17)4.4。
2 计算断面及计算情况的选择 (18)4.4.3 计算结果 (18)4。
4。
4 渗透稳定计算 (19)4.5 稳定分析计算 (20)4。
5。
1 计算方法与原理 (20)4。
5。
2 计算公式 (20)4.5。
3 稳定成果分析 (21)4。
6 地基处理 (21)4.6。
1 坝基清理 (21)4.6。
2 土石坝的防渗处理 (21)4。
6。
3 土石坝与坝基的连接 (22)4.6.4 土石坝与岸坡的连接 (22)4.7 土坝的细部结构 (22)4。
7。
1 坝的防渗体、排水设备 (22)4.7.2 反滤层设计 (23)4。
7.3 护坡及坝坡设计 (23)4.7.4 坝顶布置 (25)第5章溢洪道设计 (26)5.1 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26)5。
水库土石坝毕业设计

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前言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
也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按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按其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碾压式土石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
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碾压式土石坝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均质坝:坝体断面分防渗体和坝壳,基本上是由均一的黏性土料(壤土、砂壤土)筑成。
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即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作坝的主体,用透水性极小的黏土作防渗体的坝,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
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
3、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本次设计为ZF水库土坝枢纽工程;ZF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
水库土坝枢纽工程设计任务书、水文地质资料及其他相关原始资料是坝体设计的依据,必须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大坝的安全性,重点考虑:(1)坝基范围内地质构造是否存在较大范围的夹层和强透水层,地基处理的工程范围和深度。
土石坝毕业设计

引言概述:
土石坝作为一种常见的重要水利工程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水资源利用、洪水控制、水流调节等方面。
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将对土石坝进行综合分析和设计,通过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土石坝的各方面内容,以期提高对土石坝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认识和理解。
正文内容:
1.土石坝的概念和分类
1.1土石坝的定义
1.2土石坝的分类
1.3土石坝的结构特点
2.土石坝的材料与力学性质
2.1土石坝使用的材料
2.2土石坝材料的力学性质
2.3土石坝材料的可行性分析
3.土石坝的基本设计原理
3.1土石坝的稳定性分析
3.2土石坝的渗透性分析
3.3土石坝的抗震性设计
3.4土石坝的温度效应分析
3.5土石坝的变形与监测
4.土石坝的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
4.1土石坝的施工工艺
4.2土石坝的施工监测
4.3土石坝的质量管理
5.土石坝的经济性与环境影响
5.1土石坝的经济性分析
5.2土石坝的社会影响
5.3土石坝的环境影响评价
总结:
通过对土石坝的综合分析和设计,我们深入了解了土石坝的概念、分类、结构特点以及土石坝材料的力学性质。
在基本设计原理方面,我们分析了土石坝的稳定性、渗透性、抗震性、温度效应、变形与监测等方面。
我们还介绍了土石坝的施工工艺、质量管理以及土石坝的经济性和环境影响等方面内容。
通过本文对土石坝的全面论述,希望能够提高对土石坝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认识和理解,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石坝毕业设计

土石坝毕业设计1. 引言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用于水库的蓄水和防洪。
在毕业设计中,我们将研究土石坝的设计原理、施工过程和监测方法,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土石坝的相关内容,并提供设计和建设土石坝的指导。
2. 土石坝的基本原理土石坝是一种以土石材料为主要构造材料的大坝,主要由堤体、坝基和坝顶组成。
堤体由多种土石材料堆积而成,形成防洪和蓄水的屏障。
坝基是土石坝的基础,承受来自水体和土壤的力。
坝顶则是坝体的上部,用于堵塞水流并支撑堤体。
3. 土石坝的设计3.1 坝型选择在设计土石坝时,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坝型。
常见的土石坝坝型包括碾压土石坝、心墙土石坝和重力土石坝。
不同的坝型适用于不同的地质和水力条件。
本文将介绍各种坝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供设计参考。
3.2 坝体稳定性分析为了确保土石坝的安全性,需要进行坝体稳定性分析。
这项分析用于确定坝体在正常和极端载荷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评估任何可能的破坏机制。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切片法、有限元法和稳定性计算软件的应用。
3.3 坝体渗流分析土石坝的渗流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坝体破坏。
因此,在设计土石坝时,需要进行渗流分析,以确定坝体内部的渗流路径和渗流通量。
本文将介绍渗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渗流试验和数值模拟。
3.4 坝体材料选择土石坝的堤体材料是其结构的基础,对坝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在设计土石坝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确定其物理和力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土石材料和其特点,以及如何选择和测试合适的材料。
4. 土石坝的施工4.1 坝基处理坝基是土石坝的基础,其处理对于坝体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施工土石坝之前,需要对坝基进行处理,包括地质勘察、坑底平整和加固措施的设计。
本文将介绍坝基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方法,以保证坝体在施工和运营中的稳定性。
4.2 堤体填筑堤体填筑是土石坝施工的核心环节,涉及大量的土石材料运输和堆积。
土石坝毕业设计说明书

三百梯水库为一般小(2)型水库。水库大坝坝型为砂壤土均质坝,最大坝高为14.42m,大坝总长76.00m。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及《防洪标准》GB50201-94之规定,确定为小(2)型水库系Ⅴ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5级,次要建筑物为5级。
1.3.
1.
大坝:三百梯水库于1956年10月动工,至1957年3月完工,根据“三查三定资料”,大坝坝型为砂壤均质土坝,坝顶高程为341.56m,坝顶长度76.0m,顶宽2.0m,最大坝高14.42m;上游坝坡上段坡比1:1.82,下段坡比1:3.5,下游坝坡上段坡比1:2.25和1:1.84,坝坡下段坡比1:2.35和1:2.86,下游坝脚未设排水棱体和反滤层,坝底总宽77.72m。
水库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璧南河的中段右岸支流上,库区内植被一般。水库大坝坝址河谷底高程327.14m(黄海高程系统,下同)。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56km2,水库总库容32.26万m3(复核后成果),三百梯水库工程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兼有农村居民点供水、防洪以及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㈡型水利工程,设计灌溉面积914亩,有效灌面593亩。
水库所在河流属长江水系璧南河中段右岸一支流,库区内植被一般。水库坝址是不对称“U”型河谷,谷底高程326.00m(黄海高程系统,下同)。原坝址以上集雨面积1.56km2。
三百梯水库大坝为砂壤土均质坝,最大坝高14.42m,总库容31.6万m3(复核前),根据S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和GB50201-94《防洪标准》规定,该水库工程规模为小㈡型水利工程,工程等别为Ⅴ级,主要建筑物为5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设计洪水位为340.16m,相应洪峰流量为22.283/s,设计下泄流量为17.63m3/s;200年一遇校核,校核洪水位为340.77m,相应洪峰流量为34.75m3/s,校核下泄流量为29.86m3/s。
土石坝毕业设计

土石坝毕业设计土石坝毕业设计在水利工程领域中,土石坝作为一种常见的水利工程结构,承担着调节水流、防洪、蓄水等重要功能。
而作为水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土石坝的设计无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
本文将从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工程实施和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土石坝是利用土石材料充填建筑而成的一种水利工程结构。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坝体稳定性、坝顶宽度、坝体材料选择等方面。
首先,坝体稳定性是土石坝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土石材料的强度、抗滑性和抗冲刷性等因素,以确保土石坝在各种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
其次,坝顶宽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坝体的自重和水压力等因素,以保证坝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坝体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经济性来确定,常见的土石材料有黏土、砂土和碎石等。
二、土石坝的工程实施土石坝的工程实施包括坝基处理、坝体充填和坝顶建设等步骤。
首先,坝基处理是土石坝工程实施中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对坝基进行地质勘察和地质力学分析,以确定坝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坝体充填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取合适的土石材料进行填筑,同时要进行合理的压实和加固,以确保坝体的稳定和坝顶的安全。
最后,坝顶建设需要进行防渗处理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以防止水流对坝顶的侵蚀和损坏。
三、土石坝的环境影响土石坝的建设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水文影响、生态影响和社会影响等方面。
首先,土石坝的建设会改变水流的路径和速度,对下游的水文条件产生影响,可能引起洪水和干旱等问题。
其次,土石坝的建设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最后,土石坝的建设会对周围的居民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土地沉降、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综上所述,土石坝的毕业设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任务。
设计师需要充分理解土石坝的设计原理,合理进行工程实施,并考虑到土石坝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土石坝的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土石坝毕业设计

土石坝毕业设计土石坝是一种以土壤和石块为主要材料,经过合理布置而形成的一种坝型结构。
它具有施工简单、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
本篇文章将以土石坝的设计为主题,探讨其毕业设计的相关内容。
首先,土石坝毕业设计的目标是什么?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即希望通过设计实现什么样的效果。
土石坝主要用于水库、蓄水池等地的水利工程,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确定设计目标,比如最大蓄水容量、坝高、坝体稳定性等。
在确定设计目标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目标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其次,土石坝的毕业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土石坝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工程经济等。
首先,地质条件可以影响土石坝的选址和坝体的稳定性。
我们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合适的选址,并进行坝址地质勘察。
其次,水文条件可以影响土石坝的蓄水容量和坝体的稳定性。
我们需要对水文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确定合适的蓄水容量,并进行洪水计算。
最后,工程经济是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我们需要根据工程经济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材料选用和设计布局,以实现经济、合理地利用资源。
最后,土石坝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有哪些?土石坝的毕业设计主要包括选址、设计计算以及施工方案等内容。
首先,选址是土石坝设计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选址,并进行坝址地质勘察。
其次,设计计算是土石坝设计的核心内容,我们需要根据设计目标和具体的地质、水文条件进行相关计算,包括坝体稳定性计算、蓄水容量计算等。
最后,施工方案是土石坝设计的最后一步,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材料选用等内容。
综上所述,土石坝毕业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设计过程。
我们需要确定设计目标,综合考虑地质、水文、工程经济等因素,设计相关内容,最终实现设计的目标。
土石坝的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土石坝毕业设计

土石坝毕业设计一、土石坝的定义和分类土石坝是冲积或岩石料堆积而成,坝体外部由土堆砌而成,坝体内部由砾石、碎石、砂土等材料填充,构成一种人工堤体。
土石坝按其产生的材料性质可分为土坝和石坝两大类。
按照坝体的结构形式,土石坝可分为心墙式土石坝和偏墙式土石坝两大类。
心墙式土石坝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二、土石坝的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土石坝的设计必须保证安全,首要原则就是要保证坝体的稳定性,根据坝底宽度、坝高、坝体稳定系数等要素进行合理选取,保证其稳定性。
其次,要考虑水库在不同水位时对土石坝的压力、坝体的受力情况等因素。
最后,要考虑坝体建成后的安全管理,包括巡视、检查和维护等。
2、实用性原则土石坝的设计要考虑其实用性。
研究坝体的设计结构、节水措施、释放节流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坝体使用效果良好。
3、经济性原则土石坝的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原则,通过选用适当的材料、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和工程技术等手段降低工程造价。
1、坝体面积和高度土石坝的面积和高度是决定坝体安全稳定性的重要要素,设计要合理选定。
高度过低,不仅不能保证水库的供水量,也不能达到防洪目的;高度过大,则可能因为承受过大的水压而发生变形或破坏。
2、坝体材料土石坝的材料选用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应根据坝址地质、岩土工程特征、施工条件和地方安排等因素进行选取。
土质材料的选用应该具备良好的工程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石坝则应选用强度高、质量好的石料。
3、坝底、坝壳和冲淤土石坝的坝底、坝壳对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施工。
坝底选择时应满足基础稳固、耐水冲蚀、无废弃土、地质均匀等要求。
冲淤等问题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解决。
1、坝填设计法该设计法主要是以坝的填筑工艺为基础,根据填筑体形成原理及其填筑高差、接缝、夯实密度等方面的特点,确定坝体平断面形状、坝顶标高等设计目标,设计分层夯实高度、夯实次数等。
总体思路是先确定坝基面形,然后按照设计截面高度、夯实层数、夯实厚度等要素,计算出每一层的夯土量和每层施工的夯实次数。
土石坝毕业设计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ZF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课程设计分校(工作站) 水利厅工作站专业 2014水利水电本科学号学生姓名魏铎月 1 年 2016第一章基本资料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238。
该工程以灌溉发电为4990km河干流上,控制面积m总库容×10水库位于ZFQH 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万亩,远期可发展到万亩。
灌溉区由一个引水流量为3/s的总干渠和四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45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11290完千瓦时。
水库建成后,除为市区居民生活和工业提供给水外,还可使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
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
第二节、基本资料1、特征水位及流量挡水坝、溢洪道、输水洞的特征水位及流量见表2-1。
水库工程特征值2-1 ZF表.序其中溢洪81200设计洪水时最大泄流/相应下游水其中溢洪560683校核洪水时最大泄流/相应下游水水库水=校核洪水位=1设计洪水位兴利水汛限水死水水库容50501总库校核洪水位一下库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防洪库11360水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防洪库1231水1兴利库3510其中共用库111001050死库1库容系505多调解特导流泄洪工作阀门前为形明流隧隧洞直消能方挑123最大泄量=/最大流m/7mx闸门尺启闭30检修8mx进口底部高灌溉发电隧3形压力钢内灌溉支洞内3最大流进口底部高枢纽电气象、 2。
气象资料见表2-2月)2-2 气象资料表表地质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1、。
主河槽770~810m水库的右岸较陡,坡度为30°左右,大部分基岩出露高程为ZF775m左右,山岭高程在米左右;左岸为堆积岸,左岸台地宽200m100在右岸,河宽月左右,岸坡较平缓,大都为土层覆盖。
水库枢纽处施工场地狭窄,枢纽建筑物全部布置在左岸,施工布置较为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F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良□中□及格□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建议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签名)单位:(盖章)年月日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优□良□中□及格□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签名)年月日第一章基本资料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ZF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控制面积4990km2总库容5.05×108m3。
该工程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7.12万亩,远期可发展到10.4万亩。
灌溉区由一个引水流量为45m3/s的总干渠和四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24km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HZ电站,总装机容量31.45MW,年发电量11290完千瓦时。
水库建成后,除为市区居民生活和工业提供给水外,还可使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
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
第二节、基本资料1、特征水位及流量挡水坝、溢洪道、输水洞的特征水位及流量见表2-1。
表2-1 ZF水库工程特征值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 设计洪水时最大泄流量m3/s 2000 其中溢洪道815相应下游水位700.552 校核洪水时最大泄流量m3/s 6830 其中溢洪道5600相应下游水位m 705.63 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P=0.1%)m 770.4设计洪水位(P=1%)m 768.1兴利水位m 767.2汛限水位m 760.7死水位m 737.04 水库容积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一下库容) 104m350500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104m313600 (P=2%)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104m31237 (P=5%)兴利库容104m335100其中共用库容104m311000死库容104m3105005 库容系数50.50%6 调解特征多年7 导流泄洪洞形式明流隧洞工作阀门前为有压隧洞直径m 8消能方式挑流最大泄量(P=0.01%)m3/s 1230最大流速m/s 23.1闸门尺寸mxm 7*6.50 启闭机T 300检修门mxm 8*9.00 进口底部高程m 703.35 8 灌溉发电隧洞形式m3/s 压力钢管内径m 5.40灌溉支洞内径m 3.00最大流量m3/s 45.00进口底部高程m 731.46 9 枢纽电站形式引水式厂房面积mxm 39*16.22、 气象气象资料见表2-2。
表2-2 气象资料表3、 地质1、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ZF 水库的右岸较陡,坡度为30°左右,大部分基岩出露高程为770~810m 。
主河槽在右岸,河宽月100米左右;左岸为堆积岸,左岸台地宽200m 左右,山岭高程在775m 左右,岸坡较平缓,大都为土层覆盖。
水库枢纽处施工场地狭窄,枢纽建筑物全部布置在左岸,施工布置较为困难。
坝区为上二迭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紫灰色细砂岩,间夹同色砾岩及砂质页岩等岩层。
右岸全部为基岩,河床砂卵石层总厚度约50m ,覆盖层厚度约5m 。
高漫滩表层亚砂土厚5~15m ,左岸728m 高程以下为基岩。
基岩面向下游逐渐降低,土层增厚。
砂卵石层透水性不会很强,施工开挖排水作业估计不会很困难。
2、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上坝线方案溢洪道堰顶高程757m ,沿建筑物轴线岩层倾向下游。
岩性主要为坚硬的细砂岩,其中软弱层多为透镜体,溢洪道各部分的抗滑稳定条件是好的。
下坝线溢洪道高程750m 。
基础以下10m 左右为砂质页岩及夹泥层,且单薄分水岭岩层风化严重,透水装机容量kw 5*1250 每台机组过水能力 m 3/s 8.05项 目 单 位 数 量 备 注多年平均气温℃ 4~12° SW 、SSW 、S 、SSE 、SE 向多年平均 m/s 17.0(7、8、9、10月)最大风速m/s 34.0 相应设计水位库面吹程 km 1.15 相应校核水位库面吹程km1.37性大,对建筑安全不利。
第二章、枢纽布置第一节、坝轴线选择选择坝址时,应根据地形、地址、工程规模及施工条件,经过经济和技术的综合分析比较来选定。
应尽量选在河谷的狭窄段。
这样坝轴线短,工程量小,但必须与施工场地和泄水建筑物的布置情况以及运用上的要求等同时考虑对于两岸坝段要有足够的高程和厚度。
坝基和两岸山体应无大的不利地质构成问题。
岩石应较完整,并应将坝基置于透水性小的坚实地层或厚度不大的透水地基上。
坝址附近要有足够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的土、砂、石料且便于开采运输。
通过以上分析,ZF水库坝轴线的选择,在地形上,应尽量选在河谷狭窄段。
由地形图上可知,上游坡坝轴线、坝轴线以及和下游坝轴线三者的比见地形图,下游的坝轴线最符合。
因为它是河谷的狭窄段,这样坝轴线短,工程量小,可减少投资,库容较大,淹没少。
第二节、枢纽布置枢纽布置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互不干扰,管理运用方便。
高中坝和地震区的坝,不得采用布置在非岩石地基上的坝下埋管型式,低坝采用非岩石地基上的坝下埋管时,必须对埋管周围填土的压实方法,可能达到的压实密度及其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能否满足要求进行保证。
枢纽布置应考虑建筑物开挖料的应用。
土石坝枢纽通常包括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或引水洞及水电站等,应通过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经济和技术等方面来确定。
坝址应选在地形地质有利的地方,使坝轴线较短,库容较大,淹没少。
附近有丰富的筑坝材料,便于布置泄水建筑物。
在高山深谷区常将坝址选在弯曲河段,把坝布置在弯道上,利用凸岸山脊抗滑稳定和渗透稳定,并采取排水灌浆等相应加固措施,应尽量避免将坝址选在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